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_丁宏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_丁宏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_丁宏

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2期(总第45期)N.W.Ethno 2National Studies 2005.No.2(Total No.45)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

 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文章编号]1001-5558(2005)02-0069-09

●丁 宏

[摘要]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 文化认同;回族;伊斯兰教;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近代以来,"民族"作为西方民族国家话语中的一种分类系统,被引介到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成为国家分类体系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组织的民族识别,确立了中国境内56个民族成分。对于各民族的界定问题,学界一直存有歧义,其中对于回族的族性、认同等方面争论较多。如果用在民族识别中颇具指导意义的斯大林有关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衡量,回族就不能称为一个独立民族。它居住分散,经济生活与所在地民族的经济生活结成一体,且自形成始即使用汉语文。至于斯大林定义中"表现于共同文化心理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虽然许多学者将其纳入主观意义上的心理认同,但由于将这种认同设立在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从而忽略了回族文化的地域性与多样性。 ① 参见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J ].宁夏社会科学,1995,(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6,(2).

近年来,一些关注回族研究的西方学者强调,现代意义的回族共同体是国家人为建构

的结果,是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民族识别联系在一起的。

①这种观点高度强调政府的制度化动作对回族成员身份自觉和民族认同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其"所依靠的人类学方法,在考察更早时期出现在回民群体内的自我归属意识的历史状况及其演变方面,却又显得有点力不从心。"②

学界之所以围绕回族问题议论颇多,根本原因是,与中国被称为单一民族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回族有两大特殊性:其一,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分布的广泛性几乎与汉族相当(虽然回族人口还不足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在中国,几乎所有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内都有回族分布,回族拥有比其他任何少数民族都多且遍及全国的自治地方,包括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以及众多的民族乡。从人口上来看,2000年统计显示,中国共有回族人口约980万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是18612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3319%,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1819%;回族相对聚居的陕甘宁

青新的回族人口约为478万人,只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4817%。

③大多数回族人口主要处于和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混杂居住的状态。其二,回族是中国唯一一个自形成始即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中国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畲族、满族等,现在基本使用汉语,但这些民族在历史上都有本民族的固有语言。虽然回族的先民使用过阿拉伯语、波斯语及突厥语族

诸语言,但当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时候,使用汉语就是回族的一个重要特征。

④以上回族的两大特征———主要与汉族杂居又使用汉语,加上回族族源中融入大量汉族成员及延续至今的回汉通婚等事实,使得回族成为中国各民族中与汉族最为接近的民族。汉文化是回族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回族认同的文化符号。这种认同加强了回族与主流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回族发展自始至终与中国社会保持一致。由于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所以回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过程。从历史上看,回族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所以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较清楚的了解,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一、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

07— 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②③④[美]杜磊(Dru C 1Gladney ).中国的族群认同: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制造[M ].哈尔考特-布雷思出版社,1998.

姚大力."共同血统"与回回民族的认同变迁[Z].(本文为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

会学系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亚洲的族群性:理论与探索"参会论文,打印稿。

)参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普查资料[Z].表1~6"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民族的人口",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参见杨圣敏主编.丁宏副主编.中国民族志[M ]."汉语民族"部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5~67.

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文化认同的意义在于构筑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安全和稳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文化认同一定是自发的,与生存紧密相关的。

回族形成于中国,但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其特殊性,即回族不是由中国古代某个氏族、部落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以来自域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为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吸收、融合了中国境内多种民族成分(主要是汉族)逐渐形成的。回族形成过程中的时间跨度(经历了从唐代至明代几百年)、族源的多元化(包括西亚、中亚各族穆斯林及中国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回族先民初期入华时从事主要活动的流动性(经商、参加蒙古军统一中国的战争等)等方面的特点使这个形成于中国的民族注定不会固着于某一地域,而是适应环境及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需要,散居于中华大地。回族分布上的这种大分散格局,决定了回族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并与生存的空间融为一体,也决定了回族要与也是分布全国且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发生密切的关系。由于汉文化在质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之国家政权在正统的社会文化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其行政、军事权力直接干预民族的文化变迁,所以汉文化也就成为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当然,回族对汉文化的认同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唐宋时期,由于东西方海上贸易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为招徕客商,封建朝廷实行对外开放,致使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商舶云集,大批穆斯林商人东来侨居中国。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中国娶妻生子,永久定居,置产仕官,揭开了回族形成的历史序幕。这些东来的穆斯林牢固地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他们人数很少,也不具备形成为一个民族的条件,与中国是"客"与"主"的关系,中国政府以侨民对待之。据史料所载,南宋傅自得通判泉州时,"有贾胡建层楼于郡庠(即府学)之前。士子以为病,言于郡。贾资巨万,上下俱受赂,莫肯谁何。乃群诉于部。使者请以属公,使者为下其书。公曰:’是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立戒兵官即日撤之。"①可见当时人是将东来的穆斯林商贾视为化外人的。由于他们以经商为主,中国人多称之为"蕃商"、"蕃客"、"胡商"等,将其中留居不归者称为"住唐",其后代又被称为"土生蕃客",甚至出现"五世蕃客"的称谓。元代的"回回"和唐宋时期的"蕃客"不同,已逐渐脱去了侨居色彩,成为元代四等人中的一种———色目人。"元时回回遍天下",散居于全国各地的回回人和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一样,要想在这有着悠久汉文化传统的地方适应、扎根和发展,就必须学习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汉语和儒学。因为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在中国为官求仕必须精通儒学,入仕之途由儒不由蒙、回,即使蒙古族占统治地位的元朝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事实。当时,回回人中有特权的"世宦子孙"、"阀阅子弟"被允许和蒙、汉上层子弟同在国子监中学习,一般百姓的子弟则在普通学校学习。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政府创造了一种极为普及的教育形式———社学:"诸县所属村庄,五十家为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立为社长……每社立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

