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1.货币时间价值: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差额,它表现为资金周转使用后的价值增值额.

2.递延年金: 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每期期末发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3.永续年金: 是指从第一期期末开始,无限期等额收付的年金.

4.风险报酬率: 是指投资者因冒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率,即风险报酬额与原投资额的比率。

5.利息率: 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也就是资金的增值同投入资金的价值之比.

6.市场利率: 是指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着市场资金供求变动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7.权益资本: 是指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金以及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留存收益.

8.负债资本: 是指企业以在一定时期内偿还本息为条件筹集的资本.

9.调整性偿债筹资: 即企业具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到期旧债,但为了调整原有的资本结构,举借一种新债务,从而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

10.补偿性余额: 是贷款机构要求借款企业将借款的10%~20%的平均余额留存在贷款机构.

11.混合性资金: 是指既有某些股权性资金特征又具有某些债权性资金特征的资金形式.

12.认股权证: 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认购其股份的买入期权.

13.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14.综合资本成本:也叫加权平均资本,是在个别资本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企业全部长期资本的成本率。

15.边际资本成本:是指企业追加长期资本的成本率。

16.营业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在于营业额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它反映了营业额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

17.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税后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

18.联合杠杆: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结合在一起,来综合讨论营业额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这种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就收做联合杠杆。

19.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比例关系。

20.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不论采取何种筹资方式均使公司每股收益额不受影响,即每股收益额保持不变的息税前利润(EBIT)水平。

21.内部长期投资:物流企业把资金投放到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资产上.

22.平均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寿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也称平均投资报酬率.

23.内部报酬率: 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是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24.获利指数:又称利润指数,是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与初始投资额之比.

25.保守型投资组合策略:

26.冒险型投资组合策略:

27.适中型投资组合策略:

28.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29.保守的筹资组合:有的物流企业将部分短期资产用长期资金来融通,这便属于保守的筹资组合策略.

30.经济订货批量:是指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

31.订货点:就是订购下一批存货时本批存货的储存量.

32.ABC控制法:亦称ABC分类管理法,是按照存货价值和对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性的高低将存货分为A、B、C三类。

33.股利无关论:股利的支付及数额的增减不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态度.

34.股利相关论:股利政策是决定企业价值的因素之一.

35.剩余股利政策:该政策主张公司的盈余应首先用于盈利性投资项目的资本需要,在满足了盈利性投资项目的资本需要之后,才能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36.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这是一种变动的股利政策,物流企业每年从净利润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发入股利.

37.股权登记日:是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38.绩效评价:是指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基准.

39.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BSC)就是抛弃传统的单一的测评方法,建立一种能够反映多个方面的绩效指标,并同时能够对它们进行检查考评的制度。

40.横向兼并:是指收购方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相同生产阶段,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兼并行为。

41.纵向兼并:是指收购方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不同生产阶段,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兼并行为。

42.混合兼并:是指收购方达到一定资本积累水平后,为了分散因业务单一而产生的行业性经营风险而对不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实施兼并行为。

43.企业重整:是指对陷入财务危机,但仍有转机和重建价值的企业根据一定程序进行重新整顿,使企业得以维持和复兴的做法。

44.正式财务重整:正式财务重整是在法院受理债权人申请破产案件的一定时期内,经债务人及其委托人申请,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对企业进行整顿、重组的一种制度。

45.企业清算:是指在企业终止过程中,为保护债权人、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对企业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处理企业未了事宜,收取债权,变卖财产,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终止其经营活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当一个企业估计其“死亡的价值高于生存的价值”时,便发生了清算。

二. 简答:

1.简述年金的概念及种类: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式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后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

2.什么是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哪几种?

风险是指物流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经营环境和阶段,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和项目,物流企业的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1)市场风险;2)利率风险;3)变现能力风险;4)违约风险;5)通货膨胀风险;6)经营风险。

3.如何利用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指标进行风险决策?

4.如何对未来利率水平进行测算?

5.简述企业筹资动机.

物流企业筹资的动机是指物流企业筹资的目的.从根源上来看,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以合理的成本为企业那些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每次具体筹资活动通常又受特定的筹资动机的驱使.

6.简述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类型.

