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考核知识点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考核知识点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成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所谓联机系统,就是由一台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的终端。简单说“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2)ARPA网(ARPANET)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3)OSI/RM的提出,开创了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新时代。

(4)当前企业网研究与应用的热点:Internet、Intranet与Extranet和电子商务。

2、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1)电信网络的三部件: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2)电信双绞线的主流速率为56Kbps,物理极限为64Kbps。

(3)实时通信采用(点-点/广播)方式;非实时通信采用(储存-转发)方式。

3、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

(1)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两部分,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称为宽带网。

(2)全光网络是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已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

(3)多媒体网络要求表现:高传输带宽要求,一般采用压缩技术减少对带宽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要求也不同、对多媒体传输有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对多媒体传输有同步的要求、具有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

(4)移动计算是将计算机网络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移动的计算环境和新的计算模式。涉及的主要技术有: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的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资源子网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软/硬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2)软件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源的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强力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络、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1)选择分类的主要因素:可靠性、费用、灵活性、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2)星型拓扑的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客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3)总线拓扑的优点:需要的电缆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扩充,增加和减少用户较方便。缺点:总线传输距离有限、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不具有实时功能,大业务量降低了网络速度。

(4)环形拓扑的优点:电缆长度短、可使用光纤、网络性能稳定。缺点:节点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环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较复杂、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比较低。

(5)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6)按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7)按传输技术:广播方式网络、点对点方式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1、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定时。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网络协议。

2、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

二、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OSI/RM的结构分层(从上到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通信服务分类: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相同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数据传输可靠性有影响;都可以同时要求采用确认和重传机制。不同点:面向连接服务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3个过程,无连接服务不需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开始时不需建立连接,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面向连接服务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无连接服务中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低,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三、TCP/IP参考模型

1、TCP/IP的四个层次:主机-网络层、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2、ORI/RM与TCP/IP的比较:共同:1、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2、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层功能大体相似。不同:1,OSI有7层,TCP/IP有4层。TCP/IP网络层支持无连接通信,传输层支持2种连接服务。OSI网络层支持2种连接服务,传输层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

第三章物理层

一、物理层接口和协议

1、物理层定义: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器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

2、主要功能: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3、DTE::数据终端设备,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联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如计算机、终端等。

4、DCE:数据通信设备,为用户提供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如调制解调器。

5、物理信道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6、电气特性分三种:1,非平衡方式(非平衡发送器+接收器+1导线+1地线),2,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非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1导线+2地线),3,平衡方式(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2导线+2地线)。

7、功能特性分四类: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接地线。

8、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232C,:提供了利用公用电话网络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解调器将远程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规定。RS-422(平衡方式),RS-423(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

X.21机械特性采用15芯标准

二、传输介质

1、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卫星通信。

2、双绞线分为有屏蔽的和无屏蔽的。同轴电缆分为基带同轴电缆(阻抗50欧)和宽带同轴电缆(阻抗75欧)。光纤分为(LED)多模和(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单模的。

三、数据通信技术

1、通信通道

(1)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ps)。R=1/T*log2N (bps)

信号传输速率(调制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R=1/T (Baud)

(2)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为位/秒(bps)。信道容量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表示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奈奎斯特公示:C=2*H*log2N (bps)(C表示信道容量、H表示信道的带宽)

香农公式:C=H*log2(1+S/N)(bps)(H:信道带宽,S/N:信噪比)

(3)误码率=出错数(N e)/总数(N)

(4)通信方式:并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2、数字数据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用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信号可以通过编码解码器(CODEC)用数字信号来表示。

放大器:增强信号中的能量,同时使噪音分量增强。中继器:重新恢复信号。

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3、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对于光纤还有波分多路复用(WDM)。FDM:物理信道分为若干子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信号。TDM:物理信道按时间片轮流分给多个信号使用。WDM是频分多路复用在极高频率上的应用

4、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传输;同步传输:以帧为单位传输。

四、数据编码

1、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

信号数字化的转换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2、调制解调器传输线路三个主要问题:衰减、延迟畸变、噪声。

五、数据交换技术

1、按技术划分,交换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2、电路交换网络数据传输要经历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三个过程。

