经济学基础第9章

经济学基础第9章
经济学基础第9章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结构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一、国民收入核算: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国民收入账户是的一个用于核算当前经济活动的会计框架。它建立的理念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

经济活动的数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或用三种方法加以度量。每一种方法给出一个不同的角度。

2、国民收入核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除了不完全的或被歪曲上报的数据之外,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

出的当前经济活动的总量应该是一致的。

3、生产法:通过加总产品的市场价值,同时扣减中间消耗的产品来计算经济活动总量。该方法运用

了增加值概念。增加值是生产者的产出总价值减去投入的价值。生产法通过加总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来计算经济活动。

4、收入法:通过加总收入(包括工人的工资和企业主的利润)计算总体经济活动。

5、支出法:通过加总产品的最终购买者的支出计算经济活动总量。

6、在任何特定的时期: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恒等式)。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一)以生产法计算GDP

根据生产法,GDP被定义为在既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内,一国领土上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当期市场价值。

1、市场价值

(1) GDP中的产品是以它们的市场价值即卖价计算的。

(2)使用市场价值的好处:它使不同的产品能够加总。

(3)使用市场价值的意义:它考虑了不同产品在经济重要性上的相对差别。

(4)使用市场价值核算GDP产生的一个问题:有些有用的物品或服务不在正式市场上出售。

(由于得到可信数据的难度,某些非市场物品和服务被简单地忽略掉了。)(5)某些非市场性的物品和服务部分地包含在官方GDP核算中(如用政府服务的成本去计算国防、公路桥梁等;用教师工资和校园建设等成本来衡量公共教育等)。

2、新产品

作为对当前经济活动的测量,GDP只包含最近时期内生产的新产品。前期生产的产品的购买和销售被GDP排除在外。如含新房价格但不含旧房,旧房出售中的代理人服务价值也含在内。

3、最终产品

(1)只有最终产品计入GDP,中间产品只是途中的一步(如,是制造面包的面粉而不是面包)。

(2)可以在较长时间被使用的资本品作为最终产品包含在GDP中。

(3)存货投资(年内这些存货的增加量)包括未售出商品、生产之中的商品和原材料的库存,它也被看作是最终产品,构成GDP的一部分。

4、国民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民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值。在一个与其他国家没有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的封闭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

(2)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是一国境内生产要素的收入,而不管收入由谁获得。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的是一国居民在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是从国内生产还是从国外生产中获得。

(3)国外净要素支付NFP:国外支付给国内生产要素的收入减去国内支付给国外要素的收入。

(4) GNP = GDP + NFP

(5)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个标准。人们通常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福利。一般

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个人消费、教育和期望寿命的水平也高。

(二)以支出法核算GDP

使用支出法,GDP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也就是说,通过消费C、投资I、政府对产品的购买G、产品的净出口NX这四种支出的加总可以得到GDP。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可以表述为:Y = C + I + G + NX (收入—支出恒等式)。

1、消费

消费是国内居民对最终产品的支出,包括国外产品。它是支出的最大构成部分。可分为三类:(1)耐用品消费,即长期存放的消费物品,如汽车、电视、家具和主要设施(不包括房子,它被归为投资类)。

(2)非耐用品消费,即短期持续的物品,如食品、衣服及燃料。

(3)服务,如教育、健康护理、金融服务、交通运输。

2、投资

投资包括对新资本品的支出,称为固定投资;企业存货规模增加,称为存货投资。

(1)固定投资有两个组成部分(与消费一样,投资包括对国外生产商品的支付):

●企业固定投资,是企业对工厂、库房、办公楼和设备(机器、工具和家具)的支出。

●家庭投资,是对家庭住房的支付。

(2)存货增加之所以包含在投资支出中,是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可以看做企业购买了自己生产的未售出的商品。这条核算法则的重要之处在于保证了国民收入

账户上生产和支付将一直平衡。任何生产出来的东西从定义上来说,或者被消费者购买,

或者被企业自身购买。

3、政府购买

(1)政府购买包括政府对当期生产的产品的支付,无论这些产品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都是支出的第三个构成部分。

(2)政府的总支出中包含有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失业保险、社会福利等的支出。二是对国债利息的支付。

(3)政府购买产品与私人的消费、投资非常相似,一部分政府购买流向当期需求(如雇员工资),一部分用于获得资本品(如办公楼)。但是我们说起“投资”时,我们一般是指私

人部门投资I,我们将政府投资与其他政府购买合在一起,记为G。

4、净出口

(1)净出口是出口减进口。出口是国内生产而被国外购买的产品。进口是国外生产而被国内居民购买的产品。

(2)出口被包含在总支出中,是因为它代表了由外国人对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进行支付的那部分。而进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在定义上包括了进口产品,这样进口就要从总支出

中减掉。这样将保证总支出( C + I + G + NX )只反映对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出的支付。(三)以收入法核算GDP

