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结构化学复习提纲

基础结构化学复习提纲
基础结构化学复习提纲

《基础结构化学》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15%

一.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1.量子,量子化,量子论

(1). Planck 的能量子假设

能量子: ε0=hν

E=n* ε0

h 为普朗克常数

量子化:对于微观粒子,某些物理量如能量,动量的变化不再是连续的,这些物理量有最小单位,称为量子。这些物理量则是量子的整数倍。这就是量子论。

量子假设看起来简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量子论中,能量的表达是和经典的电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E n ν∝与频率和量子数相关。

在经典的电磁理论下,2E A ∝与振幅相关。

光电效应最终合理的解释就直接地说明在微观世界中,,E n ν∝与频率和量子数相关,而与振幅无关。 Einstein 光子假设的提出正好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现象。

(2). Einstein 的光子假设

a)光子,λh mc p ==,光的强度正比于单位内光子数(光子密度ρ)。

b)光电效应:20k 01h W E h mv 2νν=+=+ (光子碰撞电子)

功函数:0h W ν=

电子的动能与光强度无关,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光电子动能的计算(包括光电离) 。

c)光子的波粒二象性,0220h m ,m =0c c εν==λh mc p ==。(光子的粒子性)

(3). Bohr 的原子结构理论

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有固定的能量,不辐射能量,处于稳定

状态,也就是定态。

Bohr 的原子结构理论不仅提到能量量子化,还进一步提出角动量也是量子化。

拉曼谱系(n 1→的电子跃迁导致的发射光谱)

2. 物质波

由Einstein 光子学说,我们可得出光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这两种特性并不矛盾。

在Einstein 光子假设中,λh mc p ==,就显示光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德布罗意由类比法,提出物质也具有波动性。

实物粒子的波长 h p λ=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有时表现出粒子性,有时变为波动性。实际上微观粒子既不是经典粒子,也不是经典波。

3. 测不准原理

微观粒子的一个表现是测不准原理:

h p x x ≥???

4. Pauli 原理

一切微观粒子都有自旋运动。对于电子,在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

电子,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

5. 学习要求

(1) 量子,量子化的概念与物理意义,物质波动性的理解,测不准原理与物质波动性的关系。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比较。

(2) 光电效应、光电离,物质波波长的计算。

(3) 习题 1.3, 1.10,1.21。

电子伏特能量:19191 1.60210

1 1.60210eV q U C V J --=?=??=?

二.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1. 四条基本假设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四条基本假设:

(a) 任何微观系统的运动状态都可用波函数ψ来描述。

(b) 对于微观系统(体系)的每一个可观测量的力学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厄密(自厄)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是描述微观系统的数学形式,而算符则是表达力学量的数学工具。

波函数隐含了微观系统的一切可能的信息。需要通过对波函数进行某种运算才能求得微观系统得力学量。 (c) 若一力学量的算符A

?作用于波函数ψ等于常数a 乘以原函数ψ,即 ψψa A

?= 则对于波函数ψ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稳定状态,称为本征态,力学量A 有确定值a ,常数a 称为力学量算符A

?的本征值,ψ称为A ?的本征函数。上式称为A ?的本征方程。 (d) 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波的叠加原理同样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2 学习要求

(1)波函数的条件

波函数要是连续的,且它的一次微商业要求是连续的;单值有限;平方可积。

(2)正交归一的物理意义(波函数的正交归一,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分子轨道都是要满足正交归一,但是多电子波函数是单电子波函数的乘积,则波函数是正交的但不一定要求是归一化的)

01d ψψτ*

?=??? 正交意味在同一空间中,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处于两个不同的运动状态,归一化意味着粒子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为1。

(3)叠加原理中的系数的含义

(4)薛定谔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ψψa A

?=本征方程,本征函数,本征值,本征态的含义 (5)常用力学算符的形式,动量算符,动能算符,势能算符,Hamiltonian 算符。

(6) 力学量获得的方法 (本征方程—本征值,平均值)