17—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①朱文公集[M ].卷九十八"朝奉大天傅公行状",转引自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Z].北京:中华书局,1977.

学。如学问有成者,由复官司照检。"①当时回回人遍及全国,"编民入社",这种社学即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场所。许多回回人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还有的回回人做了学官,主持学政,如伯颜子中是建昌教授,不忽木是回子祭酒翰林学士,铁木儿塔是奎章阁书学士。此外有不少回回人成为有名望的诗人、画家等,如萨都剌、高克恭可与当时汉族一流诗人、画家相媲美。明代,回族逐渐形成中国境内的一个民族。明初统治者禁止胡服、胡语、胡姓,不许回回人"本类自相嫁娶",其结果是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回回民族中国化的进程,回族中的汉化倾向更加明显,名字、服饰,特别是语言,基本和汉族无多大区别,步入仕途者也不在少数,如政治家马文瑞及著名清官海瑞即是如此。而回族文人则继续采用汉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出现了像丁鹤年、金大车、金大舆等知名的诗人。特别是李贽,他既是杰出的思想家,又是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堪称为我国文化思想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以上这些著名人物,无论是行事还是留下的著作,都很难找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却大都充满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与汉族士大夫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在回族形成发展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已经被逐渐内化到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念之中。回族同样认同忠君、报国、孝道等传统儒家思想,并由此延伸出对所居住国的强烈爱国情感。可以说回族最早的先民———唐宋时期入居中国的穆斯林———由于其"客"的身份,还不具备对入居国的爱国情感,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宋末"蒲寿庚降元"这样的事情。对蒲寿庚,后人记载多致微词,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对他叛宋降元的指责,因为这违反了中国忠君、报国的传统。但从历史角度来看,蒲寿庚虽在宋朝为官,但毕竟也属经商的"蕃人"。商人有商人的价值观,侨民有侨民的处境,不应该要求他一定要忠于某一个皇帝或某一个朝代。到了元代,回回人已经一改侨民身份,而成为元朝的"二等公民"。和蒲寿庚的降元相反,元亡时,有许多回回"殉国者"。如回回人这里迷失,曾任漳州达鲁花赤,史载:"明兵既取福州,兴化、泉州皆纳款,或以告。迭里迷失仰天叹曰:’吾不才,位三品,国恩厚矣,其何以报乎?报国恩者,有死而已。’乃拔佩刀刺喉中以死。"又有回回人

获独步丁,也在元朝为官,他在明军攻下城池时,"以石自系其腰,投井死"。

②可见元时的回回人已不再以外人自居,而将忠君、报国看成自己的分内之事,国家意识已深深注入他们的思想感情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回族发展过程中,这种国家意识形成为爱国主义传统,成为其民族意识的重要内容。

总之,由于回族文化根植于汉文化的土壤中,故表现了极强的汉文化色彩。但回族所以为一个民族,还在于它在与汉族共享汉文化的同时,自身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回回先民所以能在历史的偶然中聚合在一起,成为回族这个民族共同体,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教"发挥效力"的结果。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不仅在回族的精神世界占统治地位,是一种沟通回族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主要渠道,而且已成为回族世俗生活的准则,成为回族特殊的风俗习惯。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也是回族与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国民党时期虽然并不承认回回民族作为一个民

27— 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①②新元史?食货志[M ].

元史[M ].卷一九六"迭里迷失传",转引自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77.

