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网络编程复习资料汇编(学生)

C#网络编程复习资料汇编(学生)
C#网络编程复习资料汇编(学生)

汇编语言-DOS功能调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程序设计类课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姓名: 系:计算机系 专业:计算机专业 年级:09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年12 月30 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2009 姓名:学号:实验室号田507 计算机号 79 实验时间:11.11.22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 DOS功能调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DOS中关于显示功能调用指令的用法; (2)领会修改显存方法显示字符。 二、实验内容 1)输入一个字符,显示出来。 2)输入一个字符串,显示出来。 3)BUF开始的3个16位二进制数用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显示出来。 (1)理解程序 (2)输入程序,汇编,运行(在DOS状态下输入:文件名.EXE),观察结果。 (3)如果要分行显示,程序要如何修改? DATA SEGMENT BUF DW 4F59H, 56A8H, 0FF90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DS: DA TA START: MOV AX, DA TA MOV DS, AX MOV SI, 0 P: MOV BX, BUF[SI] MOV CH, 4 L: MOV CL, 4 ROL BX, CL MOV DL, BL AND DL, 0FH

CMP DL, 10 JB NEXT ADD DL, 7 NEXT: ADD DL, 30H MOV AH, 2 INT 21H DEC CH JNZ L INC SI INC SI CMP SI, 4 JNA P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4)直接改变显存内容显示。 (1)显存空间分配: 内存地址空间中,B8000H-BFFFFH共32KB的空间,为80×25彩色字符模式显示缓冲区。向这个地址空间写入数据,写入的内容将立即出现在显示器上。 80×25=2000个字符,每个字符在缓冲区中占2个字节,一个字节存放ASCII码,一个字节存放字符属性(字符颜色、字符背景颜色、闪烁、高亮度) (2)偏移地址计算: 如第2行,第40列:(2-1)×160+40×2 这个偏移地址中存放字符的ASCII码, (2-1)×160+40×2+1这个偏移地址中存放字符的属性。 第M行,第N列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M-1)×160+N*2 存放ASCII码 (M-1)×160+N*2+1 存放属性 (3)运行下列程序,在屏幕的第1行,会显示一个字符X。根据上面(1)、(2)点理解程序段。 STACK SEGMENT DB 128 DUP (0) STACK ENDS CSEG SEGMENT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 1 ),否则ZF为( 0 ).当ZF为1时,SF为( 0 )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 )和( )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 ),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 )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 ),不得有名字的是( ),可有可无名字的是( ). 5.循环程序通常由( )( )( )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 )于+,-;XOR,OR( )于AND,LT( )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 )开始,伪指令( )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 )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 )( )( )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 )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 )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 )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 )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 )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 )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 )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 )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 )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 )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 )表示的 1.原码 2.补码 3.反码 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 ) 1.编译 2.汇编 3.编辑 4.链接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第9页)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位。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8192(2^13)个bit,1024个Byte。 (4)1GB是1073741824(2^30)个Byte、1MB是1048576(2^20)个Byte、1KB是1024(2^10)个Byte。 (5)8080、8088、8029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 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1KB=1024B,8KB=1024B*8=2^N,N=13。 (2)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1KB=1024B。 (3)8Bit=1Byte,1024Byte=1KB(1KB=1024B=1024B*8Bit)。 (4)1GB=1073741824B(即2^30)1MB=1048576B(即2^20)1KB=1024B(即2^10)。(5)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 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一个内存单元=1Byte)。 (6)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 (7)808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根(即一次传送的数据为2B)1024B/2B=512,同理1024B/4B=256。 (8)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统计员的工作汇报就是及时、准确、完善的向相关部门呈递《生产统计报表》。尽量让我们高层管理人员对所管辖的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并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我们详细的汇报中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进度、材料供应、计划执行状况,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等,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异常情况,可以了解人员的思想变化等。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了解这些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并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统计一般是交叉统计为最佳,例如生产的数据,由仓库监督统计;报表上的统计,审核必须是对口的人员。即生产上的数据是由仓库进行监督统计的,就是反应了交叉统计。 没有统计软件的情况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与输出平行,例如总输入的用料单与总产成的进仓单,进仓不单是产品的数量进仓,还要重量进仓(因为重量是要和你的输入材料做对比的),还有废品进仓(也是数量与重量登记)。有入必有出。 统计的人员首先要明白数据怎么来的,要学会利用数据,而不是为数据打工。 二、工作汇报的内容,工作汇报的内容很多 ,现只就生产、质量、物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生产方面的汇报 (1)各类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2)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3)生产进度状况与工时投入,生产跟踪情况。 (4)现场作业状况 (5)各类生产异动情况:包括进度异动、工艺异动、其它异动。 (6)生产人员工作情况 (7)各订单完成情况 (8)产品交货状况 2、质量方面的汇报 (1)各道工序、各车间(班组)的产品质量情况 (2)质量问题及质量异动 (3)各种产品的不合格率机造成因素 (4)内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质量问题的追溯 (5)质量问题的处理汇报 (6)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7潜在的质量隐患 3、物料方面的汇报 (1)物料供应计划的完成情况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知识点 V3.0

