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臵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一)痕迹的含义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二)痕迹的特点

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

(一)痕迹形成

1.痕迹形成的机理

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

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2.按痕迹形态分类:立体痕迹,平面痕迹。平面痕迹中又分减层平面痕迹和加层平面痕迹。加层平面痕迹,依据加层物的色调分为有色加层平面痕迹和无色加层平面痕迹。

3.按造痕体与承痕体分类:形象痕迹,即造痕体外表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所留的迹象;动作习惯痕迹,即痕迹中反映出的动作习惯痕迹;整体分离痕迹,即某一完整客体被分离成若干部分,被分离的各部分在分离缘和分离面处能互为衔接吻合的痕迹。

第三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和方法

(一)痕迹检验的理论

1.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

物质由一客体上转移到另一客体上的运动过程,是物质转移。物质在两客体间的相互交换的运动过程是物质交换。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为痕迹检验鉴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物质条件。

2.同一认定原理

在痕迹检验鉴定中,“同一”主要包含:客体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自身与自身的反映形象特征同一;客体本身的一部分形体与另一部分形体的分离关系特征同一;动力定型习惯反映在现场的与反映在其他场所的习惯痕迹特征同一。同一认定,是指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所做出的判断。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同一认定的客体,只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

(二)痕迹检验的任务

1.寻找显现痕迹

2.固定提取痕迹

3.痕迹分析

4.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

5.痕迹的检验鉴定

6.痕迹档案的管理

(三)痕迹检验的作用

1.为确定案件的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的材料。

2.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3.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的手段。

4.为发现、记录、提取、固定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

5.为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的证据。

(四)痕迹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有: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与结论、制作鉴定书。

1.预备检验

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情况

(2)明确鉴定要求

(3)初步观察处理检材

(4)清点与登记

(5)准备好器材与实验材料

2.分别检验

分别检验,是对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其样本痕迹分别观察,分析痕迹的形成条件,寻找客体的特征,确定重点检验的痕迹与重点检验的部位。

(1)检验现场痕迹

检验现场痕迹形成时造痕体、承痕体所处的位臵、状态、作用力的方向角度。痕迹的种类、结构、各部位的特征反映,有无变形、重叠。寻找种类特征、细节特征。选择重点痕迹与主要特征,供比对检验用。

(2)检验嫌疑客体或嫌疑样本痕迹

弄清采取的条件是否符合现场痕迹形成的条件;全面寻找确定种类特征和细节特征,选择出比对检验用的重点痕迹及其重点特征。

3.比对检验

比对检验,是将分别检验中从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样本痕迹中寻找的各个特征,进行全面对照与一一对应的观察比较,弄清两者特征的符合点和差异点。

(1)比对的内容

检材与样本的总体类型,各特征形态、尺寸、位臵、相互距离与构成的角度。

(2)比对的方式

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两者照片或底片的相互比对。

(3)比对的顺序

先比对种类特征,再比对细节特征;先比对特征出现的部位、方位,再比对特征的具体形态、结构。

(4)比对方法

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比对法;重叠比对法。

4.综合评断得出结论

综合评断是结合现场情况及痕迹形成因素,对已发现的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性质、质量与数量、现象与本质等作综合分析,提供鉴定结论的依据。

(1)评断符合点

主要分析认识特征是真正符合,还是偶合。评断相符特征,是对它们的数量、质量、可

靠程度及其形成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相符,还是非本质相符。

(2)评断差异特征

两个客体特征的固有差异是本质差异;同一客体在不同因素影响下,部分特征发生变化形成的差异是非本质差异。对差异特征的评断,是对差异的质量、数量、形成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3)评断与结论

当种类特征与细节特征符合,具有质量好、可靠的符合特征,特征相互间的关系吻合,特征的总和具有不可重复性,差异点得到科学解释已构成特定性,即可作为认定的依据。

5.制作鉴定书

痕迹鉴定书是记录痕迹鉴定工作的文件,是诉讼证据之一。鉴定书的内容,应反映出检验的过程、方法。对结论的表述,应有科学的论据,事实准确、文字简练。鉴定书由文字与照片两部分组成

正文的叙述应由绪论、检验、论证和结论组成。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1痕迹的概念

2.痕迹形成与分类

3.痕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考核目标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犯罪痕迹定义。

(2)广义犯罪痕迹定义。

(3)狭义犯罪痕迹定义。

(4)造痕体定义。

(5)承痕体定义。

(6)作用力定义。

(7)形象痕迹定义。

(8)动作习惯痕迹定义。

(9)整体分离痕迹定义。

(10)同一认定的定义。

2.理解:

(1)广义犯罪痕迹的意义。

(2)狭义犯罪痕迹的意义。

(3)造痕体特性与痕迹的关系。

(4)承痕体特性与痕迹的关系。

(5)力对痕迹的影响。

(6)形象痕迹的意义。

(7)动作习惯痕迹的意义。

(8)整体分离痕迹的意义。

(9)同一认定的内涵。

(10)综合评断的意义。

3.应用:

(1)检验现场痕迹。

(2)检验嫌疑客体或嫌疑样本痕迹。

(3)评断与结论。

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痕迹学定义。

(2)痕迹检验定义。

(3)痕迹特点。

(4)痕迹分类标准。

(5)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

(6)痕迹检验任务。

(7)痕迹检验作用。

2理解

(1)痕迹检验程序。

(2)痕迹特点意义。

(3)立体痕迹。

(4)平面痕迹。

(5)动态痕迹。

(6)寻找显现痕迹及主要方法。

(7)确定案件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

(8)检验现场痕迹。

(9)评断符合点。

3.应用

(1)提取原物法。

(2)金属上的工具痕迹防锈法。

第三、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痕迹概念。

(2)人体痕迹定义。

(3)动物痕迹定义。

(4)物体痕迹定义。

(5)物理方法概念。

(6)化学方法概念。

2.理解

(1)人体痕迹。

(2)动物痕迹。

(3)物体痕迹。

(4)寻找痕迹的物理方法。

(5)寻找痕迹的化学方法。

第二章手印检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乳突纹线的生理结构及手纹的基本特点,掌握手印的基本特征,学会对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固定、分析和检验鉴定的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手印概念

(一)手纹与手印的概念

1.手纹是指生长分布在人手指、掌表面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2.手印是手掌表面皮肤花纹印痕的总称。是人的手指、掌面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承痕体后在其表面留下的痕迹。包括指头印、指节印、手掌印。

(二)手纹的特点

手纹具有人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其中乳突纹线排列有序。

(三)手印检验的作用

1.为侦查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2.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证实犯罪

3.手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手印的形成、分类与形态

(一)手印的形成与分类

1.手印的形成

手在肌力作用下,印压接触承痕体,引起其表面形态或附着物或色泽的变化,形成反映人手接触部位的大小、长短及手掌面皮肤花纹凸凹形态的印痕。

2.手印分类

(1)以不同形态分类有:立体手印、平面手印。

(2)以附着物不同分类有: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3)以色调不同分类有: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4)以手印物质成分不同分类有:汗垢、血、粉尘、油垢手印。

(5)以鉴定条件分类有:清晰、完整、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等。

(二)手印形态与测量

1.手印的组成

(1)手指印:是拇指印、食指印、中指印、环指印、小指印的总称。狭义的指纹,一般指第一指节印或称指头印。

(2)手掌印:以中指印的中轴作延长线至腕部,再以第一屈肌褶纹印外侧部位为起点作中轴线的垂直延长线至内边缘,将手掌分为上部、内测部、外侧部三个区域。手掌的边缘分为上边缘、下边缘、内边缘、外边缘、内斜边缘。

2.手印测量

手印全长、手印内缘长、手印外缘长、指印全长、指印花纹中心至指根长、手掌印长、手掌印宽。

第三节手纹的形态与特征

(一)手掌面乳突花纹的形态结构

1.乳突纹线的组织结构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织组成。表皮从里向外: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从里向外乳头层→网状层(与生发层连接)。

真皮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小乳头状突起,形成真皮乳头层,皮肤表面呈现出与之相应的凸凹结构,由许多乳头突起排列的线条称乳突状突起纹线,简称乳突线,乳突线间的凹部称为小犁沟。乳突线在手指端皮肤表面最为发达,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成不同形态的复杂花纹,称为乳突花纹。