族共同体存在,但称回族为"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至今,许多人认识回族的"少数民族"身份仍然根据其风俗习惯。而就回族而言,明代以前,无论是唐宋时期的穆斯林"蕃客",还是元代东来的回回人,他们虽然也感觉到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压力,但由于他们能够在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既保持民族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同时积极、主动地汲取汉文化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根本不用考虑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平衡问题。明代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回族人士面对伊斯兰教的弱化,开始通过在回族中提倡经堂教育等手段以加强伊斯兰文化认同,并将其作为保持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但总地来说,明代以后回族内部已经出现分化:一部分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回族)或者为环境所迫,或者由于本人的地位和思想的变化,开始主要以维护儒家思想为己任,对伊斯兰教多不认真遵守,与教义日益疏远,甚至隐瞒自己的穆斯林身份;另一部分人(特别是西北聚居区回族)对回族文化中的伊斯兰文化大力彰显,并将其作为抵制同化、保持民族个性的工具。以上这种分化进一步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个体回族之间文化认同的差异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差异有加大的趋势。面对回族文化认同中的这种差异,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说一些地区的回族汉化了,而另外一些地区的回族则更具有民族性。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其所代表的主流文化被视为优势文化,而向优势文化靠拢以求得自身被接纳的现象是世界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极端的表现是少数民族中一些所谓"强势群体"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中的非主流因素持鄙视态度,并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且表现得比主体民族更为夸张)。这种情况在回族中较为常见,它与回族广泛与汉族杂居、使用汉语等特点分不开,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汉文化对于回族的强烈影响。以往研究中为了证明回族的特殊性,多强调伊斯兰教在回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回族除了因强调祖先的阿拉伯身份而认同自己的民族成分外,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与伊斯兰教失去了任何联系。但他们的民族身份不仅为其群体所认可,也被国家制度化和合法化。我们这样讲,并不是想强调回族是完全被国家"制造"出来的,这其中,历史的记忆至关重要。此外,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也以其自身的汉文化色彩而与周围穆斯林民族相区别。可以这样说,伊斯兰教虽然同回族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它并非永远对每一个社会场景中的回族认同表述都具有同样意义,如同中亚东干族那样。在每一个场景中,回族都要向与其互动的异己强调那些最能表述他们自己的意义标志———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无论是东干人对汉文化的彰显,还是东南沿海回族对其阿拉伯祖先身份的强调以及西北聚居区回族对伊斯兰文化的坚守,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在心理上都认为自己是回族。也就是说,民族存在的实际意义并不因为民族成员内部的认同差异及地域差异而被忽略。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特征与其心理联系更加密切,外在的特征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但心理的认同则十分重要。

二、回族的文化认同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

伊斯兰教是一种外来宗教。由于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任何外来文化要想在这里扎根、发展,就必须努力适应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需要,否则就难以生存。世界三大宗教都传入中国,且都经过了中国化的适应过程。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最

37—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早,虽曾强调"佛道为至上道",但它在中国发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故以"佐教化"、"益国治"之表现而获得在华传播的成功,同时亦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形成了儒、释、道结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据可靠历史记载乃公元7世纪初景教东来,当时正遇佛教在华传播与发展的鼎盛。在这一处境下,景教采用了佛教文化之披戴,其汉译资料使用了大量佛教术语,借用了许多佛教概念和教义。此举虽利于其传入时站稳脚根,但当唐武宗毁佛灭教时,景教即遭灭顶之灾。而明清耶稣会士的来华之所以使基督教在中国的处境获得重要改观,与利玛窦等人改"西僧"为"西儒",采取对中国文化道统适应和认同之态度有关。后来一些传教士试图以"反儒"、"超儒"来维系天主教正统,结果在"天"、"儒"争道统中陷入窘境,被儒家卫道士指责为"用夷变夏","夺人国土、乱人学脉",天主教在华传播亦被视为"夷教乱华,煽惑浸众","惑世诳民,蠹坏国运","流惑天下,漫延后世",故而受到坚持抵制

和反对。

①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模式不同。它是由东来中国的中亚、西亚穆斯林随身携带而来,并没有传教士一类的传教活动,而主要是随着以回族为主的内地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也包括东乡、撒拉、保安三个民族)的形成而在中国扎下根来,并以这些民族为载体,以通婚及民族人口的自然繁衍而流传、发展和壮大。由于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主要以民间、民族的形式存在,所以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并没有与中国主流文化形成一种互动,而是一种单方面的适应。这种适应主要通过以回族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成员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而实现。所以,回族先民及回族成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直接影响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形式与特点。

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早期。当时还没有形成民族共同体,因此蕃客们的宗教信仰还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9世纪中叶,来华的阿拉伯人苏来曼在其游记中对广州蕃客的生活曾报导说:"在商人云集的广州,中国官长委任一个穆斯林,授权他解决这个地区穆斯林之间的纠纷;这是照中国君主的特殊旨意办的。每逢节日,总是由他带领全体穆斯林作祷告,宣讲教义,并为穆斯林的苏丹祈祷。此人行使职权,做出的一切判定,并未引起伊拉克商人的任何异议。因为他的判决是合乎正义的,是合乎尊严无上的真主的经典的,是符合伊斯兰教法度的。"②从中可见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蕃客所从事的伊斯兰教活动是严格意义上的阿拉伯式的。由于当时伊斯兰教在中国还主要局限在来华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中间,广大汉族人对其相当陌生,因此一些文献上往往把穆斯林念经、礼拜等活动,理解为"拜天"、"叫佛"、"敬事鬼神"等,这当然是伊斯兰教当初在汉族人知识领域中不甚确切的反映。