1、第三种是收入法,它通过加总生产者的收入、利润及付给政府的税收来核算GDP。国民收入

NI是理解收入法的关键。

2、NI是五种收入的总和:

(1)雇员补偿。雇员补偿是工人的收入(除去自我雇佣),包括工资、薪水、雇员福利(含雇员对养老金计划的贡献)及雇员对社会保障的贡献。

(2)财产所有者收入。因为很多自我雇佣的人拥有资本。所以包括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

(3)个人租金。以土地或设备租给别人而赚取的收入,广义,如付给作者的版税。

(4)公司利润。指公司收益扣除工资、利息、租金及其他成本支付后的剩余。

(5)净利息。指个人从企业或国外获取的利息减去个人支付的利息。

除以上五种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还有其他三个项目须加以考虑:

(1)间接税。如流转税。国民收入加上企业间接税等于净国民产出。

(2)折旧。在计算构成部分时已被扣除,所以这里需要加回折旧。净国民产出与折旧之和是国民生产总值GNP。GNP和GDP之所以被称为“总的”,是因为它们衡量国民总产出

而不扣除折旧。GNP – NFP = GDP

(3)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收入。私人部门收入,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衡量私人部

门可用以进行支付的收入量。私人部门总的可支配收入等于私人部门活动获得的收入

总和,加上私人部门从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转移收入TR及国债利息INT),再减去付

给政府的税收。即:DPI = Y + NFP + TR + INT – T .私人可支配收入等于GDP加国

外净要素支付NFP.

净政府收入等于私人部门付的税减去政府对私人部门的支付:= T – TR – INT

私人可支配收入和政府净收入 = Y + NFP ,这就是GNP.

三、国民储蓄

(一)国民储蓄

国民储蓄(经济总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加上政府储蓄,即:S = S + S = Y + NFP – C - G (二)私人储蓄的用途

?私人储蓄用来为新增资本提供资金,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提供资源,从国外获取或

借出资产。 S =( C + I + G + NX )+ NFP – C – G = I +( NX + NFP )

?其中( NX + NFP )是净出口和净要素支付之和,称为经常项目CA,经常项目等于对国外

出口产品而获得的收入减去相应的本国向国外的支付。即:S = I + CA

?储蓄应用恒等式:S = I + ( -S ) + CA 式中,(-S )表示政府预算赤字。

?储蓄应用恒等式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恒等式,它表明一个经济的私人储蓄有三种用

途:投资、政府预算赤字、经常项目。

1、投资(I),企业从私人储蓄手中借钱去建造和购买新的资本品(含住房资本)和进行存货投资。

2、政府预算赤字( -S ),当政府有预算赤字时,它必须从私人储蓄者手中借钱以填补收支差距。

3、经常项目(CA),当一国经常项目为正时(出口大于进口),为弥补此差额,外国必须向该国私人储蓄者借债或向该国出售资产如土地、工厂、股票或债券。因此,为平衡经常项目融资是私人储蓄的一种途径。相反,若经常项目为负,则外国用其私人储蓄来借给该国或获得该国资产。

(三)储蓄和财富的关系

储蓄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变量,因为它与财富积累率高度相关。

1、存量和流量

单位时间衡量的变量称流量。经济变量被定义为一个时点上的量称为存量。在许多情况下,流量是存量的变化率,流量等于存量的变化率。

2、作为存量和流量的财富和储蓄

任何经济单位的财富也叫净财富,是其资产减去其负债的值。财富用时点衡量,是存量。储蓄用每时间单位的货币单位来衡量,是一个流量。因为储蓄以资产积累或负债下降的形式出现,如同水流增加水的存量一样,它增加财富。

3、国民财富

?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居民的总财富。它包含两部分:

(1)国内物质资产,如资本品和土地的存量。

(2)国外净资产,等于国家的国外资产(外国股票、债券、工厂)减去国外负债(外国人拥有的国内物质和金融资产)。国外净资产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代表了未被

外国人对国内经济的索取权对冲的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索取权。

?国内居民持有的国内金融资产不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因为任何国内金融资产的价值都被

国内金融负债冲销掉。如,国内银行存款算(居民的存款银行的负债对冲了),但国外银行的算。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财富以两种方式变化:

(1)一种方式是构成国民财富的现存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如同证券价格上升一样,土地价值的上升增加国民财富,资产价值下降的物质资产的折旧则减少国民财富。

(2)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国民储蓄。

S = I + CA 这个等式表明国民储蓄有两种用途:

①通过投资增加国内物质资本存量。

②通过借债给外国人或获得国外资产增加国外净资产的存量。但是国内物质资产

或所拥有的国外净资产增加的每一美元,即是国民财富增加的量。因此,国民

储蓄的增加等量地提高了国民财富。国民储蓄流通的速度越快,国民财富存量

增加的越快。

四、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

国民储蓄的名义变量(以市场价值来衡量)有:GDP、支出和收入、国民财富、储蓄等。

实际变量(测算经济活动的物质量)是指用基期价格测算的经济变量。

(一)价格指数

1、价格指数是指与特定基期相比的某组特定商品集合的平均价格水平。它为测算通货膨胀(即价

格变化率)用。

2、可变权数指数是指从当期生产的商品集合出发,将当期的价格与基期的价格对比。表示为:

