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

黄思贤王首红

危重病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呼吸机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抢救作用,反而贻误患者的治疗。熟悉呼吸生理学,床边肺功能,运用呼吸力学等监测手段指导治疗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尤显重要。

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测定包括:

( l )呼吸运动、压力、流速、容积、阻力、顺应性及呼吸功等。

( 2 )容积一时间波,压力一时间波,流速一时间波(见图3-1-l )。

( 3 )压力一容积环,流速一容积环(见后)。

此外尚有气体交换参数等。

图3-1-1 容积-时间波,压力-时间波,流速-时间波

一、基本测定

(一)呼吸运动

1 .呼吸频率

敏感但非特异性指标,减慢表明中枢抑制,增快可能是由多种肺内或肺外疾病引起,> 30 次/min 常是呼吸肌失代偿先兆。

2 .呼吸方式

呼吸衰竭者,频率加快,胸腹部运动不同步,潮气量下降。胸腹运动不协调和矛盾常提示呼吸肌疲劳,不管有否呼吸肌疲劳均可增加呼吸肌负荷。

浅快呼吸指数(RSBI)=f(次/min)/VT ( L ) ,机械通气患者若f/VT <80 提示易于撤机;80~105 谨慎撤机;>105 难于撤机。(例f > 30 , VT<0.31 )

(二)压力

1 .最大吸气压力(MIP )和最大呼气压力(MEP)

这是反映呼吸肌力量的指标。正常值男性MIP >-75cmH

2O ,女性>- 50 cmH

2

O 。

男性MEP > 100 cmH

2O ,女性>80 cmH

2

O 。MIP 低于预计值30 % ,可能出现

高碳酸血症。临床上机械通气时,MIP能产生-30cmH

2

O吸气压,脱机常易成功。

不足-2O cmH

2

O 负压提示呼吸肌疲劳,不能够继续产生和维持肺泡内压,以保证代谢所需的通气量;是判断CO2潴留的水平。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2、呼吸驱动力

有的呼吸机带有P

0.1测定功能,气道闭塞压力P

0.1

,即气道阻塞后吸气开始

第100 毫秒所测定的吸气压力。是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呼吸驱动力的指标。

P

0.1

与呼吸阻力及顺应性无关,因吸气被阻断时无气流。

在呼吸管道接头连接一单相活瓣,便于单独控制吸气与呼气环路,在呼气

期阻断吸气端不影响呼气气流。测定P

0.1

,于吸气时阻断时间要少于0.25 ~0.3 秒,计算0.1 秒时产生的气道压力。用呼吸速度描计器(pneumotachograph )可同步测定流速(见图3-l-2 )。

图3-1-2 P

0.1

测定

P O.1,实际系负压,但一般用正值表示。P

0.1

正常值2~4cmH

2

O , P

0.1

< 6cmH

2

O

脱机易成功,COPD 患者若P

0.1> 6 cmH

2

O 脱机往往失败。

高水平P

0.1乃因呼吸肌功能未完全恢复;呼吸中枢代偿性功能增强;高PaCO

2

等,均需要更大的中枢驱动力。

3 .正压通气与气道峰压

气道峰压受气道阻力和胸、肺弹性因素影响,如气流、顺应性(胸壁、肺)、潮气量及PEEP 水平等。定容型通气时肺泡内压低于峰压,定压型通气时峰压与平台压相等;峰压对肺泡内压无影响,但可通过吸气末正压即平台压影响循环功能。峰压增加见于支气管痉挛、分泌物或异物阻塞、管道扭曲、肺纤维化、ARDS 等。

保持峰压<40cmH

2

0 ,超过此值易引起气压伤。

4 .平台压(暂停压)

吸气末峰值肺泡压,反映呼吸系统弹性回缩压及机械通气时肺泡承受的最大压力,同时也是呼气起始驱动压。于近气道端短暂阻断3 ~5 秒(吸气hold ) ,则气道压迅速下降至气流停止,压力进一步稳定 3 秒即为平台压。平台压高见于弥漫性肺疾病,ARDS或间质纤维化,也见于肺外疾患如肥胖,胸壁畸形。

V/Q 不均时,适当的平台压或吸气时间延长,可改善气体分布,改善气体交换。

平台压是引起气压伤的直接原因之一。平台压≤35cmH

2

O避免气压伤。平台压过高,吸气时间过长可增加肺内血循环负荷。

5 .平均气道压

包括吸气期压力和呼气期压力,前者为克服气道阻力和胸肺弹性附力之和;后者为PEEP 。适度PEEP可扩张萎陷肺泡,消除切变力,减轻肺损伤。吸气期压力不影响肺泡内压。平均气道压的升高可能是PEEP增大或气道阻力增加的结果。

平均气道压对通气及氧合水平有利,但对血流动力学不利,低于7cmH

2

0 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总之,平台压、峰压增高可引起气压伤。肺泡周而复始的高压和扩张、对正常肺泡也可以受累。气压伤与切变力直接相关。在呼吸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峰压可作为评价支气管扩张药的反应。

压力-容积曲线上,PEEP 略高于低拐点时可改善肺循环,而体循环血液动力学不受影响。平台压超过高位拐点对肺循环及体循环均有影响(抑制作用)。平台压影响血液动力学。

