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意见

王维花

--------------------------------------------------------------------------------

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要求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非智力因素作为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本身不直接承担认知任务、但对认知过程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和气质等。这里的认知主要指感知、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则是这一建构过程的动力。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利用及其培养,对于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笔者根据现代教学论关于教学过程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就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把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地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前提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但在教学实际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并未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得到体现。偏重智力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将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排斥于教学目标之外的现象仍很普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甚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把非智力因素看成是知识、能力的附属品,可有可无,可培养可不培养,只有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客观上,人们还没有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测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系统方案和有效工具,给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具体操作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

要落实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问题,必须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在提高人们对其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如,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原则规定,按非智力因素在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参照知识和技能的层次划分的方法,拟定出相应的非智力因素教学目标层次。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已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他把情感从低到高区分为接受(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价、组织、由价值和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五个层次,并将每个层次按水平高低进一步加以具体化。我国也有人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目标

研究课题组,把情感教学目标划分为注意、要求、欣赏(满意)、个性化四个层次。但总的来看,与知识和技能的层次划分研究相比,非智力因素的教学目标层次研究仍很薄弱,亟待加强。

把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地落到实处,能使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不注意激发动机、调动情感、锻炼意志和性格,不利用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则可能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时,要求学生说两句话:谁和谁比,谁比谁多(或少)。结果每当教师出示两种物体的数量时,学生只说后一句话:谁比谁多(或少),总是漏说前一句话。于是教师一遍一遍地示范纠正,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感到特别费劲。原因在哪里呢?人们常常仅从知识和智力方面去找原因,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其实,这位老师在出示两种物体数量的示意图时,并未能引起学生要说“谁和谁比”这句话的注意和需求,学生们以为图中“谁和谁比”已清楚明白地表示出来了,没有再说的必要。另一位教师在教同样的内容时,先出示一种物体的实物图(如5只苹果),问学生:“苹果的只数怎样?是多还是少?”学生说:“一堆苹果不能比多少。”于是,老师再出示三只梨的实物图,问学生:“现在苹果多还是少?”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举手说:“苹果的只数比梨多。”老师再在苹果、梨的图下贴上六只桔子的实物图,然后问学生:“现在这里的苹果多还是少?”这时,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苹果和梨比,苹果的只数比梨多”,“苹果和桔子比,苹果的只数比桔子少”。显然,后一位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如何激起学生说“谁和谁比,谁比谁多(或少)”这句话的欲望和需求考虑得较为充分和具体,有意识地创设了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情境,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是激发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小学数学的教学,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的影响,重视和强调的往往只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和外在表现,尤其是分数的多少,而常常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他们对学习活动过程是否满意的内心体验,这实质上是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脑力劳动,他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都涉及他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忽视这一点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不仅在认识事物和掌握教材,而且在内心体验自己的劳动,他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会表现出极为关切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著,潘辛译:《让儿童享受到脑力劳动的快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1期。)

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的是成功还是失败,不仅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动机和情感,而且关系到其自信、自尊、自豪、独立等个性品质的发展。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成功有利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1.学习的成功能促使新的学习动机产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学习中最初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一些积极的甚至强烈的情感,如满意、高兴、自豪等,这些情感会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激起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出现学习的良性循环。苏联学者弗利德曼对此做了形象的描述:“一个学生完成教师的要求,长时间地解一道对他来说是比较难的数学题。最后,他终于独立地解出来了。这时他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种情感原来是这么强大有力和令人愉快,以致从这次体验以后他产生了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就这样,这个学生产生了一种暂时

还是不太明晰的需要,对于从解难题而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的需要。如果这个学生在以后又重新体验到同样的成功感、满意、高兴、为在解难题中能够独立克服困难而自豪,那么所说的这种需要就会得到加强,并且将成为对这个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东西。他已经会自己去找难题做,并且会耐心地、顽强地求它们的解,以满足自己对成功的情绪体验的需要。”

运用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机制,他进行了不少的形成学生积极学习动机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运用了这样一种教学法。首先建立起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给他们做一些这样的作业和习题,这些作业和习题分明是学生能够很容易就解出来的),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复杂的难题,而实际上给的是一些容易解的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力所能及的题,最后,当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心加强了,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心情出现了、加强了,这时再给他们真正的难题。”他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培养了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稳定的积极动机。

