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8、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

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2.卢梭将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3、阿恩海姆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14、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15、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6、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

17、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8、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20、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2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2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三大方面。

23、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的美术教育。2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

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方面体现出来。25、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

26、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与整体练习。

27、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的完形。

2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29、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

3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31、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二、选择题

1、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A、形式分析

B、描述

C、解释

2、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A、听知觉

B、触知觉

C、视知觉

3、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的表现。

A、双轴阶段

B、单轴阶段

C、前轴阶段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

B、绘画

C、色彩

5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6、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A.里德 B.阿恩海姆 C.西泽克

7、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8、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陈鹤琴

C、张雪门

9、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A、2-3岁

B、3-4岁

C、4-5岁

10.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

B、作画灵感

C、手的控制能力

11、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画

B、临摹画

C、色彩画

12、民主教育家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陈鹤琴 B.蔡元培 C.陶行知

13、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其着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A、潘元石

B、潘公凯

C、潘元丰

1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15、 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

B、福禄倍尔

C、冈仓觉

16、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性格成长 B.感情成长 C.心理成长

17、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

18、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A、成熟期

B、写实期

C、概念期

20、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21、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A.“概念画”期 B.成熟期 C.形象期

22、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

A.卢梭 B.罗杰斯 C.福禄倍尔

23、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

他提出“”说。

A.模仿

B.本能

C. 刺激一反应

24、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25、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

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C、天赋

26、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蔡元培

27、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兴趣 B.年龄 C.能力

28、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29、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

B、游戏阶段

C、再现和表现阶段

30、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和表现阶段。

A、具象

B、表象

C、抽象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A、实用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32、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A.自由形状 B.想象形状 C.涂鸦形状

33、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第一,统为一形。第二,多面变形。第三,单一面。第四,正侧面同在。

B、第一,单一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统为一形。第四,多面变形。

C、第一,统为一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单一面。第四,多面变形。

34、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A、原创性

B、实用性

C、活泼性

35、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两种。

A、物体画

B、默画

C、情节画

36、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

B、表达思想

C、没有表现意图

37、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

B、创造心理

C、制作心理

3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 C、兴趣阶段 D、游戏阶段

39、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

B、生理机能说

C、刺激反应说

4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41、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A、油画棒

B、蜡笔

C、毛笔

42、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

B、陶行知

C、蔡元培

4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福禄倍尔

B、皮亚杰

C、冈仓觉

44、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A、直折线

B、垂直线

C、曲直线

45、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

4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

B、作画灵感

C、手的控制能力

(二)简答题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2、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有哪些

3、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4、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5、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6、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7、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

8、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9、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0、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1、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2、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为哪几种类型

1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1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15、美术教育的含义体现为哪两方面

16、幼儿命题画的三个条件

1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8、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2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2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24、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25、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26、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27、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28、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29、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30、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

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4、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5、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6、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准备。

7、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

8、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9、简单论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10、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2020年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年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荆棘(jīnɡjí) 吆喝(yāo hē) 蜈蚣(wūgōng) B.竹竿(zhúgǎn) 饲养(sīyǎnɡ) 炎热(yán rè) C.仿佛(fǎnɡfú) 滋味(zīwèi) 抹布(mābù) D.粗糙(cāo zào) 损坏(sǔn yǔn) 绚丽(xuàn lì) 二、读拼音,写字词。(12分)

三、加上不同偏旁,写出新字,再组词。 (16分) 心米 四、量词巧填空。(6分) 一( )马一( )牛一( )松鼠 一( )彩虹一( )泪珠一( )大山五、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0分) ,冬天天气( )。 1.夏天天气炎热 ..

2.太阳驱走了黑暗.. ,带来了( )。 3.大象的耳朵很大. ,老鼠的耳朵很( )。 4.这处河水很浅.,很安全.. ,不像那处河水,很( ),很( )。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她趴在书桌上写作业。 2.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 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 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上加点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3.把下面顺序错乱的词语排列成一句通顺的话,注意写上标点符号。 你大自然的会方向帮助指南针辨别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诗句我来写。 描写黄鹂歌唱,白鹭飞翔的诗 句: , 。 古代儿童散学后放风 筝: , 。 描写柳树外形的诗句, 。 2.我的积累。 (1)四海无闲田, 。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标准答案)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答案)

