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肟工艺流程图

头孢克肟工艺流程图
头孢克肟工艺流程图

1. 头孢克肟工艺流程图 头孢克肟甲酯合成工艺流程

头孢克肟工艺流程图

2. 化学反应过程:

头孢克肟酯合成

O

OCH 3

H 2+

N

S

2

N C N

OCH S

N

SH

+

7-AVCA

克肟活性酯

头孢克肟酯

巯基苯并噻唑

头孢克肟酯水解

S

N

O

OCH 3

NH 2

O

S

N

N H

O

OH

NH 2

O

O

+

CH 3OH

头孢克肟酯

头孢克肟

甲醇

3. 生产原理

将7-A VCA 、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AE 活性酯缩合后,加氯化钠、乙酸乙酯静置分相得水相,水相中加入活性炭,加盐酸结晶,得头孢克肟甲酯结晶析出。在克肟甲酯中加入片碱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水解后加入活性炭,脱色,经三级过滤加盐酸结晶、离心、干燥、磨粉、分装、包装得成品头孢克肟。

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英文名:cefotaxime sodium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saiwona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噻肟钠,其化学名称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分子式:c16h16n5nao7s2 分子量: cas no:64485-93-4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规格】按c16h16n5nao7s2计算 【用法与用量】 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 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3%~5%。 (1)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5)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 【禁忌】

7―ACT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头孢曲松钠质量的提高共4页文档

7―ACT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头孢曲松钠质量的提高 1 主要内容 该文在对7-ACT生产成本的降低方式上出发,简单叙述降低成本的实验方案,该方案的设计中,把7-ACT的质量符合中间体质量标准作为基础,主要研究目标就是怎样提高7-ACA的利用率。7-ACA合成7-ACT路线(见图1)。 对图1分析研究,7-ACT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呈现性质有所不同,并且很容易和酸、碱混合后产生不同的盐并溶于水溶液。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控制酸、碱程度,尽量让其以中性的形态析出。该文结合正交法[4,5]来提高7-ACA的利用,而7-ACT的收率的提高则应该在控制结晶方面来实现,最终来达到降低7-ACT制造成本的目的。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仪器编号Lk-20AT),分光光度计(写型号)、pH计(仪器编号Lk350)、水分滴定仪(仪器编号Lk008)、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仪器编号Lk6903)。 (2)试剂:7-ACA(含量99.2%,批号1307011,鲁抗医药),7-ACT 标准品(纯度99.5%,批号1305024,鲁抗医药)、三嗪环(纯度99.0%批号1306015,石家庄合佳化工有限公司),乙腈(含量99.3%,批号1306056,鲁抗医药回收车间),BF3.乙腈(固体,含量60%~62%,批号1306022,东营合益化工有限公司)。

2.2 7-ACT的检测 (1)检测条件。 色谱柱:C18流速1.0 mL/min 波长:263 nm进样量:20 μL 流动相:4-庚基-氨基溴化物: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钠=(440∶55∶5) (2)检测方法。 取配制的试液,精密量取该溶液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 2.3 试验方法7-ACT合成条件优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 加工过程的长短和主要原材料的投放比例直接影响着7-ACT的收率,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反应时间的控制以及原材料投放比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应该规定出一定的标准水平,作为优化因素的水平分布。 向300 mL的乙腈溶剂中加入28.4 g 7-ACA和一定比例的三嗪环,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固体BF3.乙腈,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用pH=3.3的氨水溶液进行结晶,养晶1 h后抽滤、干燥,得到 7-ACT干粉,检测7-ACT干粉的纯度、干燥失重和重量,计算7-ACT的收率和主要原材料成本,在7-ACT的纯度符合要求的同时以主要原材料成本为指标确定最优反应条件。 2.4 7-ACT结晶条件优化 按照1.2优化后的合成条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8%的氢氧化钠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凯福隆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商品名:凯福隆 英文名:Cefotaxime Sodium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saiwona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噻肟钠,其化学名称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分子式:C16H16N5NaO7S2 分子量:477.45 Cas No:64485-93-4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规格】按C16H16N5NaO7S2计算1.0g 【用法与用量】 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 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3%~5%。 (1)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5)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 【禁忌】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用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

头孢克肟片年度质量报告

头孢克肟片年度质量报告 回顾周期:2009年11月14日一2010年12月31日产品年度质量报告编码:PZNB2011-002 浙江东日药业有限公司 二o—年二月廿五日

