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附图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附图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附图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组成的。

A、树冠

B、树干

C、树叶

D、树根

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植株的高矮

B、所处位置

C、茎的粗细

D、质地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之处有()。

A、都生长在土壤中

B、都有绿色的叶

C、都会开花结果

D、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发芽

B、生长

C、开花

D、结果

7、植物的生存需要()。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营养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

B、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C、都会生长发育

D、都

会繁殖后代 E、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9、世界上有些令人惊奇的植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

A、会捕虫的植物猪笼草

B、结“面包”的树

C、神奇的王莲

D、世界上最大的花

二、填空题。

1、树是()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的共同特征。

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的基本特征。

4、植物的叶一般由()和()组成,()上有叶脉。

5、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和()。

7、植物的一生是有()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

8、()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9、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紧压在树干上,先用()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10、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1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12、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和()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三、判断题。

1、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沉在水底的原因。()

3、植物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化比较明显,有的变化不太明显。()

4、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5、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冬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6、有的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7、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了成熟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8、世界上有生命短暂的植物,没有寿命很长的植物。()

9、古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与阳光的关系非常密切。()

10、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不会开花,它们用自己散发的孢子进行繁殖。()

四、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观察探究题。

1、观察校园里的树并写出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科学探究,对学生来说,喜欢动物是与生俱来的。秋天是动物活动频繁的季节,也是观察研究动物的好时机。本单元的

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一、多项选择题。

1、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

A、运动与休眠

B、呼吸

C、吃食与排泄

D、冬眠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部长有触角,胸部长有六只脚。

A、头

B、颈

C、胸

D、腹

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

A、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B、会运动

C、需要食物维持生命

D、会排泄废物

E、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F、会生长发育

G、会繁殖后代

4、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

A、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B、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D、把小动物们带回家饲养。

二、填空题。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的()中生长着不同的生物。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身体里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

中留下黏液痕迹。

4、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5、金鱼用()游泳,用()呼吸。

6、蜗牛的足叫()。

7、()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中。

8、( )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9、生物学家一直用画图的方法帮助他们观察动物或植物。一般先画出动物或植物的(),然后画出(),记下看到的每一个细节,最后作上()。

10、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11、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12、()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3、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朝生暮死”,说的是有一种昆虫——蜉蝣,它的寿命只有()天。

14、在脊椎动物中,寿命最短的是(),这种身长才几厘米的小鱼,寿命不到一年。

15、“老寿星”这个称号,受之无愧的要推爬行动物中的()了,它的寿命可达300年。

16、在热带水域,生活着一种体色鲜艳多彩的淡水小鱼,人们称它为();在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生活着一种样子奇特的鱼叫(),它的头像马,长长的尾巴,能卷曲绕在海藻等物体上。

17、生活在海洋中的(),是当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鸟叫()。

18、(),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三、填表题。

1、动物的共同特点。

蜗牛蚯蚓蚂蚁金鱼

运动用腹足爬行用脚爬行

反应身体收缩逃跑

食物菜叶等绿色植物甜食等

繁殖产卵产卵

四、判断题。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3、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水中的生活。()

4、金鱼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5、金鱼和蚂蚁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征。()

6、我们周围的植物丰富多彩,动物也是各种各样。()

7、鱼类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

8、昆虫没有鼻子,是用气管呼吸的,他们呢有特殊的呼吸系统,即由气门和气管组成的器官系统,气门相当于它们的“鼻孔”()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蜗牛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蚯蚓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组成的。

A、树冠

B、树干

C、树叶

D、树根

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植株的高矮

B、所处位置

C、茎的粗细

D、质地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之处有()。

A、都生长在土壤中

B、都有绿色的叶

C、都会开花结果

D、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发芽

B、生长

C、开花

D、结果

7、植物的生存需要()。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营养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

B、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C、都会生长发育

D、都

会繁殖后代 E、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9、世界上有些令人惊奇的植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

A、会捕虫的植物猪笼草

B、结“面包”的树

C、神奇的王莲

D、世界上最大的花

10、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

A、运动与休眠

B、呼吸

C、吃食与排泄

D、冬眠

11、蚂蚁的身体分成(),头部长有触角,胸部长有六只脚。

A、头

B、颈

C、胸

D、腹

12、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

A、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B、会运动

C、需要食物维持生命

D、会排泄废物

E、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F、会生长发育

G、会繁殖后代

二、填空题。

1、树是()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的共同特征。

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的基本特征。

4、植物的叶一般由()和()组成,()上有叶脉。

5、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和()。

7、植物的一生是有()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

8、()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9、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的()中生长着不同的生物。

