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书 脾胃论

中国古代医书 脾胃论
中国古代医书 脾胃论

中国古代医书脾胃论.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中医古籍] 朝代:金元

年份:公元1249年[公元年起] 11249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必从足始者也。《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x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x

<目录>卷上

<篇名>脾胃虚实传变论

属性:《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又云∶阴之所和,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历

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

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经云∶水谷

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

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

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

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着之于经,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

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

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

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不一而起矣。病从脾

胃生者三也。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目录>卷上

<篇名>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属性:\r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ps123a1.bmp\r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

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戌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目录>卷上

<篇名>脾胃胜衰论

属性: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

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

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

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

,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

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

,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秋冬,加桂。

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浓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

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

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

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

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

黄连;心烦乱亦加之。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

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

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

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

氏方中导赤散。

中满或但腹胀者,加浓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

也,血虚则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

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

,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

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经云∶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

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

,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

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

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

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

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

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

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是知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病患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

白术(君),人参(臣),甘草(佐),芍药(佐),黄连(使),黄(臣),桑白皮(佐)。

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药亦可。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黄连(君),黄柏(臣),生地黄(臣),芍

药(佐),石膏(佐),知母(佐),黄芩(佐),甘草(佐)。

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

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

羌活(佐),防风(臣),升麻(使),柴胡(君),独活(佐),芍药(臣),甘草(臣),

白术(佐),茯苓(佐),猪苓、泽泻(佐),肉桂(臣),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黄柏

(佐),知母、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

,精神少而渴,情惨惨而不乐,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是体有余而用不足也。

人参(君),白

术(佐),白芍药(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滞气),黄(臣),桂枝(佐),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

(诸酸之药皆可),木香(佐),槟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气)。

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

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

干姜(君),白术(臣),苍术(佐),附子(佐炮,少许),肉桂(佐去皮,少

许),川乌头(臣),茯苓(佐),泽泻(使),猪苓(佐)。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

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

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

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

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

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

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目录>卷上

<篇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属性:柴胡(一两五钱)甘草(炙)黄(臣)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羌活(以

上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臣)黄芩(以上各七钱)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为臣为佐)石膏(少

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上件咀,每且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

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

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大抵此法此药,欲令阳气升浮耳,若渗泄

淡味,皆为滋阴之味,为大禁也。虽然,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

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小便亦或涩,当利之,大便涩,当行之,

此亦从权也,得利,则勿再服。此虽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则胃气失所养也,亦当从权而食之,以滋

胃也。

附∶

……夫饮食人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

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

中泻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

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

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

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则肝心应之。弱则阴气盛,故阳气不得经营。经云∶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传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正谓此也。

《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在人则缘胃虚,以火乘之。脾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而心火炽动,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反用热药以燥脾胃,则谬之谬也。

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

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所受邪则一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禀血气,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气血也。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而本部本证脉中兼见弦脉,或见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一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风药以泻之。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洪大,或见肌热,烦热,面赤而不能食,肌内消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心火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浮涩,或见气短、气上,喘咳、痰盛,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兼泻肺之体,及补气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沉细,或见善恐欠之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肾水之浮,及泻阴火伏炽之药。

经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须论之。其下云∶惟有阳明、厥阴,不从

标本,从乎中也。其注者,以阳明在上,中见太阴,厥阴在上,中见少阳为说,予独谓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辞,盖欲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以手足阳明、厥阴者,中气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门户也。春分、秋分,以分阴阳也,中有水火之异者也,况手厥阴为十二经之领袖,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目录>卷

<篇名>肺之脾胃虚论

属性: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目录>卷上

<篇名>升阳益胃汤

属性:黄(二两)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人参(去芦)甘草(炙,以上各一两)防风

(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白芍药羌活独活(以上各五钱)橘皮(连瓤,四钱)茯苓(小

便利、不渴者勿用)泽泻(不淋勿用)柴胡白术(以上各三钱)黄连(二钱)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

上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一盏,同煎至二盏,去渣,温

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茯苓、泽泻。

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滋味

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役,使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气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目录>卷上

<篇名>君臣佐使法

属性:《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一法,力大者为君。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气浓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浓者,为阴中之阴。辛、甘、淡中热者,为阳中之阳,辛、甘、淡中寒者,为阳中之阴;酸、苦咸之寒者,为阴中之阴,酸、苦、咸之热者,为阴中之阳。夫辛、甘、淡、酸、苦、咸,乃味之阴阳,又为地之阴阳也;温、凉、寒、热,乃气之阴阳,又为天之阴阳也。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实,麻黄、葛根;表虚,桂枝、黄。里实,枳实、大黄;里虚,人参、芍药。热者,黄芩、黄连;寒者,干姜、附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

可以御邪除病矣。如《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土中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甘温补脾养胃为臣。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

而腹痛,肉桂大

辛热,佐芍药以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于经脉皮毛为使。建中之名,于此见焉。有缓、急、收、散、升、降、浮、沉、涩、滑之类非一,从权立法于后。

如皮毛肌肉之不伸,无大热,不能食而渴者,加葛根五钱;燥热及胃气上冲,为冲脉

所逆,或作逆气而里急者,加炒黄柏、知母;觉胸中热而不渴,加炒黄芩;如胸中结滞气涩,或有热病者,亦各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气补胃自行矣。如气弱气短者,加人参,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恶热发热而燥渴,脉洪大,白

虎汤主之;或喘者,加人参;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与之,即钱氏方中甘露散,主身大热而小便数,或上饮下溲,此燥热也;气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

如脉弦,只加风药,不可用五苓散;如小便行病增者,此内燥津液不能停,当致津液,

加炒黄柏、赤葵花。

如心下痞闷者,加黄连一、黄芩三,减诸甘药;不能食,心下软而痞者,甘草泻心汤则

愈(痞有九种,治有仲景汤五方泻心汤)。

如喘满者,加炙浓朴。

如胃虚弱而痞者,加甘草。

如喘而小便不利者,加苦葶苈(小便不利者加之,小便利为禁药也)。

如气短气弱而腹微满者,不去人参,去甘草,加浓朴,然不若苦味泄之,而不令大便行

如腹微满而气不转加之。

中满者,去甘草,倍黄连,加黄柏,更加三味,五苓散少许。

此病虽宜升宜汗,如汗多亡阳,加黄。

四肢烦热肌热,与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

如鼻流清涕恶风,或项、背、脊背强痛,羌活、防风、甘草等分,黄加倍,临卧服之。

如有大热,脉洪大,加苦寒剂而热不退者,加石膏;如脾胃中热,加炒黄连、甘草。

凡治此病脉数者,当用黄柏,或少加黄连,以柴胡、苍术、黄、甘草,更加升麻,得

汗出则脉必下,乃火郁则发之也。

如证退而脉数不退,不洪大而疾有力者,多减苦药,加石膏。如大便软或泄者,加桔梗

,食后服之。此药若误用,则其害非细,用者当斟酌,旋旋加之。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石膏善能去脉数疾,病退脉数不退者,不可治也。如不大渴,亦不可用。如脉弦而数者,此

阴气也,风药升阳以发火郁,则脉数峻退矣。以上五法,加减未尽,特以明大概耳。

<目录>卷上

<篇名>分经随病制方

属性:《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目录>卷上

<篇名>通气防风汤

属性:柴胡升麻黄(以上各一钱)羌

活防风橘皮人参甘草(以上各五分)本(三分

青皮白豆蔻仁黄柏(以上各二分)

上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

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

有热,加黄柏、生地黄。

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如脊痛

<目录>卷上

<篇名>羌活胜湿汤

属性:羌活独活(以上各一钱)甘草(炙)本防风(以上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

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更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如腿脚沉重无力者,加酒洗汉

