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试验检测

设备仪器:

酶标仪、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干燥箱、冰箱、冰柜、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离心沉淀器、微量振荡器、电子天平、生物天平、高压锅、超净工作台、煤气灶、煤气罐、移液器、酒精灯、手术剪、止血钳、镊子等。

实验检测项目:

一、血清学

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

2.凝集反应

⑴鸡白痢和鸡伤寒的诊断

⑵鸡霉形体的诊断

3.免疫扩散试验(AGP)操作方法

⑴鸡传染性囊病的诊断

⑵鸡淋巴白血病的诊断

二、孵化厅的微生物学检测

1.种蛋表面的细菌检测

2.绒毛的细菌检测

3.终止胚的细菌检测

4.一日龄雏鸡的健康检测

5.空气中细菌的检测

6.设备表面细菌的检测

7.水样的细菌的检测

三、鸡舍的细菌检测

1.空气中细菌的检测

2.物体表面细菌的检测

3.水样的细菌检测

4.垫料的细菌检测

5.饲料的细菌检测

四、消毒剂及其使用效果的测定

五、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检测流程

一、血清学

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

1.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1.1.1 在“V”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每孔加入50微升(用微量进样器或将16号注射针头磨去斜尖,调整针头孔径使每滴恰好25微升)pH 7.2的0.01摩尔/升PBS液或生理盐水,向第1孔滴加新城疫抗原50微升,吸放3~5次混匀,然后从第一孔吸出50微升加入第二孔,以相同方法混匀,再从第二孔吸50微升加入第三孔,如此做倍比稀释至倒数第二孔,再从倒数第二孔吸出50微升弃去,最后一孔不加病毒(抗原)作为红细胞对照。

1.1.2 吸取0.5%鸡红细胞悬浮液,每孔滴加50微升,加毕后在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5~30秒,使其混合均匀,静置室温下或37℃温箱中作用20~40分钟。

1.1.3 当对照孔红细胞全部沉入孔底中间,即可判定各孔的红细胞凝集情况。以病毒最大的稀释度孔出现100%凝集现象者为这个病毒的凝集价,即一个血凝单位。

1.2 血凝抑制(HI)试验

1.2.1 4单位抗原(病毒)的配制如上述血凝试验表中病毒的血凝价为第八孔(256,即1:256倍稀释),4个单位的病毒则除以4,即64倍(64)稀释即可。但实验室一般实际使用的抗原浓度不尽相同,新城疫用8~10单位,禽流感病毒用4单位,支原体用2~4单位。

1.2.2 取洁净的96孔微量反应板,编号后按血凝试验方法给1~11孔各加25微升稀释液,第十二孔加50微升稀释液。

1.2.3 取被检血清或已知阳性血清25微升加入第一孔中,混合均匀,从第一孔吸出25微升加入第二孔,如此作倍比稀释到第十孔,从第十孔吸出25微升弃去,第十一孔不加血清,作为抗原对照,第十二孔不加血清和抗原作为红细胞对照。

1.2.4 给1~11孔各加25微升4单位抗原,振荡混匀,置37℃温箱或室温作用20~30分钟。

1.2.5 加0.5%红细胞悬液,每孔加25微升,置37℃作用20~30分钟观察结果。待第十一孔抗原对照孔的红细胞均匀铺在管壁(100%凝集),检查各孔的抑制情况。

1.3 判定标准和注意事项

1.3.1 判定时首先应检查对照孔是否正确。如正确则证明各种条件及操作无误。

1.3.2 红细胞凝集时,红细胞分散在管底四周呈界限明显的扣状凝集者判为阳性“+”,无凝集或凝集抑制时,红细胞集于管底呈点状为阴性“-”。有些实验人员建议判定时倾斜血凝板,观察如有“泪滴痕”现象或管底流动现象者判定为阴性。

1.3.3 判定时结果与温度和时间有关。温度高时,结果出现快,需要的时间短,温度低时,结果出现晚,一般需30分钟。

1.4 HA和HI试验在禽病诊断中的应用

1.4.1 用于禽流感、新城疫等病毒的鉴定根据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中和反应原理,给未知病毒悬液中加入已知的抗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或已知的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相应病毒便丧失了其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因此,可利用从发病的鸡、鸭、鹅体内分离的病毒作HA和HI试验。病毒悬液能凝集红细胞,并且能被已知的抗血清(阳性血清)所抑制,那么该病毒即是已知阳性血清相对应的病毒。如用新城疫阳性血清完全抑制了未知病毒培养物的血凝性,那么,这个未知病毒培养物就是新城疫病毒;(如果病毒悬液虽然能凝集鸡红细胞,但不能被鸡新城疫血清所抑制,说明不是鸡新城疫病毒,可能是其他有血凝性的病毒。

1.4.2 HI试验可用于发病禽群的诊断鸡、鸭、鹅规模化养殖中虽进行相关疫病疫苗的免疫,但往往有部分家禽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力水平达不到要求,因而造成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由于免疫禽群发病时临床症状和病变不典型,给确诊带来困难。采用HI试验对食群中禽流感、新城疫等抗体进行测定,依据抗体滴度的高低和离散性有助于诊断。

2.凝集反应

2.1鸡白痢和鸡伤寒的诊断

2.1.1 材料准备

抗原:鸡白痢禽伤寒多价平板抗原。

标准阳性血清、弱阳性血清、阴性血清。诊断液均由指定单位提供。

白瓷板

移液器

采血针头、酒精棉(75%、95%)