2.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有直线形、波浪线、弓形线、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

3.乳突纹线的组合形态

许多相同形态的乳突纹线在一起,占据一定的位臵形成一种系统;若干种系统在一定部位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构成复杂、完整的花纹。

(1)乳突纹线系统

许多形态和流向相同或相近的乳突纹线排在一起组成的区域叫系统。按其形态的位臵,一般分为内部纹线系统、外部纹线系统、根基纹线系统。

(2)乳突纹线三角

三个系统纹线汇合处形似三角,称为“乳突线三角”。三角的数量与位臵,因所组成花纹的系统不同而不同,在数量上有0、1、2、3之分。三角的三条边分别被称为上部支流、下部支流、第三方面纹线(内边纹线)。三角的上、下部支流的追踪线为三系统的分界线。

4.乳突纹线细节特征

乳突纹线细节特征有: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眼、小桥、小棒、小点。细节特征的命名原则:依形态命名、按顺时针方向命名、从左至右命名、从上到下命名。

(二)手掌面乳突花纹的类型

1.指头乳突花纹的类型

指头乳突线从整个花纹的组成结构分,有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混杂型纹四大类型。

(1)弓型纹:由上部的弓形和下部的横直线或波浪线层叠而成,因形态不同,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只有上下两个系统。

(2)箕型纹:内部花纹中心必须有一根以上的箕形线,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成根基纹线系统,一般只有一个三角,三个系统中当箕型纹中心纹线仅由一条箕形线组成时,这条箕形线于箕头部位必须是完整的、不折不断的、圆滑的。如果这条箕形线的箕头或靠近三角的箕枝部分,与其他纹线结合或接触,将纹线直接引向或引入三角的外围系统中去,应列为弓型纹。

(3)斗型纹:内部系统中有一根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其上部及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等共同组成三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内部系统仅有一条完整或不完整的环、螺、曲形线时,此线正对两边三角的弧形凸面必须是不断的,且不与来自三角的其他纹线相接触,否则不列入斗型纹。以其内部形态可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曲形斗、囊形斗和其他形斗。

①环形斗可分为左倾环形斗、右倾环形斗、无倾环形斗;按中心环形线中有无其他纹线可分为空心环形斗、棒线环形斗、点眼环形斗。

②螺形环形斗以纹线旋转方向分为左旋螺形斗、右旋螺形斗。

③内部系统中心两条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起点间隔相对的螺形线,以其旋转方向,有左旋绞形斗、右旋绞斗。

④曲形斗:内部花纹中心仅有一条曲形线,其上下两个回转弯部分圆滑顺势,最后朝一个方向旋转。按旋转方向有顺时针曲形斗,逆时针曲形斗。

⑤双箕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顺势的曲形线相层叠旋转,或在一条曲形线的两个弯头内各有一个完整的箕形线相绞绕,向同一方向旋转。内部花纹中心仅有两条曲线,但上、下箕头线段内有其他纹线相连接,使两曲形线互不独立,则不是双箕斗,而列入曲形斗。

⑥囊形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的闭口箕形线,中心箕形线内有一条以上弧形线,弧形凸面对向外角,且不与引向外角纹线相接触,与闭口箕构成三角。如果闭口箕形纹内有完整、独立的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则应命名为环形斗、螺形斗、曲形斗。

⑦其他斗:符合斗形条件,不属上述六种斗形纹,内部无定形结构的斗形纹。

(4)混杂型纹:由两种纹型混合组成的花纹,或有一些形态奇特、结构杂乱而无法归入弓、箕、斗型纹的花纹。有箕帐混合纹、箕斗混合纹、并列箕形纹、并列斗形纹、杂形纹、

畸特形纹等。

2.指节乳突花纹的类型

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上的乳突花纹的特点是:纹线较宽,间隔较大,密度较小,纹线边缘粗糙,弯折、断续多,流程短,花纹简单,类型少。一般是平弧型、倾斜型和混合型。

3.手掌乳突花纹的结构与流向

手掌乳突花纹纹线粗,面积大,流程长,各个区域纹线的流向不同,花纹形态各异。

(1)手掌上部,每个指根部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行弧线,掌与来自两侧指间的纵行纹线汇成三角。纹线有的流向小指侧,有的流向另一指间构成弓形纹;有的返回同一指间的另一侧构成倒纵箕。

(2)手掌内测部,纹线起于拇指根部和拇、食指间,伴随第三屈肌褶纹斜行向下至掌心又转向内,流至内侧斜边缘和腕部成突向掌心的弧形纹线,常有弓、箕型纹出现。

(3)手掌外侧部纹线多来自食指根部及两侧,流经掌心斜行至整个外边缘,纹线由少增多,呈扫帚状,常有弓、箕、斗型纹分布。

(三)屈肌褶和皱纹

屈肌褶纹,是指手指、手掌一定部位上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皱纹是指因皮肤松弛而形成细小浅表的沟纹。屈肌褶纹有结合型、分散型、混合型、纵贯型、网格型。

(四)手掌面其他痕迹特征

手掌面上还有细点线、伤疤、脱皮、汗孔等特征用来鉴定。

第四节手印特征系统

手印特征系统,是指手指印反映出作为造痕体的手,具有的系列种类特征和系列特定特征的总称。

第五节寻找、发现现场手印

(一)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要求

1.不遗漏现场手印。

2.不破坏现场手印。

3.不遗留新的手印。

(二)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原则

a)先重点后一般。

b)先静观后动手。

c)先观察后处理。

(三)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

1.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

2.作案人来往现场的途径及出入口。

3.作案人的作案工具及遗留物。

4.某些案件现场上必须接触的有关物品。

(四)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方法

现场手印主要有:立体手印、有色手印和无色潜在手印。

1.立体手印和有色手印,利用自然光或普通光源照射下,直接照相固定提取。

2.无色潜在手印

手印于其载体物面性质和手印物质不同,采用观察方法也不同。

(1)透射光观察法:此方法用光从背面照射物体,从正面进行观察的方法,适用于透明体上的手印。如玻璃、透明塑料薄膜等。常用垂直光透射观察法和侧射光透射观察法。通过调整观察方向、角度、被观察物体的位臵或调整光源的方向、角度和亮度,增设适当的背景,以增强手印与背景的反差。

(2)反射光观察法:此法用光从正面照射物面,从正面进行观察的方法。适用于透明体和有光泽的非透明体,如玻璃、各种塑料薄膜、搪瓷、陶瓷、油漆木、电镀金属、光面塑料等对光有一定反射能力的物面。

有光泽的物面因物质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有手印的物质部分对光产生的漫反射,无手印物质部分只对光产生反射,进入眼睛的光量不同,从而可观察到手印。

具体方法有:全侧光反射法、半侧光反射法、垂直光反射法。可调整眼睛的视角或调整被观察物体的位臵、角度及光源的方向、角度亮度等,增大反差。

(3)“哈气法”,适用于吸水性差的表面光滑的物体。

(4)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

a)蓝光灯下,遗留在透明、光滑客体上的汗潜手印,在蓝光灯激发下可显示出银白色手印,可直接观察和拍照。

b)紫光灯下:各种矿物油在玻璃及各种光滑不吸水的物面形成的手印,在长短波紫外灯下均有荧光反映;动、植物油手印,在零下40℃时呈米黄色荧光手印。

第六节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

(一)物理显现法

利用物质间机械性附着的物理属性,选择与手印中汗液和油质附着力强的物质,通过喷撒、熏染等手段,使纹线着色或产生光致发光,纹线与底色出现反差而显出手印的方法。

1.粉末显现法

(1)撒粉刷显法:适用于透明物体和有光泽的非透明物体水平面上的手印显现,不适合用于本色木、纸张上手印的显现。

(2)直接刷显法:适用于透明物体和非透明物体垂直面上的手印显现,不适合用于纸张、本色木上手印显现。

(3)喷粉刷显法:对水平面或垂直面物体、透明物体或有光泽的非透明物体上的手印均可使用此法,但不适合纸张上的手印。

(4)撒粉抖显法:适用于纸张等松软客体、本色木或细小客体上的手印显现。

2.熏染法

利用手印汗液或汗垢吸附一定物质的气体分子使手印染色而显现出手印。

(1)碘熏显现法:适用于显现普通浅色纸、蜡纸(48小时内)塑料、本色木、石灰墙、竹子等非金属物体表面的新鲜或陈旧的手印。

(2)烟熏显现法:主要适用于搪瓷、陶瓷、玻璃、金属、油漆面、塑料等光滑、渗透力弱的物面5天以内的汗垢手印和油质加层手印,以及竹器、人民币、纸张等物体上新鲜的汗液手印。

