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祛湿剂习题

第十五章  祛湿剂习题
第十五章  祛湿剂习题

第十五章祛湿剂习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 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

A 补法 B消法 C 下法 D 清法 E 和法

2.患者,男,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肢体沉重,倦怠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宜选用()

A 平胃散 B藿香正气散 C 茵陈蒿汤 D 真武汤 E 八正散

3.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 平胃散 B完带汤 C 八正散 D 茵陈蒿汤 E 藿香正气散

4.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共有的药物是()

A 白术、茯苓、甘草 B陈皮、厚朴、甘草 C 厚朴、陈皮、藿香

D 苍术、白术、甘草

E 苍术、厚朴、甘草

5.患者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治宜首选()

A 藿香正气散 B平胃散 C 小青龙汤 D 三仁汤 E 连朴饮

6.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A 半夏

B 陈皮

C 藿香

D 白术

E 茯苓

7.茵陈蒿汤的君药是()

A 茵陈 B大黄 C 栀子 D 黄柏 E 甘草

8.茵陈蒿汤的药物组成除茵陈蒿、大黄外,还有()

A 茯苓

B 泽泻

C 栀子

D 黄柏

E 干姜

9.八正散的功效是()

A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B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C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 利水渗湿,温阳化饮

E 利水清热养阴

10.八正散的君药是()

A 萹蓄、瞿麦 B木通、滑石 C 车前子、木通 D 栀子、大黄 E 滑石、瞿麦11.八正散中山栀的作用()

A 清宣胸脘郁热 B荡涤邪热 C清泄三焦、通利水道 D泻火除烦 E凉血解毒

12.八正散与小蓟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地、滑石 B栀子、大黄 C 木通、小蓟 D 木通、滑石 E 竹叶、甘草13.八正散组成中包含下列哪首方剂()

A 六一散 B二妙散 C 导赤散 D 五苓散 E小蓟饮子

14.患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尽畅,尿色浑赤,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首选()

A 萆薢分清饮 B小蓟饮子 C 桑螵蛸散 D 八正散 E 导赤散

15.三仁汤中有“宣上、畅中、渗下”作用的代表药物是()

A 杏仁、半夏、通草 B杏仁、半夏、滑石 C 杏仁、厚朴、通草

D 杏仁、白蔻仁、竹叶

E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16.三仁汤的功用是()

A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C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D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E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17.三仁汤主治证属于()

A 湿浊中阻 B热重于湿 C 湿重于热 D 湿热并重 E 湿热蕴毒18.治疗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而细濡者,应首选()

A银翘散 B麻黄汤 C平胃散 D三仁汤 E六味地黄丸19.治疗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颐肿口渴,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应首选()

A 茵陈蒿汤

B 八正散

C 银翘散 D甘露消毒丹 E 三仁汤

20.甘露清毒丹与三仁汤的共同药物是()

A白蔻仁、白通草 B滑石、木通 C杏仁、白蔻仁 D滑石、白蔻仁

E白蔻仁、木通

21.甘露消毒丹中配伍连翘、射干、贝母、薄荷的作用是()

A 利湿化浊,泻火解毒 B行气化湿,悦脾和中 C 利水渗湿,清热解暑

D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E 清利湿热,退黄

22.王士雄誉之为“湿温时疫之主方”的方剂是()

A三仁汤 B 六一散 C 藿香正气散 D甘露消毒丹 E茵陈蒿汤

23.治疗湿温、时疫初起,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的常用方剂是()

A 茵陈蒿汤

B 八正散

C 甘露消毒丹

D 连朴饮

E 三仁汤

24.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的常用方是()

A连朴饮 B 理中丸 C 藿香正气散 D甘露消毒丹 E半夏泻心汤

25.连朴饮方中重用的药物是()

A 制厚朴 B川连 C制半夏 D石菖蒲 E芦根

26.既能利湿清热,又能疏风止痛的方剂是()

A 独活寄生汤

B 八正散

C 当归拈痛汤

D 二妙散

E 羌活胜湿汤

27. 治疗湿热相搏,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应首选()

A 独活寄生汤

B 小活络丹

C 当归拈痛汤

D 二妙散

E 羌活胜湿汤28.二妙散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B温阳利水 C健脾渗湿 D清热解毒 E清热燥湿

29. 除哪项外,均是二妙散的主治证候()

A 两足痿软无力

B 足膝红肿疼痛

C 虚寒带下

D 下部湿疮

E 筋骨疼痛

30.五苓散中重用的药物是()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白术 E桂枝

31.五苓散、猪苓汤共有的药物有()

A 猪苓、泽泻、白术

B 白术、茯苓、桂枝

C 阿胶、滑石、猪苓

D 猪苓、茯苓、泽泻

E 泽泻、阿胶、白术

32.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用的方剂是()

A芩桂术甘汤 B猪苓汤 C 五苓散 D真武汤 E 厚朴温中汤

33.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治宜首选()

A 猪苓汤 B五苓散 C五皮散 D真武汤 E实脾散

34.功效是利水清热养阴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真武汤 C 五苓散 D 猪苓汤 E 八正散

35.猪苓汤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B 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 C 脾湿壅盛、泛溢肌肤D 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E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36. 猪苓汤中阿胶的作用是()

A利水渗湿 B清热养阴 C 补血止血 D 滋阴润燥 E 补血调经

37.功能利水,养阴,清热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真武汤 C 五苓散 D 猪苓汤 E 八正散