目录 1 概述 1.1 概要 (3) 1.2回顾周期 (3) 1.3产品描述 (3) I.4生产质量情况 (4) 2原辅料/内包材情况回顾 (6) 3生产工艺中间控制情况回顾 (7) 3.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7) 3.2中间产品控制情况 (7) 3.3物料平衡 (9) 4成品检验结果回顾 (9) 5公共系统回顾 5.1工艺用水回顾 (11) 5.2环境监测回顾 (11) 5.3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工艺用气体质量回顾 (11) 600S及00T调查.......................................... 12 7偏差调查 (12) 8稳定性考察及不良趋势分析 (12) 9变更控制回顾 (14) 10验证回顾 (15) 11 产品退货/召回/投诉/不良反应情况回顾 II.1投诉情况回顾 (15) 11.2退货/召回情况回顾 (15) 11.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回顾 (16) 12相关研究回顾 (16)

13上一次年度质量报告跟踪 (16) 14 结论16

1概述 1.1概要。 根据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印发台州市药品生产企业产品年度质量报告撰写指南的通知》(台食药监安注〔2010〕19号)的规定,对我司受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托生产的头抱克肟片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并通过统计和趋势分析,证实工艺的一致性。 由于头抱克肟片为2009年11月开始首次生产,因此将2009年生产的091101、091102、091103和091201等四批产品纳入2010年度产品质量回顾中。 1.2回顾周期:2009年11月14 日-2010年12月31日 1.3产品描述 1.3.1产品名称(通用名、商品名)、规格、有效期、适应症等 通用名称:头抱克肟片 汉语拼音:Toubaokewo Pia n 英文名称:Cefixime Tablets 商品名称:君特 规格: 0.2g 贮藏: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 C)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对头抱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菌属,变性杆菌属,流感杆菌中头抱克肟敏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有效。1?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3.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4.猩红热;5.中耳炎,鼻窦炎。 1.3.2批准注册认证信息 取得批件时间:2008年12月12日 批件有效期:5年 再注册时间:2010年6月17日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1227 执行标准:YBH09192008 委托生产批件: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委托加工期限为2009年12月14日?2011年12月13日 1.3.3产品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料名称数量 头抱克肟20kg (按C38H72N2O12 计)

头孢克肟咀嚼片说明书

头孢克肟咀嚼片说明书 头孢克肟咀嚼片(正卫佳)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头孢克肟咀嚼片说明书,欢迎阅读。 头孢克肟咀嚼片商品介绍通用名:头孢克肟咀嚼片 生产厂家: 四川方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654 药品规格:50mg*6片 药品价格:¥12元 头孢克肟咀嚼片说明书【通用名称】头孢克肟咀嚼片 【商品名称】头孢克肟咀嚼片(正卫佳) 【英文名称】CefiximeChewableTablets 【拼音全码】TouBaoKeWoJuJiaoPian(ZhengWeiJia) 【主要成份】头孢克肟。化学名称:(6R,7R)-7-[(Z)-2-(2-氨基-4-噻唑基)-2-(羧甲氧亚胺基)乙酰胺基]-8-氧代-3-乙烯-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三水合物。 分子式:C16H15N5O7S23H2O 分子量:507.50 【性状】头孢克肟咀嚼片(正卫佳)为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对头孢克肟敏感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 【规格型号】50mg*6s 【用法用量】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溶化后吞服。成人和体重30公斤以上的儿童:口服,一次100mg(2片),一日二次;成人重症感染者,可增加至一次200mg(4片),一日二次。儿童:口服:按一次每公斤1.5-3.0mg计算给药量,一日二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在总病例12,879例中,发现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在内共294例(2.58%)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12例(0.87%),皮疹等皮肤症状29例(0.23%),另外,临床检查值异常包括ALT升高78例(0.61%),AST升高58例(0.45%),嗜酸细胞增多26例(0.20%)等。1.严重不良反应:(1)休克:有引起休克(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出现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便意、耳鸣、出汗等现象,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2)过敏样症状:有出现过敏样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时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3)皮肤病变:有发生皮肤粘膜眼症候群(Stevens-Johnson症候群,0.1%),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症候群,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发生发热、头痛、关节痛、皮肤或粘膜红斑、水泡、皮肤紧张感、灼热感、疼痛等症状,应停止给药,

