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及标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___________

年度:___________

单县中心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专职质管员。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主任负责,由质管员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医疗质量控制计划。

4、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5、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6、质管科下发的医疗服务质量整改通知。

7、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含终末病历及运行病历),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交质管科审查。

8、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

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具体职责分工:

科主任签字:

年月日

_________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每月可不定时填写)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月份医疗工作总结

________月份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________月份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________月份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 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科室主任就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与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记录本模板(新)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 记录本 科室:___________ 年度:___________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工作制度 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下设四个质量控制组:医疗质量管理组、护理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组。 二、负责制定科室管理制度、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全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科室日常质控工作。 三、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各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员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四、按质量管理标准,对科室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五、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讨论会,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动态评判,对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活动记录,作为科室质量持续改进依据,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名负责。 六、定期(每季度或每半年)对相关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做出阶段小结。 七、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各质量控制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 1、人员构成 组长: 成员: 2、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科室管理制度、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2)对全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科室日常质控工作。 3)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医疗相关规章制度、各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员质量教育。 4)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诊疗质量(超长住院、并发症、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等)、病历质量、合理用药、输血管理、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医疗差错、投诉纠纷、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质量管理科所发《整改通知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质控。 5)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次会议中(或下个周期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护理质量控制组 1、人员构成 组长: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麻醉科 年度: 2013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质控员。质控员负责填写《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2、科室制订每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3、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周检查并记录一次(特殊情况及时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月份医疗工作总结表》,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全年医疗工作总结表》的填写。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一、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科主任 副组长:陈霞(护士):代理护士长 成员:黄祖容(麻醉医师)眭晓渊(麻醉医师)游帅(麻醉医师)唐秀利(护师)陈春蓉(护师)肖艳(护师)尹蕾(护师) 职责: 1、制定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诊疗规范、操作常规、职责、预案、流程。 2、督促检查各项制度、职责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整改。 3、针对科室院内感染控制、投诉、纠纷、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情况、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4、定期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及整改措施的效果评价。

二、具体分工及职责: 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 全面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及安全。督促各小组成员职责落实情况,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质控会议,听取各质控小组的汇报,总结各小组质控存在的问题及效果评价,提出处理意见,确定整改措施,保证科室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副组长陈霞(护士): 1、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 2、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反馈、整改,体现持续改进。 3、督导护理质量安全落实,重点检查手术患者安全、无菌技术管理。 4、负责科室各类资料的整理、归档及查阅。 成员分工及职责: 黄祖容(麻醉医师): 1、负责对术前访视风险评估、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手术病人安全核查执行、术后访视的执行等情况的检查。 2、每周对麻醉记录单、麻醉知情同意书、手术病人安全核查表的填写进行检查。每月总结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 3、负责各种记录的质量管理,对各种记录登记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无涂改进行督查,不断提高记录水平。 4、负责手术间仪器设备、复苏室、喉镜等物品的使用及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妇科 年度:2013 单县中心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专职质管员。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主任负责,由质管员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 6、质管科下发的医疗服务质量整改通知。 7、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含终末病历及运行病历),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交质管科审查。 8、每季度、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分析科室相关工作指标、质量指标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落实,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黄卫华 副组长:谢朋木朱秀梅 组员:汪建华赵颖李颖孙景丽段德敏刘彪 具体职责分工: 1、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员负责妇产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监督执行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协助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医疗质量管理。重点对病历书写、交接班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和疑难危重与死亡病历讨论等进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查漏补缺、查误纠正,杜绝丙级病案。发现医疗隐患及时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协助检查解决。定期组织妇产科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相关核心制度(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的学习,不断加强医疗质量意识。监督检查妇产科合理用药情况。督促妇产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种妇产科规章制度。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院质量管理小组和医务科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每月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计划和重点一月份: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二月份:病历书写 三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四月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五月份: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六月份:手术诊疗管理 七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八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九月份:麻醉工作程序 十月份: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十一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十二月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 一、科室自查情况总结 二、专项质控评价 (一)科室病历书写质量评价 (二)合理用药评价 (三)科室合理用血评价(采血、取血、输血流程执行情况;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评价;输血病历质量检查) (四)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五)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 (六)医疗不良事件及纠纷 (七)非计划二次手术分析 (八)科室诊疗组诊疗质量分析 (九)科室医疗技术管理(二、三类医疗技术、科室新技术等技术评价和人员技能评价、审核等) (十)手术科室手术质量评价 (十一)“三基”培训和掌握情况 (十二)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三、主管部门检查反馈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四、科室质量安全控制重点议题(包括根据医院工作重点制定下一阶段科室质控计划等)。