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

合病也

如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

者,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黄人参汤补之;如里急频见者,血虚也,更加当归。

如肺

少许。

如甚则交两手而瞀者,真气大虚也,若气短,加黄、五味子、人参;气盛,加五味

子、人参、黄芩、荆芥穗;冬月,去荆芥穗,加草豆蔻仁。

如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

如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面

赤,脉洪大者,以羌活、防风、甘草、本,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消其肿,以人参、黄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如脉紧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亦加羌活等四味,当泻足太阳,不用连、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脉;面色恶,多悲恐者,更加桂、附。

如便白脓,少有滑,频见汗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当

安卧不语,以养其气。

<目录>卷上

<篇名>用药宜禁论

属性: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

象万物之发生,耕

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又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无翼其胜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不失气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

经禁者,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风寒所伤则宜汗,传入本则宜利

小便;若下之太早,必变证百出,此一禁也。足阳

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

宜下之,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阳胆经,行身之侧,在太阳、阳明之间,病则往来寒热,口苦胸胁痛,只宜和解;且胆者、无出无入,又主发生之气,下则犯太阳,汗则犯阳明,利小便则使生发之气反陷入阴中,此三禁也。三阴非胃实不当下,为三阴无传,本须胃实得下也。分经用药,有所据焉。

病禁者,如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则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诸淡食及淡味之药

,泻升发以助收敛也;诸苦药皆沉,泻阳气之散浮;诸姜、附、官桂辛热之药,及湿面、酒、大料物之类,助火而泻元气;生冷、硬物损阳气,皆所当禁也。如阴火欲衰而退,以三焦元气未盛,必口淡淡,如咸物亦所当禁。

药禁者,如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温胜也

,乃血病也。当以辛酸益之,而淡渗五苓之类,则所当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发汗。咽痛禁发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涩,以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和血润肠,如燥药则所当禁者。吐多不得复吐;如吐而大便虚辄者,此土气壅滞,以姜、橘之属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上药则所当禁也。诸病恶疮,及小儿后,大便实者,亦当下之,而姜、橘之类,则所当禁也。又如脉弦而服平胃散,脉缓而服黄建中汤,乃实实虚虚,皆所当禁也。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湿能滋养于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胃之不足,惟湿物能滋养。仲景云∶胃胜思汤饼,而胃虚食汤饼者,往往增剧,湿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热。初病火旺不可食,以助火也。察其时,辨其经,审其病,而后用药,四者不失其宜,则善矣。

<目录>卷上

<篇名>《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属性: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

,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故喉主天气

,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

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

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

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阴阳应象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

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玉机真脏论》曰∶脾大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又《气交变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复则

收政严峻,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不行,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胜之变,则秋有肃杀霖淫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五常政大论》∶土平曰备化,不及曰卑监。又云∶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

病留满痞塞,从木化也。其病飧泄。又云∶土太过曰敦阜,其味甘咸酸,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又曰∶其病腹满,四肢不举,邪伤脾也。

《经脉别论》云∶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

,补阳泻阴。《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又

云∶脾病者,身重,善饥,足痿,足不能行,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

食不化

血者。《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脉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五常政大论》∶有太过不及,太过者,薄所不胜,乘所胜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

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者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

,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根据。又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得尽天年。

<目录>卷中

<篇名>气运衰旺图说

属性:天地互为体用四说察病神机

湿、胃、化;热、小肠、长;风、胆、生,皆陷下不足,先补则∶黄、人参、甘草、当

归身、柴胡、升麻,乃辛甘发散,以助春夏生长之用也。

土、脾、形;火、心、神;木、肝、血;皆大盛,上乘生长之气,后泻则∶甘草梢子之甘寒,泻火形于肺,逆于胸中,伤气者也。黄芩之苦寒,以泄胸中之热,喘气上奔者也。红花以破恶血,已用黄芩大补肾水,益肺之气,泻血中火燥者也。

寒,膀胱,藏气,燥,大肠,收气皆大旺,后泻则∶黄之甘温,止自汗,实表虚

,使不受寒邪。当归之辛温,能润燥,更加桃仁以通幽门闭塞,利其阴路,除大便之难燥者也。

水、肾、精;金、肺、气;皆虚衰不足,先补则∶黄柏之苦寒,降湿热为痿,乘于肾,

救足膝无力,亦除阴汗、阴痿,而益精。其草梢子、黄芩补肺气,泄阴火之下行,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也。

此初受热中常治之法也,非权也。权者,临病制宜之谓也。常道,病则反常矣。春夏,

乃天之用也,是地之体也。秋冬,乃天之体也,是地之用也。此天地之常道,既病反常也。,自不闻其音,语声清响如钟。

春夏地之体,人亦应之,食罢,皮肉筋骨血脉皆滑利,屈伸柔和,而骨刚力盛,用力不乏。

<目录>卷中

<篇名>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属性:古之至人,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着《内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

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

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

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

<目录>卷中

<篇名>补中益气汤

属性:黄(病甚,劳役热者一钱)甘草(以上各五分,炙)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以上

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橘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

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

(三分,降胃中热,利腰脐间血)上件药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

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

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芍药,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顶痛脑痛,加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华阴者。诸头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别以清空膏主之。

如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

桂(去皮)二分或三分。《内经》所说少腹痛,皆寒证,从复

法相报中来也。经云∶大胜必大

复,从热病中变而作也,非伤寒厥阴之证也(仲景以抵当汤并丸主之,乃血结下焦膀胱也)。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加去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

苍术以上各一钱,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风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如大便秘涩,加当归梢一钱;闭涩不行者,煎

成正药,先用一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加去根节麻黄五分;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门冬(去心)二分或三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参三分或

二分,并五味子、麦门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

也,盖甘酸适足益其病尔,如黄、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也。

今详《内经》、《针经》热中寒中之证列于下。

《调经论》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曰寒中。

先病热中证者,冲脉之火附二阴之里,传之督脉;督脉者,第二十一椎下长强穴是

也。与足太阳膀胱寒气为附经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太阳寒气,细细如线,逆太阳寒气上行,冲顶入额,下鼻尖,入手太阳于胸中,手太阳者,丙,热气也;足膀胱者,壬,寒气也。壬能克丙,寒热逆于胸中,故脉盛大。其手太阳小肠热气不能交入膀胱经者,故十一经之盛气积于胸中,故其脉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极,子能令母实,手阳明大肠经,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气挟子之势,故脉涩而大便不通。以此言脉盛大以涩者,手阳明大肠脉也。

《黄帝针经》∶胃病者,腹胀,胃脘

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

里以补之。

若见此病中一证,皆大寒,禁用诸甘酸药,上已明之矣。

<目录>卷中

<篇名>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属性: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

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KT KT 无所见。小便频数

,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遭,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人参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黄人参汤

属性:黄(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升麻(六分)人参(去芦)橘皮(不去白)麦门冬(

去心)苍术(无汗更加五分)白术(以上各五分)黄柏(酒洗,以救水之源)炒曲(以上三

分)当归身(酒洗)炙甘草(以上各二分)五味子(九个)

上件同咀。都和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忌

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如胁下

痛或缩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如头痛,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川芎以上各三分,本、生地黄以上各二分,细辛一分;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个;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以上各五分,桃仁三枚(汤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

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

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

药不可复加之,止常服黄人参汤药,只用羌活、防风以上各五钱,二味,咀,

以水四盏,煎至二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如胸中气滞,加

青皮皮用清香可爱者一分或二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如气滞大甚,或补药大过,或病患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缩砂仁