头孢曲松钠结晶过程研究

天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头孢曲松钠结晶过程研究 姓名:潘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化学工程 指导教师:王静康 20040101

中文摘要 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jl】)足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具有长效作用的抗q二囊。随着头孢1{{1松铺在国内抗感染药物市场上地位的提高,对于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溶析结晶工艺,对头孢曲松钠进行精制分离,可以明显的提高其质量。因此,本文对头孢益松铺在水一丙酶体系中的溶析结晶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结晶热力学、结晶动力学、结晶工艺过程三个方面。 利用失重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头孢曲松钠在水一丙酮体系中的溶解度,用^卉方程回归了上述溶解度数据,回归出的计算值车Ⅱ实验值枢比较,吻合较好。利用激光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头孢曲松钠在水一丙酮体系中的超溶解度,从而获撂了头孢曲松钠在水一丙酮钵系中的介稳区数据。著采用DSC测量了头孢曲松钠的脱水温度、熔化分解温度和熔化热。以上基础数据为结晶器的设计提供了操作依据。 结晶动力学数据是结晶器设计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对头孢曲松钠的结晶工艺分析,对粒数衡算模型进行简化,对于具有聚结和破碎的头孢曲松钠的溶析结晶过程,采用生死函数法建立的聚结一破碎粒数衡算模型,采用间歇动态泫中的矩量变换法,对动力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数据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头孢曲松钠结晶的动力学方程参数,为过程模拟和工艺放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在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收率、粒度分布和电镜照片等指标,结合一定的对比实验,对结晶工艺过程中的溶析剂、晶种的加入、溶析剂的加入速率、搅拌速率以及结晶温度、养晶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溶析结晶:结晶热力学:介稳区:结晶动力学:DSC

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

第40卷第2期2010年4月 精细化工中间体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Vol.40No.2APRIL 2010 作者简介:李爱军(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从事药物及精细化学品研究。(E-mail :liaj@https://www.360docs.net/doc/5f7830729.html, )收稿日期:2010-03-15 !!!!!!!!!!! !! !!!!!!!!!!! !! 医药及中间体 头孢克肟中间体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 李爱军,冯宝,刘倩春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3050068)摘 要:对头孢克肟中间体2-(2-氨基-4-噻唑基)-2-[[(Z )-(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2-苯并噻唑硫酯(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即以廉价的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化、亚硝化、环合、醚化、水解、硫酯化6步反应制备1,总收率17.9%。其中2-(2-氨基-4-噻唑基)-2-(Z )-羟亚胺基乙酸甲酯采用了一锅合成法,简化了操作。 关键词:头孢克肟;乙酰乙酸甲酯;中间体;合成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212(2010)02-0048-03 Improve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an Intermediate for Cefixime LI Ai-jun ,FENG Bao ,LIU Qian-chun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 Abstract :2-(2-Amino-4-thiazolyl )-2-[[(Z )-(t-butoxycarbonyl )methoxy ]imino ]-acetic acid 2-benzothiazolyl thioester (1),an intermediate for cefixime ,was synthesized from methyl acetoacetate via 2-(2-amino-4-thiazolyl )-2-(Z )-hydroxy imino methyl acetate (4)in 17.9%overall yield.4was prepared in one-pot synthesis.Key words :cefixime ;methyl acetoacetate ;intermediate ;synthesis 1 前言头孢克肟为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87年开 发的第二代口服广谱头孢类抗生素[1] ,是临床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抗生素类药物,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开发已是中国医药发展的重点,2-(2-氨基-4-噻唑基)-2-(Z )-叔丁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活性硫酯(1)是合成头孢克肟的重要侧链,因此对1的合成研究具有较重大的意义。 1的合成方法有多种[2-6],主要是以乙酰乙酸丙 烯酯为原料,或以2-(2-氨基噻唑-4-基)-2-(Z )-羟亚胺基乙酸为原料,与对硝基苄溴,溴乙酸叔丁酯反应水解,这些方法,有的原料难以制备,有的需用到钯盐,价格昂贵,因此不适合工业生产。笔 者综合考虑文献方法的优缺点,以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化、亚硝化、环合、醚化、水解、硫酯化6步反应制备1,方法无特殊反应,易操作,所得产品质量较好。 2实验部分2.1 反应方程式