10、蜗牛利用()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11、金鱼用()游泳,用()呼吸。

12、蜗牛的足叫()。

13、()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中。

14、( )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15、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16、()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三、填表题。

1、动物的共同特点。

蜗牛蚯蚓蚂蚁金鱼

运动用腹足爬行用脚爬行

反应身体收缩逃跑

食物菜叶等绿色植物甜食等

繁殖产卵产卵

四、判断题。

1、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沉在水底的原因。()

3、植物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化比较明显,有的变化不太明显。()

4、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5、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冬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6、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7、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8、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水中的生活。()

9、金鱼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0、金鱼和蚂蚁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征。()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蜗牛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单元概述:

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

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一、多项选择题。

1、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A、木头

B、纸

C、金属

D、塑料

E、玻璃

F、纤维

2、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

A、硬度

B、柔韧性

C、吸水性

D、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3、我们来造一张纸:()

A、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B、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C、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有的是人工制造的,像()。

A、金属

B、塑料

C、陶瓷

D、橡胶

E、木头

F、黏土

G、棉花

H、皮革

二、填空题。

1、()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材料的()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指的是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4、()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5、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有关。

6、()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7、()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可以重复使用。

8、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兽骨上刻字,后来在丝绸上记录,直到发明了(),书写和印刷才大大地方便了起来。

9、()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用黏土制成的()很容易碎裂,()经过加热,黏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了坚固的()。

10、()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11、(),作为记载文字的材料,它的发明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2、对材料进行复合,可以使复合后的材料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而且还可以节约资源,所以利用()改进材料是一种十分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方法。

三、填表题。

1、我们周围的材料。

木材纸金属砖头陶瓷塑料

容易被划出痕迹吗?

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容易折弯吗?

容易吸水吗?

四、判断题。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相同的用途。()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3、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4、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送回工厂的空铝罐经过加热熔炼后能够再制成铝材薄片,生产出新的铝罐。这要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源和能源。()

5、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就是不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因为它们不可以反复溶化成型。()

6、现在好多塑料用品都是用可回收的塑料制品再加工生产出来的,而且上面有循环利用的标识。()

7、古代的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膜抄纸——晒干成纸。()

8、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9、砖和陶瓷的生产都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10、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有的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气泡图中记下金属的特性。

2、在气泡图中记下塑料的特性。

3、在气泡图中记下木头的特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

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对比观察和从实验中获取证据,将

学生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

一、多项选择题。

1、物体可分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固定的形状,()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人体

2、水和油相比,在()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A、颜色

B、气味

C、透明度

D、黏度

E、液滴的形状

F、重量

二、填空题。

1、()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3、()和(),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4、()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水是一种(),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6、()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7、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空气中的成分大致是这样的:最多的是(),大约占78%;其次是(),大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占0.97%。

8、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终于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三、连线题。

1、液体石头

空气

固体醋

木头

牛奶

气体树叶

四、判断题。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不可以测量的。()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是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3、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

4、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5、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重。()

6、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

7、地球其实是一个“气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百的面积都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

8、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9、在测量液体体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0、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水珠。()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气泡图中记下有关空气的知识。

2、在气泡图中记下有关水的知识。

六、填表题。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状占据空间体积流动重量

固定不固定能不能易

压缩不易

压缩

能不能较重很轻

石头

空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

A、木头

B、纸

C、金属

D、塑料

E、玻璃

F、纤维

2、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

A、硬度

B、柔韧性

C、吸水性

D、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3、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有的是人工制造的,像()。

A、金属

B、塑料

C、陶瓷

D、橡胶

E、木头

F、黏土

G、棉花

H、皮革

4、物体可分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固定的形状,()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人体

5、水和油相比,在()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A、颜色

B、气味

C、透明度

D、黏度

E、液滴的形状

F、重量

二、填空题。

1、()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材料的()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指的是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4、()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5、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有关。

6、()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7、()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可以重复使用。

8、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兽骨上刻字,后来在丝绸上记录,直到发明了(),书写和印刷才大大地方便了起来。

9、()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用黏土制成的()很容易碎裂,()经过加热,黏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了坚固的()。

10、()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11、()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2、()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3、()和(),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14、()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5、水是一种(),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三、连线题。

1、液体石头

空气

固体醋

木头

牛奶

气体树叶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气泡图中记下塑料的特性。

2、在气泡图中记下木头的特性。

3、在气泡图中记下有关空气的知识。

六、填表题。

1、我们周围的材料。

木材纸金属砖头陶瓷塑料

容易被划出痕迹吗?