常用的烟熏物质有松香、煤油、樟脑等。

3.多波段光源显现法

多波段光源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显现手印,一是直接照射物体,使具有荧光物质的手印得以显现;二是对不发光的物质形成的手印用荧光粉加以染色,然后臵多波段光源照射下,使手印发出荧光得以显现。

(二)化学显现法

化学显现法,是利用汗液或汗垢的化学性质,使用一定试剂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某种用肉眼可见的有色物质的显现方法。常用的有硝酸银溶液显现法,茚三酮溶液显现法和502胶粘合剂显现法。

1.硝酸银溶液显现法

硝酸银与汗液中的无机物质(如氯化钠)起化学作用后,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在光线作用下分解出银粒子,逐由棕色渐变成黑色而显出手印。适用于浅色纸张、较新的本色

木、单色彩色纸上的汗潜手印。

2.茚三酮溶液显现法

茚三酮中的苯骈环三酮戊烷与手印中α—氨基酸起脱羟、脱氨作用,所得生成物转位后水解,水解物又与苯骈环三酮戊烷缩合成蓝色或紫色的化合物而显出手印。适用各种浅色纸张、票据、本色木上新鲜或陈旧的汗潜手印。油垢、塑料、油漆及颜料等物面上的手印,不能使用茚三酮丙酸溶液显现,因为这些物质均能溶于丙酮。

3.“502”粘合剂显现法

利用手印中的汗液使α—氰基丙烯酸乙酯单体聚合,形成白色固体物质而显出手印。适用于显现塑料制品、金属、玻璃、瓷器、胶木、风化油漆制品、橡胶、皮革和尼龙布等吸水性差的客体上的汗液手印。

第七节现场手印的记录与提取

(一)现场手印记录

现场手印记录的方法有:照相法、文字记载、绘制示意图、录像。记录的内容:手印的具体位臵、方向、同类手印见的相互关系、现场格局、形成物质、种类及具体显现处理方法、承痕体的表面性质、现场勘查与记录的时间、地点、记录人员姓名等。

(二)现场手印的固定与提取

固定提取手印方法有:照相、复印、制模、提取原物等。

第八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

(一)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

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印遗留的部位及在物体上分布的位臵;联系手印与其他痕迹物品之间的关系;手印形成的物质;手印的新旧程度;多起案件现场手印相互对比;现场手印与户主及有关人员手印进行甄别等。

(二)分析确定手印的遗留部位

1.分析判断左右手手印

根据留有手印的物体和现场的环境判断为何手所留;根据手印遗留部位、方向、各手指印的相互关系以及留有手印物体的情况来判断。

2.根据指头乳突纹线的流向和纹型类别判断

(1)弓型纹中的弧形纹中轴上端向左倾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帐形纹的中心支撑线下端向左流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2)箕型纹的箕口或箕尾向左手小指方向的为左手留,向右手小指方向的为右手留。

(3)斗型纹中的螺形纹、双箕形纹、曲形纹、绞形纹顺时针旋转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囊形斗同箕形纹分析;环形斗中轴线下端向左流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4)指尖纹线左高右低的指印印多为右手留,反之为左手留。

(5)拇指、食指第二指节纹线上端向左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小指、环指第三指节纹线向左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小指、环指第三指节纹线向右倾斜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3.根据手掌乳突纹线流向、屈肌褶纹判断

(1)手掌内侧部乳突线的倾斜流向

手掌内侧部的弧形线凸面向左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2)手掌外侧部乳突线的倾斜流向

手掌外侧部扫帚状纹线向左展开的多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

(3)手掌面屈肌褶纹的倾斜流向

手掌第一屈肌褶纹起端常有“八”字形的分叉,呈“<<<”或“>>>”状,前者为右手留,后者为左手留;第二、三屈肌褶纹在拇、食指间构成一定角度,并呈“喇叭”形向外侧部方

向展开,展开方向朝左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第三屈肌褶纹一般终止于腕部三角的内侧,第三屈肌褶纹在腕部三角的右侧为左手所留,反之为右手所留。

第九节手印样本的收取

(一)手印样本的概念、种类

手印样本是公安机关为查证现场手印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验明其归属而向犯罪嫌疑人、户主和可能接触过发案现场的人收取的手印检验材料。

手印样本可分为捺印样本、自然样本、实验样本三种。

(二)收取手印的样本方式

捺印样本和实验样本进行公开捺印,自然样本多进行秘密收取。

1.密取样本

计划性密取,搜查性密取。

2.捺印样本手印

依据工作需要分为: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部捺印三种。

第十节手印检验

手印检验,是将现场手印与收集的样本手印进行种类和细节特征的比对、论证,作出是否同一的结论,为证实作案人提供证据。

(一)预备检验

(二)分别检验

1.寻找和确定手印特征的方法常有:从点到面,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顺线追踪发现特征,相互补充、印证同一手印的特征。

2.在分别检验的基础上,对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作种类同一认定后,要进行特征同一的检验。即将同等倍数的现场手印和嫌疑样本手印放在同一视野内,对分别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比对。注意选用明显可靠、确切稳定、稀有少见的特征,并要比对几个特征的分布位臵、距离、纹线的间隔数量以及特征与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方法有特征对照法,特征连线比对法,特征重叠比较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1.手印概述。

2.手印的形成、分类与形态。

3.手纹的形态与特征。

4.寻找、发现现场手印。

5.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

6.现场手印的分析与记录。

7.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

8.手印样本的收取。

9.手印检验。

(二)考核目标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手纹定义。

(2)手印定义。

(3)手纹特性。

(4)乳突纹线的形成。

(5)乳突纹线的单一形态。

(6)乳突纹线系统。

(7)乳突纹线细节特征。

(8)指纹类型。

(9)屈肌褶纹类型。

(10)物理显现法概念。

(11)化学显现法概念。

(12)现场手印记录的意义。

(13)现场手印分析。

(14)手印检验程序。

2.理解。

(1)手纹的特性。

(2)手印形成机理。

(3)乳突花纹形成。

(4)乳突纹线细节特征命名原则。

(5)弓型纹概念。

(6)箕型纹概念。

(7)斗型纹概念。

(8)手掌屈肌褶纹。

(9)现场手印记录方法。

(10)撒粉显现手印。

(11)烟熏显现手印。

(12)硝酸银溶液显现手印。

(13)茚三酮丙酮溶液显现手印。

(14)现场手印记录方法。

(15)寻找确定手印特征的方法。

(16)比较检验的方法。

3.应用。

(1)多波段光源显现手印方法。

(2)硝酸银溶液显现手印方法。

(3)茚三酮溶液显现手印方法。

(4)“502”粘合剂显现手印方法。

(5)指头乳突纹线的流向分析左右手。

(6)手掌乳突纹线流向、屈肌褶纹判断左右手。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手指印。

(2)手掌印三部分的划分。

(3)手掌印边缘。

(4)手印测量。

(5)乳突纹线三角。

(6)帐形纹定义。

(7)环形斗定义。

(8)螺形斗定义。

(9)绞形斗定义。

(10)曲形斗定义。

(11)双箕斗定义。

(12)囊形斗定义。

(13)指节乳突花纹。

(14)寻找、发现手印重点部位。

(15)手印样本。

(16)比较检验。

(17)鉴定书图片说明。

2.理解。

(1)指节乳突花纹特点及类型。

(2)手掌内侧部、外侧部乳突花纹形态。(3)手印全长。

(4)上部支流的意义。

(5)下部支流的意义。

(6)环形斗必备条件。

(7)箕型纹必备条件。

(8)囊形斗必备条件。

(9)乳突花纹中心纹线旋转方向的意义。(10)帐形纹支撑线下端流向的意义。(11)手掌屈肌褶纹的意义。

(12)手掌内侧部乳突花纹形态的意义。(13)三面捺印手印。

(14)比较检验方法。

(15)手印在现场所在的位臵说明。

3.应用

(1)粉末(金、银、石墨粉显现)手印方法。(2)碘熏染手印方法。

(3)激发光致荧光显现手印方法

第三、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加层手印定义。

(2)减层手印定义。

(3)小勾、小眼、小桥、小棒的主要标准。(4)反箕。

(5)混杂型纹概念。

(6皱纹概念。

(7)透射光观察法。

(8反射光观察法。

(9)“哈气”法。

(10)自然样本。

2.理解

(1)加层手印内涵。

(2)减层手印内涵。

(3)内部纹线系统。

(4)外部纹线系统。

(5)根基系统。

(6)复杂乳突花纹内部系统中心乳突线形态的意义。

(7)透射光观察法的意义。

(8)反射光观察法的意义。

(9)自然样本收取方法。

3.应用

(1)透射光观察手印方法。

(2)反射光观察手印方法。

(3)“哈气”观察手印方法。

(4)密取手印样本的方法。

(5)三面捺印手印的方法。

第三章足迹检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足迹概念及其实质,认识足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掌握不同足迹特征系统及对其应用的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足迹概述