处方书写规范

目前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处方书写不完整(主要是手写处方),缺项多。如诊断、患者的联系电话未写;药品的通用名、剂型、用法、用量未写;医生漏签名等; 2.部分药品的皮试未注明; 3.“精二”处方超量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4.手写处方的字体及英文缩写太潦草,收费员看不懂; 5.造影用的药品无单独开处方; 6.超剂量、超天数的处方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医师开具门诊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一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中药材除外)。 7. 处方格式不规范(标准格式请看后页) 质控科、门诊办、药学部 2009年3月20日 处方书写格式 1.标准处方格式 R p:药品名(剂型)单位剂量×总量 S i g.单位剂量用法每日次数 例1:R p:I n j.青霉素钠80万U×6支 S i g.80万U i.m.b i d(皮试) 例2:R p:头孢克洛干糖浆125m g×6袋 S i g.125m g t i d 2.简易处方格式 R p:药品名(剂型)单位剂量用法每日次数×天数 例1:R p:I n j.青霉素钠80万U i.m.b i d×3(皮试)例2:R p:头孢克洛干糖浆125m g t i d×2

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 1、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1)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医师规范处方示例(省去处方前、后记部分): (一)、(主药、佐药顺序) 1、阿莫先胶囊0.25g x 24粒 Sig 0.5g 四次/日口服 2、去痛片0.5g x 9片 Sig 0.5g 三次/日口服 3、维生素C片0.1g x 18片 Sig 0.2g 三次/日口服 (二)、(管包装示例) 六神丸30粒 Sig 5粒二次/日口服 (三)、(指明用药部位) 1、氯霉素眼药水10ml x 1支

头孢曲松钠皮试液配制方法

头孢曲松钠皮试液配制方法 针对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广泛,皮试液浓度及配制方法不统一,高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要求用拟用品做皮试,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出两种不同剂量的头孢曲松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记,准确性较高,供同行们参考。 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用青霉素G所作的皮试并不能测出所有对非青霉素G的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特异免疫反应性的个体[1],若仅根据青霉素G过敏史或皮试阳性即武断地禁用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将使许多患者失去用药机会。高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皮试[2]。目前国内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说法不一,而且头孢曲松皮试液配制方法教科书和药典均无记载。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要求用药前做皮试[3,4],并规定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600 μg/ml。另有关文献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5]。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所用皮试液浓度为 300~500 μg/ml,配制使用注射器有5 ml和1 ml,有的用5 ml注射器抽取药液0.04 ml,其准确性难以肯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患纠纷,我科近几年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之前,应用拟用品皮试,选用的皮试液浓度为500 μg/ml。现将头孢曲松皮试液配置方法介绍

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75%酒精、棉签、头孢曲松1支(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H0693)、生理盐水1瓶(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628442)、5 ml 和1 ml注射器(生产许可证:鲁食药监械生产许20050048号,标准号:GB15810-2001,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 1.2 方法 1.2.1 大剂量头孢曲松皮试液的配置第一步,在原粉针剂为1 g的头孢曲松钠中加入用5 ml注射器抽取的生理盐水4 ml,充分溶化,使浓度达到250 mg/ml。第二步,用1 ml注射器从上液中抽取0.2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即成浓度为500 μg/ml的皮试液。 1.2.2 小剂量头孢曲松皮试液的配置第一步:在原粉针剂为1 g的头孢曲松钠中加入用5 ml注射器抽取的生理盐水4 ml,充分溶化,使每毫升浓度为250 mg/ml。第二步:用1 ml注射器从上液中抽取0.2 ml,加生理盐水至1 ml,使其浓度为50 mg/ml。第三步:取0.1 ml,加生理盐水至1 ml,使其浓度为5 mg/ml。第四步:取0.1 ml,加生理盐水至1 ml,即成浓度为500 μg/ml的皮试液。