2.1.2 操作程序:

ⅰ.洁净玻璃板打好格,在检测开始前,先作阳性血清和抗原对照试验,用移液器吸取鸡白痢禽伤寒多价抗原液,加入玻璃板三个方格里每格0.05ml,分别加入标准强、弱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0.05ml,混合均匀,在2—3分钟内,强阳性血清出现100%凝集(+ + + +);弱阳性血清出现50%(+ +);阴性血清不凝集(-),方可进行检测工作。

ⅱ.在玻璃板上滴加抗原(0.05ml)用针头刺破鸡肱静脉,待血流出后,用移液器取出(0.05ml)把血液放入抗原液中,以该取血移液器吸头混合均匀,并摊开约2厘米宽度,轻轻摇动反应板,观察结果。

2.1.3 结果判定:

抗原与全血混合后2—3分钟,判定结果,有50%(+ +)以上凝集为阳性,不发生凝集为阴性。

2.1.4全血平板凝集反应判定标准:

ⅰ、出现大块凝集、液体清亮为100%(++++)凝集;

ⅱ、出现明显凝集块、但是液体稍有混浊为75%(+++)凝集;

ⅲ、出现凝集颗粒,液体混浊为50%(++)凝集;

ⅳ、出现液体均匀一致混浊无凝集现象为阴性。

2.1.5鸡白痢全血凝集试验注意事项:

ⅰ抗原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均匀,有沉淀的不能用,过期失效的不能用;

ⅱ做本试验前必须做阴、阳血清对照;

ⅲ做本试验室温要求在20℃左右进行;

ⅳ采血针头只能使用一次,移液器吸头每次一换,不能重复使用;

ⅴ白瓷板要光滑、干净。

2.2 鸡霉形体的诊断

2.2.1 操作方法

在洁净的白瓷板上滴加未知血清25微升,然后加霉形体抗原25微升于血清中,混合均匀,轻轻摇动平板数秒钟,一分钟后再摇动平板数秒种。

2.2.2 判定结果

在2分钟内出现明显的凝集,背景清亮,即可判定为阳性。

3.免疫扩散试验(AGP)操作方法

3.1 鸡传染性囊病的诊断

3.1.1 琼脂板的制备

ⅰ、0.01摩尔/升PH6.4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甲液:Na2HPO4 4·12H2O 3.58克,蒸馏水1000ML。

乙液:KH2PO4 1.36克,蒸馏水1000ML。

待甲乙二液充分溶解后,用脱脂棉过滤,分别保存。用时取甲液24ML,加乙液76ML,混合即可。

ⅱ、制板

称量0.6—1克琼脂粉,8克氯化钠,加入甲乙混合液100ML 中,在水浴中充分煮沸溶化,加入0.01%的硫柳汞,待琼脂冷却至55度左右时,倒入直径90毫米的平皿内,每个平皿加入20ML ,待琼脂凝固后,放入普通冰箱内,保存备用。

ⅲ、打孔

将平板从冰箱中取出,在酒精灯上稍加热蒸发其表面水分,用4毫米打孔器按六角形图案打孔,中心孔与周围孔的孔距为3毫米,将孔中的琼脂用6-8号针头轻轻向上挑出即可。

3.1.2 加样

中心孔加抗原,两侧相对孔加标准抗原(即图示中的1、4孔),其余(即图示中的2、3、5、6)孔加入待检血清,加至孔满为止,不要有气泡,每加一个样品更换一次滴管。最后,将平皿加盖,置37℃温箱中,待孔中液体吸收干后,将平皿倒置,24~48h 观察记录结果。

3.1.3 结果判定

阳性: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之间有明显致密的沉淀线时,

受检血清与抗原之间

也形成沉淀线。或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向毗邻的受检血清孔内侧偏弯者,此受检血清判为阳性。

3.1.3 注意事项

ⅰ、被检血清要新鲜。出现沉淀、混浊和腐败者不能使用。

ⅱ、溶化的琼脂倒入平皿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厚度应均匀一致。

ⅲ、琼脂板应放在4℃冰箱中充分冷却后再打孔为佳。

ⅳ、每个琼脂板均应设阳性血清对照。

3.2鸡淋巴白血病的诊断

3.2.1琼脂板制备:

ⅰ、pH8.6硼酸缓冲液配制:四硼酸钠8.8g,硼酸4.65g,蒸馏水加至1000ml。ⅱ、制板:称重优质琼脂粉1.0g,加入100ml硼酸缓冲液中,在水浴锅中加热溶化,然后以四层纱布过滤,除去杂志,加入0.01%硫柳汞,待冷却至70℃左右,倾入直径90mm的平皿内,每个平皿加入18mm,不要产生气泡,琼脂凝固后加盖,将平皿倒置,放4℃冰箱中保存备用。

ⅲ、打孔:取出备用琼脂板,在酒精灯上稍加热,蒸发其表面水分,然后用外径5mm,孔距2mm的打孔器进行打孔。根据被检样品的多少可打成七孔图案或边七孔图案,将孔内切下的琼脂用针头挑出,勿使琼脂与平皿底脱离,可把制好的平板在酒精灯上加热封底。