第一章 1、什么是汇编语言?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编辑源程序,编译(汇编),连接,运行调试 3、汇编语言特点?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直接操作硬件,高效率(空间和时间,运行速度快,目标代码短,占用存储空间少) 4、数制转换 第2章8086计算机组织结构 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2、CPU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由芯片设计时设计好,不可做任何改动,程序设计员仅能在程序里使用寄存器,寄存器都有相应的名字,如AX,能在程序里直接使用寄存器是汇编语言区别于高级语言的最重要特点,这样就可以直接控制硬件系统。 3、总线结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分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多少位机就是以数据总线来划分,比如8位机、32位机。8086机是16位机,但地址总线是20位,地址总线数量决定了内存寻址空间的大小,如8086有20位地址线,那么寻址空间是:220=210*1K=1M,8086最大寻址空间为1MB,即地址范围:00000H~FFFFFH。控制总线主要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操作,读写操作的主体是CPU,读操作是指CPU从内存或外设读取数据,写操作是指CPU把数据写到内存或外设中。 4、存储器:存储器的最小单元是字节(Byte,由8个位组成),字节的多少就是存储器的容量。每一个字节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就是字节单元的地址,此地址就是物理地址,对于8086而言,编号的形式为:XXXXXH,如85421H。如果要读写存储器,必须知道某一个字节单元的地址。多个字节单元可以组合成更大的单元(数),比如2个字节单元组合成一个字(Word),4个字节单元组合成一个双字(Double Word)等,规定:这个组合后的大单元是以最小字节单元地址为自己的地址。如85421H字节单元内容为12H,85422H 字节单元内容为34H,那么以85421H地址的字单元的内容就是3412H。 地址取最小字节单元的地址为大单元的地址。 内容排序按照“高高低低”原则:高字节放在高地址里,低字节放在低地址里。 详细请参看2.3节(P30页) 5、8086CPU寄存器 (1)通用类:AX(AH,AL)、BX(BH,BL)、CX(CH,CL)、DX(DH,DL) (2)段寄存器类:CS、DS、ES、SS (3)与偏移地址相关类:SI、DI、SP、BP (4)特殊类:IP、FLAGS 所有寄存器都是16位大小,通用类的16位又可看成2个8位的寄存器组成,区分为高8位(High)和低8位(Low),因此取名为AH和AL,其他类似。 CS:存放代码段段地址,DS:存放数据段段地址,SS:存放堆栈段段地址,ES:存放数据附加段段地址,一般作为DS的辅助使用,比如在一段程序里需要用到2个不同数据段的数据时,其中一个数据段段地址存放在DS中,另一个存放在ES中。 SI、DI:一般用于变址寻址方式,如[BX+SI]、[BX+DI], SP:堆栈段中堆栈栈顶的偏移地址,不可修改,由SS:SP逻辑地址始终指向堆栈的栈顶。 详细参看2.3.2,P32页 BP:一般也用于堆栈,可以作为SP的备份,通常也是用SS:BP逻辑地址表示,BP可以随意修改,因此通过SS:BP可以访问堆栈的任何地方。此外,BP还与BX一样,可以作为基地址

汇编语言复习题(附答案)

