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中的耦合

软件工程中的耦合
软件工程中的耦合

软件工程中的耦合

软件工程中的耦合:简单地说,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指导使用和维护对象的主要问题是对象之间的多重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最小。就是依赖性,相关性吧!!!有软硬件之间的耦合,还有软件各模块之间的耦合。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它取决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哪些信息通过接口.一般模块之间可能的连接方式有七种,耦合性由低到高分别是: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

1.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2.内聚分为哪几类?耦合分为哪几类?内聚有如下的种类,它们之间的内聚度由弱到强排列如下:(1)

偶然内聚。模块中的代码无法定义其不同功能的调用。但它使该模块能执行不同的功能,这种模块称为巧合强度模块。(2)逻辑内聚。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完成哪一种功能(3)时间内聚(4)过程内聚(5)通信内聚(6)顺序内聚(7)功能内聚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1)内容耦合: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1. 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2. 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

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 3.两个模块有一部分

程序代码重迭(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 4.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2)公共耦合:若一组模块

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称为公共耦合。公共的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3)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

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则称之为外部耦合。(4)控制耦合: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就是控制耦合。(5)标记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

信息,就是标记耦合。这个记录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

而不是简单变量。(6)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7)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实验一-交叉耦合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实验一交叉耦合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交叉耦合滤波器 2.查看并分析该交叉耦合滤波器的S参数 二、实验设备 装有HFSS 13.0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三、实验原理 具有带外有限传输零点的滤波器,常常采用谐振腔多耦合的形式实现。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谐振腔级联的基础上,非相邻腔之间可以相互耦合即“交叉耦合”,甚至可以采用源与负载也向多腔耦合,以及源与负载之间的耦合。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在等效电路模型中,e1表示激励电压源,R1、R2分别为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ik (k=1,2,3,…,N)表示各谐振腔的回路电流,Mij表示第i个谐振腔与第k个谐振腔之间的互耦合系数(i,j=1,2,…,N,且i≠j)。在这里取ω0=1,即各谐振回路的电感L和电容C均取单位值。Mkk(k=1,2,3,…,N)表示各谐振腔的自耦合系数。 n 腔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e R 2 这个电路的回路方程可以写为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i i i i i R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jM jM jM jM jM s R e 13212,1321,11,31,21,131 ,3231321,22312 11,11312110000M Λ ΛM M ΛM M M ΛΛΛM 或者写成矩阵方程的形式:I R M sU ZI E )(0++==j 其中,??? ? ? -=+ =ωωωω11j j j s 一般来讲,频率都归一成1,即ω≈ω0=1,则 ij ij ij M j M j jM 0ωω≈≈ 其中E 为电压矩阵,I 为电流矩阵,Z 为阻抗矩阵, R M U Z ++=00j s U0是N ×N 阶单位矩阵。M 是耦合矩阵,它是一个N ×N 阶方阵,形式如下:

耦合与内聚

耦合性与内聚性 Posted on 2010-04-20 21:54 东苑草根阅读(364) 评论(1)编辑收藏 1) 耦合性 ?耦合性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部不同模块间联系紧密程度的度量指标。 ?决定耦合性高低的主要因素 由于模块间的联系是通过模块接口实现的,因此,模块耦合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模块接口的数据。模块间的耦合性主要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数据耦合。若两个模块之间仅通过模块参数交换信息,且交换的信息全部为简单数据,则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数据耦合的耦合性最低,通常软件中都包含有数据耦合。数据耦合的例子如下所示: sum(int a,int b) {int c; c=a+b; return(c); } main() {int x,y; printf("x+y= %d",sum(x,y)); }/*主函数与sum函数之间即为数据耦合关系*/ (2) 公共耦合。若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引用公共数据相互联系,则称这种耦合为公共耦合。例如,在程序中定义了全局变量,并在多个模块中对全局变量进行了引用,则引用全局变量的多个模块间就具有了公共耦合关系。

(3) 控制耦合。若模块之间交换的信息中包含有控制信息(尽管有时控制信息是以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则称这种耦合为控制耦合。控制耦合是中等程度的耦合,它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控制耦合的例子如下所示:void output(flag) {if (flag) printf("OK! "); else printf("NO! "); } main() { int flag; output(flag); }/*主函数与output函数之间即为控制耦合关系*/ (4) 内容耦合。若一个模块对另一模块中的内容(包括数据和程序段)进行了直接的引用甚至修改,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进入到另一模块内部,或一个模块具有多个入口,或两个模块共享一部分代码,则称模块间的这种耦合为内容耦合。内容耦合是所有耦合关系中程度最高的,会使因模块间的联系过于紧密而对后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软件工程课后作业第四章

