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山东理工大学实验报告纸姓名:卢鑫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数媒1001班成绩:

课程名称:互联网与网站建设教师签字:_________ 实验项目:实验3: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内置对象的使用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掌握Response对象、Request对象的用法。掌握Session对象的用法。

掌握Cookie对象的用法。

实验仪器:(材

料,工具)

实验内容:

1.打开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网站“运用ResPonse对象”,阅读程序;然后创建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 网站,运用Response和Request对象实现用户登录。

登录界面: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Page.IsPostBack)

{

Session["CheckNum"] = 0;

}

}

protected void btn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this.txtAdminName.Text.Trim() == "" || this.txtAdminPwd.Text.Trim() == "")

{

this.ClientScript.RegisterStartupScript(this.GetType(), "", "");

return;

}

if (txtAdminName.Text == "admin" && txtAdminPwd.Text == "admin")

{

Response.Redirect("Default3.aspx?userName=" + txtAdminName.Text + "");

}

else

{

Session["CheckNum"] = Int32.Parse(Session["CheckNum"].ToString()) + 1;

int i = Int32.Parse(Session["CheckNum"].ToString());

if (i > 1)

{

Response.Redirect("Default2.aspx");

}

else

{

this.ClientScript.RegisterStartupScript(this.GetType(), "", "");

}

}

}

成功登录: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Page.IsPostBack)

{

if (Request.QueryString["userName"] != null)

{

Label1.Text = "   欢迎你:" + Request.QueryString["userName"] + "
";

Label1.Text += "    当前时间是:
  "+ DateTime.Now.ToString();

}

else

{

Response.Redirect("Default.aspx");

}

}

}

多次输入错误:

你登录次数过于频繁,已经尝试三次,并且用户密码不匹配,

如果忘记密码请确认你的密码正确,再进行登录


如果还没有用户,请首先申请账户,再登录

2打开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网站“Demo-Session”,阅读程序;然后创建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网站,运用Session对象实现购物信息的临时保存。

.Session["my"] = "它是一个宝贝!";

if (Session["my"] != null)

{

Response.Write("购物信息临时保存成功!");

}

else

{

Response.Write("购物信息临时保存不成功!");

}

3创建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64172.html,网站“Demo-Cookies”,运用Cookie对象实现在页面载入时检索某Cookie是否存在以进行页面的初始化。

.Response.Cookies["mycookie"].Value = "my";

Response.Cookies["mycookie"].Expires = DateTime.Now.AddDays(1);

if (Request.Cookies["mycookie"] == null)

{ Response.Write("cookie不存在!"); }

else

{ Response.Write("cookie存在!"); }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数学模型实验报告

数学模型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lingo和MATLAB解决数学模型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环境:MATLAB7.0 实验结论: 源程序 第4章:实验目的,学会使用lingo解决数学模型中线性规划问题1.习题第一题 实验原理: 源程序: 运行结果: 、 管 路 敷 设 技 术 通 过 管 线 不 仅 可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置 不 规 范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问 题 , 而 且 可 保 障 各 类 管 路 习 题 到 位 。 在 管 路 敷 设 过 程 中 , 要 加 强 看 护 关 于 管 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连 接 管 口 处 理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弯 扁 度 固 定 盒 位 置 保 护 层 防 腐 跨 接 地 线 弯 曲 半 径 标 等 , 要 求 技 术 交 底 。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中 包 含 线 槽 、 管 架 等 多 项 方 式 , 为 解 决 高 中 语 文 电 气 课 件 中 管 壁 薄 、 接 口 不 严 等 问 题 , 合 理 利 用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 线 缆 敷 设 原 则 : 在 分 线 盒 处 , 当 不 同 电 压 回 路 交 叉 时 , 应 采 用 金 属 隔 板 进 行 隔 开 处 理 ; 同 一 线 槽 内 强 电 回 路 须 同 时 切 断 习 题 电 源 , 线 缆 敷 设 完 毕 , 要 进 行 检 查 和 检 测 处 理 。 、 电 气 课 件 中 调 试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相 互 作 用 与 相 互 关 系 , 根 据 生 产 工 艺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对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空 载 与 带 负 荷 下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控 试 验 ; 对 设 备 进 行 调 整 使 其 在 正 常 工 况 下 与 过 度 工 作 下 都 可 以 正 常 工 作 ; 对 于 继 电 保 护 进 行 整 核 对 定 值 , 审 核 与 校 对 图 纸 , 编 写 复 杂 设 备 与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方 案 , 编 写 重 要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方 案 以 及 系 统 启 动 方 案 ; 对 整 套 启 动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调 试 工 作 并 且 进 行 过 关 运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指 导 。 对 于 调 试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问 题 , 作 为 调 试 人 员 , 需 要 在 事 前 掌 握 图 纸 资 料 、 设 备 制 造 厂 家 出 具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报 告 与 相 关 技 术 资 料 , 并 且 了 解 现 场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 、 电 气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电 力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机 组 在 进 行 继 电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总 体 配 置 时 , 需 要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来 确 保 机 组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安 全 , 并 且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故 障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破 坏 范 围 , 或 者 对 某 些 异 常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工 况 进 行 自 动 处 理 , 尤 其 要 避 免 错 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动 作 , 并 且 拒 绝 动 作 , 来 避 免 不 必 要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突 然 停 机 。 因 此 , 电 力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要 求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做 到 准 确 灵 活 。 对 于 差 动 保 护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技 术 是 指 发 电 机 一 变 压 器 组 在 发 生 内 部 故 障 时 , 需 要 进 行 外 部 电 源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切 除 从 而 采 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主 要 保 护 装 置 。