ψψa A

?= τψψd A

?a *?= (7) 习题 1.6,1.9,1.17。

三. 势阱中自由粒子的运动——初步运用量子力学方法

1.自由粒子的微观基本特征

(1). 自由粒子的运动状态具有多样性。

(2). 自由粒子的能量量子化 能级:22

n 2

n h E 8ml = (量子数为正整数) 能级差: ()2

n+1n 2h E E E 2n 18ml

?=-=+ 量子化效应的强弱与粒子的大小尺度的关系

(3). 零点效应:系统的最低能量总是大于零。在经典力学中,最小能量为零。

(4). 离域效应:粒子运动范围越大,体系能量越低。

(5). 没有经典运动轨迹,只有概率分布。

(6). 波函数节点越多,能量越高。

2. 简并态,简并度,简并能级。

一维:2

2n x 2

h E n 8ml = 二维: 222n x y 2h E (n n )8ml =+ (2

n 2

16h E 8ml <的能级个数有多少) 三维: 2222n x y z 2h E (n n n )8ml =++ (2

n 227h E 8ml

=的简并态xyz ψ以及个数) 3.学习要求

(1) 自由粒子的微观基本特征

(2) 势阱中自由粒子的能量的计算。(能量的公式)

(3) 习题1.10,1.12 (22

n 2n h E 8m l

=)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15%

由上一章可知,通过用薛定谔方程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我们得到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和能级,通过对自由粒子的波函数和能级的分析,我们得到了自由粒子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

化学中,关注的是原子和分子。那么是否也可以通过量子力学来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答案当然/我们已经知道/是肯定的。

一.单电子原子和多电子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

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的解——精确求解 (简单体系)

r Ze m H e e 022242?πε-?-= 222222220Ze E 2m x y z 4r ψψπε???????-++-=?? ????????

2. 采用的近似方法

单电子原子:BO 近似,极坐标变换,变量分离

多电子原子:BO 近似,单电子近似或轨道近似,中心力场

原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轨道运动与电子自旋运动的分离

3. 屏蔽效应,屏蔽常数,有效核电荷

为势能算符简单化,电子i 受到的电子排斥势近似为球形对称的。其他电子对电子i 的排斥作用抵消或屏蔽了部分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这种因为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抵消了部分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削弱了核对电子的吸引,从而使能量升高的现象,称为屏蔽效应。

4. 学习要求

了解基本的处理模型,近似方法。

二. 单电子原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

1. 原子轨道的含义与表示 (原子的单电子波函数, n,l,m ψ, s, d, p, f 轨道)

与Bohr 原子轨道的区别,这里的原子轨道没有确定的轨迹,描述的是原子中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在空间的位置服从由概率密度

2ψ所决定的概率分布。

2.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分布 (原子轨道径向分布与量子数的关系)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只与l, m 有关。

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分布与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物理意义

原子轨道——电子运动状态,波函数;电子云——电子在空间的位置概率分布,没有相位。

4. 学习要求

(1) 理解原子轨道的概念,清楚原子轨道/电子云的分布与量子数的关系,理解量子力学下的原子结构

(2) 习题2.20

三.量子数与力学量的关系

1. 类氢离子体系的能量 422

n 2222013.6eV 8e m e Z Z E h n n ε=-=-,维里定理(E~r-1) 基态 n=1, 第一激发态n=2,…… 2. 角量子数与角动量和磁矩

L , B μ=

m L z -=, B z m μμ-=

3. 多电子体系

单个电子的能量:

i j j i or j i σσ≠≤=

∑,**Z Z σ=-

2*i *Z E 13.6eV n ??=- ???

体系能量:

i i E=E ∑

4. 影响原子轨道能的因素

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轨道能级与量子数(n, l)的关系,能级组

徐光宪的(n+0.7l)规则和(n+0.4l)规则

5. 学习要求

(1) 原子轨道能的计算/估算。

(2) 习题2.1,2.3,2.5,2.6。

四. 自旋运动与Pauli 原理

1. 自旋运动:微观粒子都有自旋运动,自旋运动是粒子的本性,不仅电子有自旋运动,其他粒子也有如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有自旋运动,光子、介子等也有自旋运动。

粒子的运动状态——完全波函数 ()()

s nlm m ψηψ=?

2. Pauli 原理 对称波函数与反对称波函数。

电子的波函数

1) Pauli 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多电子体系中,两个自旋相同的电子不能占据同一个轨道,或者说两个电子的量子数(n,l,m,ms)不能完全相同。

2) Pauli 排斥原理:在一个多电子体系中,自旋相同的电子尽可能分开,远离。

3. 学习要求

电子的自旋运动,Pauli 原理的两个推论。

五.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 Pauli 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Hund 规则及其补充规则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现象与Hund 规则及其补充规则

3.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率

元素周期率是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周期表的划分与能级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

族与周期的划分,主族元素,副族元素,过渡元素,内过渡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镧系元素收缩

4. 原子半径,电离能,原子轨道能与电子结合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5. 学习要求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 元素的性质,如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镧系收缩。

(3) 习题2.11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20%

一. 变分法原理

1. 变分法的原理:

(1) 选定试探变分函数

++=2211ψψψc c

ψ称为变分函数,其中ψ1、ψ2、…是已知函数。

(2) 写出平均能量表达式

利用下式可求出该函数表示的状态的平均能量:

*0

*?H d E E d ψψτ

ψψτ=≥??