第四章 4.1.简述软件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 答:(1)数据/类设计数据/类设计将分析类模型变换成类的实现和软件实现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2)体系结构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定义了软件的整体结构,由软件部件、外部可见的属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 (3)接口设计接口设计描述了软件内部、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同人之间的通信方式。 (4)部件级设计部件级设计将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性元素变换为对软件部件的过过程性描述。 4.2.软件设计与软件质量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答:设计是在软件开发中形成质量的阶段,设计提供了可以用于质量评估的软件表示,是将用户需求准确地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主要途径。 4.4.简述模块、模块化及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答:模块:具有名字、参数、功能等外部特征以及完场模块功能的程序代码和模块内部数据等特征。 模块化:把软件按照规定原则,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互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部件。 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 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 4.5.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模块耦合度和每种类型的模块内聚度。 答:1、巧合内聚:讲几个模块中没有明确表现出独立功能的相同程序代码段独立出来建立的模块称巧合内聚模块。 2、逻辑内聚:逻辑内聚是指完成一组逻辑相关任务的模块,调用该模块时,由传送给 模块的控制性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 3、时间内聚:时间内聚是指一个模块中的所有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 4、过程内聚:过程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任务,这些任务必须指定的过程执行。 5、通信内聚:通信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集中在某个数据结构的一块区 域中。 6、顺序内聚:顺序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功能,这些功能又必须顺序执行 7、功能内聚:功能内聚是指一个模块中各个部分都是为完成一项具体功能而协同工作,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1、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 个模块时,就发生了内容耦合。此时,被修改的模块完全依赖于修 改它的模块。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1) 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2) 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 (3) 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 (4) 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软件工程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 和维护。 2.基于软件的功能划分,软件可以划分成___系统软件_、支撑软件、应用软件__三种。 3.可行性研究,应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放方 案可行性等方面研究。 4.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 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 5.数据流图的基本四种成分: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汇点、加工、数据流和数据存储文 件。 6.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数据流_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_数据流图DFD_与_ 数据字典_来描述。 7.继承性是自动地共享类、子类和对象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 8.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_图示工具_、_设计语言_和_表格工具_。 9.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软件的质量,主要采取下述措施:_审查__、复查和管理复审、___ 测试_。 10.大型软件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个步骤。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C )。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2.Jackson设计方法是由英国的M. Jackson提出的,它是一种面向( C )的软件设计方法。 A、对象 B.数据流 C.数据结构 D.控制结构 3.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C )。 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 A、a B、b C、c D、b和c 4.( A )是用户和设计交换最频繁的方法。 A、原型化方法 B、瀑布模型方法 C. 螺旋模型方法D、构件组装模型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 是( 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下列语言中哪个语言是低级语言 ( D )。 A、PASCAL B、 VISUAL BASIC C. C++ D、汇编语言 7.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D ) A、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D.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8.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的复杂程度 C、该软件的编辑人员 D、程序的功能 9.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 C )。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几个耦合的例子

一般说来,ANSYS的流固耦合主要有4种方式: 1,sequential 这需要用户进行APDL编程进行流固耦合 sequentia指的是顺序耦合 以采用MpCCI为例,你可以利用ANSYS和一个第三方CFD产品执行流固耦合分析。在这个方法中,基于网格的平行代码耦合界面(MpCCI) 将ANSYS和CFD程序耦合起来。即使网格上存在差别,MpCCI也能够实现流固界面的数据转换。ANSYS CD中包含有MpCCI库和一个相关实例。关于该方法的详细信息,参见ANSYS Coupled-Field Analysis Guide中的Sequential Couplin 2,FSI solver 流固耦合的设置过程非常简单,推荐你使用这种方式 3,multi-field solver 这是FSI solver的扩展,你可以使用它实现流体,结构,热,电磁等的耦合 4,直接采用特殊的单元进行直接耦合,耦合计算直接发生在单元刚度矩阵 一个流固耦合的例子 length=2 width=3 height=2 /prep7 et,1,63 et,2,30 !选用FLUID30单元,用于流固耦合问题 r,1,0.01 mp,ex,1,2e11 mp,nuxy,1,0.3 mp,dens,1,7800 mp,dens,2,1000 !定义Acoustics材料来描述流体材料-水 mp,sonc,2,1400 mp,mu,0, ! block,,length,,width,,height esize,0.5 mshkey,1 ! type,1 mat,1 real,1 asel,u,loc,y,width amesh,all alls ! type,2 mat,2 vmesh,all

