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汽车工业对冷轧钢板性能的要求及冷轧高强钢板的分类

1 汽车工业对钢板的要求

汽车工业要求冷轧钢板重量轻,成形性好,寿命长,安全性好,环境友好。

首先,汽车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料效率、防止CO2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高汽车用钢板的强度。这样的话,即使钢板厚度减薄,仍然可以保持原来的强度水平。所谓DP钢、TRIP钢就是为此目的而开发的。

其次,是钢板的成形性,因为它决定了汽车成形过程的生产效率。一般说来,随着强度的提高,钢铁材料的成形性恶化。目前,汽车尽管设计多种多样,但是大的趋势是采用流线型,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具有高塑性的钢板即使经过多阶段的加工仍然可以不发生裂纹。近年开发的所谓自润滑钢板由于改进了钢板涂层的润滑性能而提高了成形加工的效率。

汽车的外板有可能遭受冲击,如果材料强度过低,很容易发生凹陷变形。BH钢在成形之后进行烤漆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强度,这实际上等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更高的强度,因而具有良好的抗凹陷性。因此,近年对BH钢的需求不断增强。

汽车需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寿命,即耐腐蚀性,特别在北美为了除去积雪,大量使用对钢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氯化钙,对耐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腐蚀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对钢板进行各种表面处理,例如镀锌。所以,近年表面处理钢板的用量持续增长,尽管其价格比普通钢板要高。另外,低成本的耐腐蚀钢板也在不断开发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安全性,特别是与冲撞有关的安全性。为了保证乘用者的安全,目前正在开发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良好耐冲撞性能的高强钢板,用于汽车的结构件和底盘等部件。

最后,需要开发的高强汽车用冷轧钢板与环境友好。国际上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强化环境保护,明令禁止使用对人类有毒害的物质。近年开发的无3价铬、无铅的涂镀层板,就是顺应这种趋势。

2 汽车用冷轧钢板的成形性能

由于汽车用冷轧钢板需要经过成形加工,才能成为需要的零件,所以不仅要求钢板有需要的力学性能,而且要求钢板有良好的成形性能。这些钢板通常经过图1所示几种变形方式或者它们的组合而成形为零件。

1)拉深成形(Deep drawing, shrink flanging)。它的特点是工件在冲头和冲模之间变形过程中,在坯料上施加一定的压边力,使坯料在一个方向上获得大的拉延变形(例如在冲杯过程中沿着杯的直径方向),在另一个方向上发生收缩变形(例如冲杯过程中的圆周方向),所以需要材料有高的r值。

2)鼓胀成形(Stretching)。它的特点是施加非常强的压边力,冲压工具带有凸凹槽,即使在冲头的作用下,材料边缘也不能滑动,中间部分材料受到双向等轴拉深,像气球一样膨胀变薄。因此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各个方向均匀延展变形和连续强化的能力。

3)卷边成形(stretch flanging)。材料的切口边缘经历大的拉伸变形,例如在冲制的圆孔用锥形冲头扩孔属于典型的卷边成形过程。由于切口边缘收到极大的拉伸变形,要求材料的组织必须性能均匀,组织中没有明显的硬相颗粒。所以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大颗粒的碳化物或氧化物,使它们均匀、细小、分散。

4)弯曲成形(bending)。弯曲成形发生的问题与卷边成形相似,也是由于局部变形引起。改进方法也是相似的,可以通过硬度的均匀、分散而得到实现。

3.汽车用冷轧钢板的类型性能

由于采用不同的强化机制,汽车用钢板有不同的组织,因而有不同的强度水平,依据钢板的强化机制、强度水平、组织特点可划分为不同的钢种类型。其中抗拉强度低于270MPa的钢板,主要是用作面板的IF钢和低碳钢,规定其为低强度钢。抗拉强度在270-700MPa的属于高强度钢,包括高强度的IF钢、BH钢、C-Mn钢、HSLA钢以及一部分DP钢和TRIP钢。超过700MPa 的钢板为超高强度钢板,包括高强度级别的TRIP钢、DP钢以及马氏体钢和新开发的TWIP钢。其中TWIP钢由于其独特的高延伸、高强度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表1所示为汽车用高强度钢板的强化机制、化学成分设计、强度水平、应用举例。表1 高强度钢板的成分设计与汽车部件的应用举例

不同的汽车零件,将经历不同特征的变形过程,因而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钢板。考虑到需要的材料特性和强度水平,一般将汽车零件分为面板、结构件、加强件、底盘。根据各种材料所经受的不同的成形方式,而选用不同类型的材料。

4.汽车面板用高强钢板及其生产工艺

IF钢板,含低强度的软钢和高强IF钢板,特点是非常大的延伸和良好的深冲性能,因而广泛用于制造汽车面板。通常汽车面板需要良好的塑性和拉深成形性能,因而无间隙原子钢(IF 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F钢采用低碳或超低碳和Nb、Ti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使钢中的C、N以碳氮化物的型式,而非固溶的形式存在,因而得到了极高的r值(平均r=2.5)和加工硬化系数(n=0.27)。

IF钢的生产工艺是,通过低温大压下的热轧过程和轧后立即进行加速冷却,得到细晶的铁素体,以及大压下冷轧和高温退火,得到需要的冷轧组织和高成形性能。

外板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刚性(由杨氏模量、厚度、集合形状等决定),还要求在受到压力或冲击时,具有良好的抗凹陷性。尽管提高屈服强度可以提高抗凹陷性,但是为了防止冲压过程中钢板表面发生畸变,还是限制屈服强度不要超过240MPa。为了解决成形性和抗凹陷性的矛盾,开发了烘烤硬化钢(BH钢)。BH钢在成形加工中强度低,成形后材料发生加工硬化,强度有所提高。经过烘烤涂漆后的使用过程中,强度进一步提高,较好的解决了上述成形性和抗凹陷性的矛盾。