可变权数指数 = 当期价格下的当前产量的价值/基期价格下的当前产量的价值。

3、固定权数价格指数是测算与基期相对应的固定商品篮子的变化:

固定权数价格指数 = 当前价格下固定篮子的价值/基期价格下固定篮子的价值

最常用的固定权数价格指数是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称CPI,由消费品篮子的当前价值除以基年同一消费品篮子的价值而计算出来的。

(二)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量比名义量更常用)

1、实际GDP是以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经济体内的最终产品。

2、名义GDP是用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一个经济体内的最终产品。两者关系如下:

实际GDP = 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3、GDP平减指数或称GDP缩减指数是测量GDP中产品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消费、投资、政府支

出也都有平减指数。)

4、价格指数可以用来测算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等于每期价格指数增加的

百分率。通货膨胀率公式为:

(三)利息率

利息是借者对贷者允诺的报酬。

1、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资产增加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表示为r

名义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资产名义价值的增长率。表示为i,

实际利率r = 名义利率i –通货膨胀率∏

2、预期实际利率

(1)预期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即:

(2)经济学家用不同的方式去测算预期通货膨胀率(没一种是完美的,因此测算经常有错误):

①对公众调查并简单询问人们希望通货膨胀率为多少。

②假设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公开宣布的政府与私人预测的值相同。

③假设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对近期观察到的通货膨胀率的推测。

第二节总收入与总支出的NI——AE模型

一、NI——AE模型概述

?所有个人的收入总和就是总收入或国民收入NI。在理论上,它等于总产品的价值GDP,所以

国民收入就是用货币计算的总供给。 NI = C + S + NT + IM

?总支出AE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有用于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总额,是用货币表现的总需

求。 AE = C + I + GP + EX (总支出=总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出口)

?NI—AE模型研究的就是最终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那些调节机制,包括市场自动均衡机制

以及导致均衡状态变化的那些调节机制。

?NI—AE相等时的NI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消费支出是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函数是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消费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简单经济中,国民收入NI等同于个人可支配收入DI,分析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只是考虑可

支配收入DI的影响。

?消费支出C可定义为人们可支配收入DI的函数:C = F(DI)。

?可支配收入DI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C,另一部分用于储蓄S,则DI=C+S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的变动

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

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其公式是:MPC=△C/△DI

?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的,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为:C = C + MPC × DI ,其中表

示自主消费;MPC与DI的乘积就是引致消费;C、MPC均为常数,且C>0;表示当收入为零时,消费仍然大于零;0

?边际储蓄倾向MPS,根据DI = C + S的关系,推导出相应的储蓄函数为:

S = DI – C = - C +(1 – MPC )× DI

一般线性储蓄函数表示为:S = S + MPS × DI ,其中S表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储蓄,其值为负表示消费者在没有收入时必须靠借债度日,负储蓄就是债务,数值上等于-C。

MPS = 1 – MPC,即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的关系是: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是反映消费与可支配收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公式是APC = C / DI ,如前所述,

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是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可支配收入的。

?同理,平均储蓄倾向APS = S / DI,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也等于1.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总量C虽然也增加,但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去越来越小,而储蓄占收入的比重却在上升。这意味着消费函数曲线不在是直线,而往往是一条向右上方上升但其斜率越来越小的曲线。

投资可以看做是预期利润和利息率的函数,用r表示利息率,用PE表示预期利润,投资函数可以写为:I = F(r,PE),利息率越高,表示未来收入现值越低,投资成本越高,因此,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预期利润越高,在利息率既定的情况下,投资就会增加,这表明投资是预期利润的增函数。

如果总产量增加了,那么总产量中用于投资品的部分也将增大,因此可以将投资看做总产量的增函数。

二、简单的NI——AE模型

(一)简单的NI——AE模型中,净税收NT和政府购买支出GP以及净出品NX,三个量都等于零。

则个人可支配收入就等于国民收入,消费可看作是国民收入NI的函数:C = C + MPC×NI. (二)假定总投资I是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自主投资,为常数I,那么总支出为:AE = C + I = C + MPC × NI + I

(三)如果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即NI = AE,就意味着总供求相等。我们把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时的国民收入称做是均衡国民收入,将“NI = AE”称做总收入与总支出均衡的公式。

三、完全的NI——AE模型

完全的NI——AE模型虽包括企业、家庭、政府和国外这四大部门,但不包括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内,因此,完全的NI——AE模型并不等于完全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三部门的NI——AE模型

有了政府的财政收支,消费就不能直接看他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而必须看做可支配收入的函数。