(一)足迹概念

1.足及其痕迹

下肢踝关节以下的组织器官称之为足。足底面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

足穿鞋、袜,鞋或袜是足与客体接触的媒介物,不能当作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穿鞋、袜形成的痕迹不能叫做“鞋印”、“袜印”,而应称为穿鞋足迹、穿袜足迹。

2.足迹概念

受人体结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体接触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它储存着形象痕迹特征、行走习惯痕迹特征、附属痕迹特征的信息。

(二)足迹形成和分类

1.足迹形成机制

人以足或足穿鞋、袜为造痕体,在承痕上作站立或者行走运动时,在自身重力和动力定型的作用力作用下,足底面或着物的底外表面的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留下其印象痕,标志足迹形成。

(1)足迹造痕体:具有一定姿态的人体及其与承痕体直接接触的足或足着的物。

(2)足迹承痕体:具有不同物理结构和物理性质,还具有不同外表结构的颗粒组织及不同环境状况,因而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和改变人体姿势的随机性,能形成反映形式不同、质量不同的足迹。

(3)形成足迹的力:主要指人体重力、人体肌力、承痕体反支撑力与摩擦力,其中,人体重力和肌力是动力定型的作用力。

2.足迹的种类

(1)以造痕体分类:赤足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2)以承痕体表面变化分类:立体足迹,平面足迹,其中还有加层足迹和减层平面足迹,有色平面足迹和无色平面足迹。

(3)以反映性分类:正常足迹,变形足迹。

(4)以数量和搭配关系分类:单个足迹、成趟足迹。

第二节赤足足迹形象特征

(一)赤足足迹的种类特征

1.隆出:足底痕迹边沿突出弯曲部分。其数量、所在部位、方位因人而异。

2.趾痕形状与分布:有伞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锥形和不规则形。有分散趾痕、并拢趾痕、重叠趾痕。

3.趾痕前缘顶端连线形状:角形、多角形、斜线形、弧线形、特殊形。

4.趾痕间隙大小和形状:间距有宽、中、窄三种。形状有:漏斗形,中间小两头扩大的,前端小后端扩大的,平行的。

5.趾节区痕形成:三角形、锥形、弧形、椭圆形、长方形;空隙的形状有角形、弧形、凹凸型、波浪带形。

6.足掌痕形状:前、后边缘形状有:弧形、角形、平直形、波浪形、斜线形;内、外边缘形状有弧型、垂直形、内陷形、角形、波浪形。

7.足弓痕类型:中断型、狭窄型、中等型、扁平型、膨胀型。足跟形状有椭圆形、近似方形、不规则形。

8.屈肌褶皱纹痕:多分布在趾节、弓部内侧和掌后端中部。主要看其所在的部位、方位、数量、流向及形状。

9.赤足足迹全长

(1)作足迹中心线:以第二趾头痕中点与跟痕最宽处的中点作连线,即为足迹中心线。

(2)足迹全长的测量:以最长趾痕前缘和跟痕后缘突出之点,分别作一条相平行的切线,并与足迹中心线垂直,两切线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赤足足迹全长。

(3)因跟与趾呈球面状,故赤足平面足迹比足实长短2.5厘米左右。

(4)男女性的足迹长可分为:最短型、短型、中长型、长型、最长型。

10.赤足足迹掌部宽

(1)作掌部横截线:以拇趾的跖趾关节突出点,作垂直于足迹中心线并延长交于掌外侧边缘的直线,即掌横截线。

(2)横截线的长即为掌宽

(3)掌痕宽的类型:依据足迹全长与掌痕宽的比例划分:

2 :1的为特宽型,2.5 :1的为中长型,

3 :1的为瘦窄型

11.赤足足迹弓宽

是跖跗关节处最窄部位的宽度,即外侧纵弓形成痕迹部分最窄处的宽度。它的宽窄取决于足弓的高低,即取决于具体人足弓骨骼形状、肌肉和韧带的结构机能。根据赤足足迹弓部痕迹最窄处的宽度,可将足弓分为:高弓型、窄弓型、中等型、膨胀型。

12.赤足足迹跟部宽

以跟部痕迹最宽处作垂直足迹中心线的直线交于跟痕内外缘,其长为跟宽。根据跟部痕宽幅度分为:特窄型、窄型、中等型、宽型。

13.足迹反映出的复杂乳突花纹

(1)趾头花纹痕

纹线完整,一般为斜形线或弧形线,少数能构成弓、箕、斗复杂花纹。

(2)足掌乳突纹线与复杂花纹痕迹

足掌痕迹中,较为完整、有规律的纹线以及复杂花纹出现率最高。

①第一趾跖区复杂花纹

a、弓型纹中的弧形和帐形纹

弧形纹中:有凸面向内的内纵弧,凸面向外的外纵弧;斜弧的凸面有向后内侧或后外侧;横弧的凸面向后。

帐形纹中:有帐顶朝外的纵帐;帐顶朝后的横帐。

b、箕型纹中由纵箕和横箕。

箕口朝趾痕为前纵箕,箕口朝弓的为后纵箕;

箕口朝内侧的为内横箕,箕口朝外侧的为外横箕。

此区域的箕形纹,有的是单一完整箕,有的双箕并列(倒头箕、并口箕)。箕形纹的三角位臵,一般多靠近箕头。

c、斗型纹

按纹线流向和面积形状分有纵向斗、横向斗。一般有环形斗、螺形斗、囊形斗、双箕斗、杂形斗。一般有两个三角,一个在拇趾根侧,一个在掌后缘中部。

d、三角形纹

单独出现的三角形花纹,其三面纹线的数量、弧度较均匀,构成曲形的三角纹。

②第二至第四趾跖区花纹

此区域纹线特点:每一趾根都有一组横行或稍斜行的纹线,与来自两侧邻趾的纹线构倒小三角;多数纹线斜向后内侧,止于弓内侧;有的构成弓、箕、斗型三种复杂花纹,花纹有单一形,有的两种花纹同时出现;花纹中心的纹线均较细密,纹线流向均呈纵向,没有呈横向的。