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流程及要点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SolidWorks、HyperMesh、ANSYS和ADAMS软件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几何建模 在SolidWorks中建立几何模型,将模型调整到合适的姿态,保存。此模型的姿态不要改动,否则以后的MNF文件导入到ADAMS中装配起来麻烦。 二、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 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为了方便三维模型的建立,SolidWorks中是将每个零件单独进行建模然后在装配模块中进行装配。这一特点导致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后,每一个零件都是一个独立的part,由于工作装置三维模型比较复杂,因此part数目也就相应的比较多,这样就对仿真分析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下面总结一下从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导入到ADAMS中进行机构动力学仿真的要点。(1)首先在SolidWorks中得到装配体。(2)分析该装配体中,到底有几个构件。(3)分别隐藏其他构件而只保留一个构件,并把该构件导出为*.x_t 格式文件。(4)在ADAMS中依次导入各个*.x_t 文件,并注意是用part的形式导入的。(5)对各个构件重命名,并给定颜色,设置其质量属性。(6)对于产生相对运动的地方,建议先在此处创建一个marker,以方便后面的操作。否则,三维模型进入ADAMS后,线条繁多,在创建运动副的时候很难找到对应的点。 部件的导入如下图1所示: 图1 文件输入 File Type选择Parasolid; File To Read 找到相应的模型; 将Model Name 切换到Part Name,然后在输入框中右击,一次单击part →create 然后在弹出的新窗口中设置相应的Part Name,然后单击OK →OK 。将一个部件导入,重复以上步骤将部件依次导入。这里输入的技巧是将部件名称按顺序排列,如zpt_1、zpt_2、zpt_3. ,然后在图1中只需将zpt_1改为zpt_2、将PART_1改为PART_2即可。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来源:互联网作者:匿名发表日期:2010-4-5 9:12:15 阅读次数:124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液力耦合器主要由:壳体(housing)、泵轮(impeller)、涡轮(turbine)三个元件构成。在发动机曲轴1 的凸缘上,固定着耦合器外壳2。与外壳刚性连接并随曲轴一起旋转的叶轮,组成耦合器的主动元件,称为泵轮了。与从动轴5相连的叶轮,为耦合器的从动元件,称为涡轮4。泵轮与涡轮统称为工作轮。在工作轮的环状壳体中,径向排列着许多叶片。涡轮装在密封的外壳中,其端面与泵轮端面相对,两者之间留有3~4mm间隙。泵轮与涡轮装合后,通过轴线的纵断面呈环形,称为循环圆。在环状壳体中储存有工作液。 液力耦合器的壳体和泵轮在发动机曲轴的带动下旋转,叶片间的工作液在泵轮带动一起旋转。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离心力作用将使工作液从叶片内缘向外缘流动。因此,叶片外缘处压力较高,而内缘处压力较低,其压力差取决于工作轮半径和转速。 由于泵轮和涡轮的半径是相等的,故当泵轮的转速大于涡轮时,泵轮叶片外缘的液力大于涡轮叶片外缘。于是,工作液不仅随着工作轮绕其轴线做圆周运动,并且在上述压力差的作用下,沿循环圆依箭头所示方向作循环流动。液体质点的流线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螺旋线。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过程是:泵轮接受发动机传动来的机械能,传给工作液,使其提高动能,然后再由工作液将动能传给涡轮。因此,液力耦合器实现传动的必要条件是工作液在泵轮和涡轮之间有循环流动。而循环流动的产生,是由两个工作轮转速不等,使两轮叶片的外缘产生液力差所致。因此,液力耦合器在正常工作时,泵轮转速总是大于涡轮转速。如果二者转速相等,液力耦合器则不起传动作用。 汽车起步前,可将变速器挂上一挡位,启动发动机驱动泵轮旋转,而与整车驱动轮相连的涡轮暂时仍处于静止状态,工作液便立即产生绕工作轮轴线的圆周运动和循环流动。当液流冲到涡轮叶片上时,其圆周速度降低到零而对涡轮叶片造成一个冲击力,因而对涡轮作用一个绕涡轮轴线的力矩,力图使涡轮与泵轮同向旋转。对于一定的耦合器,发动机转速越大,则作用于涡轮的力矩也越大。 加大发动机供油量,使其转速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作用于涡轮上的转矩足以使汽车克服起步阻力而使汽车起步。随着发动机转速的继续增高,涡轮连同汽车也不断加速。