(3) 对能量变分

当021=== c E c E ????时,可求得最小的E0的参数值c1、c2、……。

2.. H2+的量子力学处理结果的讨论

(1) 了解三个积分项的含义

库仑积分Haa/, 重叠积分Sab, 交换积分Hab/β

(2) 能量与核间距的关系(图H2+)

(3) 共价键的本质的理解:a)原子轨道(电子运动状态)叠加得到分子轨道(新的电子运动状态),b) 成键MO 与反键MO 的特点(键轴方向有无节面),成键MO(

1ψ)与反键MO 2ψ的特点导致分子基态电子分布的特点(H2+的基态,电子填充到1ψ,由于1ψ键轴无节面,核间电子密度增加,产生了电子与两个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屏蔽了核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这样系统能量由于形成新的电子运动状态(MOs)而降低)

3.学习要求

(1) 变分法原理,共价键的本质

(2) 理解分子轨道的含义——单电子的运动状态, 满足正交归一。习题3.13。

二.分子轨道理论

1. 分子轨道近似方法:单电子近似(MO 近似),线性变分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分

子轨道的试探变分函数, 组合系数的含义(意味着对形成MO 的贡献大小)

2. 分子轨道的基本原则

对称性匹配原则:AO 同号重叠(正-正、负-负)可形成BMO (σ或π),而异号重叠则形成ANMO (σ*或π*)。

最大重叠原则:参与组合的AO 应具有相近的能级。

能量相近原则:核间距要小,以保证轨道有着较大的空间重叠区域;AO 必须按合理的方向接近

3. 分子轨道的类型和符号 (分子轨道的书写以书本为准,上标,下标)

σ1s <σ*1s <σ2s <σ*2s <σ2pz <π2py =π2px <π*2py =π*2px <σ*2pz

1σ<2σ<3σ<4σ<5σ<1π<2π<6σ

4. 学习要求

(1) 理解分子轨道理论。

(2) 正确地书写分子的电子组态。理解键级,成键电子,反键电子。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双原子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如键级,磁性,电子性质是否活泼。理解N2与O2的电子组态能级的差别。在异核双原子分子中,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对于成键分子轨道的贡献?

b a a b

c c ψφφ=+

(3) 习题 3.2,3.3,3.9

三. 价键理论

1. 价键理论的处理方法:变分函数的选择 (与LCAO-MO 处理方法的不同)

2. 价键理论的要点与缺点

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中原子相互接近时,只要原子有自旋反平行的电子,则电子可两两配对形成共价键。

3. 价键理论与分子轨道的区别与优缺点

4. 学习要求

(1)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价键理论分析分子的成键情况。

(2) 基于价键理论处理方法的完全波函数的书写, 习题3.8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 10-15%

一. 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的含义 (同一原子的能量相近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 k s p

1-φαφαφ=+ 组合系数Cij2的平方代表该原子轨道i φ在杂化轨道j φ的成分大小

2. 杂化轨道的特点 正交归一;单位贡献;杂化轨道间的能级差变小,轨道形状和伸展方向发生变化。

3. 杂化轨道的方向

()()i j i j cos 11ααθαα=-

--

等性杂化 cos 1αθα=-

-

4.学习要求

(1) 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2) 杂化轨道的数学表达,杂化轨道的成分/系数与角度的关系,杂化轨道的数学形式的确定,习题

5.12,5.13

二. 缺电子分子

缺电子分子的特征与结构

第六章 共轭分子的结构 20-25%

一. 共轭分子离域键

1.共轭分子: 含有交替排列的双键和单键, 确切地说含有离域键结构的分子。

2.离域键的形成条件,离域键的判断,m n π

3.共轭效应:键平均化,热稳定性,化学性质的整体性,分子的稳定性,电性能,颜色,酸碱性等。

4. 学习要求

(1) 学会对共轭分子和离域键的判断

(2) 分子结构与离域键的关系

(3) 理解共轭效应, 离域键对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4) 习题6.1,6.3,6.4,6.5,

二.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

1. 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的基本近似

分离近似,近似,单电子近似,LCAO-MO, 积分近似

ατφφ==?d H H i i ii ?