————————————————————————————————作者:————————————————————————————————日期: 2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 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 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D.以上均非 31.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是() 3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1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à mòu pù f 纳闷受骗祝福 s hìjx nuò 甚至继续弄错 二、看拼音,写词语 Hǎi yáng rú guǒ wén huà qiǎo miào Yān huǒ wàng jì dào lù yǎn jing 三、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周末,妈妈在家干.(gān gàn)家务活,我赶紧帮妈妈把家里打扫干.(gān gàn) 净。 2.我和爸爸已经分.(fēn fèn)开好长时间了,我分.(fēn fèn)外想他。 3.听你讲完,我才了.(le liǎo)解了.(le liǎo)这件事的经过。 4.父亲把一颗钉.(dīng dìng)子钉.(dīng dìng)在了树上做记号。 四、按要求做题。 1.用“○”圈出每组中的错别字,再改正在括号里。 (1)在见空气下今低头 ( )( ) (2)带领可已南爪果园 ( )( ) (3)泼水公作战士护相 ( )( ) 2.我会换偏旁构成许多新的字。

五、给下列成语分分类。(填序号) ①含苞欲放②大惊失色③冰天雪地④漏网之鱼 ⑤鹅毛大雪⑥惊弓之鸟⑦百花争艳⑧满面春风 ⑨春色满园⑩寒冬腊月○11害群之马○12兴高采烈 1.2. 3.4. 六、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1.星星一闪一闪的。 2.花儿开了。 七、我会按照课文内容做题。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②《敕勒歌》是南朝民歌。( ) ③《登鹳雀楼》是宋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 ) ④《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 2.《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豌豆、蒲公英、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分别靠的是、、。(选择序号填空) A.风 B.动物 C.弹力 3.《我是什么》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可以变成汽、、、雹子、等不同形态。 八、读一读,做一做。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卷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姓名:学号:班级: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 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 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 A。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 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 A.全同关系? ?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 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 B.量项分别相同 C.主、谓项分别相同 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 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 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 过宽 D、定义过窄 E、定义含混 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 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 真???????D.p假q假 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 为”,由此可知( )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 为 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 为 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 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 为 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 一定是患了肺炎。 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 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 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 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 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 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10.“(p→q)∧(r→s)∧(┐q∨┐s)→(┐ p∨┐r)”,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 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 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1、“有作案动机”和“有作案行为”之间 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 12、“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之等 值的命题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 D、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 13、(1)没有人不是自私的。(2)没有人 是自私的。这两个命题()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不 能同真,可以同假 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D、可 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4、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 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哪项作 为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木工”。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学校:班别:姓名:成绩: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相信你 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今天就让你们来展示一下 吧。请记住:认真书写,卷面整洁才能得100分, yóu qítán qín yōnɡ bào qīng wā rónɡ yì wēn nuǎn yǎn jīnɡ fǎnɡ zhī 二、我会选,在正确的拼音下画“”。(10分) 1、层(céng chéng)林尽染钢(gāng gān)琴 拔苗助长(zhǎng cháng)神州(zhōu zōu) 嫦娥奔(bēn bèn)月高粱(liáng láng) 2、有水把茶泡(pào bǎo),有饭能吃饱(pào bǎo)。 3、我们大家都(dū dōu)爬上了天都(dū dōu)峰。 三、我会区别这些生字,再组词。(10分) 钢()旁()板()场()刻()刚()傍()饭()扬()该()四、我会查字典。(9分) 要查的字音序部首除去部首还有几画图 厦 旗

五、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10分) 仔细地()一片片()一个个() 蓬松的()火红的()心爱的() 春()秋()绿树()() 无()无()()()不息 六、我会写出下面画线词语的反义词。(4分) 例:对待朋友要真诚,不能(虚假)。 1、小鸟饿了会哭,吃()了就会笑。 2、贫对(),冷对()。 3、饥寒对(),索取对奉献。 七、我会选词填空。(2分) 飘浮飘扬 1、云在空中(),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2、彩旗迎风(),广场显得更加美丽。 八、日积月累。(10分) 山行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是“()”来放鸟巢。崭新的木牌上写着:“()。”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样卷(A卷) 一、填空题(10分) 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关系的判断假。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 A.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 B.量项分别相同 C.主、谓项分别相同 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 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 E、定义含混 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为”,由此可知( )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为 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为 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 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为 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一定是患了肺炎。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 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 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10.“(p→q)∧(r→s)∧(┐q∨┐s)→(┐p∨┐r)”,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1、“有作案动机”和“有作案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 12、“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之等值的命题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 D、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 13、(1)没有人不是自私的。(2)没有人是自私的。这两个命题()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4、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木 工”。() A、丙是木工 B、丙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 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 15、“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A 、可同真,可同假 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 、不可同真,可同假 D 、可同真,不可同假 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 A 、SAP B 、SEP C 、 SIP D 、SOP

温病试卷 几套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一) A型题(共30题) (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 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 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 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 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 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 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燥D.舌尖红赤起刺 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 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 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 E.胃阴衰败