汇编语言复习题 注:蓝色标记的为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自己做一下或看以一下,认为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一下,另外看一下课后老师布置的相应作业。在此文档最后最后附有课 后四、六章的答案,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哦! 一、选择题 1. 把要执行的程序与库文件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文件的系统程序是(B )。 A. 汇编程序 B. 连接程序 C. 机器语言程序 D.源代码程序 2. 在8088/8086的寄存器组中,CPU确定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对是 (C )。 A..SS 和SP B.DS 和DI C.CS 和IP D.ES 和SI 3. 为了使主机访问外设方便起见,外设中的每个寄存器给予一个(C )。 A.物理地址 B. 逻辑地址 C. 端口地址 D. 段地址 4. MOV AX, 3064H,该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的寻址方式是(A )。 A.立即 B. 直接 C. 寄存器相对 D. 寄存器间接 5. 换码指令的助记符是(C )。 A. XCHG B. LEAS C.XLAT D. MOV 6. 如果A> B (A、B有符号数)发生转移,应选择的条件转移指令是(JGE )。 7. 下列符号中,可用作标识符的是(C )。 A.MOV B.AX C.MSG1 D.1ABC 8. X DB 10H DUP (1 , 2)内存变量定义语句拥有了( A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A.20D B.10D C.20H D.10H 9. 当DF=0时,执行串操作指令MOVSB变址寄存器SI、DI的值将(C )。 A.不变 B. 减1 C. 加1 D. 无法确定 10. 如下指令可将AX寄存器内容改变的是(A )。 A. AND AX , BX B . TEST AX , BX C. CMP AX , BX D . XCHG AX , AX 11.16位CPU支持的I/O 地址范围是(D )。 A. 0~0FFFFFH B. 0~0FFFFH C. 0~0FFFH D. 0~0FFH 12. MUL CL指令实现的功能是(A )。 A.无符号乘法:AX AL X CL B.有符号乘法:AX AL X CL C.无符号乘法:DX AL X CL D .有符号乘法:DX AL X CL 13. DOS系统功能调用(INT 21H )中,显示字符串的功能号是(D )。 A.01H B.02H C.08H D. 09H 14. 在16位CPU读取指令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对是(C )。 A.SS 和SP B.DS 和DI C.CS 和IP D.ES 和SI 15. 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既第2操作数)属于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是(B )。 A.MOV AX,23H B. MOV AX,[BX+SI] C.SUB AX,[BX] D. ADD AX,BX 16. 有内存变量定义语句:VAR DW 10 DUP(1 , 2), 1234H, VAR的属性TYPE LENGTH和

汇编语言学习心得

汇编学习心得 08网工(一)班李锐 0804031002 在大三接触汇编语言之前,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就已经有所了解了,但也只是略微明白一些如jmp,mov这样的指令,极度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在接触这门课程后,感到汇编语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弄懂的。相比较以前学过的高级语言如C、C++等,电脑等于在迁就人的思维方式,但学汇编,人却必须要去迁就电脑的思维方式,要设身处地地用电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汇编语言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另外,在C语言中不到10个语句构成的程序,用汇编语言却要好几十行甚至上百行。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汇编产生一种恐惧感。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一旦对它的原理掌握后,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另外,学习汇编语言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组织结构,对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汇编也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汇编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其语法,而更多的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的体系结构。其中遇到很多新的概念,名字。如寄存器、中断、寻址方式等。这些概念在刚接触汇编这门课的时候难以理解,但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亲手编程的方式也就渐渐清晰明了。 我们在学习之前都需要明确什么是汇编语言。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数据是由二进制数0和1组成的代码。机器指令就是用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指令,一条机器指令控制计算机完成一个基本操作。为了克服机器语言的缺点,人们采用助记符表示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变量代替操作数的存放地址等,这样就形成了汇编语言。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慢慢摸出了汇编学习的规律。 首先,学习这门语言时如果能联系上以前学过的其他高级语言的知识,则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C语言程序的运行逻辑结构有顺序(按语句依次执行)、分支结构(IF...THEN...ELSE...),循环结构(FOR...NEXT)三种结构,也通过C 语言了解并掌握了什么是子程序,什么是调用。事实上,汇编语言中有关程序结构,子程序等等的知识都是跟C语言十分相似的,只是在编程时用到的语言不同:汇编语言完全面向机器,需要指明数据在寄存器、内存中的流向。 第二,学习汇编语言,首要问题是学习80X86指令系统。如果能将指令系统中的各个助记符、格式等都能完全掌握并灵活运用,大部分工作就已经完成了。指令系统确定了CPU所能完成的功能,是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最基本部分。如果不熟悉汇编指令的功能及其有关规定,那肯定不能灵活使用汇编语言。 指令的种类十分繁杂,但其格式却是统一的。 其中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可选项。指令助记符决定了指令的功能,对应一条二进制编码的机器指令。指令的操作数个数由该指令确定,可以没有操作数,也可以有

