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

第五章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

一、未来25-100年大气、气候和海平面的预期变化

(一)、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

从第一章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人类活动增加的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使地球表面变暖。最直接可信的证明据来自美国夏威夷1958年以来的大气中CO2浓度的观测,那里代表的全球平均的CO2浓度已经由330ppm上升到368ppm,在我国青海瓦里关山1990年以来的观测也证明了这种变化。

(二)、气候变暖的几种趋势

1、世界

在IPCC第一工作组的报告《气候变化2001:科学基础》中,确认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经升高了0.6±0.2℃。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拟定的情景范围(人口、社会、经济和技术),模型预测结果为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比1990年增加1.4 oC~5.8oC,这一增值将是过去100年增温值的2~10倍,并将引起全球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北半球雪盖和海冰的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一些极端气候事件(高温、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强风暴等)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加。

2、中国

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已经增加了0.4~0.5℃,以冬季和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增温最明显,但南方有些省区却在变冷。近 50年降水逐渐减少,华北出现暖干化趋势。

(三)、海平面上升对世界和中国沿海地带的影响

1、世界

根据IPCC所有情景的预测结果,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在1990~2100年期间将上升0.09~0.88米,但区域间的波动十分明显。预测1990~2025年以及1990~2050年间的上升高度分别为0.03~0.14米和0.05~0.32米。这主要是由于热膨胀以及冰川和冰盖的消融所致。基于IS92情景的第二次影响评价报告预测海平面上升范围是0.13~0.94米。尽管在这次影响评价中预测的未来温度较高,但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却略有降低,这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改进了的模式,模式中冰川和冰盖的贡献已经变小。

2、中国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我国海平面近五十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到2050年上升幅度为6~26厘米,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30~70厘米。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与全球平均变化相比,区域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预测有很大的不同。下表是根据过去50年的实际观测和模型模拟结果做出的我国主要沿海地区海平面升高的预测。它处于全球预测的较低的范围内。

表5-1 我国主要沿海地带未来100年海平面升高预测(厘米)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态系统和经济部门的可能影响

不同的对象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是不同的,它反映了系统和地区的敏感性。已有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影响程度取决于部门或系统的脆弱性及适应能力。脆弱性是指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可能程度。与之相对应的是部门和系统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减少脆弱性,因此也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有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18000公里,岛屿5400个,岛屿岸线长度1400公里。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湿润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2%,半湿润地区占15%,半干旱地区占22%,而干旱地区占31%。主要城市的年平均气温从东北哈尔滨的4.8℃到海南海口的24.5℃;年降水量从最干旱的银川的169毫米到大陆降水最多的南昌的2367毫米,差异巨大。

我国有耕地13亿公顷,荒地10.8亿公顷,其中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林地面积2.633亿公顷,其中森林1.5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6.55%;草地面积4亿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3

亿公顷。大陆地表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米,地表径流27115亿立米,其中冰川融水量560亿立米。煤的保有储量10071亿吨。

1999年底全国人口已达12.95亿。人均资源量不大,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巨大。

(二)、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物理过程在内的各个部门领域对主要气候要素都有一个适宜范围,这是多年自然选择和人类活动不断适应的结果。如果气候变化特别是快速的气候变化使主要气候要素超出了这个适宜范围,那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部门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现有的观测表明,过去100年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各经济部门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见下表):

表5-2 20世纪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国东北地区温度升高了约1℃,使粮食生产有所增加,但也引起盲目开荒,造成生态破坏的潜在问题。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已经减少了24.7%,各大湖泊水量大都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对这些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绿洲农业造成巨大威胁。

现有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的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为了减少可能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未来50~100年可能的影响做一简要的分析。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世界

气候变化将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尤其是对热带和亚热带的低收入人群。气候变化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健康,包括直接影响(如,在温带国家中虽减少了冷胁迫但增加了热胁迫以及在洪水和暴风雨中的丧生)和通过传染性媒介(如蚊子)、水生病原菌,水质量、空气质量、食物供给能力与质量(如一些谷类作物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人口迁移以及经济受挫等造成的间接影响(中到高可信度)。一些影响可能是有益的(如减少了冷胁迫、在一些地区减少了疾病传播),但其表现的主导影响是负面的。实际影响程度与当地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对于每个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都有一系列社会、制度、技术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例如,适应对策包括加强公共健康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健康进行环境管理(包括空气和水质量、食物安全、城镇和住房设计以及地表水的管理)、提供适当的医疗保健。

