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讲座记录.docx

道德讲堂讲座记录.docx
道德讲堂讲座记录.docx

道德讲堂讲座记录

时间:2014年 3月 5日

地点:中学道德讲堂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员工

记录人:

主持人:

主持词:《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流程:

一、唱一首歌曲:参加人员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二、看一部短片:参加人员观看《简单中的伟大-郭明义》

短片。

三、诵一段经典:参加人员齐诵《雷锋》诗歌。

四、讲一个故事:

宣讲人:

故事标题:《当代雷锋郭明义》

故事内容:

郭明义,男, 1958 年 12 月生,成人本科学历。1977年 1 月参军,并于1980 年 6 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1982 年 1 月,复员到鞍钢集

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

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

兼人事员、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 30 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

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 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 2 个小时上班, 15 年中,累计献工15000 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

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

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 年献血 6 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 倍多。 1994 年以来,他为希

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12 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 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 3 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 80 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 40 平方米的单室里。

献血模范

19 年献血 6 万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10 倍多

1990 年,齐大山铁矿号召职工义务献血,郭明义立刻

报了名。郭明义说,看到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有意义

的事情时,总会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这是郭明义第一次献血。也就是因为这次献血,他了

解到他们献的血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可血库却经常血源不

足。

从此,他年年坚持无偿献血,有时一年两次,20 年从未间断。

2005 年,郭明义又开始捐献血小板,开始时从800毫升血浆中提取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后逐渐增加到从1600毫升中提取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每月捐献一次,已捐献40多次。

据介绍,一个体重75 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大约是6200 毫升,截止到 2010 年上半年,郭明义已累计献血 6 万毫升, ( 平均每次献血 1.1 升,每年献血 2.7 次 ). 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液量的10 倍多。 2008 年 12 月,郭明义获得国

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郭明义还经常向工友们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和相关知

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2007 年 2 月,鞍山市中心血站血源告急,向郭明义求援。征得领导的同

意后,郭明义写了一份无偿献血倡议书,一个班组一个班

组地进行宣传。

3 月2 日这天,“齐矿”100 多名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到 2 万多毫升。一次来这么多人献血,完全超出鞍

山市中心血站的预想,血站职工非常感动。像这样较

大规模献血,郭明义组织了10 余次,累计献血达到10 万多毫升。

2008 年,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

立,郭明义被推选为队长。

资助贫困儿童

1994 年,郭明义看了鞍山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号召

向濒临失学儿童捐资助学的电视短片,孩子们渴望的目

光,深深刺痛了他。第二天,他向岫岩山区一名失学儿童

捐献 200 元, 10 几天后,又给这孩子寄去200 元。

此时的郭明义月收入不足600 元,上有年迈的父母,

下有正在上学的女儿,一家三口,挤在市郊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所建的不足40 平方米的单室里。到现在,郭明义依

然住在这里,月收入也就2000 多元,但是,为了让更多的

孩子走进课堂,他15 年来,已累计捐款7 万多元,帮助了100多名贫困儿童。

为了挤出钱资助贫困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郭明义

不吃午饭;上个世纪 90 年代,献血给点营养补助,这个钱他

也捐了;连组织上给的各种奖励钱,他也捐了出来。

后来,单位怕给他钱就捐,干脆给办成购物卡,然而,

他找同事、磨妻子,还是将购物卡换成现金捐出去;他很少

买新衣服,一年四季都穿工作服。

在他家采访时,看着还是水泥地面、没有任何装修的

“陋室”,记者劝他也要善待自己和家庭。

郭明义略加沉思地说:“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

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上不起学

的孩子、生活困难的职工,和他们相比,我就感觉自己非

常富足,我就非常想去帮助他们。”

收入微薄的郭明义资助了 100 多个孩子,然而,他知道

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2008 年 3 月 4 日,他发起成立了以捐资助学为主要活

动的“郭明义爱心联队”,仅一年半时间,“爱心联队”