完整版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10CCCCAADACB 11-20.ADBBAADDCC 1.指令 JMP FAR PTR DONE 属于 ( C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 指令 ,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S 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 指令 ,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 P 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 指令 ,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 NL 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 指令 ,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 NB 指令 3.一个有 128 个字的数据区 ,它的起始地址为 12ABH:00ABH, 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 A.12CSBH B.12B6BH

C.12C59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 ,不正确的是 (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 JNE 的测试条件为 (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 ( A.BX 或 CX

汇编语言知识点

第一章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P2) 降幂法 除法 十进制与六进制之间的转换(P5) 降幂法 除法 补码表示:正数:采用符号—绝对值法 负数:先写出对应的正数的补码表示,然后再将其按位数求反,最后末尾加1,就可以得到负数的补码表示 补吗运算:二进制数按位求反后在末尾加1 第二章 一、存储容量 1K = 1024 =210 (Kilo)1M =1024K = 220 (Mega) 1G = 1024M = 230 (Giga) 1个二进制位:bit (比特)8个二进制位:Byte(字节)1Byte = 8bit 2个字节:1 Word (字)1Word = 2Byte = 16bit 二、存储单元地址和内容 1.存储器以字节(8 bit)为编程单位 2.每个字节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码 3.地址用无符号整数来表示(编程用十六进制表示) 4.一个字要占用相继的两个字节 5.低位字节存入低地址,高位字节存入高地址 6.字单元地址用它的低地址来表示 7.机器以偶地址访问(读/ 写)存储器 三、物理地址= 16 段地址+ 偏移地址 四、存储器的分段: 20 根地址线:地址范围00000H ~ FFFFFH (1MB) 机器字长16位:仅能表示地址范围0000H ~ FFFFH (64KB) 小段:每16个字节为一小段,共有64K个小段 段起始地址:小段首地址 段的大小:64K 范围内的任意字节 五、存储器的逻辑分段优点: 允许程序在存储器内重定位; 允许实模式程序在保护模式下运行; 有利于程序和数据的分离。 六、中央处理器8086/8088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AX,BX,CX,DX 变址寄存器:SI、DI 指针寄存器:SP、BP 控制寄存器:IP、FLAGS 段寄存器:CS、DS、SS、ES

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0CCCCAADACB 11-20.ADBBAADDCC 1.指令JMP FAR PTR DONE属于( C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S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 P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 NL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 NB指令 3.一个有128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12ABH:00ABH,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A.12CSBH B.12B6BH

C.12C59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测试条件为(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 A.BX或CX

