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8个热点及考题

生物学8个热点及考题
生物学8个热点及考题

生物学热点

1.细胞衰老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科学家提出的“端粒学说”阐述了细胞衰老的某些可能的机制,端粒是一种特殊结构,其DNA末端含有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如下图中的—TTAGGG—)组成的单链突出段,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RNA含有与端粒DNA 重复序列互补的一个片段(如下图中的一AAUCCC—),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蛋白质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催化的一种机制如下图。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培养中少数变得长生不老的癌细胞表现出有活性的端粒酶和稳定长度的端粒。

(1)图中“聚合”过程需要种脱氧核苷酸。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酶)。

(2)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

(3)从材料分析可知,正常体细胞不断走向衰老的生理原因是。

(4)依据“端粒学说”,请提出一种可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

解析: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往往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规律往往通过曲线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曲线、,图表为载体,可考查学生将图表转换成文字表达,或把文字转换成图表表达其至图表间的转换能力,甚至考查得出的结论是教材所没有的,直接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这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将会是新教材背景下高考考题的热点和重点,要学会进行图文转换,从而进行推理。比如本题(1)中正常的情况下聚合需要4种

脱氧核苷酸,但题中显示是TAG三种碱基,所以图中聚合需要3种脱氧核苷酸,另外根据试题中信息“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可以判断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不完全相同。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而正常细胞的衰老就是因为端粒酶活性的丧失。根据“端粒学说”,可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或剔除端粒酶基因,或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答案:(1)3逆转录酶(2)不完全相同正相关(3)端粒酶活性的丧失(4)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或剔除端粒酶基因,或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只要合理即可)

2.多莉之死与克隆技术

材料:2003年2月14日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证实世界上首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已经死亡,多莉的尸体将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多莉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1997年2月23日被介绍给公众,它是用一只6岁母羊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由罗斯林研究所与英国PPL医疗公司共同培育而成的,罗斯林研究所长哈里格里芬说,绵羊通常能活11到12年,但2002年1月科学家发现多莉羊左后腿患上了关节炎这种典型的“高龄病症”,现在,多莉羊壮年死于老年羊常患的肺部感染疾病。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安乐死”。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的诞生曾震惊了世界,它的死也引起人们对克隆动物健康的关注,以及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再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多莉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解析:试题答案是开放的。判断该题是题目条件的开放还是试题答案的开放,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开放,题目总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解题时首先找出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本题中的限制条件是:多莉死亡的原因),根据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以及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向进行不同层次的发散性思维,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理由充分的方面进行答题(有时需要将自己想出的所有可能写出来);题中提供了世界上首例克隆羊“多莉”之死的阅读材料,要求分析说明多莉死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因此解题时要紧紧抓住题目中提供的以下信息:“它是用一只6岁母羊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绵羊通常能活11到12年”“1996年7月5日出生”“2003年2月14日死亡”“多莉羊壮年死于老年羊常得的肺感染疾病”“对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再思考”,这样我们就不难总结出多莉羊死亡的可能原因:

答案:(1)多莉羊之死可能与克隆技术有关。从理论上讲,这种技术若操作正确,卵细胞就可正常发育,但实际操作过程存在不稳定性,其过程中一点小缺陷都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等。

(2)多莉羊是衰老死亡,生命的长短取决于细胞分裂次数,多莉羊之所以6岁多就出现早衰症状,那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取决于一头六岁的绵羊,如果加上用于克隆多莉羊的绵羊6岁的年龄,多莉羊也该寿终正寝了。

其他合理解释(如:多莉曾患有进行性肺病。进行性疾病特点是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状况不断恶化的疾病,最终无法治疗。)

3.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

干细胞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很强的分化能力的全能干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为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从而可以进一步形成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胚胎干细胞就属于此类,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继续分化,在前几个分化过程中,可以分出许多全能干细胞,克隆人或动物就是从胚胎干细胞着手的。

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的分化中,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这些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胚胎肝、脐带血以及静动脉的外周血中,它不仅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

第三类是专能干细胞,它是由多能干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成的。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人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分化的细胞,在囊胚期,胚体大约有140个细胞,外表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滋养层,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的细胞群称为内细胞群,它可进一步分裂、分化,发育成个体。