3、报文交换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

4、分组交换网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其是将报文分组发送

5、高速交换:结合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势,并与光传输技术融合。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

1、帧同步的四种方法: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准法、违法编码法、字节计数法

2、差错控制: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帧编号的原理。

3、流量控制:停止等待方案、滑动窗口机制

二、差错控制

1、差错分类:由信道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引起的随机差错和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以所造成的冲击噪声引起的冲击噪声。

差错检测包含两个任务:差错控制编码和差错校验。

2、差错控制方法分为: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向前纠错FEC。

三、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停等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Go-back-N: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选择重传: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四、链路控制规程: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

异步协议:字符内同步,字符间异步;同步协议:许多字符和比特组成的帧同步。

1、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BSC:面向字符,分为数据报文和监控报文两类。

BSC数据报文格式:

不带报头的单块报文或分块传输的最后一块报文:SYN SYN STX 报文ETX BCC

带报头的单块报文:SYN SYN SOH 报头STX 报文ETX BCC

分块传输的第一块报文:SYN SYN SOH 报头STX 报文ETB BCC

分块传输的中间报文:SYN SYN STX 报文ETB BCC

监控报文:

肯定确认和选择响应:SYN SYN ACK

否定确认和选择响应:SYN SYN NAK

轮询/选择请求:SYN SYN P/S前缀站地址ENQ

拆连:SYN SYN EOT

HDLC报文格式:面向比特,有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和无编号帧(U帧)。

标志地址控制信息帧校验序列标志

F A C I FCS F

01111110 8位8位N位16位01111110

五、因特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1、SLIP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简单方法,用以使远成用户通过电话线和MODEM能方便地接入TCP/IP网络。

2、PPP协议提供三类功能:成帧、链路控制、网络控制。PPP的帧格式和HDLC的帧格式非常相似,但PPP面向字符。

第五章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联等。

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网络服务。

最优化原则:如果路由器J在从路由器I到K的最佳路由上,那么从J到K的最佳路线就会在同一路由之中。

扩散法(泛射路由选择法):一个网络节点从某条线路收到一个分组后,再向除该条线路外的所有线路发送收到的分组。

拥塞发生的原因:1,内存不够,没有足够的内存存放同时到达的分组,2,路由器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慢,难以完成排队,更新路由表等工作

拥塞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子网能够承载所有到达的流量,这是一个全局的问题。流量控制只与特定的发送方和特定的接收方之间的点到点流量有关。

拥塞控制的解决方案可分成两类:开环(不考虑网络的当前状态)的和闭环的。

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准入控制,2,路由选择,3,资源预留。

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警告位,2,抑制分组,3,逐跳抑制分组。

QoS四个特征:可靠性、延迟、抖动、带宽。

集成服务:每个连接有专用资源。区分服务:每一类连接有专用资源。

标签交换:类似虚电路,查表得到整条线路。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它网络上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路由信息协议(RIP)分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两种操作方式。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网桥用来连接类型相似的局域网,局域网本身没有网络层。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的主要服务功能:1,建立并维护路由表,2,提供网络间的分组转发功能。

网管也称协议转换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对传输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

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ARP(地址转换协议),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包传输机制。

ARP:IP地址(32位)到物理网络地址(以太网地址,DA,48位)的转换。

RARP:物理网络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只有两种报文,询问和响应。

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128比特

第六章

寻址:先按照IP地址找到目标主机,再根据主机端口号确定进程的端口。

建立连接与释放连接都是三次握手法:1,发出请求,2,确认请求,3,对确认请求的确认。

传输层的作用: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端到端的进程通信服务,既是七层模型中负责数据通信的最高层,又是面向网络通信的低三层和面向信息处理的高三层之间的中间层。

TCP地址与IP地址不同,IP地址是字节地址,一个节点可以运行多个应用,TCP的地址是节点的某个应用的地址,这种应用在计算机内部是进程。多个进程的数据传递通过不同的端口完成,因此在TCP段结构中,是以“端口”表示地址的。

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

第七章

IP地址:为了确保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在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即主机的IP地址。