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政策,"因其俗而治其民",所以礼拜寺和佛寺、道观都受到政府的法律保护。伊斯兰教的掌教"答失蛮"(波斯语译音,指有学识者)还享有免除赋税之优待。元朝政府为加强对宗教的管理,还在中央设立了"回回哈的司"("哈的",阿拉伯语译音,指教法官),依伊斯兰教法掌回回人的宗教事务及刑名、词讼诸事,自治其徒。东来

47— 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①②卓新平.基督宗教在中国的文化处境[A ].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C ].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0~107.

文江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M ].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7.

的回回人入居元朝后,"乐居中土,皆以中原为家"。有元一代,全国分别设置了中书省(辖今北京、河北、山西和山东)和陕西、甘肃、辽阳、河南、四川、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岭北等十个行中书省,可以说没有哪个省没有回回人的足迹。有一定数量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就要修建清真寺。元至正八年(1348年)定州(今河北真定)《重建礼拜寺记》碑文云:"回回人遍天下","近而京城,外而诸路,其寺万余,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①元代的诏令、典章等文献中,称清真寺为"密昔吉"(阿拉伯语mesjid 的译音)或俗称回回寺,称掌教为"答失蛮"或"回回掌教"、"回回大师",把伊斯兰教法称为"回回法"、"回回家体例"等等。由于回回人遍及全国,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被人们广泛注意,所以从元末明初起,便把伊斯兰教称为"回回教"、"回回教门",后来又简称"回教",一直沿袭到近现代。

以上说明,唐宋至元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处境非常宽松。无论是唐宋时期的蕃客,还是元代的回回人,他们可以自由保持自己的伊斯兰教信仰,同时学习、吸收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虽然这两种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不同人身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没有产生多大矛盾,基本上是各自平和地发展,并逐渐形成回族的二元文化属性与认同。这种属性和认同在明代以前是通过华化的穆斯林以价值观念、行为生活方式等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基本没有外来的干预。但明代以后,在统治者的同化政策下,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回族学者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通过以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活动,将伊斯兰教由阿拉伯的形式和语言变为中国的形式和语言。在这些汉文译著中,回族学者虽然大量采用儒家学说,但并不是简单地袭用,而是在信仰、义务与善行方面坚持伊斯兰教教义信条,在寻求与中国传统文化协调的过程中,以伊斯兰教的基本要素做尺度,决定对中国文化的取舍,对所吸收的中国文化特质加以改造,以阐发伊斯兰教教理和哲学,同时也用伊斯兰思想发挥儒家学说,创立了既不同于一般的儒家学说,又有异于传统伊斯兰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地伊斯兰文化思想体系。特别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和皇权主宰一切的政治需要,回族学者在汉文译著活动中提出了"二元忠诚"的观念,即提倡"忠主忠君",实现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从"一元忠诚"到"二元忠诚"的变革,迈出了伊斯兰教儒学化以进一步适应中国社会的最大一步。回族学者根据经、训中穆斯林要热爱自己生长的土地、爱国是"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的教诲,将"顺从"的含义和范围进一步扩大。王岱舆说:"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乃顺主也,顺君也,顺亲也。凡违兹三者,则不忠、不义、不孝矣。"②至于顺主和顺君的关系,刘智进一步阐述说:"君者,主之影。忠于君即所以忠于主也。""一时不心于君,即为不贤,一时不合于君,即为不忠。""王者,代真主以治世者也。"③这种"二元忠诚"观念的提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封建社会中,回族对非穆斯林君主应持何态度的问题,对回族伊斯兰教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忠君是封建政治道德疆域中的一面旗帜,回族穆斯林要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图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顺从皇权。所以说"忠主忠君"思想的提出,

57—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①②③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A ].转引自杨怀中.回族史论集[C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111~113.

王岱舆.正教真诠[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88.

刘智.天方典礼[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29.12.