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一、什么是耦合度 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划分摸块的一个准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耦合度(Coupling)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的强弱取决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界面传送数据的多少。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能减少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水波效应,保证系统设计顺利进行。内聚和耦合密切相关,同其它模块存在强耦合关系的模块常意味这弱内聚,强内聚常意味着弱耦合。耦合度就是某模块(类)与其它模块(类)之间的关联、感知和依赖的程度,是衡量代码独立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软件工程设计及编码质量评价的一个标准。耦合的强度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1)一个模块对另一个模块的调用; (2)一个模块向另一个模块传递的数据量; (3)一个模块施加到另一个模块的控制的多少; (4)模块之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耦合按从强到弱的顺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非直接耦合:两模块间没有直接关系,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b)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模块,彼此间通过简单数据参数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这里的简单数据参数不同于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c)标记耦合:如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这个记录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不是简单变量。 d)控制耦合:一个模块通过传递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的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 e)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f)公共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该公共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 g)内容耦合:一个模块直接修改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内聚度是指内部各元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模块的内聚种类通常可分为7种,按其内聚度从低到高的次序依此为:偶然内聚、逻辑内聚、瞬时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二、为什么要低耦合 了解什么是耦合及耦合的分类后,我想大家对为什么要降低耦合度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多数开发人员也大概尝尽了高耦合带来的苦头。道理很简单,耦合度很高的情况下,维护代码时修改一个地方会牵连到很多地方,如果修改时没有理清这些耦合关系,那么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对于需求变化较多以及多人协作开发维护的项目,修改一个地方会引起本来已经运行稳定的模块错误,严重时会导致恶性循环,问题永远改不完,开发和测试都在各种问题之间奔波劳累,最后导致项目延期,用户满意度降低,成本也增加了,这对用户和开发商影响都是很恶劣的,各种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降低代码的耦合度。但也不可能有绝对的零耦合,比如基于J2EE编程那就必须和JDK耦合,而且高耦合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在设计前期预料到某功能后期基本不用修改,那么即使高耦合了也关系不大。但是,在还没有能力设计出基本不用修改的代码前,还得要求以低耦合为标准。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耦合度呢?下面介绍降低耦合度的几种方法。 三、降低耦合度的方法 1、少使用类的继承,多用接口隐藏实现的细节。 Java面向对象编程引入接口除了支持多态外,隐藏实现细节也是其中一