以上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如腹痛不

恶寒者,加白芍药五分,黄芩二

分,却减五味子。

夫脾胃虚弱,过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

,行步不正,脚欹,眼黑欲倒,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

上源,又使庚大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根据。经云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肠所主,三伏之义,为庚金受囚也。

若亡津液,汗大泄,湿令亢甚,则清肃之气亡,燥金受囚,风木无可以制,故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一身尽痛,亢则害,承乃制是也。孙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泻丙火,补庚大肠,益五脏之元气。

壬膀胱之寒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绝矣

。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为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

当此之时,无病之人,亦或有二证,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

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屋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顺散主之是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洁古云∶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散也。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元气,非形体受病也。

若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懒语气短,

气弱气促,似喘非喘,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若风犯汗眼,皮肤必搐,项筋皮枯毛焦,身体皆重,肢节时有烦疼,或一身尽痛,或渴

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湿相搏也。

头痛或头重,上热壅盛,口鼻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有不乐生之意,情思惨凄,此阴胜

阳之极也。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为热厥;四肢寒冷者,为寒厥。寒厥则腹中有寒,热厥则腹中有热,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溃,痹而不仁,传力肉痿诬。证中皆有肺疾,用药之人,当以此调之。气上冲胸,皆厥证也。痿者,四肢痿软而无力也,其心烦冤不止。厥者,气逆也,甚则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须也,于前已立黄人参五味子麦门冬汤中,每服

加白茯苓二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以上各一分。如小便快

利,不黄涩者,只加泽泻二分,与二术上下分消其湿。

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者,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三分或五分,

令二足涌出气力矣。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黄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

,当以意斟酌;若防食则止,候食进,则再服。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

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

心烦冤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便如常,及湿热之令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之药,只根据本病中证候加减。常服

药亦须用酒黄柏二分或三分,如更时令,清燥之气大行,却加辛温泻之。若湿气胜,风证不退,眩运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除风湿羌活汤

属性:羌活(一两)防风(去芦)苍术(酒浸,去皮)黄(以上各一钱)升麻(七分)炙甘草独

活柴胡(以上各五分)川芎(去头痛)黄柏橘皮本(以上各三分)泽泻(去须,一分)猪

苓(去黑皮)茯苓(以上各二分)黄连(去须,一分)

上咀。每服秤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量虚实施用。

如有不尽证候,根据加减法用之。

夫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烦疼,难以屈伸,身体

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调中益气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调中益气汤

属性:黄(一钱)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苍术(以上各五分)柴胡(一味为上气不

足,胃气与脾气下溜,乃补上气,从阴引阳也)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一分)升

麻(以上各二分)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宿食消尽服之。宁

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是也。

如时头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无此证则去之。

如大

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虚血涩也,

加当归身三分;如身体沉重,虽

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时暂从权而祛湿也,不可常用

,兼足太阴已病,其脉亦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烦乱;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五分,生姜三片;有嗽,加生姜,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所作也;如兼躁热,加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二分;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五分,生黄芩

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于芍药汤中加之同煎;如冬

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内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急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钱五分,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

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饮食压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时上见寒热,病四时也,又或将理

不如法,或酒食过多,或辛热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热大寒之处益其病,当临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难治矣。《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气,阳病在阴,从阴引阳,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引甘多辛少之药,使升发脾胃之气,又从而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又云∶视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缪刺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后治他病。

<目录>卷中

<篇名>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属性:《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于阳明。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

于动作,胸满气促

,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

《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甘

温补之为君;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

<目录>卷中

<篇名>清暑益气汤

属性:黄(汗少减五分)苍术(泔浸,去皮)升麻(以上各一钱)人参(去芦)泽泻神曲(

炒黄)橘皮白术(以上各五分)麦门冬(去心)当归身炙甘草(以上各三分)青皮(去白,

二分半)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葛根(二分)五味子(九枚)

上件同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剂之多少

,临病斟酌。

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犯泽泻、猪苓、茯苓、灯心、

通草、木通,淡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泻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从权而立之,若于无时病湿热脾旺之证,或小便已数,肾肝不受邪者误用之,必大泻真阴,竟绝肾水,先损其两目也,复立变证加减法于后。

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

,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

少阳行春令,生万化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

脾虚,缘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须用黄最多,甘草次之

,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之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其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语,须用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甘草最少,恐资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若从权,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

,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肾尻肉消而反行阴道,故使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之出地,上

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

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

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血逆

行而乱。《内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生则阴长。已有甘温三味之论。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少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

阳气矣。

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下

痞,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橘皮理之,又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也。

长夏湿土客邪大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也。湿气大胜,

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复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

,助秋损也,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目录>卷中

<篇名>随时加减用药法

属性:浊气在阳,乱于胸中,则满闭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黄柏大苦寒之味,

冬月宜加吴茱萸大辛苦热之药以从权,乃随时用药,以泄浊气之不降也。借用大寒之气于甘味中,故曰甘寒泻热火也。亦须用发散寒气,辛温之剂多,黄柏少也。

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

之升,不令飧泄也。

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

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寒月阴气大助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泻阴寒之气。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黄柏,散寒气,泻阴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肾丸。滋肾丸者,黄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以黄连别作丸,二药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

如食少不饥,加炒曲;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术丸;如脉弦,四肢满闭,便

难而心

下痞,加甘草、黄连、柴胡;如腹中气上逆者,是冲脉逆也,加黄柏三分,黄连一分半以泄之;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如心下痞,夯闷者,加白芍药、黄连;如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药、缩砂仁;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如心下痞,呕逆者,加黄连、生姜、橘皮;如冬月,不加黄连,少入丁香、藿香叶;如口干嗌干,加五味子、葛根;如胁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草;如胸中满闷郁郁然,加橘红、青皮,木香少许;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二分或三分;如腹中或周身间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如哕,加五味子多,益智少;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陈皮、木香,此三味为定法;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黄连;如秋月,气涩滞,食不下,更加槟榔、草豆蔻仁、缩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陈皮多,更加风药,以退其寒覆其上;如初春犹寒,更少加辛热,以补春气之不足,以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如脉弦者,见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如脉涩,觉气涩滞者,加当归身、天门冬、木香、青皮、陈皮。有寒者,加桂枝、黄;如胸中窒

塞,或气闭闷乱者,肺气涩滞而不行,宜破滞气,青皮、陈皮,少加木香、槟榔;如冬月,加吴茱萸、人参,或胸中窒塞,闭闷不通者,为外寒所遏,使呼出之气不得伸故也,必

寸口脉弦,或微紧,乃胸中大寒也,若加之以舌上有白苔滑者,乃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明矣。丹田有热者,必尻臀冷,前阴间冷汗,两丸冷,是邪气乘其本,而正气走于经脉中也。遇寒,则必作阴阴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黄柏、生地黄,勿误作寒证治之。如秋冬天气寒凉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类;如发热,或扪之而肌表热者,此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亦能得微汗则凉矣;如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肾肝中伏湿热,少加黄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黄柏,加汉防己五分,则脚膝中气力如故也;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如少气不足以息者,服正药二三服;气犹短促者,为膈上及表间有寒所遏,当引阳气上伸,加羌活、独活,本最少,升麻多,柴胡次之,黄加倍。

<目录>卷中

<篇名>肠下血论

属性:《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夫肠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派,如HT 桶

涌出也。今时值长夏,湿热大盛,正当客气胜而主气弱也,故肠之病甚,以凉血地黄

汤主之。

<目录>卷中

<篇名>凉血地黄汤

属性: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以上各一钱)青皮(不去皮穣)槐子(炒)熟地黄

当归(以上各五分)