2、中国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初步结论的不确定性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变暖将减少冬季因病的死亡率,甚至大于夏季高温引起死亡率的增加值。由于洪水和干旱的几率增加,由此造成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的几率也会增加。气候变化也会加重心血管病和疟疾及血吸虫病的危害。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

我国西部可能变暖变湿,草原可能向上、向西北扩张,从而使鼠疫疫源地相应扩大;也有可能使川滇青藏的低硒区发生位移和扩大,影响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分布和增长。另外,气候变湿和不适当开发有可能加重环境碘硒的流失,加大缺乏症的范围。

除了国际上通用的适应对策外,还应特别关注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作为发展中国家典型地区的特别需求。

(四)、对农业的影响

1、世界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而且估计生产力的变化幅度从增加到减少都有可能(中等可信度)。CO2浓度增加将会使大多数植物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CO2增肥效应)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使得碳在植被和土壤中累积逐渐增加。气候变化可能使CO2对生产力的直接效应增加,也可能使其减小,这取决于作物类型、区域以及气候变化情景。谷类作物模型表明,在温带地区,温度增加较低时产量会增加,但温度增加较高时,产量将会减少(中到低可信度)。在大多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无论何种程度的温度增加,都会使谷物产量降低(中等可信度)。在中纬度地区,作物模型表明,温度增加在几度之内以及相应的CO2浓度增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正效应;而温度增加若超过几度,对作物的产量的影响一般是负的。在热带

农业区,类似的评价结果表明,甚至是温度的极小增加,也会使一些作物产量降低,因为热带地区的温度已经非常接近这些作物生长所能承受的最高极限。在降雨也将同时有较大程度减少的亚热带和热带的旱地/雨养地区,温度增加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将更加突出。包括了自动的农业适应措施(如种植时间以及作物品种的变化)的一些评价所估计的作物产量受到的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比不包括适应性的模型的估计结果要小。这些评价考虑了CO2的施肥作用,但没有考虑技术革新、虫害和病害、土壤和水资源退化或气候极端事件等的影响。农民对饲养家畜如何适应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胁迫方面了解得还很少。几度或者超过几度范围内的变暖预计将使全球的粮食价格增加,而且可能使脆弱人口遭受饥饿的风险增加。

2、中国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因全球变暖可能在总体上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如果能够对不利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话,未来30~50年(2020~2050年)的气候变化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将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施肥量增加,农药的施用量将增大,投入增加。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将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

(五)、对水资源的影响

1、世界

预计气候变化将会使许多受水资源胁迫的国家的水短缺和水质问题加剧,不过在另外一些国家的情况则会有所缓解。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会增加,但是在一些国家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也会降低。气候变化将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河流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但在其它一些地区也可能增加(中等可信度)。不同情景下变化量差别较大,部分是由于降水量预测的差异(特别是降水强度),部分是由于蒸发量预测的差异。CO2排放如果年增加1%,到2050年将会有几亿到几十亿人口的水供应减少10%或更多。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淡水质量也会下降(高可信度),但在一些地区这可以通过流量的增加来缓解。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将对水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未受管理的以及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得最为脆弱。

2、中国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较大,以辽河流域变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另一方面,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将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因而,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多,将加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有针对性的搞好水利基本建设和治理并防止水土流失,是水资源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

(六)、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世界

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预计会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特别是一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增加(高可信度)。因干扰而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将增加,如火灾、旱灾、虫灾、外来种侵入、风暴以及珊瑚礁白化事件等。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气候胁迫与其它胁迫(如土地转化、土地退化、收获、污染等)共同作用,会使一些特有的生态系统受到本质上的破坏或完全消失,而且会使一些有高度灭绝危险或濒危的物种灭绝。珊瑚礁和环状珊瑚岛、红树林、寒带和热带森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大草原湿地以及残存的天然草地是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生态系统的一些例子。在一些情况下,受威胁的是那些可以减轻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些生态系统(如可以缓冲风暴影响的沿海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可能方法包括建立允许物种迁移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和栖息地,对物种进行人工养护和转移。

2、中国

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除云南松和红松分布面积有所增加(约12%和3%)外,其它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明显抬升。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将是使我国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七)、大规模的和不可逆转的影响的可能性会带来难以可靠量化的风险