《数学实验》试题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数学实验2010-2011第一学期出题教师:数学组适用专业: 09机械, 物流, 土木, 自动化 班级:学号:姓名: 选做题目序号: 1.一对刚出生的幼兔经过一个月可以长成成兔, 成兔再经过一个月后可以 繁殖出一对幼兔. 如果不计算兔子的死亡数, 请用Matlab程序给出在未来24个月中每个月的兔子对数。 解: 由题意每月的成兔与幼兔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 成兔0 1 1 2 3 5··· 幼兔 1 0 1 1 2 3··· 运用Matlab程序: x=zeros(1,24); x(1)=1;x(2)=1; for i=2:24 x(i+1)=x(i)+x(i-1); end x 结果为x = 1 1 2 3 5 8 13 21 3 4 5 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 6 7711 2865 7 46368 2.定积分的过程可以分为分割、求和、取极限三部分, 以1 x e dx 为例, 利用

已学过的Matlab 命令, 通过作图演示计算积分的过程, 并与使用命令int() 直接积分的结果进行比较. 解:根据求积分的过程,我们先对区间[0,1]进行n 等分, 然后针对函数x e 取和,取和的形式为10 1 i n x i e e dx n ξ=≈ ∑ ? ,其中1[ ,]i i i n n ξ-?。这里取i ξ为区间的右端点,则当10n =时,1 x e dx ?可用10 101 1.805610 i i e ==∑ 来近似计算, 当10n =0时,100 100 1 01 =1.7269100 i x i e e dx =≈ ∑?,当10n =000时,10000 10000 1 1 =1.718410000 i x i e e dx =≈ ∑ ?. 示意图如下图,Matlab 命令如下: x=linspace (0,1,21); y=exp(x); y1=y(1:20); s1=sum(y1)/20 y2=y(2:21); s2=sum(y2)/20 plot(x,y); hold on for i=1:20 fill([x(i),x(i+1),x(i+1),x(i),x(i)],[0,0,y(i),y(i),0],'b') end syms k;symsum(exp(k/10)/10,k,1,10);%n=10 symsum(exp(k/100)/100,k,1,100);%n=100 symsum(exp(k/10000)/10000,k,1,10000);%n=10000

20152567-李莹-实验报告3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题目:熟悉常用的HBase操作 姓名:李莹 日期:2018.6.15

实验三熟悉常用的HBase操作 一、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 Hadoop版本:2.6.0或以上版本 HBase版本:1.1.2或以上版本 JDK版本:1.6或以上版本 Java IDE:Eclipse 二、实验内容 1.安装Hbase 2.测试Hbase

3.启动Hbase 4.打开Hbase shell 5.设计表

6.编程 (1)插入 public class HbaseTest { public static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connection; public static Admin adm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 HBaseConfiguration.create(); configuration.set("hbase.rootdir", "hdfs://localhost:9000/hbase"); try {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configuration ); admin = connection.getAdmin();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insertRow("student", "scofield", "score", "English", "45"); insertRow("student", "scofield", "score", "Math", "89"); insertRow("student", "scofield", "score", "Computer", "100");