2.学习的成功能带来认知快乐

认知快乐,首先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掌握知识、探索规律、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时体验到的愉快情感。认知快乐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不倦探求新知的高尚的心理需要。认知快乐是伴随着学习的成功而产生的。如果没有学习的成功,学生则会厌恶学习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即使对成年人来说,白费力气而没有成绩的劳动,也会使他厌恶、呆然和扫兴,何况我们接触的是儿童!”儿童“只有在掌握知识上取得成功,才能受到鼓舞,这时候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没有鼓舞的学习,对孩子来说会变成苦恼的负担。”

3.学习的成功还可促使自信、自尊等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是带着探求知识的美好愿望来到学校的。只有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不断体验到“我在进步”这种感情,才能使其渴求知识的愿望得以巩固,并由此看到自身努力的价值。如果他们看不到自己学习所取得的成就,其渴求知识的愿望就会渐渐减弱,甚至在其心里凝成冰块,以至丧失自信心,或者出现更糟的情况:变得冷若冰霜,失去起码的自尊感。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与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

(二)[ZK(]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数学能力培养,为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提供智力保证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其智力因素(数学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状况和相互作用。由于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数学能力来影响数学学习活动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数学能力,仅靠强烈的愿望、积极的情感,显然是无法保障其数学认识结构的不断发展的。学生只有“能学”并“会学”,才有可能“学会”、“学好”。

2.为每个学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尤其是那些屡遭失败、几乎丧失学习信心的成绩差的学生。比如,课堂提问时,老师可有意识地减少问题坡度,使成绩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也能回答出来;布置作业和进行单元测验时,可适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觉得“我在进步”。

3.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信息反馈

对学生来说,学习成功既可指取得了学习进步或得到了好的成绩,也可指发现了某个问题,或解决了某个难题。学生的学习成功并无绝对的标准,如果学生用学习进步与否来评判自己的成就,哪怕是微小的成就也可被解释为成功。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大学舒恩克(D.H.Sch unk)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感觉到其努力是有效的,为此,要不断对其进步给予反馈。他曾对40名学习“减法”有困难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对其中一部分儿童,引导他们解题,使其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并告诉他们,取得进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对另一些儿童,只要求他们努力,不给予成绩反馈,特别是不告诉他们其他的孩子究竟做的怎样,只是一味强调不断努力,尽管这部分儿童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他们可能还认为自己努力不够,甚至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效。实验结果表明:在遇到难题时,前一部分儿童往往能够保持或改进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后一部分的成绩往往有所退步。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对学生经过努力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反馈的重要性。

4.要引导学生对失败作出恰当的归因

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成功,也难免会有失败,如上课听不懂,题目不会作,甚至成绩大幅度下降等。一时的失利或退步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恰当的归因,不把失败归于自己无法克服和解决、难以驾驭的原因。心理学研究已表明,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胜过归于内部稳定因素(如能力缺乏、头脑笨等)和外部因素(如题目太难、教师教得不好等)。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

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个人才华。”,“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教学领域中的结晶。”(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466页。)

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种具体体现。一般来说,教学艺术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诱发学习兴趣

教学艺术是以审美形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如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规范而漂亮的板书,别具匠心的设问,表现出潇洒、自然的教态,等等,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利于诱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激励情感

教学艺术引起的是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教学艺术主要是诉诸于各种具体的教学形象和手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审美情感的激励和感染,而融情感于学习中;同时,教师也受到学生情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师生情感的交融。

3.陶冶性情,愉悦身心

教学艺术从语言、音响、节奏、色彩和线条等各方面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使其心灵得到陶冶。人们常说,听一首优美的歌曲,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是艺术享受,而学生听一堂好课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在艺术性的课堂教学里,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学生的眼睛、面部表情,就会发现学生是多么的投入和陶醉!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呢?不少优秀教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有的靠数学教具、学具及电化手段等的艺术性运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启发学生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的借助于数学游戏、故事等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有的则用亲切、优美的教态,饱满的热情等人格力量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性情,等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对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关键在于全面挖掘数学教学之美,使数学教学成为师生美的创造和欣赏过程。首先,要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它的发展总是起源于美学原则,受其指导、据以评价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徐本顺、殷启正:《数学中的美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数学知识的美主要表现为: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的真实性、简洁性、和谐性、对称性、差异性也构成了一种美的意境。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象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枯燥无味一样。只要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许多多趣味的东西。”(转引自李文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中国小学数学教育》1992年第12期。)