1、财政收入及税收函数

?政府总支出G由政府转移支付GT和政府购买GP两部分构成:G = GT + GP

?政府实际得到的净税收NT为税收T减去政府转移支付:NT = T – GT, 即:T = GT + NT

?所以,政府收支平衡关系“G = T”可表示为“GP = NT”,该式表明,在考察政府部门对宏

观经济的影响时,只考察净税收NT和政府支出GP就够了。

?政府的税收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越高,税收随之提高;国民收入减少,税收随之减少。

因此可以把税收看作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T = MT × NI.其中,MT为边际税率。所以

净税收NT = T – GT = MT × NI – GT , 其中GT是政府转移支付,它是不随国民收入变

动而自行变动的量,由政府决定,-GT可以看作是负的净税收,用NT表示,即:NT = - GT ,

表明净税收函数中不随国民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净税收部分是负的,它等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所以,净税收NT = NT + MT × NI

2、消费函数与总支出的变化

?简模型中C = C + MPC × NI,在有税收情况下,可支配收入DI = 国民收入NI –净税收

NT,则有税收后的消费函数为:C = C + MPC ×(NI - NT) ,其中NT越大,消费支出越小,

税收越小,消费支出就越大。完全的消费函数是:C = C + MPC ×【NI –(NT + MT × NI)】

= C + MPC ×(1 - MT)× NI – MPC × NT

?政府的购买支出GP是总支出AE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政府部门的总支出为:AE= C+ I+ GP,

即:AE = C + MPC ×(1 - MT)× NI – MPC × NT + I + GP ,加入政府部门后,总支

出中又包括了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两个因素。

3、三部门的NI-AE模型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1、支出乘数

?支出乘数就是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变动量的比值。根据:

△NI=1/(1-MPC) ×(△C+△I),导出的乘数为:K = 1/(1-MPC),由于有了税收和政府支出,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变为:NI = C + MPC ×(1 - MT)× NI – MPC × NT + I + GP,则:△NI = 1 / [1-MPC(1-MT)] × (△C + △I + △GP) ,因此,投资I、自主消费C以及政府购买GP的任何变动都会使国民收入产生变动1/[1-MPC(1-MT)]倍。即乘数K=1/[1-MPC(1-MT)]这一乘数的大小由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税率决定,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乘数就要增加。边际税率越高,则乘数越小。

?因为乘数2小于乘数1,可见,加入了政府部门后,由于有了税收函数,乘数的作用减弱了。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因为税收变动从而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由于DI = NI – NT ,净税收NT增加多少,个人可支配收入DI就减少多少,所以△DI与△

NT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DI = -△NT

?可支配收入变化( -△NT )乘以边际消费倾向MPC而引起消费△C的变化即:-△NT×MPC=△C

?消费的变化△C再乘以支出乘数,就得到消费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量△NI,即:

△NI = △C × K = -△NT × MPC × K

?当净税收变动△NT的数量时,国民收入将以MPC × K 的倍数引起相反的变化。所以税收乘

数KT为:K = MPC / [1-MPC(1-MT)],因此,税收乘数的绝对值小于支出乘数。

3、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也会增加总需求,从而使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

?转移支付乘数K = MPC / [1–MPC(1-MT)]

?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虽然相等,但符号相反,因为增加税收使总支出下降,

国民收入会成倍数下降;而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则使总支出上升,国民收入将会成倍数上升。

4、平衡预算乘数

?当NT = GP时,表示预算收支平衡,如果净税收增量△NT与政府购买支出数量△GP相等,表

示财政收支是平衡变动的。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之和,即:K = K + K =(1-MPC)/[1-MPC(1-MT)] ?若假定税收是一个常数,即边际税率MT=0,则此时的平衡预算乘数的值为1。

(三)完全的NI——AE模型

1、投资函数与考虑边际投资倾向的乘数III

?投资函数I = I + MPI × NI,其中I是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自主投资,它仍为一常

数。MPI为边际投资倾向,它是投资增量占国民收入增量的比例:MPI = △I / △NI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税收函数一并考虑在内的乘数叫乘数III,其公式为:

K = 1 / [ 1 - MPC ( 1 - MT ) - MPI ]

3、完全的NI-AE模型与乘数IV

?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进口随之增加,当国民收入下降时,进口随之减少。假定进口函数为:

IM = IM + MPM×NI ,其中IM为不随着国民收入变动而变动的自主进口;MPM为边际进口倾向。

?出口EX常看作是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的函数,不与本国国民收入直接发生关系,在不考虑外

汇市场的情况下,假定出口为一常数。

?净出口函数为:NX = EX – IM - MPM×NI

?完全的NI-AE模型中总支出AE为:AE = C + I + GP + NX ,其中包括如下四个函数:

消费函数:C = C + MPC(NI - NMT)