A类地址0~,B类地址128~,C类地址192~。

域名:为了用户使用和记忆方便,引进了字符形式的IP地址。

域名解析原理:1,UDP报文方式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2,本地域名服务器找不到的话向其他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查找

用户E-mail地址的格式:用户名@主机域名。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是用户计算机与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

IMAP(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为用户提供了有选择的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功能,基于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共享信箱功能。WWW的工作原理:1,客户端建立连接,用户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浏览信息请求,2,WEB服务器收到请求,向浏览器返回所请求的信息,3,关闭连接。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https://www.360docs.net/doc/5f5802682.html,

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的协议),BBS(电子公告版系统)。

第八章

广播信道的分配策略主要包括静态分配策略和动态分配策略。

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1-坚持CSMA: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就立即发送数据;如果信道忙则等待,同时继续监听信道直到空闲;如果发生冲突,则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监听信道。

非坚持CSMA:与1-坚持CSMA不同的是如果信道忙就等待,同时不见监听,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监听。

p-坚持CSMA:用于时分信道,在1-坚持CSMA基础上,如果信道空闲则以p概率发送数据,以1-p概率推迟到下一时隙。

带有冲突检测的CSMA:在1-坚持CSMA基础上,发送数据后继续监听,如果有冲突就停止发送,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尝试发送数据。将争用时隙的长度确定为网络中最大传播延迟的2倍。

Slot Time(时隙时间)= 2S(距离)/0.7C(光速)+2Tphy(物理层处理延迟),Lmin(最小帧长)=Slot Time x R(传输速率)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1,对每一个数据帧,第一次发生冲突时L=2,2,退避间隔取1~L个时间片的随机数,1个时间片等于两点间最大传播时延的两倍,3,再次发生冲突L加倍,4,设置最大传输次数,超过次数不再重传,报告错误。按先进后出LIFO次序控制。

有限争用协议:分组,一次允许一个组来争用。

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子层。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IEEE 802.3:CSMA/CD,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和1-坚持CSMA/CD协议的基带总线局域网

IEEE 802.4:令牌总线(Token Bus)

IEEE 802.5:令牌环(Token Ring)

IEEE 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

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100Mbps

FDDI协议规定发送站发送完帧后,可立即发送新的令牌帧,而802.5规定当发送出去的帧前沿回送至发送站时,才发送新的令牌帧。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4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1,无线网卡,2,无线AP,3,无线天线

WAP(无线应用协议)包括3部分:客户、网关、WWW服务器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1,文件服务,2,打印服务,3,数据库服务,4,通信服务,5,信息服务,6,分布式服务。

第九章

虚电路可分为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X.25协议描述了主机(DTE)与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标准。

X.25的分组级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主要功能是向主机提供多信道的虚电路服务。

帧中继的层次结构中只有物理层和链路层,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帧中继的常见应用:1,局域网的互联,2,语音传输,3,文件传输。

ATM(异步传输模式),ATM的信元具有固定的长度,53个字节,5个自己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

ATM网络环境由两部分组成:ATM网络和ATM终端用户。

局域网L3交换技术:Fast IP技术,Net Flow技术

广域网L3交换技术:Tag Switching

虚拟局域网: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网络。

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元交换。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方法:按交换端口号、按MAC地址、按第三层协议。

VPN(虚拟专用网)特点:1,安全保障,2,服务质量保证,3,可扩充性和灵活性,4,可管理性。

VPN的安全技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高速”方式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 A.ARPANET B.SNA网C.无线局域网D.DNA网 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 A.树形B.总线形C.环形D.网状形 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 A.ITU编号B.EIA编号C.RFC编号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 A.实现描述B.体系结构C.服务定义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物理层 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 A.应用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 A.字节计数法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1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A.A TM 网 B.DEC 网 C.ARPA 网 D.SNA 网 2.下列关于TCP/IP 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 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 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7.在HDLC 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1)电子教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b传播者a监督人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 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21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标志是 A.美国ARPANET的建成 B.英国ARPANET的建成 C.德国ARPANET的建成 D.日本ARPANET的建成

