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终审稿)

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终审稿)
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终审稿)

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及方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

旧路面冷再生施工注意事项

在冷再生施工前期,应事先对旧路面全面进行弯沉指标检测,认真做好检测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于旧路面弯沉值进行综合评定。

若弯沉检测数值均匀,且综合评定代表值小于80(),可对个别弯沉值较大的异常点进行加密复测,确定异常值出现的准确范围,并对异常部位进行特殊处理,然后直接采用冷再生工艺做路面基层。

若旧路面弯沉评定代表值在80-150()之间,建议将冷再生结构作路面底基层。

若旧路面弯沉评定代表值大于150()要按上述特殊路段施工方法,先对路基进行处理。

冷再生路面施工前要对旧路结构进行认真调查,旧路面上部20cm范围内不允许有大块石;对于含有大量5cm以上粒径碎石的路面结构或砂砾结构,不宜采用冷再生施工。

冷再生路面结构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或限制车速不超过

30km/h,严禁重型卡车和载重农用拖拉机通行。

旧路面冷再生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含水量宜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4%。

施工工艺

施工机械

(1)WR2500维特根(Wirtgen)冷再生拌和机1台(破碎宽度为,行驶速度为30cm,施工时自动加水);

(2)洒水车2台;

(3)PQ190-5平地机1台;

(4)BW222D压路机、BOMAG振动压路机各1台;

(5)履带式拖拉机1台。

施工方法?

(1)清扫处理原路面。如果原路面的标与设计线相同,施工前需将原路面清扫干净,避免有杂质混入混合料中,影响冷再生混合料路面底基层质量。对于高出原路面设计标高5cm以上的拥包、波浪等部位要进行铣刨;低于原路设计标高的路段可用铣刨料或加新骨料进行修整。

(2)为了保证冷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和含水量的一致性,须用冷再生拌和机对原路面进行破碎,破碎深度为设计厚度的3/4,破碎时加水量应为最佳含水量的2/3,破碎完毕后应立即用平地机整平并稳压。

(3)根据试验段铺筑情况,确定一个冷再生施工段长度为150m(面积1500m2),从开始拌和到完成压实的时间为3~。

(4)根据设计的水泥剂量计算出一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用方格法将水泥均匀布满所划的方格。

(5)冷再生机拌和时,操作员要随时观察再生机的行驶轨迹,保证拌和时各幅间的搭接,同时,行驶路线形要保持顺直,要在专人进行拌和深度检查。加水量应根据试验混合料含水量确定,含水量一般不宜大于最佳含水量,若施工时温度在30°C以上时,加水量可大于最佳含水量2%。

(6)当冷再生拌和机拌和宽度大于时,即可用履带拖拉机对冷再生混合料稳压,稳压时不得转弯或调头,稳压以2遍为宜。

(7)冷再生混合料全部稳压后,用平地机进行找平,通过找平使冷再生混合料底基层横坡度、纵坡、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8)平地机完成作业后,对其进行碾压,先用振动压路机静碾压1遍,再振动碾压4~5遍,要求密实度大于97%。

(9)施工中各冷再生施工段及每次停机(即使仅需几分钟用于更换水罐车,也将形成一个影响再生材料均匀性的横缝),因此,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对所形成的横缝进行认真处理。在临时停机后重新开始施工时,整个再生机组应倒退~2m后开始拌和,拌和时还要注意与上一作业段接头处2~3m铺水泥后重新拌和。

(10) 冷再生底基层完成后,采用覆盖养生,养生期为7~10d,在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冷再生底基层表面潮湿,养生期间要严禁车辆通行。

3、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

冷再生基层施工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清理现场后将旧路面局部软弱部位进行挖除、夯填处理;将旧路面上较大的坑槽用中、粗砂或的碎石填平。

施工放样,在旧路面上恢复中线和边线,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出每平方所需胶结材料用量,确定施工过程中便于均匀摆放整袋水泥或石灰的方格面积,并据此在旧路面上均匀地划出方格。

备料、摊铺。根据设计配合比和当天预定工作面积计算出当天所需水泥或石灰总数量,将预定数量的水泥和石灰一次或分次运到施工现场,并按照每格所需要水泥或石灰的袋数,将水泥或石灰均匀摆放在事先划定的方格内,然后采用人工均匀摊铺。

再生机铣拌。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摊铺均匀后,由冷再生机从施工路段一侧开始沿路铣刨、拌和。一个作业断长度一般为200-300m,第一个工作段铣拌结束后,紧接着对下一个作业段进行铣拌,同时采用振动压路机(不加振)对前一个作业段进行初压,采用自行或平地机整形,然后采用18-20t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最后采用18-21t光轮压路机碾压1-2遍,以增加其表面密实度,依次按顺序流水作业。

洒水养生。碾压成型后的路段要及时洒水养生,养生期一般为7-10天,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再生结构表面潮湿。若冷再生结构作为底基层,也可以在其上面铺土进行铺盖养生。

施工方法

材料要求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均可,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宜采用325散装水泥。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碎石,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0~的混合料。

机械配置

冷再生机1台,运水车1台,平地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静碾压路机1台。

拌和

采用冷再生机拌和。

按照5%水泥配合比计算水泥用量,在路段上用人工洒布水泥,路段长度宜控制在200米左右。

用冷再生机进行二次拌和,运水车跟随冷再生机向拌和仓内供水,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到气温的影响,先拌和路段的含水量应适当稍大些,以补充施工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接头、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碾压

用振动压路机1台和18T静碾压路机1台,及时进行碾压,其方法为首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态稳定一遍,然后振动碾压(使中下层达到压实度),最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保证表面无轮迹(碾压遍数和方法由实验段来确定)。

养生

养生是冷再生路面基层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观质量,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

洒水养生要不小于7天,且必须经常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

养生期内(7天)除洒水外,应彻底断交,必须有切实禁止车辆通行的强制措施(如设路障、专人看管等)。

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检验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最好跟踪检验)。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它不仅影响对该层的质量评定,同时也会对沥青表面层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

要求在面层施工前,对冷再生路面基层的标高逐段进行复测,凡标高高出部分,必须用铣刨机洗除。

特殊路段冷再生施工

旧路基软弱或旧路面弯沉值较大路段,现采用挖掘机将旧路面结构挖除,临时沿路堆放在旧路面两侧,然后对路基进行处理,待路基处理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后,再将旧路面结构材料回填到路槽中,用履带式推土机大概整平,再用轻型压路机初压。然后,摊铺水泥或石灰等胶凝材料,最后采用冷再生机粉碎拌和。

注意事项

自加水拌合到碾压完毕的延迟时间不大于4小时,即一定要在此时间段内完成施工和压实度检测。

养生期内要彻底断交,措施必须跟上,此间若有违禁车通过,将视为缺陷工程,不予接收,这一点特别重要。

由于水泥土的时效性强,各项组织、准备一定要充分,衔接要紧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损失,提高质量。

废弃料不准抛撒在边坡、路肩内。

处于养生期内的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