平均气道压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

适度PEEP 和平台压可改善换气功能。

6. PEEPi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或AutoPEEP (自发性PEEP )

肺泡内空气的滞留是构成PEEPi 的主要原因。可发生在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伴有气流受阻的COPD 或哮喘患者。正常肺于呼气末呼气完全,此时没有气流,肺泡压等于大气压。反之,气道有阻塞,呼气气流受限制,呼气不完全或呼气时间过短,在患者呼气气流尚未完全结束时下一次机械通气又开始。故呼气末有气流,在大气与肺泡间产生压差,其大小藉气道阻力来测量。

阻塞性肺疾患患者,机械通气下肺容量过度膨胀或呼气时间短等因素,可能在产生PEEPi 中起作用。

近端气道压即大气压(呼吸机上的压力表监测),常在呼气末回到零点未能反映PEEPi ,又称隐伏性(Occult ) PEEP 。呼气末阻断呼气口的气流,使在无气流的情况下,近端气道压与肺泡压相等,增加的压力在呼吸机压力表上显示即为PEEPi(见图3-l-3 )。

图3-l-3 阻断呼气法测定PEEPi示意图

监测PEEPi 的意义在于①它与外源PEEP 有同样效应,如降低心排;影响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判断。例如过高估计PCWP 会影响液体的补充。②增加近端气道压,包括峰压和平台压。③可用于测定支气管扩张药的反应。④由于呼吸功增加,减低撤机的能力。⑤容量控制通气易致肺损伤。⑥影响肺顺应性的测定。如未从平台压中减去PEEPi ,则所测顺应性偏低。

为促使气体完全排空达到降低PEEPi 的目的①减少充气容量,②增加吸气流速以增加气体排空时间,③降低呼吸频率,④ COPD 患者使用外源PEEP ,即增加下游阻力,平衡PEEPi 上游阻力以减轻吸气负荷。PEEP < 75 % PEEPi ,

O 视为正常。

如>85 % PEEPi 反而加重肺的过度充气。PEEPi < 3cmH

2

(三)气流

1 .高峰气流:指最大呼气流速,健康成人为500 ~700L / min ,低于30%~50%提示有气道梗阻。

2 .流速-时间曲线:对估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是否有自发性PEEP 很有意义。

3.

吸气时使用方波,流量恒定,吸气时间短,峰压高,平均气道压低,对循环功能障碍或低血压者有利。递减波吸气时间长,平均气道压高,峰压低,适宜于有气压伤者。

(四)肺容量

正常VC 多在65 ~75ml/kg 左右,低于10ml/kg ,多不能维持自主呼吸,脱机困难。

(五)气道阻力

O)〕/〔气流速度(L/sec)〕(见图3-1-4)Raw = 〔峰压力-平台压(cmH

2

图3 -1-4 压力-时间曲线与气道阻力和顺应性关系示意图

健康成人2~3cmH

O /L.sec-1。

2

0/L.sec-1可脱机。

<15cmH

2

气道阻力增加表示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增多。

(六)顺应性

1 .静态顺应性

Cst=呼出潮容积/(平台压-Ppeep)(见图3-1-4 )

O 左右。

正常值100 ml/cmH

2

O。

正常插管患者约50~70 ml/cmH

2

O 撤机不易成功。

<25 ml/cmH

2

2 .动态顺应性

Cdyn=潮气容积/(峰压一Ppeep)(见图3-1-4 )

O ,较Cst 低10%~20%。

正常值50~80 ml/cmH

2

潮气容积必须减去管道压缩气体容积(压力变化3ml/cmH

O )。

2

Cst 是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阻断所测的顺应性,代表肺组织弹性(图中直线代表Cst )。

Cdyn 是指呼吸周期中,气流未阻断,通常在吸气之末或呼气之末气流降至零点同时测定的压力值来计算顺应性,它包括气道阻力和顺应性两个成分(图在曲线代表Cdyn )。

在压力-容量曲线上,动态和静态的曲线同时右移代表肺实质病变,如肺炎、肺不张、肺水肿、张力性气胸。若静态曲线不变而动态曲线右移则考虑气道内阻塞,如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储留等(见图3-1-5 , 3-1-6 )。

图3-1-4 压力-时间曲线与气道阻力和顺应性关系示意图

呼吸作用测试题

细胞呼吸——基础强化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但不一定产生CO2 C.若呼吸底物为脂肪,则消耗O2量少于释放的CO2量 D.粮食储存需要低温、低氧条件,蔬菜储存需要干燥条件 2.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形成的场所是( ) A.肺泡B.气管 C.核糖体D.线粒体 3.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 A.黄色B.蓝色 C.砖红色D.灰绿色 5.下列不属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 ) A.水B.[H] C.丙酮酸D.三磷酸腺苷 6.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7.生物体吸收的O2用于( ) A.在线粒体中合成CO2 B.在细胞质中与氢结合成水 C.部分形成CO2,部分与[H]结合生成水 D.在线粒体中与[H]结合生成水 8.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9.用含18O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则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 10.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而受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过快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2)依次写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4]_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要通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等,检查项目及测定指标众多.过去的肺功能仪主要以机械和化学方法检测为主,测定烦琐,费时费力,而且检测误差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对其知识也了解有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肺功能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也愈益受到重视。目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以下目的: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5、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 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特点1、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2、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3、