BH钢板的强化机制和生产工艺为:BH钢在经过170℃下20min的烘烤,固溶在铁素体中的残余C、N向成形过程中产生的位错扩散,它们将位错钉扎并提高了屈服强度。因此,固溶的C、N量越多,则烘烤效应越高。不过,残存固溶的C、N原子可能会引起时效,因而引起屈服点延伸的缺陷。当经过100℃下1小时的加速时效热处理后,屈服点延伸可以小于0.2%,实际上观察不到,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可达的烘烤硬化量是大约30-50MPa。

有两种利用超低碳钢制造BH钢的方法,一种方法添加的C、N量超过与Nb、Ti的化学计量比,另一种方法添加的C、N量低于与Nb、Ti的化学计量比。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存在固溶的C、N原子,会妨碍具有高r值的有利织构。而后一种情况下,必须在后续的高温退火中考虑溶解一部分碳化物,以维持最终的产品中有必要的含碳量。通过控制固溶的C、N量,以及进行适量的Nb、Ti微合金化,不经过高温退火,也可以得到270和340MPa的BH钢。BH钢用作容易受到外载荷的零件,例如顶盖、侧围等590MPa级的Ti-IF钢。

5. 结构件和加强件用高强钢

结构件和加强件是重要的安全防护件,因此希望它具有高的冲击吸收能力。当然,它必须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特别是鼓胀成形性能,以便冲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鼓胀成形性能与材料的延伸率有关,在高强钢的冲压成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强钢来说,一般随着钢板强度的增加,其延伸率降低。DP钢和TRIP钢兼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延伸,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结构件和加强件,如车门、后背箱盖等。过去20年BH钢的应用增长迅速。

更高强度的高强钢板应用于轿车外板,已经付诸实现。一种Nb、Ti微合金化、超低碳并含有P、Mn、Si的440MPa级的固溶强化高强钢板已经开发出来,总延伸38.3%,n值为0.24,r 值为1.95。采用随后600℃热处理的Cu沉淀强化机制,开发了另一种r=1.9,强度达到590MPa 级的汽车外板用钢。

DP钢是以Si、Mn为主要合金成分的低成本钢材。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首先加热到760-830℃的铁素体+奥氏体两相区,使其组织为一定比例的铁素体和奥氏体。此时令钢材淬火到马氏体点以下,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导致所谓的“双相组织”。DP钢基体为软的铁素体,在其上分布硬质的马氏体,两者分别确定材料的低的屈服强度和高的抗拉强度。DP钢比传统的高强钢有更高的初始加工硬化率,所以有很低的屈强比,可以得到很大的延伸。DP钢中固溶较多的C,所以也是一种烘烤硬化钢,在经过烘烤涂漆后,屈服强度提高约100MPa。DP钢在

车辆冲撞这样的高速变形(正面冲撞变形速率可达1000/s)中,表现出比普通高强钢更高的强度,所以具有更大的冲击能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目前,最常用的DP钢的强度水平为490~780MPa,高达1170MPa的DP钢也已经开发出来。TRIP钢是一种由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多相钢,残余奥氏体的量可以达到20%。由于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即所谓的TRIP效应,会促进变形均匀分布,所以TRIP钢有很高的强度,又可以得到很大的延伸。DP钢和TRIP钢是制造结构件和加强件的重要高强钢。为了生产TRIP钢需要特殊的热处理装置和技术。

利用连续退火设备可以制造TRIP钢。在加热到高温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分解为铁素体和奥氏体。将钢板迅速冷却到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在随后几秒的热处理中,硬的贝氏体形成,碳在剩余的奥氏体中富集,添加一些元素可以帮助碳的富集。最终的室温组织是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

还有一类汽车结构件和加强件,由于要经过卷边成形和弯曲成形,所以要求具有性能均一、硬度均匀的组织,不希望有明显的硬相。这一类零件经常使用卷边成形性能优良的贝氏体钢。

6. 车体下部零件用高强钢板

对于车体下部的结构件,过去以沉淀硬化钢为主。但是,近年兼有强度和优良成形性能的DP 钢和TRIP钢的应用已呈上升的趋势。780MPa 超强钢板用于悬挂件和车轮等车体下部零件。超强的沉淀硬化钢和马氏体钢用于高刚性的零件,像缓冲器和冲击梁。1470MPa级的超强钢板用于震动吸收装置,如安装在缓冲器和车门上的防震冲击梁。

7. 耐腐蚀涂镀钢板

为了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能,70-80%的汽车板采用涂镀钢板。在连续热浸镀生产线上,钢板首先经过连续退火,以获得需要的力学性能。然后经过锌锅,在钢板表面镀锌(或锌的合金),利用喷吹空气或氮气的气刀控制锌层的厚度。最后,涂镀的钢板要通过平整机进行平整。尽管通过热浸镀的钢板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涂漆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尚不能满足要求,原因在于涂层是纯锌。为此,将纯锌层再加热到一定温度,将纯锌层变为一层锌铁金属间化合物。这就是所谓的合金化镀锌板(GA)。但是,由于镀锌层是由Zn-Fe化合物组成,性质极脆,可能在成形过程中发生粉化,即剥落现象。控制Zn-Fe化合物的组成,可以抑制粉化现象。Zn-Fe化合物可以依据化合物的成分分类为ζ相、δ1相和Г相。涂层的性能受到这些相成分比的显著影响。希望减少ζ相,因为这种相会增加摩擦阻力。同时也希望减少Г相,因为这种组织非常硬,不容易发生变形。