头孢噻肟钠成盐工艺的研究

头孢噻肟钠成盐方法的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四种成盐剂对头孢噻肟钠成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头孢噻肟酸与成盐剂反应制得头孢噻肟钠溶液,再滴加丙酮析出头孢噻肟钠固体。结果:由碳酸氢钠制得的头孢噻肟钠质量优于其他方法。结论:使用碳酸氢钠作成盐剂,滴加丙酮结晶,简化了工艺路线,并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丙酮;成盐 Research on salifying methods of Cefotaxime Sodium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four kinds of salifying reagent’s effect on quality of Cefotaxime Sodium product. Methods: Make solution of Cefotaxime Sodium by salifying reaction of Cefotaxime acid, and then dropping acetone to make Cefotaxime Sodium precipitated. Results: The quality of Cefotaxime Sodium obtained from the sodium bicarbonate is better than other methods. Conclusion: The use of sodium bicarbonate and dropping acetone to crystallize simplifies the process.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t’s mo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an others. Key words: Cefotaxime Sodium; sodium bicarbonate; acetone; salifying 头孢噻肟钠化学名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 7-[(2-氨基-4-噻唑基) -(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 -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脑膜炎球菌等有极高的抗菌活力,对G-活性高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尤其是对肠杆菌作用强(包裹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流感杆菌);并且,对大多数厌氧菌有强抑制作用。临床广泛应用对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及呼吸道、泌尿道、胆道、骨和关节、皮肤和软组织、腹腔、消化道、五官、生殖器等部位的感染,也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细胞减少等防御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 在已报道的文献中介绍了头孢噻肟钠的合成路线,主要以7-氨基头孢烷酸原料,与2-(2-氨基-4-噻唑基) -2-(甲氧亚氨基)乙酰硫代苯并噻唑酯缩合反应制得头孢噻肟酸,再在溶媒相与成盐剂反应,经过混合溶媒结晶,制得头孢噻肟钠。 本文采用四种成盐剂进行成盐反应,对比所得头孢噻肟钠成品的色级、澄清度、pH、相关物质等性质。 1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头孢噻肟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氢氧化钠(分析纯)、乙酸钠(分析纯)、碳酸氢钠(分析纯)、异辛酸钠(分析纯)、丙酮(工业级)、注射用水。 LC-20A T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实验部分 于50ml注射用水中加入20g头孢噻肟酸,水浴控制温度在15—30℃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成盐剂调节pH至5.7—6.5,待pH稳定后开始滴加丙酮至溶液浑浊,养晶30分钟,继续滴加丙酮至1000ml,缓慢降温至0—10℃养晶60分钟。

头孢克肟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头孢克肟干混悬剂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气芳香、味甜。 【适应症】对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伦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中头孢克肟敏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有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 猩红热; 中耳炎,鼻窦炎。 【规格】50mg 【用法用量】服用时加水20ml冲服。 成人及体重30公斤以上儿童: 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二次;成人重症感染者可加至每次200mg每日二次。 儿童:口服,用量按成人减半。或按每公斤1.5-3.0mg计算给药量每日二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在总病例12,879例中,发现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在内共294例(2.58%)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12例(0.87%),皮疹等皮肤症状29例(0.23%),另外,临床检查值异常包括gpt升高78例(0.61%),got升高58例(0.45%),嗜酸细胞增多26例(0.20%)等。 1.严重不良反应: (1)休克:由于引起休克(<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出现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便意、耳鸣、出汗等现象,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2)过敏样症状:有出现过敏样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时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3)皮肤病变:有发生皮肤粘膜眼症候群(stevens-johnson症候群,<0.1%),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症候群,<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发生发热、头痛、关节痛、皮肤或粘膜红斑、水泡、皮肤紧张感、灼热感、疼痛等症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4)血液障碍:有发生粒细胞缺乏症(<0.1%,早期症状:发热、咽喉疼、头疼、倦怠感等),溶血性贫血(<0.1%,早期症状: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血小板减少(<0.1%,早期症状:点状出血、紫斑等)的可能性,且有其它头孢类抗生素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报告,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5)肾功能障碍:由于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肾功能障碍(<0.1%=的可能性,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如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6)结肠炎:可能引起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例如伪膜性结肠炎等(<0.1%)。如有腹痛、反复腹泻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7)间质性肺炎,pie症候群:有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细胞增多等症状的间质性肺炎,pie症候群(分别<0.1%)等的可能性,如有上述症状发生应停止给药,采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置。 2.其它不良反应 【禁忌】对本品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在使用本品前原则上应确认敏感性,将剂量控制在控制疾病所需最小剂量。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注射用头 孢噻肟钠说明书,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骨盆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菌血症、败血症、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腹内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商品介绍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生产厂家: 西南制药一厂 批准文号: 药品规格:2g 药品价格:Y 0元 【中文名称】头孢噻肟钠 【英文名称】Cefotax 【功效主治】各种敏感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 染、泌尿生殖道感染、骨盆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菌