目前,科学家用于研究的胚胎干细胞是从体外受精卵产生的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希望能利用干细胞来治疗人类的多种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慢性心脏病甚至癌症,并且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美国的一个大学实验室将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用于治疗因病毒感染脊髓而瘫痪的老鼠,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行走能力;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小鼠的干细胞中,让这些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1)人类的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开始于时期。

(2)由滋养层发育成的胎盘的作用是。

(3)根据上述分类的方法,原肠胚时期外胚层细胞属于干细胞;幼儿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属于干细胞。

(4)从来源上说,心肌干细胞来自胚层,骨髓造血干细胞来自胚层。

(5)美国的研究人员用干细胞治疗瘫痪老鼠获得成功,这说明那些干细胞已经分化成____细胞。

(6)如果能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的糖尿病,与传统的注射胰岛素治疗作比较,前一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信息读取题,信息包含在文字信息中,是以一段文字材料作为

载体,解题时必须通过阅读完成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运用,才能完成试题目标。根据信息迁移题的特点,一般这类题型的命题意图是:从能力立意(决定考查哪些知识和原理)→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确定设问(提出要考生回答的问题)。其解题方法为:阅读→审题→找出问题的实质→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写出完整答案。这就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生物现象的一般规律、原理和特征,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答案:(1)囊胚(2)作为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3)多能专能(4)中中(5)神经(6)使病人能根据需要自主地分泌胰岛素,免去每天注射之苦。

4.肿瘤的判定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廇细胞,此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约为h。

(3)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聚:

①。

②。

③。

解析:本题属于实验设计试题,要求设计对照组,同时要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以及鉴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依据。

答案:(1)胰岛白酶(2)4(3)线粒体,核糖体(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4)①将相同的培养溶液分为相等的两份,一份加放药物X,另一份不加。

②将等数量的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液中。

③放在相条件眄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

5.DNA亲子鉴定。

在做DNA亲子鉴定时,从测试者的血液或口腔黏膜细胞或培育的组织内提取DNA,用限制内切酶将DNA样本切成小段后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染色,在X光照射下,便会显示出由DNA探针凝聚在一起形成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反复几次,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不同部位并形成独特的条码,可达到甚至超过99.9%

的分辨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 样本切成特定小段,这主要体现酶的 特性。

(2)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所利用的原理是 。

(3)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原因是:

(4)在DNA 鉴定过程中,需大量的DNA ,而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使样品DNA 扩增,获得大量DNA 分子,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DNA 的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 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 扩增几百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动的生物体。

(1)A 过程表示 。

(2)某样品中DNA 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T )/(G+C )=1()/()2

A T G C ++-,若经5次循环,获得32个与样品相同的DNA 分子,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忽略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3)“PCR ”与人体内DNA 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 样本切成特定小段是利用酶的专一性。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所利用的原理是利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PCR ”与人体内的DNA 复制相比,特殊之处是“PCR ”在体外发生,且酶在较高的温度下起作用。

答案:(1)专一(2)DNA 分子杂交(或答: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这是由于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4)解旋 31000 “PCR ”在体外发生,且酶在较高的温度下起作用。

6.转基因植物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萎病的新品种。

请根据图回答。

(1)获得②一般用的方法,①和②结合能形成③,最重要的是①和②经处理后具有。

(2)在⑤→⑥过程中,获得抗病基因的金茶花细胞将经历和过程后才能形成⑦。

(3)抗枯萎病金茶花的培育成功说明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来自另一种生物的DNA的,并且有相同的一套。

(4)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了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能应用生物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并对生物学现象或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的能力,试题较为简单,解题时,先找出与问题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即本题考查的知识,再运用相关知识的专业术语结合问题进行表述。

答案:(1)人工合成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2)脱分化再分化(3)脱氧核苷酸序列(遗传信息或碱基序列)遗传密码(4)植物组织培养不一定

7.制备禽流感疫苗

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能在人类和禽类之间传播的RNA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囊膜上存在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特异糖蛋白A。科学研究者对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后获得糖蛋白A的有关基因,并试图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大量生产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疫苗”。

试回答问题:

(1)对禽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2)利用糖蛋白A相关基因生产基因疫苗的过程如下:

I.上述过程图中属于基因工程范畴的操作,基因工程技术的明显优点是。

II.实现过程①除需要病毒基因作为模板外,还需要。获得的“工程菌”(如酵母

菌)需要扩大培养以获得更多菌种用于生产,在扩大培养过程中一般采取通气培养,选择这种培养方法的优点是。

(3)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注意严格控制等发酵条件,以获得稳定的产量,工业生产中一般采取方法。

解析:基因测序是测定基因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但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测定的是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要能掌握基因工程的内容,基因工程的技术优势在于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合成目的基因需要原材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模板是病毒RNA,所以需要逆转录酶,合成DNA另外需要DNA聚合酶。

答案:(1)测定H5N1型禽流感病毒RNA上的核苷酸序列(2)I①→③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II逆转录酶,DNA聚合酶、A TP、脱氧核苷酸酵母菌通过进行氧呼吸获得充足营养,有利于工程菌的大量繁殖(3)温度、pH、溶解氧、转速连续培养

8.生物进化观点评价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内容,一百多年以来,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爆发地立即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结构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和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日本生物学家木村资生发现,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中性的,即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既无害也无利,此外,出于一个氨基酸分子一般有多个遗传密码,例如,当遗传密码CUU变成为CUA时,它所决定的氨基酸仍然是亮氨酸,因此,当碱基发生突变后,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十分微弱。

生物群落中,个体间不仅有激烈的斗争,也有和谐的合作。小鸟会帮助鳄鱼清除牙缝的肉屑,母狮会合作哺育别的幼狮,老斑马甚至在群体被狮子追逼的时候迎上前去,用自杀来保护群体。

结合自然选择的理论,指出以上资料哪些不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类试题,要求掌握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鉴别,解此类题时,一般的解题思路是首先要根据已有的依据、过程及结论,然后再将题给资料与背景知识相比较,概括出自己的论据、论点,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所列的事实都不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本题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例外。澄江动物化石群证明生物新种的爆发式突变发生,不支持达尔文渐变的观点;木村资生的中性突变论不支持自然选择理论中突变一般是有害的观点;生物群落个体间的互助行为说明个体间不是只有激烈的生存斗争,这种互助行为使弱小个体也得以生存,与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背道而驰。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郑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郑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取哺乳动物的新鲜长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后,称重为7克。由此可知,此骨的特点是()。 A . 造血能力强 B . 硬度小,弹性大 C . 易发生骨折 D . 既坚固又有弹性 2. (2分) (2017七下·龙岗期末) 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E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3. (2分) (2020七下·平定月考) 人在进食吞咽的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的原因是() A . 悬雍垂的阻挡 B . 会厌软骨盖住了喉 C . 声门裂缩小 D . 环状软骨缩小 4. (2分)(2019·莘县模拟) 下图所示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 A .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2 B . 1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C . 痰形成的部位是6 D . 呼吸系统包括1、2、3、4、5 5. (2分) (2017七下·槐荫期中) 箭头下方的血管能表示动脉的是(→表示血流方向)() A .

B . C . D . 6. (2分) (2017七下·福清期末) 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可以增加吸收面积 B . 心脏内有瓣膜,可以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C . 左心室最厚,可以把血液泵至全身 D . 呼吸道是由骨或软骨组成,不利于气体进入 7. (2分)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 养料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废物 8. (2分)(2018·聊城) 高老师进行常规体检,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应在() A . 肾小管 B . 肾小囊 C . 肾小球 D . 肾脏内的血管 9. (2分)(2016·安庆) 如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X,Y,Z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血浆原尿尿液 X√×× Y√√× Z√√√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 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 Tm(熔链温度): 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 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 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 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1 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 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