二、汽车用冷轧高强钢板的生产工艺

高强冷轧钢板要经过酸洗、冷轧、退火、平整等工序,才能成为供用户使用的冷轧产品。其中退火工序是决定冷轧板性能的关键环节。退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罩式退火工艺,另一种是连续退火工艺。罩式退火工艺主要用于生产深冲钢板,包括IF钢和BH钢。它的特点是处理时间长(20-30hr),冷却速度缓慢,但是由于可以对各个炉单独控制,所以灵活性较强;连续退火工艺处理时间段(几分钟),可以控制得到很高的冷却速度,由于冷却条件的控制受到炉体结构的限制,所以生产的灵活性较差。一般,需要相变强化的钢种,例如DP钢、TRIP钢只能通过连续退火进行处理。

1 罩式退火工艺(略)

2 连续退火工艺

连续退火生产线分为加热区、一次冷却区、过时效区、最终冷却区。

加热区又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预热段通常使用辐射管加热的加热段排出的废气对钢板进行预热。预热有3种方式,1)使用加热段的废气直接预热钢板,效率高,但是有钢板氧化问题;2)利用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空气,用空气预热钢板,效率不高,也有钢板氧化的问题;3)用通过热交换器的循环气体进行预热,效率最低,但是无板面氧化的问题。带钢在加热段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加热段带钢通过导向辊垂直布置,约20m高,折返几次,在带钢之间有辐射管进行加热。该段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约950℃,平均的运行温度在800-900℃之间。达到退火温度的带钢,在均热段保持在该温度下至少20 s,完成再结晶过程。在均热段折返的次数依据以最大速度通过时达到最小保持时间所必须的带钢长度确定。

一次冷却区分为慢冷段和快冷段。慢冷段带钢以低于1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50-670℃。它是快冷段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碳在奥氏体中迁移,改变奥氏体各部分的浓度。带钢部分是由于辐射冷却,部分是由于氮氢混合气体的软喷射冷却。快速冷却段对于退火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尝试过多种冷却方式,目前主流的冷却方式是气体喷射冷却。有两种气体在使用,一种是成分可控的氮氢混合气体,另一种是氢气。

在使用氮氢混合气体时,经过水/气体热交换器进行循环的高速气体直接喷射到带钢表面,通常这种系统可以达到70-80℃/s的冷却速度,但是循环风机的运行需要较高的能源成本(12kW/t)。使用氢含量50-60%的气体进行冷却时,由于氢的高导热性,可以将冷却速率提高到100℃/s/mm,由于氢单重较低,风机能源消耗可以大幅降低(4kW/t)。使用氢气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措施,冷却段必须与上、下游隔离开来,以便将氢气控制在冷却段内。

带钢与水冷的导向辊接触实现的辊淬冷却能量消耗低,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不过这个系统通常不太稳定。目前,Kawasaki开发了辊淬与氮氢混合气体喷射混合使用的系统;而NSC 和NKK则开发了辊淬系统。

还有其他3种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冷却速率,主要用于特殊的目的,不过它们需要随后进行酸洗。这3种系统是,1)水淬;2)热水淬火;3)水雾冷却。水淬法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冷却速率(500-1000℃/s),通常用于处理非常高强度的钢板。热水淬是将带钢进入热水中进行淬火,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板形非常好的钢板,冷却速率可以达到150℃/s,但是在500℃以下效果不好。NSC开发了水雾冷却系统,使用感应加热方式加热带钢。它适应于TRIP钢这样的带有加热的快速、终冷温度低的冷却过程。

过时效段。在快速冷却之后,晶粒尺寸固定了,但是脱溶的碳化物残存下来,应当尽量减少脱溶的碳化物。在过时效的过程中,这些碳化物将迁移到晶粒边界。最优的温度是350-400℃。在更高的温度下,碳化物将再一次溶解;在更低的温度下,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完成迁移。因此,过时效段是由一个或几个段构成,要配以足够的折返数,以利用最短的过时效时间使脱溶碳含量达到最小。

过时效过程应用于CQ级和DQ级的低碳钢板材。对于高强钢,在快冷区之后得到了需要的金属结构,目标温度低于300℃,以便防止任何“过时效”发生,这个区通常是使用电加热。

最终冷却区。在带钢离开密闭的炉子和保护性气氛之前,必须将钢板的温度降低到氧化极限之下,即低于200℃。如果平整机安装在退火过程的下游,必须将带钢在低于40℃的温度下,送进轧机。带钢通常使用气体喷射系统冷却到80-150℃,再进一步用水箱冷却到40℃。

DP钢和TRIP钢必须通过连续式退火进行热处理,以获得需要的组织和性能。

快冷段的冷却速度对于高强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连续退火线冷却速度偏低,影响高强钢板的研发和生产。在高强钢的制造过程中,有时需要将钢板以150℃/s的速度冷却。此时要求非常大的冷却能力。例如,厚度0.5mm的钢板,如果以150℃/s的速度从700℃冷却到300℃,热交换系数必须达到500W/m2K。利用以氮气为主的氮氢混合气体喷射冷却达不到这样的热交换系数,利用水雾或浸水冷却又有板变形和表面氧化的问题。为此,

正在研究开发喷射氢气的快速冷却方式。与以氮气为主的氮氢混合气体相比,全氢喷射冷却热交换系数非常大,在同样的喷射情况下,可以得到2倍的冷却能力。如果能够优化喷嘴的配置和喷射的速度,热交换系数有可能超过500W/m2K。喷射纯氢的问题是需要开发气封技术,以便将冷却区与加热区隔离开来。另外需要确保氢气循环系统的安全。这都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三、汽车用高强冷轧钢板的发展趋势