遥感综合试验站

简介 遥感试验场是用于遥感技术基础研究、技术试验和检定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具有定位观测条件的天然的固定实验场所。遥感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从地物的波谱特性经大气传输到传感器获得信息过程中的机理及其相互关系,是研制新型传感器、发展遥感技术新方法、完善判读理论、方法的基础性工作。如美国在发射陆地卫星前后,对地表土壤、岩石、植被、水体等地物的光谱特性均进行了大量测试和研究,为波段的选择、传感器性能检验和遥感资料的判读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面遥感试验场基本条件是:应有足够大的面积,如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场内有多种自然要素,如水体、植被、沙地、耕地的大范围分布等。实验场按实验内容分为综合试验场和专业试验场。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实验场即为一个综合试验场。它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地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场内有山、水、沼泽和大面积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以及旱地、水田、菜园等多种天然和人工的景观。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场内测试设备齐全,遥感车和动力气球作为平台同大型模拟遥感实验室相结合,为进行地物波谱、昼光、太阳光和天空光辐射测定提供了定位观测条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综合性遥感基础研究实验场地。 中国科学院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该站隶属于科学院特殊环境网络,是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遥感站之一。该试验站所属区域具有华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双重生态地理特征。试验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地表类型丰富,有农田、水域、山地、草场和湿地滩涂。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现有高架车、高架塔吊等观测平台,并设有自动气象站、波纹比系统、涡动相关仪、气象梯度观测塔(40米)、LAI自动观测系统、6谱段辐射观测系统、漫散射辐射观测系统、大

数学实验答案-1

1.(1) [1 2 3 4;0 2 -1 1;1 -1 2 5;]+(1/2).*([2 1 4 10;0 -1 2 0;0 2 3 -2]) 2. A=[3 0 1;-1 2 1;3 4 2],B=[1 0 2;-1 1 1;2 1 1] X=(B+2*A)/2 3. A=[-4 -2 0 2 4;-3 -1 1 3 5] abs(A)>3 % 4. A=[-2 3 2 4;1 -2 3 2;3 2 3 4;0 4 -2 5] det(A),eig(A),rank(A),inv(A) 求计算机高手用matlab解决。 >> A=[-2,3,2,4;1,-2,3,2;3,2,3,4;0,4,-2,5] 求|A| >> abs(A) ans = ( 2 3 2 4 1 2 3 2 3 2 3 4 0 4 2 5 求r(A) >> rank(A) ans =

4 求A-1 《 >> A-1 ans = -3 2 1 3 0 -3 2 1 2 1 2 3 -1 3 -3 4 求特征值、特征向量 >> [V,D]=eig(A) %返回矩阵A的特征值矩阵D 与特征向量矩阵V , V = - + + - - + - + - + - + D = {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将A的第2行与第3列联成一行赋给b >> b=[A(2,:),A(:,3)'] b = 《 1 - 2 3 2 2 3 3 -2

1. a=round(unifrnd(1,100)) i=7; while i>=0 i=i-1; b=input('请输入一个介于0到100的数字:'); if b==a ¥ disp('You won!'); break; else if b>a disp('High'); else if b

3Dmax实验报告3解读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3d建模设计 实验名称实验三布尔命令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年级 15级 学号 B2015102323 姓名林振贤指导教师钱庆平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掌握3ds max界面操作与视图控制方法; 2.熟练掌握物体的变动修改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物体的各种创建方法和成组操作方法; 4.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几何体来构建复杂模型。 5.掌握多边形建模。 6.掌握挤出,二维线,布尔,放样,编辑网格等功能 实验设备(环境): Windows XP 、3d max 9.0 实验内容: 通过各种工具,制作厨房组合。 1.用二维线绘制厨房橱柜。 2.用布尔命令制作水槽口。 3.制作水龙头等。 4.给各部分添加UVW添加材质。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知识点:利用二维图形挤出生成三维物体。 1、单击“自定义”-》“单位设置”,选择“毫米” 单击二维矩形按钮,在左视图创建一个700mmX500mm的矩形和150mmX90mm