不但适应了中国封建统治的要求,也为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更好地相结合打开了方便之门,

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进程。

①总之,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对中国社会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与回族既认同伊斯兰文化,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认同关系密切。回族学者正是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理解和在儒家思想理论方面的深厚功底,才恰当地吸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和深奥哲理,从而把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结合了起来,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回族这个族体的存在,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结果。历史上,回族以自身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它不同于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而表现了极强的与汉文化结合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回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深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各民族中,回族缺乏聚族而居的地理优势,但其文化的特殊性使它以与汉族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生存模式区别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由于回族的二元文化认同,回族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回族成员自身所特有的二元文化特质自觉调节着回族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走向。如历史上,当以传播伊斯兰教为主要内容的经堂教育在一些回族地区发展到极致,以至于阻碍回族同中国社会的联系时,许多回族文人或大声疾呼,或身体力行,在回族中开始提倡新式教育。这种教育在重视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同时,倡导汉语及科学文化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回族所以能够很快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大多数回族成员的平均教育水平与汉族比较接近,就是与回族社会的这种"自觉调节机制"分不开的。

三、伊斯兰教与回族社会现代化

宗教与现代化皆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类自身的行为,它们皆深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制约,皆以各自所特有的方式反映着人类的意愿、情感和追求。因而,我们在评估二者的关系时,似应从某一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宗教传统来界定宗教,从宗教与社会的交互影响来分析

某一特定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宗教,进而观察宗教是否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相适应。

②从回族伊斯兰教历史的发展脉络看,适应中国社会环境是其存在的条件,而回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使得伊斯兰教始终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而促进回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今天,回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所以回族伊斯兰教如何适应现代化需要而发展,就成为回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事实上,"宗教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是被经济和政治决定的,是服从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正是这个规律决定着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要适应它所处的社会。"③从这个角度讲,适应现代化发展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伊斯兰教的愿望和要求,也符合伊斯兰教自身发展的规律

67— 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①②③参见金刚、刘明华.中国化: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J ].西北民族研究,2001,(2).

吴云贵编著.历史与现实中的伊斯兰[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2.342~346.

龚学增.社会主义与宗教[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59.

和需要。

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族传统文化也正是伊斯兰教在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为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文化变迁的经验。从另一个角度讲,伊斯兰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资借鉴的有利因素,将对回族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回族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传统文化中的伊斯兰教因素,伊斯兰教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更不是对立的。相反,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变通性及对"两世吉庆"的强调不可能置身于潮流之外,而且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促进回族社会的发展。当然,强调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应努力剔除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一切不利因素,实现回族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第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人们解放思想,锐意革新,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致力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要实现回族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回族社会现代化的基础。第三是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以提高回族社会的发展水平。第四是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提高回族的人口素质。

西方社会以现代化与国际政治的观点来检视当代伊斯兰文明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时,往往带有历史与文化的偏见,将伊斯兰视为西方的对立面,即所谓的"文明冲突论"。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断言,伊斯兰教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从伊斯兰的现代性意义来说,中国的伊斯兰未出现"伊斯兰与西方"式的意识对立,而且回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宗教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模式。研究这种模式并使其进一步完善,不仅对于中国回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且可为其他穆斯林社会提供借鉴。

[收稿日期]2004212223

[作者简介]丁 宏(1963~ 

),女,回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北京100081

About the Issue of Islam ’s Acclimatizing Itself to China ’s Society :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Identif ication of Hui

Di n g Hon g

Abstract :Hui is t he main carrier of Islam in t he inland of China 1Historically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 he cult ural identification of Hui That Islam could take root and burgeon in t he inland of China 1Discussing t he problem of t he Islam acclimatizing it self to China ’s Society ,f rom t he angle of cult ural identification of Hui ,may not only clearly know t he amalgama 2tion between Islamic Cult ure and Chinese Cult ure ,and grope a develop ment mode of t he Is 2lam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but also p romote t he flourish and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society of Hui fart herly.

K ey w ords :cult ural identification ;Hui ;Islam ;Chinese Cult ure

—77—丁 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近代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的形成