3.2.2 标准抗原和抗体的稀释:标准抗原和抗体(阳性血清)按稀释的要求,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缓冲液充分溶解后备用。

3.2.3 被检样品的处理:本实验的样品是鸡的羽髓,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肝脏或其他材料。

选拔被检鸡舍羽髓丰满的翅羽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大羽4~5根,将含有羽髓和羽根部分剪碎(2~3mm)放入小试管中,加缓冲液0.2mm,放入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冻室)中,反复冻融三次,然后,用玻璃棒将羽根压集于管底,以适当的压力转动玻璃棒,提出羽髓。洗涤玻璃棒拭干后,以同样操作提出另一样品。

3.2.4 加样:中心孔加标准抗体,两侧相对孔加标准抗原(即图示中的1、4孔),其余孔加入待检血清(即图示中的2、3、5、6),加至孔满为止,不要有气泡,每加一个样品更换一次滴管。最后,将平皿加盖,置37℃温箱中,待孔中液体吸收干后,将平皿倒置,24~48h观察记录结果。

3.2.5 判定:

阳性: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之间有明显致密的沉淀线时,受检血清与抗原之间也形成沉淀线。或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向毗邻的受检血清孔内侧偏弯者,此受检血清判为阳性。

二、孵化厅的微生物学检测

孵化场样品采集方法

一、空气样品

1、采集部位:蛋库、出雏大厅、冲洗间、孵化室、孵化器内、出雏器内等;

2、采样方法:培养基平皿打开盖子平方,静置15分钟后封盖,用纸包裹

标记后送检;

3、采样数量:根据空间大小,每个工作间(室)1-3组;

4、注意事项:平皿放置时,盖子要完全打开。

平皿放置时间要保持一致,以免时间不同影响结果。

平皿暴露静置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采集完毕后,包裹严密,防制平皿外露造成的认为污染。

二、棉拭子

1、表面

①采样部位:孵化器、出雏器、蛋车、以及其他机器各部;

蛋表面(储存蛋、入孵蛋);

②采样数量:各种设备表面随机取1-3个点。

③采样方法:可做一个25平方厘米(5*5厘米)的金属采样框,采样面积以框

内面积为准;

打开装有棉签的试管塞,缓慢向下倒出棉签,大拇指和食指夹

住棉签,在采样部位(框内)涂擦(每换一个部位采样框要消

毒或更换)。

涂擦后,迅速将棉拭子放入试管并在试管边剪断上1/3—1/2

的棉签柄(手捏部位),盖上塞子封严,做好标记包裹后送检。

④注意事项:采样者在采样前应清洁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采样框应提前

消毒)。

对一些难确定面积的部位,如蛋盘、某些设备表面,可估计涂

擦在25平方厘米左右采样;

采样时,在确定面积范围内的各部位都要涂擦到。

2、种蛋

①采样数量:经消毒后入蛋库待孵的合格种蛋,可根据种蛋的数量、批次随机抽取1-3组,每组10枚。

②采样方法:将种蛋置于消毒后的蛋盘上,1个棉拭子涂擦2枚蛋的上面暴露

部位,面积似一枚蛋的面积。

③注意事项:采样者在采样前应清洁双手,有酒精棉球消毒,蛋盘应提前消毒。

一个棉拭子涂擦范围相当于一枚蛋的面积。

三、水样

①采样部位:孵化场中的各个水龙头、孵化水机每个孵化器中的水槽中水样。

②采样数量:每个水样采一瓶。

③采样方法:先将水龙头拧开,放水3—5分钟后,用消毒好的采样瓶接取

100-200ml水,孵化柜直接从水槽中采集。

④注意事项:采样时每份样品做好标记。

操作者应洗手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避免人为污染。四、绒毛

①采样数量:每个出雏柜采1g以上,按不同的出雏柜,分别装入不同的绒毛

袋中(纸信封)。

②采样方法:出雏前用消毒过的镊子打开采样袋口,夹取出雏柜中蛋盘四周

的绒毛放入袋中,将绒毛袋封严,做好标记送检。

③注意事项:采样着在采样前应清洁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

绒毛袋(消毒后的采样袋),在采样现场打开包装。

采样用的镊子须提前严格消毒。

采集绒毛时,同一个出雏柜中多取几个点,收取完备后的绒毛立即封严,避免人为污染。

五、雏鸡、终止胚

①采样数量:每批次健雏12只,弱雏12只,终止胚12枚。

②采样方法:出雏时,根据来源、批次将雏鸡分别放入鸡苗盒的不同的各自

中,做好标记送检;终止胚装入消毒好的塑料袋中标记好送检。

孵化厅细菌监测技术

为了提高孵化质量,减少细菌对胚胎发育及出壳后育雏期成活的影响,其监测工作是保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监测预先得知孵化环境卫生状况,以提高孵化率、键雏率、并保证育雏成活率。

监测的项目有

表面:孵化厅内使用的各种设备和用具表面

种蛋:消毒后待孵的合格的种蛋

空气:孵化环境(大厅、出雏柜、孵化柜、预热间、照蛋间等)中的空气水样:用水和孵化水

绒毛:出雏柜内绒毛

终止胚和雏鸡

1、种蛋表面的细菌检验

1.1准备:采样的培养基及器械(皿)必须经过高压和干热灭菌处理和包装,

数量根据采样计划准备。

1.1.1培养基

A·营养琼脂(NA)、 B·麦康凯琼脂(Mac)、 C·高盐甘露醇琼脂(MSA)、 D·沙门氏志贺氏琼脂(S·S)、E·霉菌琼脂(MM)。

将上述5种培养基按要求配制,经高压灭菌冷却到50—60℃,分别倒入消毒后的平皿(90mm中,经24小时37℃培养,无细菌生长作为备用。以上五种培养基各取一个为一组,根据被检种蛋数量准备若干组。