1.TWIP钢

由于环保和节能,需要减轻车体重量;为了安全和舒适,又会引起车重增加。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需要同时提高材料的成形性和材料的强度,实现材料强度和延展性的平衡。

近年开发的所谓TWIP钢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所谓TWIP,意即孪晶诱导塑性(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TWIP钢是以Fe、Mn为主的纯奥氏体碳钢,采用Mn可以扩大奥氏体相区,添加C不仅可以稳定奥氏体,而且可以利用C的固溶强化奥氏体。通过控制Mn(17-24%)和C(0.5-0.7%)的含量,可以得到最好的力学性能。与DDQ级冲压板相比,同样可以冲制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强度却要高出2-5倍;其抗拉强度与热处理钢相当,延展性却比热处理钢强10倍。

TWIP钢的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位错滑移。在变形过程中,非常细的孪晶在晶内发生,孪晶界和晶粒边界均成为位错滑移的壁垒,这会导致非常剧烈的加工硬化,其瞬时硬化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0.45)。这会抑制细颈的发生,从而导致TWIP钢非常强的加工硬化能力和非常大的延伸率。这种性能即使在高应变速率下仍然保持着,因而在撞击等高应变过程中,可以保证汽车非常高的安全性。这是TWIP受到青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热冲钢板

随着强度的提高,钢板成形性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形状冻结性变差,成形难度加大。同时材料成形力也增加,造成成形负荷增大,工具、模具的磨损和损坏严重。所以,近年开发了材料的热冲+随后热处理的新技术,以满足用户对进一步提高强度的迫切要求。这种技术应用于可以热处理强化的钢板,例如含B钢板,将其加热到900℃左右进行冲压变形,大幅度降低成形力,提高材料的成形能力,冲成零件后,立即利用余热进行淬火处理。目前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500-2000MPa。处理完的零件要经过喷丸处理,以消除氧化铁皮,改善表面质量。2006年初,POSCO的热冲零件厂投入生产,年产热处理零件300万件。

也有的热冲后,对零件的关键部位进行局部热处理,制成所谓性能TAYLORED坯料。

3.激光拼焊

汽车的一些零件各个部位可能有不同的负荷和不同的受力条件,成形方式也会有差异。为了节省材料、减轻车体的重量,希望零件的不同部位可以制成不同厚度和采用不同的材质。基于这样的想法,利用焊接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发出激光拼焊技术(TWB-Taylored Welding Blank),一个零件,可以依据其不同部位的负荷、受力条件、成形方式和难易程度,采用不同厚度、材质的材料,将其焊接起来,达到物尽其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4.液压管成形

汽车一些零件是先用钢板冲压成两个半片,然后焊接在一起,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件。由于焊接而成,工序复杂,强度和刚度均不理想。德国Thyssen-Krupp长期致力于发展液压管成形技术,通过焊接钢管技术、管件液压成形技术、管件激光拼焊技术、卷管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的开发,已经形成成套技术,并已经开发出概念车。通过应用液压管成形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零件的受力条件,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车体重量20-30%,成本稍稍高于传统车。目前已经在众多车辆上推广应用。

5.耐腐蚀钢板

由于高强钢板成分设计和变形规律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其涂镀过程有特殊的难度。首先,高强钢板采用一定含量的Mn和Si,也经常使用各种合金元素,由于不同元素与基本材料Fe氧化特性不同,一些元素发生选择性氧化,常常会在钢材表面形成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造成漏镀点,直接恶化材料的涂镀质量和抗腐蚀能力。其次由于高强钢板,如DP或TRIP,热处理的温度制度,特别是等温时效处理的温度,与涂镀的温度不一致,需要调整高强钢板连续退火和热浸镀的温度制度。此外,如何调整和控制高强钢板热处理的温度制度,实现需要的高冷却速率和柔性化的退火与热处理制度,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6-2025年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6-2025年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在未来10年中,汽车行业将经历深刻的变革,汽车制造、汽车公司以及消费者看起来都将完全不同。 技术将引领汽车行业的变化,而技术又将受到四大关键因素影响。 1、环保:消费者和监管机构都担心气候变化将对汽车制造商产生巨大压力,迫使其削减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行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比为22%。从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量将增长1.75倍。 2、便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环境越来越差。汽车保有成本在持续上升,而汽车95%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更高效地将汽车与需要它们的人匹配起来将创造出巨大商机。从2010年到2025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增长50%。日本民众每年因交通堵塞浪费的平均时间多达30小时。 3、安全:长期以来,减少交通事故始终是汽车行业的优先议程,但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对安全交通的需求正日益增加。到2025年,全球10%人口将是65岁以上老年人。交通意外造成全球每年50万人死亡,700万人受伤。 4、廉价:随着全球人均收入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也将随之上升。这些新的汽车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小而便宜的汽车。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3500万辆,印度为740万辆,全球超过1.2亿辆。 2025年的汽车将与今天的看起来完全不同,交通领域即将迎来的变革将驱动七大关键趋势发展,它们将在未来10年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 趋势一:汽车引擎效率更高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的担忧正推动整个汽车行业改变汽车驱动方式,对燃料燃烧效率和二氧化碳排量的监管正迫使汽车制造商研发效率更高的汽车发动机。到2025年,售出的汽车中,25%将配置电动马达,而今天这个比例仅为5%。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研发效率更高的内燃机,以便满足新的标准。开发替代汽车动力源(比如燃料电池)也将提高整体效率,但那只有当人们买得起的时候才会实现。日本政府已经为燃料电池汽车设定目标价格,2025年这种汽车售价为1.8万美元。尽管从全球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依然属于小众商品,但较低的目标价格将促使它们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对手。电源系统对比: 1、内燃机: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的整合将增加使用内燃机的汽车的燃料燃烧效率,这些技术包括汽油直喷、涡轮增压以及高速自动变速器等。 2、动力混合:动力混合汽车依赖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与电力组合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它们利用再生制动和汽车发动机为汽车电池充电。 3、插电式混合动力: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电动续航里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向: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三、安全技术发展方向: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 1886 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 21 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 .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色彩、纹理、质感、背景、阴影及运用三维视觉效果生成虚拟汽车车身造型并实施漫游。