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20分) 21÷7= 32÷4= 9÷9= 40-5= 0×8= 14÷2= 9×3= 28÷4=5÷1= 30÷5= 6×7= 36÷6=7×7= 35÷7= 24÷4= 45÷5=8×9= 48÷8= 18÷2= 9×6= 5×7= 9×7=6-0= 64÷8= 56÷8= 3×6= 4×8=32+8=0÷99= 25÷5= 33+9= 63÷7= 8×5= 72÷8= 42÷6= 3×6+4= 56÷7×5= 9×5-7= 2×3×8= 81÷9÷3= 2、用竖式计算。(8分) 3×8 7×6 63÷9 70÷8 3、计算。(6分) 4×9+28= 78―(85-36)= 42÷7-3= 52+4×6= 72÷8+1= 9×9-70= 二、填空:(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4分。) 1、(4分)先把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道算式。

三()十八()四十二 2、中午,面向太阳。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 面是()方,右面是()方。新课标第一网 3、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角都是( )角。比它小的角叫()角, 比它大的角叫()角。新课标第一网 4、填□。 7×□=56 □×6=42 □×□=36 □÷□=7 6×3=6×4-□4×7>□×7 5、把57个桃子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个, 还剩()个。 6、(2分)画○,使○的个数是△的2倍。 △△△△△ 7、(2分)4个5相加,可以写作()×(),也可以写作() ×()。 8、☆+☆+☆+☆+☆=45,则☆=()。 三、辨一辨。(5分) 1、一个硬币掉在了地上,一定是正面朝上。() 2、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3、小鱼离开水可能生存。() 4、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5、计算12-2×6=60,是从左到右依次算。()

温病学试卷

温病学名著试题 一、单选题 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薛生白 2.《温病条辨》一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辨证纲领() A.六经辨证 B.卫气营血辨证 C.三焦辨证 D.脏腑辨证 3.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列举了多少种常见温病() A.5 B.7 C.9 D.11 4.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以什么方治疗()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5.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哪首方主之()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6.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桔梗汤 7.辛凉平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桔梗汤 8.辛凉重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 白虎汤 9.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 A.射干、马勃 B.射干、栀子 C.生地、玄参 D. 马勃、玄参 10.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 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D.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吴鞠通所谓的白虎汤应用禁忌() A.脉浮弦而细者 B.脉沉者 C. 不大便者 D.汗不出者 12.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 A.邪热不甚 B.兼有痰邪 C.兼有瘀血 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13.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证是() A.肺之化源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B.逆传心包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C.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D.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源绝者 14.吴鞠通所谓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是指() A.汗、吐、下 B.汗、下、润 C.吐、下、和 D.温、清、消 15.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 A.杏仁、桃仁、苡仁 B.桃仁、苡仁、蔻仁 C.苡仁、蔻仁、杏仁 D.蔻仁、杏仁、桃仁 16.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 A.止咳平喘 B.化痰散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肺止咳 17.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18.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其病为() A.风温 B.春温 C.暑湿 D.湿温 19.“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 A.暑热不甚 B.兼有寒邪郁表 C.兼有湿邪郁表 D.病从里发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2分) yàn huǒ lù dì zhuī zhúān jìnɡ ( ) ( ) ( ) ( ) t?nɡ nián shí yàn pán xuán hu? zhě ( ) ( ) ( ) ( ) línɡ hu? yōu xìu dài lǐnɡ wán shuǎ ( ) ( ) ( ) ( )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12分) 火:()()()心:()()() 纟:()()()车:()()() 三、多音字组词。(6分) m?i( ) bēi( ) dào( ) 没背倒 m?( ) bai( ) dǎo( ) zhǎnɡ( ) ɡān( ) qū( ) 长干曲 chánɡ( ) ɡàn( ) qǔ( ) 四、写出反义词。(9分) 生----()单----()紧----() 坏----()沉----()慢----() 安静---()干净---()上涨---() 五、填上合适的词。(10分) ()的霞光()的羽毛()的发现 ()的故事()的洪水()的作用 ()的小羊()的小花()的光芒 ()的月光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8分) 1、《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表达了诗人对()的思念。 2、他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3、水乡什么多?()。千首曲,万首歌,()一箩又一箩,唱()水乡新生活。 4、蓝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 七、把词语排列成句子。(12分) 1、奶奶我带着和去爷爷看落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身有丹顶鹤羽毛洁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病学》练习题