多轴联动系统耦合控制的分析与仿真

多轴联动系统耦合控制的分析与仿真 发表时间:2018-07-03T10:36:17.2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李仁伟 [导读] 摘要:建立了多轴联动系统的同步误差模型,将交叉耦合结构等效为一种带敏感函数的模型,并用以分析耦合控制器对交叉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 (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北京顺义 101300) 摘要:建立了多轴联动系统的同步误差模型,将交叉耦合结构等效为一种带敏感函数的模型,并用以分析耦合控制器对交叉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双轴和三轴交叉耦合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结论。 关键词:多轴联动;交叉耦合;同步误差 1 引言 多轴联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精密机械加工、编织、缠绕及轧钢等机电一体化设备。随着自动化水平及生产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控制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多轴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今的多轴联动系统存在两种较为典型的结构,一种是非耦合结构,另一种是交叉耦合结构[1]。前者各个单轴控制系统独立运行,相互之间的控制没有任何电气上的连接,每台电机各自跟踪给定的位置信号,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当各轴的位置输出出现不同步时,仅能依靠单轴控制器来矫正误差,这种情况下同步误差较大,不能满足一些对同步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交叉耦合控制结构是将各台电机输出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一个同步误差补偿信号,再经过耦合控制器进行放大后分别前馈到单轴系统的输入端,各轴都修正本轴的状态以与其它轴实现快速同步,系统能够很好地抑制因某一台电机输出受到扰动而出现的同步误差,从而获得良好的同步控制精度[2-4]。然而耦合结构中耦合控制器的增益受系统稳定性的限制不能设计得过大,否则会急剧恶化稳定性,因而设计耦合控制器时需要严格控制增益大小。 本文对双轴和三轴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根据工程实际定义了两种情况下同步误差的概念,然后推导了耦合环节引入前后同步误差的关系模型。由这一关系模型分析了耦合控制器所起的作用,并探究了过大的增益对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验证分析结论。 2双轴系统 2.1 双轴同步误差模型 在两电机联动实现位置轨迹控制的场合,X轴和Y轴的位移分别由两套电机系统执行,输出为两台电机转子位置角度,两台电机通过十字滑台或其他机械部件相连,将转子位置角度转换为X轴和Y轴的位移,共同实现被控制对象的二维运动轨迹。 设T为被控对象期望达到的参考位置,P=[P1 P2]T为被控对象的实际位置,为目标位置轨迹的角度。 图1 双轴系统同步误差模型 理想情况下目标会沿着两台电机联动输出的位置信号运动,其路线为给定轨迹,然而实际情况中会由于各种扰动和控制精度的限制,实际运动的轨迹通常与给定轨迹存在偏差,由图1定义单轴跟踪误差e和双轴同步误差分别为 (1) (2) 式中L=[-sinθ cosθ]为变换矩阵。由式(2)可知,双轴同步误差是由单轴跟踪误e1,e2和轨迹角度θ共同决定的。 2.2 交叉耦合控制系统 双轴交叉耦合系统中,X轴和Y轴系统的跟踪误差被转换为同步误差后经过耦合控制器前馈到系统输入端,通过双轴之间的耦合提升系统的同步性能,其结构如图2(a)所示。 图2 双轴交叉耦合控制系统 图2中分别为X轴和Y轴电机调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转速信号,c为同步误差。C为耦合控制器,通常采用比例(P)控制,即C=kc;Gp1(s),F1(s),Gp2(s)和F2(s)分别为X轴和Y轴系统的位置环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交叉耦合系统中的X轴和Y轴均为带前馈的典型伺服系统,由调速系统,位置环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组成。 引入交叉耦合环节前后,双轴系统的简化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图3(a)为双轴并联运行的非耦合结构,图3(b)为交叉耦合结构。图中M=diag(M1,M2),o为非耦合结构下的同步误差。

2839-基于内聚耦合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KAQ人才培育和信息化教学的融合研究

基于内聚耦合下独立学院会计专业KAQ人才培育和信息化教学的融合研究 (1)问题提出: 本课题研究基于内聚耦合效应的独立学院会计专业驱动的KAQ人才培育模式也是为响应“国家对人才需要而呼唤教育创新”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教育形态。以往的独立学院会计KAQ人才培育多是只注重学校模拟实践课程,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应用型人才也多偏向“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因此探寻一种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独立学院新型KAQ会计人才培育模式成为目前关注的新趋势。 (2)课题界定: 本课题从新视角出发,从基于内聚耦合下的人才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融合机制构建入手,以“信息化教学”和“KAQ人才培育模式”为基础分析,前者依据会计岗位确定课程目标,提高了内聚性,减小了耦合性,满足了学生就业及生涯发展的需要,后者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两种关系双螺旋交叉强调内聚耦合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反映了会计教育实践创新的新取向。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余绪缨(2007)教授指出:现代管理会计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决策性管理会计为主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着重强调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对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财经写作、职业判断、组织协调、批判创新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则很少涉及,既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覆盖,也缺乏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以致重知识、轻能力的想象较为普遍。因此,会计教育应使毕业生在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花双莲、张月玲、付莉,2012)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该模式科学、合理,根据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进程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丰富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增强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育KAQ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耦合效应,因而该成果在更新办学思想,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推行产学多维协调合作教育、真正培养实用型、零距离的独立学院会计职业KAQ人才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5)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理论依据是根据计算机中的内聚耦合关系在独立学院会计KAQ人才培育教育系统内,由社会模式和学校模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如何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关联性。耦合关系可以分为资源耦合、项目耦合和关系耦合三类。其中,资源耦合是耦合关系的最低层次,强调两种教育模式为了各自的活动开展和未来发展而达成的资源众建共享关系。一方面避免了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提高了利用率,另一方面为教育合作创新奠定了基础。项目耦合是在资源耦合关系上的进一步深化,通过项目合作达到教育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用与公用。关系耦合是耦合关系的最高层次,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在长期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独立学院会计专业KAQ人才培育生成的基石。关系耦合与独立学院会计专业KAQ人才培育系统的螺旋强度正相关,螺旋强度越大,关系耦合度越高。

