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小篮球教案:篮球教案

一二年级小篮球教案:篮球教案
一二年级小篮球教案:篮球教案

无锡市体育学科评优课教案

1

2

3

4

5

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优.选)

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刘玉 一、指导思想 兴趣小组活动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收获在于学生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创新,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欢乐有趣,增长才干。在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通过探究、交往、创造等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现对体育文化的吸收、体育技能的运用和思维的创造。篮球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影响到了小学生。从“生活体育,体育生活”的角度出发,在篮球的活动中适时、适当开展篮球欣赏和模仿活动,是小学生活动的一种补充,是符合体育新课程理念的。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活动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学习篮球技能,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发展学生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同时他们具备小学生时期的年龄特征,爱玩、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能够接受语言激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对比赛的理解。 五、教学措施 1. 多学科整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2.个性化学习,力求在活动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学生在练习中进行更大地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器材可以选择,方法可以选择等,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3.游戏化教学,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 六、活动进度安排 第一周熟悉球性:抛球、胯下“8”绕球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在练习中,相互激励协助,互相促动,体现勇于拼搏不言败的良好风貌。 学习内容:篮球活动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检查学生着装和身体状况。 2.组织学生继续学习四列横队和二列横队转换的退步练习。 3.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组织学生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上课。 2.集中注意力,认真实行队列队型练习。 3.积极实行游戏活动,从游戏中能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组织: 练习队型如图: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几种不同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成圆型站立,实行运球和捅球的游戏,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运球技术还不够,要虚心向老师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组织学生原地左/右手运球和左右交换运球练习(一人运球,一人观察指导,并帮其记好个数)。 3.组织学生实行运球接力比赛,要求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为本小组的胜利而坚持到底。 4.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和自己对技术的掌握) 学生活动: 1.掌握规则,全力投入游戏中去。 2.与自己的小伙伴密切合作,积极实行运球练习,体现出相互激励和促动的精神劲头。 组织: 如图: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三、总结经验、追求更快的进步 教师活动: 老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出他们还存有的不足,鼓励学生

持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运球水平。 学生活动: 在老师语言的启发下,鼓组干劲,下定决心,一定要很快提升自己的运球水平。

小学篮球课优秀教案

小学篮球整体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知道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 2、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发展跑、运、传、接、投等基本动作技能。 3、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 熟悉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弘扬个性。 教法学法: 一了解起源,知道一些简单规则。学习基本站立、移动的方法。体育常识:篮球重点:知道篮球运动的起源,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难点: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现代教学技 术法;情景教学法;裁判法;直观法。思考法;动作模仿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提高。 二移动、持球的方法,发展协调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原地行进间运球。游戏:活动篮 筐重点:臂带手腕、指按。难点:手和脚的协作配合。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比较、分析、练习、提点。 三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方法。单手肩上投篮基本动作技能。单手肩上投篮游戏: 活动篮筐重点:手腕前屈,手法正确。难点:脚蹬、臂伸腕外翻,上、下肢协调。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投篮练习,体会投篮要领。徒手练习,以一球模仿投篮,体 会用力顺序。 四进一步掌握综合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快乐篮球—争当小姚明重点:熟悉篮球的 基本技能,弘扬个性。难点:各种活动的科学创想。教师引领、师生互动、引导体验、 创想练习。发表看法,互观、互帮、互学、评价。

阶段教学内容: 水平一:( 1-2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二:( 3-4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三:( 5-6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二年级体育教案-小篮球原地多种姿势拍球全国通用