1.1.2器械记号笔

1.2 采样

经消毒后入蛋库待孵的合格种蛋,可根据种蛋的数量、批次、存放部位随机抽取若干组,每组30枚,放入灭菌袋内,封口送检。

1.3 接种培养基必须在超净工作台内或无菌室进行,下同。

1.3.1操作人员必须消毒手,更换工作服、鞋、帽,带口罩进入无菌室。

1.3.2 接种培养基

每组培养皿中的每个平板用6枚种蛋在培养基表面滚动,使种蛋小头表面充分与培养基表面接触,然后在平皿上标记被检种蛋的编号,放入培养箱内37℃培养。或用棉拭子涂抹(检验方法同下的设备表面)。

1.4. 结果判定

1.4.1 菌落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霉菌琼脂、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A·营养琼脂计所有菌落为总菌数;

B·麦康凯琼脂计红色菌落数为大肠杆菌数(可通过生化鉴定);

C·霉菌琼脂再置于室温下24小时计霉菌数;

D·高盐甘露醇琼脂也置于室温下24小时计黄色、圆形、光滑、隆起的菌落为葡萄球菌数(可通过镜检);

E·48小时后取出沙门氏志贺氏琼脂通过菌落形态(细小、透明菌落)、生化鉴定及血清试验是否有沙门氏菌。

1.4.2评分判定

标准:大肠杆菌 0;沙门氏菌 0;葡萄球菌 0;绿脓杆菌 0.

2、绒毛的细菌检验

2.1准备

2.1.1培养基

A·营养琼脂(NA)、 B·麦康凯琼脂(Mac)、 C·高盐甘露醇琼脂(MSA)、 D·霉菌琼脂(MM)。

E·沙门氏志贺氏琼脂(S·S)、F·四硫磺酸钠增菌液(TTB)

2.1.2器械

镊子、天平、酒精灯、火柴、记号笔、三角瓶(50-100ml)、平皿(90mm)、生理盐水、各规格的刻度吸管、取液泵等。

2.2采样

出雏时,在出雏器的不同部位用消毒过的镊子取约1克绒毛装入经消毒过的牛皮纸袋中,注意不要混入其它杂物,封口、标记、送检。

2.3实验室操作

2.3.1每份绒毛样品称取0.3-0.5克绒毛(先放消毒过的三角瓶于电子天平

上回零,用火焰消毒过的镊子夹取绒毛)放入三角瓶内,盖好,瓶壁上标上绒毛重量和编号。

2.3.2每份样品加入100倍生理盐水(30-50ml),加盖摇匀,浸泡5分钟,

即制成1:100的绒毛液。

2.3.3用5ml吸管在三角瓶内连续吹吸数次,然后取液体加入4个平皿(90mm)

中,每个平皿1ml。

2.3.4 倾倒培养基:将事先配制、消毒好的NA、Mac、MSA、MM4种培养基冷却

道48-52℃时(培养基可放在55-56℃的水浴锅中待用),分别倾注于4个加入绒毛液的平皿中,每个平皿15-18ml,并摇匀。

2.3.5 待平皿冷却凝固后,倒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

2.3.6 增菌:取绒毛液15-20ml加入15-20ml双倍的四硫磺酸钠于三角瓶中

(绒毛液和四硫磺酸钠液1:1的比例),置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再用接种环转接在S·S培养基上,37℃培养24-48小时。

2.4 结果判定

2.4.1 菌落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霉菌琼脂、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A·营养琼脂计所有菌落为总菌数;

B·麦康凯琼脂计红色菌落数为大肠杆菌数(可通过生化鉴定);

C·霉菌琼脂再置于室温下24小时计霉菌数;

D·高盐甘露醇琼脂也置于室温下24小时计黄色、圆形、光滑、隆起的菌落为葡萄球菌数(可通过镜检);

E·沙门氏志贺氏琼脂培养24-48小时后取出,通过其菌落形态(细小、透明菌落)、生化鉴定及血清试验是否有沙门氏菌。

每一种平皿上的菌落数乘以100 ,即为每克绒毛的含菌量。

2.4.2 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本项中的数值均为常用对数值)

致病菌判定:细菌总数:1=最佳;2=优秀;3=好;4=一般;5=较差;6=差。大肠杆菌≤2;沙门氏菌0;葡萄球菌≤1;霉菌0

3、终止胚细菌检验

3.1 准备

3.1.1登记接到样品后,首先进行清点,并记录场名、栋别、批次、数量、

出雏柜号及日期。

3.1.2 培养基准备

①直接接种用培养基(3种):A·营养琼脂(NA)、 B·麦康凯琼脂(Mac)、C·高

盐甘露醇琼脂(MSA)、

②增菌用的培养基 D·沙门氏志贺氏琼脂(S·S)、E·四硫磺酸钠增菌液(TTB)