车用钢板的知识普及

车用钢板的知识普及 钢板, 知识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现代汽车的钢板用什么方式防锈?为什 么有些轿车声称车身防锈蚀年限达10年以上? 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装配时镀锌面置于汽车内侧,提高车身耐蚀性能,非镀锌面置于汽车外侧,喷涂油漆。随着汽车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镀锌钢板不断增加镀锌层重量,还出现了双层镀锌钢板。但由于增加镀锌重量也会使电镀锌的电能消耗大幅增加,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一种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板,称为热镀锌钢板。这种镀锌钢板用连续热镀锌工艺:冷轧板(注*)→加热→冷却至镀锌温度→镀锌→冷却→矫直。为了满足汽车对镀锌钢板的各种要求,一些生产厂家在镀锌生产线上对镀锌钢板进行扩散退火等特殊处理,以使钢板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镀层,其特点是涂漆后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比纯锌镀层板要好。以后还出现了诸如“锌-铝-硅”、“锌-铝-铼”等合金化热镀锌钢板,使得热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成倍提高,与油漆间 的结合性能长期稳定。 目前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材料是影响汽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汽车中,车身材料占全车材料的很大部分。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经济性,减轻汽车重量是世界各大车厂的目标,近年来汽车上越来越多使用了铝或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例如奥迪A2全铝制车身,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更多的乘用车保险杠用塑料制成。在日益广泛使用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的形势下,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钢铁企业将面临直接的威胁。因此,研制和发展轻质、高强度的汽车钢板 成为多年来钢铁企业的一个热点。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汽车车身钢板的规格及选用

汽车车身钢板的规格及选用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现代汽车的钢板用什么方式防锈?为什么有些轿车声称车身防锈蚀年限达10年以上? 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装配时镀锌面置于汽车内侧,提高车身耐蚀性能,非镀锌面置于汽车外侧,喷涂油漆。随着汽车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镀锌钢板不断增加镀锌层重量,还出现了双层镀锌钢板。但由于增加镀锌重量也会使电镀锌的电能消耗大幅增加,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一种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板,称为热镀锌钢板。这种镀锌钢板用连续热镀锌工艺:冷轧板(注*)→加热→冷却至镀锌温度→镀锌→冷却→矫直。为了满足汽车对镀锌钢板的各种要求,一些生产厂家在镀锌生产线上对镀锌钢板进行扩散退火等特殊处理,以使钢板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镀层,其特点是涂漆后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比纯锌镀层板要好。以后还出现了诸如“锌-铝-硅”、“锌-铝-铼”等合金化热镀锌钢板,使得热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成倍提高,与油漆间的结合性能长期稳定。 目前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材料是影响汽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汽车中,车身材料占全车材料的很大部分。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经济性,减轻汽车重量是世界各大车厂的目标,近年来汽车上越来越多使用了铝或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例如奥迪A2全铝制车身,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更多的乘用车保险杠用塑料制成。在日益广泛使用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的形势下,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钢铁企业将面临直接的威胁。因此,研制和发展轻质、高强度的汽车钢板成为多年来钢铁企业的一个热点。 目前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凹痕,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 2010年收益为1.644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达到全球最高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了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其实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德国、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强国,除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外,还在于其背后“矗立”着一批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背后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支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短板”之一。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变之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困难,突出重围,中国零部件产业任重道远。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成中国汽车产业软肋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年产1800万辆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的配套要求。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未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而持续缩小,反而有扩张的趋势。 2011年9月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商务部机电司司长张骥在会上披露:“近六年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相反,汽车产品贸易的逆差不降反升,2010年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整车逆差240亿美元,零部件产品逆差15亿美元。”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差距更是惊人,比如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再比如车辆坐具,皮革和再生皮革,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车辆用的速度计,进口是出口的16.5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外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技术在内的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技术中,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高达60%。国内高端零部件产品,基本被外资垄断了,目前全中国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基 2保有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60万辆,即使按每年增长10%的保守估计,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13年也要超过2000万辆,一个国家的市场总规模与人口有密切关系,比如,中国有7亿部手机,钢铁产量为世界的48%,有近4亿网民,这些都是别的国家无法超越的。汽车产销量2010年将达到1500万辆,相应的汽车后市场也将呈现巨大的社会需求。 1、汽车市场发展潜力 (1)、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汽车量情况(1.86亿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6580658辆,与2008年相比,增加16692914辆,增长9.83%,增幅上升3.5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保有量为76193055辆,摩托车保有量为94530658辆,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40.84%、50.66%,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 (2)、全国机动车驾驶员1.88亿人 其中汽车驾驶员:1.3亿人, 2009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199765889人,与2008年相比,增加19105153人,增长10.58%,增幅上升0.2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驾驶人为138203911人,占驾驶人数的69.18%,是汽车保有量的1.81倍;与2008年相比,增加16111779人,增长为13.20%。 (3)、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1360万辆的水平,意味着今后几年也将维 持这一水平,或继续增长,它将带来迅速扩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 2、汽车售后服务高新技术化 目前,属于汽车工业本身制造的价值,在整个汽车成本中所占比例在减小,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像奥迪A6这样的产品其电子产品部分的成本,已经占整车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的材料、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追求时尚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加装和改装日益普及,包括高保真数字音响、无线通讯、网络电脑、GPS导航、DVD及电视等娱乐系统。 3、从修理为主向维护为主转变 目前,美国的汽车养护业,已经占到美国汽车保修行业的80%,年均收入超过数百亿美元。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车坏了才去修理的观念已经转变为,保正常使用,保性能优良状态,售后服务的重点转向了维护保养。 4、售后服务的远程化和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外汽车厂家开始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中国汽车用钢材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用钢材深度分析报告 新闻出处: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时间: 2006-10-19 09:00 汽车用钢品种构成 汽车用钢品种主要包括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用钢中的板材(包括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镀层板)是生产汽车的最主要原材料,发达国家板材产量的50%以上是供应给汽车制造厂的。目前,全球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所消费的钢材已超过了1亿吨,加上生产汽车部件所消费的钢材,全球每年仅汽车行业消费的钢材就超过1.5亿吨。用于制造汽车的钢板简称汽车板,制造一辆轿车约需使用薄钢板600~800kg。根据汽车板的使用部位是否暴露在外,又可将它分为汽车外板和汽车内板。其中,汽车外板是汽车板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通常采用德国标准称之为“O5”板,它要求表面无缺陷,同时还要具有一般汽车板所要求的优良冲压成型性、焊接性及耐蚀性。为解决腐蚀问题,新型的镀层钢板应运而生。目前,汽车制造业规定的汽车车体表面涂层耐蚀为5年、车体穿孔耐蚀为10年。为了保证人员的乘车安全,要检验汽车的安全性,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的实车正面碰撞破坏性实验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这也检验了汽车板的性能,对汽车板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虽然新材料将取代部分汽车用钢,但钢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汽车最主要的原材料,并长期稳定在60~70%的比例。钢铁是汽车安全、长寿及低成本的关键。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积极寻求减轻汽车自重的方法和途径。汽车工业用来减轻汽车自重的先进的高强度钢材主要用于汽车外壳和结构件,并和轻金属进行竞争。同时,夹层钢板也是改善刚度减轻汽车自重的另一种材料选择。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高强度钢在汽车中的应用将迅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5%。有人预计,到2010年,在通用汽车公司车身所用的材料中,双相钢可能占约45%,中强度钢约33%,低碳钢和马氏体钢各占约10%。 中国汽车板生产企业情况 自2002年起,宝钢已实现向南京菲亚特、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风神汽车、东南汽车、长安汽车、四川丰田及国内各