B.CX或SI C.DX或SI D.SI或DI 8.已知BX=2000H,SI=1234H,则指令MOV AX,[BX+SI+2]的源操作在(中。 A.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B.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C.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D.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9.执行如下程序:( MOV AX,0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DD AX,BX INC BX LOOP A HLT 执行后(BX=( A.99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正负数的补码表示, 掌握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假设机器字长为8位,[+3]补 =00000011B,[-3]补= FD H 。 2、十六进制数0F8H表示的十进制正数为 248 ,表示的十进制负数为 -8。 3、8位二进制数被看成是带符号补码整数时,其最小值是 -128,最大值是 127 。 4、计算机处理问题中会碰到大量的字符、符号,对此必须采用统一的二进制编码。目前,微机中普遍采用的是ASCII 码,称为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 (1)中央处理机CPU的组成和80x86寄存器组,重点:专用寄存器,段寄存器 1、IP寄存器中保存的是?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2、FLAGS标志寄存器中共有几位条件状态位?6位 3、有几位控制状态位?3位 4、标志寄存器分为哪2类?条件码,控制 5、哪个标志位用来控制可屏蔽中断请求是否被CPU响应?IF 6、键盘I/O、显示I/O和打印I/O分别对应16、10和17号中断。 (2)存储单元的地址和内容,存储器地址的分段,实模式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的表示。 1、如果SS=6000H,说明堆栈段起始物理地址是60000H。 2、已知字节(00018H)=14H,字节(00017H)=20H,则字(00017H)为1420H 。 3、如果数据段中一个内存单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3F756H,(DS)=3F00H,那么使用DS段寄存器指明该单元的段基值时,需要使用哪一个偏移量才能正确访问该单元756H。 4.如果(SI)=0088H,(DS)=5570H,对于物理地址为55788H的内存字单元,其内容为0235H,对于物理地址为5578AH的内存字单元,其内容为0E60H,那么执行指令LDS SI,[SI]以后,(SI)= 0235H ,(DS)= 0E60H . 第三章80x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1)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和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段内直接寻址,段内间接寻址,段间直接寻址,段间间接寻址).数据传送指令(通用数据传送指令、累加器专用传送指令、输入输出指令)、算术指令(加法指令、减法指令(*加减指令对4个标志位的影响[of,cf,sf,zf])、乘法指令(*乘法指令的要求:目的操作数必须是累加器)、除法指令(*被除数在累加器中,除法指令执行完以后,商和余数在?))、逻辑指令(逻辑运算指令(*XOR,AND,OR,TEST指令及指令执行后对标志位的影响)、移位指令)、串处理指令(与REP相配合工作的MOVS、STOS、LODS指令,与REPE/REPZ和REPNE/REPNZ

用汇编语言实现21点游戏基本功能

【实验名称】 用汇编语言实现21点游戏基本功能 【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语言的基本用法 【实验内容】 准确判断任意牌型的大小,辨认玩家与庄家的输赢情况;累计玩家各牌局的输赢比和详细记录。 【实验步骤】 提要: a)每次发牌时随机单张产生A~K b)A记1点 c)在给游戏者发牌前,游戏者可增加奖励或扣除的积分 d)用屏幕显示当前牌点情况和操作信息,然后用键盘输入游戏者的操作 流程: 1.给参加游戏的人基本积分为100 2.首先电脑自身产生一张底牌(显示) 3.给参加游戏的人发一张牌 4.询问游戏者是否要牌,若不要牌,则跳转到第9步 5.重复第3个步骤 6.计算牌点的和(J、Q、K记为10点,2~10分别记2~10点) 7.若牌点和最小值大于21点,跳转第14步骤 8.重复步骤4~7 9.判断电脑自身的牌点最大是否大于游戏者,若大于,则跳转第14步骤 10.电脑自身再发一张牌(显示) 11.重复第6步骤 12.若牌点和最小大于21点,跳转第15步骤 13.重复步骤9~12 14.提示电脑赢的信息,扣除游戏者积分10分,跳转第16步骤 15.提示游戏者赢的信息,奖励游戏者积分10分 16.显示电脑底牌和当前游戏者剩余积分 17.询问是否继续玩下一盘,若要重复2~17 18.结束 子程序调用: 流程图: 【实验程序】 DATA SEGMENT BUFF1DB'****************************************' DB'' DB'Welcome you to run this game!' DB''

DB'****************************************','$' N DB? JIFEN DB? DIPAI DB? PAIDIAN DB? QH1DB? QH2DB? SH DB'10','$' JK DB'PEI LV(10OR5)?','$' MESSAGE0DB'DOU YOU WANT TO MORE?','$' MESSAGE1DB'************YOU WIN!************','$' MESSAGE2DB'************YOU LOST!************','$' MESSAGE3DB'Go on or not?','$' MESSAGE4DB'This is dipai:','$' MESSAGE5DB'This is JIFEN:','$' MESSAGE6DB'******THE GAME IS OVER!******','$' MESSAGE7DB0AH,0DH,'This is your PAIDIAN:','$'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W256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PUSH DS MOV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STACK MOV SS,AX BEGIN:CALL XX0 A1:MOV JIFEN,50 A2:CALL RAND MOV DIPAI,BL CALL CHULI MOV QH1,BL JB1:CALL XX MOV AH,0 INT16H CMP AL,59H JE JI CALL XX21 MOV N,5 JMP A3 JI:MOV N,10 CALL XX20

