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附件一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2016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增长乏力,继续保持“新平庸”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仅增长2.9%,低于2015年同期。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私人投资增长放缓,消费需求疲弱,缺乏强劲复苏动力;新兴经济体增长缓中趋稳,但分化态势加剧,部分经济体经济结构单一、财政赤字偏高等结构性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此外,英国脱欧、欧洲难民问题和恐怖袭击等多重风险因素都加大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IMF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仅增长1.6%,低于2015年的2.1%,也低于1990-2007年平均值近1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增长4.2%,较2015年高0.2个百分点。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仍将严峻复杂。美国政府换届,经济政策连续性面临考验;英国脱欧影响继续发酵,对欧盟政治、经济等方面冲击或将进一步显现;新兴经济体总体经济增速预计将有所加快,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IMF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到3.4%。其中,新兴经济体增长4.6%,发达国家增长1.8%。但IMF近年来预期往往偏乐观,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形势下,这一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表1 2014-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

注:2016年和2017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6年10月。

2016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蔓延,恐怖袭击频发、难民问题和英国脱欧等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贸易增速可能将连续五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0.3%,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1.1%,二季度仅微弱增长0.3%,均低于预期。9月27日WTO发布的最新贸易展望报告显示,将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由4月份预测的2.8%下调至1.7%,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的最低水平;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1.8-3.1%,仍低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表2 2014-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

注:2016年和2017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WTO,《贸易快讯》,2016年9月27日。

201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38%,达到1.76万亿美元,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及部分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或将再度放缓,绿地投资规模下降,跨境并购活动减少。据汤姆森路透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企业跨境合并和收购的交易额同比下降22%。其中,美国并购交易总价值同比下滑31%,欧盟交易总价值同比下降19%,亚太地区同比下降20%。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预计,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可能下降10-15%,预计201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会小幅增长,但在2018年以前不会超过201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

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八年后,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发达经济体需求不振,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贸易投资发展环境更加困难和复杂。总体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实施难度增大。2017年可能是世界经济增长低于危机前三十年均值的第六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令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手段捉襟见肘,政策实施效果减弱。量化宽松等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及溢出效应不断显现,资产泡沫膨胀、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等风险在多个经济体蔓延。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公共和企业债务水平处于高位,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受到限制。

IMF指出,仅靠宽松货币政策不足以恢复经济活力,财政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113个国家的债务水平为152万亿美元,为全球GDP的2.25倍,其中私营部门负债占债务总额的2/3。但低利率背景下政府仍有借债空间。日本政府已推出新的财政预算安排,继续推迟上调消费税,同时扩大财政预算以刺激经济;英国政府为减少脱欧冲击,已表示将重新审视中期财政整顿计划,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决策也有所松动;德国预计继续适度扩张财政来投资基础设施和应对难民问题;加拿大政府已出台增加公共投资的新举措。

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IMF警告称,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导

致全球贸易自2012年以来明显放缓,最终将拖累世界经济发展。《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从2008年到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仅2015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是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两倍多。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G20集团成员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月均新措施数量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降低贸易成本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各国还需采取的措施。

英国脱欧影响持续发酵。2016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对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造成冲击。国际机构纷纷下调英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预期。IMF预计2016年英国经济将增长1.8%,低于2015年的2.2%的增长水平,对2017年的预期从公投前的2.2%下调至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英国脱欧可能让英国家庭的年均收入减少3200美元。

10月5日,英国公布了脱欧方案,确定2017年3月正式启动脱欧谈判。在此之前,英国仍是欧盟成员国,有义务执行欧盟的法律,但不能参加关于欧盟新政策的讨论及决定。退出欧盟后,英国将不受欧盟法律约束,成为真正的独立主权国家。方案公布后,英镑兑主要货币汇率再度大跌。考虑到退出欧盟后,英国与欧盟过往签署的大量协议等将无法实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英国支柱产业或面临衰退压力。除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英国的信用评级也面临下调风险。穆迪评

级机构在英国公投后的次日将英国主权债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英国脱欧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更加复杂。据IMF预计,英国脱欧将拖累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0.1个百分点,拖累欧元区0.2个百分点。市场预期英国脱欧谈判约两到六年,甚至六年以上。谈判期间,英国、欧盟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将在所难免。谈判结束后,无论实施何种脱欧方案,英国均面临与欧盟的关系调整以及新协议的签署,这无论是对经济全球化还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也将影响英国和欧盟宏观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实施。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美国2016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一、二季度分别仅增长0.8%和1.4%。企业投资下降2.2%,私人消费增长4.3%;通胀仍低于2%的设定目标;就业数据波动性较大,4-5月份低速增长,6-7月份强劲反弹,失业率维持在5%左右的低位水平。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不稳定,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一再推迟再次加息的决策。但美联储大部分决策者对美国经济仍有信心,认为2016年底前适合加息一次,理由是美国国内需求和就业强劲增长,通胀水平朝着2%的目标回升,不存在明显的全球风险。