浅谈汽车发展文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汽车发展文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艺术设计1007班 姓名:黄艳琪 学号:201078250708 关键词:汽车,发展,构造,种类,保养,文化,标志,未来 摘要:汽车的发展,种类都非常之丰富,近几年来,汽车有着自己独立的运动及文化. 大家在不断的认识与接受。并应用在生活之中,与之惺惺相惜。这证明了我们的智慧与能力。要保持汽车的平稳发展,还必须要全面认识,个层次了解汽车及其文化,从而实施有效方略。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汽车现在及未来的走向。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前言: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它有着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正文: 一提到汽车,首先想到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1.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

汽车用钢板的品种

钢板是汽车的主要用材,按生产工艺分为热轧板和冷轧板,热轧板的厚度多在3mm以上,冷轧板在3mm以下。目前,汽车车身生产中,特别是冲压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其强度和钢度也能完全满足汽车车身的强度和钢度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焊接要求。随着汽车向安全环保节能目标发展的要求,冶金企业和汽车生产厂还开发出高强度钢板、深冲钢板、镀层钢板等新型汽车用钢。 (1)低合金钢强度热轧钢板 随着汽车向轻量化和节能方向发展,用高强度钢板生产汽车零件已成为发展趋势。热轧高强度钢板在载货汽车上用量很大,约占载重车用热轧钢板总量的60-70%。主要用于汽车车架纵梁、横粱,车厢的纵、横梁以及刹车盘等受力结构件和安全件。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我国已形成锰钢或锰稀土系列,硅—钒钢、含钛钢系列和含钒钢系列。 含钛系热轧钢板含钛热轧钢板在汽车上的用量很大。由于含钛钢板强度高,实际冲压性能好,不仅可大幅度降低汽车自重,同时,汽车使用寿命成倍提高。钢中加入钛,既提高钢板的强度,又改变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形态和分布。含钛钢板的冲击韧度很高。但热轧含钛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钛对温度很敏感,当终轧后冷却速座控制不当,会导致含钛钢板的头、中、尾的强度波动大,形成强度分布的盆形曲线。 热轧含铌钢系列为节约合金元素,降低钢的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外大量应用热轧含铌钢板。铌的强化能力大于钛,由于钛优先与氮化合并与硫形成钛硫化合物,直接增加了钛在钢中的含量。铌只是强化元素,要获得同级强度的钢板,钢中含铌量仅为含钛量的1/ 3左右,显示了含铌的优越性。 双相钢板其主要添加元素为Si、Mn、(Nb)、Cr。已形成了Si-Mn系、Si-Mn-Cr 系和Si-Mn-Mo系,有540MPa、590MPa和640MPa三种强度级别材料,强度和延伸率都很高、延伸率好、屈服强度较低,更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冷成形性,其重要特性是具有优良的翻边性能,很适合冲压翻边性能良好的部件。 TRIP钢TRIP钢是含有残余奥氏体的低碳、低合金高强度钢,主要化学成分为C-Si-Mn元素,强度级别为500 MPa-700MPa,强度和塑性配合良好,用于生产汽车的零部件。浦项钢铁公司现在正开发1000MPa级TRIP钢并己商业化。在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概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探讨我国汽车工业未来方向 关键词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正文 汽车是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 产量以百万计, 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 它的巨大市场潜力, 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 使之成为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发展汽车工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 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流水线大生产方式首创于汽车工业, 精益生产方式也同样产生于汽车工业;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它独特的“门到门”快速运送性能,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半径, 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 一,起步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是1953 年7 月15 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动工兴建。建国初期,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集中资金兴建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两个中型货车生产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6 年10 月开工生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行业步入快速稳定增长期。整个行业在经2002 年的爆发,2005 年的恢复性调整以后,自2006 年以来已经步入一个长达5~8 年(甚至更长)的稳定快速增长期。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为7802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 万辆,占83.81%。其中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3443 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4.13%。以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已从2001 年不到 2 辆,增加到2010 年的近15 辆。 二,发展中的问题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诞生至今, 已经年逾半百。但是她似乎还没有长大, 她伴随建国后的动荡, 走过了艰苦曲折的路程。 改革开放之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汽车工业一直生产着属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产品。汽车被定位为“生产工具”, 私用轿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奢侈品”而禁止生产。改革开放后,大搞引进合资,引进国外的资金与技术, 使我国生产的汽车跃上20 世纪90 年代的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 在质量、品种和规模上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差距更大。