3.1.3编号将NA、Mac、MSA琼脂平板各取一块为一组,根据终止胚数量配成

若干组,将每块平板底面用记号笔从中心均匀化5等份,从第一组开始,依次标号,第一组1-5号,第二组6-10号,依次类推,每组三块平板上的号码相对应,每枚终止胚标一个号。

3.1.4器械(皿)剪刀、镊子、铂耳环、酒精灯、酒精棉、记号笔、蛋盘(托)、

污物盆。

3.2 操作

3.2.1胚蛋小头向上(便于取卵黄)置于蛋盘(托)上。

3.2.2用镊子取酒精棉球(95%)点燃后,在每个胚小头上边擦边烧进行消毒。

3.2.3用火焰消毒后的镊子和剪刀敲开小头蛋壳,夹出卵黄并剪开,每换一个

胚蛋,剪刀和镊子要用火焰消毒一次。

3.2.4用铂耳环蘸取卵黄,分别在三种培养基(NA、MSA、Mac)相对应的号码

位置上划线接种,接种完毕后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3.2.5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将不同栋别或批次的终止胚归为一组,每组取卵黄

约10克放入盛有TTB(50ml)的三角瓶中增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转接在S·S培养基上,在将S·S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后,鉴定沙门氏菌。

3.3判定

3.3.1结果观察

①在营养琼脂(NA)与麦康凯琼脂(Mac)两种培养基经37℃24小时候生长的菌落,通过菌落形态、颜色、生化反应鉴定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其它细菌(杂菌)。

②高盐甘露醇琼脂(MSA)通过37℃24小时培养,在常温下再放24小时

后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鉴定葡萄球菌。

③S·S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通过其形态、生化及血清反应,鉴定沙门氏菌。

④计算出致病菌的胚胎与被检总数的比例,填写报告。

3.4.2判定标准

标准:大肠杆菌 0;沙门氏菌 0;葡萄球菌 0;绿脓杆菌 0.

4、一日龄雏鸡的细菌检验

4.1准备

4.1.1登记接到样品后,首先进行清点,并记录场名、栋别、批次、数量、

出雏柜号及日期。

4.1.2培养基准备

①直接接种用培养基(3种):A·营养琼脂(NA)、 B·麦康凯琼脂(Mac)、C·高盐甘露醇琼脂(MSA)、

②增菌用的培养基:D·沙门氏志贺氏琼脂(S·S)、E·四硫磺酸钠增菌液(TTB)

4.1.3编号将NA、Mac、MSA琼脂平板各取一块为一组,根据雏鸡数量配成若

干组,将每块平板底面用记号笔从中心均匀化5等份,从第一组开始,依次标号,第一组1-5号,第二组6-10号,依次类推,每组三块平板上的号码相对应,每只雏鸡标一个号。

4.1.4器械(皿)剪刀、镊子、铂耳环、酒精灯、酒精棉、记号笔、消毒液、

消毒盆,方瓷盘,污物桶。

4.2 操作

4.2.1 首先心脏采血,作母源抗体监测。

4.2.2 将雏鸡放入盛有消毒液的盆中浸湿,以防止绒毛飞落和消毒。

4.2.3 左手抓着雏鸡鸡头及颈部,右手抓雏鸡双翅向胸部对折,腹部朝下撕开

小鸡,翻开卵黄囊平放在瓷盘上,用酒精棉球分别烧烙肝表面、卵黄囊,并剪开。

4.2.4 用铂耳环分别勾取卵黄囊或肝组织在同编号的Mac、MSA、NA琼脂板上

划线接种,接种完毕后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4.2.5 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将不同栋别或批次的雏鸡归为一组,每组取卵黄约

10克放入盛有TTB(50ml)的三角瓶中增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转接在S·S培养基上,在将S·S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后,鉴定沙门氏菌。

4.3判定

4.3.1结果观察

①在营养琼脂(NA)与麦康凯琼脂(Mac)两种培养基经37℃24小时候生长的菌落,通过菌落形态、颜色、生化反应鉴定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其它细菌(杂菌)。

②高盐甘露醇琼脂(MSA)通过37℃24小时培养,在常温下再放24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鉴定葡萄球菌。

③S·S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通过其形态、生化及血清反应,鉴定沙门氏菌。

④计算出有致病菌的雏鸡与被检总数的比例,填写报告。

4.4.2判定标准

标准:大肠杆菌 0;沙门氏菌 0;葡萄球菌 0;绿脓杆菌 0.

5、空气中细菌的检验

5.1准备

5.1.1培养基

A·营养琼脂(NA)、 B·麦康凯琼脂(Mac)、 C·高盐甘露醇琼脂(MSA)、 D·沙门氏志贺氏琼脂(S·S)、E·霉菌琼脂(MM)。

以上5种培养基各一块为一组,根据采样计划准备若干组,用消毒好的牛皮纸包好,放入采样桶中。

5.1.2器械记号笔等。

5.2 采样

5.2.1 五种培养基各一个为一组,根据孵化室、出雏室房间面积采3-5个点,

每个孵化柜采一个点。

5.2.2 将每组培养基平皿打开,在空气中暴露15分钟,盖好平皿盖子,打包、

填单、送检。

5.2.3将采样好的平皿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

5.3 结果判定

5.3.1 菌落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霉菌琼脂、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A·营养琼脂计所有菌落为总菌数;

B·麦康凯琼脂计红色菌落数为大肠杆菌数(可通过生化鉴定);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 方法