的成员已经从开始的 12 人发展到 30 人,已资助了 120 多名贫困学生。

郭明义和他的希望工程

50岁那年的郭明义是鞍钢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的一

名工程师。走在通往齐大山铁矿采场的路上,郭明义的工

作照挂在路边灯箱上,照片一旁还配有一句评价———“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近距离接触这位爱心大使,记者深

切地体会到他的爱心来自心灵深处,他在这种奉献中体味

着幸福。

追溯郭明义的奉献善举,要从 1994 年说起。在电视里看到偏远山区的孩子辍学的新闻,看到希望工程的“大眼

睛”公益广告时,他被孩子们企盼念书的眼神牢牢抓住了,

内心受到强烈冲击,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告诉自己“一定

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几天后,郭明义怀揣200 元钱走进鞍山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开始了他的“资助之旅”。

第一次资助,郭明义将200 元钱捐给了岫岩满族自治县的一名男孩。几天后,一封感谢信放在郭明义办公桌上,

歪歪扭扭的铅笔字诉说着受助者的家庭困境及感激之情。

看着信件,郭明义和妻子被这个家境贫寒却十分渴望读书

的孩子深深打动了。他们又给孩子寄去了200 元钱。一个月的时间内,郭明义捐助了 400 元,而那时他的工资还不

到 600 元。

在资助贫困学生的过程中,郭明义不仅捐助资金,还

尽一切形式为学生提供其他帮助。休息时间,他参加了市

里组织的圆梦行动,为孩子送去300 余本图书及学习工具;得知汤岗子小学一名贫困学生需要一辆自行车上学的情况

后,立刻把自己价值300 多元的凤凰牌自行车擦得锃亮捐

给了他;快过年了,郭明义把崭新的衬衣连同200 元钱送到千山区的一名贫困学生手中。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踏上

“资助”之路起,郭明义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最多时

一年资助过 6 名学生。 13 年来,郭明义的爱心撒播在海城、

岫岩及鞍山市区等地。他先后资助了40 多名贫困的小学生、

中学生以及大学生,捐助资金达 5 万余元。

五、做一番点评:

高庆侠发言:助人为乐、甘于清贫,是中华民族最为推

崇的美德,能否安贫乐道、善于舍己为人,是衡量一个人精

神境界的重要标尺。郭明义以实际行动接力传承雷锋精神的

崇高境界,热情弘扬了郭明义助人为乐、以苦为乐、“追求纯粹”的价值观。郭明义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将自己的物

质生活享受降到了最低。郭明义总是发自内心地做每一件好

事,他把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当成自己的最大快乐,最让人

钦佩之处在于能够自觉地把道德完善与人生的充实、生活的

快乐和家庭的幸福统一起来。在他那里,助人为乐不是偶一

为之的权宜善举,而是自己的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

唐席祥发言:在雷锋离开我们半个世纪的今天,鞍钢集

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人郭明义,以30 年理想信念的默

默坚守,为人们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他把助人为

乐当作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他带起一股股爱心洪流让人们看到,雷锋离我们并

不遥远,雷锋精神仍是这个时代最强劲的气息。他像雷锋一

样,成为千万人心中的道德楷模。

许风发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

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生前崇高的愿望!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无时无刻

实践着、追逐着这一伟大的理想、信念。郭明义就是当代的

活雷锋,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我们将以你为榜样,做雷锋的

接班人。

刘永发言:鞍钢一个普通养路工人郭明义,从部队到地

方,从工厂到家庭,十六年来只图奉献,不求索取,让人从

不理解到理解,由观望到积极参与,成为以实际行动学雷锋

的标兵,他图的是什么呢?并不是功名利禄,只是一份心安,

一份良知,一份普通中国人的普通而伟大的情怀,一份平凡

但生动的人生答卷,一记掷地有声的回音。

张侠发言:郭明义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牢记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

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

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