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指令JMP FAR PTR DONE属于()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S 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N L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N B指令 3.一个有128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12ABH:00ABH,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A.12C5BH B.12B6BH C.12C5A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测试条件为()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A.BX或CX B.CX或SI C.DX或SI D.SI或DI 8.已知BX=2000H,SI=1234H,则指令MOV AX,[BX+SI+2]的源操作在()中。 A.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B.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C.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D.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9.执行如下程序:()

汇编语言知识大全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机器码:1、计算机只认识0,1两种状态。而机器码只能由0,1组成。故机器码相当难认,故产生了汇编语言。 2、其中汇编由三类指令形成:汇编指令(有机器码对应),伪指令,其她符号(编译的时候有用)。 每一总CPU都有自己的指令集;注意学习的侧重点。 二、存储器:1、存储单元中数据与指令没任何差别。 2、存储单元:Eg:128个储存单元(0~127)128byte。 //1字节=1B=1byte=8bit 条件反射:1存储单元=1B=8个2进制;以后的ax,cs 之类的占两个存储单元, ah之类的占一个 3、CPU对存储器的读写:地址信息+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三、总线: 1、地址总线:寻址用,参数(宽度)为N根,则可以寻到2^N个内存单元。 //因为一根总线只能表示0,1,N根的话可以表示2^N 2、数据总线:传送数据用,参数为N根,一次可以传送N/8个存储单元。 3、控制总线:cpu对元器件的控制能力。越多控制力越强。

四、内存地址空间:1、由地址总线决定大小。 2、主板:cpu与核心器件(或接口卡)用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 线连接起来。 3、接口卡:由于cpu不能直接控制外设,需通过接口卡间接控制。 4、各类存储器芯片:RAM,BIOS(主板,各芯片)的ROM,接卡槽的 RAM CPU在操控她们的时候,把她们都当作内存来对待,把她们总的瞧作一个由 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即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 自己的一点理解:CPU对内存的操作就是一样的,但就是在cpu,内存,芯片之间的硬件本身所牵扯的线就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地址的功能就是对应一些芯片的。 第二章寄存器 引入:CPU中含有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由内部总线连接)。而寄存器就是可以用来指令读写的部件。8086有14个寄存器(都就是16位,2个存储空间)。 一、通用寄存器(ax,bx,cx,dx),16位,可以分为高低位

汇编语言小结

汇编语言复习小结 一、8088/8086的功能结构 1、总线接口单元(BIU)。由指令队列、指令指针(IP)、段寄存器、地址加法器和总线控制逻辑等构成。该单元管理着8088与系统总线的接口,负责CPU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访问。 2、执行单元(EU)。由ALU、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译码逻辑等构成,它负责指令的译码、执行和数据的运算。 3、指令预取(指令队列)。8088的BIU维护着长度为4字节的指令队列,该队列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进行工作。 二、8088/8086的寄存器结构 8088/8086的寄存器组有8个通用寄存器、4个段寄存器、1个标志寄存器和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均为16位。分类方法如下:

三、8088/8086的存储器结构 将存储器空间分成许多逻辑段(Segment)来管理。每个存储器单元可以用“段基地址:段内偏移地址”表达其准确的物理位置。 (十六进制)5位物理地址=4位段地址左移1位+偏移地址 小端方式:低字节对低地址、高字节对高地址。 四、为什么能并行执行? 答:执行单元(运算器)和总线接口-指令队列单元这两部分同时工作就是一种并行操作方式,执行单元从指令队列头部获取指令,只要队列不是空的,它就能一直执行无需等待。同一时间内,总线接口单元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填入队列尾部,尽量保证队列处于“满”的状态(8086满队列是六条指令)。也就是说,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并行完成,基本上互不干扰。 五、8088/8086的数据寻址方式 1、立即数寻址方式 2、寄存器寻址方式 3、存储器寻址方式 (1)直接寻址方式 (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4)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5)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六、五大类指令分类: 方法一(按指令功能分类): 1、数据传送类指令: MOV(传送指令) XCHG(交换指令) XLAT(换码指令) PUSH(进栈指令) POP(出栈指令) LEA(地址传送指令) 标志操作指令 2、算术运算类指令: 加法指令:ADD ADC INC 减法指令:SUB SBB DEC NEG CMP 符号扩展指令:CBW CWD