2.计算机网络具有分布式处理功能,可以提高网络的 A.成本 B.可靠性 C.运行时间 D.资源数量 3.计算机中的数据包括 A.数字、文字和图像 B.数字、文字和运算器 C.文档、程序和U盘 D.视频、图像和多媒体设备 4.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包括 A.语法、语义和编码 B.语法和语义 C.语法、语义和时序关系 D.语法、方向和时序关系 5.IPv6中将IP地址设置为 A.16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计算机A与B建立TCP连接,A端有1024字节应用层数据需要发送给B端。现在A端的TCP报文段“序号”字段的值为3A47087C(十六进制数),如果B端已正确接收了这1024字节的数据,那么要向A端发送的TCP报文段中需在哪个字 段上用什么值表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A端突然掉电后迅速重启动,B端却以为TCP连接仍存在,这种情况一般称为什么问题?此时,B端向A端发出携带数据的TCP报文段,A端使用TCP 报头中的哪个字段通知B端该连接已经不复存在? 32.某学校的校园网,使用内网专用的IP地址段172.16.0.0/20此地址中,网络前缀有多少位?主机号有多少位?如果该学校规划的每个子网规模相同,容纳90台计算机,那么该校园网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子网?子网的掩码是什么?每个子网中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计算机? 33.根据工作原理不同,防火墙技术主要分为四类,除了NAT,另外三类技术是什么?NAT的中文意思是什么?NAT的具体功能是什么?防火墙产品中的NAT技术对网络的防护作用是什么?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简答汇总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1.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愿景和使命陈述,第二项内容是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三项内容是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最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2.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3.标杆管理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4.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风险性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若干种状态是随机的。 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管理主体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过程。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及答案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算法要考虑的技术因素的是【】 A.选择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 B.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 C.是否采用差错控制 D.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 答案:C 解析:(P98)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算法,设计路由算法时要考虑诸多技术要素。首先,考虑是选择最短路由还是选择最佳路由;其次,要考虑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其三,是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其四,要考虑关于网络拓扑、流量和延迟等网络信息的来源;最后,确定是采用静态路由选择策略还是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2.下列接入方式不属于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是【】 A.双绞线接入 B.铜线接入 C.光纤接入 D.无线接入 答案:A 解析:(P6)宽带网络的接入网技术可根据所适用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多种类型。 3.无线传输介质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可见光 B.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 C.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微波 答案:C 解析:(P38) 4.对于哪种应用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 A.流媒体应用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视频点播 答案:B

解析:(P113)到底应该丢弃哪些分组,这取决于所运行的应用的类型。对于文件传输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相反,对于流媒体而言,一个新的分组比老的分组更加重要。因此前一种策略(即旧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葡萄酒策略,而后一种策略(即新的分组比旧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牛奶策略。 5.下列不能作为X.25分组头的前三个字节的标识是【】 A.通用格式标识 B.流量控制标识 C.逻辑信道标识 D.分组类型标识 答案:B 解析:(P212)每个分组均由分组头和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分组头用于网络控制,主要包括DTE- DCE的局部控制信息,其长度随分组类型不同有所不同,但至少要包含前三个字节作为通用格式标识、逻辑信道标识和分组类型标识。 6.下列划分VLAN的方法中,当一台机器移动到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需要对网络地址重新配 置的是【】 A.按交换端口号 B.按MAC地址 C.按帧结构 D.按第三层协议 答案:A 解析:(P227)(1)按交换端口号划分VLAN。通常将交换设备端口进行分组来划分VLAN。仅靠端口号来分组定义VLAN将无法实现同一个物理分段同时参与到多个VLAN中,而且当一个网络节点从一个端口移至另一个端口时,网管人员将不得不对VLAN成员进行重新分配;(2)按MAC地址划分VLAN。由网管人员指定属于同一个VLAN的各网络节点的MAC地址。由于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中的,故移至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他将仍保持其原先的VLAN成员身份而无须网管人员对之重新配置。(3)按第三层协议划分VLAN。基于第三层协议的VLAN划分决定VLAN成员身份时主要是考虑协议类型(支持多协议的情况下)或网络层地址(如TCP/IP网络的子网地址)。用户可以自由的移动他们的机器而无须对网络地址进行重新配置。 7.下列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如何将数据组合成帧 B.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C.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包括处理传输差错、调节发送速率使之与接收匹配 D.在两个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答案:B 解析:(P71)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它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 ,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定义 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 1管理基本特征? 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 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 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 4管理学内容? 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 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 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 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定义 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 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