鉴于企业投资疲软和商品库存积累减速导致上半年增长表现不佳,IMF对下半年美国经济预期仍显悲观,将美国2016年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7月份的2.2%下调到1.6%。展望2017年,随着能

源价格下跌和美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2%。

欧元区2016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一季度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7%;二季度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1.6%。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GDP二季度意外收缩,环比下降0.1%,主要是由于政府就业市场改革引发罢工和示威游行,导致企业生产减少,家庭开支降低。展望2016年下半年,英国脱欧影响继续显现,欧元区内部改革压力导致市场动荡,欧元区经济继续放缓。

自脱欧公投以来,英国企业的投资意愿急剧下降。7月份英国PMI 从6月份的52.4跌至47.7,为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IMF将英国经济2016年、2017年增长率预测值分别下调至1.8%和1.1%,均低于2015年。

欧元区其他国家也明显受到脱欧公投的拖累。8月份,荷兰和德国的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下滑3.6和1.1个点,意大利和西班牙景气指数也大幅下跌。9月份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8月份的52.9下跌到52.6,服务业PMI从8月份的52.8下降到52.1,为21个月以来的新低。IMF预计,欧元区2016年和201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和1.5%,均低于2015年2.0%的增幅。

日本2016年以来,受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日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特点凸显,兑美元汇率总体呈升值趋势。尤其是6月下旬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日元持续升值,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120:1升至目前的101: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2018

提要 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消退,政策制定者有更大的空 间来解决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更长期问题 在过去十年里,不时出现各种广泛的经济危机和负面冲击,首先是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是2010至2012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2014至2016年的全球商品价格调整。随着这些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持续阻力消退,世界经济有所上扬,为调整政策以解决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进步的长期问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估计已达3.0%,与2016年2.4%的增长相比显著加快,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全球增长率。在各类国家中,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指标继续改善,世界上约三分之二的国家2017年经济增长强于上年。在全球范围内,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长预计稳定在3.0%。 经济活动趋强之势在各国和各区域分布不均 L世界总产值增长最近加快,主要是因为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更稳健,而东亚和南亚仍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区域。随着阿根廷、巴西、尼日利亚和俄罗斯联邦摆脱衰退,这些经济体出现了周期性改善,也约占2016年到2017年全球增长率上涨的三分之一。但近期各国和各区域的经济收益分布仍然不均,世界许多地区尚未恢复健康的增长速度。许多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凸显出过度依赖少数自然资源的国家容易出现繁荣与萧条交替循环。而且,世界经济的长期潜力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投资疲软和生产率增长低速时期延长而受到损害。

投资条件有所改善,但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和债务上升, 可能阻碍投资广泛回暖 由于金融波动较小,银行业脆弱性降低,一些商品部门复苏而且全球宏观经济前景更稳固,投资条件普遍改善。融资成本仍然普遍很低,许多新兴市场的息差收窄,反映风险溢价下降。这一情况帮助了向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增加,包括跨界借贷的增加及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信贷增长更旺。 条件的改善帮助一些较大经济体的生产性投资适度复苏。201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大约占全球经济活动加速的60%。这一改善与非常低的起点相关,之前两年投资增长异常疲软,而且全球投资总额长期不振。由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程度升高,主要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影响相当不确定,以及债务增加和长期金融脆弱性积累,支持更强劲的生产率增长和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活动的更广泛反弹可能会受阻。 如果保护主义倾向增强,世界贸易的回升可能会遭受挫折2017年全球贸易出现回升。2017年前8个月,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达到危机后时期的最快速度。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东亚的进口需求增强,因为该区域的内需上扬,得到宽松政策措施的支撑。由于企业回应不断改善的投资条件,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资本货物进口回升。 最近主要贸易关系的调整,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决定退出欧洲联盟及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进行谈判并重新评估其他现有贸易协定的条款,引起对贸易壁垒和争端可能升级的担忧。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这些情况的程度会增大。考虑到贸易、投资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限制越来越多的贸易环境可能会妨碍中期增长前景。在这方面,各项政策应侧重于维护和振兴多边贸易合作,强调服务贸易可能带来的惠益。 可持续发展的进展 人均收入增长乏力,对若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造成挫折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平衡,继续令人担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景。由于2016年四大发展中区域平均收入下滑,许多国家最近甚至遭遇挫折。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