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把学生领入数学花园的门口,更应带着他们进入花园中,认识众花的美丽与芳香。教师应灵活运用数字、符号、线段、色彩、语言等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内在的结构、层次、联系、过程与方法之美,把他们引入美的情景中,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美的欣赏。其次,要讲究教学手段的美。数学教学中,各种教具学具等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克服由数学的抽象性而可能引起的枯燥感。但无论使用哪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都应按照教学艺术美的标准对其色彩、形状、结构、线条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和选择,使学生既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美,也能领略到教学方

法和手段之美。第三,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美。师生关系的美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关怀爱护的统一,表现为教师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小学教学与其说是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还不如说是师生间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沟通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因为,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纯真的心理趋向性,他们易受教师情绪情感的感染。第四,设计和创造教学活动的美。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各环节按教学艺术美的规律进行,是教学活动美的基本涵义。如,使学生欲罢不能的课的导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别出心裁的提问,巧妙设计的问题情境,意犹未尽的课的结尾,等等,无不体现着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之美。

四、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片面性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调节和控制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果说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路标”的话,那么,教学评价则可称为教学活动的“指挥棒”。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

1.分数主义盛行,即分数代表了教学结果和学生的一切,不合理地解释、滥用分数的现象严重,分数被视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灵丹妙药。

2.重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评价轻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即过分地看重数学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兴趣、愿望、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3.教学评价缺乏激励性,即一切评价都只是为了排队、鉴定、筛选,而不是为了促使学生产生更好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功体验。

(二)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中的这些片面性,既妨碍了智力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无法保证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目标的落实。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1.树立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这一新的目的观

教学评价究竟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还是为了鉴别和筛选,以决定学生能否受到奖励或得以升学?对这两者的回答都应该是肯定的,但前者应是核心和关键,因为奖励或升学实际上是学生努力学习后的自然结果。试想,如果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评价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教学评价在鉴别和筛选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若将评价的重心置于此,就是舍本逐末了,如,有的教师进行数学单元测验,目的只是让学生有一些平时成绩,以便于增强学期结束时计分、排名的合理性,而不是通过测验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激励其进一步努力学习。类似这样的评价搞得越多,学生的心理压力越大,越不利于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

2.把非智力因素纳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

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就必须把非智力因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能仅仅强调对智力因素的评价。在这方面,日本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他们针对过去数学评价中过分偏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倾向,把学生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摆在了数学评价内容体系中的首要位置,其次是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调查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最后才是作为学习结果的知识、技能等。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3.改革小学数学考试和评分制度

考试和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手段。考试和评分制度虽然存在不少弊端,但要完全取缔,从目前来说,既不现实也不可取,关键是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它,使之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对此,国内外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我国“成功教育”的实验教师们,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是不带强迫性的,是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的,就像节日猜谜似的,融自愿性、趣味性、竞争性、激励性为一体,使置身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实验教师利用“分票”的形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的任何一点成功、积极表现或进步,都给予及时的“分票”奖励。“分票”分值一般分为半分、一分和两分三种,“分票”由学生自己保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统考分和奖励分两种,学期或学年总评成绩就由这两种分数按一定权重比例(这种比例以学生个性、基础不同而有所区别)合成。再如,苏联合作教育学学派的沙塔洛夫和雷先科娃,在几十年的教学改革中摸索出了“不给学生打坏分数”的一整套做法:实行可变分数评定,即凡是不足满分的成绩都用“临时分数”记录,使学生感到“我还可以改变现状”,一旦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了满分,就把原来的“临时分数”改变过来。

总之,考试和评分制度改革完善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功能,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激发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