38.兼有养阴功能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猪苓汤 C防己黄芪汤 D实脾散 E五苓散

39.既可治风水又可治风湿的方剂是()

A 羌活胜湿汤

B 独活寄生汤

C 真武汤

D 防己黄芪汤 E五皮散

40. 治疗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的方剂是()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猪苓汤

E 桂枝汤

41. 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功用的方剂是()

A 防已黄芪汤

B 猪苓汤

C 肾气丸

D 实脾散

E 五苓散

42.防己黄芪汤主治()

A 湿热黄疸 B风水或风湿 C 水热互结证 D 皮水 E 痰饮

43.功能利水消肿,理气健脾的方剂是()

A实脾散 B五苓散 C 真武汤 D 防己黄芪汤 E五皮散

44.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指的方是()

A 真武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猪苓汤

E 防己黄芪汤

45.痰饮证胸胁支满,宜选方()

A 苓桂术甘汤

B 真武汤

C 五苓散

D 小青龙汤

E 五皮散

46.真武汤的功效是()

A 温阳利水 B健脾利湿 C 利水消肿 D 清热利湿 E 利水渗湿

47. 下列哪项,与真武汤中白芍的功效无关()

A 利小便以行水气 B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 C 柔肝缓急以止腹痛

D 养阴血以治血虚

E 防附子燥热伤阴

48.与真武汤主治证候无关的临床表现是()

A 四肢沉重疼痛

B 血淋尿血

C 腹痛泄泻

D 心下悸动不宁

E 咳喘呕逆

49. 真武汤的君药是()

A茯苓 B炮附子 C生姜 D 芍药 E 白术

50.治疗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宜首选用()

A 五苓散 B真武汤 C 实脾散 D 苓桂术甘汤 E 猪苓汤

51.实脾散中的君药是()

A 炮附子

B 炮干姜 C炮附子、炮干姜 D 厚朴、白术 E 草果仁、白茯苓52.实脾散中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的作用是()

A 醒脾和中

B 健脾除湿

C 温散水气

D 行气导滞

E 益脾和中

53.实脾散与真武汤组成中均有的药物()

A 厚朴、木香、大腹子 B炮附子、白术、茯苓 C干姜、芍药、白术

D 厚朴、白术、生姜

E 草果仁、白茯苓、木瓜

54. 治疗下焦虚寒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应首选()

A 五苓散

B 参苓白术散 C肾气丸 D萆薢分清饮 E真武汤

55. 萆薢分清饮的功用是()

A 宣化湿浊,清热利水

B 补肾壮阳,利水消肿 C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D 温暖下元,缩尿止遗

E 温阳化气,渗湿止泻

56.萆薢分清饮中乌药的作用是()

A 温肾散寒

B 补肾助阳

C 宣化湿浊

D 温肾利湿

E 清热利湿

57.羌活胜湿汤中入太阳经,祛风胜湿、止头痛的药物是()

A 羌活、独活 B川芎、蔓荆子 C防风、蔓荆子 D蒿本、川芎 E防风、蒿本

58. 羌活胜湿汤中的君药是()

A 羌活 B独活 C羌活、独活 D蒿本、防风 E防风、川芎

59. 风湿在表,头痛身重,肩背、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应选用()A独活寄生汤 B九味羌活汤 C防风通圣散 D羌活胜湿汤 E防己黄芪汤60.独活寄生汤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药物是()

A 当归、川芎、地黄

B 寄生、杜仲、牛膝

C 当归、寄生、杜仲

D 川芎、寄生、牛膝

E 牛膝、地黄、杜仲

61. 独活寄生汤中含有下列基础方的药物()

A 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六味地黄丸

D 生脉饮

E 二陈汤

62. 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益肝肾,补气血的方剂是()

A 九味羌活汤 B独活寄生汤 C羌活胜湿汤 D 六味地黄丸 E 八珍汤

63. 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的方剂是()

A独活寄生汤 B 九味羌活汤 C 羌活胜湿汤 D当归拈痛汤 E二妙散(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准确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

1. 祛湿剂的分类有( )( )( )( )( )

A燥湿和胃 B清热祛湿 C利水渗湿 D温化水湿 E祛风胜湿

2.平胃散的药物组成有( )( )( )( )( )

A苍术 B厚朴 C陈皮 D甘草 E 半夏

3.茵陈蒿汤的功效是( )( )( )( )( )

A清热 B燥湿 C利湿 D退黄 E温阳

4. 茵陈蒿汤中大黄的作用( )( )( )( )( )

A泻热逐瘀 B泻下湿热 C通利大便 D清热解毒 E泻热攻积

5.药物组成中含有栀子、大黄的方剂是( )( )( )( )( )

A十灰散 B八正散 C连朴饮 D凉膈散 E 茵陈蒿汤

6.三仁汤的配伍特点是( )( )( )( )( )

A宣上 B清热祛湿 C畅中 D温化水湿 E渗下

7.三仁汤中“三仁”指( )( )( )( )( )

A杏仁 B冬瓜仁 C桃仁 D白蔻仁 E 薏苡仁

8.甘露消毒丹的君药是( )( )( )( )( )

A 木通

B 滑石

C 茵陈

D 黄芩

E 白豆蔻

9.连朴饮中芦根的作用是( )( )( )( )( )

A芳香化湿 B清热和胃 C除烦止呕 D生津行水 E清宣郁热

10.二妙散主治证有( )( )( )( )( )