收稿日期:2001—05—21 作者简介:霍维洮(1956—),男,陕西绥德人,宁夏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民族史研究。 2002年第1期回族研究 N o.1,2002(总第45期) Researches on the Hui (G en ,N o.45) [回族历史] 近代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的形成 霍 维 洮 (宁夏大学历史系,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内容的扩展,必然在空间上演化为区域性特点。元明时期,宁夏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至清代,回族在这一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为基础的民族运动。这极大地改变了宁夏的地区特点,即由边塞区发展为回族聚居区。由此,宁夏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回族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正是她成立回族自治区域的历史基础。本文以民族史和区域史交叉的视角,阐述了回族社会发展对宁夏区域特点变化的推动,分析社会客观变化和人们主观认识在区域特点形成中的作用,得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对多角度认识回族史不乏意义。 关键词:宁夏;回族区域;民族特点 中图分类号:K 28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2)01-0020-05 1958年,宁夏成立回族自治区,成为省级民族 自治地方。这在宁夏历史和回族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回族自治区的设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结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产物。其民族自治的理论原则,已有比较充分的讨论;而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域的历史起源,学术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就后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宁夏区域特征的演变 宁夏自古为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之地,西 北各少数民族往返于此,民族变迁复杂,成分众多。中唐以后,党项人据有宁夏,使之成为西夏腹地。元灭西夏后,于其地大举屯田,宁夏地区之民族构成更趋繁复。当然,元代宁夏有大量回回军屯,伊斯兰教迅速传播。这是一个新趋势,是宁夏历史的转折性 变化,不过这个新的民族变化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岁 月才得以表现。 从民族史的角度看,元、明两代是宁夏历史发展的过渡时期。过去的那种北方游牧民族反复过往的过程被扼制,农业日益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社会趋于稳定。同时,回族正在发展,包括回族人口的增长和基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结构逐渐形成。文献中反映的回族情况显然超过了以往。但这时宁夏地区的总特点是边塞区,无论这里的马场、军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设置都突出地表现了这个特征。以明代而论,由于蒙古毗邻宁夏,故宁夏之政治地位在 于“捍御北虏,屏蔽中原”[1](P80) ,其任务在于“西北 据贺兰山,东南据黄河,屯大兵以御胡虏”[1](P85) 。入清以后,满洲统治集团与蒙古上层结成了紧密的政治联盟关系,兼以蒙古社会的衰弱,蒙古已不再是中原的威胁力量。所谓“国家德威远播西陲,万里外 ? 02?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 授课人:梁志勇(28号) 陈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丁莹(3 号) 授课时间: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 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 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摘要:八年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族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中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回族人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广泛开展民族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从而谱写了一曲回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八年抗战,回族,抗击日本侵略 正文: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历史向中华各族人民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回族人民除了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外,还多了一层民族压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指出:"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所以,"回族向以勇敢而不怕牺牲著名于世,苟能唤起回民之觉,将使革命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孙中山先生的这一高度评价和伟大预见,在此后的回族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 回族人民素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回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始终与爱国相联系。早在元代时,回回人即"皆以中原为家",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认同,伴随明清以来回汉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更为广泛密切的联系而愈益强烈和牢固。因而,即使在反抗民族压迫的残酷斗争中,回族同胞也能忍辱负重,置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于首位,真诚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近代回族知识分子丁竹园对回族人民爱国与爱教的精神曾有生动的概括:"在中国的清真教人,奉的是清真教,可全是中国的公民。能把国家维持得强盛了,教门一定能跟着发达。因此,既是中国人,就当同心努力地维持我们国家大事。没了国,还能保得住教吗?"所以,"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这已成为回族人民普遍的共识。 抗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已策划分裂中国的阴谋,派一些日本浪人到中国西北回民聚居地区活动,扬言日本要支持回民建立回教国家;"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成立由他们操纵的回教组织,到处煽动。能否坚持爱国立场,这对中国回民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马良等少数回族败类已经做了日本侵略者的马前卒,伪回教公会掀起反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鼓噪,一时十分猖獗。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回民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所热爱的,是他们世代生息于斯的中国,而不是子虚乌有的回教国。所以,不为敌人的蛊惑所动摇。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回民约有4000余万(一说为5000余万),占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回民问题,努力争取使全体回民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重要力量。1938年成立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即以"发扬教义,团结回教民众,协心救国"为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和抗日救国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回族民众。回族民众则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爱国兴教的愿望和决心。首先,回教领袖达浦生等人针对日本的分裂阴谋,组织回教救国宣传团和访问团,分赴信仰伊斯兰教的近东各国和南洋,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其次,伊斯兰教徒积极投身于抗日战场,救护伤员,救济难民。尤为感人的是,回教青年踊跃参加抗日军队,冲锋陷阵,英雄杀敌,他们的爱国精神彪炳史册。 日本人的反动宣传和分裂阴谋,不会使回民动摇爱国信念;日本人的屠刀和枪口,均不能吓倒爱国爱教的回族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里,广大回族民众始终保持坚定信念:"我中华回民皆中国之国民,生于斯、息于斯,与国家有绝对不可分离之关系,绝非外人阴谋谰言所可动摇。回教人民认为中华民国之休戚,系我全民族之休戚,祸福与共,兴亡有责,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看中国教育及中国式伦理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的结晶,它与中华民族一起成长至今。充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在纷繁各异的文化中体会到文化的博大与悠久。中国的文化在这片华夏土地上产生和演化,又养育着华夏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炎黄子孙。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的讲述要综合西方文化作以对比,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西方神话传说的讲解也是相当精彩,但我在此处只想简单讨论一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社会的几个问题,还有它们对于当今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具体到对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我们在看到一些现象之后应该主动去发掘、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我看到很多中国式过马路、看到很多学生期末复习“碌碌却无为”之后,就想去寻找更深一层的原因。在此,我想要谈论的两个问题很简单,第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导致的中国不同于西方法律社会的伦理社会,第二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中国教育模式。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存不足,讨论过程难免会偏移重心,有所疏漏,还希望老师在看完此文后给予一个小小的点拨,学生自当感激不尽。 接下来进入正文,在古代中国,一个农业国家,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在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里,商人不免收到轻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任何人出身于“耕读世家”,往往就引以为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对此就做出了简要而精辟的分析。而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也说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就是他在《乡土中国》中要讨论的乡土社会,所谓叶落归根,这样就造成了农民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在一些阶段中,各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与此同时,农民的扎根导致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与忠诚,除非有了大的战争不会离开自家土地,于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吃