汇编语言2008秋季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2008秋季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十进制数369转换成二进制数为()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16. 2. 计算机中的指令由()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3. 8086的地址总线有20根,寻址范围为()字节。 4. 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存放在寄存器()中。 5. 写出IBM PC机的三种子程序返回的指令(RET), (IRET),(IRETD)。 6. 汇编语言源程序需经过()程序汇编,()程序连接才能生成可执行文件。 7. 存储器某单元的地址表示为2314H:4132H,则它的偏移地址=(4132),物理地址=() 8. REP指令前缀与()指令配合使用。 9. 在显示器上查看和修改内存单元的内容可以使用DEBUG的()和()命令。 10. (AL)=BFH,要求屏蔽第0,1两位,则要执行指令();如果要求第0,1位变反,可使用指令() 11. 宏汇编适合于(),()的子功能段使用; 二、选择题 1. 设字长N=16,有符号数7AE9H的补码表示为( ) A.9EA7H B. 76C4H C. 8417H D. 7AE9H 2. 比较有符号数3260H与0B425H的大小关系为( ) A. 相等 B. 小于 C. 大于 D. 不能比较 3. 指令JMP WORD PTR [BX][DI]中转移的目标地址为( ) A.16 d x(DS)+(BX)+(DI)B.16d x(ES)+(BX)+(DI) C.16d x(SS)+(BX)+(DI)D.16d x(CS)+(BX)+(DI) 4. 在指令MOV AX,[1000H]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 ) 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段内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 5. 中断矢量表中存放的是( ) A. 中断类型号 B. 断点地址 C. 中断服务程序 D.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6. 8086 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中的条件转移指令可以使程序转移到( ) A. 段内的任何地方 B. 距该指令偏移地址为-32768~+32767的地方 C. 距该指令偏移地址为-128~+127的地方. D. 段外 7. 能定义ASCII码字符串的数据定义语句有( ) A. DB,DW,DD,DQ,DT B. DB,DW,DD C. DB, DW D. DB; 8. 若(AL)=87H,执行ADD AL,0F5H后,S,Z,C,O,P的状态为( ) A.SF=0,ZF=0,CF=1,OF=1,PF=0 B.SF=1,ZF=0,CF=1,OF=0,PF=1 C.SF=0,ZF=0,CF=0,OF=1,PF=0 D.SF=1,ZF=0,CF=1,OF=1,PF=1 9. 比较指令CMP( ) A. 专用于有符号数比较 B. 专用于无符号数比较 C. 专用于串比较 D. 不区分比较的对象是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 10. 数据传送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为( ) A.都不影响;B.都影响; C.除了SAHF,POPF,其它均不影响. D.除了控制标志位,其它均不影响 三、判断题 ( )31. 段间调用的子程序必须由伪操作FAR说明为远过程。