耦合与内聚例子

耦合 (1)数据耦合。若两个模块之间仅通过模块参数交换信息,且交换的信息全部为简单数据,则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数据耦合的耦合性最低,通常软件中都包含有数据耦合。 数据耦合的例子: /* * 数据耦合 * 主函数main()和Multiply(int x, int y)之间为数据耦合关系 */ #include int Multiply(int x, int y) { return(x * y); } void main() { int x = 0; int y = 0; scanf("%d%d", &x, &y); printf("x * y = %d\n", Multiply(x,y)); } (2)控制耦合。若模块之间交换的信息中包含有控制信息(尽管有时控制信息是以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则称这种耦合为控制耦合。控制耦合是中等程度的耦合,它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控制耦合的例子: /* * 控制耦合 * 根据年龄判断是否大于岁,然后根据是否满十八岁判断是否到达法定饮酒年龄 */ #include static bool Signal; void AdultOrNot(int age) { if (age > 18) { Signal = 1; } else { Signal = 0;

} } void WineOrNot() { if (Signal == 1) { printf("%s\n", "您已到达法定饮酒年龄!"); } else { printf("%s\n","您未到达法定饮酒年龄!"); } } int main() { int Age = 0; printf("%s","请输入您的年龄:"); scanf("%d", &Age); AdultOrNot(Age); WineOrNot(); } (3)公共耦合。若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引用公共数据相互联系,则称这种耦合为公共耦合。公共耦合的例子:在程序中定义了全局变量,并在多个模块中对全局变量进行了引用,则引用全局变量的多个模块间就具有了公共耦合关系。 (4)内容耦合。若一个模块对另一模块中的内容(包括数据和程序段)进行了直接的引用甚至修改,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进入到另一模块内部,或一个模块具有多个入口,或两个模块共享一部分代码,则称模块间的这种耦合为内容耦合。内容耦合是所有耦合关系中程度最高的,会使因模块间的联系过于紧密而对后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内聚 (1)偶然内聚。若一个模块由多个完成不同任务的语句段组成,各语句段之间的联系十分松散或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则称此模块的内聚为偶然内聚。 偶然内聚的例子:在模块T有三条语句。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这三条语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是由于P,Q,R,S四个模块中都有这三条语句,为了节省空间才把它们作为一个模块放在一起。这完全是偶然性的。

高内聚,低耦合

对高内聚,低耦合的理解 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耦合性也叫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个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的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以及传递的信息。) 最近编码的时候,总是在犹豫是把某个方法封装在一个类里,还是单独的封装成一个类。这让我突然想起内聚耦合这两个名词。 我们一直追求着,高内聚,低耦合。 对于低耦合,粗浅的理解是: 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使其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让每个模块,尽可能的独立完成某个特定的子功能。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尽量的少而简单。 如果某两个模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话,最好首先考虑进一步的模块划分。 这样有利于修改和组合。 对于低耦合,我粗浅的理解是: 在一个模块内,让每个元素之间都尽可能的紧密相连。 也就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元素的功能,各施所能,以最终实现某个功能。 如果某个元素与该模块的关系比较疏松的话,可能该模块的结构还不够完善,或者是该元素是多余的。 内聚和耦合,包含了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功能内聚和数据耦合,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横向的内聚和耦合,通常体现在系统的各个模块、类之间的关系,而纵向的耦合,体现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在编码中的困惑,我是这样想的,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去考虑一个类的封装。一个方法,如何封装,拿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这种能力(方法)是否是属于这类事物(类)的本能。 如果是,就封装在这个类里。