回族文化和伊斯兰

回族与伊斯兰之我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目前有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满族等56个民族,我国的三大少数民族,为壮族、满族和回族,而我就是则是三大少数民族中回族中的一员。 回族在我国的历史很悠久,我国历史上的回族,以唐代和宋代为“侨民”或“先民”时期,十三世纪初又有大量西亚、中亚人随元军东迁,来到中国后,一般从事经商、工匠、官吏、学者、军匠、炮手、士兵等职,这些外来者通过和中国境内土著民族通婚,从而于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实际上,以宋代回族已发展为几个大的聚居区和一般民族形成的条件来衡量,则东南、西北和华北一些地区的回族便已形成。 提及回族想必很多人都会有所耳闻,我国大多数汉族同胞了解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从了解回族开始的,因为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另外我国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是回族,所以大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提起回族,很多人第一概念想起的就是伊斯兰教和回族不吃猪肉这两个思想。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我们认造物主即真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所以伊斯兰教在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

等,再者在我们的圣经《古兰经》的第六章一四五节中提到“血、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牲的,不可食。”“你们可以吃真主所赐给你们的佳美的食品,当感谢真主,如果你们只敬拜真主,那么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流血、猪肉,以及诵真主以外的名义宰的……你们不要信口胡诌说∶这是合法的,那是非法的,以假借真主之名而造谎,造谎者决不能成功。”所以上述是伊斯兰教教民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有的人所说的其他的一些歪曲的理解或者想法。 说起伊斯兰教,现在由于西方国家的舆论的传言把伊斯兰教说成是恐怖主义,其实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从伊斯兰教的教义,从崇尚绿色就可以看出,穆斯林是希望和平的。究其为什么会误解我在这里做一分析,做一自己的见解:在以伊斯兰教的观点分析恐怖事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恐怖主义一词的来源,恐怖主义是拉丁文TERROR,它的意思是恐惧与粗暴及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使用的暴力行为。除此之外,一些政府在境内甚至境外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恐怖为由将反对者杀害,因此,一般将这种行为称为政府恐怖主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罪行。 从对恐怖主义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明白,这种粗暴行径与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和平精神格格不入,伊斯兰教是以仁慈、宽容、和平、慈爱为根本的宗教,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不能把这个宗教与恐怖主义相提并论。在古兰经中要求先知要仁慈的对待全人类,真主在古兰经黄牛章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族汉语”

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 族汉语”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刘迎胜教授 一、古代亚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移民运动----13世纪回回人的入华 回族,又称回回。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多数是中国及毗邻的东亚地区的世居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但回族不同。回族的主体是由中古时代入华的外来移民的后裔形成的。 回回人的先民最早的族源是唐宋时代入华留居不归的蕃客中的穆斯林,他们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港市,聚居于“蕃坊”之中,尚处于外来移民的阶段。泉州保存至今的伊斯兰宗教刻石证明,这些穆斯林不论他们的实际种族背景是什么,其文化呈现阿拉伯、海湾地区的文明面貌。 应当指出的是,唐宋时代从海路入华的蕃客,并非都是穆斯林。泉州发现的宗教石刻证明,其中有许多印度教徒,因此这些蕃客并不能全都与回族的祖先划等号。同时,应当提及的是,唐宋时代的穆斯林蕃客虽然入华时代较早,但人数很少。在回族的族源中实际上占据着非常次要的地位。如无历史剧变和新的历史因素出现,这样少量人口的后裔,根本不足以在中国的环境中长期保存自己的文化,以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它们会与唐以前入居中原的北族与胡人一样,很快融入汉族之中。当代一些研究回族历史的论著,在论述回回人的早期历史时多将其重点过多地置于唐宋时代入华的番客,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偏向。 回族形成的最重要的历史契机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军事远征。回回人的主要族源是元代入华的西域人。回回人的故土----中亚与西亚的自然面貌与东亚有巨大的差别。那里远离海洋季风带,缺少自然降水的自然条件,使高山雪水融化形成的内陆河成为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在为数众多的大小内陆河的中下游,水流趋缓的地区自然形成了许多苇草、树木丛生的沼泽。经过人类的开垦成为宜于农耕的片片绿洲地区。这些绿洲为荒漠所包围与分割,面积大小取决于水资源的多寡,即便是最大的绿洲与我国东部的大江大河冲积形成的辽阔平原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面积有限的绿洲与小规模的社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不可能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因此绿洲居民自古以来就以外出贾贩传统----通过长途贩运来积累财富与补充生活所需。 中古时代最为引人注意的活跃于东西陆路商道的民族是粟特人与回回人。自北朝时代起,粟特人(九姓胡)就活跃于中亚----大漠南北----中原汉地之间。宋元时代,代粟特人而起的是回回人。从粟特人与回回人祖居地与其共同的善贾传统来看,他们应当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简言之回回人不过是伊斯兰化了的粟特人后裔而已。 如前所述,回回人先民的主体是14世纪上半叶大批随蒙古军进入汉地的西域人。成吉思汗在征服华北金统治区的大片领土之后,开始了其西征花剌子模之役。为时6年的西征使原西辽、花剌子模、古儿王朝、伽色尼王朝与波斯北部、太和岭(按,今高加索地区)、宽定吉思海(按,今里海)等周围大片地区成为蒙古人属地,生活于上述地区的大批穆斯林人口成为蒙古国的臣民。西征结束后,蒙古军的兵锋转向东方,大批新近进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以下人物不属于“立言”的楷模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将“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提出的是什么时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和谐世界”的理念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扬仁凤宽是多少? 分 ?A、 ?B、 ?C、 ?D、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学而优则仕”思想形成的始源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重本抑末”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扬仁风”是在北京皇家园林()中。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分 ?A、 ?B、 ?C、 ?D、