上件咀。都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如小便涩,脐下闷,

当下之;如有传变,随证加减∶如腹中动摇有水声,而小便不调者,停饮也,诊显何脏之脉,以去水饮药泻之;假令脉洪大,用泻火利小便药之类是也;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渗之药止之,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与七味白术散补之;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或兼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当以黄一两、当归身二钱,咀,水煎服;如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

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必致病重,反郁结而不通也,以升阳除湿防风汤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

<目录>卷中

<篇名>升阳除湿防风汤

属性:苍术(泔浸,去皮净,四两)防风(二钱)白术白茯苓白芍药(以上各一钱)

上件咀。除苍术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盏,纳诸药,同煎至一大盏,去

渣,稍热服,空心食前。

如此证飧泄不禁,以此药导其湿;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苍术益胃去湿;脉实

,胀,闭塞不通,从权以苦多甘少药泄之;如得通,复以升阳汤助其阳,或便以升阳

汤中加下泄药。

<目录>卷中

<篇名>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属性:《六元政纪论》云∶木郁则达之者,盖木性当动荡轩举,是其本体,今乃郁于地中,无所施为,即是风失其性。人身有木郁之证者,当开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风木,是木郁则达之之义也。又说,木郁达之者,盖谓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开发,行于天上,是发而不郁也,是木复其性也,有余也;有余则兼其所胜,脾土受邪,见之于木郁达之条下,不止此一验也。又厥阴司天,亦风木旺也,厥阴之胜,亦风木旺也,俱是脾胃受邪,见于上条,其说一同。或者不悟“木郁达之”四字之义,反作“木郁治之”,重实其实,脾胃又受木制,又复其木,正谓补有余而损不足也。既脾胃之气先已不足,岂不因此而重绝乎!

再明胸中窒塞当吐,气口三倍大于人迎,是食伤太阴。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

,不吐则死。以其下部无脉,知其木郁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气下绝

57件文物看懂中国古代文化

57件文物看懂中国古代文化 1、“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护膊(汉魏,纵11.2厘米、横16.5厘米,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这里的“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古代星占学上很常见的占辞,“五星出东方”是指五大行星在某段时期内,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这种天象非常罕见,一般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出现一次。2、四神瓦拓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汉,面径18厘米,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四神瓦流行于西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蛇蟠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神瓦中以玄武最为稀见。四神形制亦各自不恒定,不同时、地出土者亦有工拙蚩妍之辨。3、王澍篆书汉尚方镜镜铭(清代,纵130.6厘米、横59.4厘米,上海博物馆收存) 镜铭的内容是:尚方御镜大毋伤,左龙右虎避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4、甲骨月食刻辞(《甲骨文合集》第三三六九四片) 甲骨上关于月食的文字为“癸酉贞日月又食”。刻辞无年月,有纪日干支。属于历组卜辞。属于商代王室,但有争议。胡

厚轩认为这片卜辞的意思是:“癸酉日占卜,贞人(占卜的巫师)问,假如发生日食或月食,会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呢?”这倒未必是说癸酉这一天已经真的发生了月食。5、伏羲女娲图(唐代,纵209厘米、上宽105厘米、下宽83厘米,1965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阿斯塔那地区是唐代高昌故国。这些图一般都画在麻布或绢上,用木钉钉在墓室顶部,画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脸。画中左边是女娲,右边是伏羲。6、曾侯乙二十八宿衣箱(战国,长71厘米、宽47厘米、高40.5厘米,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衣箱顶上右边的动物是龙,左边的是虎。衣箱正中是篆书的“斗”字,围绕“斗”字顺时针排列写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过去学界一直有争论,曾侯乙二十八宿衣箱证明,二十八宿是在中国产生的。7、敦煌卷子紫微垣星图局部(五代,纸本,长299.5厘米、宽31厘米,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 三垣的正式文献记录只能追溯到唐代成书的《开元占经》和《天象诗》,但《史记·天官书》中已有和三垣相当的星官名称。另外天市垣东西两藩的星都用战国时的国名命名,说明三垣的概念基本上始于战国时期。8、星占图(唐代,新疆吐鲁番盗掘出土,已流失德国) 这幅星图残存二十八宿中轸、角、亢、氐、房、心、尾一共

古代中医基本典籍

古代中医基本典籍(一) 祖国传统医学典籍是中国科技遗产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医药典籍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认识和开发利用中医药典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抱朴子》《本草备要》《本草纲目》《濒湖脉学》《保婴撮要》《本草经集注》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求真》《本草图经》《本草崇原》《本草分经》《本草拾遗》《本草述》《本草述钩元》《本草便读》 《本草乘雅半偈》 《百大名家合注伤 寒论》 《本草思辨录》 《本草崇原集说》 《本草从新》 《爱庐医案》 《本草衍义》 《保婴易知录》 《本草正义》 《葆光道人眼科龙 木集》 《本草汇言》 《敖氏伤寒金镜 录》 《扁鹊神应针灸玉 《本草发明》 《(鱼孚)溪外治 方选》 《保婴金镜录》 《本草纲目必读》 《本草问答》 《八十一难经图 解》 《本草医方合编》 《本草饮食谱》 《本草用法研究》 《本草纲目万方类 编》 《本草韵语》 《本草征要》 《本草汇》 《本经便读》 《辨证施治纲要》 《百科百效全书》 《病机汇论》 《保赤存真》 《病理概论及各论》 《病症辨异》 《博爱心鉴》 《保赤汇编》 《博物知本》 《补注难经》 《补注神农本草》 《补注洗冤录集证》 《不谢方》 《本草权度》 《采艾编翼》 《保赤全书》 《本草诗笺》

《本草通玄》《本草蒙筌》《本草万方针线》 《本草原始》《本经逢原》《本经疏证》《笔花医镜》《本草纲目拾遗》 《参同契》《察病指南》《备急灸法》《白喉全生集》 《本草三家合注》龙经》 《扁鹊心书》 《辨舌指南》 《辨证录》 《本草经疏》 《病机沙篆》 《博济方》 《不知医必要》 《本草经疏辑要》 《苍生司命》 《北方常用中草药 手册》 《保赤新书》 《保赤要言》 《本草发挥》 《痎疟论疏》 《本草汇纂》 《本事方释义》 《本事方续集》 《本草集要》 《白喉条辨》 《本草经解要》 《便易经验集》 《辨脉平脉章句》 《白喉治法忌表抉 微》 《辨疫琐言》 《辨证良方》 《(鱼孚)溪陆氏 医述》 《辨证施治》 《藏府标本药式》 《藏象学说的理论 与运用》 《曹沧州医案》 《草木图会》 《草药手册》 《本草实录》 《白氏外经》 《扁鹊偃侧针灸图》 《白氏内经》 《本草类方》 《本草选》 古代中医基本典籍(二) 祖国传统医学典籍是中国科技遗产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医药典籍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进

中国姓氏大全

中国古代复姓大全一、姓氏: 1.我国现存 的 复姓 有 81 个: 欧 阳、 太 史、 端 木、 上 官、 司马、东方、独 孤、南 宫、 万 俟、 闻人、夏 侯、 诸 葛、 尉迟、公羊、赫 连、澹 台、 皇 甫、 宗政、濮 阳、 公 冶、 太叔、申屠、公 孙、慕 容、 仲 孙、 钟离、长 孙、 宇 文、 城池、司徒、鲜 于、司 空、 闾 丘、 子车、亓 官、 司 寇、 巫马、公西、颛 孙、壤 驷、 公 良、 漆雕、乐 正、 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2.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 安陵安平安期安阳 b 白马百里柏侯鲍俎北宫北郭北门北山北唐奔水逼阳宾牟薄奚薄野 c 曹牟曹丘常涛长鱼车非成功成阳乘马叱卢丑门樗里穿封淳子 d 答禄达勃达步达奚淡台邓陵第五地连地伦东方东