《小篮球—原地多种姿势拍球》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篮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和游戏性较强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欢。 通过多种方式的小篮球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一些篮球项目的简单知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本次课是在小学生一年级学习简单的抛接拍球游戏和在前两课时抛接球、球绕环的球性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为今后的学习篮球技术技能打下优良的基础。本课为《小篮球—原地多种姿势拍球》通过学习掌握原地拍球的正确方法,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开朗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与直观能力较强,但自控能力弱,注意力简易转移;肌肉比较僵化,协调性较差;力量较弱,简易困乏,运动能力开始出现差异。虽在一年级学习过各种抛接球的游戏,对小篮球的简单运动知识有所了解,但还不够完善,因此,在二年级学习小篮球时,将逐步出现以各种姿势的拍球与原地运球相结合的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学会简单的运球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次课为本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掌握篮球原地拍球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拍球手型,20%的学生能掌握手臂带动手腕手指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二)体能目标:通过蹲撑跳、两脚交换跳等身体素质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 (三)情感目标:乐于和同伴积极配合,友好相处,讲诚信、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掌握篮球原地拍球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拍球手型,20%的学生能掌握手臂带动手腕手指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四、教学程序: (一)开始热身部分 采用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导入,设置情境:同学们,把我们手中的篮球当作是你的小伙伴,好朋友,我们要不离不弃跟好朋友在一起,大家能做到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与此课题相符的球操与球性练习以及复习“三种姿势左右手交替拨地滚球”采用语言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看老师是用哪儿在用力拨球?”引导学生讲出手指拨球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二)学习提高部分 (1)情境教学,现在我们要和我们的好朋友做各种游戏,大家要带好自已的好朋友哦!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练形式,在进行坐姿运球、蹲姿运球、跪姿运球、站姿运球时,教师安排的顺序也是有目的的,坐姿、蹲姿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的感觉;跪姿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跪姿与坐姿、蹲姿的例外在于,手臂参与用力,强化手臂带动手腕手指协调用力的动作概念;站姿是手臂、手腕、手指协调用力的感觉。层层深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四种例外姿势的感觉。 (3)模仿、尝试进行站姿运球的练习。 (4)采用复习练习,观察掌握情况,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针对掌心空出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在手掌心贴胶布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掌心空出的感觉,及时纠错;利用拍球报数为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拍球是眼不看球。 (5)设计了小比赛法,及时鼓励学生。 (6)小组学习、练习、巡回指导。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 版书中心小学陆华荣 教学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阶段:水平二 教学对象:三、四年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四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使9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完整)一年级篮球基本姿势教案.doc

体育课教案 班级一年级一班人数:42人授课教师宋志伟 教学内容 1.行进间运球 2.游戏:齐心协力(运球接力) 教 1. 介绍篮球基本姿势,使学生了解篮球基本姿势; 学 2. 学习篮球持球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目球持球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标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部 教学内容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开 3. 宣布内容始 4. 检查服装。部 5. 安排见习生 分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2.齐步走立定 准 一、球操(音乐)备 1. )头部运动 2)上肢运动 3)体转运动 部 4)体侧运动 5)跳跃运动 分 二、专项准备活动 压指和手腕活动 三、熟悉球性练习 1、地滚球 2、两手拨球练习 3、腰部绕球次时 组织教法与要求 数间 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1 至三 2分 要求:上课铃响,集合要快静齐,精神饱满。 次钟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 2.学生进行队列练习 3.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要求: 1. 精神饱满 2.动作整齐一致 4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8 + + + + + + + + + + 拍+ + + + + + + + + + + + + + + + + + + + + 3 教法:△ 至 八 1. 教师做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学生模仿4 分 动作。 次 钟 2.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同时进行指导与纠正。 3. 听音乐节奏完成。 要求: 1.动作舒展,协调有力。 2.做绕环时球不能触及到身体各个部位。