11.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以下属于中国思维特征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黄帝内经》中认为人的食道和肠道的比例为?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叶落归根的观念产生于?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5.与中国相比,西方的科技思维特征属于以下哪种?分 ?A、 ?B、 ?C、 ?D、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不断地得到了丰 富和升华。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的当代文化中,我们能看到时代进步的脚步,也能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悲凉。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社会的确无人能及,就连超级强国也只能望而却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我们过分追求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也使得我们的文化发展有些许的畸形。 首先是人们思想的物欲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人们秉着金钱至上的原则,不断地打破着自己的原则,违背自己的信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年头,教授摇唇鼓,为了赚钱;明星卖弄风骚,一系列的“门”事件发生,为了钱;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引人们关注,为了赚钱。这已经成了一个张口闭口就是钱的社会。“财产纠葛”,“拜金女”,“分手费”等专有名词不断地出现,感情成为了利用的工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免不了与钱扯上关系。 不仅是大人思想的物欲化,小孩子和青少年也是深受当今社会畸形文化腐蚀。由于网络的普及,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孩和青少年们被一股脑地灌输了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思想,以被动的姿态过早地接受了他们不该接受的事情,青少年原本该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断被荼毒,腐蚀。“非主流”“空虚”“颓废”“寂寞”等一系列的名词不断的出现,成为火爆名词。近几年来,超级女生、梦想中国等大型选秀活动造出了众多的星级人物。这在中学、大学里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校园,引得不少学生试图放弃学业去参加选秀活动。“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已经渐渐被遗忘了,人们越来越渴望一夜暴富。当今的青少年亦是如此,怕吃苦,怕努力,宁愿麻木也不选奋斗,让自己沉迷于网游,网络小说、玄幻小说,韩剧中,逃避生活。 再者是思想道德的滑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讲诚信、不顾责任、不凭良心的人和事屡见不鲜,整个社会充斥着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等思想,人们更是缺乏荣辱感、笃信潜规则,道德底线一再失守。如近期社会上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再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冷漠人心的小悦悦事件等关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_丁宏

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2期(总第45期)N.W.Ethno 2National Studies 2005.No.2(Total No.45)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  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文章编号]1001-5558(2005)02-0069-09 ●丁 宏 [摘要]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 文化认同;回族;伊斯兰教;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近代以来,"民族"作为西方民族国家话语中的一种分类系统,被引介到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成为国家分类体系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组织的民族识别,确立了中国境内56个民族成分。对于各民族的界定问题,学界一直存有歧义,其中对于回族的族性、认同等方面争论较多。如果用在民族识别中颇具指导意义的斯大林有关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衡量,回族就不能称为一个独立民族。它居住分散,经济生活与所在地民族的经济生活结成一体,且自形成始即使用汉语文。至于斯大林定义中"表现于共同文化心理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虽然许多学者将其纳入主观意义上的心理认同,但由于将这种认同设立在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从而忽略了回族文化的地域性与多样性。 ① 参见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J ].宁夏社会科学,1995,(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6,(2).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正确答案:A 2 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正确答案:D 3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C 4 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正确答案:× 5 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 1 《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A、赫斯特 B、贝内特 C、普利策 D、亨利·斯坦利 正确答案:C 2 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是()。

A、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 B、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 C、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 D、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 正确答案:D 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国内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B 4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正确答案:√ 5 《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 1 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 B、列维.斯特劳斯 C、泰勒 D、莫斯 正确答案:C 2 “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独特的地理环境 B、庞大的人口基数 C、特殊的政治体制 D、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 A、斗转星移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就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就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就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不就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与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就是就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与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就是物质的,还就是精神的,都就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就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与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就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就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就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就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就是地理阻隔,而就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就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与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就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就是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