习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叶圣陶先生指出,简单来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汉书·贾谊传》)。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可以说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与表现出来的经常性、自动化的学习方式。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很多种,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思考、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学习习惯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但它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的关系中,人们比较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但往往忽视学习习惯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起的反作用。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习惯往往是他们非智力因素的一面“镜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其非智力因素状况和发展水平一般来说比较好,换句话说,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某种行为,由被动到自觉、由偶尔到经常,逐渐巩固下来时,该行为便可转化为相应的心理品质。如,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质疑问难”的习惯本应是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之后的一种主动而持久的行为。但如果我们想方设法使这种行为尽可能早地发生,即在学生还没有真正喜欢数学时,便引导他善于和勤于问“为什么”,那么,他将在此过程中不断尝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由此,他会主动、自觉地“寻疑”、“问难”,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增强。当“质疑问难”的行为完全达到自动化程度时,说明他的数学学习兴趣已基本形成。也就是说,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主动、越学越爱学。再比如,“独立完成作业”、“先做作业后玩”等习惯是学生的独立性、自制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觉行为。但我们也可从训练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入手来培养其独立性和自制性,使“独立完成作业”、“先做作业后玩”这些行为从无到有、从偶尔到经常,当这些行为完全巩固下来时,它们便成为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相反的,如果学生做作业时,一旦遇到困难就立即求助别人,一旦遇到他感兴趣的事就放弃作业,久而久之,“依赖性强”、“自制性差”就会成为其性格和意志品质的突出缺陷。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其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的复杂过程,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要求和目标;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训练,要防止脱离教学实际为训练而训练;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数学学习习惯,使之消灭于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美)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

2.《数学教育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情感教育目标》,《中国小学数学教育》1992年7 ~8期。

3.严文潘编译:《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激发》,《心理科学通讯》1983年第5期。

4.(日)泽田利夫著,梁威译:《日本数学教育中的评价及方法》,《小学数学教师》199 3年第4期。

5.余文森:《“取消分数”抑或“奖励分数”》,《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6有宝华:《合作教育学派教学评价思想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4期。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教版)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合理、详细。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

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练习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官垱中学刘启炎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 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 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持续冲击着教师,冲节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水平、情感的催化剂。不过,当前仍有很多教师片面认为,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教学机智使“节外生枝”成为“锦上添花”。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生成是与预设相反的概念,生成性课堂不需要预设,其实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新课程倡导“动态生成”,更应注重“有效生成”。下面通过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一、精心预设,实现有效生成。 我们注重“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实行预设时,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探究材料,选择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实现自主的、有效的生成。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实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般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在对称性方面的不同点,学生难以主动意识到。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把握这个特点,实现有效生成?预设时我给各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研究材料,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各小组经过充分的操作探究后,实行汇报交流。生1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2马上反对,认为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并拿出手中的三角形实行示范。而赞同生1意见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手中的三角形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让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生3发现了秘密:生1和生2的三角形不一样,一个是一般的三角形,一个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后,争相举手发言: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也是这样,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上面的教学过程,围绕“判断学过的平面图形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展开,学生通过操作、观察、验证、交流、争辩,相互启发,不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对称性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学会了探究学习的方法。这个教学过程更彰显了“用事实说话”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实践出真知”这个真理。数学知识生成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生成了,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生成了。教学的成功得益于精心的预设,在给各小组提供学习材料时,有的组提供一般的图形,有的组提供特殊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在交流时产生冲突,引发争辩,逐步完善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虽是不着痕迹的自然生成,但一切都在预设之中。 又如:在复习立体图形时,为了进一步沟通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它们的底面周长、底面积、高、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掌握圆柱体、长方体等柱体的体积能够用底面积乘高、也能够用横截面面积乘长的方法来计算。为此,我预设了下面三道不同层次的题目,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有效生成。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的运用-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的运用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不能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遵循数学思想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和反復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一、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指人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了解了二者的关系,懂得数学思想是宏观的,而数学方法则是微观的;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明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 在认知心理学里,思想方法属于元认知范畴,它对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培养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意味着解题”(波利亚语),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帮助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 1、备课:研读教材、明确目标、设计预案,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课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适合渗透哪些思想方法一无所知,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内容较多显示的是数学结论,对数学结论里面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并没有在教材里明显地体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应只见直接写在教材上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要进一步钻研教材,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组织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组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一、精心备课是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只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在课堂40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对圆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学生是否会用圆规画圆。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没有将用圆规画圆作为重点,而是适当地把他们引领到更高的境界----如何画指定大小的圆。 课堂的精彩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做到粗中有细,富有弹性。所谓的“粗”是指明确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描述出课堂情景的大体轮廓,在各环节为学生的互动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的“细”,也就是预想每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哪些不同的思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为感悟0.2与0.20大小相等时,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100的正方形纸,其中20格涂了颜色,教师用一个问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说理中弄清楚0.2=0.20 ,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预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效吗? 二、组织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要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全新的课程目标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课程功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观点等,我们称之为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适时的引出数学史中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利用数学文化资源,实现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文化资源很多,其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数学文化的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数学教材,在教材中挖掘隐藏的文化资源. 在数学文化资源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其背后的文化,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文化,改变思维角度,学会思维技巧,让自己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转化能力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数学文化同样可以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数学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好的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