我国物流企业筹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法人资金、职工和民间资金、企业内部资金以及国外和港澳台资金。

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很多。股权性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和利用留存收益;债权性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长期借款、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混合性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

7.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区别在于:1)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不同;2)筹资范围不同;3)筹资效应不同。

8.简述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

1)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较低;2)长期借款的筹资速度快;

3)长期借款的筹资弹性大; 4)长期借款有利于保持股东控制权。

缺点:1)长期借款的财务风险高;2)长期借款的限制较多;3)长期借款的筹资数量有限。

9.简述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1)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2)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3)能提高公司的信誉。

缺点:1)资本成本较高;2)容易人分散控制权;3)普通股股票筹资虽无财务风险,但也享受不到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不能像负债那样以加速的形式提高权益资金利润率.

10.简述债券按不同标准的分类.

1.按债券是否记名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2.债券按本金的偿还方式不同,可分为一次性还债券、分期偿还债券、通知偿还债券和延期偿还债券;

3.按有无抵押品,债券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抵押债券;

4.按利率是否固定,债券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5.按是否参与公司盈余分配,债券可分为参与公司债券和非参与公司债券;

6.按是否上市,债券可分为上市债券和非上市债券。

11.简述融资租凭筹资的优缺点.

1.融资租凭筹资的优点:

1)限制条件少; 2)筹资速度快; 3)设备淘汰风险小; 4)到期还本负担轻.

融资租赁的最主要缺点就是资本成本较高.

12.认股权证筹资与可转换债券筹资有哪些异同点?

不同点:

1)可转换债券有利于筹集更多资金; 2)可转换债券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

3)认股权证筹资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相同点:

1)认股权证筹资与可转换债券筹资都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

2)两者都会分散公司原有股东的控制权.

13.资本成本的作用有哪些?

1.资本成本是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确定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2.资本成本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3.资本成本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14.简述综合资本成本计算中确定各种资金权数的三种价值基础。

1.账面价值基础;

2.市场价值基础;

3.目标价值基础。

15.简述营业杠杆的基本原理。

营业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营业额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它反映了营业额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

16.简述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税后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它反映了息税前利润与税后利润之间的关系。

17.简要说明联合杠杆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联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营业总额变动率的倍数。

作用:首先,通过联合杠杆能够估计出;营业额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其次,它使我们看到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18.简述三种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1.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

2.每股收益分析法;

3.公司价值比较法。

19.简述物流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特点.

1.内部长期投资的变现能力差;

2.内部长期投资的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

3.内部长期投资的资金占用额较大;

4.内部长期投资的次数相对较少;

5.内部长期投资的回收时间较长.

20.投资决策中采用现金流量指标而不采用利润指标的原因是什么?

1.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采用现金流量使投资决策更加客观。

21.简述债券等级对发行公司和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1.债券等级是衡量债券风险大小的指标,因此,债券等级对债券利率的确定及发行公司的负债成本高低有直接影响;

2.由于大多数投资者投资只会购买AAA、AA、A和BBB等级的债券,因此如果发行公司发行的债券质量等级低于BBB级,公司在销售债券时就会出现困难;

3.债券等级影响发行公司的资本可供量。公司债券等级越低,购买文该公司新债券的投资者就越少,公司负债资本的可供量也越小。

22.简述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缺点: 1.通货膨风险较大;2.没有经营管理权.

23.简述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优点: 1.投资收益高; 2.购买力风险低; 3.拥有经营控制权.

缺点: 1.投资安全性差;2.股票价格不稳定;3.投资收益不稳定.

24.简述证券投资组合的意义.

通过科学有效地进行证券投资组合,可以利用经济活动中相互依赖和此消彼长的经济关系削减证券风险,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5.简述营运资金的特点.

1.营动资金的周转期短;

2.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易变现性;

3.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4.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26.物流企业筹资组合策略有哪些?

1.正常的筹资组合;

2.冒险的筹资组合;

3.保守的筹资组合.

27.物流企业营运资金持有政策有哪些?

1.适中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

2.冒险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

3.保守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

28.简述存货的功能.

1.储存必要的原材料和在产品,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2.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

3.适当储存原材料和产成品,便于组织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4.各种存货的保险储备,可以防止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

29.简述存货的成本.

1.采购成本;

2.订货成本;

3.储存成本.

30.简述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31.简述利润分配的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和积累并重原则;

3.各方利益兼顾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32.简述利润分配的程序.