八年级生物9月月考试题 北京课改版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生物9月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成年人的骨由1/3的________和2/3的________组成。这种组合,使骨既________又有________。 4. 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稍多于1/3,因此骨的________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特别注意________的姿势,以使身体长得健康端正。 6. 关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 儿童和少年时期骨内有机物的含量() A. 超过1/3 B. 小于1/3 C.等于1/3 D. 为0 2.对骨的营养、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 骨髓 B. 骨膜 C. 骨松质 D. 骨密质 3.骨与骨之间连结的主要形式是() A. 骨质 B. 骨膜 C. 关节 D. 肌肉 4.新鲜骨能够燃烧,说明骨中含有()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脂肪 D. 蛋白质 5.在人的一生中,要特别重视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的关键时期是() A. 婴幼儿时期 B. 儿童少年时期 C. 成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7.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属于()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8.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其原因是() A. 骨中有机物成分增多 B. 骨中无机物含量超过2/3 C. 骨中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D. 骨中无机物含量不到1/3 9.关节腔内有滑液,它的作用是() A. 减轻关节的重量 B. 有利于骨与骨之间的物质交换 C. 增强关节头与关节面的联系 D. 减轻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三)识图作答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题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实体及基因组 1、基因定义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 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3、DNA损伤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 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和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和高度保守性。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下)概论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基因功能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 1.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时空表达谱; 2. 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3. 细胞生化水平的功能研究: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做一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定位; 4. gain-of-function & loss-of-function: 分别在细胞和个体水平,做该基因的超表达和敲除,从表型分析该基因的功能。 功能研究应从完整的分子-细胞-个体三个层次研究,综合分析。

本章内容 ?基因表达研究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 ?蛋白质及RNA相互作用技术?基因芯片及数据分析 ?利用酵母鉴定靶基因功能?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

6.1 基因表达研究技术 6.1.1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6.1.2 RNA的选择性剪接技术6.1.3 原位杂交技术 6.1.4 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6.1.1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是1995年由Velculescu 等建立的技术,在整体水平上对细胞或者组织中的大量转录本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而无论其是否为已知基因。 9概念: 以DNA测定为基础定量分析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技术,能直接读出任何一种细胞类型或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

9原理: 根据理论上任何长度超过9~10(49=262144)个碱基的核苷酸片段可代表一种转录产物的特异序列(转录本),因此,选择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分离转录产物中这些代表基因特异性9~10个碱基的核苷酸序列并制成标签,将这些序列标签连接、克隆和测序,根据其占总标签数的比例即可分析其对应编码基因的表达频率。

甘肃省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甘肃省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2019·内江) 下列关于如图a~e五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b、e都是恒温动物 B . a、d都是无脊椎动物 C . b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 D . c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 (2分)(2020·门头沟模拟)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B .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C .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 . 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3. (2分)动物的社会行为特征不包括() A .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B .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 . 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 .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4. (2分) (2018八上·徐闻期中)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植物,对菜青虫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5. (2分) (2019八上·潮安期末) 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种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 帮助植物传粉 D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 (2分)(2016·龙江) 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 . 家蚕 B . 狒狒 C . 蜜蜂 D . 蚂蚁 7. (2分)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A . 空气缺氧 B . 水中缺氧 C . 缺乏饵料 D . 池塘缺水 8. (2分)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 . 唾液分泌过少 B . 肠液分泌过少 C . 胃液分泌过少 D . 胆汁分泌过少 9. (2分)(2017·岳池模拟) 下列有关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两栖动物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B .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 . 爬行动物为卵生且体温恒定 D . 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 10. (2分) (2017七下·临沭期中) 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 B . 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C . 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能打扰他人 D . 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11. (2分)父母都是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A . AA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 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

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相互竞争,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上,谁的科技发达,谁的综合国力就强大。 现在世界七大高新技术分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其中生物技术列在首位,生物技术之所以令世界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还因为它与理、工、农、医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新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发展迅速。所以世界各国争相投巨资发展,确定生物技术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我国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70年代初又测定出1.8 埃; 分辨率的猪胰岛素三维结构,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国家,这些研究工作处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 "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 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基因工程技术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而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即是体外重组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工具酶对DNA分子进行"外科手术"。DNA克隆涉及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目的DNA片段的获得、载体的选择、各种工具酶的选用、体外重组、导入宿主细胞技术和重组子筛选技术等等。从不同的重组DNA分子获得的转化子中鉴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即阳性克隆的过程就是筛选。目前发展起来的成熟筛选方法如下:(一)插入失活法 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位于筛选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多克隆位点后,