a、弓型纹

此区弓型纹中,弧形纹较多,帐形纹少。呈凸面向外侧的弧形线流至掌后内侧,全为外纵弧。少数帐形纹帐顶总是朝足弓。

b、箕型纹

此区的箕型形纹多种多样,有箕口向趾根的前纵箕,箕口向弓的后纵箕。

前纵箕有:单一箕;2个同向并列箕;3个同向并列箕,但是很少

后纵箕有:单一箕;2个同向并列箕

另外有一前纵箕和一后纵箕异向并列箕,或两个同向一个异向并列箕。

箕形纹三角,多分布在箕头的一侧或两侧。并列箕有3个以上的三角。前纵箕箕口一侧或两侧在趾根处出现倒三角。

c、斗型纹

此区斗型纹常呈纵向的椭圆形。有环、螺、双箕斗之分。有单一斗,双斗并列,还有箕斗混合并列。

三角多出在斗的两头的一侧或两侧。

③第五趾跖区花纹

此区不易或很少构成复杂花纹,多数只能构成三角型纹,其位臵和大小受第2~第4趾跖区制约。此区花纹大,三角纹被挤到外侧边缘,否则就大且向内靠。

(3)足弓乳突纹线痕

一般呈横斜纹线,极少构成弓型纹、或箕型纹,或弓箕并列。箕型纹有箕口朝外的外横斜箕,箕口朝内的内横斜箕。

(4)足跟乳突线痕

一般是弧形线、横斜形纹线、短线、“T”形线。极罕有三角型纹或箕型纹。

粘附物形成的痕迹,如油漆、沥青等不易脱落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参考特征。

(二)赤足足迹的个别特征

1.拇趾角特征

2.畸形趾痕特征。确定趾位,分别测量前后、内外突点间长度。

3.趾头顶端连线特征。两趾间距,构成角的确定其所在趾位及角度数。

4.隆出弓高弦长。

5.伤疤痕特征。其位臵、形状、大小。

6.鸡眼痕特征。其位臵、形状、大小、数量。

7.屈肌褶纹痕特征。其粗细、长短,结合形的边长及角度。

8.皱纹痕特征。某部位几条皱纹构成图案的边长及角度。

9.脱皮点块痕特征。几个脱皮点直线相连构图的边长及角度。

10.老茧皮痕特征。若有裂口,其位臵、形状、大小。

11.乳突纹线细节特征。同手印一样,有9个细节特征。

第三节穿鞋足迹形象特征

(一)穿鞋足迹的种类特征

1.花纹种类及标志特征

其基本类型有直线纹、曲线纹、环点纹、框块纹、网格纹、畦埂纹、叶脉纹、文饰纹、动植物纹、火炬纹图案,以及厂名、地名、商标、鞋号、代号等。

2.鞋掌、跟部前后边缘形状特征

(1)鞋掌前边缘形状有:尖形、弧形、平直形,其中有短平直形(边长3厘米)、中平直形(边长3~5厘米)、长平直形(5.1厘米以上)

(2)鞋掌后边缘形状有:平直形、斜直型、前弧形、后弧形、续断形。

(3)跟前边缘形状有:平直形、后弧形、续断形。

(4)跟后边缘形状有不:圆弧形、近似方形。

3.反映底面及跟痕形状特征

(1)鞋底面痕可分为:平底痕、坡底痕、钉掌和加跟底痕。

(2)跟痕分为:微高跟底痕(跟高0.5厘米左右)、较高跟痕(跟高1.5厘米左右)、半高跟痕(跟高3.5厘米左右)、高跟痕(跟高5厘米)、特高跟痕(跟高5.1厘米以上)。

(3)平跟平面穿鞋足迹,跟痕长,男性的8厘米左右,女性的6厘米左右。

4.原料品种特征

(1)塑料底的穿鞋足迹特点

①硬塑料底的穿鞋足迹特点:周边反映较明显,多数完整,掌和跟的表面均有凸凹构成的有规律性的点、块、条状花纹,花纹边棱成直角,沿边花纹封口,且多组成横斜向的网格。

②半发泡塑料底足迹特点:花纹清晰粗大,周围有边,但棱边不够清晰明显。

③全发泡塑料底足迹特点:反映鞋底花纹较细较浅,沿边花纹不封口,两侧有袢眼,足迹周围边缘不完整

④旅游鞋鞋底足迹特点:

裁切底痕有两层或三层高低不等、宽窄不同、相同排列的波浪形花纹痕、或圆形花纹、或网格纹、人字纹,还能反映出局部花纹断线、弯曲、残缺或发生粗细变化,痕迹边沿花纹不封口,边缘不完整。

(2)穿橡胶鞋鞋底足迹特点:

①模压胶底鞋足迹特点:跟、弓、掌不在一个平面上,花纹互不相连接。

②冲切底、裁割底鞋足迹特点:平面足迹周边反应不完整,掌心、跟心和弓部外侧痕迹反映较清楚。

③田径鞋足迹特点:前掌和后跟花纹差不多,花纹细、浅、较清晰,沿边花纹不封口,足迹边缘不完整

④篮球鞋足迹特点:花纹清晰粗大、多平直形,弓内侧留有弓状凹陷,沿边花纹封口,足迹边缘特别完整。

⑤解放鞋足迹特点:波浪花纹粗大,图案排列内外侧对称,沿边花纹封口,弓部有鞋厂代号或鞋号反映,足迹边缘完整。

5.生产过程形成的足迹特征

(1)机制底鞋足迹特点:周围边缘封口,内外侧的花纹图案基本对称,弓部的标志、商标多数在正中位臵,跟部偏外侧多有抗磨损花纹或没有花纹。

(2)半机制底足迹特点:周围边缘不封口,内外侧花纹图案多数不对称,商标和标号在弓部位臵很不规则,跟后外侧没有耐磨块痕

(3)手工制底足迹特点:针脚、钉帽、切割形状特征较特殊。

6.穿鞋足迹全长及各部的长宽

(1)作足迹中心线

(2)穿鞋足迹全长

(3)穿鞋足迹各部长(掌、弓、跟长)

(4)穿鞋足迹各部宽(掌、弓、跟宽)

7.附着物及其痕迹特征

(二)穿鞋足迹的个别特征

1.硬伤痕特征。

小沟、缺损、裂口、凹坑、疤块、孔洞等,其所在部位、方向、形状、长短、宽窄、深浅及与其他特征间的关系。

2.磨损痕特征。

3.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痕特征。

4.孔洞痕特征。

其部位、形状、大小、数量,尤其裂口数量、大小、形状、所在时针位。

5.补块物痕特征

方位、形状、数量、大小、厚薄,尤其补块物自身具有的坑、沟、花纹等特征。

6.断裂痕特征

方位、形状、长短、宽窄,断裂纹上的小裂口形状、大小、数量及相互关系,几条断裂纹构成特殊图案,其角度、边长等。

7.龟裂纹痕特征。

几条构成特殊图案龟裂纹的边长及角度

8.围条及鞋帮痕特征。

围条的花纹类型、细节构造、接头形式、变形、脱胶、裂口、磨损、硬伤痕特征,以及有关特征的数量、方位、形状、长短、宽窄、细节结构和相互关系。

9.钉孔和钉帽痕特征

注重研究袢孔、钉孔周围裂口的大小、形状、数量、及所在时针位。

10.针脚痕特征

针脚长短、习惯、朝向、针脚延长线与足迹中心线的交角度数。

11.印模特征

从鞋底上脱落下的泥块叫印模。能将阴花纹中的特征留在其上,还反映了其接触部位外表凸凹结构。

12.弓部内、外侧边残留纹饰痕特征

在穿鞋足迹弓部内、外侧边沿上,易留下冲切底被切余下的残缺字、花纹痕迹,残字笔划和残余花纹多少、长短、遗留位臵都是特征。

第四节穿袜足迹形象特征

(一)穿袜足迹种类特征

1.纱支粗细特征

化纤、蚕丝袜纱支细而均匀;棉、化纤袜纱支较粗、稀;毛线袜纱支粗且毛糙。

2.穿绱底袜足迹形状及花纹特征

前边缘有尖弧形、圆弧形、平直形;底上图案多点状花纹呈交叉网格状;弓部还刺绣上草、或文字或小鸟,这种足迹,除能反映其外形,还能反映针脚花纹图案痕迹。

3.趾痕排列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能明显反映足底各部形状,直线连相邻趾,整体可反映出角形、多角形、弧形、斜直线形。

4.掌前边缘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掌前边沿有弧形、波浪形、斜直线形。

5.掌后边缘形状

化纤、蚕丝袜足迹后边缘有弧形、波浪形、斜直线形。

6.弓部整体形状

有断弓形、滑车型、内弧外直形、柱形。

7.跟部整体形状

有圆形、椭圆形、柱形、近似方形。

8.穿袜足迹全长及各部的宽

皆酌情参考赤足足迹或穿鞋足迹的测量方法测量。

(二)穿袜足迹个别特征

1.磨损孔洞痕特征。

2.补块物痕特征。形状、数量、大小。

3.针脚、线头痕特征。

4.袜帮破损、补丁痕特征。

5.趾头痕顶端连线特征。

6.附着物痕特征。

7.局部形变特征。

8.经、纬线断损特征。

9.跳线、断线特征。

穿绱底袜足迹,能反映跳线、断线痕迹的长短、粗细、方向、位臵的特征。

第五节人体行走运动

(一)人体结构形态

骨、骨骼和骨骼肌都是人体运动器官,三者既组成了人体运动器官系统,又构成了人体形态。

(二)行走动力定型概念

行走运动中的动力信号,经常以相同顺序、大小、位臵、固定间隔期传入大脑,大脑皮质细胞就经常不断地把以上各种传入信号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刻板式的皮质运动,称为大脑皮质定型。