A 筋骨疼痛

B 两足痿软 C足膝红肿疼痛 D湿热带下 E 下部湿疮11.五苓散的组成药物有( )( )( )( )( )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白术 E 桂枝

12.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作用是( )( )( )( )( )

A 温通经脉

B 解表散邪

C 温阳化气

D 温中补虚

E 温肾纳气

13.组成中含有茯苓、白术的方剂有( )( )( )( )( )

A 猪苓汤

B 藿香正气散

C 五苓散

D 苓桂术甘汤

E 真武汤

14.下列方中能治疗痰饮的有( )( )( )( )( )

A 小青龙汤

B 肾气丸

C 五苓散

D 苓桂术甘汤

E 真武汤

15.真武汤中白芍的功效有( )( )( )( )( )

A 利小便以行水气 B养阴血以治血虚 C 柔肝缓急以止腹痛

D 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

E 防附子燥热伤阴

16.独活寄生汤的配伍特点是( )( )( )( )( )

A以祛风寒湿药为主 B祛湿 C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为辅 D清热

E邪正兼顾

17.独活寄生汤的功效是 ( )( )( )( )( )

A祛风湿 B止痹痛 C益肝肾 D补气血 E养血活血

二、填空

1. 祛湿剂具有、等作用。

2.祛湿剂中常配伍之品。

3.平胃散主治。

4.平胃散重用为君药。

5.藿香正气散中治霍乱吐泻之要药是。

6.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恶泄泻,舌苔,脉浮为辨证要点。

7.桔梗在藿香正气散中的作用是宣肺利膈,既益、又助。

8.茵陈蒿汤中用大黄的作用是,通利大便,导。9.患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首选。

10.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

11.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是。

12.甘露消毒丹的功效是、。

13.被誉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的方剂是。

14.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15.当归拈痛汤的功效是、。

16.二妙散的组成是、。

17.五苓散的君药是,作用是。

18.猪苓汤中滑石的作用是。

19.猪苓汤主治。

20.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作用是。

21.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22.实脾散中具有除湿醒脾和中作用的药物是。

23.羌活胜湿汤的功用是。

24.独活寄生汤主治。

25.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E

4.B

5.A

6.C (答案分析: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7.A (答案分析: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

8.C

9.B (答案分析: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10.B

11.C

12.D

13.A

14.D

15.E

16.D

17.C

18.D (答案分析:三仁汤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19.D (答案分析: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20.D (答案分析:甘露消毒丹由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组成;三仁汤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组成,两方共同药物为滑石、白蔻仁。)

21.D

22.D (答案分析:甘露消毒丹治疗湿温时疫,湿热并重之证,是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湿温时疫之主方”。)

23.C (答案分析: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是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24.A (答案分析:连朴饮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燥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25.E (答案分析:连朴饮是主治湿热霍乱以呕吐为主的常用方,芦根性甘寒质轻,功能清热和胃,除烦止呕,生津行水,故方中用至二两。)

26.C (答案分析:当归拈痛汤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治宜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27.C (答案分析:当归拈痛汤主治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或风湿化热致风湿热三邪合而为患者,但以湿邪偏重为特点,症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28.E

29.C (答案分析:二妙散主治湿热下注证,症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30.C (答案分析:五苓散主治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

31.D (答案分析:五苓散组成为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猪苓汤则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故选D。)

32.C (答案分析:五苓散主治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其病机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33.B (答案分析:五苓散主治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其病机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34.D

35.A (答案分析: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博,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

36.D (答案分析: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证,方中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

37.D

38.B (答案分析:猪苓汤主治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搏结,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治宜利水养阴清热。)

39.D (答案分析:防己黄芪汤可治风水又可风湿;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治风湿;真武汤治疗水湿泛溢;五皮散治皮水。)

40.A (答案分析:防己黄芪汤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41.A (答案分析:防己黄芪汤主治之风水或风湿证,乃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治宜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42.B

43.E (答案分析:五皮散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病机是脾湿壅盛,泛溢肌肤,治宜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44.B (答案分析: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桂枝、茯苓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桂枝、白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体现“温药和之”。)

45.A (答案分析:痰饮证胸胁支满为中阳不足之痰饮的症状表现。治当苓桂术甘汤。)

46.A

47.D (答案分析: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方中白芍用意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48.B (答案分析: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49.B (答案分析: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方中以辛甘性热的附子为君药,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50.C

51.C

52.D

53.B

54.D

55.C

56.A

57.E

58.C (答案分析:羌活胜湿汤主治风湿在表的痹证,以祛风、胜湿止痛为法,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合用,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

59.D

60.B

61.B

62.B

63.A

(四)X型题

1.ABCDE

2.ABCD

3.ACD

4.AC (答案分析: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方中用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5.ABDE

6.ACE

7.ADE

8.BCD(答案分析: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

9.BCD

10.ABCDE

11.ABCDE

12.BC

13.BCDE

14.ABCDE

15.ACDE

16.ACE

17.ABCD

二、填空

1.化湿利水、通淋泄浊2.理气3.湿滞脾胃证

4.苍术 5.藿香6.白腻

7.解表、化湿8.泻热逐瘀,瘀热从大便而下

9.八正散10.木通、甘草11.三仁汤

12.利湿化浊,清热解毒13.甘露消毒丹14.芦根

15.利湿清热,疏风止痛16.黄柏、苍术17.泽泻;渗水利湿18.利水清热19.水热互结证20.益气固表,兼可利水21.脾肾阳虚,水湿泛溢22.木瓜23.祛风、胜湿、止痛

24.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25.杜仲、牛膝、桑寄生四、简答题

13.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意义何在?