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重要性 1、诊断患者呼吸功能状况,确诊肺功能损伤的性质与程度。 2、要确诊COPD必须进行肺功能检查。 3、肺功能检查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COPD的严重程度,并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象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2、有吸烟史及长期咳嗽——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3、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4、慢性支气管炎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 5、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6、麻醉、外科手术的危险评估,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哮喘病人典型哮喘发作时的肺功能检查首先表现为阻塞性病变,但并非所有阻塞性病变都是哮喘。进一步确诊可进行气道扩张试验来确诊哮喘。对于非典型哮喘或哮喘缓解期或气道扩张试验阴性者,可酌情进行气道激发试验来确诊哮喘。儿童1、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2、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3、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4、哮喘患儿病情评估;5、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6、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 7、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呼吸系统疾病在肺功能检查中的表现主要有:1、阻塞性病变: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呼吸道狭窄而出现气流受阻的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呼吸障碍的患者活动时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长此以往患者渐渐习惯于胸式呼吸,但是作为基本的呼吸类型的胸式呼吸可造成呼吸效率低下,增加呼吸困难,引发恶性循环。呼吸训练的目的是预防恶性循环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高效率的呼吸法。呼吸训练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部分呼吸法及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一、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二、适应症:1)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2)肺部胸部扩张受限。3)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4)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5)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6)肺栓塞。7)COPD。8)换气障碍。9)支气管痊孪。10)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11)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 三、一般的原则: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肢位进行治疗。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四:注意事项: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通畅。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痊孪。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五:效果:1)增加每分通气量。2)减少呼吸次数。3)减少分钟换气量。4)增加呼吸功率。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六、训练法

呼吸机检测步骤

检测设备:VT PLUS HF气流分析仪: 检测呼吸机:鸟牌vela呼吸机 一、检查前准备 1. 设备外观检查:生产厂家、型号、出厂日期及编号、电源额定电压、频率,有/无机械损伤,附件。注意通风口和过滤器是否清洁;气源进口和呼吸管道有否正确连接;电源线、电池和电缆配件是否齐全等。 2. 用户接口检查:各控制旋钮档位正确,接触良好,步跳清晰,调节平滑;呼吸机内部、外部标识及标记清楚可见。 3. 设备功能检查:电源、气源检查(0.25—0.55Mpa),气路密闭性检查,湿化器温度与设在31—35℃。 待激或准备测试 二、安装与连接 连接病人回路至呼吸机,并注意将呼吸机的湿化方式选项与病人回路实际连接方式相一致。把病人管道Y-piece 端连接到VT PLUS HF分析仪右侧的气流进口。连接模拟肺到分析仪左侧的气流出口。

三、机械通气参数检测 1.潮气量/分钟通气量 按“2”(“VOLUME”)进入分析仪容积界面,或者按“5”(“FULL”)进入全参数界面。设置呼吸机为VCV(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成人型呼吸机或成人模式检测时(VT≥300mL),设定呼吸频率f=20BPM(次/分),吸呼比I:E=1:2,呼气末正压PEEP=2cmH2O,氧浓度FiO2=40%;在婴幼儿型模式检测时(VT=30~300mL),设定呼吸频率为15BPM,吸呼比1:1.5。启动呼吸,呼吸机可能呼吸几次后才能使传送的流量稳定。 对于输送潮气量大于100ml或分钟通气量大于3L/min的呼吸机,呼气潮气量或呼气分钟通气量的测试装置应工作正常,测量精度为±15%。对于输送潮气量小于100ml或分钟通气量小于3L/min的呼吸机,按使用说明书提供的精度,检测时需连接儿童管路、儿童性测试肺。 1.1成人潮气量检测: 1.2婴幼儿型潮气量检测: 2.通气频率 设定呼吸机为VCV模式,呼吸率可从分析仪流量或全参数界面读出。分析仪测量值及呼吸机显示值相对呼吸机设定值误差均应在±10%以内。 2.1成人型

(完整word版)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

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 哪些人适应做肺功能检查?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类、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 2.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3.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等表现的病人--明确原因; 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 5.吸烟并长期咳嗽,或长期大量吸烟者--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 6.胸片或CT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7.麻醉、外科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 8.呼吸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疾病进展评估; 9.健康体检。 哪些人病人不适应做肺功能检查作 绝对禁忌症 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胸腹部大手术; 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3.近4周大略血; 4.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5.未控制的高血压病 (收缩压>200mHg. 舒张压>100mmHg); 6.主动脉瘤,严重的甲亢。 相对禁忌症: 1.心率>120次/分; 2.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 3.孕妇; 4.鼓膜穿孔(需要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 4.近4周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者; 6.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等)。 受试者准备 1.测试前病人须安静休息15分钟; 2.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 3.体位:可坐可站,坐时要挺胸坐直; 4.检查动作的练习:对受试者吸呼气加以指导。 检查流程: (一)、接通电源,输入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室内温度、湿度、压强等),接好滤室和口件,指导病人取立姿夹上鼻夹不能漏气、咳嗽,用嘴咬住口件,不能漏气,学会完全用嘴呼吸,并使病人领会测试要点。(二)VC测试: 1.按【VC】键; 2.看到屏幕有示意图时,按【START】键开始呼气; 2.进行平静呼吸2次; 4.缓慢的深呼气至残气位(尽量呼气到不能呼为止); 5.缓慢的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尽重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一.呼吸功能锻炼的定义 呼吸功能锻炼,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机,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治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二.呼吸功能锻炼适应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限制性性肺疾病,只要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 3.慢性肺实质肺疾病,如肺结核、尘肺等。 4.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者。 三.呼吸功能锻炼禁忌症 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3.呼吸衰竭。 4.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四.呼吸功能锻炼的分类 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1.缩唇呼吸 ①定义:缩唇呼吸是指先用鼻吸气在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其技巧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