这就造成了同类产品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进, 甚至重复引进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汽车工业,落入了一个“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国际先进的汽车, 但却并未跳出这一怪圈。我国汽车工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国企,近年来更热衷于引进生产国外品牌的汽车。 三,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如一汽,广汽热衷于引进国外品牌,不外乎合资获利丰厚而又轻而易举。这样的举动使得“引进—消化”政策成了“只引进, 不消化”的空头口号。 对外方的技术依赖习惯愈加根深蒂固, 加上外方紧握技术大权, 使中方坠入“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第二怪圈”。这就直接性的导致了 我国汽车市场上外国品牌遍地开花,而国产品牌却很少的现状。虽然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沉溺于引进国外品牌,我国的民营企业却扛起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 的重担。 近几年来,解放、红旗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吉利、奇瑞、江淮却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论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 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 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倍受国人关注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现状发展特点趋势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美国车的气派、意大利车的浪漫、德国车的严谨、日本车的精明、英国车的高贵。中国没有成熟的汽车文化,但却有悠久的车历史,因此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1)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 ①白手起家建一汽 1953年建设一汽,1956年建成投产 1956年解放牌卡车诞生 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研制成功口号“出汽车、出人才” ②建设第二汽车厂 1.二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建起来的,背景是备战备荒,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军车 2.二汽的几上几下 3.“包建”是老厂负责新厂的产品设计、工厂设计、生产准备、培训和人员支援,直到调试投产。老厂可以包建新厂、小厂可以包建大厂、几个厂可以联合包建一个大厂 4.“聚宝”是将国内科研和大工厂技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新技术,通过试验后移植到二汽来,将二汽的产品的工艺确立在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上 (2)中国汽车工业的挫折 中国汽车工业刚创建不久,就遇到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到1966年,又遇到了十年动乱的干扰和破坏。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举步维艰,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 上世纪80年代汽车界传说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前看到的几乎全部是进口轿车,对此颇多感慨。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义愤填膺地指出,要立马横刀对轿车进口的审批斩尽杀绝。事实上也是如此,1983年到1987年,各部委还在热烈讨论是否应该发展轿车时,国外厂商生产的20多万辆奔驰、丰田、尼桑、福特……从中国人腰包里掏去了两亿美元外汇,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建设两个年产30万辆轿车的汽车厂(4)兴建轿车工业 ①1987年在北戴河举行决定中国轿车工业前途命运的国务会议,确立了一汽、二汽、 上汽三个生产基地。 ②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限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通知规定,除“三大”(长春、 上海、十堰)“三小”(北京、广州、天津)外,全国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轿车生产点上马。 ③通知分工明确:十堰的二汽轿车项目被定位为高起点,大批量,发展30万辆普通型 轿车,“2/3出口”;一汽是“3万辆中高档轿车起步,挡住进口”;至于上海,则根据原来中德双方的合同,“首先搞好国产化”,纲领规模3万辆。而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三个小生产点,由于都是既成事实,而且都已与外商合资,作为追加项目予以追认。

汽车行业未来趋势综述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车辆4班 雷珉 20110402425 摘要: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透析汽车发展,节能、环保愈发重要,同时得益于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不断智能化。 关键词:节能环保智能 一、当前汽车发展挑战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就我国而言,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有8500万辆汽车,而这仅为美国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此大的汽车保有量,在方便生活同时,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和可怕的环境污染。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东北的雾霾天气已持续多日,而我们所在的长沙空气质量全国最差。资料显示,过去5年,中国新增1 亿吨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的3500万辆汽车吞噬掉。如果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供应不起。由此可见,当前的汽车产业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必须进行相应进化,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不仅是合法上路的标准,更成为了当今及未来人们购买汽车的一大衡量标准。 二、汽车厂商的转型 为满足新形势下客户的需求,汽车厂商必须制造出更加节能、更加环保的车型。为此,各厂商做出了不同的应对,总的分3种:第一种是以法拉利为代表的豪华车厂商,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加装电机,减小能耗;第二种是以丰田为代表的传统厂商,现阶段以油电混合为主,柴油机为辅,并同时研发纯电动;第三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厂商,直接制造纯电动汽车。