的矩形,选择小的矩形,单击对齐按钮,点击大的矩形。 将小矩形对齐大矩形后,再次单击对齐按钮再次点击大矩形,对齐第2次。

单击确定, 2、单击二维矩形按钮,在左视图创建2个半径为15mm的圆,调整其位置。 (选择画好的两个圆,单击“对齐命令”,单击大矩形,在y轴上细节调整下) 3、单击大的矩形,添加“编辑样条线”修改器。单击“附加多个”,将所有的样条 线附加为一起。

4、点击“样条线”层级,选中所有的样条线,单击“修剪”命令,修剪多 余的样条线,如下所示: 5、回到“顶点”层级,选中所有的顶点,单击。 6、单击,在2个半圆的上下端各添加2个点,在y轴上细节调整,尽量间 距一样。

数学实验报告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院(系) __ __学号____姓名_ __ 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2) 利用参数方程作图,做出由下列曲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1) x y x y x z =+--=2 222,1及xOy 平面; (2) 01,=-+=y x xy z 及.0=z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图形的特点,以加强几何的直观性。 2、学会用Mathematica 绘制空间立体图形。 三、程序设计 空间曲面的绘制 作参数方程],[],,[,),(),() ,(max min max min v v v u u v u z z v u y y v u x x ∈∈? ?? ??===所确定的曲面图形的 Mathematica 命令为: ParametricPlot3D[{x[u,v],y[u,v],z[u,v]},{u,umin,umax}, {v,vmin,vmax},选项] (1) (2)

四、程序运行结果 (1) (2)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1、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2、可以通过mathematica 软件作出多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使积分能够较直观的被观察。 3、从(1)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围成的立体图形是球面和圆柱面所围成的立体空间。 4、从(2)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围成的立体图形的上面曲面的方程是xy z =,下底面的方程是z=0,右边的平面是01=-+y x 。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3) 观察二次曲面族kxy y x z ++=22的图形。特别注意确定k 的这样一些值,当k 经过这些值时,曲面从一种类型变成了另一种类型。

matlab数学实验复习题(有标准答案)

复习题 1、写出3 2、i nv(A)表示A的逆矩阵; 3、在命令窗口健入 clc,4、在命令窗口健入clea 5、在命令窗口健入6、x=-1:0.2:17、det(A)表示计算A的行列式的值;8、三种插值方法: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分段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 9、若A=123456789?? ????????,则fliplr (A)=321654987?????????? A-3=210123456--??????????A .^2=149162536496481?????????? tril(A)=100450789?????????? tri u(A,-1)=123456089??????????diag(A )=100050009?????????? A(:,2),=2 58A(3,:)=369 10、nor mcd f(1,1,2)=0.5%正态分布mu=1,s igm a=2,x =1处的概率 e45(@f,[a,b ],x0),中参数的涵义是@fun 是求解方程的函数M 文 件,[a,b ]是输入向量即自变量的范围a 为初值,x0为函数的初值,t 为输出指定的[a,b],x 为函数值 15、写出下列命令的功能:te xt (1,2,‘y=s in(x)’

hold on 16fun ction 开头; 17 ,4) 3,4) 21、设x 是一向量,则)的功能是作出将X十等分的直方图 22、interp 1([1,2,3],[3,4,5],2.5) Ans=4.5 23、建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y x t y y x t x 34)(3)(2 的函数M 文件。(做不出来) 二、写出运行结果: 1、>>ey e(3,4)=1000 01000010 2、>>s ize([1,2,3])=1;3 3、设b=ro und (unifrnd(-5,5,1,4)),则=3 5 2 -5 >>[x,m]=min(b);x =-5;m=4 ,[x,n ]=sort(b ) -5 2 3 5 4 3 1 2 mea n(b)=1.25,m edian(b)=2.5,range(b)=10 4、向量b如上题,则 >>an y(b),all(b<2),all(b<6) Ans =1 0 1 5、>>[5 6;7 8]>[7 8;5 6]=00 11 6、若1234B ??=???? ,则 7、>>diag(d iag (B ))=10 04 8、>>[4:-2:1].*[-1,6]=-4 12 9、>>acos(0.5),a tan(1) ans = 1.6598 ans=