预计21世纪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地球系统发生大规模及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产生洲际和全球范围的影响。这些可能性对气候情景的依赖很强,而对所有可能情景的影响尚未全部评价。因此对有些重大的影响还没有十分肯定的结论,这种例子包括:到北大西洋的温盐环流显著减缓,格陵兰和西南极冰原的大量减少,陆地生物圈碳循环的反馈以及永冻地区陆地碳的释放和沿海沉积水合物的甲烷释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加快。目前对地球系统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并未十分了解,但基本认为可能性非常低;虽然如此,这些可能性会随着气候变化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如果地球系统发生这些变化,它们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持久的。例如,海洋温盐环流的显著减慢会改变深层海洋的含氧水平及海洋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并使欧洲部分地区的变暖减弱,甚至开始变冷。西南极冰原的碎裂或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都会使全球海平面在未来1000年中最大升高3米,淹没很多岛屿和大片的沿海地区。虽然这种变化依赖于冰原减少的速率、海平面升高的速度和程度,但仍很可能大大超出人类和自然系统在没有受到重大影响时的适应能力。由于变暖引起的永冻区陆地碳和沿海沉积物水合物的甲烷释放,也会进一步增加大气的温室气体浓度,从而加剧气候变化。

三、选择适应性措施的条件及面临的挑战

(一)、影响的地域差异

人类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在不同地区、在同一地区对不同人群来说都是不同的。地区在基准气候条件和预计的气候变化条件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地区间对气候影响因素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系统有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资源和制度,受到不同情况的影响,这些都导致各地区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从这些差异中,归纳出世界主要地区着重关注的问题。然而,即使在相同的区域,影响、适应能力和脆弱性也是不同的。

如上所述,所有区域有可能面临一些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表5-3高度概括出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和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一些区域受到气候变化灾害的影响且适应能力有限,这些地区特别脆弱。多数的欠发达区域对气候变化尤其脆弱,这是因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部门是它们的经济主体,同时也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力、资金和自然资源较少以及机构和技术能力都比较有限。例如,小岛国和地势低洼的沿海地区对海平面升高和暴雨非常脆弱,多数国家的适应能力有限。预计极地的气候变化影响大,而且十分迅速,其影响包括海冰的范围和厚度的下降、永久冻土带的退化。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对季节性河流流量、洪涝和干旱、食物安全、渔业、健康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非常脆弱。这些方面的变化也是这些地区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这些地区适应能力一般都很低。即使是在适应能力很强的地区,如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些脆弱的社区,如土著人,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欧洲,南欧和北极地区的脆弱性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表5-3 区域影响、脆弱性和重点关注问题

(二)、哪些适应措施可以抵消负面影响

适应性措施具有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增强有利影响的潜力,但这会增加成本,而且不能避免所有的损失。极端事件、变率和变化速率都是分析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适应性的关键特征,而不能仅仅考虑简单的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人类和自然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尽管人类系统的适应比保护自然系统的适应有更大的选择和激励作用,有计划的适应可以补充自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层次上补充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一个必要的战略。

可以总结过去适应气候变率或极端气候事件的经验,以用来制定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宜战略。对当前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的适应性措施常常会产生的有利影响,并奠定对付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然而经验也证明,发挥这些潜在适应对策的全部作用还是有许多限制的。另外,在基于短期认识的决策、忽视已知的气候变率、使用不完整的预测意见和不充分的信息以及过分依赖保险机制时,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适应措施,例如在风险较大地区盲目发展。

(三)、适应能力建设能产生直接的正面效益

很多对气候变化脆弱的社区和地区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加、资源耗尽和贫穷的压力。凡是能够减少资源压力、改进环境风险管理、改善贫穷人口生活的政策也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平性、增强适应能力、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其它压力。在设计和执行发展行动方案时,如能考虑气候风险因素,将可以促进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并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四)、适应成本/效益分析的难度

自早期IPCC评价报告以来,在检测生物和自然系统的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对适应能力、极端气候事件的脆弱性和其它关键的与影响有关的问题的认识。这些进展表明,需要开始设计适应性战略和适应能力建设的行动。然而,适应成本/效益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区分人为活动引起的影响和自然变化造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加强未来评估能力和减少不确定性,确保政策制定者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响应气候变化可能的后果,包括在发展中国家和由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研究。

为了缩小目前知识与政策制定者需求之间的距离,最需要优先研究的领域是:

·气候变化下人类和自然系统敏感程度、适应能力和脆弱性的定量评估,重点是在气候变异的范围、变化频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方面。

·评估对预计的气候变化和其他触发因素引起的突变的阈值范围。

·理解生态系统在全球、地区和更小尺度上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多重胁迫的动力响应。

·研究各种适应对策,估计各种适应办法的有效性和成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中可能的适应方法和困难的差异的方法。

·评估预计的气候各种变化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非市场条件下对物品和服务影响的计算,以矩阵方式计算和对待不确定性的一致性,因素包括但只限于受影响的人口、土地面积影响、濒危物种数量和影响货币价值、关于不同稳定水平和其他政策情景的影响。

·综合评价,包括风险评价,以对自然和人类系统及不同政策结果的相互作用进行估计。

·评价在政策决策过程、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动议中包括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科学信息的机会。

·改善长期监测,理解气候变化和其他胁迫对人类和自然系统影响的系统和方法。

·交叉性问题特别需要国际合作来进行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区域评价,包括能力建设和监测培训、评估和数据收集,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和为发展中国家做这些工作(尤其是以上提到的优先领域)。

(五)、非持续性资源利用增加脆弱性

1、非持续性的资源利用使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增加

将自然栖息地转为人类利用、对环境中资源的高收获率、不能防止土地退化的耕作和放牧活动、空气和水污染等使系统适应变异或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以及系统退化后的恢复弹力降低。这些压力使得系统以及依赖于系统而提供食物、服务和生活的人们对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这种压力,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要达到满意的发展目标而又不对系统施加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是一种两难选择。

2、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会减缓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更频繁和更严重的干旱能够加剧土地退化。暴雨事件增加可以使洪水、滑坡以及泥石流增加,而由此产生的破坏在某些情况下能使多年的发展努力付诸东流。健康和营养状况的进步在某些情况下会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的影响而倒退。这些灾害由于所处的动态和不稳定的区域(如洪积平原、障碍性海滩、低地沿海以及毁林的陡坡)的进一步发展将加剧。

3、如果不予重视,气候变化能使一些发展规划的作用减小

发展规划通常包括为管理那些气候敏感性的资源在基础设施、公共机构、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敏感性资源有水、水电、农业土地以及森林等。这些规划的实施受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性增加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因子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被考虑得很少。分析表明,规划完成的弹性较大,在某些情况下,适度增加投入会使规划在一系列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很好地得到完成;

而且,由于目前气候变异产生的风险较大,较大的弹性会带来直接的价值。四、综合影响评估的矛盾与斗争

(一)、用什么来评价长期综合影响的风险

IPCC第三次评价用5个指标来评价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的风险,这包括:造成潜在的、大规模及突然变化的、难以定量的风险,珍稀及濒危生态系统的反应,影响的分布即区域影响的差异,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风险,聚合的影响等。人们还用GDP的损失来估计可能的综合损失。但全球变化中人们最担心的还是潜在的大规模及突然的变化会造成难以定量的风险。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具有触发地球系统大规模突发变化的可能,从而对大陆和全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反馈反过来又增强了气候变化。例如,如果传输温水到北大西洋的大洋环流持续过于缓慢,会改变深层海洋的含氧水平及海洋吸收的碳量,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并减弱西欧的变暖。西南极冰盖的崩溃会使全球海平面升高4~6米,淹没很多岛屿和大片的沿海低洼地区。根据冰盖崩溃的速率不同,海平面升高的速度很可能大大超出人类的经验以及在正常状况下人类和自然系统的适应能力。陆地碳或永冻区的甲烷水合物或海岸带沉积物由于变暖引起的大量释放会进一步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从而加剧气候变化。有迹象表明,水循环的变化有可能是这种被触发的大规模突然变化,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将其作为热点。

(二)、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

IPCC第三次评价突出了综合性,即政治性。在报告编写过程中,曾提出了十个综合性问题,意欲建立起各章节、甚至各工作组报告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集中在"如何确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条所提出的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水平",如在最新排放情景的前提下,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未来25、50和100年的地区和全球气候、环境及社会经济后果是什么(特别是农业和水)?在历史和当前排放的背景下,如果考虑减少排放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时间和程度会怎样影响气候变化的速率、程度,从而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经济?用敏感分析方法得出的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对地区和全球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后果怎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成本效益和时间框架如何?为确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条所提出的"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分析该怎样做贡献?等等。预计这将是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在不短的时间内,其结果都会引起争议。