血症、败血症、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腹内感染、骨和关节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预防术后感染。 【化学成分】头孢噻肟钠其化学名为(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 氨基-4- 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 氧代-5- 硫杂-1- 氮杂双环[4.2.0] 辛-2- 烯-2- 甲酸钠盐。其分子式: C16H16N5NaO7S分子量:477.45 【药理作用】每克注射粉剂含大约50.5mg 的头孢氨噻肟,其水溶液呈淡黄色至琥珀色,水溶液的颜色决定于其浓度。水溶液pH 值5.0-7.5 。本药为瓶装干燥粉末。本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本药在B-内酰胺酶存在下具高度 的稳定性,且能阻止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此酶。 微生物学需氧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包括青霉素酶和非青霉素酶产生的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氏阴性菌:肠杆菌种、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包括抗氨苄青霉素的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包括青霉素酶和非青霉素酶产生的菌株)、脑膜炎奈瑟氏菌、奇异变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厌氧菌:拟杆菌类,脆弱杆菌一些菌株,梭状芽孢杆菌类、Peptococcus 菌种、Peptostreptococcus 菌种。本药对以下微生物有抗菌活力:沙门氏菌属(含伤寒杆菌)、志贺氏杆菌属

第7章_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工艺

第七章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工艺 7.1概述 半合成抗生素(Semisynthetic antibiotics)是在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化学稳定性、毒副作用、抗菌谱等问题,通过结构改造增加了稳定性、降低了毒副作用、扩大了抗菌谱、减少了耐药性、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如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克肟(Cefix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舒巴坦(Sulbactam)、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本章以头孢菌素为例,介绍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工艺。 7.1.1头孢菌素的研究 1、结构特点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是两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可以开环、发生酰化作用,干扰细菌的转肽酶,阻断其交联反应,使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而破裂死亡,最终抑制细菌生长。β-内酰胺环与噻唑环或噻嗪环的并合可以提高其对亲核性反应的活性,青霉素类2-位的羧基和头孢菌素类的2-位羧基也是必要结构,头孢菌素类的2-双键是不可缺少的,青霉素类6-氨基和头孢菌素类7-氨基的不同酰基取代可以改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的耐受性。 S N R1 O COOH 12 3 4 5 6 7 青霉素基本结构 S N R2 O R1 COOH 1 2 3 4 5 6 7 8 头孢菌素基本结构 图7-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两种基本母环结构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比较,过敏反应发生率低,药物间彼此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研究认为由于头孢菌素过敏反应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因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环,而是生成以侧链(R)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表明各个头孢菌素之间,或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只要侧链(R)不同,就不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头孢菌素母环系提供了进行广泛结构修饰的可能性。人们发现,头孢菌素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和C-3及C-7部位的结构修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头孢菌素分子中,可供改造的