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网络协议中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要素是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编码 2.“三网合一”中所指的三网不包括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络 C.企业内部网 D.广播电视网 3.以下网络拓扑构型中不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是 A.星形 B.网状形 C.树形 D.总线形 4.在广播式网络中所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不包括 A.主播地址 B.单播地址 C.多播地址 D.广播地址 5.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传输层服务的协议是 A.TCP与IP B.FTP与TCP C.IP与DNS D.TCP与UDP

15.HDLC的帧类型中不包括 A.信息帧 B.检测帧 C.监控帧 D.无编号帧 16.因特网中使用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用到的路由选择算法是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D.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17.为预防拥塞在网络的传输层上可采取的策略是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学考试记忆重点)

拓扑结构 分类1.(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总线/环形/树形/混合/网络。 选择拓扑结构时应考虑:1.可靠性;2.费用;3 灵活性;4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 1.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 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星形拓扑: 特点: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中央节点往往是一个集线器。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站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 优点:1.控制简单;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3.方便服务。 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2.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3.各站点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 特点:采用一个广播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这一公共 传输介质(即总线)上。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传输介质传播,而且能被所有其它站接收。因为所有站点共享一条公共的传输信道,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确定哪个站点可以发送。 优点:1.总线结构所需的电缆数量少;2.结构简单,是无源工作,有较高可靠性;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缺点:1.总线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大业务量降低了网络速度。站点必须是智能的,要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从而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开销。 环形拓扑: 特点: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组成一个闭合环。每个站点都能接收从一条链路传来的数据,并以同样的速率串行地把该数据沿环送到另一条 链路上。链路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的。数据以分组形式发送。由于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环上,因此需要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进行控制。 优点:1.电缆长度短;2.可使用光纤;3.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 缺点:1.节点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2.环节点加入和退出过程较复杂;3.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采用令 牌传递方式,在负载较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树形拓扑: 特点:可以看作总线和星形拓扑扩展,形状像 一颗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优点:1.易于扩展;2.故障隔离较容易。 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根发生 故障,全网不能正常工作。其可靠性类似于星形拓扑。 混合形拓扑: 优点:1.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2.易于扩展; 3.安装方便。 缺点:1.需要选用带智能的集中器;2.和星形拓扑一样,集中器到各个站点的安装长度会增加。 网状拓扑: 特点:在广域网中广泛应用。 优点:1.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影响;2.可靠性高; 缺点:1.结构比较复杂;2.成本比较高;3.提供上诉功能的网络协议较复杂。 分类2.(网络交换方式)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 分组交换网(包交换方式)。 分类3.(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也称远程网,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可覆盖几个国家或几个洲,形成国际远程网络。 局域网LAN:小区域内各个通信设备的联网。特点是:覆盖有限地理范围;提供高数据传输效率、低误码率的高质量传输环境。 城域网MAN:介于以上两种之间的高速网络,范围为几十公里。目的是: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提供数据、声音和图像的传输。 分类3.(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 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由于发送的分组中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因此仅地址与目的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接收该分组,否者则丢弃。

计算机网络原理感悟

《计算机网络》感悟 这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许多以前对计算机迷惑的地方。在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演练下我渐渐明白了。我想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分析来总结我学到的东西,然后再给出我学习的部分心得,很久之前我就对QQ 消息的发送过程十分好奇,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现在我就用网络的知识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首先,我觉的要分析QQ消息的整个发送历程,就得拿出计算机网络的“上古神器”---OSI七层模型: 虽然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划分标准很细,从本地应用到物理传输都有相关的协议;本应是个超级不错的模型,但是因为TCP/IP模型是先发展的,过度到OSI模型又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OSI模型是参考模型,与现实使用有点出入。 现在几乎全部都是TCP/IP协议族是被使用的标准,但跟OSI是很相似的。只有4层,网络接口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但是学习的标准也是要依据OSI模型的,分析TCP/IP协议族其实也是学习OSI 模型。 拿到了这个上古神器我就可以展开分析了,首先要知道平时所问的网页跟发送QQ消息其实是差不多的,但稍有不同;你看网页,其实是用浏览器程序来访问HTTP协议;同样QQ就是用一个qq程序来访问QQ的协议。 比如你用QQ发送文本信息“你好”给对方。 发送过程: 1、QQ先把“你好”转换成ASCII码,并且生成一个报文,此时报文为:(QQ 报文头)+(你好的ASCII码) 2、QQ是应用层软件,,理论上应用层应该把报文交给它的下一层,表示层。此时报文变为(表示层报文头)+(QQ报文头)+(你好的ASCII码)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 试题及答案