里东南东宫东门东乡东丹东郭东陵东关东闾东阳东野东莱豆卢斗于都尉独孤端木段干多子 e 尔朱 f 方雷丰将封人封父夫蒙夫馀浮丘傅余 g 干已高车高陵高堂高阳高辛皋落哥舒盖楼庚桑梗阳宫孙公羊公良公孙公罔公西公冶公敛公梁公输公上公山公户公玉公仪公仲公坚公伯公祖公乘公晰公族姑布古口古龙古孙谷梁谷浑瓜田关龙鲑阳归海 h 函治韩馀罕井浩生浩星纥骨纥奚纥于贺拨贺兰贺楼赫连黑齿黑肱侯冈呼延壶丘呼衍斛律胡非胡母胡毋皇甫皇父 j 兀官吉白即墨季瓜季连季孙茄众蒋丘金齿晋楚京城泾阳九百九方睢鸠沮渠巨母k 勘阻渴侯渴单可汗空桐空相昆吾 l 老阳乐羊荔菲栎阳梁丘梁由梁馀梁垣陵阳伶舟冷沦令狐刘王柳下龙丘卢妃卢蒲鲁步陆费角里闾丘m 马矢麦丘茅夷弥牟密革密茅墨夷墨台万俊昌顿慕容木门木易 n 南宫南郭南门南荣 o 欧侯欧阳

中国古代医家的大医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古代医家的大医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闫麦冬 中医医德医风,深受儒家“仁”、墨家“兼爱”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影响。纵观中国古代众多著名医家,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医德高尚、心存高远。 “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孟子·梁惠王上》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 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说:“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医乃仁术”的命题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示医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仁”“医”结合。 珍重生命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也是我国医德教育方面的早期重要论著。书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更说明了重视生命的珍贵和医德的重要性。 遇危重病人,要积极抢救,例如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是一位民间医生,一日,路过虢国,遇虢太子突然发病,昏迷半日不醒,众医束手无策。扁鹊通过详细认真的检查,对虢君说:“若太子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就让学生外施针灸砭石,内服汤药,经过抢救,使太子转危为安。元代朱丹溪医名甚噪,“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人告痛,先生喻之曰: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 医生对任何病人都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和爱护,视他们如亲人。中医治病,重视整体,强调辨证,医生临床,望、闻、问、切四诊必须兼施,清代喻嘉言主张“先议病,后用药”,立“与门人定议病式”,充分体现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某些粗心大意,敷衍塞责的庸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普同一等” 古代医家从“仁爱救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不但热爱中医,而且喜好经史佛老之学。孙思邈提出:作为一个医生要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医生闵自成仁而好施,丐者盈门一一应之不厌。医生赵梦弼赴人之急百里之外,中夜叩门,无不应者,七八十岁时“犹救以往”。朱丹溪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他行医时,“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人告痛,先生谕之曰:“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窭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doc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代表,一旦破坏了就不会再有了,所以参观文物古迹的时候,要注意好不要破坏这些古人留下的遗产。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近年来,在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xx县文体旅局、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文物执法,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多方努力,加快xx县博物馆建设工作 xx县一直没有自己的博物馆,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一座博物馆十分必要。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为展示我县的传统文化,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20xx年政府投入5000余万元兴建了博物馆,20xx年再次投入3100万元用于博物馆的室内布展工作。xx博物馆位于城南新区,庄子大道与仁和路的交叉口,是xx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博物馆与南侧的城市展览馆总占地面积44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博物馆的造型取自于青铜方樽和汉阙,两馆之间用一脉斜坡缓缓相连,像一列正在行

进中的高速动车,昭示着xx社会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更快更好的发展。两馆是xx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光明发展前景之间的对话,在时间和空间上表达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xx博物馆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28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负一层是库房区,一层是接待、服务大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三层为固定展览区域。二层是被专家形象地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遗址》展厅,系统介绍了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观众可体验到当时的原始风貌,领略和感知xx先民的广博智慧。三层是《古蒙神韵》展厅和《楹联之乡》,展示xx厚重的文化和馆藏的珍贵文物。 为弥补县博物馆展品的不足,县文物局邀请省博物院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对馆藏的一批青铜器、象牙化石进行了修复,共修复青铜器26件、象牙化石2个。文物局还组织人员下乡征集民俗文物,共征集民俗四轮大车3辆,木制播种机1件,木犁子3件,纺车1件,这批展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反映了xx淳朴敦厚的民俗风情。 xx博物馆陈列突破了通史展览的陈列结构,立足创新、科学选题、精心取舍,充分利用馆藏文物突出展示xx史前、春秋战国的辉煌。场景设计错落有致,新颖独特;陈列语言运用丰富和谐,文物展示富有节奏感,置身xx博物馆,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明显的时代精神。xx博物馆的陈列在注重学术、艺术定位的同时,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

古代医学的文化常识

古代医学的文化常识 岐黄:1.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 2.借指中医医生或医书。 太医:太医令为古代医官名,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最早始于战国时的秦国,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太医令下一般设有太医丞等医官作为助手,因此,有的文献则合称为太医令丞。宋代医务机构甚多,有太常寺属下的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宋徽宗时又设惠民局,广传医方及施诊。 扁鹊:1. 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2.扁鹊(前407—前310),秦氏,名越人(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因他医术高超,人们借用了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针砭:泛称金针治疗与砭石出血为针砭。《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砭为治病石针,针头圆型,前圆后方,方处为柄,以指易捏为宜。针头在棉油灯焰上炙之微烫,沾姜汁、艾汁或其它配置药液,立顶于患者穴道,可治风湿、寒热诸病。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麻沸散: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但无论如何,世上也不可能存在像传说中麻沸散一样仅口服达到全麻状态,无需气管插管等护理措施,而且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姓氏好听的复姓

姓氏好听的复姓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2.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安陵安平安期安阳 b白马百里柏侯鲍俎北宫北郭北门北山北唐奔水逼阳宾牟薄奚薄野 c曹牟曹丘常涛长鱼车非成功成阳乘马叱卢丑门樗里穿封淳子 d答禄达勃达步达奚淡台邓陵第五地连地伦东方东里东南东宫东门东乡东丹东郭东陵东关东闾东阳东野东莱豆卢斗于都尉独孤端木段干多子 e尔朱

f方雷丰将封人封父夫蒙夫馀浮丘傅余 g干已高车高陵高堂高阳高辛皋落哥舒盖楼庚桑梗阳宫孙公羊公良公孙公罔公西公冶公敛公梁公输公上公山公户公玉公仪公仲公坚公伯公祖公乘公晰公族姑布古口古龙古孙谷梁谷浑瓜田关龙鲑阳归海 h函治韩馀罕井浩生浩星纥骨纥奚纥于贺拨贺兰贺楼赫连黑齿黑肱侯冈呼延壶丘呼衍斛律胡非胡母胡毋皇甫皇父 j兀官吉白即墨季瓜季连季孙茄众蒋丘金齿晋楚京城泾阳九百九方睢鸠沮渠巨母 k勘阻渴侯渴单可汗空桐空相昆吾 l老阳乐羊荔菲栎阳梁丘梁由梁馀梁垣陵阳伶舟冷沦令狐刘王柳下龙丘卢妃卢蒲鲁步陆费角里闾丘 m马矢麦丘茅夷弥牟密革密茅墨夷墨台万俊昌顿慕容木门木易 n南宫南郭南门南荣 o欧侯欧阳 p逄门盆成彭祖平陵平宁破丑仆固濮阳 q漆雕奇介綦母綦毋綦连祁连乞伏绮里千代千乘勤宿青阳丘丽丘陵屈侯屈突屈男屈卢屈同屈门屈引 r壤四扰龙容成汝嫣 s萨孤三饭三闾三州桑丘商瞿上官尚方少师少施少室少叔少正社南社北申屠申徒沈犹胜屠石作石牛侍其士季士弱士孙