税收函数:NT = NT + MT × NI

投资函数:I = I + MPI × NI

净出口函数:NX = EX – IM – MPM × NI

?政府购买支出是由政府决定的,在模型中仍为一常量,用GP表示。完全的NI—AE模型中,均

衡国民收入为:NI = C + I + GP + NX

NI = C + MPC [ NI - (NT + MT × NI)] + I + MPI × NI + GP + EX – IM – MPM × NI ?加入国外部门后,支出乘数会再次减小。这一完全的NI—AE模型中的支出乘数被称作乘数IV,

公式为:K = 1 / [ 1 – MPC(1 - MT)- MPI + MPM ]

(四)引致投资与加速原理

1、由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投资增量称为“引致投资”。

2、边际投资倾向MPI为国民收入的增加量(△NI)与其所引起的投资增量(△I)之间的比例:

MPI = △I/△NI

3、乘数III之所以比乘数II大,是因为国民收入的增加引致了更多的投资,而增加的投资又增加

了总开支,从而进一步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

4、决定投资最重要的因素是销售量而不是利润,产量增加需要增加资本存量,即投资。公式:投资

I = 资本存量的增加量△K,即I = △K

5、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定义为加速数,用W表示加速数,公式为:W = △K/△Q,

即要增加△Q的产量,需要增加的资本存量△K(即投资)为:I = △K = W ×△Q

6、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以数倍的速度(加速数W)增加,快于

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总需求的加速增长;另一方面,投资的加速增长又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于投资的增长。

7、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合在一起,被一些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学基础10-12章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演变: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每个国家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两国都从中受益;3)要素禀赋理论,郝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解释各国生产成本的价格不同。要素禀赋是一国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各国应集中生产出口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产品,国际贸易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当代贸易理论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双向贸易现象;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①关税限制高额进口关税②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直接补贴:现金、间接补贴:财政优惠出口退税出口信贷) 8、反倾销的征收要求:①该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纳税人是进口商; 第十一章公共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供给包含两层含义:资金来源;生产过程;融资分为:1)政府融资,是强制融资,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2)私人融资,是资源融资,缺点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的不足和结构不平衡3)联合融资最理想,以税收补贴等方式鼓励。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 2、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自然垄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被动。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基本需要包括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支出包括公共卫生③对社会资源配置引导性支出包括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公共选择三大理论基石①个人主义方法论②经济人假设(自我利益最大化)③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政府失灵: 尼斯坎南模型官僚机构特征:最大化本部门总预算;公共物品和服务以预算拨款想交换。意义:增加其竞争性,激励机制,生产外包。 5、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主要任务: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监督公开透明2)建设有理由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目标取向: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调节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性质;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

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客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意味着市场出清,即所有消费者在愿意支付的市场价格上都买到了所需商品,而生产者也在该价格水平上卖出了其愿意出售的全部商品。 2、边际分析法 一种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指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 3、稀缺 稀缺性指物品现有的数量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分为相对稀缺和绝对稀缺,经济学中研究的是相对稀缺。 4、机会成本 是衡量我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作出某一决策而不作出另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5、规模经济: 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6、自然垄断(又称自然独占) 指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参与生产的垄断。自然垄断

由于规模经济而存在,垄断厂商的成本低于由多个厂商生产的成本。 7、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8、边际成本: 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9、边际收益 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10、消费者均衡 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11、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12、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3.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D.无法确定 4.()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B.需求收入弹性C.需求交叉弹性D.供给价格弹性 5.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 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 6.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 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7.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 8.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D.需求完全无弹性 9.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 10.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 11.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简答题 1.机会成本相关 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 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 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 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 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 K=10,求: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 AN A: (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 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当TP 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 最大时,是TP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 即相应的极大值为 APLmax=10-0.5 * 2倍根号15-30/2倍根号15 =10-2倍根号15 又因为APL 达到极大值,有APL=MPL 所以 边际产量函数MPL=10-2倍根号15 很显然,当APL 一定有极大值时,APL=MPL=10-2倍根号15 EN B: 5.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 解:已知LTC q q q =-+3248,则LAC q q =-+248,欲求LAC 的最小值,只要令d d LAC q =0,即 q -=240,q=2。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其长期平均成本为:224284LAC =-?+=。当价格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4时,厂商既不进入,也不退出,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需求曲线为d Q p =-2000100,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p=4。 所以行业需求量d Q =-?=200010041600 。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2,若有n 个厂商,则供给量QS=2n 。行业均衡时,Qd=QS ,即 1600=2n ,n=800。故整业行个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1600,厂商有800家。 EN C . 某竞争 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机会成本: 2、价格歧视: 3、纳什均衡: 4、恩格尔定律: 5、帕累托最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2、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商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3、相对于市场分配而言,下列哪一种情况减少了收入或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状况。() A.政府向穷人的转移支付 B.累退所得税