自考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C A.“高速”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 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A A.ARPANET B.SNA网 C.无线局域网 D.DNA网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D A.树形 B.总线形 C.环形 D.网状形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 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C A.ITU编号 B.EIA编号 C.RFC编号 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A A.实现描述 B.体系结构 C.服务定义 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C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 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 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B A.应用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 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A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C A.字节计数法 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12.在物理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D A.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B.未做差错校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ARPANET表述错误的是A A.ARPANET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化网络 B.ARPANET被人们公认为分组交换网之父 C.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D.ARPANET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网内计算机能够资源共享 2.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C A.高速的通信网络系统 B.通信自动化 C.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D.楼字自动化 3.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表述错误的是B A.控制简单 B.中央节点的负担较轻 C.方便服务 D.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4.在网络的交换方式中被称为包交换方式的是D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虚拟交换 D.分组交换 5.OSI参考模型所含的三级抽象中不包括C A.体系结构 B.服务定义 C.实现描述 D.协议规范 6.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TCP提供B A.应用层服务 B.传输层服务 C.网络层服务 D.物理层服务 7.下列传输介质的特性中,说明信号调制技术的是B A.物理特性 B.传输特性 C.抗干扰性 D.地理范围 8.奈奎斯特公式表征的是通信信道的D A.误码率 B.数据传输频率 C.信噪比 D.数据传输能力

9.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介质时间片的多路复用技术是C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波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出的数据为1011111010111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为B A.10111110101111100 B.101111110111110 C.10111111011111000 D.101llll01111110 11.若“l”码为正电流,“0”码为负电流,且每位编码占用全部码元的宽度,则该编码方案称为D A.单极性归零码 B.单极性不归零码 C.双极性归零码 D.双极性不归零码 12.典型的ADSL设备必要的配置中不包括A A.无线路由器 B.分离器 C.调制解调器 D.网络接口设备 13.下列关于差错控制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纠错码既能发现又能自动纠正差错B.ARQ方式必须用纠错码 C.检错码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D.奇偶校验码属于检错码 14.停止等待方案和滑动窗口机制用于数据链路层的C A.差错控制 B.链路管理 C.流量控制 D.帧同步 15.若HDLC帧的控制字段中第l、2位为“10”,则表示该帧的类型为D A.无编号帧 B.信息帧 C.响应帧 D.监控帧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B A.泛射路由选择法 B.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 D.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17.当任何方法都不能消除通信子网中的拥塞现象时,路由器可用的最后手段是A A.负载脱落 B.设置警告位 C.抑制分组 D.逐跳抑制分组 1 8.下列有关路由器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它可提供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 B.它可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帧 C.它要求网络层以上的协议相同 D.它能隔离局域网问的广播通信量 19.OSI参考模型中起到将通信子网的技术、设计和欠缺与上层相隔离作用的是C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表示层 20.按照TCP端口号的使用规定,端口号小于256的端口为A A.常用端口 B.预留端口 C.客户端口 D.临时端口 21.TCP协议用于控制数据段是否需要重传的依据是D A.调整拥塞窗口 B.降低数据传输率 C.监测网络流量 D.设立重发定时器 22.下列关于UDP所提供服务的特征表述错误的是C A.对数据报不进行检查与修改 B.传输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C.不会出现分组的丢失和重复 D.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 23.下列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l61”的是B