五苓散治伤寒太阳膀胱蓄水证,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脉浮;邪气内传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五苓散中佐以桂枝辛温通阳,内可温阳化气以行水,外则发散风寒以解表。

15.防己黄芪汤中防己、黄芪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防己黄芪汤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已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

16.苓桂术甘汤中苓桂相合意义何在?

苓桂术甘汤治中阳不足痰饮证。方中重用甘淡的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为君药;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用桂枝通阳化气,温化痰饮,为臣药;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温化渗利,针对痰饮之机,具有温中阳,健脾运,祛水湿,化痰饮之功。

19.独活寄生汤主治何证?用药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独活寄生汤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用药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以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为配伍特点。

五、问答题

3.分析藿香正气散的的组成用药,说明其配伍特点?

藿香正气散以藿香辛温发散在表之风寒,取其芳香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止呕,故为君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而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和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方中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清升浊降,则风寒内湿所致的霍乱吐泻可愈。

6.结合主治试述大黄在茵陈蒿汤、复元活血汤及凉膈散中的作用及主要配伍。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大黄在方中泻热逐瘀,通利大便,配伍茵陈蒿、栀子,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功。复元活血汤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滞留胁肋,气机阻滞,大黄在方中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配伍柴胡等同用共奏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聚于胸膈之证,大黄在方中泻火通便,配伍连翘、黄芩、山栀等药同用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7. 试述八正散的功用、主治与配伍意义。

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9.五苓散、猪苓汤在主治证病机、治法和选药组方上有何异同?

五苓散与猪苓汤均为利水渗湿之剂,其中泽泻、茯苓、猪苓为两方共有药物,皆治小便不利、身热口渴等。

然五苓散主治的蓄水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症见舌苔白,脉浮或浮数等;故配伍桂枝温阳化气兼解太阳未尽之邪,白术健脾燥湿,共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主治证乃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症见舌红,脉细数。故配伍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清热养阴利水之方。

12. 五皮散,五苓散,猪苓汤都能利水渗湿,在方药配伍上有何不同?

五皮散用五皮,即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陈皮,其功利水渗湿消肿,兼能理气健脾。五苓散重用泽泻为主,辅以二苓之浅渗以增强利水渗湿之功,加白术健脾运化水湿,桂枝化气行水,合而成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以二苓配伍泽泻渗利小便,又用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润燥,渗利之中兼能清热养阴。三方配伍有别,主治亦异。五皮散主治皮水身肿,五苓散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猪苓汤宜于阴虚水热互结之小便不利。

17.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黄芪在防己黄芪汤中益气固表,兼可利水。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其义有二: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

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玉屏风散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味甘微温,人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亦为君药。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乃为君药。18.桂枝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小建中汤、肾气丸、当归四逆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桂枝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五苓散中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苓桂术甘汤中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与茯苓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小建中汤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肾气丸中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与附子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当归四逆汤以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桃核承气汤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芒硝、大黄寒凉凝血之弊。桂枝茯苓丸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桂枝汤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毛概第十五章(习题与答案)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4.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党的思想建设 5.本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 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 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8.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多选题 1. 总结党的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3.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 5. 在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进一步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7. 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8. 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判断题: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错 2.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对

公共行政学第十五章答案参考

行政效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效率离不开定量分析; (2)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追求社会效益上,这是行政管理的方向; (3)行政效率体现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是公共行政体系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各种公共组织、各种公共行政活动以及相关要素的整体要求。 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管理内容方面,政府的行政目标和政府决策要表达国家意志与公共利益,要符合社会需要和公共需要,要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是政府成本再低,产出再多,也不能视为高效,因为它与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是背道而驰的。政府管理不讲社会效益就很难评价它的效率。 第二,在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1)经济指标; (2)效率指标; (3)公平指标; (4)效能指标。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1)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 (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 (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 (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 (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 (4)测定行政效率范性标准。 简述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 (1)行政费用测量法; (2)行政职能测量法; (3)标准比较法; (4)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 行政费用测量法测量行政效率主要有哪些方法? (1)单位费用测量法; (2)人均费用测量法; (3)计件费用测量法。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 目录 01、绪言、总论 02、发展简史 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 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 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 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 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 08、方剂的配伍(一) 09、方剂的配伍(二) 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 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 12、剂型更换的变化 13、总论小结。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 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 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 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 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 18、止嗽散(二)。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 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 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 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 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 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 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 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 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 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 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 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 31、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 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 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 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 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 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 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 38、清暑益气汤。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袪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一) 39、吴茱萸汤(二)第二节:回阳救逆、四逆汤、参附汤 40、第三节: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及附方、阳和汤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习题