(三)、综合影响是否可以与全球可排放上限联系起来

在第三次评价刚刚开始不久,1998年维也纳的IPCC全会上,美国等就提出了评价气候变化影响的阈值问题,并想纳入第二工作组综合评价一章的编写提纲中。其真正意图是想把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全球排放上限定量地联系起来,从而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诺减排。两年来,几经反复,最终科学家没有支持这种联系。目前,IPCC还没有找到全球排放总量与气候变化整体不利

影响的直接关系。但是也做出了一些颇具倾向性的"科学结论",作为进一步确定阈值的基础。可以预见,IPCC一定还会在这个方向上继续下去,这需要解决很多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但这肯定是IPCC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虽然上述结论还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认可,但IPCC已经得出了全球平均温度升高3℃以上则各地各部门都将出现不利影响的所?quot;准阈值"结论,进而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建立温度阈值与大气浓度及排放上限的关系。各国科技界都在密切关注。我们也要有所作为。

这里有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一个是何时温度升高3℃?不同的社会经济情景下其发生的时间范围由几十年到百年不等。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真的升高了3℃,是否会触发水循环大规模的不可逆的变化?对此,我们研究还很不够,但不能掉以轻心。

来源: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2003-7-2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B.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C.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氟氯烃C.二氧化碳D.氮氧化物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害虫袭击的能力提高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5.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的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所致D.森林被砍伐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腐蚀建筑物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记载: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

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2卷第4期 2006年7月 目次 研究论文 14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何建坤刘滨陈迎等154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等 综述 161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丁一汇孙颖 研究短论 168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季节差异杨莲梅张广兴崔彩霞173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刘艳舒红李杨等177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唐红玉肖风劲张强等181 渭河、汉水流域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赵珊珊张强陈峪等184 1951-2005年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变化陈丽娟张培群188 影响北京城市增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分析郑艳潘家华吴向阳193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郝立生 对策建议 197 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陈迎 动态快讯 202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艰难迈出第一步苏伟孙国顺赵军204 IPCC第25次全会在毛里求斯召开戴晓苏205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贾朋群胡英207 第一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学术会议在横滨召开效存德 20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II):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II):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何建坤1,刘滨1,陈迎2,徐华清3,郭元3,胡秀莲3,张希良1,李玉娥4,张阿玲1,陈文颖1,韦志洪1,段茂盛1,张晓华1,吕应运1 (1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减缓碳排放;对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P467/D820 文献标识码:A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Two Peculiar Phenomena of Climatic and Glacial Vari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施雅风1,2,刘时银1,3,上官冬辉1,李栋梁1,叶柏生1,沈永平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关键词: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降温;冰川退缩;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前进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丁一汇,孙颖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气候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研究多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要准确的预测将来气候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概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目的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并且总结概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流体动力学模式,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构造抬升变化的“构造—输入”模型。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1 引言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山区出现泥石流和雪崩;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以及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在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中,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加;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变暖,对热力结构和水质产生影响;树木出新叶、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出现时间提前;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地区春季植被提前“返青”,变暖造成了生长季延长;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人为碳排放的增多导致海洋更加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0.1个单位。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正在开始影响许多其他的自然和人类系统,山区的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在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更暖、更干的环境已经导致了生长期的缩短,并对农作物产生了有害影响;海平面升高和人类发展,都在造成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的损失,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气候变化越剧烈,净影响就越趋向于负面,最脆弱的是那些位于海岸带和江河平原的地区、经济与气候敏感性资源联系密切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易发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联系,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和部门。气候变化对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1】。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将来气候的的预测,尽早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其中大气上界辐射变化的影响主要受地球轨道形状变化和太阳活动的控制,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主要涉及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城市化热岛效应。 早期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式有热力学模式和流动力学模式。热力学模式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它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流体动力学模式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1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来源: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4t、2.20t、0.56t、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策略和第三种策略都不足取,只有第二种策略比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承受力较小但又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多年谈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终于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到2000年使发达国家的GHG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上。1997年第二次公约缔约国会议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候,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GHG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的GHG排放目前尚不受限制。 二、需要采取的行动(略) 为招待稳妥的预防性策略和目标方案,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科学研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三、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到的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小组姓名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 【技能目标】 利用不同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措施。 【情感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影响,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2、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 【重难点】 1、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 2、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措施 【课时】1 【学法指导】 注意深入思考学案中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只记最后的结果,疑惑点可以与同学探讨; 【学习过程】 【情景设置】教材引言 一、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一.阅读教材,结合图4-3-2,过去的全球气候 变化的情况。 (1)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2)研究过去气候变化通常划分哪几个时期? 、、 (3)读图4-3-2,你能总结出15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吗?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和期交替,