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精品文档 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例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管理者所拥有的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属于 ()。 A. 概念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技术技能 D. 学习技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例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参见教材 P44。 2. 第一次提出管理五要素的是()。 A. 梅奥 B. 法约尔 C. 西蒙 D. 泰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五要素。法约尔第一次提出了管理的组成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参见教材P60。 3. 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属于宏观环境因素中 的()。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技术环境 D. 社会环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环境分析。构成社会环境的要素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参见教材P81。 4. 从长远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 呈()。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不相关关系 D. 不确定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大量的实践表明:企业遵守严格的环境标准、从事环境公益事业,短期内无疑会增加经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参见教材P101。 5. 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特点的决策是()。 A. 战略决策 B. 战术决策 C. 业务决策 D. 程序决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决策的类型。战略决策是指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而言是最重要的,通常包括组织目标与方针的确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等,这些决策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一般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做出,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特点。参见教材P110。 6. 计划制定时强调适应性,做到“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体现的是()。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考试题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1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并行通信方式和串行通信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距离较远的通信适合采用串行方式 B.在计算机网络中,并行方式应用比串行传输更广泛 C.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都采用并行方式 D.与并行方式相比,串行方式的传输速率更大 2.关于模拟和数字数据的传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信号只能通过有线介质进行传输 B.模拟信号不能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C.数字传输的中继器相当于模拟传输中的放大器 D.数字数据可以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3.在下面的说法中,_______是正确的。( ) A.虚电路和数据报都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 B.在通信的两个站点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C.虚电路的各个节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径选择 D.虚电路在传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4.节点的路由选择不需利用网络信息,而是按照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该策略称为( ) A.动态路由选择 B.分布路由选择 C.集中路由选择 D.静态路由选择 5.关于数据编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号可以提取出同步信号 B.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传输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C.用NRZ编码的数字信号无法表示一位的开始和结束 D.曼彻斯特编码是由每比特的开始边界是否发生跳变决定其值是0还是1 6.BSC协议是( )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第1 页共5 页

全国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传输速率至少应达到 2.电子银行的核心功能是 A.自动存取款作业 B.金融交易卡服务 C.电子汇款与清算 D.销售点自动转账 3.下列关于环形拓扑优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电缆长度短 B.网络性能稳定 C.可使用光纤 D.故障检测容易 参考模型中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5.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

6.下列关于交换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路交换适用于猝发式通信 B.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 C.报文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 D.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7.对于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若数据传输速率达到9600bps,则码元速率为 8.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交换技术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线路交换 9.下列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中属于链路管理功能的是 A.建立连接 B.流量控制 C.帧的同步 D.差错控制 10.可用于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方案是 A.前向纠错 B.滑动窗口机制 C.拥塞控制 D.三次握手机制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重点总结

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12分,名词解释题12分,是非题10分,简答题25分,综合题21分。 全书重点第一、、三、四、五章 主要概念及名词: 1.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计算机网络: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下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设备或网络线路连接,在软件的管理下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注: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2.常见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 3.TCP/IP 模型及各层功能 4.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访问信息的客户机/服务器协议。 5.通信子网:指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负责计算机 间的数据通信,也就是信息的传输。包括:传输信息的物理媒体、转发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 6.香农公式:香农提出并严格证明了“在被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中,计算最大信息传 送速率C公式”:C=Blog2(1+S/N)。式中:B是信道带宽(赫兹),S是信号功率(瓦),N是噪声功率(瓦)。 7.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 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8.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种,用于 在网络上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该协议典型地用于internet上对电子邮件进行路由传送。 9.ARPAnet: 所谓"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阿帕网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10.通信协议: 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要 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 11.路由器及其结构:电源接口(POWER):接口连接电源。 复位键(RESET):此按键可以还原路由器的出厂设置。 猫与路由器连接口(WAN):此接口用一条网线与家用宽带调制解调器进行连接。 电脑与路由器连接口(LAN1~4):此接口用一条网线把电脑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12.SAP: 是上层访问下层所提供服务的点。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下层是为相邻上层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职权:是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利。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 授权:指上层管理者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人员配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 甄选: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工作胜任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到录用的过程。 绩效考核:组织定期测量、评估和检验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及其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