1.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支付优先股股利;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支付普通股股利.

33.股利支付政策主要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

股利支付政策主要有:

1.剩余股利政策;优点是能够保持理想的公司资本结构,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

2.固定股利政策;优点是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稳定股票的价格,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那些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

3.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优点是这种股利政策不会给公司造成较重的财务负担.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政策.优点是它给物流企业以较大的弹性.

34.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此?

1.法律因素;

2.公司因素;

3.股东因素;

4.其他因素.

35.什么是股票分割?股票分割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交换成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

36.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1.绩效评价目标;

2.绩效评价主体;

3.绩效评价对象;

4.绩效评价指标;

5.绩效评价标准;

6.绩效评价报告.

37.简述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过程.

1.绩效计划;

2.绩效实施;

3.绩效考核;

4.绩效诊断;

5.绩效结果的应用.

38.简述绩效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推进组织愿景的实现;

2.有助于组织结构的优化;

3.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流通和企业文化建设;

4.有助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员工的成长发展;

5.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动机水平;

6.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39.简述平衡计分卡定义中”平衡”和”计分卡”的含义.

1.在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

2.在财务和非财务角度之间;

3.在外部衡量(股东和客户)和内部衡量(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之间;

4.在所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之间;

5.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

6.在强调客观性测量和主观性测量之间.

计分卡是指事先制定工作评估标准.并将其写在”卡”上,它可以是卡片、表格、电子表格和记录本等形式。

40.简述平衡计分卡的结构框架.

1.学习创新与成长角度——员工观点;

2.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内部观点;

3.客户价值角度——客户观点;

4.财务角度——投资者观点。

41.简述能使企业的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相联结的三个原则.

1.与财务指标挂钩;

2.因果关系;

3.业绩驱动因素。

计算题:

库存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库存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像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库存无论是对制造业还是对服务业都十分重要。 2 固定订货量系统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3 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就是为了资源回收或处理废弃物,在有效率及适当的成本下,对原料、在制品、成品和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原始产出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执行与管理的过程。 4 看板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被翻译为卡片、公告板或标记。 5 集成供应链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6 购人成本某种物品的购入成本有两种含义: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人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人数量的乘积;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应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7 单箱库存系统单箱库存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 8 收发卡片法收发卡片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别设汁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时间的方法。 9 浴盆曲线通过研究发现,在设备使用的不同时间阶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是不同的。故障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所引入的新设备或产品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其使用备件和元件的“浴盆曲线”效应。 10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行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企业内的先进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11 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需花费的时间。 12 多余物品多余物品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 13 库存记录精度库存记录精度(也有人称之为存货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吻合程度。每个库存系统都了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允许的偏差大小,库存系统的平稳运行要求物品不要过量存储。 14 浪费(JIT生产方式下)浪费被定义为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 15 物资周转量物资吞吐量也称为周转量,是指计划期内仓库进出库物资数量的总和。 16 供应链供应链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17 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可用于确定新的设施选址,以使得销售和运输总成本为最低。该方法通过考虑产品市场的位置,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运输量)和相应的运输费用来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的位置。 18 补货物流补货物流即物流系统从供应推动型系统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系统。这可以视为JIT理念在零售供应链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环境:指对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主要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 货币时间价值:指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使用而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年金: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实际收益率:已经实现的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系统风险: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风险分散而消除的风险。 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而分散掉的风险,它是指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对某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指与投资决策有关的项目方案所引起的在未来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两者相抵后的余额。 回收期: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 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现金净流量,按投资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原始投资现值以后的差额。 内含报酬率:指能够使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等于原始投资现值。 债券内在价值:指发行者按照规定从现在至债券到期日所支付的款项现值,即债券在未来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简答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投资管理 2、筹资管理 3、营运资本管理 简答企业投资按照不同标准如何分类 1、按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划分: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2、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划分: 项目投资证券投资 3、按投资活动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前景的影响划分: 发展性投资维持性投资 4、按资金投出的方向划分 对内投资对外投资 5、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划分: 独立投资互斥投资 简答年金的含义,年金的主要形式以及各种年金的概念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形式: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 预付年金:是指煤气期初支付的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永续年金:无限期定额支付的年金 简答财务交易原则的含义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含义财务交易原则:是人们对于财务交易基本规律的认识 主要内容: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 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全距 (2)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分组组距 (4)登记次数 (5)计算次数 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 (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7.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8.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9.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本概念 一、社会组织: 1,概念:具有特定目标与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 二、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1,概念: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当中,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按用户需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 四、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提高效率两种途径:减少投入的同时保持产出不变;增加产出的同时保持投入不变。生产率=产出的量/ 投入的量) 五、备货型生产(MTC) 1,概念: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案已有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需要。 2,优点: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3,缺点:顾客只能在制造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库存积压和产品短缺并存。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六、订货型生产(MTO) 1,概念: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2,优缺点: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第,用户订货提前期长短,但库存水平低,对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高。 七、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大量生产运作: 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 二、单件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重复程 度低。 三、成批生产运作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批量生产 一、大量生产运作好处: 1从设计到出产生产周期段,资金周转速度快,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2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3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二、单件小批生产缺点: 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三、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途径 1减少零部件变化 (1),推行产品系列化及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2),推行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相似性来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 (3),推行变化减少方法VRP 2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1),提高机床柔性(2),推行成组技术 第二章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 一、基于时间竞争 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和时间 二、企业战略 1,公司及战略选择企业经营范围与领域,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 2,事业部战略选定的事业范围,如何去竞争 3,职能级战略生产运作策略、财务营销策略等战术 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 一、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扩大市场份额 3,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需要4,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二、新产品分类1,改进型产品2,换代产品3,创新产品三,新产品开发压力: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三,新产品开发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 四,产品设计与开发 1,产品构思2,结构设计过程(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3,工艺设计过程4,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五,生产柔性 概念: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包括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 1品种柔性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2产量柔性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量的能力。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投资、成本、职工、改变困难,作用甚远 二、选址难度因素相互矛盾;部门利益不同,目标不同;判 别标准变化;不同因素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三、选址的评价方法(略) 第六章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一、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与形式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该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其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内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其优点是,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缺点是对产品品种适应能力差,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二、典型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加工对象固定,如飞机轮船 2,按产品布置如流水生产线 3,工艺过程布置将同类机器布置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4,按成组制造单位布置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一、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一)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既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的大部分程序。优点:通常需要员工有较多的技能和技术,这对提高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二)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滑所做工作可提供给员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工作内容,还增加了工作任务分配的灵活性。 (三)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既给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机会。 二,工时定额又称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 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工时定额:(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4)工时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一、计划层次 1,战略层计划产品发展和生产规划如研发计划、投资计划 2,战术层计划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综合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 3,作业层计划确定日常经营活动的安排如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工作分配 二、生产计划指标体系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 总产值:其业务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包括:商品产值;期末期初在制品价值的差额;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 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指标:生产法和分配法。 三、生产能力 概念:企业的生产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品种的最大数 量,分为:设计能力(建厂或扩厂后应达到的最大年生 产)、查定能力(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现实能力,重新调 查核实生产能力)和现实能力(计划年度达到的生产能 力), (一)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包括三个方面:将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进行比较(产 品数比较和用台时数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 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数×日工作数×(1-设备停修律)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一、库存 概念:为了满足未来需要二暂时闲置的资源 作用:1,缩短订货提前期加快社会生产速度,使供应商及时争取到顾客 2,稳定作用保证满座需方的要求,又使供方的生产均衡 3,分摊订货费用4,防止短缺5,防治中断 二、库存问题的分类 (一)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二)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明显特点:需求的对象和数量的不确定,只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 第1章 1.财务: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2.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 3.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4.财务管理:是指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5.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 6.代理问题:是指在执行契约之前或在执行契约过程中,代理人有意选择违背契约的行为。 7.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8.拍卖方式:是以拍卖方式组织的金融市场。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形式形成的。 9.柜台方式:又称店头交易,通过交易网络组织的金融市场,其中证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不是通过竞价方式实现的,而是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自行确定的。 10.金融市场利率:它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 11.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12.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违约风险的大小与借款人信用等级的高低成反比。 13.变现力:是指某项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 14.到期风险:是指因到期期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变化的风险。 15.再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利率下降,使购买短期债券的投资者于债券到期时,找不到获利较高的投资机会而发生的风险。 第2章 16.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周转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价值增值。 17.现值:又称为本金,是指一个或多个发生在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时刻的价值。 18.终值:又称为本利和,是指一个或多个现在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未来某一时刻的价值。 19.复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间按一定利率将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即“利滚利”。 20.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发生相同数额的系列收复款项。如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等。 21.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2.先付年金:又称为预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3.递延年金:又称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或第四期,……的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4.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即没有终值。 25.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 26.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给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或清偿初始投入的资本或所欠的债务,这里的等额款项为年资本回收额。 27.风险: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通常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影响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28.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给企业的利润额或利润率带来的不确定性。 29.投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库存名词解释