术,将备课时收集的精彩内容,通过PPT展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收集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比如:“圆与车 轮”“长方形与高楼”,“圆与中国结”等等,让学 生明白数学原来是这么的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有利 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让数学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挖掘数学文化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而且与生活联系不大, 这与传统教育方式有关.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 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一味的灌输学生新知识、新概 念,对于枯燥的概念,学生自然会厌烦. 教师要利用好 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找到有趣的数学文化素材,让 学生不感觉枯燥无味. 除去了许多灌输知识的时间,不 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会让学生更好的记住 并且巩固所学. 因为对于枯燥的知识,学生并不容易在 日常生活中想起,然而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素材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素材来学习数学,学生下次接 触到生活中的事物时,便会想起学习的数学内容,更有 利于巩固所学内容,因为数学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 的,在生活中找到例子并不难.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 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讨论,然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现实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 形有关的事物,如学校中的类似长方体建筑,拍其一个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我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使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能够表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表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理解》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表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

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水平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以前听过一节相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绝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仅仅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个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理解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能够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 铜仁市第二小学尹春华 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独到的作用,它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引发思维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性基础上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中,只要你想去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那么你就必须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长此以往,逐步形成思维意向。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意注意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有意注意,并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就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度。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三角形、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素材和资源,去控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自己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文/达娃央宗 数学教师要关注什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为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距离。同时,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去搜集相关资料,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比如,我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前一天让学生看看在生活中除了学过的整数外,还有哪些数。第二天,在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有学生在数学书的背面看到单价是4。03元等,这时,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并说明课前预习能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些尚未学习的知识,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注重活动的尝试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个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常经历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况:

(1)让学生进行“1分钟写字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写的字数量最多?”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工效”。 (2)“根据你1分钟的写字数量,能算出5分钟能写出多少个字吗?”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初步认识什么叫“工作总量”。 通过尝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具有了同化作用,老师稍作点拨,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注重学生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思考、去讨论、去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也可以是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具体的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先出示例题:“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9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讨论交流。 (1)自学:例题中求的是什么?标出应用题中的“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2)讨论:什么叫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找出这三者的关系。 (3)交流发现:①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②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效和时间;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效,可以求出时间。 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探讨,找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 四、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在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书,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了他100元,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只记得其中两本三十几元,一本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买。 1、设问:同学们觉得100元够买这三本书吗? 2、追问:每本书具体价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就能作出判断呀? 3、小结: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4、最后: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便。 我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了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马口小学数学教研组材料1.最小的一位数是几? 表示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表示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位数。3285 ,在十进制中的数位从右起往左有个位、十位、百位……每位数上的单位数,个位上是1,十位上10,百位上是100。一个数如果千位以上的数字都是0,只有百位上有不为0的数字,则此数是三位数。一个数若是两位数,其中十位数字不是0所表示的数叫做二位数。同理,用一个不是零所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 由此可知,0不是一位数,所以最小的一位数绝不是0。那么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呢?我们知道,一个数中每位数的单位数最小,三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0,二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所以,一位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 2.“0”为什么是偶数? 0÷2=0,所以0是偶数,因为0能被2整除。0在数轴上正处于偶数的位置,也说明0是偶数。我们一般用2n表示偶数,当n=0时,2n就是0,说明了0就是偶数。肯定0是偶数,不仅如上所述,合乎偶数的定义,而且在叙述数学规律时有很大便利。例如:中学代数讲到乘方运算符号法则时,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这里,偶次幂就包括0次幂在内。 3. 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是指甲数比乙数多的部分占乙数的几分之几,是以乙数为标准数的;而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指乙数比甲数少的部分占甲数的几分之几,是以甲数为标准数的。两者的标准数不同,因此答案也不一样。 分子不变,还是1,如果是问少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和,如果是问多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差。 4.X÷12=7……3是方程吗? 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相等的算式,而代数式是用“+”“-”“×”“÷”、乘方、开方以及括号等表示运算法则或顺序的符号联结数字或字母得到的式子。 “……”并不表示7与3之间的某种运算关系,也不表示运算顺序,因此“7……3”不是代数式,“X÷12=7……3”不是等式。等式应满足传递性和对称性 ①根据87÷12=7……3,73÷10=7……3,无法得出87÷12=73÷10 ②将87÷12=7……3变成7……3=87÷12,就毫无意义。 5.比值能否用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而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比值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分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和不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表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如“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值是2”可以说成“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