文物保护

中国历代文物保护制度述略 赵杰(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艺术价值的文献及实物,包括古生物、史前遗物、古墓葬、古建筑、绘画、雕塑、铭刻、图书、货币、舆服和器具等。新中国成立后,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法令。(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关于保护文物的条款。1982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更是指导我们加强文物保护、制止文物破坏的法律准则。在20余年的岁月中,它为我国的文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回顾文物保护的历史,我们更能切实地体会到文物立法之于一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古代,不可能象我们今天对文物的涵义、内容、性质认识得一样清楚。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从来都是维护其利益的,对他们的财产、财物从法律制度上严格保护、不容侵犯,客观上对文物起到了保护作用。 早在周代,就有了对盗窃宝器罪的规定。《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周公“作誓命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之民,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2)“器”指国家宝器、宝物、重器,“盗器为奸”意即盗用国家宝器是奸诈的行为,和别的一些罪行一样都是重大的恶行,是不能赦免的。这是关于保护文物的最早记载。对损坏宝器者,也要处以刑罚。例如《周易·鼎》记载:“鼎折足,覆化餗,其刑渥。”渥专指古代贵族在户内受刑,严重的处死于屋下,属于大刑。这句话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折断了宗庙的鼎足,就要受到渥刑。这实质上也是保护文物的防范措施。(3)此外,珠玉宝器是绝对不能流入民间的,更不允许买卖。《孔子家语·刑政》记录:“珪璋璧琮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文锦珠玉之器雕饰靡丽不鬻于市。”(4) 周代以后,统治者更加严格保护其财产、财物及先帝之宗庙、陵墓。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商鞅制定的《秦律》继承了李悝“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原则。它们对盗窃罪的刑罚都非常严酷。 汉朝的法律将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墓及宫殿的行为,称作“大逆不道”。这是以后各朝“十恶”之罪的最早形式。汉《九章律》中有“盗园陵物”的条款。犯了这项罪名,要受到极重的刑罚。例如《汉书·张释之传》记载:“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今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5)可见,依汉律的规定,不仅盗宗庙服御物,即使窃取了长陵(即高祖陵,今西安市北)的一抔土都会遭受到严重的刑罚。又如,武帝时,有人盗取了文帝陵园内埋藏的钱财,丞相严青翟因为对先帝的陵墓保护不力而引咎自杀。(6) 汉代对发盗普通人坟墓者,也处以重刑。据《淮南子·汜论训》记载:“天下县官法曰:发墓者诛,窃盗者刑。”(7)《太平御览·汉记》记载:“上洛男子张卢,死二十七日,人盗发其冢。卢得苏,起问盗人姓名。郡县以盗无意奸轨,卢复由之而生,不能决。豫州牧呼延谟以闻,诏曰:以其意恶功善,论笞三百,不齿终生。”(8)该人救活了一个人,尚要论笞三百,倘若没有救活死者,盗墓者受到的刑罚肯定不轻。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内经》: 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 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 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 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止嗽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

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 四物汤(营血虚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1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治发热(甘温除热)——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当归补血汤(血虚气弱,阳浮于外)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医书姓名大全5

建本图书与医学传播 摘要:福建建阳出版的图书即建本图书在传统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无论是在国内的医学界,还是在中国周边国家的医学领域,所起的作用都十分重大。 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它是保持和加强人民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体系。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医的从小到大、从局部到跨区域大面积发展,与各种传播手段、传播载体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五代宋元时期的战乱和辽金元统治所带来的落后风习,曾使社会生产遭到阻滞和破坏,但中国的南方蒙受战祸较少,发展也较多,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宋元时期的造纸业有了普遍的发展,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出产质量较好的纸张。自从隋唐之间有了雕版印刷的发明,五代时候开始用以刻印儒家经典,北宋时期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改进了印刷技术,因此宋代是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发展的时代。其中浙江临安的雕版最好,福建、四川的也不错,所刻之书既多又佳,有些至今还是很名贵的[1]。史书上所讲的福建雕版,多指闽北,尤其是指建阳,史学上将建阳出版的书叫做建本,而建阳的麻沙、崇化(现书坊)印刷业,源于唐代大批中原文人的南迁,五代时期得到发展。自北宋起建阳麻沙、崇化两地雕版出现了兴旺,南宋则为全盛时期,越元、明、清起落变化,经历700余年,建阳麻沙、崇化的雕版印刷业的发达,号称图书之府,历史上与浙版、蜀版齐名,是三大图书出版中心之一。这既与当时的文化人避乱来到闽北落户有关,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有关,与当地的丰富的竹木资源有关,也与建阳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便利有关。 闽北手工造纸起源于唐代,宋代开始用当地所产嫩竹造纸。由于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造纸成为各县主要的手工业之一。建阳、顺昌等县的竹纸质量相当高,产量相当大,竹纸成为书籍印刷的重要的原材料[2]。 据书籍记载,南宋时期,建阳出版的版本书籍,已是行四方者,无所不至。有诗曰:“江西估客建阳来,不载兰花与药材。妆点溪山真不俗,麻沙坊里贩书回”。还有“书市比屋,皆鬻书籍,天下客商,贩者如织”。这些都真实地描写了外地商贾在建阳贩书的情景[3]。鼎盛时期,麻沙和崇化的人口剧增,刻印书籍已成为居民家庭的手工业,大量书籍的出版,对祖国文化的传播、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医学书籍也在得到广泛的传播。建本图书,不仅在中国国内流传,而且有的远销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宋代外贸活动中,就有福建泉州海船载建本书籍换取新罗的人参和布匹的记载。 元代建阳人余志安(1275~1348年),曾于大德甲辰年刻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卷,于天历三年刻有《新刊王氏脉经》及宋慈所着的《宋提刑洗冤集录》,在国内流行。 宋元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当密切,中国的医药学,在唐代对朝鲜有影响。宋元时期,中国的医书不断输入朝鲜,也向日本输出包括宋慈的《洗冤集录》在内的一些医学着作,同时继续传入波斯、阿拉伯一带。建本图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元代建阳余志安刻本流传到朝鲜后,两次被翻印。在元朝,朝鲜、日本两国不仅行销建本图书,还曾派人到麻沙招募刻工,余氏书肆俞良甫等50余人应聘前往日本从事刻书业。明·万历年间建阳余象斗刻印了日本人大河王拳所撰的《大河外科》一书,此刻本流传日本后,也于1848年被日本人影抄[4]。 对刊刻医籍贡献最大的人要数熊宗立。建阳崇化出版的医学书籍,明代比前数代尤多,内科、外科、针灸、妇科、小儿科、本草等门类齐全,其中的熊宗立,既为医者,又参与刻书印刷,对医学书籍的出版、流传,起了重大的作用。从正统丁巳(1437年)至成化甲午(1474年),熊宗立从事医学研究37年,编着、点校的中医着作达20余种,是福建历史上自编自刻医书最多的人。一些作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有不少独特见解。 熊宗立刻书的代表作是《名医类证医书大全》,共24卷,后附《医学源流》1卷,是一