大致以年为周期。冰期时,冰川从向,从向推进,气候 明显变;间冰期时冰 课前评价ABCD课后评价ABCD 川,气候变。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中。 ②、“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 大量史料表明,500年来我国气候的变化表现为15、17、19世纪的期和16、18、20世纪的期交替出现。 ③、百余年来,仪器观测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也 是冷暖交替,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____年代全球气候逐渐_____,此后30多年全球气候有所变____,从20世纪____年代末开始,全球气温又逐步______,并呈现加速态势。 【自我小结】对该部分内容做个自我总结吧: 过去全球气候处于不停的中,全球气候受多种因素 影响很复杂,如受、、、等因素影响。地质时期的气候 变化状况总体表现为的期和的期交替,当前地球气候正 处于的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探究二:气候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原因是什么呢?阅读教材结合图4-3-3思考: 1、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变 化趋势?同期全球气温有何变化趋势?特别是(时间)以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海陆火山活 洋地动太阳活 动自然变 率温气土城室 溶地 市气利体胶用化生命期(年) 50-200 12-17 120 1 3."3 500?种类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及其它增温效应(%) 63

154117温室气体的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 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 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 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5.34t、 2."20t、 0."56t、 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也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水,就会患上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届时,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 而在另外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将会加重,人们也会被迫食用水质不好的水。同时荒漠化导致土壤盐分增多,将不再适合作物种植。 天灾还是人祸? 虽然全球变暖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每个人都看见了,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变暖,在科学界至今悬而未决。 马柱国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期过程,与大自然自身的变化规律有关,但人为因素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不容忽视。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肯定会使地球变暖,但温室效应在地球变暖中占多少份额,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另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也有可能造成地球气候变暖。比如城市化的加速造成地表植被减少,这势必会使地球的“肾”(湿地)和地球的“肺”受到损伤。 去年,俄罗斯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日之事。未雨绸缪,人类应该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研究期待深层次 全球变暖是上个世纪以来观测到的明显事实。学术界更加关心的一直是探寻这些变化的原因,而被《科学》杂志认可的气候研究进展却侧重于变化后的观察与适应。但要真正理解或证实这种关系,必须提出理论上的证据,即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这一点国际学术界进展甚微。事实上,对气候变化后果的观测和讨论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生命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即便这种变化的原因像当前主流研究认识的那样单纯———是由于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者对于气候系统本身复杂性的认识也将影响到对于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料。反过来,对当前人们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准确评价对于气候系统本身性质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相关链接 根据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二○五○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 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全球变暖与一千一百零三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和昆虫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一研究推断到了二○五○年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因汽车和工厂废气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已达到了过去一百至三千万年间从未达到的水平,这威胁了许多物种,全球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天气、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意识到了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成书于战国前后的《黄帝内经》使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顺应天时而养生的理念,“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当如今的生存环境变得看上去日益险恶,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世界每个角落的注意。通过谷歌趋势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在2007年及之前对于“climate and health”(气候与健康)的搜索为0,从2008年2月开始,针对这个关键词组的搜索开始出现,迅速攀上了一个高峰,并在近两年来居高不下。 气象与环境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乱爆发的元凶可能是厄尔尼诺,太平洋增暖的环流刺激隐匿霍乱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霍乱在南美洲19个国家流行创造了条件。 虽然这种理论颇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相信,霍乱爆发只是一种先兆,全球的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医疗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式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王敏珍、董继元表示,气候变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感受器官对人体产生影响。当这些感受器官接受了来自大气环境的刺激后,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反应。 但并不是所有个体都会有一致的反应。他们认为,气象因素对人体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的情况,还取决于各人的心理状态与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对气象因素刺激的反应并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比较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但是当气象条件的急剧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时,人们就会感觉不适或进而生病。 这些疾病或症状包括伤疤痛、风湿痛、心肌梗塞、栓塞、感冒、中风、多发性关节炎、风湿病和一些传染病等。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