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也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断努力。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诸多效率低下的现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问题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目前的教育存在着逼着教师拿出成绩,虽然深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由于要进行考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避开这样的认识,走为考试服务的捷径,把培养能力晾在一边。我们知道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问题二、课堂教学围绕全体学生开展,而忽视优等学生的存在。 由于我们所在的学校全是农民子女,家长没有时间,也懒于管孩子的学习,因此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颇多,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照顾到中下水平的学生,故而整堂课始终以中下学生为起点,对其中

的某一知识点不厌其烦进行重复,课堂发言也照顾这些学生,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中下学生课堂紧张,学习乐趣全无,优等生更是无聊之极。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使每一学生都有收获。 问题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的课改由于采用导学案形式教学,应当说这并不是坏事,但问题就是教师机械使用,导致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管什么课型都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加上教师平淡、没有激情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呢?不喜欢又怎么能学好数学呢? 问题四、重视笔算,忽视口算。 忽视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强调用笔算计算和验算,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口算是不重要的。带来的后果是计算越来越慢,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也影响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不自信,逐渐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优点。口算训练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 以上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通过分析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存在着随意性,对于突发的事情应急力不强的现象。要想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就要知道要想交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就要长流水,才能达到真正“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新课堂焕然一新,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5-09-09T15:54:27.0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作者:费洪玲[导读] 山东省日照凤凰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费洪玲山东省日照凤凰小学276800 “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孩子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积累。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扇子、书、红领巾、粉笔盒、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入时,让一名学生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问:“能走完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怎么可能走完!”“为什么?”“不就是不断地重复走吗?”我接着又说:“其实有个故事也存在这个现象,永远讲不完——”不等我说完,有的同学激动地大声说:“我知道!我会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跟着讲了起来。此时顺势引出“循环” 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 三、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在实验中探索学习数学例如:教学六年级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首先用橡皮泥自制一个圆柱体,再削切成最大的圆锥体,发现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提供给他们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和圆柱形容器,通过倒水实验,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它们体积的三倍关系。最后通过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就自然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中秋节之夜,明明一家4口在赏月。爸爸让明明把一个大月饼切开,必须切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你会切吗? 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一样多。 最后引出:人们在分物品时,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五、走进生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应用意识,体验应用的价值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6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在学生认识面积后,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参考文献 [1]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 [2]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012-09-29 19:45市一小卢家清[博客]4088 字, 阅读3865, 评论1 本文收录在604370: 教学9269: 教学随笔(1022)601116: 教学随笔(1022) 新课标有了新要求,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观点与做法: 1.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从学生日常的买菜、买学习用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因此,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做到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知识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总之,数学教学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我在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校园的植树活动,植树的路线老师已经画好了,现在我把同学们分成三组,小组长负责栽树,每个组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第一组同学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先让练习册得“优”的6名女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又让练习册得“优”的5名男生到讲台上站在第二排,每人发一面小红旗,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的练习册没有得“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例题,只是我把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他们就能很自然的找到两种解法。也可以先想想两次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站到了讲台上领奖,再从总人数里一起去掉。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讨论、计算,这样不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牢固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而且表扬了作业优秀的同学,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摘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数学实践认识变式引导对比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

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三)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