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

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2、体积

(1)、单位:m 3, dm 3, cm 3

(2)测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3)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 3 ( cm 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4)体积的测量方法:

A :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B :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 :测质量算体积。

3、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ρ=m/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即m1:m2=V1:V2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ρ1:ρ2=V2:V1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ρ1:ρ2=m1:m2

(5)、图象:左图所示:ρ

甲>ρ

(6)、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O.9×103kg/m3变成1.O×103kg/m3,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3、密度的测量:

原理:ρ=m/V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1)测固体的密度

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1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V2,那么固体的体积V=V2-V1(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

③用公式ρ=m/V计算出物质密度。

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并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V1,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V2,则V=V2-V1,③用公式ρ=m/(V2-V1)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㈠原理:ρ=m/V

㈡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 V

4、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3、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 的()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4、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5∶2 B. 2∶5 C. 1∶2 D. 2∶1 5、一架天平称量是200g,则它不能称量200mL的 (ρ酱油>ρ水>ρ酒>ρ煤油>ρ汽油): A.酱油 B.白酒 C.煤油 D.汽油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 A∶V 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四个一样大小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是铅、铁、铝、铜制成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 A.铅球 B.铁球 C铝球 D.铜球 8、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 B.1.16×10kg/m3 C.1.2×10kg/m3 D.1.75×10kg/m3 10、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 ×103kg/m3,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4、小红在探究甲、乙两 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 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V甲:V乙= 。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 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 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 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 量较大。 17、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 针恰好指在分度 标尺中线处,但 发现游码停 在g处。对这 种情况,按照操 作规范,称量前 还应将游码放在 称量标尺左端 的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 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doc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 kg),常用单位有克( g),毫克( mg),吨( t )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 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定义法) 2.公式: 3. 3 3 3 3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 ,常用单位g/cm 。换算关系: 1g/cm =10 kg/m 。 4. 理解密度: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 V 无关。不能说ρ与 m成正比。 (3)根据 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 1. 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 中盐水的体积 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 m1- m2) / V 。 =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 2-V 1) 。 四、密度与温度: 1.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 低,密度增大。 2.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五、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 m=ρ V);③求体积( V=m/ρ)

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图文稿

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 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 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 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 左图所示:ρ6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cm 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m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叫质量。 kg,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 游码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先大后小 ,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m变形mm =ρV ρ= V = Vρ 333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常用单位 g/cm 。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3333-33333 1g/cm =10 kg/m 1kg/m =10 g/cm 水的密度为 1.0 ×10 kg/m ,读作 1.0 ×10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 理意义是: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ρ=m 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 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 与质量成正比。 mρ 甲 原理ρmρ 乙=V 5、测体积——量筒(量杯)V

完整版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第 6 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 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 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 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 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 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将煤油倒去4kg 103kg/m 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 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 1)冰从﹣ 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 将. ( 2)水从 0℃上升到 4℃时体积将,密度将. (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 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 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 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1 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2 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 次为(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D.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F.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8.(1)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容积的实验如下: 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 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 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请将步骤 E 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 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 2)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 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 3. 二、选择题 9.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正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10.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 铁与 1kg 棉花质量一样大11.今年 3 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 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 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 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 =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测体积——量筒(量杯)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ρ m V = 原理 m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 . 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容。 2.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复习重难点】 重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与密度一章,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本章知识,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1.本单元有哪几节? 2.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4.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 10 mg是()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 2.5×7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名小学生的质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2.(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质量变小 C.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最新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和小丽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方法如图A所示,其步骤:①在测鹅卵石的质量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②在量筒内注入30mL的水,将系上细线的鹅卵石没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 __________cm3。③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小丽的测量方法如图B所示,其步骤: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正方体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1;b.将鹅卵石放在塑料块上,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2;c.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塑料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3。 ①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在进行测量步骤c时,不小心将部分水沾在塑料块的上表面,测得鹅卵石的密度为ρ',则ρ'________ρ(选填“>”、“=”或“<”)。 【答案】左 22.4 8 2.8×10312 32 h-h h-h ρ 水 =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 m=20g+2.4 g=22.4g ②[3]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V=38cm3-30 cm3=8cm3 ③[4]由 m V ρ=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 全 知识点1:质量 1.概念: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知识点2:天平 1.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构成;且每架天平有一套砝码。 2.使用方法: “调”: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收”首先将被测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最后将游码拨回游标卡尺的左侧零刻度线。 3.测量时的补充: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 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已经调好的天平,当位置改变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3)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4)潮湿的物品或者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知识点3: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2012年广东)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 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3.(2011·山东泰安)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4.(2010宿迁)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5.(2012南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2011?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7.(2012?湖北宜昌)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 ?m -3)( ) A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8.(2012?山东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9.(2011·山东泰安)一个瓶子能盛1kg 水,可用该瓶子盛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 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2012山东日照)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2.(2011·山东东营)—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梳理 1、质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表示符号:m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千克(单位符号:kg ) \ 常用单位:吨(t );克(g);毫克(mg ) 单位关系:1t = 1000kg 1kg = 1000g 1g = 1000mg 4、质量的理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测量工具: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 }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1、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测量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2、量筒和量杯: (1)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 (2)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 3、密度: \ 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 ρ:密度 ;m :质量 :V :体积 ) 变形公式: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kg/m 3, (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 常用单位:g/cm 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1 g/cm3 = 1000 kg/m3 (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密度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ρ m V = V \ ρ = ~ V m ρ = · ρm V = 、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1-1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一根铁棒,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铁棒加热到100 ℃ B .把铁棒轧成一张铁片 C.让宇航员把铁棒带上月球 D.用锉刀对铁棒进行加工 2.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3. 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 g的是( )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老鼠 C .一匹马 D .一只麻雀 4. 平时习惯讲铁比棉花重,从物理意义上讲是指铁的( ) A. 密度比棉花大 B. 质量比棉花大 C. 体积比棉花大 D. 密度、质量都大 5. 关于密度公式ρ=m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正比,m 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反比,m 越大ρ越小 C .当质量m 一定时,ρ与 V 成正比,当体积V一定时,ρ与m 成正比 D.对某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 m 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 6. 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7.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 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 D.汽油 9. 如图1-1所示的是A、B 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1-1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ρ B >ρ水>ρA B .ρB>ρA>ρ水 C.ρA >ρ水>ρB D.ρ水>ρA >ρB 10.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 .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典型例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典型例题 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ρ=m/V 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 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点拨根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例1 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 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28.0 cm3的地方,通过以上实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 正确解答对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 误点警示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例2 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烁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 设计实验根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为纯金。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1.8 cm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 知识点3 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 2、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例3 体积为30 cm3,质量为178g的空心铜球,如果在其空心部分铸满铝,问铝的质量为多少? 思路解析要求出空心部分铸满的铝的质量,可利用公式m=ρV求得,但这里的关键是求出铝的体积。根据题意可知,铝的体积等于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而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 正确解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V球-V铜=30×10-6 m3-2×10-5 m3=1×10-5 m3=V铝m 铝=ρ铝V铝=2.7×103 kg/m3×1×10-5 m3=27g专题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用铝的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再借助于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 例4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在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求金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单元整体说课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单元整体说课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平的调节、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等方面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欢迎阅读与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如下: 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 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 (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节游码使平衡) 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 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