缩唇呼吸适用于重度COPD病人,这些病人常常有支气管痉挛或运动时肺内过度充气,对那些正接受运动康复或呼吸肌锻炼病人则作为一项辅助措施。无任何禁忌证。 ②方法:闭嘴经鼻子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每次10-20分钟,每日3-4次,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 2.腹式呼吸 ①定义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 ②方法:病人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尽力将腹部挺出,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觉。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指导病人只能在疾病恢复期如出院前进行训练。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包括通气功能检查,呼吸力学检查和小气道功能检查等。它目前不仅用于康复治疗中,并且也用职业评定中。在进行上述检查中必须考虑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 1 )精神因素呼吸受精神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多。呼吸功能检查需要病人高度配合,往往由于合作程度的好坏,明显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重复多次进行,取其比较恒定的值。并且一般均以± 20% 为其正常范围。 ( 2 )呼吸系统状态在不同的呼吸系统状态,呼吸功能改变也较明显,例如一次是在呼吸道炎症情况下,一次是在消除呼吸道炎症后的情况下进行。则两次结果往往有较大差别。此时即不能认为是呼吸功能的改善。这仅仅是炎症对呼吸功能影响的消除结果。又如一次在排痰前进行,一次则在排痰后进行,则其结果也只能说明是痰液影响的消除。因此,必须注意前后动态检查中基本条件的一致性。 对呼吸功能评定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两大类: 1 .主观症状通常以有无出现气短、气促症状为标准。采用六级制,即按日常生活中出现气短、气促症状,分成六级: 0 级: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有减退,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 ,即和常人一样,并不过早出现气短、气促。 1 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但常人尚未出现气短。 2 级:平地步行不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感到气短而自己有气短。 3 级:慢走不及百步出现气短。 4 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有气短。 5 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

2 .客观检查 ( 1 )肺容量 肺容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等,其中以肺活量最常用。 健康成人的肺活量,因性别、年龄、体型和运动锻炼的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男性高于女性,身材高大、体型肥胖者高于身材较矮、体型瘦小者;运动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加; 成年人随年龄增加,肺活量逐渐减少,具体检查方法有: 1 )常规肺活量测定,即在深吸气后,对气量筒进口大力将气吹至肺量筒内,可重复数次, 取其最高值。其正常值可根据身高和年龄进行推算: 男性 =[27.63 - (0.112 ×年龄 )] ×身高 (cm) 女性 =[21.78 - (0.101 ×年龄 )] ×身高 (cm) 无论肺活量的绝对值如何,更重要的在于观察肺活量的改变。例如,某病人的计算肺活量 4500ml ,而他的实际测得肺活量是 3800ml ,其值低于同类平均值的 15% ,但不能根据这个值较低而认为是异常。假如病人经过治疗后肺活量增加至 5000ml ,这才可认为最初值是低的。 2 )多次肺活量测定为每隔 30 秒重复检测肺活量一次,连续 3~5次。正常情况下肺活量值基本不变(可有± 2% 的误值),或略有增加,如所测的肺活量值有下降,常提示肺功能差或呼吸肌疲劳。 虽在很多疾病中会有肺活量的减少,但肺活量减少绝不是任何一种疾病的特征,且其绝对值与肺部疾患的严重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其实用价值受到限制。但本法操作简便,设备价值低廉,易得到病人合作,因此仍得到广泛应用。本法可作半定量指标。 2 )通气量常用指标有最大通气量( MVV ,又称最大自主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 FVC 或FEV ,或称用力呼气量)。 1 )最大通气量即在 1 2 秒内测定最大限度的快而深的呼吸,描记在记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呼吸功能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训练方法。常用技术是缩唇呼吸和胸-腹肌呼吸动作的配合以减慢呼吸频率和改善呼吸肌的协调。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包括:缩唇呼吸、前倾体位和控制性腹式呼吸。 2、目的 ⑴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 ⑵增加呼吸肌的随意运动,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⑶通过主动训练改善胸廓的顺应性,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应用范围】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 3、慢性肺实质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等。 4、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禁忌症】 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尚未被控制的患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 3、如患者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等不良情况也不宜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环境: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3、评估患者,制定具体训练计划。

4、用物:简易呼吸训练器。 【操作流程】 1、缩唇呼吸训练法 ⑴体位:取端坐位,双手扶膝。 ⑵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每次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s。吸气和呼气时间为1:2。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min。 2、腹式呼吸训练法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患者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可运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 ⑴体位: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让患者正常呼吸,尽量放松身体。 ⑵先闭口用鼻深吸气,此时腹部隆起,使膈肌尽量下移,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2-3s(熟练后可适当逐渐延长至5-10s);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缓吹气达4-6s。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隔上移;也可将两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出。 ⑶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深呼吸训练的频率每分钟为8-10次,持续3-5min,每天数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 3、呼吸肌训练