第十五章祛湿剂习题 一、填空题 1.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2、祛湿剂属八法中之_______法。 3.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_______。 4.祛湿剂多由_______或_______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5.平胃散以_______为君,其作用为_______。 6.平胃散是治疗_______证的基础方,其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 7.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取其宣肺利膈,既益_______,又助_______。 8.茵陈蒿汤的功用是_______。 9.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1.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 12.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14.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5.二妙散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16.五苓散以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 17.猪苓汤五药合方,其功用以_______为主,_______为辅。 18.防已黄芪汤主_______证。 19.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20.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_______,_______。 21.实脾散主治_______。 22.萆蘚分清散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_之膏淋、白浊。 23.羌活胜湿汤重用_______,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_______。 24.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证,但后者的病机应属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2.平胃散中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的药物是() A.厚朴 B.苍术 C.陈皮 D.茯苓 E.半夏 3.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A.藿香正气散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P e P ε=。 2.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 【参考答案】 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资本完全流动下,BP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当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比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少税收,那么将引起总需求的扩大,结果导致IS 曲线向右移动,见下图。IS 曲线由1IS 移至2IS ,IS 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此时,中央 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增加本币供给,使得LM 曲线右移,即由1LM 移至2LM 降低均衡汇率,直至均衡汇率降低到固定汇率水平*e 。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提高,即从1Y 增加到2Y 的水平。

第六章 祛湿剂综述

第六章祛湿剂 学习要点 ①掌握羌活胜湿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五苓散、真武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意义。 ②熟悉祛湿剂的概念、分类、使用注意事项;熟悉独活寄生汤、八正散、防己黄芪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主要配伍意义。 ③了解小活络丸、二妙散、五皮散的功效和主治。 一、定义 祛湿法化湿利水和通淋泄浊水湿病 二、适应证治法配伍代表方剂 1.湿阻脾胃(湿邪内阻,脾胃失和) 化湿和胃+理气和中药 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2.湿热证(外感湿热湿热内盛湿热下注) 清热祛湿+清热泻火药 三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二妙散八正散牛角散 当归拈痛汤 3.水湿壅盛(癃闭淋浊水肿泄泻) 利水渗湿法+理气健脾药 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五皮散4.湿从寒化(阳气不化,水湿内停) 温化水湿(温阳药+利湿药)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鸡鸣散 萆薢分清饮 5.风湿痹证 祛风胜湿+解表止痛补肝肾益气血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三使用注意 1.易耗气伤津,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孕妇水肿慎用. 2.配伍理气药? 3.调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 第一节祛风湿剂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证:风湿在表(一身重痛) 法:祛风胜湿 方:二活-祛一身之风湿(君) 防风藁本-发散风湿止头痛 川芎蔓荆子-散风活血止头痛 甘草-调和 特点:风湿初起最适宜 应用:感冒头痛风湿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证:痹证日久,肝肾阴亏,气血不足 法: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方:独活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君) 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湿止疼痛 桂心-散寒止痛温通经络 杜仲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兼祛风湿 参苓草-补气 四物汤-补血 特点:1)扶正药与祛邪药相须配,相得益彰; 2)配伍理血药,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 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15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合同成立的角度来看,()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A. 发盘和接受 B. 发盘和还盘 C. 询盘和接受 D. 还盘和接受 2.国际贸易谈判中,一方对另一方询盘的接受,对()。 A. 双方均有约束力 B. 双方均无约束力 C. 接受的一方有约束力 D. 在一定条件下有约束力 3.下列关于发盘的有效期起算时间计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电报发盘的,从交发电报之时起算 B. 通过电话发盘的,从发盘通知送达受盘人时起算 C. 通过书信发盘的,从寄出邮戳日期开始起算 D. 通过电传发盘的,从发盘通知送达受盘人时起算 4.在实际业务中,发盘()。 A. 是由卖方发出 B. 是由买方发出 C. 是由卖方或买方发出 D. 不是由买方发出 5.下列关于发盘终止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盘人不理会发盘的条件 B. 受盘人表示拒绝或发出还盘 C.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回 D.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销 6.公约对发盘内容确定的要求涉及合同基本条款中的如下三个() A. 品名、数量、价格 B. 数量、价格、支付 C.品质、价格、支付 D. 品质、价格、装运 7.发盘在未被送达受盘人之前,受盘人经过其它途径获悉该发盘,则他()。 A. 任何时候都可以接受该发盘 B. 在有效期内可以接受该发盘 C. 不能接受该发盘 D. 经过其它途径获悉后即可接受该发盘 8.发盘的撤回可以()。 A. 在发盘生效之前 B. 在发盘生效之后 C. 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后 D. 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 9.根据公约,构成一项法律上有效的接受,对发盘()。 A. 可以有实质性变更 B. 可以有非实质性变更 C.不能有任何变更 D.的争议解决条款可以变更 10.公约规定,接受通知于()生效。 A. 发出时 B. 送达时 C. 一段合理的时间内 D.发盘人确认后 11.根据公约,逾期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 A.传递情况 B. 发盘人 C. 受盘人 D. 接受通知的正常传递 12.接受通知发出以后,受盘人在接受生效之前()。 A. 不能将其撤销和撤回 B.可以撤销 C. 可以撤回 D. 既可撤回也可撤销 13.接受的构成要件不应该包括() A. 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 B. 接受必须明确表示出来 C. 受盘人在作出接受时不能提出某些希望和建议 D. 接受通知要在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14.根据公约,逾期的接受()。 A. 都是无效的 B. 原则上是有效的 C. 特定情形下有效 D. 在不可抗力条件下有效 15.()不是促使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 A.当事人具备法定资格 B.具备书面合同的形式要求 C.合同内容合法 D. 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16.“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必须合法”是合同生效的()。 A. 实质要件 B. 形式条件 C. 程序条件 D. 默示条件 17.一项发盘,经过还盘后,则该项发盘() A. 失效 B. 对原发盘人有约束力 C. 对还盘人有约束力 D. 在有效期内有效 18.根据UCP600,如信用证加列非单据条件,银行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 要求开证行具体列明这些条件 B. 对这些条件不予理会