摘要: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见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概述: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它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

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她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因此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能够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经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 验证方案 目录 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2.验证方法步骤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2验证试验操作 3.3试验结果 4.验证结果评价分析

5.附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文件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验证方案的起草

2.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验证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验证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1.1 验证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 原理 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 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尿素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1.1主要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烘干箱、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 吴崇食质12级1班学号:20122629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常规的检验大多依靠培养目标微生物的方法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此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少则2~3天,多至数周,才能确定。而现行有效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微生物检出率并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以做到快速、简便、准确。快速方法包括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领域。 (二)、常见、常用的快速、简便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如下: 1、活细胞计数的改进方法 (1)、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2)、疏水性栅格滤膜法(HGMF)或等格法(isogrid method) (3)、血膜系统(Pertrifilm) (4)、酶底物技术(ColiComplete) (5)、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6)、“即用胶”系统(SimPlate) 2、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阻抗法 (2)、A TP生物发光技术 3、其他方法 (1)、微量量热法 (2)、接触酶测定仪 (3)、放射测定法 (三)、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方法 1、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4、自动传导法 (四)、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自1982年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以来,陆续发现本菌与轻度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血性肠炎、婴儿猝死综合症等多种人类病症密切相关,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近年来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E.coli O157:H7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其生化特征、免疫原性建立的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 1、E.coli O157:H7鉴别培养基及显色培养基 2、免疫学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普通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其肠毒引起的,目前已确认的肠毒素至少有A,B,C1,C2,C3,D,E和F8个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中毒爆发事件,近年来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名解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群体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 微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特性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 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指没有货的微生物的存在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闭合的双联DNA分子比染色体小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主复制 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机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 基因转移:外源性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 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矛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

非细胞型微生物 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被人为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七个步骤的完整过程 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等则病毒无法合成自身成分不能够装配和释放子代病毒的现象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含某种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清等一系列细胞因子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 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天或数周 局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局限就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 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毒性症状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毒素也可有病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 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重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

现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 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

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办法

精心整理 摘要: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体积,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

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取一 5为(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或100℃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或40℃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

(activity dry yeast,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比浊法: 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 公司的紫外 OD600 或数法 血球计数板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有特别结构刻度和厚度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条沟和两条嵴,

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综合实验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样采集的方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2了解检查水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及检测意义; 3学习对所检测的水样作综合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水体的微生物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来源:土壤,以及人类、动物的排泄物污染; 水体中少数致病微生物(主要来自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可导致某些肠道传染病传播。 2.水微生物检测可用于评价水质情况,预报水质的污染趋势,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水体中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性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种或一类微生物作为指示菌,通过对指示菌的检测,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的微生物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3.水微生物的监测指标: ⑴菌落总数 ①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②检测意义:作为一般性污染的指标,即评价被检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和安全性。水样菌落总数越多,说明水被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越大,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⑵总大肠菌群 ①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②检测意义: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水样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4.多管发酵法测定总大肠杆菌群 ⑴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产酸产气说明水中存在大肠菌群,为阳性结果。但是,有个别其他类型细菌在此条件下可能产气,而不属于大肠菌群;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也不一定是非大肠菌群,因其量少,可能延迟48 h后产气,这两种视为可疑结果,需进行下面的实验,才能确定是否是大肠菌群。 ⑵平板分离:对阳性管培养物及假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将符合大肠菌群菌落特征的菌落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只有染色为革兰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才是大肠菌群菌落。 ⑶复发酵证实试验:将以上两次实验已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菌群,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经24 h培养产酸又产气的,最终确定为大肠菌群阳性结果。 最后,根据确定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初发酵管(瓶数目),查阅专用统计表,得出总大肠菌指数。 三、实验用品 1.溶液及试剂: 蛋白胨、Nacl、20%乳糖、2%伊红水溶液、0.5%美兰水溶液、牛肉膏、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蒸馏水、NaOH溶液、HCl溶液等 2.仪器和其他用品: 试管、德汉式小管、三角瓶、注射器、搪瓷缸、培养皿、载玻片、电磁炉、玻璃棒、移液管、酒精灯、接种环、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灭菌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培养基配制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水质微生物 一、水质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水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小肠结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 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完整版)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立克次体 2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 鞭毛 B 菌毛 C 纤毛 D 荚膜 E 轴丝 3.细菌的L型是指 A 细菌的休眠状态 B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C 非致病菌 D 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 E 光滑型—粗糙型菌落(S—R)变异 4.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B结晶紫—酒精—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酒精—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 E 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酒精 5.下列检测细菌的生化反应中,用于检测靛基质的试验是 A 甲基红试验 B 尿素酶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 VP试验E吲哚试验 6.“菌落”是指 A 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 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 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 一个细菌细胞 E 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胞 7.观察细菌动力最常使用的培养基是 A 液体培养基 B 半固体培养基 C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D 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 E 厌氧培养基 8.滤菌器不能除去 A 支原体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细菌 E 以上都不对 9. 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A 色素 B 溶血素 C A蛋白 D 产生凝固酶 E 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甘露醇10.A群链球菌与其它链球菌的主要鉴别试验是 A 淀粉水解试验 B 菊糖发酵试验 C Optochin敏感试验 D 杆菌肽敏感试验 E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11.肠杆菌科常用的培养基KIA属于 A 基础培养基 B 营养培养基 C 鉴别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12.根据生化反应和不同,将志贺菌属分为4个血清群 A O抗原 B K抗原 C H抗原 D O、H抗原 E Vi抗原 13.鉴定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 A 是否发酵乳糖 B 是否产生H2S C 是否发酵葡萄糖 D 是否产生靛基质 E 是否有动力 14.肠杆菌中有荚膜无鞭毛,呈粘液状的为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一、总则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及供检样品制备。 2.仪器和设备 2.1 天平。 2.2 高压灭菌器。 2.3 振荡器。 2.4 三角瓶,250mL。 2.5 玻璃珠。 2.6 琉璃棒。 2.7 刻度吸管,1mL、10mL。 2.8 研钵或均质器。 2.9 恒温水浴箱。 3.培养基和试剂 3.1 生理盐水 成分: 氯化钠8.5g 蒸馏水加至1000mL 溶解后,分装到加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每瓶90 mL,103.43kPa (121℃15 lb)20min高压灭菌。