???==?非相邻相邻

0?βτφφd H H j i ij

???≠===?)(0)(1j i j i d S j i ij τφφ

2. 运用HMO 方法处理丁二烯分子和烯丙基, 丁二烯分子的分子轨道示意图

(1) 变分函数

(2) 久期方程

(3) 休克尔行列式

(4) 能量与波函数

3. 布居分析和分子图

(a) 电荷密度

2q j i ij i n c =∑ (b) 键级(键序)

ab i ia ib i p n c c =∑ (c) 自由价max r rs

s F N P =-∑ Nmax=1.732

(d) 分子图

(e) 分子图与化学性质

4. 学习要求

(1) 分子的基态,激发态或其离子的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的计算 (如丁二烯分子和烯丙基体系等),并通过分析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的变化来讨论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2) 学会写休克尔行列式,学会分子图的表示

(3) 化学反应活性与电荷密度,自由价的关系

(4) 习题6.6,6.7

三.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与化学反应

1.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1)前线分子轨道,HOMO 与LUMO

(2)理论的几个要点(1)进行化学反应时,起决定作用的轨道是一个分子的HOMO 和另一个分子的LUMO ;(2)FO 对称性必须匹配(3)电子从HOMO 流入LUMO ,要求电负性大允许。(4)互相起作用的HOMO 和LUMO ,要求能量比较接近。

2.运用分析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一些反应机理, 如乙烯加氢反应等的反应机理

3. 学习要求

习题6.8

第七章 分子性质与分子结构 10%

一. 分子的电学性质

1. 理解偶极矩,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取向极化,变形极化以及体系的平均偶极矩,极化率等概念

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电负性,分子对称性)

3.学习要求

会判断分子的极性,偶极矩的大小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习题7.14,7.15

二. 分子的磁学性质

1. 磁化率的含义,顺磁质,反磁质,铁磁质

2. 物质的磁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对于自由基,或其他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如O2, NO, NO2等),以及第一周期元

素离子的磁矩主要来自电子的自旋运动,J s B B μμ===

3.学习要求

了解磁性与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关系

三. 分子间相互作用

1. 范德华引力的特点与本质

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2. 范德华引力与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由范德华引力与分子熔沸点大小的关系,溶解规律(结构相似者相溶)的微观解释,物理吸附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3. 氢键的特点,本质,氢键的类型, 氢键的形成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4. 分子的结构

(1) 电离能与Koopmans 定理

(2) 影响键长的因素 电负性,共轭效应,杂化类型

(3) 影响键角的因素

应用杂化的因素(不等性杂化),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键角大小关系

5.学习要求

理解分子间相互包括氢键的特点和本质,以及其与性质的关系,习题7.17,7.18

第九章晶体结构5%

一. 晶体

了解晶体的特点与晶体的基本特征

二.晶体的结构

1.点阵和结构基元,点阵单位和点阵参数

2.晶胞:单晶胞(含有一个点阵点的平行六面体),复晶胞

3.七种晶系,14种布拉维格子(常见的)

4.晶面与晶面指数

5.学习要求

理解晶胞,晶面指数与晶面等概念

三. 金属晶体结构和密堆积原理

1.晶体结构的密堆积原理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fcc) 金属原子配位数为12

六方最密堆积(hcc) 金属原子配位数为12

体心立方密堆积(bcc) 金属原子配位数为8

2.能带理论: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3.合金

4.学习要求

(1)理解密堆积原理,知道几种常见密堆积型式

(2)理解能带理论,了解导电原理,学会用如何去判断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四. 离子晶体的结构

1.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由于库仑力而相互吸引。同时,正负离子之间也存在核外的电子排斥。

2.常见离子晶体的类型

NaCl型,立方面心结构。正负离子的配体数为6:6。

CsCl型,简单立方结构。正负离子的配体数为8:8。

立方ZnS型, 立方面心结构。正负离子的配体数为4:4。

CaF2型, 立方面心结构。正负离子的配体数为8:4。

金红石型,简单四方点阵,正负离子的配体数为6:3。

3.晶格能的含义,离子半径的含义

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离子半径就是指离子在晶体中的“接触”半径。

4.离子的极化

正离子比较小,极化能力强,负离子半径大,容易被极化发生变形,因此负离子的变形性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