汇编语言部分知识点整理

8大通用寄存器: EAX累加器常用、放数据 EBX基址寄存器常用、放地址 ECX计数器少用、多用于循环操作、控制循环次数egloop EDX数据寄存器常用!放数据(要输出的字符串地址放在DX、字符的ASCII码放在DL里ESI 源变址寄存器放源操作数(数组或字符串)的地址即指向他 EDI目的变址寄存器放目的操作数(数组/字符串)的地址即指向他 EBP 基址指针寄存器一般不用,指向堆栈区域的数据,主要用于在子程序中访问通过堆栈传递的参数和局部变量 ESP堆栈指针寄存器指向栈顶的数据,在涉及堆栈操作的指令中自加自减,一般不能自主变化。 6大段寄存器: CS 代码段,存放程序中的指令代码 SS 堆栈段,指明程序使用的堆栈区域 DS 数据段,存放当前运行程序所用的数据 ES 附加数据段特别的:专为处理数据串设计的串操作指令必须使用附加数据段作为其目的操作数的存放区域。 FS 附加数据段 GS 附加数据段 另外两个常用寄存器: FLAGS状态寄存器:CF(进位)ZF(零)OF(溢出)PF(奇偶)SF(符号) AF(调整一般不用)(DF IF) IP 16位(EIP 32位)指令指针寄存器,专门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特别的EIP有自动增量功能。一般不能改,不可中断。但可以调整其指令执行顺序实现循环 MASM操作符:对常量、变量、地址等进行操作的关键字。 Eg:+ - * / offset(取得变量的偏移地址) 程序模板: ;example.asm in DOS .model small .486 .stack (可以没有) .data (可以没有) ……;数据定义eg:msg db ‘hello,Sarah!54581415’ .code ;定义代码段 .startup ;程序执行开始,同时设置数据段寄存器DS指向程序的数据段 ……;主程序eg:mov dx,offset msg ……等等 …… …… .exit ;程序执行结束,返回DOS ……;子程序(可以没有) .end ;汇编结束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生产统计员培训资料) 一、工作汇报的作用 统计员的工作汇报就是及时、准确、完善的向相关部门呈递《生产统计报表》。尽量让我们高层管理人员对所管辖的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并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我们详细的汇报中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进度、材料供应、计划执行状况,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等,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异常情况,可以了解人员的思想变化等。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了解这些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并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工作汇报的内容,工作汇报的内容很多,现只就生产、质量、物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生产方面的汇报 (1)各类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2)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3)生产进度状况与工时投入,生产跟踪情况。 (4)现场作业状况 (5)各类生产异动情况:包括进度异动、工艺异动、其它异动。 (6)生产人员工作情况 (7)各订单完成情况 (8)产品交货状况 2、质量方面的汇报 (1)各道工序、各车间(班组)的产品质量情况 (2)质量问题及质量异动 (3)各种产品的不合格率机造成因素 (4)内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质量问题的追溯 (5)质量问题的处理汇报 (6)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7潜在的质量隐患

生产性信息是评价工厂的生产性,使其上升的指标,具体有以下内容 (1)生产性=产出量÷投入量 (2)原料生产性=生产量÷原材料使用量 (3)劳动生产性=生产量÷作业人数 (4)设备生产性=生产量÷设备台数 (5)作业能率=计划工时÷实绩工时×100% (6)稼动率=有效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00% (7)作业度=实际生产量÷标准生产量×100% (8)出勤率=出勤人数÷在籍人数×100% (9)良品率=良品数÷检查数×100% (10)材料利用率=产品数量÷材料使用量×100% 五、生产统计报表的作用及填制 生产日报表是生产部门向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的汇报形式中的一种,其用途,在于使管理者能够了解生产进度,发现生产异常并能依此做出适当反应处理。其内容一般包括:产量、工时、效率、成本的基础资料(成本单位;材料、部品费;使用数量;经费): 1、《个人生产日报表》:是我们统计的最基本记录,其内容有姓名、年月日、工种(岗位)、品种、工序、产量(毛数、入库数、合格数)工时利用(准备、生产、异常分析)、废品分析、班组长、检验员,其中工时利用包含操作者的工时利用和设备的工时利用,所以我们必须要求操作者填制相关的设备工具名称和编号,并能很好的监督工时统计表的正确性。单个产品的生产必须以单个工时为基准填制,不能用整体代替个别,甚至用区间范围代替单个产品工时给生产能力的整合带来障碍和不定性因素。 2、《工时统计表》包括人员的工时和设备工时。(工时记录)班组长统计直接发生的工时,车间统计员分别在班组统计报表上汇总,班组每日统计,车间每日汇总:年月日、作业人员或单位(班组统计在“作业人员或单位栏”填作业人员姓名、设备名称、车间统计则填写工序别或工段别)、工时(标准工时、实际工时、累积实际工时、效率分析)、复核、统计人员 3、《材料消耗记录》(用料记录)班组长、车间统计员分别统计自己所在层次的用料情况,每日统计,层与层的统计数据要相衔接,并与库房相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