中国姓氏大全

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一、姓氏: 1?、我国现存得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 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城池、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 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 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 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 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2.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安陵安平安期安阳 b白马百里柏侯鲍俎北宫北郭北门北山北唐 奔水逼阳宾牟薄奚薄野?c曹牟曹丘常涛长鱼 车非成功成阳乘马叱卢丑门樗里穿封淳子 d答禄达勃达步达奚淡台邓陵第五地连地伦 东方东里东南东宫东门东乡东丹东郭东陵 东关东闾东阳东野东莱豆卢斗于都尉独孤端 木段干多子?e尔朱

f方雷丰将封人封父夫蒙夫馀浮丘傅余?g干已高车高陵高堂高阳高辛皋落哥舒盖楼庚桑梗阳宫孙公羊公良公孙公罔公西公冶公敛公梁公输公上公山公户公玉公仪公仲公坚公伯公祖公乘公晰公族姑布古口古龙古孙谷梁谷浑瓜田关龙鲑阳归海 h函治韩馀罕井浩生浩星纥骨纥奚纥于贺拨贺兰贺楼赫连黑齿黑肱侯冈呼延壶丘呼衍斛律胡非胡母胡毋皇甫皇父?j兀官吉白即墨季瓜季连季孙茄众蒋丘金齿晋楚京城泾阳九百九方睢鸠沮渠巨母 k勘阻渴侯渴单可汗空桐空相昆吾 l老阳乐羊荔菲栎阳梁丘梁由梁馀梁垣陵阳伶舟冷沦令狐刘王柳下龙丘卢妃卢蒲鲁步陆费角里闾丘?m马矢麦丘茅夷弥牟密革密茅墨夷墨台万俊昌顿慕容木门木易?n南宫南郭南门南荣?o欧侯欧阳 p逄门盆成彭祖平陵平宁破丑仆固濮阳?q 漆雕奇介綦母綦毋綦连祁连乞伏绮里千代千乘勤宿青阳丘丽丘陵屈侯屈突屈男屈卢屈同屈门屈引?r壤四扰龙容成汝嫣 s萨孤三饭三闾三州桑丘商瞿上官尚方少师

模拟人生3——古代文物收藏一览

模拟??3——古代?物收藏?览 最近貌似经常有同鞋询问古墓收藏单少的某样东西到底是什么,于是做个表表吧 I~V I都在探索挖掘和集市都可以随机拿到,可以重复拿,古墓印记只能拿?次 I.?灰坛5/5 (主要在埃及) 1?法?的卡诺?瓮 2猫的卡诺?瓮 3哭泣的卡诺?瓮 4?鹰的卡诺?瓮 5?乃伊化的卡诺?瓮

I I.黄??雕像4/4 (主要在埃及) 1天空的鹰头神 2沙漠的赛斯 3??狮?的法? 4眼镜蛇雕像 I I I.黄道带动物3/3 (主要在中国) 1模哈拉之蛇

2流浪的?虎 3青龙 I V.中国的花瓶8/8 (主要在中国) 1玛鲁夫的花瓶 2龙的花瓶 3芭露卡的花瓶 4诺西拉的花瓶

5皇后的花瓶 6阿明的花瓶 7奈布的花瓶 8?命的花瓶 V.危险?物4/4 1福?狗(中国) 2?惧的?像?(法国)

3阿密特的雕像(埃及) 4胡狼头神的雕像(埃及) V I.?碟6/6 1鸢尾的?碟(法国) 2?尽黄沙的?碟(埃及) 3启蒙的?碟(埃及) 4旋涡的?碟(中国)

5天空的?碟(中国) 6星星的?碟(法国) 下边的古墓标志基本跟着任务做都能顺路找到,因为时间?较长,细节部分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欢迎?家补充吧 V I I.埃及古墓13/13 1失落灵魂的私室的印记(??字塔?) 2发现之墓的印记(发现之墓) 3焚沙之墓的印记(焚沙之墓) 4铜矿场的印记(铜矿场) 5岩?之墓的印记(焚沙之墓) 6沙海之墓的印记(天空?字塔) 7鹰头神的神龛的印记(阿布?贝) 8犯罪总部的印记(民家地下犯罪总部) 9古代书房的印记(古代书房) 10詹姆斯佛汉指挥中?的印记(民家地下指挥中?)

当读的古医书--岳美中

当读的古医书 岳美中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读起。谈中医书大体上说来有下列一些方法,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加以选择,不必强求一致。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理法方药能精则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从理法方药4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著作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中医著作甚多,有难有易,旧时学医往往先读浅显易懂便于应用的医书,等到有了点功底,再逐步钻研高深的典籍。这种先易后难的读书可收到循序渐进的效果。然而,也有从难到易者,清·张志聪即主张先从《内》、《难》研读起,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源头即充,活水不乏,医术大可精进。 不过,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题,首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示后人。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方“主之”,某病“可与”或“宜”某方则是点明专病专方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方治精神。《金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题目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基础上行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示人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又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注疏《伤寒论》的已有四百多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毫无依傍地直接阅读原文,从白文下功夫,反复研读,才能辨出《伤寒论》的真味道来,这样才算是善读《伤寒论》。读《伤寒》如此,读其他经典医籍也应如此,当然,为了开拓思路,帮助理解原著,适当地参看一些注家也是可以的。《伤寒论》注释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最佳,语无泛淡,不可不熟阅之。《金匮要略》可看尤在泾《金匮心典》,尤氏著作,颇多发挥,最能启人心思,历来为医林所重。另外,近人陆渊雷《伤寒今释》、《金匮今释》二书脱胎于日人汤本求真《皇汉医学》,但较汤书易读是其优点,可惜的是未注明出处。 《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二部,主要讲中医生理、病理,要读。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读《内经》,其中的生字、难句首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文史哲的修养,古汉语文化的功夫。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

中国古代名称篇

中国古代名称篇(资料) 江湖中的姓名和绰号有的时候非常有讲究,闲话少说,快快步入主题。 姓:江湖人的姓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总有47%以上的人是复姓,好象如果一部武侠小说中没有复姓幕埃 霭嫔滩换嵊枰猿霭妗S谑谴蠹也灰庞嗔Φ拇印豆沤裥帐峡肌分蠧opy出各种各样,花里呼梢的复姓。如下: 令狐(源自黄帝姓姬—>毕姓—>魏姓—>令狐姓,武侠中有《笑傲江湖》令狐冲) 欧阳(源自舜姓姚—>妫—>越—>欧阳,武侠中有《射雕英雄传》欧阳峰) 东方(源自黄帝姓姬—>解—>张—>东方,武侠中有《笑傲江湖》东方不败) 西门(源自神农炎帝姓姜—>西门,武侠中有《陆小凤传奇》西门吹雪) ......