C.大量的遗产 D.婚姻的门当户对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5、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50和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增加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B.增加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C.减少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D.减少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6、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7、在囚犯的两难选择中,()。 A.双方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好的结果 B.双方进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C.双方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不利的局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复习课程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卷(B )闭卷 课程代码 101560 课程序号 0996 / 1065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签名承诺。一旦您签名,将作为诚信承诺的依据,若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若您拒绝进行诚信承诺,将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结束后,考卷必须与答题纸同时上交。未上交考卷,或没有诚信签字的考卷将计以零分。 诚信承诺书 我谨以至诚承诺,在此次考试过程中,我绝无任何舞弊行为,也绝不帮助他人舞弊。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I. 选择题 (每个2分) 1.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是f(x; y) = 20x 3/5y 2/5.该企业的等产量线在点(x; y) = (80; 10)的斜率是(选择最接近 的一个): a. -8. b. -1.50. c. -0.67. d. -0.19. 2. 一个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使用两种生产要A 和B 。它的生产函数是F(A; B) = A 1/2+B 1/2。生产的产品价格为每单位$5。生产要素A 的价格是每单位$1,当产品价格上升到每单位$6,但是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时: a.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11/4单位。. b.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9/4单位。. c.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3/4单位。 ……………………………………………………………装 订 线…………………………………………………

经济学基础第12章教材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财政政策 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的这些短期目标而实行的各种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通常叫做财政政策。 一、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由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二、政府支出 (一)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或公共投资必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开支。如,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都属于政府的购 买支出。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 (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企业或家庭,由他们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的财政支出。如,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利息支出、 企业补贴支出等。 另外:政府支出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政府债务的利息支付。 三、政府收入 财政收入按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和公债收入。 (一)税收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二)公债 1、公债是指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而形成的以公众的债务。 2、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3、中央政府的债务又叫国债,一般分为3种: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长期国债。 4、公债的特点: (1)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而债权人是公民个人,双方并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 (2)公债是一种国家信用,其基础是以国家的税收支付能力为保证; (3)公债的清偿不能由债权人要求法律强制执行; (4)公债发行的信用是用国家的政府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发行条件中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四、预算赤字与政府债务 政府的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如果政府的预算赤字通过发行政府公债的方式来弥补的话,那么政府预算赤字就等于政府新发行的债务总量。 (一)政府债务 1、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即定时期内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 预算盈余(赤字)=税收-总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利息支付)若结果为零,则预算平衡。 2、政府债务又叫公债,是政府为融通预算赤字所进行的借款总量,即政府欠本国居民、企业和外 国的债务总量。 3、政府债务是一种政府负债的存量,而预算赤字则是一定时期新出现的负债的流量。 4、政府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 5、当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政府因支出大于税收而举债时,一定表现为私人投资等量的缩减, 这就是经济分析中所谓的“挤占”效应。 6、当社会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经济中存在着发展生产的潜在生产能力,国家举债支出不仅不会 增加人民的负担,还在通过经济增长,在提高人民生活的同时,增加一国财富的积累。 (二)赤字的衡量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赤字的衡量 (1)预算盈余BS = 预算赤字–BD = 税收TA –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公债利息R BS = -BD = 税率t×国民生产总值Y – G – TR – R 由上可见,预算赤字和盈余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财政政策,二是国民生产总值。 (2)充分就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是指在给定的税收和财政支出结构下,假如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会出现的预算盈余或赤字。 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大于实际预算盈余。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许多国家的财政预算都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标准,这样就使实际的财政预算赤字增加,如美国。 (3)预算的结构性赤字部分是主动的,取决于其选择的财政政策,如税率、教育、国防支出等。 相反,预算的周期性赤字部分是被动的,取决于商业周期的状况,即国民收入和产出的高低程度。 2、预算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短期内,政府债务存量是既定的,预算赤字可能影响到商业周期和储蓄—投资平衡,预算赤字对经济的短期影响被称为“挤出”效应。 在长期内(可认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预算赤字会影响当前的资本形成和子孙后代的消费。

经济学基础第12章

【问题和应用】 一、基本问题 (一)重要的名词 国际贸易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贸易术语国际收支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无形贸易商品的是( B) A.服装 B.旅游 C.设备 D.钢材 2.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加征额外的进口税。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叫附加税。其中包括(B)。 A. 差价税 B. 反倾销税 C. 特惠税 D. 选择税 3.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 )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4.中国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而资本要素稀缺的国家,所以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这种进出口贸易格局可用( B )来解释。 A.比较优势论 B.要素禀赋论 C.技术差距论 D.产品生命周期说 5.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D) A.一般保护理论 B.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 战略性贸易理论 D. 超保护贸易理论 6.汇率贬值将引起:( A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7.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 D )。 A.黄金、外汇储备减少B.本国货币贬值