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但应当看到,由于日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gdp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居西方七国之首,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未来日本经济尽管不大可能再现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 3.欧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欧盟经济从总体上看状态良好,除对外贸易下降外,投资、消费以及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财政金融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200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在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中,其增速是最高的。 欧盟各国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框架。近年来欧盟在税收、福利、医疗、就业等方面纷纷开始改革。2000年普遍进行的税收改革,给经济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同时,欧盟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据欧盟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仅减税一项就将使欧盟从2001年起每年拉动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稳定,欧元经济货币联盟所起的稳定作用不能低估。欧元的启动消除了欧元区内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价格透明度,有利于投资和金融市场一体化,从而对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受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影响,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受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和世界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2001年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欧盟经济尽管保持增长,但增长放缓,并一再低于市场预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上市流通,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加紧了内部建设,推行机构改革,统一税率,扩大欧元区,强化成员间的合作,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实现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的欧盟经济,将逐步形成挑战美国经济“一超”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姓名:王鸽专业:英语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中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等特征,并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二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它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因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生产的全球化; 4、企业的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以上有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对现实的经济运行既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发挥着独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益增强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并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最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美国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继续扩张,消费开支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摆脱长期低迷的态势。在内需和出口的强劲推动下,日本经济也持续强劲复苏,企业收益提高,设备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出现回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了积极因素。欧元区经济增势得以巩固,投资、生产、消费和贸易不同程度的改善,促进了欧元区内经济的增长,进而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势。受全球总体环境改善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总之,尽管目前仍存在着油价过高、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各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以及地缘政治等风险,但由于各种有利因素的支持,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并可能成为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达到4.8%左右,国际贸易增幅将超过7%。 一、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中需要关注的“三高”风险