检查日期2016、1、3 检查人员李长友、王曙梅主要检查内容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全面,未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未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治疗参与率不合格。 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须有记录,制定鼓励措施,加强治疗的参与及中成药、治疗技术的使用。 效果评价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有所改进。 质控员签字年月日科主任签字年月日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记录本(电子版)

单病种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妇科 年度: 2015年

单病种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负责监督管理本科室单病种质量信息上报工作。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主任负责,由主管医师填写。 3、科室根据医院的要求制订本科室每季度单病种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对变异、退出病例进行记录及讨论。 4、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5、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单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及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单病种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一、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赵光阳 质控员:田维莉赵光阳 成员:赵光阳田维莉贺婕周小容黎大惠韦洁罗灿英马红伟邓容李玲玲程志红方婵 二、具体职责: 1、负责单病种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单病种病种选择建议,会同护理、药学、医技及财务等部门制订单病种质量控制表; 3、结合单病种实施情况,提出单病种质量控制表的修订建议; 4、参与单病种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单病种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2015年度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计划 1.科室对单病种开展质量监控。 2.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死率、15日内再住院率。(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 (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3.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 (2)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4)加强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管理。 (5)使用适宜技术,合理检查,提高诊疗水平。

最新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 时间2018年01月31日地点住院部记录人李梅 缺陷(差错)内容: 病历质控个案: 陈佳虹徐军 20180137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 2、诊断“冠心病”未分型。 3、18岁女性,腹痛患者,无月经史。 4、上级医师查房内容空洞,未提出建设性的诊疗意见。 5、血常规报告单前记多处缺项。 陈春化徐军 20180013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首页背面多处空缺。 2、诊断“右膝关节炎”的诊断依据不充分,首次病程记录格式不规范。 3、女性患者无月经史。 4、患者无感染迹象,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无适应症用药。 覃正富徐军 20173386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首页背面多处空缺。 2、首页损伤的外部原因未填写。 3、上级医师查房中,汪军医师的职称到底是副主任医师还是主治医师。 4、手术病历未按顺序排列,非常混乱。 5、无术前小结及手术记录。 6、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无适应症。 陈美香覃道能 20180171 1、“慢性咽炎”无诊断依据。 2、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此为“肺炎”体征,病历中无该诊断,后面的病程记录也无体现。 3、依据病历诊断,使用抗生素无指征。 4、入院时血压150/90mmHg.医嘱未相应处理,病程记录未体现监测血压。 王凡珍覃道能 20180119 1、首页中地址填写不完整。背面有多处空缺。 2、女性患者无月经史。 3、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体查“肺部呼吸音粗,无啰音”,最后又结合体查,诊断“肺炎”成立。 4、辅助资料报告单排列顺序有误,前记多处缺项。 5、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无指征。 印阳秀覃道能 20180114 1、首页中地址填写不完整。背面有多处空缺。 2、诊断“冠心病”未分型,心功能未分级。女性患者月经史不详。 3、患者血常规WBC 24.3*109/L N 17.2%,病程记录中未分析原因。 4、病程记录未结合患者各项辅助资料进行分析,上级医师查房也无实质内容。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填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4、对科室质量控制考核自查存在的问题,要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会议上做出小结,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罚意见。 5、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讲义。 6、科室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 2016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为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三)本院所有参与医疗活动人员(包括高退休返聘、招聘员工、试用期员工) 均适用本方案。 (四)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有权利按照木方案对科室、部门、个人进行奖罚。 (五)监控指标:参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陕西省综合医院质量考核标准》和《陕西省医疗机构杓临床基础质量考核标准》中对二级医院的具体质量指标和各类技术规范、要求。 二、继续完善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 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临床医技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委员会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医院医疗质 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