2017年VIP必过班——中西医结合助理(请买套餐买套餐)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答案

第十五章祛湿剂答案 一、填空题 1.化湿利水通淋泄浊 2.消 3.气化则湿化 4.芳香温燥甘淡渗利 5.苍术燥湿健脾 6.湿滞脾胃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7、解表化湿 8、清热利湿退黄 9.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10.木通甘草 11.湿温时疫湿热并重 12.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生津行水 13.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14.使祛邪不伤正,且能防诸药苦燥伤阴 5.黄柏苍术 16.泽泻利水渗湿 17.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18.表虚不固之风水、风湿 19.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20.脾肾阳虚水湿泛溢21.脾肾阳虚水肿 22.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下焦虚寒 23.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24.桑寄生杜仲牛膝 25.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A。答案分析:平胃散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 2.A。答案分析:厚朴味辛苦性温,善行气除满,兼具芳香苦燥之性,故兼可化湿。 3.B。答案分析:平胃散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 4.E。答案分析:其证属湿滞脾胃为患。治宜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故以平胃散治疗。 5、B。答案分析:其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治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故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6、C。答案分析: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7、D。答案分析: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藿香正气散由藿香、大腹皮、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两方共有的药物包括陈皮、厚朴、甘草。 8.D。答案分析:藿香正气散中以藿香为君药,既取其辛温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其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止呕。 9.C。答案分析:茵陈蒿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主方。 10.B。答案分析:茵陈蒿汤方中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11E。答案分析:茵陈蒿汤的功用是清热利湿退黄。 12.A。答案分析: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缘于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郁蒸肝胆而成。 13.E。答案分析:八正散用大黄荡涤内蕴之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第15章习题解答

第15章思考题及习题15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在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中,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硬件多了不但增加,而且系统也会提高。以软件代硬件的实质,就是以,这种替代带来的问题是下降。 答:成本,故障率,时间换空间,实时性下降 2.AT89S52单片机扩展的外围芯片较多时,需加总线驱动器,P2口应加驱动器,P0口应加驱动器。 答:单向,双向 3.单片机开发工具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的性能优劣。 答:在线仿真器 二、判断对错 1.AT89S52单片机P0~P3口的驱动能力是相同的。错 2.AT89S52单片机P0~P3口口线输出为低电平的驱动能力要比输出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强。对三、简答 1.为什么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离不开仿真开发系统? 答:没有对用户样机中的程序进行检错调试的手段,也无法发现程序运行中的设计硬件的问题,也无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如编辑、汇编、调试程序等),因此,必须借助仿真开发工具所提供的开发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 2.仿真开发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目前国内大多使用通用机的仿真开发系统。主要由PC机、在线仿真器组成,有的还包含有用于程序烧录的编程器,在加上与上述配套的编辑软件、仿真调试软件,程序烧录软件等。 此外还有独立型仿真器。该类仿真器采用模块化结构,配有不同外设,如外存板、打印机、键盘/显示器等,可根据需要选用。尤其在工业现场的程序仿真调试时,往往没有PC机的支持,这时使用独立型仿真器也可进行仿真调试工作,只不过要输入机器码,稍显麻烦一些。 至于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软件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仿真开发的。软件仿真开发工具与用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联系。不能进行用户样机硬件部分的诊断与实时在线仿真。

中医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 适用护理学专业(湘杏本科) 执笔人:杨金花 审定人:潘晓彦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十月 一、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时间分配表

二、课程性质和教 学目的 《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他中医护理专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基本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开展辨证施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护理。 三、课程目标 第四篇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拔罐、艾灸、刮痧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概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学概述 【教学内容】 一、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三、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四、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目的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特别是有关著作; 3、了解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 2学时。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第十五章祛湿剂 第一节燥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为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故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治当燥湿运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方中以苍术为君药,以其辛香苦温,入中焦能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阻碍气机,且气行则湿化,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煎加姜、枣,以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枣相合尚能调和脾胃。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属寒湿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4.使用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