呼吸系统监测项目

呼吸系统监测项目 能够在床边测定的指标最适于对重危病人的监测。病人现有肺功能状态及能否承受某种治疗的估计,基础是对原病史的采集,呼吸系统的物理检查、胸部X线片及血液气体分析等。临床易得的观察指标如平卧时的呼吸状态。病人唇甲、趾指端的色泽等。以此为基础而施行的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及试验室分析,使其更全面的反映了肺功能概况。 1、一般概念与监护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为500ml左右。临床通过潮气量计测得,也是任何一台床边呼吸机所必备的监测项目。当潮气量小于5ml/kg时,即为接受人工通气的指征。呼吸频率是与潮气量密切相关的另一监测指标,对呼吸幅度、形式及速度的观测是十分必要的,当呼吸频率小于5次/分钟、大于35次/分钟,成为人工通气的指征。 (2)每分钟通气量:由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获得,正常成人男性为6.6l,女性为5l,当其值大于10l时示通气过度,小于3l 时为通气不足。 (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量后再乘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不足可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通气量大多致呼吸性碱中毒。解剖或生理死腔的增大,皆可致肺泡通气减低。

(4)功能残气量:平静呼吸后肺脏所含气量,正常男性约为2300ml,女性约为1580ml,功能残气量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减少了呼吸间歇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即防止了每次吸气后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所引起的肺泡气体浓度的过大变化。当功能残气量减少时,使在呼气末部分肺泡发生萎缩,流经肺泡的血液就会因无肺泡通气而失去交换的机会,产生分流。功能残气量减少见于肺纤维化、肺水肿的病人,而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呼气阻力增大时,由于呼气流速减慢,待气体未全呼出,下一次吸气又重新开始,而使功能残气量增加。 (5)时间肺活量:深吸气后作一次快速呼气,计算最初3秒内的呼气量,求出每秒出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值:第一秒占肺活量的83%,第二秒占94%,第三秒占97%。时间肺活量减低表示有阻塞性通气。提前完成(如2秒内呼完),表示有限制性通气。 (6)通气储备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减去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后与最大通气量的百分比利时。正常值为93%,愈低,通气功能愈差;降至70至60%,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接近气急阈。 (7)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实际数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与肺活量实际数占预计值的百分数相比。正常值为1,气速指数大于1,示限制性通气损害,小于1示阻塞性通气损害。 (8)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测验与意义同时间肺活量,但更为敏感,对考核阻塞性通气损害有一定价值。正常值为2至4L/秒,时间〈0.5秒。

呼吸功能的检测

呼吸功能的检测 1.鼻声反射 鼻声反射(acoustic rhinometry , AR) 是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反映鼻腔通气状况客观检查方法,通过探测声波的反射信号,提供鼻腔二维信息的方法,测量鼻腔的最小截面积、鼻腔容积等参数,反映鼻腔的几何形态。测试所得参数包括鼻腔平均截面积(mean nasal cross - sectional area MNCA) 、最小截面积(minimal cross - sectional area MCSA) 、鼻腔容积(volume of nasalcavity NV) 、鼻腔阻力(nasalresistance NR) 等。 鼻测压计用于鼻气道的研究已有多年,这种气体力学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在许多实验中已得到证实。Djupesland等运用三维模型检测鼻声反射测定鼻腔气道数据(包括横断面积和容积) 的精确度。虽然Solow 等(1991) 通过前鼻测压计测量新生儿鼻气道阻力,但他们测量的单侧鼻阻力的标准差较大( s = 2. 41) 。郑军等应用声反射鼻测量计对婴幼儿进行鼻腔测量,测得的有关鼻腔MCA 和NV 的标准差要明显小于应用鼻测压计测量所得结果。表明声反射鼻测量计相对于鼻测压计对婴幼儿有较高的测量精确性。AR 用于腺样体大小的评估,Cho 等对40 例儿童进行了研究,其中30 例有鼻塞、张口呼吸症状行腺样体切除术,以10 例无症状儿童作对照,分别应用症状学、两种不同的影像测量法及AR 进行评估,并与内镜测值相比较。研究表明在众多方法中,AR 是评估腺样体大小最好的方法,可作为腺样体切除术术前检查的手段之一。 2.鼻阻力 鼻腔总阻力值(nasal resistance , NR) 。NR 值为经鼻压差(P) 和流量(Q) 二者的比值,即NR = P/ Q ,NR 值的大小可客观地反映鼻腔通气程度的好坏。N 值即发音时鼻部声能与鼻部声能加口部声能之比。目前鼻阻力(NAR) 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鼻测压法、鼻最大吸气流量法( PnIFR) 及鼻声反射测量法3 种。鼻腔测压法是一种专门针对鼻检测的更为敏感的技术。鼻阻力计是检查鼻腔通气度的先进仪器,可测出鼻腔通气量和鼻腔压力,按ohm 定律R = P/ V ,由机内计算机计算打印出图形和鼻气道阻力(NAR) 值,客观反映鼻通气情况。每种方法均有其缺点,相对而言, PnIFR 是最简单、设备最便宜又能较客观反映NAR 的一种测量方法,易在临床中应用,唯一不足之处,就是鼻最大吸入气流量受上气道和下气道功能的影响。但是上述三种方法都无法对鼻生理功能进行长期评估,Grutzenmacher S 等创造性的用一种便携式装置连续记录72h 的鼻气流,在呼吸过程中的动态压力波动作为气流的测量标准被记录下来,同时对相关的气流进行计算。这种装置称为长期鼻气流速计(Long - term rhinoflowmetry LRFM) ,能在生理状态和日常生活条件下对鼻气流进行长期监测。