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日常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16-05-06星期五地点手术室医师办公室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 当月工作小结手术麻醉总例数288例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例数0例 全身麻醉例数35例12% 椎管内麻醉例数149例52% 院内会诊、协助抢救危重患者例数6例 麻醉记录单合格例数265例92%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表、手术风险评估表不合格例数 5例 1.7%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2例0.7% 术中变更麻醉方法例数 2例 0.7% 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170例100% 术后随访例数 288例100% 术后镇痛例数 146例51% 业务学习次数12人次 病例讨论次数0 每月考试考核合格率合格 麻醉药品及麻醉处方管理良好 手术室内日常质控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存在问题医师261559 剖宫产术腰硬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665 肩锁关节固 定术 臂丛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573 疝修补术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袁德凤 261528 甲状腺切除全麻麻醉结束标志在手 术结束之前 袁德凤261788 剖宫产术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无药物单位 丁伟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3液体量上下不一 致 262253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59 腹腔镜下卵 巢切除术 全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应用右旋美托嘧啶 单位 262313 剖宫产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2313 尺桡骨骨折 内固定 氯胺酮1无氯胺酮总量 2无液体总量 张延勇 262360 阑尾切除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丁伟 262330 尺骨内固定臂丛无麻醉方法袁德凤 262481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无七氟醚吸入标示袁德凤 262489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拔除导管在手术结 束之前 丁伟 261762 剖宫产术腰硬合并症与诊断重复褚衍强 261851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1813 剖宫产术腰硬1无穿刺间隙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916 剖宫产术硬膜外药物无单位褚衍强 261936 剖宫产术腰硬麻黄碱记录在地塞 米松上 丁伟 261996 肱骨骨折固 定术 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褚衍强 262044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06 剖宫产术硬膜外未记录助产士袁德凤 261119 胫骨内固定腰硬未勾画腰麻丁伟 261264 疝修补术氯胺酮 1年龄记录为1.2岁 2无房间号体重单 位 3无氯胺酮总量 丁伟1、手术麻醉结束后部分医师没有亲自配送患者返回病房; 2、麻醉中所用药物有漏开处方现象,部分麻醉处方开具不规范,存在不填写身份证号码等问题; 3、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好转,但仍存在有不规范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记录本(7781)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控制 管理记录本 甘孜州人民医院

目录 1.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2.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3.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4.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5.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6.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主任张玲娟 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政策制度的传达以及落实实施情况,人员分配安排,单病种病例审核,总体监督 副组长:护士长朱玲 协助组长进行监督实施工作,定期审查单病种落实实施情况,并召开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会议 组员:方竞副主任医师,陈丽主治医师、冷逸玫主治医师,谭剑主治医师,亮亮住院医师,规培医师钱学飞负责书写评估改进报告

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主要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布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单病种管理,定期梳理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情况,并及时上报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单病种管理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2.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对病种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 4.对进行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5.参与院内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6.定期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二、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簿记录患者进入或离开管理的相关住院信息; 三、单病种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二)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会议记录

2016年一季度医疗质量及病案质量管理委员(扩大)会议记录 时间:2016年3月7日17:00 地点:五楼会议室 参加人:邹少雄、石振清、赵杰、温秉义、郎云、雍朝阳、张敏、魏桂琴、魏梅芬、赵金川、陈项辉、温志强、杨永清、高克江 会议内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主持人:邹少雄 记录人:赵杰 发言人:石振清: 今天召开医疗质量及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主要是公布医务科制定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考核细则及我院病案管理情况,实际就是“责任目标分解”考核,按照公司医政部要求医院进行绩效考核一年了。通过考核再能真正看到医疗工作的成绩与不足。由于民营医院人员变动较大。老大夫不多了,有必要重申医疗系统考核细则。赵主任制定的细则紧紧围绕公司责任目标,细化到科室,比较实际,希望各位要履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考核目标要求,做好今年工作。下面由赵主任布置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考核细则。 赵杰:医务科制定医疗质量考核细则是将公司的2016年管理目标内容结合医院各科医疗任务进行分解,并进行绩效考核。现公布如下: 妇产科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该项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 第17.20项在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检查计分。

麻醉科手术室医疗质量考核评细则 科别:麻醉科手术室检查日期:年月日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该项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 第12项在

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检查计分。 检验科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科别:检验科检查日期年月日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项目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第9项在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计分。

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世博高新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 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 录本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急诊科 年度:2015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龚正华 成员:朱建新,顾海萍,顾颖军 质控员:顾颖军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015年度急诊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急诊诊治规范和流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二)病历书写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门诊病历书写中的规范,字迹的清楚性;

医疗质量管理十大本)