C.国内产出水平下降D.以上各项均正确 8.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 D )。 A.与国外的现金交易B.与国外的金融资产交换 C.与国外的贸易顺差D.全部对外经济交易 9.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商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能( C )。A.上升B.不变 C.下跌D.先升后跌 10.银行在外汇牌价表上公布的现钞价一般是( A )。 A.现钞买入价B.现钞买卖中间价 C.现钞卖出价D.无法确定 二、发散问题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两大类,即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应地,国际贸易政策就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弱小的时候,需要保护贸易政策来帮助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当国家强大之后,则又需要自由贸易政策来开拓市场,针对现今贸易形势,请思考,你认为我国是需要保护贸易还是自由贸易? 回答要点:一个国家的贸易理论,始终是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既不能一味地选择贸易保护政策,也不能绝对地提倡贸易自由。 贸易自由政策可以带来与别国进行贸易交换、互通有无的效果,进而带来外汇的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但是,贸易自由政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贸易自由政策也就意味着在把自己国家的商品销往国外的同时,国外的商品也可以进入本国的市场,假如别国的商品较本国商品具有优势,无疑会损害本国的民族工业。贸易保护政策也是如此,保证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同时,却会造成本国的商品制造缺乏广阔的市场,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制造业的萎缩与停滞,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中国当下的贸易政策遵循的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改革开放中的“开放”政策,可以说已经使得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这一方面来讲,贸易自由政策对当下的中国来说是较合时宜的,也是中国应该采取的贸易政策。

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

1. 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TC =(Q 1+Q 2)2+10(Q 1+Q 2);Q 1=32-0.4P 1;Q 2=18-0.1P 2 (TC :总成本,Q 1,Q 2:在市场1,2的销售量,P 1,P 2:试场1,2的价格),求: (1)厂商可以在两市场之间实行差别价格,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试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量R 。 答案:Q 1=8, Q 2=7, P 1=60, P 2=110,利润为875。 (2)如果禁止差别价格,即厂商必须在两市场上以相同价格销售。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R 。 答案:P =70, Q 1=4, Q 2=11, 利润为675 2.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市场1:1111p b a q -=;市场2:2222p b a q -=。这里的1q 和2q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1p 和2p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索要的价格。该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零。注意,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但在同一市场上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产品。 参数1a 、1b 、2a 、2b 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将不选择价格歧视? 答案:2 211b a b a = 现在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i b i i i p A q -=(i=1,2),同时假定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0>MC 且不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的最优选择不是价格歧视? 答案:21b b = 3. 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 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 =70000-5000P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由均衡条件知:70000-5000P=40000+2500P 解得:P=4,Q=50000 均衡价格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相等,故处于长期均衡。 答案:4元,处于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n=50000/500=100 答案:100家 (3)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Q =100000-5000P ,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

经济学基础第8章

【实践训练】 1.课堂实训: 假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四种产品,它们在2006年和2008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2006年和2008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答:2006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0×40+5.0×30 =37.5+375+240+150=802.5 2008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0×60+7.0×50+5.5×35 =48+480+350+192.5=1070.5 (2)如果以2006年作为基年,则2008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 答:2008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0×50+5.0×35 =45+450+300+175=970 (3)计算2006-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2008年的价格比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多少? 答:2006-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070.5÷970=1.1036 2008年的价格比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10.36%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 A.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国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加外国国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2.下列产品中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A.当年生产的面包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出售的衣服 C.一幅古画 D.当年卖出的二手房 3.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4.“棉布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的说法都对 5.个人收入是( B )。 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 B.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收入总和 C.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 D.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收入加上来自生产的收入 6.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 D )。 A.所得税 B.直接税 C.间接税 D.折旧

中级微观经济学试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产品差别;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边际产品价值 吉芬商品;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二、选择题 1、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依据MR=MC最大化其利润,后者不是 b 前者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是一致的,而后者不是 c 前者拥有影响市场的权力 d 以上全对 2、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之间重要相同点是 a 长期当中,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 产品异质的程度 c 长期平均成本上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相同的 d 以上全都不对 3、下列哪种情况不正确, a 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b 如果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将下降 c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 d 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 边际代替率 b 边际技术代替率 c 边际转换率 d 边际效用 5 、对于一个竞争性厂商而言,应使 a P=AC b P=MR=AC c P=AR=MC d P=AR=MR 6、正常利润是 a 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b 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c 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d b和c两者 6. 如果甲商品价格上升引起乙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那么 a 甲和乙是替代品 b 甲和乙是互补品 c 甲是正常品,乙上次等品 d 甲是次等品,乙是正常品 7. 等产量线的斜率被称为 a 边际代替率 b 边际技术替代率 c 边际转换率 d 边际产品 8. 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发生亏损时,所在行业趋于长期均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时 a 较高的价格和较少的厂商 b 较低的价格和较少的厂商 c 较高的价格和较多的厂商 d 较低的价格和较多的厂商 三、是非题