(一)石油价格高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损害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上升,上半年石油价格已经从去年的平均每桶30美元上涨到40美元以上。6月初油价最高升至42美元,创出1983年以来的新高。油价高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反复调整生产。欧佩克决定自4月份起把日产原油的上限减少100万桶。这给市场带来了冲击,引致石油价格猛涨。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得不于6月3日同意增加原油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从8月开始每天多生产50万桶,以对抗能源价格攀升,油价才稍稍回落至每桶38美元左右的水平。但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预测下半年油价整体水平仍会居高不下。二是地缘政治风险所致。今年以来中东局势依然不稳,伊拉克油储占全球第一,但其国内战火不熄,市场担忧其政权移交后,内部政局很难平稳,结束动荡遥遥无期。以色列的沙龙政府及执政的利库德集团的强硬姿态使人们对巴勒斯坦形势的前途日益担心。在产油大国沙特,针对外国人和政府机构的恐怖事件接连发生,这也向世界表明了中东原油供给方面的潜在风险。估计因中东形势不稳导致的原油风险溢价达5-10美元。三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升温,主要国家原油需求增加。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创16年新高。从能源耗费角度来看,美国位居工业化国家之首,5-6月又是美国传统用油高峰。在亚洲,由于极高的经济增长率与经济的高能耗特征,对石油需求的增长率很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去年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及未来 ——专访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者主罗伯特·希勒 林永青:首先,感谢您接受《腾云》杂志和价值中国网的联合采访。去年您在媒体提到,“中国的经济奇迹是一个鼓励人们做出现实的伟大故事”。很多年前伦敦政经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表示过类似的看法:“历史事件往往不是智慧或能力,而是偶然的瞬间。一些历史上大的事件只是一些随机产物。比如,如果足够多的人相信西方的没落,西方就没落了。”您如何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历史故事”呢? 希勒:中国书写的是复兴的故事。我不是一个中国历史学家,你让我比较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历史启示,我能力有限,只能简单阐明我的想法。我只是知道中国近代,有一段几百年的磨难。但是我也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一直在世界拥有领先的地位。就是回到中国清朝中期的时候,相比欧洲,中国也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时期,我不认为当时的欧洲同样具备。 而在最近几年,我认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复苏的思想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的动力。中国人把它看作是正在发生的历险。但(这种经济发展)对于欧洲和美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故事了,这样的历史在那里的人们身上上演过。在中国,人们亲身感受到他们同中国崛起的关联性和与责任感。而在我看来,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200年前,今天的美国人不再具有共同为国家发展做出牺牲的意愿。所以储蓄率在今天的中国非常高,而在美国非常低。我听到了很多说法,其中一个是中国人的历史时刻感。中国人为自己承担的义务作出贡献。 林永青:您能谈谈美国或西方的未来发展趋势吗?西方世界会衰落吗? 希勒:历史表明,每一种文明都是来来去去,但目前我没有看到西方有任何危机的迹象。在二战以后,美国有特别的优势:它未受战争破坏。此外,也许因为美国是一个更大的经济体,自二战之后美国政府比当时的其他欧洲国家更愿意支持科研。所以美国在那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优势。 然而,今天,正如你游历世界各地时所看到的,现在人们意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各国的经济也都开始腾飞。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来自美国和欧洲。诺贝尔奖曾经被欧洲人垄断,但随后渐渐转移到美国人头上。现在,我觉得诺贝尔奖可能已经转移到更多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与当时可用于研究的资源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比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更为普遍和盛行。这一现象今天已经改变了,美国的独特性将被削弱。但我不认为这对美国人是一件坏事,世界各地教育经济的腾飞是令所有人兴奋的。 林永青:我在报纸上看到您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个长远规划,以避免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3月,奥巴马签署的《就业法案》(JOBS ACT)就与社会化创业融资(众融)、与创造就业机会都息息相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马上就将通过JOBS法案的第三修改案。在过去,只有合作投资者可以进行网上投资,而第三修正案将允许每一个普通人可以在网上投资、获利。人们普遍认为,众融将开启”资本民主化“的道路。创新金融工具,正是您的研究重点。能否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众融、P2P网贷,或其它新兴金融模式做出评论?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09 年12 月2 日联合国发布了《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第一章。报告 的作者之一洪平凡博士在接受专访时表 示,自去年3 月以来,实体经济和世界金融 市场都显露出反弹的趋势,因此世界经济 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展望今年,整个 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在世 界经济复苏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情况下,各 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发生一些相应的转 变,那也就表明我们能够平稳的撤出一些 激励的政策了。 一、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 如果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要 先分析一下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在 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 年 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 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 步伐明显加快了,中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 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整个2009 年 是世界经济从“二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困难 的一年,同前年相对比,世界经济的萎缩率 超过2%,为防止今后世界经济再出现危机 前失衡的状况,我们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政 策挑战是怎样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 政策调控,来改变世界各国的一些经济结 构,从而促使经济能够更加平稳地增长。 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 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 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 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 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 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 影响 2008 年9 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 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 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 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 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 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 年,经济刺激政策对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与对策一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 与对策一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与我国对策(一) 一、当前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总的来说,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形势是:世界经济开始在相对不确定中 趋于稳定,在稳定中温和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比2002年提高个百分点。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其经济也出现缓慢回升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日本经济在去年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全财政年度有望告别长达10年的负增长,日本政府预测2003财政年度经济将增长%;欧洲中央银行最近发表的报告预计,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至1%,2003年各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预计在%至%。虽然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再次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条件还不具 备。世界经济缺乏像前几年“新经济”那样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美、欧。日3个主要经济体都有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还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200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变化趋势 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 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WTO的建立。随着WTO规则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 外;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 擦也开始加剧。特别是袭击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经 济形势普遍陷入衰退,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本来,WTO中有关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维护成员国之间的公平贸易,但现在正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新的形式,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反映在: 1)贸易摩擦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从产品看,经济摩擦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反倾销摩擦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从领域看,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从国别看,已从欧美贸易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发展。 2)贸易摩擦的案件数量不断扩大,全球贸易摩擦近10年内数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2年6月,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979起,反补贴调查147起,保障措施案件(至2001年底)114起,1995年至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共立案275起,其中涉及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有日美“汽车战”。欧美的“香蕉战”以及2002年3月份美国实施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引发的全球钢铁贸易战等,仅2002年1—6月,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终裁的数量比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大幅度增加,增幅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这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者,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的,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pdf