呼吸功能锻炼操作流程

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操作 一、用物准备:听诊器、病历、笔、洗手液 二、自我介绍:【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6号选手,下面我要进行的是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操作,我的用物已备齐,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三、评估: 1、评估病情【3床,杨华,男,58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喘5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神清合作,测呼吸28分/次,呈浅而快的胸式呼吸,呼吸稍困难,两肺呼吸音减弱,肺功能测定结果为中度通气功能障碍,遵医嘱予呼吸功能锻练】 2、抬治疗盘(内置听诊器),听诊肺部【3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哦!杨华!杨叔叔,遵医嘱我将指导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进行呼吸功能锻练主要是:改善您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促进您的痰液排除,以提高您的生活活动能力;锻炼的方法等一下我会边交边指导您做,在做的过程中,如有不适,请举手示意,请您不要紧张,配合我好吗?好!稍等一下,我马上过来】 3、返回办公区域【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4、洗手 四、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尾,评估环境【环境安静、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

2、用物推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3床,杨华】 3、询问患者,取舒适体位【杨叔叔,您感觉呼吸还是有点困难吧!这样睡着舒服吗?舒服是吧!那我们就开始锻炼喽】; 4、缩唇呼吸【杨叔叔,我们先来练习缩唇呼吸:练习前我先告诉您一下要领:闭嘴用鼻深吸一口气,口唇缩拢成吹口哨状,呼气时,慢慢的呼气,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是1:2或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每天要练习3-4次,每次要练习8-10次明白了吗?那好,我们开始练习,来,吸气,对,呼气,对,慢慢的呼气;杨叔叔,您做得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好吗?】 5、腹式呼吸【杨叔叔,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腹式呼吸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都可以,我们还是以平卧位训练,好吗?好的,那请您全身放松,静息呼吸】 6、两手安放位置【杨叔叔,来,请把右手放在前胸部,左手放上腹部,对,这样以感受自己的呼吸】; 7、【杨叔叔,和缩唇呼吸一样:闭嘴经鼻缓慢的吸气,对使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起,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吸气与呼气之比还是1:2或1:3。每天练习3~4次,每次重复8~10次,杨叔叔,明白了吧!来,我们练习一下:.......吸气,对,呼气,好,慢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目的】 了解呼吸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呼吸功能异常,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适用范围】 各类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因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感染、肺部占位病变、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外伤等原因使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监测指标】 1、一般呼吸功能监测 2、机械通气监测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气道 压、峰流速、触发灵敏度、PEEP、通气模式、呼出气CO2监测。 3、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动脉 血氧饱和度(SaO2)。 4、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5、呼吸力学监测用力吸气负压、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呼吸道 阻力。 【监测方法】 (一)一般呼吸功能监测 1、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20/min。成人呼吸频率>24/min 称为呼吸增快;<10/min为呼吸缓慢。 2、呼吸节律:是否规律。 3、呼吸深度:观察胸廓的起伏,大致判断潮气量。

4、胸部听诊呼吸音的变化,判断有无肺叶通气不良、痰阻、支气管痉 挛等的发生。观察指甲、口唇的颜色,判断氧供情况。 (二)机械通气监测 1、潮气量(Vt)和每分钟呼吸量(Ve):气管导管接流量传感器,经 监护仪或呼吸机连续监测。需注意,经通气机测定时,应选择支持模 式,并将持续肺泡内正压(CPAP)和压力支持水平置于零位。 2、呼出气CO2分压(PaCO2):由呼出气CO2分析测得。参考值:肺泡二 氧化碳分压(PaCO2)为35-45mmHg(4.7-6.0kpa)。PaCO2受死腔影响, 一般为PaCO2的0.7倍。 (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CO2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由血气分析直接测出。(四)脉搏血氧饱和度 由脉搏血氧饱和计测得。 (五)呼吸力学监测 1、用力吸气负压通过接口或气管导管和负压表紧密连接,当患者用力 吸气时,直接读出负压。参考值:-7.4- -9.8kPa。 2、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和气道阻力(Raw)从呼吸机监护仪上直接 读出Cst和Raw;读出潮气量(Vt)吸气峰压(Ppeak)、吸气末屏气压(Ppause)、PEEP和气体流速(Fiow),再按下式计算:Cst=Vt/(Ppause-PEEP) Raw=(Ppeak-Ppause)/Fiow 参考值:Cst为0.5-1.0L〃kpa-1(5.-100ml〃cmH2O-1)或0.01ml〃kpa-1〃kg-1。

呼吸功能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 黄思贤王首红 危重病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呼吸机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抢救作用,反而贻误患者的治疗。熟悉呼吸生理学,床边肺功能,运用呼吸力学等监测手段指导治疗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尤显重要。 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测定包括: ( l )呼吸运动、压力、流速、容积、阻力、顺应性及呼吸功等。 ( 2 )容积一时间波,压力一时间波,流速一时间波(见图3-1-l )。 ( 3 )压力一容积环,流速一容积环(见后)。 此外尚有气体交换参数等。 图3-1-1 容积-时间波,压力-时间波,流速-时间波 一、基本测定 (一)呼吸运动 1 .呼吸频率 敏感但非特异性指标,减慢表明中枢抑制,增快可能是由多种肺内或肺外疾病引起,> 30 次/min 常是呼吸肌失代偿先兆。 2 .呼吸方式