分子生物学总结

分子生物学总结 1.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根据“序列假说”、“中心法则”这两个基本原则,分子生物学作为所有生命物质的共性学科遵循“三大原则:其一,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在动物、植物、微生物3大系统的所有生物物种间都具有共同的核酸语言,即构成核酸大分子的单体均是A、T(U)、C、G。所有生物物种间都具有共同的蛋白质语言,即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单体均是20种基本氨基酸。 其二,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决定了不同生物性状的差异和个性特征。 其三,所有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是相同的。 2.简述Morgan基因论 经典基因概念:即基因是孤立的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实体,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能独立发生突变和遗传交换的,“三位一体”的、最小的遗传单位。 3.简述“顺反子假说”的主要内容 顺反子理论认为:基因(即顺反子)是染色体上的一个区段,在一个顺反子内有若干个交换单位,最小的交换单位被称为交换子。在一个顺反子中有若干个突变单位,最小的

突变单位被称为突变子。在一个顺反子结构区域内,若果发生突变就会导致功能丧失,所以顺反子即基因只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的遗传单位。 4.名词解释:等位基因、全同等位基因、非全同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llele):同一座位存在的两个不同状态的基因 全同等位基因(homoallele):在同一基因座位(locus)中,同 一突变位点(site)向不同方向 发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非全同等位基因(heteroallele):在同一基因座位(locus) 中,不同突变位点(site)发 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 5.简述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自然选择的优势) 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的优点在于: 1)储存遗传信息量大,在1kb DNA序列中,就可能编码出41000种遗传信息 2)以A / T, C / G 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结构稳定,利于复制,便于转录,可以突变以求不断进化,方便修复以求遗传稳定; 3)核糖的2’ – OH 脱氧,使其在水中的稳定性高于RNA,DNA中有T无U,消除了C突变为U带来进化中的负担

湖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湖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八上·东莞月考) 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 . 蝗虫、蚯蚓、蛔虫 B . 水蛭、海蜇、涡虫 C . 水母、海蜇、水螅 D . 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2. (2分) (2015八上·博白期末) 有关日本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身体呈左右对称 B . 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消灭钉螺 C . 有口无肛门 D . 是线形动物 3. (2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 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 . 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 D . 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 (2分) (2019七上·安图期末) 下列哪项不属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A . 体表有角质层 B . 生殖器官发达 C . 有口有肛门 D . 消化管结构简单 5. (2分) (2019八上·洮北月考)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与其运动无关的是() A . 身体分节 B . 肌肉与刚毛配合 C . 肠壁、体壁有发达的肌肉

6. (2分) (2016八上·邵阳期中) 在观察蚯蚓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 A . 经常饲喂 B . 常用浸水的棉球擦蚯蚓体表 C . 刚毛 D . 体壁 7. (2分)(2019·枣庄) 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A . 鲤鱼尾鳍发达利于保持平衡 B . 家鸽肺与气囊相通利于飞行 C . 家兔犬齿发达利于撕碎食物 D . 河蚌具有坚硬的外壳可减少水分散失 8. (2分) (2016八上·龙海期中) 在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 . 体表有外骨骼 B . 身体分节 C . 具有足 D . 大多具有翅 9. (2分) (2020七下·富平期末) 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A . 有刚毛 B . 身体分节 C . 体表具有外套膜 D . 身体前端有环带 10. (2分)昆虫外骨骼不具有的作用是() A . 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 . 支持身体呈一定的形态 C . 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 . 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11. (2分) (2015八上·衡阳期末) 勤劳的蜜蜂是大家常见的昆虫,岩温叫同学在观察了蜜蜂后作出了如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 身体分为头、胸、腹 B . 有三对足 C . 体表湿润,完成呼吸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邓佳艺术与设计学院 15125478 【摘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和产业的现状及其我国发展的策略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从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获得第一株转基因植物到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农业生物工程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农业生物工程;植物基因工程;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工程;病毒基因组;应用; 【前言】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系统、活生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任何 技术应用”。从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涵盖了当前在农业和粮食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而从狭义上讲,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涉及繁殖生物学,或以特殊用途为目的处理或利用活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技术应用。则该定义涵盖了很大范围的不同技术,如我们学习的分子DNA标记技

