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总复习,整理资料

复习大纲

毛概的学分是4.0,很高的哦,请大家认真对待。祝大家考试顺利,真心希望挂科的人数可以少一些。

依据课本复习期末考试(个人理解:言外之意即买那些资料用处不大),重点是第三部分(八到十四章),要好好理解,下大功夫,有些重要的东西要记忆背诵。不能只是看看书,一点儿东西也不背。一到七章,粗线条式地复习即可,不必花费太多精力。

考试题型如下:(1)单项选择题,15个,每个2分,共30分(2)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2分,共10分(3)材料分析题,一题两问,共30分(4)论述题,一题两问,共30分。

平时成绩占30%,实践活动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环境工程专业)

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共2个小时。

答题要求:(1)认真审题。材料中的话,可以用,但不会有太多有用的,主要还是要靠对课本的理解与记忆,以课本为依据(2)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要条理清晰,要点分明,清晰可见,比如分段写、加小标题(1、2、3……)

其中一些要背的东西,是我的个人想法和判断(也有结合老师上课中所讲而进行的推理),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哦。有些重要内容,肯定是要背的,而且应该是第三部分的重要内容。

这些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的,我的能力有限,不足是在所难免的,还请大家见谅。欢迎私聊我、我们一起交流。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

P4-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写的一些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P5,“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遵义会议后……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背)写入党章: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P6—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大概知道一下。

P11—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背)

后面具体的内容大概看一下。

P14-1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红色的小标题(一、二、三),3句话。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21,一句话: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背)

P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注意一下革命的对象。(背)

P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4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P4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背)

P53,一句话: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P59,一段话: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

开始,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大概知道:党的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开始(党的八大的主要贡献有1.正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问题。

2. 明确提出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P65-66,《论十大关系》,良好开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P69,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背)

P71—72,两类社会矛盾及其解决办法。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敌我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对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的方法。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毛泽

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熟悉)P73,在《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

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P74,毛泽东提出了...的总方针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P87,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背)

P93—94:党的十五大(1997)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

念并将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P95,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

P96—11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师划的)。P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P100,党的基本路线:“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10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P10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和传统的改革(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不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05--106,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P111,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P112,台湾问题的性质: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P114—11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句话,注意后2句:“中

国特色...的科学指南”(背)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1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的集中概括(背)

P13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背)

P134—13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P150—151,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P15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背)

P16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P1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十八大开始)

两大依据: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P175)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P178)

P178,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的矛盾(背)

P180,一变和几个“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

改变我们对...地位没有变。

P180--181,新时代的内涵,大概了解。

第2节很重要!!!P182-189

P18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鲜明主题,是...的核心要义。(背)

P183--1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好好理解一下(背不背我也不好说,但我觉得应该尽量记熟)P185--188,“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了解

P189--1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一、二、三)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届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背)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19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背)

P199--200: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背)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

聚中国力量。”(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背)

P203--205,“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步走”(2020年到2035年、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背)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用时很长,也很重要)P207,“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背)

P208--209,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要知道,熟读)P209,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背这句话)

P210--211,“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背这句话)

P212,六个体系。指导方针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一条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P213--214,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方面(大概知道)P21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背这句话)

P216--217,制度体系,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几个基本政治制度(背)

P218--219,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一,第二,第三)

P220,“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背这句话)

P22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其它两个:1.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2.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好背一下)

P22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背这句话)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P226--2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背)

P231--233,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5句话(重点)(背)

P235--237,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熟读)

P23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背这些话)

P237--24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把这些内容有机结合一下(有些内容有重复之处)(建议总结背诵)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P244,“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P247--24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句话(第一到第四,一二三是三大攻坚战)(背)

P250--251,4句话。“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P25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

P2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P255,正确处理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背)P256,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P26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要做到比较熟悉)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P269,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强军之魂)、能打胜仗(强军之要)、作风优良(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的人民军队。(背)

P273--276,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四个方面,注意一下:牢

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标准;建设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背)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P282--285,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5)

P285,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P289,“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节很重要,要好好理解、吸收、掌握)

P29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新美丽的世界”(背)

P290--292,五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P294--295,如何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方面)(建议背诵)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P298,历史表明...(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背这句话)P299,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

地位(背)

P30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位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中国梦。(背)

P303,三个“伟大”的关系。注意: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

的建设伟大工程。(要比较熟悉)

P305,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背)

P307--308,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一到八,8个方面)

姜旺,完成于2018年6月7日,星期四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内容和意义(P35)

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意义: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总结性理论

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思想路线);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

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③.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⑤.“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⑥.改革开放理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978年)

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⑨.“一国两制”;

⑩.中国问题关键在于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内容: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主要内容: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全面,看书!)

1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价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缪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内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民生、生态)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需”关系提出)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五、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8.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论新阶段》

2.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2)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3)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

9.“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

治党是战略举措。

10.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1.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性质)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

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

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

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7.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由中

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

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2)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

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

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

权奠定基础。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

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5.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标志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手

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简答):

(1)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4)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的理论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简答)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我

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新世纪以来,我国显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构障碍依旧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壮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

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7.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并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中国梦的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者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1)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开

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

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辨析)

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5.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6.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

(1)对中国历史发展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

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单选)

8.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简答):

(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4.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7.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

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部门。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

们应主动把我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8.怎样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How?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

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5.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

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简答):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

20.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念信念教育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2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3.怎样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多项选择)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核心)

(2)两制并存(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4.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