实验二极限与连续数学实验课件习题答案

天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极限与连续 所属课程名称数学实验 实验类型上机操作 实验日期 2013-3-22 班级 10数应2班 学号 291010836 姓名吴保石 成绩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数列极限的概念 通过计算与作图,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例2.1 考虑极限3321 lim 51 x n n →∞++ Print[n ," ",Ai ," ",0.4-Ai]; For[i=1,i 15,i++,Aii=N[(2i^3+1)/(5i^3+1),10]; Bii=0.4-Aii ;Print[i ," ",Aii ," ",Bii]] 输出为数表 输入 fn=Table[(2n^3+1)/(5n^3+1),{n ,15}]; ListPlot[fn ,PlotStyle {PointSize[0.02]}] 观察所得散点图,表示数列的点逐渐接近直线y=0 .4 2.递归数列 例2.2 设n n x x x +==+2,211.从初值21=x 出发,可以将数列一项项地计算出来,这样定义的数列称为 数列,输入 f[1]=N[Sqrt[2],20]; f[n_]:=N[Sqrt[2+f[n-1]],20]; f[9] 则已经定义了该数列,输入 fn=Table[f[n],{n ,20}] 得到这个数列的前20项的近似值.再输入 ListPlot[fn ,PlotStyle {PointSize[0.02]}] 得散点图,观察此图,表示数列的点越来越接近直线2y =

例2.3 考虑函数arctan y x =,输入 Plot[ArcTan[x],{x ,-50,50}] 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分别输入 Limit[ArcTan[x],x Infinity ,Direction +1] Limit[ArcTan[x],x Infinity ,Direction -1] 输出分别为2 π 和2π-,分别输入 Limit[sign[x],x 0,Direction +1] Limit[Sign[x],x 0,Direction -1] 输出分别为-1和1 4.两个重要极限 例2.4 考虑第一个重要极限x x x sin lim 0→ ,输入 Plot[Sin[x]/x ,{x ,-Pi ,Pi}] 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输入 Limit[Sin[x]/x ,x 0] 输出为1,结论与图形一致. 例2.5 考虑第二个重要极限1 lim(1)x x x →∞+,输入 Limit[(1+1/n)^n ,n Infinity] 输出为e .再输入 Plot[(1+1/n)^n ,{n ,1,100}] 观察函数的单调性 5.无穷大 例2.6 考虑无穷大,分别输人 Plot[(1+2x)/(1-x),{x ,-3,4}] Plot[x^3-x ,{x ,-20,20}] 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输入 Limit[(1+2x)/(1-x),x 1] 输出为-∞ 例2.7 考虑单侧无穷大,分别输人 Plot[E^(1/x),{x ,-20,20},PlotRange {-1,4}] Limit[E^(1/x),x 0,Direction +1] Limit[E^(1/x),x 0,Direction -1] 输出为图2.8和左极限0,右极限∞.再输入 Limit[E^(1/x),x 0] 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例2.8 输入 Plot[x+4*Sin[x],{x ,0,20Pi}] 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输出为图2 .9.观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当x →∞时,这个函数是无穷大,但是,它并不是单调增加.于是,无并不要求函数单调 例2.9 输入

数学实验(MATLAB版韩明版)5.1,5.3,5.5,5.6部分答案

练习 B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函数的图形,通过观1、仿照本节的例子,分别画出二项分布()7.0,20 察图形,进一步理解二项分布的性质。 解:分布规律编程作图:>> x=0:1:20;y=binopdf(x,20,; >> plot(x,y,'*') 图像: y x 分布函数编程作图:>> x=0::20; >>y=binocdf(x,20, >> plot(x,y) 图像: 《

1 x 观察图像可知二项分布规律图像像一条抛物线,其分布函数图像呈阶梯状。 2、仿照本节的例子,分别画出正态分布()25,2N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图形,通过观察图形,进一步理解正态分布的性质。 解:概率密度函数编程作图:>> x=-10::10; >> y=normpdf(x,2,5); >> plot(x,y) 图像: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x y 分布函数编程作图:>> x=-10::10; >> y=normcdf(x,2,5); ~ >> plot(x,y) 图像:

01x y 观察图像可知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图像像抛物线,起分布函数图像呈递增趋势。 3、设()1,0~N X ,通过分布函数的调用计算{}11<<-X P ,{}22<<-X P , {}33<<-X P . 解:编程求解: >> x1=normcdf(1)-normcdf(-1),x2=normcdf(2)-normcdf(-2),x3=normcdf(3)-normcdf(-3) x1 = x2 = ) x3 = 即:{}6827.011=<<-X P ,{}9545.022=<<-X P ,{}9973.033=<<-X P . 4、设()7.0,20~B X ,通过分布函数的调用计算{}10=X P 与{}10> x1=binopdf(10,20,,x2=binocdf(10,20,-binopdf(10,20, x1 = x2 =

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3

大连海事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2011-1 学号:2220113199 姓名:陈凡 课程名称: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实验时间:6月18号 指导教师:刘明(电航101) 实验名称: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 1=R 2=R 3=R 4,其变化值ΔR 1=ΔR 2=ΔR 3=ΔR 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03=KE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同实验二。 四、实验步骤: 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15v 、⊥插口与主机箱电源±15v 、⊥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接(V i =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 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转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 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3—1 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 2、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数据填入

表3画出实验曲线;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2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表2画出实验U-W 曲线 取图中点(20,0.015)、(200,0.157)得曲线斜K=S 2=ΔU/ΔW=(0.157-0.015)/(200-20)=0.000789v/g Δm 在点(60,0.047)处取得,Δm=0.001,δ=Δm/y FS ×100%=0.001/200×100%=0.0005% 六、思考题: 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 1、R 3为对边)电阻值R 相同时,即R 1=R 3,R 2=R 4,而R 1≠R 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3—2,如何利用这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图3-2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探索科学实验站活动内容

科学实验部分内容 隐形的名字 需要:A4纸、碘酒、米汤或淀粉液。 步骤:闯关者 原理: 装不满的杯子 需要:玻璃杯,杯水,回形针40枚 这样做:往玻璃杯里注满清水。把回形针轻轻地从杯边滑进杯里,一枚,两枚,三枚……二十枚……三十枚……注意看水面是什么形状。 想一想:为什么水面凸出来了,水还不流出来呢? 告诉你:这种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有关。任何液体表面都有一种张力,使之看上去好像有一层弹性“表皮”。当把硬币投进杯里时,水的弹性“表皮”会微微拱起。由于它能承受一定压力,即使多放些硬币进去,它也不易爆破,所以水不会溢出来。杯口就隆起一座凸起的“水山”。 光线接力 需要:几面镜子,终点 这样做: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叫上几个朋友,每个人准备一面镜子,一起来到空地上。先请一个人把镜子对着太阳的方向,把镜子转向另一个人的镜子,使阳光传给下一个。第二面镜子再把阳光传到下一个,这样一直接力下去。 想一想:阳光为什么能接力? 有创意:晚上,把手电筒的光线接力传下去。 告诉你: 阳光总是沿着直线前进的。 水不往低处流 需要:水,厚一点儿的塑料纸,剪刀,小口玻璃瓶 这样做:用剪刀剪下一块比玻璃瓶稍大的塑料纸。往瓶子里倒满水,把塑料纸放在瓶盖上。用手掌盖住瓶口,把瓶身倒转过来,把手移开,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水怎么不往低处流? 有创意:瓶口盖上其他的东西,比如盖一张厚一点儿的纸,或盖一块玻璃片,水会流出来吗?告诉你:塑料纸挡住了空气,不让空气进入瓶子。这样,外面的大气压力就可以防止水从瓶子里流出。 坚固的“桥” 需要:两摞书,A4打印纸,砝码若干 这样做:用两摞书搭成一条“河”,河上搭一座纸“桥”。改变纸桥的形状,使纸桥承受更重的东西。 想一想:纸桥折成什么形状能承受最大的重力?为什么? 有创意:挑战极限,纸桥能承受住二十本书的重量吗? 告诉你: 纸折成瓦棱形能承受最大的重量。在建筑上,石棉瓦做成棱形的最坚固。