3.2 SCDLP液体培养基 成分: 酪蛋白胨17g 大豆蛋白胨3g 氯化钠5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1g 吐温80 7g 蒸馏水1000mL 制法:先将卵磷脂在少量蒸馏水中加温溶解后,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为7.2~7.3分装,103.43 kPa (121℃15 lb)20min高压灭菌。注意振荡,使沉淀于底层的吐温80充分混合,冷却至25℃左右使用。 注:如无酪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也可用多胨代替。 3.3 灭菌液体石蜡。 3.4 灭菌吐温80。 4.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4.1 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化妆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检验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包装量小于20g的样品,采样量可适当增加样品包装数量。 4.2 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 4.3 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4.4 若只有一个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细菌、毒理、化学等,则宜先取出部分样品做细菌检验,再将剩余样品做其它分析。

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探讨

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探讨 本文研究探讨了微生物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包括了快速生化检测方法、免疫学技术、PCR技术,并介绍了这些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标签:微生物;检测;免疫学 目前我国微生物检验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微生物的培养方法,通常经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检验步骤繁琐、耗时长,不能应对市场需求快速准确检验方法的要求[1]。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快速方法融合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检测、鉴定和计数, 与传统方法比较, 更快、更方便、更灵敏[2]。本文就国内外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和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快速生化检测方法 1.1快速测试片法快速测试片法[3]可视为预制型培养基系统,它以纸片、胶片或无纺布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预制的培养基和指示剂附着在载体上面,微生物若有在上面生长,可以方便的判读、测定。 其优点有: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去微生物检验前后大量的工作量,如配培养基,消毒灭菌,清洗培养皿;②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可以节省实验室空间,放入培养箱时,可以10片或20片堆放,节省培养箱空间;③加入了染色剂,显色剂,增强了效果,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中,跟传统法相比能够更加容易的判读,而且避免传统法中,用热琼脂倾注时,琼脂温度控制不当,对细菌造成的热损伤;④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相关性非常好,两者的差异性很小。在菌落总数的测试时,我实验室对两者进行比对,测试片法跟平板法的计数结果无明显差异。 其缺点有:①标准上:虽然通过了AOAC,ISO,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世界各国权威组织机构的认证认可,进入相关标准,但没有进入我国强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导致质检、国内企业对相关产品检验时无法采用,根本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②技术层面上:菌落总数测试片在做到某类产品,含有芽孢杆菌,测试片表面容易液化,影响判读结果。霉菌测试片上面酵母跟霉菌有时不大容易判断;③经济上:成本较高,对于平时人工比较富余的实验室来说,全部使用测试片经费上面压力较大。 1.2快速生化检测仪器法微生物生化快速检测是微生物检测发展的方向之一,其具有操作自动化、标准化、准确率高等特点。国内外现在已有很多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问世[4],如Vitek 系统、Biolog 系统、BAX 系统和Phoenix 细菌鉴定等。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a卷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及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2015级《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期末 一、名词解释(总分10分,每题2分) 1.菌落 2.菌落总数 3.培养基 4.乳酸菌 5.大肠菌群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与食品工业密切相关的乳酸菌主要为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中的等。采用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以获得满意结果。2.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主要有、和三项。 3.在菌体形态观察中,需进行制片后才能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时采用的

制片方法是,观察真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 4.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要素有、、、、生长因子和能源。 5.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将细菌的生长分为、、、 四个时期,作为研究材料应取的细菌最合适。 6.一般培养基的制备主要程序可分为:称量、、调节pH、过滤、、加塞包扎、 和无菌检查等步骤。 7.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测定无菌室无菌程度一般采用法。 三、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1分,将答案写在下面) 1——5 : 6——10: 11——15: 16——20: 1.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可能是() A.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B.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C.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D.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2.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3.热力灭菌法分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类,并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较干热要强这是因为() A.可迅速提高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D.促进糖类分解 4.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球状菌 B. G+ C.在血平板上形成的菌落为黑色 D 能产生凝固酶 5. GB/T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是()。 A. 平板涂抹法 B. 显微镜检查法 C. 平板菌落计数法 D .菌落计数器法 6.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用的增菌液是() A.7.5%氯化钠肉汤 B.普通肉汤 C.蛋白胨水 7.在测定菌落总数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作成()倍递增稀释液。