练习题 1. (单选题) 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的舌象为:( )(本题3.0分) A、白砂苔 B、灰腻苔 C、白苔如碱状 D、白腻苔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2.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痰蒙”的临床表现?( )(本题 3.0分) A、身热不退,朝轻暮重 B、神识昏蒙,时明时昧 C、间有谵语 D、舌纯绛鲜泽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3. (单选题) 在通下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 )(本题 3.0分) A、本法适用于有形实邪内结的实热证候 B、津枯肠燥便秘者忌用苦寒攻下 C、病邪传里,但未内结成实者忌用 D、邪入血分,瘀热结于下焦者忌用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4.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温病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 )(本题 3.0分) A、非邪闭心窍之神昏,不可滥用开窍法 B、邪入营分而未见厥闭者不可早用清心开窍 C、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的适应证不同,临床运用不可相混 D、湿热类温病不用开窍之剂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5. (单选题)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本题3.0分) A、调胃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桃仁承气汤 D、宣白承气汤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6. (单选题) 风温证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喉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 )(本题3.0分) A、不加减 B、加知母、黄芩 C、去荆芥加玄参、马勃 D、加花粉、石斛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7. (单选题) 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无:( )(本题3.0分)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你们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今天,小博士出了几道题考考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答得很好! 一、读拼音,写词语。比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16分) fù jìn cǎi hónɡ tǎo yàn chuán rǎn zhēn zhū ní nìnɡ hū huàn kuā jiǎnɡ 二、比比再组词。(10分) 盛()陈()数()纸()决()胜()阵()教()底()绝()三、我是积累小行家。(10分) 树木(茂)(盛)群山()()()()舞动()()扑鼻 距具巨 ()体()人()离()大工()相() 邮由油 煤()()来()局()于冷()()政四、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音节填在括号里。(4分) jiān jiàn 1.绒线团中间.()是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

shènɡ chénɡ 2.傣族人民盛.()上美酒,举行盛.()大的仪式欢迎周总理。 五、我是超级魔法师。我会照样子变化。( 6分) 1.例:照相——照相机 洒水——() ()——() 2.例:奶牛——牛奶 山上——() ()——() 3.我要给窗前的小树开了一朵花。 一朵花_____________ 。 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 _____________,行吗? 谁说孔雀的尾巴不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不变) 六、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6分) 七、填空。(15分) (1)、本学期学过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册课文,我知道了:世界发明大王_____;祖国宝岛台湾的_________,盛产葡萄的新疆____;还知道了一个节日:傣族人民的_______节。 (3)、古诗中有描写一年四季不同景色的诗句,读一读,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季节。

温病学试题题库大全汇编

溫病學試題 第一章:緒論 A、型題 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 A.黃帝內經 B.傷寒論 C.外臺秘要 D.時後方 E.諸病源候論 2.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家 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劉河間 E.王叔和 3.創立三焦辨証的醫家是:D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E.喻嘉言 4.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廣溫疫論 B.疫疹–得 C.溫疫論 D.傷寒溫疫條辨 E.臨證指南醫案 5.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B 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余師愚 6.對溫病的治療首先強調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的醫家是:C A.羅天益 B.王安道 C.劉河間 D.朱肱 E.汪石山 7.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國成立後 D.戰國到唐代 E.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前 8.(溫熱經偉)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9.提出”癘氣”病因學說的明代醫家是: B A.汪石山 B.吳又可 C.李時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劉河間 D.朱肱 E.羅天益 11.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C A.溫熱論 B.溫熱經偉 C.溫疫論 D.濕熱病篇 E.肘後備急方 12.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濕熱病篇 B.溫熱論 C.溫病條辨 D.溫熱經偉 E.溫疫論 13.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E A.吳又可 B.吳鞠通 C.劉河間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謄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B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時期,在熱性病治療上提出新觀點,組創新方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劉河間 C.張從正 D.李東垣 E.朱丹溪 16.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家是:B A.朱肱 B.劉河間 C.汪石山 D.吳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溫病分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論、創新法 D.脫卻傷寒辨証溫病 E.靈活運用經方 18..溫病學發展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從傷寒論體系中擺脫出來: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的奠基專著是:A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一 姓名:(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 一.计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68-32= 24÷6= 5×5= 8+53= 372+29= 90+70= 56÷7= 34÷6= 1600-700= 9000-8000= 500+700= 3500+150= 5×(15-9)= 24-20÷4= 36-28+12 = 25+10÷5=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每题2分,共8分) 42÷7= 39÷8= 62÷7= 46÷7=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85-27+18 (44-26)÷3 36+5×4 45-35÷5 二.填空.(共33分) 1.由5个千、8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2.8050读作:();二千零二写作:()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差(). 5.小丽同学的体重是25();一个梨子约重200(). 6.写出两道商是5的除法算式()和(). 7.升旗时,国旗的运动是()现象. 8. 800里面有()个百,700里面有()个十. 9.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是7,那么余数最大是( ). 10.用2、0、9、3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是 (). 11.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12. 5050中,从左边数的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 13. 写出3998后面的第三个数是(). 14.算盘里一个上珠表示(). 15.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商是(). 16.有20朵鲜花,每5朵插入一个花瓶里,需要( )个花瓶. 17. 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 18.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5、990、()、()、1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