实验报告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名称request对象和session对象实验日期2018.05.03 得分指导教师方忠进系计算机系年级专业班次网络工程2 姓名曾志明学号20152346073 Request对象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怎样在JSP中使用内置对象request。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编写一个JSP页面input.jsp,该页面提供一个表单,用户可以通过表单输入两个数和四则运算符号提交给该页面。用户提交表单后,JSP页面input.jsp将计算任务交给另一个JSP页面result.jsp去完成。 (1)input.jsp的具体要求 input.jsp页面提供一个表单,要求表单中提供两个text输入框,供用户输入数字;提供一个下拉列表,该下拉列表有加、减、乘、除四个选项,供用户选择运算符号。用户在表单中输入的数字、选择运算符号提交给result.jsp页面。 (2)result.jsp的具体要求 要求result.jsp页面获取input.jsp提交的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三.实验代码与结果 input.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 < form action = "result.jsp" method = post name = form > 输人运算数、选择运算符号:
< option value=" +">加 < option value=”-”>减 < option valiue=” *”>乘 < option valiue=” /”>除 < br > < input type= "submit" value =”提交” name ="submit"> >

数学实验答案

实验一 %sy1ljq20111668 %第一大题 %1 x=[3,2*pi]; y1=sin(x)+exp(x) %y1= 20.2267 535.4917 %2 x=2:2:10 y2=x.^2+sqrt(2*x) %y2= 6.0000 18.8284 39.4641 68.0000 104.4721 %3 a=2*pi,b=35/180*pi,c=exp(2); y31=sin(a/5)+cos(b)*c y32=tan(b)*cot(a/3) %y31 =7.0038 %y32 =-0.4043 %6 a1=-6.28,a2=7.46,a3=5.37; a11=fix(a1) a21=fix(a2) a31=fix(a3) %a11=-6 %a21=7 %a31=5 %7

y71=abs(a1*a2+a3) y72=a1^2*sqrt(a2*a3/2) %y71 =41.4788 %y72 =176.5066 %8 save sy1 clear %9 load sy1 %10 A=[2 -5 6;8 3 1;-4 6 9]; A1=A' A2=det(A) A3=5*A save sy1 A1 A2 A3 %A1 = 2 8 -4 -5 3 6 6 1 9 %A2 =782 %A3 = 10 -25 30 40 15 5 -20 30 45 %第二大题 %1 X=0:pi/10:2*pi; Y=cos(X);S=[X',Y']

%S = 0 1.0000 0.3142 0.9511 0.6283 0.8090 0.9425 0.5878 1.2566 0.3090 1.5708 0.0000 1.8850 -0.3090 2.1991 -0.5878 2.5133 -0.8090 2.8274 -0.9511 3.1416 -1.0000 3.4558 -0.9511 3.7699 -0.8090 4.0841 -0.5878 4.3982 -0.3090 4.7124 -0.0000 5.0265 0.3090 5.3407 0.5878 5.6549 0.8090 5.9690 0.9511 6.2832 1.0000 %2 a22=input('a22='); b22=input('b22=');

VB实验三 实验报告 - 2016

实验报告三 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静态、动态)定义及使用 (2)掌握二维数组(静态、动态)定义及使用 (3)掌握“控件数组”的使用 (4)掌握数组相关算法(求最值,排序,查找) (5)通过数组巩固循环及多重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实验1】对一维数组A(1 to 10)先赋值1、3、5、7、9、11、13、15、17、19,然后再输出。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5分) 掌握一维静态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实验结果: 【实验1 代码】 Option Base 1 Dim A(1 T o 1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 o 10 A(i) = 2 * i - 1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 o 10 Print A(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End Sub 【实验1 典型结果】 【实验2】用Array函数对一维数组进行赋值,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5分) 掌握一维动态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实验结果:

【实验2 代码】 Option Base 1 Dim a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 = Array(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 o 10 Print a(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End Sub 【实验2 典型结果】 【实验3】动态数组声明及输入输出,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10分)

禹城综合试验站简介

禹城综合试验站简介 禹城综合试验站成立于1979年,1987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试验站,1989年被列入中国生态系统网络基本站,并于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试验站。 禹城站地处黄淮海平原的腹地,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物,以潮土和盐化潮土为主,表土质地为轻—中壤土。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黄河古道形成的风沙化土地、渍涝盐碱地、季节性积水涝洼地相间分布,历史上干旱、渍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但生产潜力很大,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畜牧业(牛、鸡、猪为主)、水产养殖业为主要结构,在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类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建站历程 二十世纪60年代初,黄秉维先生首次提出“热水平衡及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著名学说后,地理研究所就开始了实验地理学的新研究方向,先后在山东德州,河北石家庄等地开展了农田能量、水分平衡的定点试验观测研究工作。1965年地理所组织了全所各研究室约30余名研究人员,开展了徳州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区划的工作,1966年由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率领的国家抗旱工作队,根据地理所提出的徳州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区划,选定山东禹城县为实验示范点,并由地理所组成规划队,提出在禹城县南部建立约14万亩的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指挥部设在石屯乡南北庄。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后,1978年地理所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关于“南水北