在这些复姓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异民族,其中以鲜卑人传入的复姓居多,所以在复姓中姓慕容、宇文、尉迟、万俟、长孙的多是鲜卑人的后裔,呼延则是匈奴人的后裔(不知道吧,如果再说萧峰时,别忘了考证一下《呼家将》里那帮匈奴人后裔,《呼家将》应做《呼延家将》)。 在剩下53%中,有28%有正史有关。比如大理的国姓是段,段誉如果叫张裕的话,肯定他在陇西,而不是大理王子了。同样,即使是郭靖杨康也未能脱俗,一概是英雄之后,杨康之祖杨再兴是岳飞手下的名将,又是北宋杨家将之后,根正苗红;郭靖也是梁山“赛仁贵”郭盛(梁山第五十五条好汉,征方腊时被滚木砸死)之后,也是农民领袖,好象如果不给他们一个祖宗的根本,就不配做小说中的主人公。还有萧峰,契丹的姓绝不只耶律和萧两个,虽然做为国姓耶律是王姓,萧则是后姓,但《天龙八部》好,把这两个姓全用上了,好象不姓萧,乔峰就是汉人了。 在最后的25%姓中,有很多的姓与他们的姓格、长相、职业呈正比或反比。如下: 潘、宋、陆:因为在历史上有美男曾姓这三姓(潘安、宋玉、陆机陆云),所以姓这三姓的人不是英俊潇洒的豪门公子,就是风流倜傥的江湖浪子,如陆小凤。另外这类姓还有温、吕(想必与温侯吕布有关吧)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内经》: 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 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 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 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止嗽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

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 四物汤(营血虚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 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 失常)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治发热(甘温除热)——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当归补血汤(血虚气弱,阳浮于外)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

中国姓氏大全复姓

中国姓氏大全复姓 复姓B: 鲍俎(bao zu)、百(bai li)、碧鲁(bi lu)、伯赏(bo shang)、北堂(bei tang) C: 单于(chan yu)、陈林(chen lin)、淳于(chun yu)、D: 第五(di wu)、东(dong fang)、东郭(dong guo)、东门(dong men)、段干(duan gan)、独孤(du gu)、端木(duan mu)、F: 范姜(fan jiang)、G: 哥舒(ge shu)、公良(gong liang)、公孙(gong sun)、公西(gong xi)、公冶(gong yan)、公羊(gong yang)、缑亢(gou kang)、谷梁(gu liang)、归海(gui hai)、H: 赫连(he lian)、胡母(hu mu)、呼延(hu yan)、黄(huang fang)、皇甫(huang fu)、J: 即墨(ji mo)、夹谷(jia gu)、晋楚(jin chu)、K: 况(kuang hou)、L: 梁丘(liang qiu)、令狐(ling hu)、陆费(lu fei)、闾丘(lv qiu)、闾邱(lv qiu)、M: 明哲(ming zhe)、墨哈(mo ha)、慕容(mu rong)、万俟(mòqí) N: 钠兰(na lan)、南宫(nan gong)、南郭(nan guo)、南门(nan men)、(nian ai)、欧阳(ou yang)、P: 濮阳(pu yang)、Q: 漆雕(qi diao)、亓官(qi guan)、谯萱(换竹字)(qiao xuan)、屈突(qu tu)、R: 壤驷(rang si)、汝鄢(ru yan)、S: 司马(si ma)、司空(si kong)、司寇(si kou)、司徒(si tu)、官(shang guan)、商牟(shang mou)、申屠(shen tu)、侍其(shi qi)、疏束(shu su)、叔孙(shu sun)、T: 太史(tai shi)、太叔(tai shu)、澹台(tan tai)、涂钦(tu qin)、拓拔(tuo ba)、W: 完完(wan wan)、完颜(wan yan)、王(wang zi)、闻(wen ren)、微(wei sheng)、巫马(wu ma)、乌雅(wu ya)、铁笔(tie bi) X: 西门(xi men)、夏侯(xia hou)、许世(xu shi)、轩辕(xuan yuan)、Y: 闫(yan fa)、羊舌(yang she)、阳佟(yang tong)、耶律(ye lv)、琴(you qin)、尉迟(yu chi)、余佴(yu er)、宇文(yu wen)、岳帅(yue shuai)、乐(yue zheng)、Z: 宰父(zai fu)、车(zi che)、阳(zi yang)、宗政(zong zheng)、左丘(zuo qiu)、张简(zhang jian)、章佳(zhang jia)、孙(zhang sun)、郑余(zheng yu)、仲孙(zhong sun)、钟离(zhong li)、诸葛(zhu ge)、颛孙(zhuan sun) 备注:面数字表示声调艾ai4 新觉罗aixinjueluo 安an1 敖ao2 巴ba1 白bai2 百bai3li3 柏bo2 班ban1 包bao1 鲍bao4 暴bao4 贝bei4 贲ben1 毕bi4 碧鲁BILU 边bian1 卞BIAN4 别bie2 邴bing3 伯赏bo2shang3 博尔济锦BOERJIJIN 薄bo2 卜bu3 步bu4 蔡cai4 苍cang1 藏ZANG4 操CAO1 曹cao2 岑cen2 查zha2 柴chai2 昌chang1 孙zhang3sun1 chang2 畅Chang4 晁chao2 巢chao2 车che1 陈chen2 谌CHEN2 cheng2 承CHENG2 程cheng2 池chi2 充chong1 仇QIU2 初CHU1 储chu3 楚CHU3 褚CHU3 淳于chun2yu2 cong2 崔CUI 崔cui1 戴dai4 单SHAN4 单于CHAN2YU2 澹台tan4tai2 党dang3 刀DAO1 道DAO4 邓deng4 狄di2 第五di4wu3 刁diao1 丁ding1 东dong1 东dong1fang1 东郭dong1guo1 东门dong1men2 董dong3 都du1 钭tou3 窦dou4 独孤DU2GU1 堵du3 杜du4 端木duan1mu4 段duan4 段干duan4gan1 DUO1 额尔德雨EERDEYU 鄂e4 FA2 藩FAN1 樊fan2 范fan4 fang1 房fang2 费fei4 丰feng1 封feng1 酆feng1 冯feng2 逢FENG2 凤feng4 伏fu2 扶fu2 洑F U2 浮FU2 符fu2 傅fu4 富fu4 富察FUCHA 盖gai4 干gan1 甘gan1 刚GANG1 高gao1 郜gao4 戈ge1 葛ge3 庚geng1 耿geng3 弓gong1 公gong1 公良gong1liang2 公孙gong1sun1 公西gong1xi1 公羊gong1yang2 公冶

中国古代医学文化

中国古代医学文化 中国古代医学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也就是中国医院文化的源头,她几千年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浩瀚的医学典籍,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医疗技术,至今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为今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营养。概括起来,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文化有6个方面的特征: 勇于求索的精神 我国古代医学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一代代圣哲先贤与仁人志士怀着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上下求索,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就是这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着历史的进步,造就了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医学文化。 1、先秦时期传说中华民族的先祖燧人伏義氏见其民吃生的食物而导致疾病,便钻木取火,烧烤食物,使人不生病,伏義氏还发现了药物发明了用石针针灸的方法为百姓治病。《路史?后纪>载:“伏羲氏尝草制砭,以治民病,而人滋信”。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为解除人民的病苦寻找药物,曾一曰尝七十毒,表现了祖先为民的伟大献身精神。〈通鉴外纪>载:"古者民有疾病, 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曰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我国最早的医院 典籍之一〈神农本草经〉便就是以神农氏的名义所作。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轩辕氏可以说就是我国古代医学研究的带头人, 根据她与她的臣子雷公、岐伯等人研究医学的记载,形成的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

2、秦汉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瘟疫流行,为解除老百姓疫病之苦,救民于水火,许多医学家淡泊功利,精研医术,行走民间。"建安三神医”董奉、华佗、张仲景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董奉隐居深山,为百姓瞧病分文不取,病人好后只要栽种一棵杏树,日久成林,被传为"杏林佳话"。华佗多次拒绝做官, 一生行走民间为老百姓瞧病,首创我国古代全麻手术,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外科鼻祖"。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就是此起彼伏,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 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3次,灵帝时大疫5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188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10年,有2/3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7/10。张仲景从小面对瘟疫的肆虐,内心十分悲愤。她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 张仲景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立志做个能解救人民疾苦的好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 自序)。她10岁左右时拜当时的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一生不仅"勤求古训”,仔细研读〈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