透视未来,我认为汽车行业终归都会走向纯电动。纯电动虽然在现在看来,还不太成熟,不过相信通过研发终会突破技术难关。通过如今大火的纯电动车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秦,我们可以看到纯电动车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人们愿意花更高的价钱购买一部环保汽车。随着低价格、高能量和长寿命新型电池的研究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强烈呼声,电动汽车将逐渐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代步工具。 通过这次转型,我觉得汽车行业会迎来经济危机后的第二次洗牌,而这次考验的各厂商的反应时间。目前来看,日本厂商走在了前面,中国厂商比亚迪也相当有竞争力,而美国厂商因受经济危机打击,转型缓慢。 三、电子科技进入汽车行业 在热卖的特斯拉Model S上,中控台被一个17英寸的液晶屏占据,可以通过触控实现所有功能,科技感十足。这正是未来汽车的雏形,智能是未来汽车一大标志。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目前对智能汽车的研究,除了车企外,还有google等科技公司,以及一些高等学府,例如国内的清华大学。其中google X 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最为成功,以丰田为原型改造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能在加州合法上路,这标志着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汽车时代。 就目前而言,电子在汽车上的应用已非常之多,除去表面上的电子中控台、ipod接口,还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遍布车身,为我们的安全护航。但这种还不是完全的智能,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将像飞机那样成为电子集成物,具备主动驾驶能力。 四、中国汽车的未来 中国向来以高税收保护国内车企,但由于中国汽车起步较晚,以及整个中国这种环境,中国车企的发展十分缓慢。通过引进国外厂商,建立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长起来了一汽大众等企业。 混合动力汽车为我国本土品牌汽车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良机,我国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发展策略、方针和目标,也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现在,包括清洁柴油、混合动力以及乙醇、甲醇、二甲醚、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替代能源都有企业涉及,国家也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但是还没有哪种技术实现产业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能从一个制作电池的小公司,短短几年间把汽车发展的如此壮大。从F3到秦,比亚迪汽车越来越成熟。王传福表示,从今年起比亚迪将进入调整年,对管理团队和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并加强品牌设计,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交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口的膨胀,公交车的作用日益突出。公交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现阶段的公交车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但现在,公交车上经常出现找不到零钱、没座、拥挤~~~~等情况。而公交车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又排放出对人们有害的气体。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更对人类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公交车的未来发展路线上,智能化 ...的公交车会逐渐取代现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的 ...,环保化 ...,人性化 公交车,并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引言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既然公交车的作用是如此重要,面对目前公交车的状况,科学家们不得不创造出能够与时俱进的公交车。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公交车在这些方面的缺陷几乎都表现出来。21世纪意味着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哪么未来呢?公交车在未来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拭目以待。 1.公交车的节能环保化。 公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但是面对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人们是怎样面对的呢?下边的图反映了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二氧化 碳每天的排放量。根据科学家们的预 测,2010年世界各地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如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环境问 题十分突出的。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观念, 因此在公交车环保理念上要有质的突破。目前在杭 州有4辆公交车是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新型环 保公交车。开车的公交司机作了演示,并且重踩油 门时发动机声音不大,不是“轰、轰”的吼叫声, 只是“嗡、嗡”声。而在行车途中,天然气公交车 要比普通车稳,还有车的最大特点就是环保、低噪 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液化过程中大部分硫化物、炭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杂质已经被过滤掉了,因此,燃烧后只产生大量的水、二氧化碳以及微量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这比燃油车的正常标准要低。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动荡,作为实体的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前两个季度的汽车产销情况,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汽车市场的现状,同时结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中国汽 车市场在未来一年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世界和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总体情况 1.世界汽车产销情况 德国大众集团 2012年1-8月 大众全球汽车销量出色中国销量居首 为了追赶丰田汽车的全球销量,大众集团今年推出了许多重磅车型,严重刺激了全球市场的销量。2012年8月份,大众集团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约为23万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9万辆,同比增长约21%,达到两成以上的同比增幅,在7月增长速度放慢之后回归5、6月份的水平。今年1至8月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174万辆,而去年前8月累计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17.9%。 在中国等市场的支撑下,亚洲市场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幅同样达到17.9%,从168万辆增长到198万辆。德国本土市场,大众前8个月累计销量为792,300辆,较2011年前8个月的761,100辆同比增长4.1%,和此前基本相当。德国以外的西欧地区仍然为下降趋势,从133万辆同比下跌5.8%至125万辆。 中东欧区域增长依然强势,由340,800辆增加25.2%到426,800辆。欧洲整体销量为247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43万略增长1.7%。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前8个月从429,800辆同比增长24.5%至535,200辆。其中380,000辆来自于美国市场,较之去年同期的285,000辆同比提高33.3%。南美市场去年前8个月619,600;辆,今年同期678,600 辆,同比增9.5%。 2012年1-8月在中国销量174万辆,中东欧区销量426,800辆,德国本土销量79万辆,拥有如此销量业绩的大众,取代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奔驰 根据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奔驰品牌在美销量为23,156辆,同比增长7.0%,去年同期销量为21,645辆。2012年1-9月,奔驰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191,618辆,同比增长12.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70,037辆。 梅赛德斯9月在美销量(包括精灵smart和凌特Sprinter销量)共计25,980辆,同比增长8.7%;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14,331辆,同比增长16.7%,去年同期销量为183,690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