第十五章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第十五章 1.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运输和施工方便;耐久性和耐火性好;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 砌体结构的主要缺点是:强度低,特别是抗拉、抗剪和抗弯强度低;自重大;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手操作;采用粘土砖会侵占大量农田。 2.砌体主要用于什么样的结构构件? 答:砌体主要用于受压构件,特别是建筑工程中的墙、柱等构件。 3.砌体结构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法? 答:与混凝土结构一样,砌体结构设计时也采用以近似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4.块体材料中,粘土砖的规格?P、M型砖的基本规格?毛石的基本规格? 答:粘土砖的规格为240*115*53;P型的基本规格为240*115*90、240*180*115、290*290*150;M型砖的基本规格为190*190*90、190*90*90毛石的基本规格为:形状不规则中部厚度不小于200mm。 5.块体材料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答:块体的强度等级由标准试验方法得到的块体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确定。 6.对砌筑砂浆的要求和强度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答:建筑用的砂浆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砂浆的强度等级可用边长为70.7mm立方体试件的28天龄期抗压强度指标为依据来确定。 7.砌体的破坏形态有哪几种? (1)砌体轴心受拉破坏形态 a.沿齿缝截面破坏 b.沿块体与竖向灰缝界面破坏 c.沿通缝截面破坏 (2)砌体弯曲受拉破坏形态 a.沿齿缝截面破坏 b.沿块体与竖向灰缝界面破坏 c.沿通缝截面破坏 (3)受剪作用的砌体破坏形态 a.沿通缝截面破坏 b.沿齿缝截面破坏 c.沿梯形截面破坏 8.砌体受压破坏的过程? (1)未裂阶段当荷载小于50%-70%破坏荷载时,压压应力与压应变近似为线性关系,砌体中没有裂缝。 (2)裂缝阶段当荷载达到50%-70%破坏荷载时,在单个块体内出现竖向裂缝,试件就进入裂缝阶段。这时如果停止加载,裂缝就停止发展。继续加载,单个块体的裂缝增多,并且开始贯通。这时如果停止加载,裂缝仍将继续发展。 (3)破坏阶段当荷载增大至80%-90%破坏荷载时,砌体上已形成几条上下连续贯通的裂缝,试件就进入破坏阶段。这时裂缝已把砌体分成几个1/2块体的小立柱,砌体外鼓,最后由于个别块体被压碎或小立柱失稳而破坏。 9.砌体受压破坏特点?

祛湿剂

第十四章. 祛湿剂 1. 治疗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病,方中含有乌梅的是(B) A. 复方风湿胶囊 B. 风湿骨痛片 C. 舒筋活络丸 D. 仙灵骨葆胶囊 E.追风透骨丸 2. 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效(E) A.颈复康 B. 关节止痛膏 C. 风湿骨痛胶囊 D. 附桂骨痛颗粒 E. 追风透骨丸 3. 五苓散除温阳化气外,又能(D) A. 行气利湿 B.分清化浊 C.清热利水 D.利湿行水 E.除湿祛痰 4.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毒热未清证的是() A.金水宝胶囊 B.尿毒清颗粒 C.肾炎康复片 D.百令胶囊 E.黄葵胶囊 5. 尿毒清颗粒中不含有的是(D) A.大黄 B.黄芪 C.苦参 D.白芍 E.桑白皮 6.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亦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的是(A) A.癃清片 B.尿毒清颗粒 C.肾炎康复片 D.金水宝胶囊 E.消炎利胆片 7. 三金片的功能是(B) A.补肾通淋,化瘀散结 B. 清热解毒,利湿 C. 温肾化气,清热通淋 D. 活血软坚,温阳利水 E. 活血化瘀,通淋 8.主要治疗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的中成药是(A) A.癃闭舒胶囊B.排石颗粒C.复方金钱草颗粒D.萆薜分清丸E.五苓散 9. 可以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屈伸不利,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的非处方药是(B) A.天麻丸 B.尪痹颗粒 C.活血止痛散 D.舒筋活络丸 E.云南白药酊 10. 下列不属于风湿液注意事项的是(E) A.忌寒凉及油腻食物 B.本品宜饭后服用 C.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D.热痹者不适用 E.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禁用。 11. 下列中成药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是(C) A.复方金钱草颗粒 B.尪痹颗粒 C.普乐安胶囊 D.癃闭舒胶囊 E.金水宝胶囊

(精)方剂学—祛湿剂

方剂学——第十六单元祛湿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 要点二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湿邪重浊腻滞,易阻气机,须酌情配伍宣降肺气、健脾助运、温肾化气之药。祛湿剂多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易伤阴津,有碍胎元,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慎用。 细目二燥湿和胃 要点一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四两厚朴三两陈橘皮二两甘草(炙)一两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组方原理】 君:苍术—燥湿运脾。 臣:厚朴—燥湿行气。 佐使: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甘草、生姜、大枣—补中调药。 方歌: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趣记:三猪皮厚 三术皮厚。 【附方】 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半夏二味,故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力益著,兼可解表,用于湿邪中阻,兼有表寒之证。 柴平汤即小柴胡与平胃散合方,功在和解少阳,燥湿化痰,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寒多热少之湿疟。 要点二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组方原理】 君:藿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止呕。 臣:白术、茯苓、半夏曲、陈皮—健脾理气燥湿。 佐:紫苏、白芷—外散风寒;行气止呕,燥湿化浊; 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膈。 使:甘草、姜、枣—内调脾胃,调和药性。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趣记:霍(元甲)半夜三更指令陈(真)捕大腹猪。

方剂学习题(精心整理)

方剂学练习题 一总论第一章解表第二章泻下第三章和解第四章清热第五章祛暑第六章温里第七章补益第八章固涩第九章安神第十章开窍第十一章理气第十二章理血第十三章治风剂 第十四章治燥剂第十五章祛湿剂第十六章祛痰剂 第十七章消食剂第十八章驱虫剂 上篇总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 C《外台秘要》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 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是() A《和剂局方》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五十二病方》 4.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A 《普济方》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要方》 D 《五十二病方》 E 《伤寒明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医书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伤寒明理论》 C 《外台秘要》 D 《五十二病方》 E 《普济方》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A 《祖剂》 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 E 《普济方》 9.开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成方切用》 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 E《医方集解》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工具书是() A 《医方发挥》 B 《简明中医方剂辞典》 C 《中国药典》 D《中医方剂大辞典》 E 《中医类方辞典》 11.与治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方剂的() A 组成 B 证候 C 病位 D药物 E 症状 12.指导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是() A 患者性别 B 患者年龄 C 患者体质 D 治疗方法 E 气候因素13.治法是依据下列哪项确立的() A 症 B 舌 C 证 D 脉 E 病因 14.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A孙思邈 B程钟龄 C张景岳 D朱橚 E徐之才 15.提出“八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景岳全书》 B 《医学心悟》 C 《医方集解》 D 《医方考》 E 《瘟病条辨》 16.下列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A 汗 B 下 C攻 D 和 E 温 17.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A 和解少阳 B 透达膜原 C 调和肝脾 D 攻补兼施 E 调和肠胃18.下列不属于“清”法范畴的是()

