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彩云追月》

音乐教案《彩云追月》
音乐教案《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听: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二)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通过情景式教学,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了解并掌握切分节奏和前倚音,能用“X X X X X”节奏为乐曲伴奏。

3、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怀着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切分音,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学生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在歌曲中表达思念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寻找有关云或月的歌曲,听听唱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云月遐想。

师:伴着舒缓的旋律,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来到浩瀚的天空。(点击课件,出现云的图片)

1、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欣赏一组月亮图片。

3、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截取1小段)

(1)师: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忽进忽退,夜空中的一对好朋友,这么美的的景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2)它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到这段民乐合奏中寻找答案吧。

(3)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彩云追月》,该曲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写。原为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课件播放)

(3)师提问: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提供学生选择的答案:节奏:平稳的多变的自由的

情绪:雄壮的抒情的活泼的

速度:中速稍慢较快

(二)渗透音乐知识——切分节奏。

1、认识切分音、切分节奏

(1)师:刚才这段美妙的音乐中有一个节奏频繁出现,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X X X,指明切分节奏。)

(2)师:切分节奏中强且长的音叫做“切分音”,它改变了基本的强弱规律,它从弱起过渡到强又回到弱。包含切分音的节奏叫切分节奏

(3)学生自己拍打节奏。

(4)教师示范。

2、尝试用切分节奏为乐曲伴奏(一小段伴奏)

师:让我们尝试着用它来为一小段旋律伴奏。(播放歌曲《彩云追月》伴奏音乐片段)

(三)新授歌曲《彩云追月》

1、师:作词家王付林主动为旋律配上歌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让我们细细听赏,歌曲《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听歌曲范唱。学生回答问题。(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3、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里,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师弹奏钢琴,请学生找出这首歌曲一共出现了几次切分节奏。

5、除了切分节奏,你还发现了其它哪些记号(波音记号、倚音记号)

6、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7、完整唱歌谱

8、完整演唱,找难点

(四)艺术处理

1、师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

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2、师:让我们带着思念亲人的感情跟音乐演唱歌曲。

(五)拓展歌曲

1、师:老师想请你们做一个小小设计者。老师这里有两个力度记号,中弱和中强。请你们按照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来设计一下。

2、加打击乐器演唱。启发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木鱼等伴奏。

(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

3、用口琴试着吹切分节奏6 1 6

(六)总结

师:浓浓的思乡之情,总能让人潸然泪下,望着远方的故乡和亲人,想到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团聚,也只能用歌曲来来抒发着思念之情。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歌曲《彩云追月》,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附注:(拓展歌曲中的2、3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