调后的后效及其对环境影响和华北平原水量平衡研究”项目,由所长左大康主持与联合国大学的环境科学家合作进行了南水北调沿线考察,最终确定在禹城南北庄实验区建立定位试验站点,目标是对华北平原的水资源、水量平衡和农作物的耗水、需水规律进行定点试验,以期获得华北平原的水资源定量数据,并对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碱中低产田的水盐动态和综合治理改造进行试验和示范。1978年先后由水文室的程维新、赵家义、洪家涟、逢春浩、张兴权等研究人员到南北庄开展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地下水动态的定点观测试验和筹建试验站,1980年由中科院资环局出资,在南北庄开工建设办公楼,建立气象观测场、水面蒸发观测场,1979年禹城试验站挂牌,1982年中国科学院正式发文批复,宣布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正式成立。并任命唐登银为站长,程维新、赵家义为副站长。同时左大康所长又派遣气候研究室谢贤群、叶芳德和技术研究室杜懋林、张仁华筹建60米气象铁塔和30米实验遥感铁塔及传感器遥测工作,1984年该项工程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的验收。直此,禹城试验站开始了完整的野外试验观测工作。1985年由黄秉维先生主持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科学家麦克依罗(Mciroy)合作,在禹城站建设我国第一台大型秤重式蒸发渗漏仪(Lysimeter),该仪器表面积3M2,土柱深度2米,可秤重12吨,感应精度为50克,即可感应0。03mm的水分变化。是测定蒸发的相对标准仪器。以该仪器为基础,禹城试验站于1986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基金:“农田蒸发测定方法和蒸发规律研究”,从1987年到1989年连续三年开展了农田蒸发的联合观测试验,获得了丰硕成果,1992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禹城站又派遣了程维新、张兴权、欧阳竹、逢春浩、李运生等骨干力量投身到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工作,他们承担和主持

数学实验报告反思与总结

数学实验报告反思与总结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

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数学实验报告样本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3日期:2013年 12 月 14 日1 23 4 篇二:数学实验报告模板 数学实验报告 题目 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2013年12月15日对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matlab基础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加强大学生数学实 验与数学建模能力。 2. 通过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处理方法探究的兴趣。 二、实验问题 问题背景:每门课程考试阅卷完毕,任课老师都要对班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 于是出现下面两个问题 1. 统计全班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90分以上人数 2. 计算0-60,60-90,90-100的成绩分布情况,绘制饼状图,凸显不及 格的人。 三、建立数学模型 现将以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下数学问题: 现给出一个数组[a1,a2,a3······an],通过循环语句计数求出n的值,并计 算数组中数值大于等于90和小于60的元素个数,绘制不同数值段(0-60,60-90,90-100)的百分比的饼状图。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 1.关于成绩,选择将成绩做成数组的形式进行处理。 2.处理则运用for-end,if-else if-end,while-end等循环语句。 3.绘制饼状图则使用一般的数学运算及一些基本绘图代码(pie命令,explode命令)。 五、上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1.设计程序如下: a=input (请输入成绩组a[n]=); [h,j]=size(a); zongrenshu=j; pingjunfen=0; gaofen=0;bujige=0; yiban=0; for i=1:1:j; fenshu=a(i); if fenshu>90;gaofen=gaofen+1; 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if fenshu<60; bujige=bujige+1; 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lse pingjunfen=pingjunfen+fenshu;endend end pingjunfen=pingjunfen/zongrenshu; yiban=zongrenshu-bujige-gaofen; x=[bujige,yiban,gaofen]; explode=[1,0,0]; pie(x,explode); zongrenshu pingjunfen bujige gaofen 运行结果截图: 2. 由于图片大小问题,请看下一页 通过输入了一组成绩数据,得出了该数据的总人数、平均分、不及格人数及高分段人数,并绘制出了相应饼状图。结果正确无误!但是只能用英文拼音显示。 六、实验总结与体会 通过几次数学上机实验的锻炼,熟练了matlab的基本操作,学会了如何让曲线曲面可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