(三)人体形态与足迹的内在联系

人体行走,是所有运动器官都参与的整个身体在空间内作复杂的位移活动。人体运动器官结构形态和理化性状决定人的体形姿态,体形姿态决定行走姿势及重力的传递方式,使足迹的重压痕迹反映人各不同。

(四)人体行走运动周期

人体行走运动是一种重复性的周期性动作,即反复连续进行同样的单一动作。走的动作周期和周期内的各个阶段是相同的,即有后蹬、后摆、前摆、前蹬。

第六节具有分析品质的习惯痕迹特征

(一)步幅特征

能反映双足的协调搭配关系的左右邻近足迹所构成的步幅长度、步幅宽度和步幅角度(简

称步长、步宽、步角),即反映人行走时左右邻近足迹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1.步长

相邻的左右足迹相应部位间的垂直距离。男性的步长,有短步(60~70厘米)、中步(70~80厘米)、长步(81厘米以上)。女性的步长,在男性步长的基础上分别减10厘米为女性的短、中、长步。它分左步长、右步长。哪足迹在前,即为哪足的步长。

2.步宽

(1)作边缘连线:以同侧邻近两足迹后跟内侧突出点作的连线。

(2)观测:对侧足迹后跟内侧突出点至该线的距离为对侧足迹的步宽。对侧足迹为左足,即为左步宽,反之为右步宽。

(3)步宽等级:一般分为分离步、并跟步、搭跟步、直线步、交错步。

3.步角

(1)步行线:同侧邻近两足迹后跟中心点的连线为步行线。

(2)观测步角:足迹中心线与步行线于后跟中心点相交所构成的角度数。在哪枚足迹上操作,即为哪足的步角,故有左步角,右步角。

(3)步角的等级:内收角(小于0°)、直行步(0.1°~5°)、小外展步(5.1°~10°)、中外展步(10.1°~15°)、大外展步(15.1°~20°)、特大外展步(20.1°以上)。不对称步,即左右步角相差10°以上的。

(二)重轻不同的习惯痕迹特征

1.足后蹬痕

(1)趾掌后蹬痕即蹬痕。属积极性质的痕迹。

它有内蹬、偏内蹬、正蹬、偏外蹬、外蹬5种。易形成蹬痕的人:行走时躯干前倾幅度大,迈大步迈快步的人,年轻者出现多。

(2)趾头后蹬痕即挖痕。趾尖后蹬痕即抠痕。皆属积极性质的痕迹。皆有内、偏内、正、偏外、外5个方位之分。

皆是行走速度较快,作用力较大,躯干稍前倾的青壮年人而出现。

2.抬痕。属积极性质的痕迹。

3.挑痕。属消极性质的痕迹特征。有内、偏内、正、偏外、外5个方位之分。

一般是:中老年人、胖人、女性、抱重物、精神疲劳、病后初愈者、小足穿大鞋等出现挑痕。

4.耠痕。属消极性质的痕迹。有偏内、正偏,外耠三种。

一般是老年人、长期生病的壮中年人、负重的人、下肢某一关节有毛病的人。

5.划痕。属消极性质的痕迹特征。足尖向内前方划动。

一般是膝、踝关节有毛病者易出现。

6.扫痕。属消极性质的痕迹特征。足内侧向前或向内侧扫擦地面。

一般是髋关节有毛病的人易形成。

7.擦痕。属消极性质的痕迹特征。有内、偏内、正、偏外、外5个各方位之分。

出现者与挑痕者相同。

8.磕痕。属积极痕迹特征。有偏内、正、偏外3个方位之分。

一般昂首挺胸者、抱重物过腹者易出现。

9.踏痕。属积极性质的痕迹特征。有偏内、正、偏外3个方位之分。

一般形成此痕迹的人同蹬痕、挖痕出现的人一样。

10.推痕。积极性质的痕迹特征。在跟的内前侧。

一般是内收步、内落足者、女性易出现。

11.迫痕。有内迫和外迫两种。消极性质痕迹特征。

痕迹检验学

注意:大纲主要看每个章节的第二部分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简述以及考核目标。考核目标中主要看加黑部分、尤其是后面加以说明或标有页码的部分。 另外注意看本大纲50页中关于命题的说明。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

台州温岭市期末统考试题2014.1--九社政

温岭市2013年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 九年级社会·思品卷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 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倒山。这句话表明(▲) ①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 ②任何一个群体都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③依靠集体的力量能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族人民大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王勇、张丽莉、盛伟分别被评为“最美村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他们之所以成为最美人物,是因为他们有:(▲) A.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 B.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不顾后果的冲动 D.严于律己的精神 3.香港回归祖国16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喜欢钻研微电子技术的何先生,在自家屋顶建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自家使用后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这种举动表明了(▲) ①他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②解决资源问题要依靠科学技术 ③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④开源节流已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漫画《感受不同》反映了(▲) ①我国公民收入差距悬殊 ②贫富悬殊是我国现阶段最大国情 ③物价过高是由收入过高引起的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依然艰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78年343元134元 2012年26959元7917元以上材料说明了(▲) 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我国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大 B.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C.我国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D.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8.2013年9月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两岸联合对外发布70项旅游优惠政策,大陆对台旅游实行补助、门票优惠、手续简化等政策。这一活动(▲) ①表明两岸合作进一步深化②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缓和两岸关系④表明祖国统一的障碍已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取消学士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考试挂钩的建议》提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对此给予了答复。据此材料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说明了(▲) ①人大代表努力履行职责为民作主②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说明我国公民有权直接决定国家大事④只有人大代表才能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表明了全国人大具有(▲) A.任免权 B.监督权 C.立法权 D.决定权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 (一)痕迹形成

1.痕迹形成的机理 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 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2.按痕迹形态分类:立体痕迹,平面痕迹。平面痕迹中又分减层平面痕迹和加层平面痕迹。加层平面痕迹,依据加层物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全市统考)

三年级语文试题第1面(共6面)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 三年级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ǔ dǎo táo tuō zh àn l án jiē fāng d īng zh ǔ xi àn m ù yu án g ù xi ǎng sh òu (二)用“ ”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跋.涉(p á b á) 浑浊.(zhu ó zh ú) 挣.扎(zh ēng zh èng ) 侍.奉(sh ì ch ì) 稚拙.(ch ū zhu ō) 羊圈.(qu ān ju àn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闹:①不安静; ②害,引发; ③吵,扰乱; ④搞,弄。 1.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又哭又闹.。 ( ) 2.每闹. 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 得 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45分)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四)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归类。(6分) 南()北()左()右()五()四()七()八()()()有味()()有礼()()不倦()()不舍 ①含有反义词的: ②描写人物品质的: (五)选词填空。(6分) 舒适舒服审视审查宝贵珍贵 1.一列漂亮()的空调车正准备启动。 2.今天我感冒了,浑身发冷,很不()。 3.这份稿子()完了。 4.老师()了一下我的电动车,说:“你做得很好。” 5.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的历史文物。 6.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的肥料。 (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1.()小鱼这样机灵,()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2.有了这种“吃”水果的机器人,果农们就轻松了,()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他们()行了。 3.()人们砍树盖房,()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三年级语文试题第2面(共6面)