宏观经济学-第15章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2010级经济学(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 W洋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Δ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 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 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 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解答:C 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 2.如图15.1-6,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 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 (3) 子? 3. 1. 2.(1(带(2 (3 3. 为8× 1.图 15.2-8连接玩具电风扇 2.在图15.2-9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电子门铃—”这样的符号表示。 图15.2-9连接电子门铃图15.2-10常用手电筒的结构

3.观察图15.2-10所示的手电筒结构图。按下按键时,电路是怎样接通的?在图中画出电流流过的路径。另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4.图1 5.2-11是某人连接的电路,小电动机能转 吗?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一个“×”,表示这根导线不要,再把正确接法的导线画出来,并在三根导线上分别标明电流的方向。 5.图15.2-12甲、乙中,各有一根导线接错而使小灯泡被短接,请把这根导线找出来,在上面打一个“×”图15.2-11电动机能转吗? 图15.2-12把短接的导线找出来 第十五章第二节课后习题答案 1. 2. 3.4. 5. 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1.如图15.3-6,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2.3. 4.5.“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不妨分别用—声—和 —光—这样两个符号代表它们。实际上,这就是两个开关:有声音响时—声—是闭合的;环境光线非常暗时,—光—是闭合的。想想看,怎样连接电路便可以实现上面的功能?请画出电路图。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课后习题答案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第十五章第 四节《电流的测量》 1.流过某手电 筒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5A ,等于多少毫安?某半导体 收音机电池的供电电流最大可达120mA ,等 于多少安? × × ×

第15章习题-部分答案

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15.1 图示螺栓连接中采用2个M20的螺栓,其许用拉应力为[σ]=160Mpa ,被连接件结合面的摩擦系数f =0.2,若考虑摩擦传力的可靠系数f k =1.2,试计算该连接允许传递的静载荷Q F 。 解:根据手册,M20螺栓的小径为17.294mm; 螺栓组受力分析:0f R F z f m K F ???=? 单个螺栓强度分析:021 4 1.3[]F d σπ??≥ 则,F 0=28896N ,F R =19264N 15.3 图示为一钢制液压油缸,油压MPa p 3=,缸径mm D 160=。为了保证气密性要求,螺栓间距不得大于mm 100。试计算其缸盖的螺柱连接和分布圆直径0D 。(提示:先按气密性要求假设螺钉数目。) 解:根据气密性要求,螺栓数量应该3.14(160240)/2100z ?+≤? 6.28z ?≥ 取8个 根据油压可知,22( )602882 D F p N π∑=??=,单个螺栓受力为75368F F N ∑== 对于有紧密性要求的连接,(1.5 1.8)12434.4F F N ''== 则,单个螺栓的总拉力19970.4A F F F N ''=+= 取螺栓的性能等级为4.8,则屈服强度为320Mpa , 320[]228.61.4 s MPa S σσ=== 对于单个螺栓的强度分析:1d ≥ 112.03d m m ?≥ 取M=16mm 根据螺栓布置要求,螺栓的布置直径为1122[(36)]196D e D d -?=-?+= 则,螺栓布置的间距为19676.938mm π?≈= 满足要求!

15.5 一钢结构托架是由两块边板和一块承重板焊成的,两块边板各用四个螺栓与立柱相连接,其结构尺寸如图所示。托架所受的最大载荷为20KN ,载荷有较大变动。试问: 1) 此螺栓连接采用普通螺栓连接还是铰制孔用螺栓连接为宜? 2) 如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已知螺栓材料为45钢,6.8级,螺栓的直径应为多大? 解:将作用力向螺栓组中心简化,横向载荷20F kN =,扭矩620300610T N mm =?=?? 一、普通螺栓的连接 1)横向载荷对螺栓的力: 3 201025008 Ai F N ?== 2)扭矩对螺栓的力: 6 707188752 Bi T F N r ===?? 3)力的合力为: 221211112cos459013.8AB AB A B A B F F F F F F N == ++= 4)螺栓的预紧力为:009013.8 1.254082.80.2 f AB F f K F F N ??≥??== 5)螺栓直径:0001.34 1.34 1.3415.87480[] 3.14() 1.35s F F F d mm S σπσπ???≥===? (载荷有较大变动,取S=1.35) 取M18的螺栓 二、铰制孔螺栓的连接 1)横向载荷对螺栓的力: 3 201025008 Ai F N ?== 2)扭矩对螺栓的力: 6 2707188752 Bi T r F N r ?===?? 3)力的合力为: 221211112cos459013.8AB AB A B A B F F F F F F N ==++= 4)螺栓直径: 4449.78480[] 3.14()()4 AB AB AB s F F F d mm S σπσπ???≥===? (载荷有较大变动,取S=4) 取M12的螺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