最新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篮球游戏教案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简单运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觉、自律、互学、互练、自创、互评等教学手段提高小篮球、小足球的简单组合动作;课的设计富有趣味性、多样性、情景性、实效性。 二、教材选择 本课选用新体育课程标准低年级学习水平一要求,进行小篮球、小足球各种简单组合动作练习;在情景游戏:爱玩球的小兔子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对运动动作的创造性。 三、课的过程 1、准备部分:以圆形队伍为主要组织教学形式,安排了生动、形象的武术、拳击操练习以此达到提高学 生运动兴趣。 2、基本部分: 通过讲解与示范,力求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从易到难,从集体学习到两人自由组合练习再到个人创新动作相结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又进行集体小结、鼓励胆子较小的学生出来进行示范表演。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结束部分:师生在快乐的游戏、舞蹈动作中,使师生融合和体会到体育给师生带来的兴趣,整堂课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体育课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一班级:二、三、四年级授课教师: 许西 学习内容1、小篮球、小足球各种熟悉球性练习 2、情景游戏:爱玩球的小兔子 场地 器材 学习 目标通过教学初步了解学习小篮球、小足球的简单组合动作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全面培养学生对球类动作的创新精神 录音机一台 小篮球15 小足球15 教学顺序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与教法次数强度 第 一次练习8 ′ 9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 体育委员整队圆形队形集合、报告 人数 2 师生问好 3 宣布课的内容 二、列队练习 原地的转法 三、武术、拳击操练习 组织形式: ◎ 要求:快、静、齐 教法:师生同做 注意力集中、活泼、形象、 有气氛 1 2 4 ×8 小 小 小

篮球兴趣小组培训教案(全套)

篮球教案 前言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以“参与、合作、学有所获”为主题,本着务实、拓展、探索、创新的思想,根据人教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篮球运动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法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篮球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赛游戏、比赛项目,也是我市的传统体育项目,普及面较广,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较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 本课的设计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实现“三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技术、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与学习进步的大小。在课堂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技能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使学生在观察中找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并学会对技术技能进行正确的评价。最后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来巩固体前变向运球技术,使基本的技术得到拓展、提高。

篮球教案(一) 年级:人数:时间:

篮球教案(二) 年级:人数:时间:

基本部分25 分 钟 三、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1、挑、拨球练习 2、直接三步上篮练习 3、一次运球上篮练习 4、完整行进间单手低手 投篮练习 5、传接球直接上篮 6、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接力赛 7、“自由空间” 重点:理解行进间单手低 手投篮技术的连贯性 难点:手指手腕动作 三、讲解与示范行 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技术的组成和动作 结构、进行个别指 导 1-5、讲解与示范 巡视、个别指导 6、提出比赛要求有 序组织比赛 7、启发学生创新课 堂 三、认真听教师讲 解、看教师示范动 作、在教师的指导 下准确的完成动作 1-5、分4组练习 认真练习 6、在教师的指导 下,认真完成比赛 7、发挥自己的创新 和想象,创编与本 次课有关的活动或 者游戏 三、 1-5、如图: 6、如图: 恢复身心5 分 钟 1.放松:瑜迦 2.本课小结 3.布置作业 4.回收器材 5.师生再见 1.讲解与示范、语 音提示 2.教师总评 3.布置作业 4.布置体育委员组 织学生收回器材 1、调整、放松心理 2、学生自评 如图:广播体操队形 △ ╳╳╳╳╳╳╳╳ ╳╳╳╳╳╳╳╳ ╳╳╳╳╳╳╳╳ ╳╳╳╳╳╳╳╳ 场地器材:篮球26个、篮球场地2个 练习密度:55%,平均心率:105次/分最高心率:130次/分

一年级体育篮球教案

一年级体育篮球教案 【篇一: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 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 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 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 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 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 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 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 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 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 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基本队列队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体育教程一、二年级的教材。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 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 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 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 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活跃学校的气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丰富学生业余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篮球兴趣,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增强体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本学期篮球兴趣小组训练计划如下: 训练时间:周三下午:5:00—5:50 一、训练指导思想: ①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狠抓纪律; ②提高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队员的体力、身体对抗性以及手腕力量; ③狠抓基本功:重点抓投篮、一对一防守、传接球、移动; ④以赛代练:每周争取2场以上的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二、人员组成:(条件) 1、热爱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篮球技术基础; 2、身体健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3、思想健康,能遵守校纪校规; 4、学习态度端正。 二、训练方法: 1.纪律以及安全教育。 2.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3.分组自由投篮练习。 内线队员(以篮下投篮为主)与外线队员(中远距离为主)分开练习。 环球篮定点跳投,篮下打板,罚球线成队投篮前进后也进比赛,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教师对投篮动作进行指导。 4.移动。 滑步练习:学习横向滑步/侧向滑步;4点滑前移动触球,5人一组,轮换练习,低重心快速滑前;30度角随球三点滑前移动,移至人篮之间,做防守姿势;横场影子相随跑; 5.篮球场折返跑。6个每组,共3组。要求全速跑