枪弹痕迹及其检验

枪弹痕迹及其检验 装弹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 1。弹匣口痕迹:子弹装入弹匣时,弹壳体表面受到托弹板的顶力,用手推装子弹,或由闭锁器顶推子弹,弹壳体就和弹匣口的两侧(双排子弹的弹匣、只能接触一侧)棱*边发生了磨擦,于是在弹壳体和弹底座的棱边上,会留下两条平行、且有一定间隔(相当于弹匣口的宽度)的线条状擦痕,有时肉眼就能风见到,有时在显微镜下能察见。不同弹匣口的痕迹,其宽度和细小特征均不相同。但应注意,有时此种痕迹不一定遗留下来,有时又因多次装弹,壳体上留下了多条的弹匣口痕迹,均要仔细地识别。 2。枪机下表面痕迹:子弹上膛时,枪机必须后退,此时,弹匣内的子弹,受到托弹板的上顶,就与枪机下表面发生了接触和磨擦。但因枪机下表面多呈平面(有的呈孤面),弹壳体则是孤面的,所以多形成稍粗的长线形擦痕,它的位置一般留在弹匣口痕的中间部位。3。弹底窝下边缘(或推弹突笋)痕迹:子弹上膛时,射击人用手拉住枪机后退,(包括发射后枪机自动后退)当枪机退到一定位置,子弹在弹匣中即被顶起,此时,枪机又受复进簧的作用,向前回进,弹底窝下边缘或推弹突笋,就推顶匣内最上面的一颗子弹上膛,于于是就在弹壳底面,在击针痕迹的上方,形成了横“一”形的或者两边缘呈角点形的“”,面积不大的弹底窝下边缘或推弹突笋的痕迹。 4。拉壳钩前端痕迹:子弹上膛时,弹壳底座进入弹底窝,此时拉壳钩端点经撞擦弹壳后边缘、棱边、斜面而拉入底槽,有时可留下拉壳钩前端痕迹。但一般不易见到明显的特征。5。弹膛后切口痕迹:弹膛后切口,包括拉壳钩切口,子弹入膛的孤形切口。它是为了使子弹上膛闭锁时能很好密封,防止子弹移动而在枪管后部弹膛口沿上开设的专为咬合拉壳钩钩端突起或使子弹平稳上膛而铸成的切口。当子弹上膛时,有时会在壳口、壳体的近底槽处、底座棱边附近,留下弹膛后切口的痕迹。 6。指示杆痕迹:有些枪支装有弹膛指示杆,即信号销。(如中国的“64”式、五二“公安”式手枪),平时靠指示杆簧的作用,使杆端突出在弹底窝表面。当子弹上膛以后,弹壳底面就同指示杆端顶抵,此时,就会在弹壳底面击针头痕的正上方,留下指示杆痕迹。(枪机后座会加深这种痕迹)各种枪支指示杆的形状、大小与击针的距离等都不一 样,其反映的痕迹也不相同。 发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 一、击针头痕迹:击针头的一般形状,(园的、椭园的、方形的、锥形的,平面的)击针头的“舌痕”是击针头痕的次生痕迹。一般留在击针孔痕边沿的正上方或稍偏于左右两侧。形成击针的舌痕,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枪管活动,它被结合轴连结在底把上,发射时枪管发生活动;另一个是击有强制作用。即击打击击针后,还能紧贴击针不立即缩回,因而形成了“舌痕”。有时留下明显的舌痕,有明不明显。 二、弹底窝痕迹:(即:后膛痕迹)是生产加工和使用、擦拭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痕迹特征。(属于印压作用形成的)。弹底窝上的痕迹,有时也会产生次生痕迹,这是由于弹壳底面与弹底窝发生印压作用后,还产生了微小的滑动,次生痕迹留在上层,初生痕迹留在下下层,应注意识别。 三、膛内壁痕迹:子弹击发后的高温高压,使弹壳体受热膨胀,就会同弹膛内壁胀紧。此时,弹膛内壁如有生产加工的特点或使用、擦拭、锈蚀等条、块点状特征,就会在发射过程中形成印压的痕迹。 四、烟垢特征 抛壳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 一、拉壳钩痕迹:子弹在上膛和排壳的时候,拉壳钩就与子弹底座的棱边、后边缘、前边缘、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a)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的累积 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a)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社会学 之父” i.科学的序列。 ii.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iii.秩序和进步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b)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i.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 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c)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i.社会有机体 ii.社会进化论 3.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a)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事实,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 b)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i.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ii.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4.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a)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b)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成就:(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力学派) i.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ii.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iii.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iv.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c)功能结构论: i.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图式 ii.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显功能和潜功能 d)冲突理论 i.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ii.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e)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f)符号互动论:布卢默、戈夫曼 g)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 h)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a)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中山市期末统考模拟测试题

中山市期末统考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填入第二卷的表格中。)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下表,完成4~5题。 4.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乙国可能是 A.坦桑尼亚 B. 中国 C.巴西 D.荷兰 5.国家丙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C.就业困难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读下图①~④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图。判断6~7题。

D 图例: B 人口出生数 人口死亡数人口迁移数 6.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7.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人们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不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9.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不考虑其它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国人口达高峰值的时间是② B .该国人口达高峰值的时间是④ C .②到④期间该国总人口在减少 D .②到④期间该国总人口在减少 10.图中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 .组团状、河网密集 B .集中团块状、平原地形 C .组团状、山地地形 D .放射条带状、河谷地形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回答11~12题。 A B C E D 11.商店和住宅位于 A.D 区和A 、C 区 B.A 区和B 、C 区 C.C 区和A 、E 区 D.B 区和E 、D 区 12.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时间

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奥古斯特.孔德、卡尔.马克思、赫伯特.斯宾塞。 2.1 奥古斯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孔德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孔德曾认为,社会现象有着自然的客观规律,但他没有将这一观点坚持到底,特别是在后期更多地从思想原则出发说明社会演变的根源,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2.2卡尔.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它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社会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2)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他的《法兰西内战》、《资本论》等著作都是依据直接观察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统计资料写成的。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构成,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许多西方的社会学者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被可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2.3 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 斯宾塞的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前者是社会结构的原理,后者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原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思.韦伯。 3.1 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如下:(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2)社会团结理论。涂尔干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的社会;(3)失范理论。涂尔干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社会失范的出现,一是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二是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三是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其中经济危机是社会动乱的首要根源;(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涂尔干提出五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一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二是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三是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四是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五是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既要注意社会事实背景的比较,又要根据社会事实自身的性质进行比较对照;(5)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3.2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痕迹检验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臵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一)痕迹的含义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二)痕迹的特点 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深圳市南山区数学期末统考试题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2016-2017学年南山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0 B.1 C.3 -D.π- 2.关于实数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化成小数B.是无理数 C.是2的平方根D.它的值在0到1之间 3.在函数 x x y - = 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且x≠0 C.x<2 D.x>2且x≠0 4.数据4,8,6,4,3的中位数是() A.4 B.6 C.3 D.5 5.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A.32 cm B.42 cm C.52 cm D.62 cm

1cm ①②③④ 第5题第6题 6.在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 A.如图①,展开后测得∠1=∠2 B.如图②,展开后测得∠1=∠2且∠3=∠4 C.如图③,测得∠1=∠2 D.如图④,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O,测得OA=OB,OC=OD 7.某班为筹备元旦联欢晚会,在准备工作中,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什么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再决定最终买哪种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他最关注的是()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加权平均数 D. 众数 8.在△ABC中,∠A=∠B+∠C,∠B=2∠C-6°,则∠C的度数为()

A.90°B.58°C.54°D.32°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B.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C. 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D. 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 10.关于一次函数b =2(b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A.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 当b=4时,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 C. 图象一定过第一、三象限 D. 与直线y=3-2x相交于第四象限内一点 11.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B,C,D,E,F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E,F的位置表示为E(3,? 210),按照 300),F(5,? 此方法在表示目标A,B,D,E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A(4,? 120) D.D(3, 30) B.B(2,? 90) C.C(6,? 240) ?