呼吸衰竭者,频率加快,胸腹部运动不同步,潮气量下降。胸腹运动不协调和矛盾常提示呼吸肌疲劳,不管有否呼吸肌疲劳均可增加呼吸肌负荷。 浅快呼吸指数(RSBI)=f(次/min)/VT ( L ) ,机械通气患者若f/VT <80 提示易于撤机;80~105 谨慎撤机;>105 难于撤机。(例f >30 , VT<0.31 ) (二)压力 1 .最大吸气压力(MIP )和最大呼气压力(MEP) 这是反映呼吸肌力量的指标。正常值男性MIP >-75cmH2O ,女性>- 50 cmH2O 。男性MEP >100 cmH2O ,女性>80 cmH2O 。MIP 低于预计值 30 % ,可能出现高碳酸血症。临床上机械通气时,MIP能产生-30cmH2O吸气压,脱机常易成功。不足-2O cmH2O 负压提示呼吸肌疲劳,不能够继续产生和维持肺泡内压,以保证代谢所需的通气量;是判断CO2潴留的水平。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2、呼吸驱动力 有的呼吸机带有P0.1测定功能,气道闭塞压力P0.1,即气道阻塞后吸气开始第100 毫秒所测定的吸气压力。是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呼吸驱动力的指标。P0.1与呼吸阻力及顺应性无关,因吸气被阻断时无气流。 在呼吸管道接头连接一单相活瓣,便于单独控制吸气与呼气环路,在呼气期阻断吸气端不影响呼气气流。测定P0.1,于吸气时阻断时间要少于0.25 ~0.3 秒,计算0.1 秒时产生的气道压力。用呼吸速度描计器(pneumotachograph )可同步测定流速(见图3-l-2 )。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最新资料推荐------------------------------------------------------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目的 1)呼吸功能的评价: 通气,换气功能,以及其他脏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为呼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诊断与分型提供依据;评价各种呼吸治疗效果; 3)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护: 为机械通气的治疗提供各项指标。 理想的监测系统的特点 1)监测数据能指导治疗 2)易于解释 3)技术准确 4)有较高的特异性 5)敏感性 6)可重复性 7)简便 8)不增加病人风险和痛苦 9)效益和价格比常规监测 1 询问病史 2 物理检查 3 胸部 X 和影像学监测检查 4 分泌物的检查监测 5 诊断性测试 SPO2 与 PaCO2 的无创测定动脉血气分析 6 床边肺功能监测 7 机械通气一询问病史收集资料,描述呼吸困难过程与心绞痛等鉴别观察痰液颜色,量,性状,是否带血了解既往史老年病人注意排除误吸二物理检查望触叩听紫绀: 周围型,中央型呼吸费力桶状胸: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胸廓畸形和伤疤体位望诊气管位置: 居中或偏向呼吸频率,深度 1 / 10

吸气及呼气时间胸廓扩张能力咳嗽脊间皮肤及肌肉凹陷触诊(语颤): 语颤减弱或消失见于胸膜炎,胸膜增厚,气胸,肺不张语颤增加见于肺部实变患者,不易被发现听诊: 呼吸音增强见于做深呼吸时或呼吸快促者呼吸音降低见于浅弱呼吸,胸膜增厚,胸膜渗出等叩诊: 正常: 肺区--清音心脏和肝脏--浊音异常: 肺区--浊音见于肺不张,肺炎,胸膜炎,胸膜增厚 --鼓音见于肺气肿,气胸三胸部 X 和影像学监测检查放射学检查是肺部诊断的得力手段和传统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它并不能反映即时病变,到 X 线下呈现阳性表现一般需 12h 左右。 透视有可能获得较胸片更多的信息,如导管移位;此外,进行放射学检查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体位,疑有气胸的病人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四分泌物的检查监测量: 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

第十四章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 识记: 1.相关概念、血液动力学监测、心排出量、中心静脉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脑电图 2.心血管系统功能监测、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消化系统 功能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常用指标的正常值 3.标准心电导联电极放置位置 4.神经系统体征动态检查的主要内容 5.颅内压(ICP)分级 6.肝功能监测的主要内容 7.酸碱失衡的分类 理解 1.心电图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CO2)监测,脑电图监 测及胃黏膜内PH(PHi)监测的临床意义 2.常用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临床特点 运用: 心血管系统功能监测、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消化系统功能监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的实施与护理。 第十五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脓毒意义 2.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评估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评估 4.MODS的临床表现 理解: 1.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定义 3.脓毒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5.MOD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6.MODS器官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 7.MODS的诊断标准 运用: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救治与护理 2.脓毒症的救治与护理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救治与护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1.相关概念、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2.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分类 3.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理解:1.危重症患者感染的病因 2.医院获得性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及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途径 运用:医院获得性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及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七章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1.相关概念: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完全肠外营养支持 2.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的目的及原则 3.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理解:1.危重症患者的营养代谢变化特点 2.营养支持的评估 3.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 4.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 运用: 1.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2.肠外营养的途径 3.肠内营养的途径及输注方式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指呼吸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合适。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 ◆缩唇呼气法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体位引流排痰技巧 体位引流排痰: (1)目的:借重力作用使痰液顺体位引出,保持气道通畅; (2)技巧:患者可取前倾或头低位,以5~15分钟为宜,引流时护士协助叩击背部有助于排痰,体弱及呼吸困难明显者不宜。