库存: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像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库存无论是对制造业还是对服务业都十分重要。 固定订货量系统:固定订货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逆向物流:逆向物流就是为了资源回收或处理废弃物,在有效率及适当的成本下,对原料、在制品、成品和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原始产出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执行与管理的过程。 看板: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被翻译为卡片、公告板或标记。 集成供应链: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购人成本:某种物品的购入成本有两种含义: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人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人数量的乘积;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应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单箱库存系统:单箱库存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 收发卡片法:收发卡片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别设汁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时间的方法。 浴盆曲线:通过研究发现,在设备使用的不同时间阶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是不同的。故障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所引入的新设备或产品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其使用备件和元件的“浴盆曲线”效应。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行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企业内的先进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需花费的时间。 多余物品:多余物品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 库存记录精度:库存记录精度(也有人称之为存货精度),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吻合程度。每个库存系统都了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允许的偏差大小,库存系统的平稳运行要求物品不要过量存储。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遵循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各种契约关系,组织和控制企业的资金运动(财务活动),协调和理顺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组织机构并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采用一定的运行方式的总和。 3、财务管理环境:把财务管理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在这一系统之外,并对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条件。 4、财务管理目标:是理财主体所希望实现的最后结果,也是企业理财主体为之努力的方向。 5、管理:指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由一定的专业人员利用科学方法和专门技术对特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 6、普通年金:指在每一相同的间隔期末收付的等额款项。 7、预付年金:指在每一相同的间隔期初收付的等额款项。 8、年金终值:各期年金的复利终值之和。 9、年金现值:各期年金的复利现值之和。 10、投资的风险价值: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就是投资收益多于或少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 11、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12、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值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13、投资报酬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资金数量与其所带来的利润的比率。 14、资本金报酬率:是企业税后利润与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关系。以资本金作为计算投资报酬率的因素是基于投资者的立场。 15、每股盈余:又称每股收益、每股获利额,是每一普通股可能分得当期企业所获利润的多少。 16、市盈率:指普通股市价与每股收益之比,又称价格与收益比率,它是投资者用来判断股票市场是否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7、杜邦分析法:财务分析者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必须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内部的各项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杜邦分析法正是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创造出来的,故称杜邦分析法。 18、筹集资金简称筹资:是企业针对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和策略,充分考虑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方面的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资本)市场,运用筹资方式,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有效筹措所需资金的一项理财活动。 19、筹集资金的渠道: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企业的资金来源是由所有制和国家管理资金的政策和体制所决定的。 20、筹资方式:指取得资金的具体方法和形式,它体现着公司拟筹资本的性质。 21、资金成本:为取得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即资金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资金所有权和资金使用权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财务概念。 22、营业风险:指企业息税前收益围绕其期望值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23、营业杠杆:是企业利用固定成本提高息税前收益(即营业利润)的手段。 24、财务杠杆:指企业利用债务成本的习性而带来的额外的营业利润。 25、财务风险:是企业运用负债融资及优先股筹资后,普通股股东所担负的额外风险。 26、复合杠杆:企业同时使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就会产生复合作用,从而使销售收入的变动直接导致每股税后利润的变动,这种作用就是复合杠杆的作用。 27、资本结构:指企业资金中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又称负债权益比。 28、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使其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29、存量调整:是在企业现有资产规模下对现存的自有资本与负债进行结构转化、内部重组,以实现资本结构趋于合理。 30、增量调整:指通过追加或缩减资产数量来实现资本结构合理。 31、资本金:指企业设立时必须向企业所有者筹集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32、资本金制度:是国家对资本金筹集、管理和核算以及所有者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 33、法定资本金:又叫法定最低资本金,是指国家规定的开办企业必须筹集的最低资本金数额。 34、联营投资:指境内两个货两个以上的企业在组建联营企业时,以各种形式吸收的联营各方的投资。 35、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主权资本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股东拥有公司股份的凭证。 36、记名股票:是在股票票面上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并记入公司的股东名册,其财产所有权归股票上所记载姓名或名称的股东所有。 37、普通股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加特别限制、股利不固定的最基本的股票。 38、优先股股票:是公司发行的在取得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时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39、法人股:指企业法人依法以其可以支配的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或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