术、基因操作、基因转移、无性繁殖、胚胎移植、冻藏(家畜)及三倍体化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应用比较难,比医学方面要慢,但农业生物技术现在已经从农业试验室发展到现 场试验了,那么进而达到商业化的阶段;其中包括动物疫苗、微生物农药、抗杀草剂植物等,现在一些专家预测此类产品将引导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走向另一次农业革命。农业生物技术包括防治动物疾病的疫苗,以及增进农畜产品的品质。另外,包含具有新特性的各类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对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品已逐渐由农业生物技术试验室进人了农业基地试验。 【正文】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学。它是在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诸如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对生物系统加以调控、加工,从而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由于它的相对投资少而效益巨大、适用面广,在、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科学家们预测,生物

分子生物学总结

SectionA 1 三个域: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 2 组装中的主要作用力:非共价健作用力 SectionB 1 蛋白质纯化的分析方法 2

正电荷:天冬氨酸谷氨酸 负电荷: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极性: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 非极性:脂肪族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芳香族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Cys 二硫键 Gly 无手性 Pro 亚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最大吸收峰280mm 3 蛋白质的一级(决定蛋白折叠及其最后的形状的最重要的因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N端到C端共价键 二级:多肽链中空间结构邻近的肽链骨架通过氢键形成的特殊结构。 α转角 β螺旋氢键为主要作用力 三级:多肽链中的所有二级结构和其他松散肽链区域(散环结构)通过各种分子间作用力(非共价键为主),弯曲、折叠成具有特定走向的紧密球状构象。 非共价键 四级:许多蛋白分子由多条多肽链(亚基,subunits )构成。组成蛋白的各亚基以各种非共价键作用力为主,结合形成的立体空间结构即为四级结构。非共价键 4 偶极:电子云在极性共价键的两原子间不均匀分布,使共价键两端的原子分别呈现不同的电性 兼性离子:具有正电荷(碱性),又具有负电荷(酸性)的分子 双极性分子:

Section C 1核酸的光学特性: 增色性:一种化合物随着结构的改变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加的现象 减色性:一种化合物随着结构的改变对光的吸收能力减少的现象 Reason: 碱基环暴露在环境中的越多,对紫外的吸收力越强 Absorbance(吸收值):Nucleotide > ssDNA/RNA > dsDNA 核酸的最大吸收峰260mm(碱基有芳香环) 芳香族氨基酸最大吸收峰280mm A260/A280: 纯的dsDNA:1.8 纯的RNA:2.0 纯的Protein:0.5 2 Tm 值(熔解温度):热变性时,使得DNA双链解开一半所需要的温度。 Tm=2x(A+T) + 4x(G+C) Tm值与DNA分子的长度,及GC的含量成正比 Annealing(退火):热变性的DNA经过缓慢冷却后复性 快速冷却:Stay as ssDNA 缓慢冷却: 复性成dsDNA 3 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苷酸得到画法 4 支持双螺旋结构的两个实验:查戈夫规则X射线晶体衍射 5 双螺旋的内容: 双链之间的关系: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 双链反向平行(5’3’方向) 两链的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A:T; G:C。 双链序列反向互补 各基团排列方式:糖-磷酸骨架DNA分子排列在外; 碱基对平面相互平行,排列在DNA分子的内部。 空间结构为:右手双螺旋结构 每转一圈~10个碱基对,每一圈长度33.2A 双链螺旋中形成大沟,小沟。 6 碱对DNA的影响:高pH值对DNA的影响比低pH值的要小。 高pH 值(pH>11)会改变碱基构象,使DNA变性(双链解旋,成单链)RNA的影响:高pH值,2’羟基会攻击磷酸二酯键,使其断裂,形成2’,3’-环式磷酸二酯键,从而使RNA分子断裂 7 共价闭合环状DNA (con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即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封闭环状DNA分子。 8 超螺旋DNA(Supercoil DNA):松弛型双链DNA进一步旋转后,再形成闭环结构时,就会形成DNA超螺旋结构 L=T+W 判断是否为超螺旋正负超螺旋 9 拓扑异构酶:暂时断裂DNA分子中一条或两条单链上的磷酸二酯键,改变DNA分子的连接数及拓扑状态。 功能:消除DNA复制和转录等过程产生的超螺旋。 细胞中,Ⅰ型酶与Ⅱ型酶的活性保持一种平衡状态。Ⅱ型酶的“使DNA超螺旋化”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