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但应当看到,由于日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GDP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居西方七国之首,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未来日本经济尽管不大可能再现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 3.欧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欧盟经济从总体上看状态良好,除对外贸易下降外,投资、消费以及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财政金融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200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在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中,其增速是最高的。 欧盟各国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框架。近年来欧盟在税收、福利、医疗、就业等方面纷纷开始改革。2000年普遍进行的税收改革,给经济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同时,欧盟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据欧盟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仅减税一项就将使欧盟从2001年起每年拉动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稳定,欧元经济货币联盟所起的稳定作用不能低估。欧元的启动消除了欧元区内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价格透明度,有利于投资和金融市场一体化,从而对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受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影响,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受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和世界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2001年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欧盟经济尽管保持增长,但增长放缓,并一再低于市场预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上市流通,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加紧了内部建设,推行机构改革,统一税率,扩大欧元区,强化成员间的合作,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实现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的欧盟经济,将逐步形成挑战美国经济“一超”地位的强极,并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预测,随着减税措施的采取,企业的增长潜力得到发挥,劳动力价格相应下降,加之欧盟经济不存在固定资本投资和库存过剩的问题,也没有受经济周期性因素的影响,预计200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将达2.9%。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东南亚地区经济普遍放缓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大多具有出口导向型特征,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骤降,股市暴跌,特别是高技术股的暴跌,使企业商业投资赢利预期降低,这不但影响了企业的设备投资,还影响了个人消费。美国内需不振,进口需求减少,导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下降较多。刚刚摆脱金融危机的东南亚经济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2.拉美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新世纪伊始,拉美地区经济即遇到严重困难:外贸出口萎缩,生产下降,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速放缓。 拉美地区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连带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鉴于美国和西欧经济增速明显放慢,日本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大大减少了对拉美国家的出口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拉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 (一)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综合考虑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三大政策目标,2011年美联储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短期内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 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复苏力度弱于美国和日本。为了应对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出台了附带条件的金融救助计划。在欧央行难以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主权债务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被迫紧缩财政赤字。 日本经济回升较快,但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日本长期受通货紧缩困扰,公共债务水平很高,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有限,受外部市场影响很大。日本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时点上不太可能早于美国和欧元区。 (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2010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和巴西保持了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下半年工业生产明显减速,增速放缓。2010年印度已经连续6次加息,今年1月份再次加息。巴西2010年4月以来3次加息,将政策利率由8.75%上调到10.75%;但是,巴西通货膨胀12月又创出年内新高,今年1月份也再次加息。 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美国和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维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推升国际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上升,使得股市虚假复苏和波动,风险更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全球股市出现分化。受美元贬值、市场信心转好及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2010年美国股票市场呈震荡上扬趋势,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均上涨10%以上,欧洲德国和英国股指与美国类似;但是,受主权债务风险困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等国股指多表现下行趋势。同期,秘鲁、阿根廷、泰国和印尼股票市场指数上涨超过40%,俄罗斯和韩国也超过20%,印度超过15%。其它主要经济体日本、法国股指略有收缩,巴西略有扩张。 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显分化。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市场缺乏信心,短期内仍然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撑,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尽管增速放缓,但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很多国家需要紧缩货币政策。同时,全球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 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增大,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缓解世界经济失衡需要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核心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行为的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看作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一次强制调整。但是,随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加大。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1年,世界全球化速度加快,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依然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和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2011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前几年各国政府都用巨额的资金刺激经济增长,现在通胀压力、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我国金融机构多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些措施都旨在抑制通货膨胀。 2、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在经济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让人不得放松警惕,也使得我国乃至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4、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5、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6、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当前世界能源经济新形势

当前世界能源经济新形势 及中国的战略思考 能源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国家综合安全格局的突出点。当今世界,能源作为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未来发展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能源需求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其中,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构成的亚太月牙形地带的石油需求占世界25%,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需求中心,而且成为对世界石油市场和地缘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的“需求中东”。作为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未来20年巨大的能源消耗势不可阻挡,它所带来的挑战也将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更加清楚地去认识未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明天的挑战。 一、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 1、全球能源消费重心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 随着美、英、法、德、日等国相继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经合组织能源消费开始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而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经济崛起的带动下,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08年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占世界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以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经济陷入衰退,能源消费明显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能源消费重心向非经合组织经济体的转移。OECD国家年均增速 1.1%,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高达60.3%下降到42.5%,下降近18个百分点;以亚太地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速3.4%,占比由36%增至57%,增加21个百分点;中、印两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高达4.5%,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0%提高到24.5%。全球能源消费的重心正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转移。 表1:不同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预计2014年后,世界新增能源需求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进一步聚集。BP公司预测,到2030年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65%,届时全球96%的能源消费增长都将来自这一经济体,而经合组织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将年均下降0.2%。 2、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影响全球能源格局 美国“能源独立”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战略,将改变全球能源、经济乃至地缘政治版图。自1982至2005年,美国一次能源自给率从91.1%持续下降至69.2%的历史最低点,2006年开始,能源自给率逐渐提高,2011年达到81.4%。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在2035年能源自给率将达到87%,石油对外依存度会降至30%,能源独立基本实现。 美国能源独立将推动国际油气市场格局发生新变化。首先,世界能源重心将发生变化。中东地区能源战略地位将不断弱化。美国页岩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