《经济学基础》(精要版)第6版1-3章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1—3章)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P17 一、关键概念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 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 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 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1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①外部性;②公共物品;③交易成本非零;④市场特权;⑤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社会目标问题;⑥非对称信息。 1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有影响时的情况,亦可理解为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13.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14.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1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述题 1.如果我们看到在(1y ,2y )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消费者却选择了(1x ,2x ) ,那么,(1x ,2x ) (1y ,2y )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章,题1) 答:不正确,因为也可能是消费者恰好在这两个消费束之间无差异。也就是说,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只能断定(1x ,2x ) (1y ,2y ),这是弱偏好。对本题加上什么样的假设前提,题目中的断定就是正确的?如果加上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这一限制条件,断定(1x ,2x ) (1y ,2y )就是正确的。因为严格凸性条件下,最优解若存在则只有一个。 2.若某个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22121122(,)10(2)50u x x x x x x =++-来描 述,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是完全替代的吗?为什么?(第二章,题5) 答:两种商品完全替代即它们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边际替代率是在消费者保证效用相等的条件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因此有: 商品1的边际效用为MU 1=du /dx 1=10(2x 1 +2 x 2) 商品2的边际 效用为MU 2= du /dx 2=10(2x 1 +2 x 2)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MRS 12= MU 1 / MU 2 =1。满足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特征,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3.假定消费者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起初, x x y y MU P MU P = ,若x P 下降,y P 保持不变,再假定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y 的购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第三章,题3) 答:原来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消费者花在x 商品上的支出为1m ,则 1x m p x =。对该式求x p 的导数有, 11x x x x x p dm dx dx p x x dp dp dp x ?? =+=+???? ,因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绝对值),所以有 1 0x dm dp <,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花在x 商品上的支出会增加。那么,消费者花在y 商品上的支出会减少,从而y 的购买

最新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计算题-(1)

四、计算题 1. 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 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TC =(Q 1+Q 2)2 +10(Q 1+Q 2);Q 1=32-0.4P 1;Q 2=18-0.1P 2 (TC :总成本,Q 1,Q 2:在市场1,2的销售量,P 1,P 2:试场1,2的价格),求: (1)厂商可以在两市场之间实行差别价格,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试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量R 。 答案:Q 1=8, Q 2=7, P 1=60, P 2=110,利润为875。 (2)如果禁止差别价格,即厂商必须在两市场上以相同价格销售。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R 。 答案:P =70, Q 1=4, Q 2=11, 利润为675。 2.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市场1: 1111p b a q -=;市场2:2222p b a q -=。这里的1q 和2q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1p 和2p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索要的价格。该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零。 注意,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但在同一市场上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产品。 (1) 参数1a 、1b 、2a 、2b 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将不选择价格歧视? 答案: 2 2 11b a b a = (2) 现在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i b i i i p A q -=(i=1,2),同时假定该垄断厂商 的边际成本0>MC 且不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的最优选择不是价格歧视? 答案:21b b = 3. 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 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 =70000-5000P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由均衡条件知:70000-5000P=40000+2500P 解得:P=4,Q=50000 均衡价格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相等,故处于长期均衡。 答案:4元,处于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n=50000/500=100 答案:100家 (3)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Q =100000-5000P ,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 由均衡条件知:100000-5000P=40000+2500P 得均衡价格P=8元,Q=60000 每个厂商q=60000/100=600

(完整版)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市场 需求 市场 供给 在均衡价格之上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 ①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 E>1高弹性或富有弹性反方向E<1缺乏弹性或者低弹性同方向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需求交叉弹性公式: ①E 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无关系 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 入的增加④E=0 ⑤E<0低档品 需求收入弹性公式: ①E>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②E<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③E=1供给价格弹性为1④E=0供给完全无弹性(少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的。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动都快于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府的干预 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市场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政府对 市场的 干预 垄断①通过法律手段②进行公共管制,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外部性①税收和补贴手段②相关企业合③明晰产权;科斯定理:财产权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信息不对称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 和简单 的宏观经济模型国民收 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总收入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概念 计算方法 生产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不包括所得税 收入法 支出法 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 宏观经 济均衡 的基本 模型 含义从支出角度看GDP从收入角度看GDP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消费者(居民)和企业GDP=Y=C+I GDP=Y=C+S投资I=S储蓄 三部门同上增加了政府部门GDP=Y=C+I+G购买GDP=Y=C+S+T税收I=S+(T-G) 四部门同上增加了国外部门 GDP=C+I+G+(X- M) Y=C+S+T I= S+(T-G)+(M-X) 消费 储蓄 投资 消费理论 ①凯恩斯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 倾向②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 储蓄函数(1-β)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1 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总需求 总供给 总需求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3种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 总供给基本因素:价格与成本,企业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分为:①长期(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②短期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 经 济 增 长 和 经 济 发 展 经济 增长 含义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劳动生产率; 3.资本的投入数量; 4.资本的效率 因素分解 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 经济 周期 和 经济 波动 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 类型 ①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负增长②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率正值 ①长周期(50-60年) ②中周期(8年) ③短周期(3-5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 波动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②消费需求波动③技术进步状况④预期变化⑤经济体制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波动指标 ①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 广义货币M2)③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经济基本理论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核心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