如果不是,则考虑封装在其它类里。 如果这种能力,很多事物都具有,则一定要封装在这类事物的总类里。 如果这种能力,很多事物都会经常用到,则可以封装成一个总类的静态方法。 关于耦合内聚的概念 这些是软件工程中的知识,我上网查过,总结着几位大虾的评论,关于耦合的概念应该是这样的: 1,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指导使用和维护对象的主要问题是对象之间的多重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性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最小. 2,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它取决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一级哪些信息通过接口,一般模块之间可能的连接方式有七种,耦合性由低到高分别是: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一个软件是由多个子程序组装而成,而一个程序由多个模块(方法)构成. 耦合是指各个外部程序(子程序)之间的关系紧密度 而内聚就是指程序内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紧密度 所以说,为什么要高内聚,模块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出错就越少!低耦合就是说,子程序之间的关系越复杂,就会产生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错误!会给以后的维护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一个优秀软件开发人员的必修课:高内聚 高内聚Java 软件工程软件模式 一个重要的模式:高内聚。 2. 高内聚(High Cohesion) 高内聚是另一个普遍用来评判软件设计质量的标准。内聚,更为专业的说法叫功能内聚,是对软件系统中元素职责相关性和集中度的度量。如果元素具有高度相关的职责,除了这些职责内的任务,没有其它过多的工作,那么该元素就具有高内聚性,反之则为低内聚性。高内聚要求软件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具有较高的协作性,因为在我们在完成软件需求中的一个功能,可能需要做各种事情,但是具有高内聚性的一个元素,只完成它职责内的事情,而把那些不在它职责内的事情拿去请求别人来完成。这就好像,如果我是一个项目经理,我的职责是监控和协调我的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当我的项目进入需求分析阶段,我会请求需求分析员来完成;当我的项目进入开发阶段,我会请求软件开发人员来完成;当我的项目需要测试

软件工程(第五版)-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一、判断题 1、(√)如果在需求分析阶段采用了结构化分析方法,则软件设计阶段就应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 2、(√)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3、(×)一个模块的作用范围应该大于该模块的控制范围。 4、(√)模块间的耦合性越强,则模块的独立性越弱。 5、(×)在设计模块时,应使一个模块尽量包括多个功能。 6、(√)软件结构图可以利用数据流图映射出来。 7、(×)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8、(√)在结构化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认DFD。 二、选择题 1、软件结构图的形态特征能反映程序重用率的是(C)。 A、深度 B、宽度 C、扇入 D、扇出 2、概要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整个系统的(B)。 A、规模 B、功能及模块结构 C、费用 D、测试方案 3、耦合是对软件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各种耦合从强到弱的排列为(C)。 A、内容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 B、内容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数据耦合 C、内容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 D、控制耦合,内容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 4、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时,这种模块之间的耦合为(D)。 A、数据耦合 B、公共耦合 C、标记耦合 D、内容耦合 5、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相比,则(B)成立。 A、数据耦合的耦合性强 B、控制耦合的耦合性强 C、两者的耦合性相当 D、两者的耦合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6、衡量模块独立性的标准是(D)。 A、耦合的类型 B、内聚的类型 C、模块信息的隐藏性 D、耦合性和内聚性 7、如果某种内聚要求一个模块中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段时间内执行,则这种内聚为(A)。 A、时间内聚 B、逻辑内聚 C、通信内聚 D、信息内聚 8、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C)。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功能内聚 D、通信内聚 9、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下面哪种内聚的内聚性最弱(C)。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偶然内聚 D、过程内聚 10、软件设计是把(A)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 A、软件需要 B、系统分析 C、数据库 D、软件代码 11、概要设计的主要成果是(C)。 A、用户的界面需求 B、用户的分析方案 C、概要设计说明书 D、系统总体方案 12、数据结构设计也是概要设计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进行数据的(A)设计。 A、逻辑 B、存取 C、用户视图 D、索引 13、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衔接的图形工具是(B)。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 1.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 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 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分为哪几类?耦合分为哪几类? 内聚有如下的种类,它们之间的内聚度由弱到强排列如下:(1)偶然内聚。模块中的代码无法定义其不同功能的调用。但它使该模块能执行不同的功能,这种模块称为巧合强度模块。 (2)逻辑内聚。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完成哪一种功能(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过程内聚:构件或者操作的组合方式是,允许在调用前面的构件或操作之后,马上调用后面的构件或操作,即使两者之间没有数据进行传递。 (5)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6)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7)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1)内容耦合: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 ?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 ?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液力耦合器工作原理介绍