最新整理枪弹安全管理心得体会-安全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docx

最新整理枪弹安全管理心得体会|安全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十九培训班心得体会 之一:参加“领导班子讲安全”培训班心得体会 20xx 年7月6日,我参加了由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主持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班,安全培训内容丰富,陈总经理系统讲授了如何实现本质安全、孙副经理讲授的新闻危机管理、陈副经理的油库安全管理、刘副经理的安全经验分享、安全管理专家马副经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作为一名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人员,我受到很大教育和启发,感受很深,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次培训及我对油站日常安全工作进行自检自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安全作业方面: (1)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加油现场摩托车加完油后员工没有提示司机将车推出4.5米启动。 (2)顾客自己提枪加油现象时有发生,并且顾客在加油时加油员工没有在旁边。 (3)有顾客在加油现场打xxxx或吸烟,员工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了没有及时制止。 (4)在油品接卸时,卸油区域的警戒没有拉到位;灭火器材摆放不到位;卸油时没有控制好初速;计量员不戴安全帽上罐车计量;司机带xxxx上罐车计量、卸油。 (5)在加油现场计量时没有接上静电夹。 2、在设备管理方面:

(1)消防器材及加油机维护差,灰尖多,有蜘蛛网,并且部分油站的灭火器无铅封或铅封损坏; (2)发电机出现故障没有及时处理; (3)计量具器没有维护好,损坏异常,摆放不整齐且没有擦拭干净; (4)变压器检查不到位,缺少变压器油,电压偏高现象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5)对油罐的呼吸阀和阻火器检查维护不到位,导致呼吸阀失灵。 (6)部分员工对加油机、发电机等设备的性能不太清楚,维护不到位。 通过这一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安全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灵活应用安全管理手段;督促,检查,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对本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不属于我国刑法中主刑的是(B ) A、拘役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的时间为(c ) A、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3、主体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A ) A、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场所 B、作案后没有遭到改变的现场 C、作案后没有遭到破坏的现场 D、作案后发生了部分变动的现场 4、保护刑事案件现场中,遇有生命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C ) A、立即扭送公安机关 B、立即通知其家属 C、采取急救措施 D、采取强制措施 5、特征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C ) A、基础 B、唯一根据 C、可行条件 D、可靠基础 6、利用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提取技术及检验鉴定技术的是(A ) A、物证技术 B、痕迹检验技术 C、检验技术 D、文检技术 7、专业技术人员为解决案件中先后(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所致成的检验活动是(D ) A、种属同一认定 B、人身同一认定 C、客体同一认定 D、物证同一认定 8、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B ) A、物质 B、物品和物质痕迹 C、痕迹 D、印刷文件 9、手指纹、掌纹中出现的伤疤特征是属于(D ) A、一般特征 B、种类特征 C、细节特征 D、特定特征 10、一枚指纹中心花纹只有一条完整的曲形线,该指纹应称(C ) A、环形斗 B、螺形斗 C、曲形斗 D、双箕斗 11、一个人行走时,左右足均为正起足,正落足,从步角上来分应是(B ) A、外展步 B、直行步 C、内收步 D、不对称步 12、凹陷痕迹是能反映出工具接触部位表面结构形状的(B ) A、线性痕迹 B、形象痕迹 C、印象痕迹 D、破坏痕迹 13、膛线反映在射击弹头上呈左上往右下倾斜线痕的为(A ) A、左旋 B、右旋 C、抛物线 D、螺旋线 14、蹬痕是步态特征中哪一阶段形成的(C ) A、落足阶段 B、支撑阶段 C、起足阶段 D、摆动阶段 15、在指纹学中,遗留在客体上的指纹、掌纹印痕称为指印、掌印。在自动识别系统中,指纹涵盖(A ) A、指印 B、掌印 C、手印 D、指掌印 16、用硝酸银显现法可显现哪种物体上的汗潜手印(B ) A、玻璃 B、本色木 C、黑色皮包 D、油漆面的黑色柜 17、手在握持圆把工具时,往往哪一个手指印留得最高(C )A、食指B、中指C、环指D、小指 18、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中,通常用于存放数据的是(D ) A、服务器 B、工作站 C、集线器 D、磁盘阵列

【10份试卷合集】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数学七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12?? ??? °=118″ B.38゜15′=38.15゜ C.24.8゜×2=49.6゜ D.90゜﹣85゜45′=4゜65′ 3.计算75°23′12″﹣46°53′43″=( ) A .28°70′69″ B .28°30′29″ C .29°30′29″ D .28°29′29″ 4.书架上,第一层的数量是第二层书的数量的2倍,从第一层抽8本到第二层,这时第一层剩下的数量恰比第二层的一半多3本,设第二层原有x 本,则可列方程( ) A.2x= 1 2 x+3 B.2x= 12(x+8)+3 C.2x ﹣8= 1 2 x+3 D.2x ﹣8= 1 2 (x+8)+3 5.若关于x 的方程(m ﹣2)x |m ﹣1|+5m+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0 B.1 C.2 D.2或0 6.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 ,DNA 是一个很长的链,最短的22号染色体也长达30 000 000个核苷酸.3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107 B .30×106 C .0.3×107 D .0.3×108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a+2a=5a 2 B .3a -a=3 C .2a 3+3a 2=5a 5 D .-a 2b+2a 2b=a 2b 8.现有一张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卡片和三张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卡片12a b a ??<< ??? 如图1,取出两张小正方形卡片放入“大正方形卡片”内拼成的图案如图2,再重新用三张小正方形卡片放入“大正方形卡片”内拼成的图案如图3,已知图3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比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大215ab -,则小正方形卡片的面积是( ) A .10 B .8 C .2 D .5 9.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走1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则乙车的速度是( ) A .70千米/小时 B .75千米/小时 C .80千米/小时 D .85千米/小时 10.a 是负无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a < B.2 a a > C.23a a < D.2a a <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2012新版教材)注:带“◆”的为历年考过的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 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二、社会作为超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 1. 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 2. 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则散布在整个集合体里,它的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 3. 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 三、导致社会失范的原因 1.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规范失去了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个人的发展,会使得他们要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渴望实现更理想的目标。 2. 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3. 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其中经济危机则是社会动乱的首要根源。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1.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2. 社会学应放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 3. 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4. 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5. 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五、社会行动的类型 1. 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 3.情感性行动 4.传统性行动 六、◆芝加哥党派的主要艺术成就 1. 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 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 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 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七、论述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 队伍和制度化建设:(1)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学术团体的建立 (4)期刊和论著的出版 2. 社会调查的兴起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的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提取、固定、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 门应用科学。痕迹的特点: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关联性广义的痕迹:是指愤怒行为引发的变化而遗留的痕迹或信息。 狭义的痕迹:是指作案人在犯罪活动中,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形成幷遗留的 迹象。痕迹形成的因素:造痕体、承痕体、介质、作用力 痕迹的分类:按造痕体~ 人体造痕、器械物体造痕、动物造痕按承痕体表面的变化~立体造痕、平面造痕按检验对象~ 形象痕迹、动力习惯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按痕迹质量分类:正常痕迹、变形痕迹 痕迹的重点部位:1.在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与相关地点寻找2.在受破坏(侵害)的客体上寻找3.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工具器械上寻找4.在犯罪嫌疑人遗留物上寻找5.在犯罪嫌疑人来往行走路线上寻找 寻找、发现痕迹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先静观后动观的原则;先观察后处理的原则;寻、显结合,以寻为主的原则;先提微量物后提痕迹的原则 同一认定的基础与条件1.被同一认定客体的特定性是同一认定的客观基础;被同一认定 客体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基本条件;供同一认定客体的反映性是同一认定的保证条 件;同一认定客体的认识能力是同一认定的主观条件 痕迹鉴定的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制作鉴定书痕迹的提取方法:制模法、照相法、转移法、原物提取法、复印法痕迹检验的作用:为确定案件的真伪来

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地材料: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 地手段;为发现固定提取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为案件的终极起诉审判提供重要证据 痕迹检验的任务:寻找显现痕迹、固定采取痕迹、痕迹分析、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痕迹的检验鉴定、痕迹档案的管理。 痕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点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2、承痕体,不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结构和动作习惯保留并放映出来,必须具有塑性好、硬度低、弹性好、光滑的特点。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载荷为外力,由于作用的不同,痕迹的反应形象也不同。4、介质造就物体表面附着的介质,形成痕迹时,转移或部分转移到承痕体表面原则出现平面阶层痕迹,承痕体表面黏附着介质,在形成痕迹时转移到造痕体的表面时,承痕体的表面就会出现平面减层痕迹。 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制作鉴定书。寻找显现痕迹的方法:物理方法:附着法、镀膜法、充至荧光法、不可见光摄像法。化学法:颜色反应、沉淀反映。 手印的特点:人个不同、触物留痕、终身基本不变、认定人身。 手印的作用:1、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有利于缩小侦查范围(帮助判断现场进出口,帮助判断案件性质,帮助了解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帮助判断作案人人数、作案人身特点及职业特点,帮助寻找判断无名尸体身源,帮助判断文件物证的真伪)2、可以 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从而证实犯罪(可以为认定作案人提供依据;可以为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依据;可以为并案侦破提供统一认定的依据;可以查对手印档案,缉捕前科罪犯;可以和侦查讯问的口供相互印证,以避免错案和深挖余罪)3、首映在其他领域的运用(银行金融系统、重要军工设施和机关、医学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