6.放松按摩(回家洗热水澡) 7.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8.分组投篮练习。 自由分散原地跳投;成队学习45度角跨步接球即停跳投,注意脚步动作,脚尖指向球篮等;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9.复习滑步移动技术,4点滑前移动触球。学习侧身跑,后转身跑,变向跑,注意眼睛看来球方向 10.纵场传接球上篮(2人/3人),2人时加一人进行一防二练习,只防有球者。11.学习抢断球。2人一组,持球者背对,自抛球跳起接球转身,防守者上前抢球。注意上前一步手前伸,手腕用力打球;3人一组传球断球练习,断球者位于侧后约2米。 12.篮球场折返跑。6个每组,共3组。要求全速跑 13、原地低、高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4、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单手传、接球。 15、行进间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6、多项球感练习。 17、半场比赛。

一年级下册(篮球-原地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计划

二、教材分析 原地运球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以及养成良好的运球身体姿势,为熟练掌握运球突破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作做法和要点】 要点一: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 要点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 要点三:拍球部位为正上方,力量适当。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三、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第1课时】 (一)学习内容: 1.熟悉球性。

2.复习原地拍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指分开,自然弯曲, 难点:球反弹时的手腕的缓冲动作。 (四)教法提示: 1.通过语言提示和评价激励,让学生的拍球动作准确。 2.在比赛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诚信的品质。 (五)练习方法提示: 1.自主拍球:每人一球,散点自主练习拍球。 2.拍球比多:30秒计时,看谁拍球次数多。 3.拍球比快:规定次数,比一比谁先完成。 4.听信号拍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各种信号,如哨声、掌声、鼓声等,有节奏地拍球。 5.拍球接力:四人一组,每人运球10次,看哪一组最快完成。 【单元第2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运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正上方;五指自然分开、弯曲。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教师注意练习中的信息反馈,及时纠错,重点提示学生体会触球部位。 2.听信号练习时,教师要不断变化信号,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练习方法提示: 1.学生每人一球,散点练习原地运球,重点体会手触球的部位。 2.集体听教师口令,模仿教师运球动作,体会手触球的部位和手型。 3.原地坐地运球:让学生坐地,两腿并拢自然伸直,然后在两腿外侧运球。

篮球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篮球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开展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体育的多功能特征,为健康服务。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3、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参加人员及地点: 人员:三~六年级篮球爱好者 地点:篮球场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二、五下午4:15——5:00 四、主要学习内容: 1、篮球的发展,篮球的竞赛规则。 2、篮球的基本技术。 (1)运球。包括高低运球、变向、转身等。 (2)传接球。包括原地双手胸前、移动中双手胸前、单手肩上、行进间等。(3)投篮。包括原地双手、原地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低手等。 3、简单的防守技术。 4、简单的进攻技术。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 为了活跃学校的气氛,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增强体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本学期篮球训练计划如下: 训练时间:每周周二、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一、训练指导思想: ①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狠抓纪律; ②提高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队员的体力、身体对抗性以及手腕力量; ③狠抓基本功:重点抓投篮、一对一防守、传接球、移动; ④以赛代练:每周争取2场以上的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二、训练方法: 第一周: 1、组建兴趣小组。 2、纪律以及安全教育。 3、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4、分组自由投篮练习。 内线队员(以篮下投篮为主)与外线队员(中远距离为主)分开练习。 环球篮定点跳投,篮下打板,罚球线成队投篮前进后也进比赛,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教师对投篮动作进行指导。 5、移动。