(完整版)财务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关系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通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3)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4)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不同,同一国家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发展战略不同,财务管理目标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大时,股东财富也最大。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企业外部条件的总和。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是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状况、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收益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库存简答和名词解释

2010年11月自考“库存管理(二)”简答部分 1、对库存进行分类的标准有哪些? (1)按库存物品存在状态分类,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修库存、产成品库存。 (2)按库存的作用分类,库存可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四种。 (3)其他分类:按相关性,按周期,按确定性等对库存进行分类。 2、简述固定订货量系统的运行机制。 固定订货量系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库存控制系统,其运行机制可叙述如下:每当库存余额降至订货点时,就发出固定批量的订货。固定订货量系统又称为连续系统,因为在这种系统中,要随时将库存余额与订货点作比较,决定是否发出订货。 3、简述新设备备件库存的特点。 新设备备件库存特点:①新设备采购并使用之初,其部件和整件的损耗是未知的;②新设备的初始供应量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的;③要确定新设备的备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 4、跟踪信号有何用途? 正的跟踪信号说明实际需求大于预测值,负的则表明实际需求小于预测值。一旦跟踪信号算出来后,将之与预定的控制界限比较。若超过上下控制限,说明预测方法存在问题,需要管理人员重新评估所选用的预测方法。 5、评估排序规则的准则有哪些? 对不同的排序规则进行比较,需要有评价的准则,常见的准则有: (1)平均流程时间。在每个车间作业任务的平均滞留时间。 (2)系统中的平均任务数。每天每个车间平均任务数量。 (3)平均延迟时间。作业任务实际完成时间超过承诺完成时间的平均值。 (4)调整成本。在一组任务中完成所有机器调整的总成本。 6、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包括哪些内容 从本质上说,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 (2)确定每次订货的订货批量。 (3)确定每次订货的提前期。 (4)确定库存满足需求的服务率(如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水平)。 7、分别列举制造业、批发业以及零售业面临的库存问题。 库存的种类与数量增多,库存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依次增加。各类企业所遇到的库存问题(图18) 8、列举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分类。 (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根据对物品需求的重复次数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需求与多周期需求。所谓单周期需求即偶尔发生的对某种物品的需求,仅仅发生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以及经常发生的对某种生命周期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求。 多周期需求则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2)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①独立需求库存。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 ②相关需求库存。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和相关需求库存问题是两类不同的库存问题。另外,相关需求和独立需求都是多周期需求,对于单周期需求,是不必考虑相关与否的。企业里产成品库存的管理控制问题属于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在制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管理控制问题属于相关需求库存问题。 (3)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 按库存的参数确定性可以分为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对于确定型库存而言,库存模型的参数是确定的。所谓确定是指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批量无关。当这两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确定型就不再适用。 另一类模型是随机型库存模型,所谓随机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和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至少有一个是随机变量。如果可以根据统计资料得出在任一给定时间需求量的概率分布,则称之为概率型库存模型。 9、简述VMI的实施方法。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4)组织机构的变革。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人大版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人大版第一章总论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室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收益率 复利:复利就是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利息也要计算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年份收到或支付的现今在当前的价值年金:是指一年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先付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有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期限为无穷的年金 风险: 风险报酬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 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报酬风险性决策: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不能完全确定,但他们出现的可能性概率的具体分布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这种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风险性决策可分散风险:股票风险中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部分称作可分散风险

市场风险:股票风险中不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部分称作市场风险贝塔系数: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B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 第三章财务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比率的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也成酸性试验,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现金比率:是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现金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强。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成为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说明偿还债务能力越强。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所有者投入的。 权益乘数:是资产总额与股东权益的比值,即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财务杠杆越大。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股东权益的比率,也成股权比率。产权比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资金与股东所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它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股东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