有效咳嗽和排痰: (1)目的:避免无效咳嗽,减少体力消耗。 (2)技巧:尽量坐起或上身向前倾斜缓慢深呼吸或采用缩唇呼吸两次,再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嘴呼气期间用力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不能坐起的患者咳嗽时应协助翻身置侧卧位,患者咳嗽时他人用手心屈呈凹形,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以助排痰。 ◆横膈式呼吸法 横膈式呼吸: (1)目的: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效率,使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2)技巧:放松双肩,将双手放在腹部肋弓下缘用鼻吸气,并将腹部向外凸顶住双手屏气呼吸,以保持肺泡张开,呼气时双手在肋弓下方轻轻施加压力用口缓慢呼出气体。控制性缓慢呼吸: (1)目的:减少阻力和死腔通气,有利于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改善通气血流的比例。 (2)技巧:行走,停下,深吸一口气,然后再行走,同时缓慢的呼气。 ◆呼吸体操 呼吸体操:(1)单举呼吸:单手握拳并举起,举起时深吸气,放下时缓慢呼气(吸气:呼气=1:2或1:3)或做缩唇呼吸;(2)托天呼吸:双手握拳,有节奏地缓慢举起并放下,举起时吸气或呼气,放下时呼气或吸气;(3)蹲站呼吸:双手自然放松,做下蹲动作同时吸气,站立时缓慢呼气。

临床操作指导:呼吸功能监测1

正常的呼吸功能是维持生命及机体的内外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活动之一。其功能障碍,将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的生命状况,使趋于恶化和增加死亡率。为重危病人行呼吸监测是判断其功能状况,防治并发症和推测预后的必要手段,对检查临床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能够在床边测定的指标最适于对重危病人的监测。病人现有肺功能状态及能否承受某种治疗的估计,基础是对原病史的采集,呼吸系统的物理检查、胸部X线片及血液气体分析等。临床易得的观察指标如平卧时的呼吸状态。病人唇甲、趾指端的色泽等。以此为基础而施行的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及试验室分析,使其更全面的反映了肺功能概况。 1、一般概念与监护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为500ml左右。临床通过潮气量计测得,也是任何一台床边呼吸机所必备的监测项目。当潮气量小于5ml/kg时,即为接受人工通气的指征。呼吸频率是与潮气量密切相关的另一监测指标,对呼吸幅度、形式及速度的观测是十分必要的,当呼吸频率小于5次/分钟、大于35次/分钟,成为人工通气的指征。 (2)每分钟通气量:由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获得,正常成人男性为6.6l,女性为5l,当其值大于10l时示通气过度,小于3l时为通气不足。 (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量后再乘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不足可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通气量大多致呼吸性碱中毒。解剖或生理死腔的增大,皆可致肺泡通气减低。 (4)功能残气量:平静呼吸后肺脏所含气量,正常男性约为2300ml,女性约为1580ml,功能残气量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减少了呼吸间歇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即防止了每次吸气后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所引起的肺泡气体浓度的过大变化。当功能残气量减少时,使在呼气末部分肺泡发生萎缩,流经肺泡的血液就会因无肺泡通气而失去交换的机会,产生分流。功能残气量减少见于肺纤维化、肺水肿的病人,而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呼气阻力增大时,由于呼气流速减慢,待气体未全呼出,下一次吸气又重新开始,而使功能残气量增加。 (5)时间肺活量:深吸气后作一次快速呼气,计算最初3秒内的呼气量,求出每秒出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值:第一秒占肺活量的83%,第二秒占94%,第三秒占97%.时间肺活量减低表示有阻塞性通气。提前完成(如2秒内呼完),表示有限制性通气。 (6)通气储备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减去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后与最大通气量的百分比利时。正常值为93%,愈低,通气功能愈差;降至70至60%,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接近气急阈。 (7)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实际数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与肺活量实际数占预计值的百分数相比。正常值为1,气速指数大于1,示限制性通气损害,小于1示阻塞性通气损害。 (8)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测验与意义同时间肺活量,但更为敏感,对考核阻塞性通气损害有一定价值。正常值为2至4L/秒,时间〈0.5秒。 (9)弥散功能试验:采用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测定法。正常值为29.5ml/(mmHg 分钟),弥散功能减低主要造成缺氧。凡影响肺泡功能呼吸面积和肺毛细血管面积的各种疾病,皆可致弥散功能障碍。 (10)气体分布试验:常采用一次呼气测验肺泡氧浓度差(750至1250ml)。正常成人不应超过1.5%,老年人不应超过4.5%. (11)血液气体分析:用以评价肺泡的通气功能及体液的酸碱度。通过动脉采血测定,经皮测定血的氧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非创伤性的动脉血气监测法,但不适用于低灌注的病人。 正常值:氧分压:10.7至14.7kPa(80至110mmHg);氧饱和度97至100%;二氧化碳分压:5.33kPa(40mmHg)。 (12)吸气力:即病人在吸气时对抗完全阻塞道20秒的条件下所发生的低于大气压的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