幼儿园篮球教案大全集

幼儿园篮球教案大全集 【篇一:幼儿青少年篮球教学教案】 县东七彩阳光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 篮球训练教学课 教案 任课教师:李伟 1 课次1 上课系别班级上课时间上课教师课的内容 1、篮球运动基本知识 2、篮球运动的基本概述 课的目的与任务 1、讲解篮球课程的要求和整体安排及上本课程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2、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特点、起源 3、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作用、发展趋势 2 3 4 课次2 上课系别班级上课时间上课教师课的内容 1、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2、学习移动技术(起动、变速跑、变向跑、侧身跑) 3、学习原地运球技术(高运球、低运球) 4、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课的目的与任务 1、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方法 2、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3、基本掌握原地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4、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 5 【篇二:大班幼儿园科学教案:篮球回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篮球回来 【活动设计背景】 有的幼儿身上存在着惰性,遇到问题不爱思考,遇事不乐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篮球上来了》这节活动。在这节活

动中我设境让幼儿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 而激发他们遇事自我解决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遇事勤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勤于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学习猴子遇事勤于动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 途径与方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听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寻求将球找回来的方法。教学难点:悟出其中的道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录像带、图片。 2、篮球、水、模拟树洞。 【活动过程】 1、出示猴子引水图,引导幼儿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2、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幼儿根据理解说出每幅 图的意思。 3、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幼儿思考:猴子想出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猴子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 边想办法的 5、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幼儿理解猴子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球的。 6、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7、讨论:(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幼儿思维。) (1)思考提示:鳄鱼不相信猴子的话会怎样? (2)幼儿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这个问题既在故事之中,又延伸了故事之外,引发幼儿思考讨论,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调动了积极性。) 8、活动(引导幼儿想像情境,练习说话,拓展思维。) (1)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猴子呢?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9.教育幼儿遇事一定要积极动脑思考寻找解决方法。

小学篮球优质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快乐篮球 单位: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 姓名:张建民

“快乐篮球”课堂教学设计(水平三,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20XX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国家大力关注篮球运动项目的良好机遇,以小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项目为载体,结合五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采用主题式教学,通过寻找完成走出迷宫的方法(学习运球方法),层层递进,拉近了篮球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人球合一的关系。在反复练习中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篮球的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技术动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对篮球项目的运动爱好。在练习形式上通过定量、定时等多种练习,使存在个体差异力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练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极高,它集各种各样的脚步动作为一体,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弹跳力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及其支配各器官的能力。本单元共设5课时,本课为第2学时。正手掌运球技术动作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手腕力量,提高控球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正手掌运球是篮球项目的一个基本技术,本课重点是触球手掌的部位,用手掌正面触球;难点是掌握正确的正手掌运球的手掌、手腕的协调用力,提高控球能力。通过第1学时熟悉球性,转球的练习,学生对篮球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课学习,为下个学时的传接球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10)班,共40人,班级大部分同学喜爱篮球活动,对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知识了解并不多。该班学生学习力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本着让学生学习一些篮球活动基本知识、简单技术的想法。本节课在第1学时熟悉球性的基础上学习正手掌运球技术,拟通过对篮球单元教学的学习,初步让80%~90%的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篮球活动的一些基本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 四、教学流程 趣味导入“你争我抢”游戏——球性练习——运球练习——“智取迷宫”游戏 本堂课的设计在准备部分当中,我设计了富有特色的队列练习,富有童趣的“你争我抢”游戏。 进入课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专门性的熟悉球性的练习,原地拍球练习,蹲姿转圈,连续运球练习 用游戏“找朋友”巩固运球技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球练习,学生练习好之后,再集体进行展示评价。 最后,用“智取迷宫”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志品质,形成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本课教学特色

小学篮球课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

小学篮球课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 篇: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Fpg 小學體育籃球課教案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の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の重、難點。 3、在練習の過程中提高運球の熟練性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の良好習慣。 5、培養良好の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の管理能力。 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並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教師宣佈本課教學內容、目標並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の帶領下進行韻律。 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5分鐘 Fpg Fpg A、運球報數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の籃球場上,裏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の同時去擊拍別人の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遊戲の方法、規則並提出遊戲の注意事項。 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範。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定の區域內進行遊戲。 D、教師巡迴指導。 E、找學生示範,並點評。 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遊戲。 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餘人每人一球。遊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の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の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の球,兩人互換。遊戲規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 (2) 如果發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 Fpg Fpg A、學生明白遊戲方法規則。 B、分組進行遊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相等の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遊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後繞過旗幹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後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の地。先完成隊為勝。