医疗质量管理十大本 一、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本(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 要求记录查房时间、病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情、诊断、查房者姓名、职称,着重记录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指导作用,提出指导性意见。从以下六个方面查房:1、检查病历书写质量,提出修改意见;2、审查疑难病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计划;3、对重大手术审查手术方案,检查术前准备情况,提出指导意见;4、解决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提出的诊疗问题,对诊断不明的病例能提出进一步确诊的思路和方法;5、对是否作出特殊检查作出决定,并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和检查;6、对下级医师的治则、治法、方药提出指导意见,对病因、病机、顺逆、预后进行分析估计,对疑难病提出指导性的参考文献。 二、疑难病讨论记录本: 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要求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该科的学术带头人,主治以上职称)。经治医师报告病史,各级医师意见,重点记录诊断、治疗方面的确切意见,主持人总结,记录医师签名等。 三、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要求记录抢救时间(具体到分)、地点、参加抢救全体人员姓名、职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详细记录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抢救的详细经过及措施,以及抢救结果(成功或失败),记录者签全名。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对因治无效而死亡的住院病人要在死亡一周之内完成讨论(尸体解剖者尸解前讨论)。要求记录讨论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学科带头人,主治以上医师或医务科组织),经治医师报告病史,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死亡时间、死亡诊断(包括中医、西医两种诊断),详细记录诊断治疗经过,病情恶化经过、抢救经过及主要措施,记录死因分析及应吸取的教训,主持人总结,记录者签全名。 五、医疗质控记录本: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 时间2018年01月31日地点住院部记录人李梅 缺陷(差错)内容: 病历质控个案: 陈佳虹徐军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 2、诊断“冠心病”未分型。 3、18岁女性,腹痛患者,无月经史。 4、上级医师查房内容空洞,未提出建设性得诊疗意见。 5、血常规报告单前记多处缺项。 陈春化徐军20180013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首页背面多处空缺。 2、诊断“右膝关节炎”得诊断依据不充分,首次病程记录格式不规范。 3、女性患者无月经史。 4、患者无感染迹象,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无适应症用药。 覃正富徐军 20173386 1、首页地址填写不完全:只填写到县。首页背面多处空缺。 2、首页损伤得外部原因未填写。 3、上级医师查房中,汪军医师得职称到底就是副主任医师还就是主治医师。 4、手术病历未按顺序排列,非常混乱。 5、无术前小结及手术记录。 6、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无适应症。 陈美香覃道能20180171 1、“慢性咽炎”无诊断依据。 2、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此为“肺炎”体征,病历中无该诊断,后面得病程记录也无体现。 3、依据病历诊断,使用抗生素无指征。 4、入院时血压150/90mmHg、医嘱未相应处理,病程记录未体现监测血压。 王凡珍覃道能 20180119 1、首页中地址填写不完整。背面有多处空缺。 2、女性患者无月经史。 3、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体查“肺部呼吸音粗,无啰音”,最后又结合体查,诊断“肺炎”成立。 4、辅助资料报告单排列顺序有误,前记多处缺项。 5、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无指征。 印阳秀覃道能20180114 1、首页中地址填写不完整。背面有多处空缺。 2、诊断“冠心病”未分型,心功能未分级。女性患者月经史不详。

医疗质量质控记录

医疗质量质控记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医疗质量质控记录 1、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情况,提供医疗服务连贯性时效性,成功率情况; 2、抢救室药品合格性,抢救物品、器械的运行情况,一周灭菌情况,病人抢救记录(结束后6小时内)情况; 3、门诊医师执行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用药请况; 4、运行病历书写情况(24小时内、稳三天次、出院前一天次、出或亡24小时内完成至首页主管医师签字); 5、医嘱下达执行的时效性,临时医嘱护士交接班记录情况; 6、核心制度中三级查房(主治医48小时次)请况 7、核心制度中分级护理请况 8、核心制度中疑难(当日次上级签确入病历)危重死亡(一周内讨论记录)病例讨论请况 9、核心制度中会诊(当日次)情况 10、临床医师三基掌握请况(间断单一病种方式) 11、住院患者的转院时效掌控情况 12、住院病区值班、交接班执行请况 13、发生重大医疗过失处理情况(12小时内当地报告) 14、电疗使用安全性情况、伦理道德遵循情况 15、临床检验常规化验(48小时外血尿结果、48小时阳性结果分析记录)、“危急值”的及时干预或治疗的时效性以及报告记录情况 16、对患者评估(病史、体检、化检、心理、经济、病情、)的实施和利用情况; 17、主诊医师(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担任的医疗小组带头人)制度试行情况