微生物检测步骤

1.菌落总数操作步骤 1.1检样稀释及培养 1.1.1以无菌操作,取样25 g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乳钵中,经充分振摇作成1:10均匀稀释液。 1.1.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1.1.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火菌吸管。 1.1.4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1.1.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5℃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1.1.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使平皿底朝上),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 1.2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1.3菌落计数的报告 1.3.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1.3.2 稀释度的选择 1.3. 2.1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1)。 1.3. 2.2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中例2及3)。 1.3. 2.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4)。 1.3. 2.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5)。 1.3. 2.5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6)。 1.3. 2.6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1.3. 2.7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菌落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平均值X 稀释倍数;作为结果;若两个连续稀释度的菌落都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计算: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试验检测 设备仪器: 酶标仪、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干燥箱、冰箱、冰柜、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离心沉淀器、微量振荡器、电子天平、生物天平、高压锅、超净工作台、煤气灶、煤气罐、移液器、酒精灯、手术剪、止血钳、镊子等。 实验检测项目: 一、血清学 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 2.凝集反应 ⑴鸡白痢和鸡伤寒的诊断 ⑵鸡霉形体的诊断 3.免疫扩散试验(AGP)操作方法 ⑴鸡传染性囊病的诊断 ⑵鸡淋巴白血病的诊断 二、孵化厅的微生物学检测 1.种蛋表面的细菌检测 2.绒毛的细菌检测 3.终止胚的细菌检测 4.一日龄雏鸡的健康检测 5.空气中细菌的检测 6.设备表面细菌的检测 7.水样的细菌的检测

三、鸡舍的细菌检测 1.空气中细菌的检测 2.物体表面细菌的检测 3.水样的细菌检测 4.垫料的细菌检测 5.饲料的细菌检测 四、消毒剂及其使用效果的测定 五、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检测流程 一、血清学 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操做方法 1.1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1.1.1 在“V”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每孔加入50微升(用微量进样器或将16号注射针头磨去斜尖,调整针头孔径使每滴恰好25微升)pH 7.2的0.01摩尔/升PBS液或生理盐水,向第1孔滴加新城疫抗原50微升,吸放3~5次混匀,然后从第一孔吸出50微升加入第二孔,以相同方法混匀,再从第二孔吸50微升加入第三孔,如此做倍比稀释至倒数第二孔,再从倒数第二孔吸出50微升弃去,最后一孔不加病毒(抗原)作为红细胞对照。 1.1.2 吸取0.5%鸡红细胞悬浮液,每孔滴加50微升,加毕后在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5~30秒,使其混合均匀,静置室温下或37℃温箱中作用20~40分钟。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副高年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1、本专业知识 全面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常见细菌、病毒、真菌的检验技术、相关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检验结果的病原学、卫生学意义。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 熟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能独立完成传染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疾病及环境样品的检验工作,根据专业能熟练进行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食品、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水质和涉水产品、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化妆品等样本的采集,致病微生物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能为疾病诊断、疫情处理及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2、了解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及应用范围。 三、学科新进展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实践。 附录 一、细菌检验方法

1、常规分离方法 2、生化鉴定技术 3、免疫学检测技术 4、核酸鉴定技术 5、药敏试验 二、细菌种类 1、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 2、肠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 3、厌氧性细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 4、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 5、动物源性细菌:布氏菌属、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6、放线菌 7、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 8、支原体 9、立克次体 10、衣原体 三、病毒检验方法 1、常见病毒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2、常见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抗原、抗体及核酸 检测方法等)。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或环境污染甚至医院内感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导致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1,2]。所以,迫切需要准确、省时、省力和省成本的快速检验方法。本文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及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1 即用型纸片法 3M公司的perrifilmTMPlate系列微生物测试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霉菌和酵母计数[3]。由RCP Scientific Inc 公司开发上市的Regdigel系列,除上述项目外还有检测乳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产品[4],这两个系列的产品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如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检测餐具的表面,操作简便、快速、省料,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发酵法符合率高,已经被列为国标方法。使用时应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判断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5]。美国3M公司生产的PF(Petrifilm)试纸还加入了染色剂、显色剂,增强了菌落的目视效果,而且避免了热琼脂法不适宜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霉菌快速检验纸片,应用于食品检验中的霉菌具有操作简便,仅需36℃培养,不需要低温设备;快速,仅需2 d就可观察结果,比现在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缩短3~5 d,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纸片法与国标法在霉菌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菌落典型,易判定。纸片荧光法利用细菌产生某些代谢酶或代谢产物的特点而建立的一种酶—底物反应法。只需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有关酶的活性,将荧光产物在365 nm紫外光下观察即可。同时纸片可高压灭菌处理,4℃保存,简化了实验准备、操作和判断[6]。但由于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 2 生物化学技术 2.1 PCR技术PCR技术采用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别细菌。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行筛选,节约了大量时间,但PCR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食物成分、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微生物DNA对Taq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阴性;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假阳性结果,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装配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由于以上原因,PCR技术对操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难以做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2.2 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利用具有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链在适当条件下互补形成稳 定的或链的原理,采用高度特异性基因片段制备基因探针来识别细菌。基 因探针的优点是减少了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所需要分析的条带数。如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的 基因探针检测系统,对于分离到的单个菌落,30 min完成微生物的确证试验[7], 基因探针的缺点是不能鉴定目标菌以外的其他菌。 3 选择、鉴定用培养基法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

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