小学体育课教案:篮球游戏

体育课教案:篮球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重点:高、低运球 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头部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篮球: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3、运球捅球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 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 (2)进行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组织队形:散点。 2、行进间运球: (1)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组织队形:略 (2)行进间曲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3、以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进行运球接力比赛。

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以及教案

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篮球活动教案 第一课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

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变向跑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 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5、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双手自然放在腰侧,密切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动作要点:上体自然侧转,脚尖朝跑动方向,眼睛平视,随时准备接球。

小篮球、游戏教案

《小篮球—原地拍球》课时计划 年级:一年级人数:40人 教学内容:1. 小篮球—原地单手拍球 2. 游戏:换物接力 教学目标: 1、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 同学的帮助下做到抬头拍球;在游戏教学中加强学生 的规则意识,发展身体灵敏及协调的素质。 2、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引入情境,运用自我体验、互相帮助、角色互换等方法,使学生 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3、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 调动练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自己做练习的小 主人,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结时次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组织与场地构间数 一、上课式:问候语:问候语:组织:学生站横队,成 1、队长整队 “同学们好!”“老师好。”体操队形。(如图) 1 2、师生问好 1 教法: 3、宣布本课内1、面对老师成体操队 分宣布内容☆☆☆☆☆☆容形站好;☆☆☆☆☆☆ (1)原地拍球; (2)游戏:换物接力。 ★★★★★★ 2、听老师宣布本课内 ★★★★★★ 容; 开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2 分 各 1 1、教师用激励的语言 引导; 3、听老师口令集体练 习,接受教师的指导。 △ 2、原地踏步与 要求: 始 立定1、站队快、静、齐; 2、各小组进行评比; 部 2、精神振奋,口号声 3、教师巡视、辅导并 分 音洪亮。 纠正动作。

1

一、准备活动: 1 1、教师提出要求并领1、学生认真听老师提出组织:学生站横队,成 1、上肢运动 做;的要求;体操队形(如图)。 2、踢腿运动 3、体侧运动 2、学生集体练习徒手2、听老师口令做操;☆☆☆☆☆☆准 4、体转运动 操;☆☆☆☆☆☆6 5、俯背运动 ★★★★★★备 6、下蹲运动分 3、由教师带领专项准3、做专项活动为下一步★★★★★★部7、全身运动 8、跳跃运动 钟备活动;作准备; △ 分 4、教师提示并纠正动4、认真按老师的提示完 要求: 二、辅助练习作。成。1、按节拍要求练习; 手指、手腕、肘2、做操时精神饱满,动关节运作准确到位。 一、小篮球教法: 原地拍球: 1、教师首先运用语言1、学生认真听讲; 动作方法:引入本课教学;组织:两人一组,一人自然姿势站立, 2、复习原地拍球,提2、学生复习原地拍球,先拍球, 另一人计数. 双腿微屈,上体示手触球的部位;注意教师的提示; 微前倾,抬头原 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 地进行拍球动进行练习,教师计时,帮助、配合完成练习;要求: 作练习。学生计数; 1、学生观察教师做的示 4、教师设置情境,语4、学生进行原地拍球比 范动作,注意力集中; 重点:抬头拍球言引导学生,进行拍球多少的练习; 2、练习时按照教师讲授 比多少的练习;的内容进行; 基本部分难点:连续拍球20 分 钟 5、教师示范动作,提 出问题; 6、教师组织学生两人 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 5、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 示范,思考问题并回答; 6、学生听讲,两人一组 进行练习; 3、两人一组, 一人先拍 球, 另一人做手势或者 动作, 吸引练习者抬头; 4、教师语言引导学生, 视指导;“看看这是什么小动 7、教师通过举起小动7、学生边拍球边抬头看 物,邀请它和我们一起 物让学生边拍球边回踩蘑菇”,学生融入情 教师手中的小动物, 并回 答的方式,达到让学生答问题;境,高兴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