18、临床首诊(首个科室、大夫)负责制试行情况 19、临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报告情况 20、病房小药柜(住院患者按医嘱用、专人管理、定期清点)管理使用情况 医技质量质控纪录 1、检验申请单填写、急诊检验的特殊标志情况 2、标本的采集(唯一性识别、采集途径、方法、合格、准确无误、高危的专人专用器具、防护手套、彻底清洗)、保存、可使用情况 3、检验报告(双签、急诊除外、危急值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检验科应明确报告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疑问要复检)情况 4、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分析仪器及相关设备和项目校准情况 5、废弃物处理情况 6、临床检验常规化验(48小时外血尿结果、48小时阳性结果分析记录)、“危急值”的及时干预或治疗的时效性以及报告记录情况 7、X线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情况,建立病人确认程序、上级医师集体读片制的安全实施情况 8、X线医师防护、体检情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临床科室) 科室: 年度:

填写要求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发展的基石,科室作为医院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质量的优劣;根据短板原理,一个质量不合格的科室严重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另外,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执行层即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是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为规范科室质量管理,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医院实际情况,特要求如下: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合理,主任为管理小组组长,组员由副主任、护士长、各组科室质控员组成。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目标应结合医院年度医疗 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科主任的目标责任书》而制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而定。 3、科室医疗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记录:每月至少一次,含法律法规、知情同意、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医疗纠纷防范等与医疗安全工作相关的内容。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每月至少检查2次,并有反馈和整改记录。涵盖核心制度落实检查、危急值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疑难病例讨论、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查对制度、依法执业、科室医疗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内容。 5、质量分析会:每月1次,内容与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科室自查相呼应,并有改进措施。

目录 1.科室简介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3.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成及职责4.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5.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记录 7.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 8.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 9. 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调查、处理及整改记录 10. 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11、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一、急性心肌梗死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ICD-10I21.0-I21.3,I21.4,I21.9)除外病例: 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 3.18岁以下的病例; 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CD-10 I21.401; 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CD-10 I21.402; 7.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 I21.403; 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CD-10 I21.9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医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二、心力衰竭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I50) 除外病例: 1、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2、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 3、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 4、心功能Ⅰ级的病例 5、岁以下的病例 6、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7、外科手术后或由于心脏假体的存在I79.1 8、儿心力衰竭P29.0 9、手术和操作075.4 10、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000-007,008.8 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医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三、肺炎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ICD-10J13-J15,J18) 除外病例: 1、院诊疗后转入本院 2、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 3、肺炎反复门诊抗菌素治疗无效 4、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6、护理院相关性肺炎HCAP 7、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8、肺Ca、矽肺不能除外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医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年度记录本

科室年度 医 院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工作记录 本

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有临床 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本由科主任负责填写,质控员负责 数据汇总。 3.每年度科室要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计划。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活动内容完成科室每月自查。 5.科主任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根据存在问题 制订整改措施,下次督察时,对上一次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交质控科审查。 6.由临床科室质控员于1月15 日,4 月15 日,7月15 日,10月15 日将填写情况送质控科检查。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各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2.针对本科室病种特点,病人需求,重点环节,研究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有关规章制度。 3.督促本科室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各项医疗护理管理制度,严防医疗差错。

4.监督、检查各项与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定期收集汇总质量管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医保科、信息科汇报,反馈本科室有关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6.根据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医保科、信息科等职能科室拟定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负责科室对各项任务的落实检查。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科会每月通报一次本科室医疗质量整体情况。 7.根据相应指标,有组织地安排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自测评工作,不定期检查全科医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及时发现医疗隐患,排除医疗隐患。 8.定期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做到全员参与,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9.积极地,全面地配合医疗质量与安全各项检查,做好接待和准备工作。 10.加强资料的内部交流,做好对外保密工作,定期整理,装订资料建档。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内容 1、运行病历专项质量检查情况 要求:通过电子病历科室病历质控系统每月至少抽查5 份病历按照《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反馈、评价。 2、核心医疗制度专项检查情况 要求:每月重点检查交接班、值班、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情况、首诊、查房、围手术期、危急值管理执行情况 3、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及分析要求:根据院部年初制定目标每月 落实科室完成情况,并分析。 4、临床路径实施率统计及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