用途 液力偶合器作为节能设备,可以无级变速运转,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调节灵活,维修方便。 采用液力偶合器便于实现工作机全程自动调节,以适应载荷的变化,可节约大量电能,广泛适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工程机械、矿山、市政供水供气和纺织、轻工等行业,适用于各种需要变负荷运转的给水泵、风机、粉碎机等旋转式工作机。 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是以液体为介质传递功率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主要由两个带有径向叶片的碗状工作轮组成。由主动轴传动的轮称为泵轮,带动从动轴转动的轮称为涡轮,泵轮和涡轮中间有间隙,形成一个循环圆状腔室结构。 工作时,原动机带动液力偶合器主动轴——泵轮转动,泵轮内的液体介质在离心力作用下由机械能转换为动能,形成高压、高速液流冲向涡轮叶片;在涡轮内,液流沿外缘被压向内侧,经减压减速后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涡轮——从动轴旋转,实现能量的柔性传递。作功后的液体介质返回泵轮,形成液流循环。 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液力偶合器内液体的循环是由于泵轮——涡轮流道间不同的离心力产生压差而形成,因此泵

轮、涡轮必须有转速差,这是液力偶合器的工作特性所决定的。泵轮、涡轮的转速差称为滑差,在额定工况下,滑差为输入转速的2%~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以在主动轴转速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液力偶合器内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从动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为0到输入轴转速的97%~98%),调节机构称为勺管调速机构,它通过调节勺管的工作位置来改变偶合器流道中循环液体的充满程度,实现对被驱动机械的无级调速,使工作机按负载工作范围曲线运行。 特点 ?节省能源。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可获得无级变化的输出转速,对离心机械(如泵)在部分负荷的工作情况下,与节流式相比节省了相当大的功率损失。 ?空载启动。电动机启动后工作油系统开始工作,按需要加载控制、无级变速,电动机启动电流小,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可选用较小电动机,节省投资。 ?离合方便。充油即行接合,传递扭矩、平稳升速;排油即行脱离。 ?振动阻尼与冲击吸收。工作轮之间无机械联系,通过液体传递扭矩,柔性连接,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并能大大减缓两端设备的冲击负荷。 ?过载保护。当从动轴阻力矩突然增加时,滑差增大直至制动,而原动机仍能继续运转而不致损坏,同时保护了从动机不致进一步损坏。 ?无磨损,坚固耐用,安全可靠。 ?润滑油系统可供工作机和电动机所用润滑油。 ?结构紧凑。增速齿轮和工作轮安装在同一箱体中,只需很小空间。 ?可根据用户需要安装不同的执行器。 调速范围: 被驱动的机械具有抛物线负载力矩时,如离心泵和通风机,调速范围为4:1,特殊情况下可以达到5:1。 被驱动的机械具有近乎恒定负载力矩时,调速范围为3:1以下。 工作时排空液力偶合器内的工作液,可以使被驱动的机械停止运转。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 1.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 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 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分为哪几类耦合分为哪几类 内聚有如下的种类,它们之间的内聚度由弱到强排列如下:(1)偶然内聚。模块中的代码无法定义其不同功能的调用。但它使该模块能执行不同的功能,这种模块称为巧合强度模块。 (2)逻辑内聚。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完成哪一种功能(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过程内聚:构件或者操作的组合方式是,允许在调用前面的构件或操作之后,马上调用后面的构件或操作,即使两者之间没有数据进行传递。 (5)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6)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7)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1)内容耦合: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 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 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练习二 创建柔性体并进行刚柔耦合仿真分析

练习二创建柔性体并进行刚柔耦合仿真 本示例将练习使用FlexPrep工具创建汽车下控制臂柔性体模型,通过替换汽车前悬架模型中刚性控制臂完成汽车前悬架的刚柔耦合仿真。练习中使用的下控制臂模型如图1所示。图2显示了汽车前悬架模型。 图1 下控制臂模型图2 汽车前悬架模型 创建柔性控制臂模型(MV-2010) 第1步:使用FlexPrep工具 练习中使用的模型均位于\tutorials\mv_hv_hg\mbd_modeling\flexbodies文件夹下。 1. 启动MotionView 2. 在Flex Tools下拉菜单中选择FlexProp,弹出FlexBodyProp对话框 图3 选择FlexProp工具 3. 激活OptiStruct Flexbody Generation,在下拉列表中选择Create OS prp(preparation) file and generate the h3d flexbody 4. 点击Select Bulk Data File右侧的文件浏览按钮选择sla_flex_left.fem 注:在这里可以使用任何OptiStruct(fem)和Nastran(nas,dat,bdf)文件 5. 在Save the *.h3d file as栏中输入输出H3D文件的文件名:sla_flex_left.h3d 6. 在组件模态综合类型(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Type)栏中选择Craig-Bampton方法 7. 在指定界面节点栏中(Specify Interface Node List)输入:4927+4979+4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