头孢克肟胶囊体外溶出度方法研究

头孢克肟胶囊体外溶出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19T15:54:58.3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作者:李明[导读]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值得进一步应用于头孢克肟胶囊的质量控制中。李明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061001 【摘要】目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的溶出度具有相关性,常通过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来评价不同厂家生产制剂或不同批次制剂的质量,建立一种准确、稳定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将有助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础,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为溶出介质,建立了体外测定头孢克肟胶囊溶出度的方法,并做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在12μg/mL ~240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峰面积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和精密度实验的RSD均低于0.5%,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9%。结论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值得进一步应用于头孢克肟胶囊的质量控制中。【关键词】溶出度;头孢克肟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头孢克肟属于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效果好,组织分布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临床上对敏感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急慢性支管炎、中耳炎、尿路感染、淋病等均具有显著疗效。溶出度是评价固体制剂质量的标准之一,良好的体外溶出是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的重要保证。药物的溶出曲线能全面反映药物在体内的质量分布[2-4]。现今很多药厂都能生产头孢克肟胶囊,而且常以溶出度作为药物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头孢克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为各企业提供准确性和专属性较高的溶出度测定方法。1材料 1.1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RCZ-8M溶出仪(自动取样收集系统 RZQ-8D,天大天发);HH-2 数显恒温水浴锅,Jl-120 超声波清洗器;XS205型DuaI Rang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试剂头孢克肟对照品,批号:130503-200904,含量86.3%,规格100mg(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头孢克肟胶囊为天津华津制药厂,批号:070502。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选择Waters Sunfire C18(4.6mm×250 mm,5 μm)色谱柱。将10% 四丁基氢氧化铵与蒸馏水以1:40比例混合并摇匀,再以1.5mol/L的磷酸溶液调节pH至7.0。再将以上所得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与乙腈以72:28配置成流动相。柱温为40℃,流速为1mL/min,进样20μL。 2.2线性范围考察 准确称取头孢克肟对照品17.38mg(含10.356 mg头孢克肟),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容于50mL容量瓶。再精密量取以上对照品溶液1、3、5、10、15、20mL并定容于25mL容量瓶,配置成12μg/mL、36μg/mL、60μg/mL、120μg/mL、180μg/mL、240μg/mL的标准溶液。取20μL进样检测,以色谱峰面积A对浓度C做回归方程。 2.3稳定性试验 准确称取对照品头孢克肟配置成高中低三种浓度(12μg/mL,72μg/mL,240μg/mL)对照品溶液,并分别于室温放置2,4,8,16 h 后测定头孢克肟浓度。根据测定结果计算RSD(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方法对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时间稳定性实验。 2.4精密度试验 取12μg/mL,72μg/mL,240μg/mL三种浓度对照品重复进样6次。根据测定结果计算RSD(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方法对高中低三种浓度的精密度实验。 2.5加样回收试验 根据头孢克肟胶囊中辅料的比例,分别加入5mg,10mg,20mg的头孢克肟对照品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置成三种浓度的溶液。取20μL进样检测,每种浓度进样重复进样3次,并根据外标法头孢克肟的加样回收率,并计算RSD以评价三种浓度的回收率。 2.6溶出条件 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选择脱气处理后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37℃为溶出温度,转速为100r/min。分别于0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取样10 mL,取液后补以等体积同温度的溶出介质。取出药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取样和过滤操作应准确迅速。精确量取续滤液,以溶出介质为溶剂配置成10μg/mL的溶液。准确称取头孢克肟对照品,并用同样溶剂配置成10μg/mL溶液。重复进样三次测定。3结果 3.1线性范围 根据测定结果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C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此法在12μg/mL ~2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A=21186*C-4299(R2=1)。表1 对照品峰面积

头孢曲松钠皮内试验操作流程

头孢曲松钠皮内试验操作流程 一、自我介绍→整理衣帽→抄治疗卡(头孢曲松钠皮试)签转抄者→口述两人核对,签核对者→举手示意操作开始→计时。 二、核对床头卡→评估病人与环境。 三、徒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四、在治疗室操作 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巾包、无菌持物钳、敷料缸(内有纱块)、头孢曲松钠(1g/瓶)1瓶、生理盐水(10ml/支)1支、5ml注射器、1ml注射器、备用针头、启瓶器、碘伏、75%酒精、砂轮、棉签、弯盘2个(治疗台及治疗车上各一个)、急救药盒(0.1%肾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1支)。 用物准备完毕,操作开始:夹无菌巾于治疗盘中铺无菌治疗盘→核对治疗卡药物,检查药液和头孢曲松钠质量及有效期→用启瓶器撬开头孢曲松钠瓶中心消毒(消毒1次,棉签置医疗垃圾桶内)→再次核对生理盐水→消毒安瓿(前、后、左、右),棉签置医疗垃圾桶内→消毒砂轮(棉签置医疗垃圾桶内)→割安瓿→再次用上法消毒安瓿→取无菌纱块包住安瓿颈部折断→再次检查5ml注射器(外包装置生活垃圾桶内)→抽吸生理盐水4ml注入头孢曲松钠粉针剂内稀释→分离注射器→摇匀→再次检查1ml注射器包装(外包装置生活垃圾桶内)→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第三次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摇匀,即为皮试液→再次核对药物,更换针头(4.5号),将配制好的皮试液置于无菌巾内。 五、用物准备完毕,携用物至床旁 再次核对(床头卡、病人和药名)→解释,摆体位→选择部位,75%酒精消毒→取皮试液再次核对,排气(排气液置弯盘内)→绷紧皮肤进针,与皮肤成5度角刺入至斜面全进入皮内,固定针栓,注药0.1ml成皮丘→拔针→记录皮试完成时间,再次核对病人及药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交代注意事项→20分钟后双人观察皮试结果并记录→推车至用物预处理处→用物预处理(针头置锐器盒,注射器置医疗垃圾桶内,口述弯盘浸泡消毒)→物品归位→洗手(徒手七步洗手法)→摘口罩→口述医嘱单上记录皮试结果并签名→举手示意操作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