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容易折弯吗?

容易吸水吗?

2、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状占据空间体积流动重量

固定不固定能不能易

压缩不易

压缩

能不能较重很轻

石头

空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EF 3、ACD 4、ABCD 5、BCD 6、ABCD

7、ABCD 8、ABCDE 9、ABCD

二、填空题。1、活 2、生命体 3、共同 4、叶片叶柄叶片 5、叶芽

6、陆生植物水生植物

7、生命周期寿命

8、观察观察

9、白纸手指蜡笔

10、狗尾草 11、木质茎草质茎 12、水葫芦金鱼藻

三、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对

四、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13页上图

五、观察探究题。1、参考7页“树的观察记录”

第二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CDEFG 4、ABC

二、填空题。1、环境环境 2、反应 3、腹足腹足 4、反应 5、鳍鳃 6、腹足

7、蚯蚓 8、蚂蚁 9、主要形状各个部分标记 10、信息素信息素信息素

11、鱼类 12、金鱼 13、一 14、弹涂鱼 15、象龟 16、丽鱼海马 17、蓝鲸

蜂鸟 18、非洲象长颈鹿

三、填表题。1、参考39页或教师教学用书

四、判断题。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五、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27页下图 2、参考31页左下图

第一、二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F 3、ACD 4、ABCD 5、BCD 6、ABCD

7、ABCD 8、ABCDE 9、ABCD 10、ABC 11、ACD 12、ABCDEFG

二、填空题。1、活 2、生命体 3、共同 4、叶片叶柄叶片 5、叶芽 6、陆生植物水生植物 7、生命周期寿命 8、观察观察 9、环境环境 10、腹足

腹足 11、鳍鳃 12、腹足 13、蚯蚓 14、蚂蚁 15、鱼类 16、金鱼

三、填表题。1、参考39页或教师教学用书

四、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错

五、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27页下图

第三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 1、ABCDEF 2、ABCD 3、ABC 4、EFGH ABCD

三、填空题。1、物体 2、硬度 3、柔韧性 4、吸水性 5、材料 6、人工材料

7、塑料塑料 8、纸 9、砖砖坯砖坯砖 10、陶瓷 11、纸 12、复合法

四、填表题。1、参考62页或教师教学用书

五、判断题。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六、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49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2、参考52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3、参考58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 1、ABC A BC 2、ABCDEF

二、填空题。1、液体 2、空气 3、水空气 4、水水 5、液体 6、量筒毫升

7、氮气氧气 8、伽利略

三、连线题。1、液体:水、醋、牛奶;固体:石头、木头、树叶;气体:空气

四、判断题。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五、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75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2、参考66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六、填表题。1、参考82页下表或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四单元

一、多项选择题。1、ABCDEF 2、ABCD 3、EFGH ABCD 4、ABC A BC 5、ABCDEF

二、填空题。1、物体 2、硬度 3、柔韧性 4、吸水性 5、材料 6、人工材料 7、塑料塑料 8、纸 9、砖砖坯砖坯砖 10、陶瓷 11、液体 12、空气

13、水空气 14、水水 15、液体

三、连线题。1、液体:水、醋、牛奶;固体:石头、木头、树叶;气体:空气

四、看图回答问题。1、参考52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2、参考58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3、参考75页气泡图或教师教学用书

五、填表题。1、参考62页或教师教学用书 2、参考82页下表或教师教学用书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doc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6分,2′×13)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 (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等。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食物)和(氧气)。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3′×8) 1.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是相同的。( ×) 3.种子在土壤中是先向上长出茎,发育成幼芽,再长根。( ×) 4.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 √ ) 5.所有的植物都是用种子来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6.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显微镜看。( √ ) 7.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 √ ) 8.所有的植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 ) 三、单项选择题。(15分, 3′×5) 1.凤仙花的身体由( C )个部分组成。 A.4 B.5 C.6 2.牵牛花的茎是( B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缘茎 D.匍匐茎 3.解剖凤仙花应( B )撕下花的各个部分。 A.从内到外 B.从外到内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A )。 A.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B.选种-下种-放土-浇水 C.选种-放土-浇水-下种 5.凤仙花的果实是( A )的。 A.椭圆 B.圆 C.圆柱形 四、简答。(35分) 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5分) 答: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20分) 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 集 乡 王 寨 小 学 年级:三年级 教者:耿志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新教材)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19分) 1.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 ,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 8.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10分) 1.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选择题(14分) 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 C. 沙子沉在水底 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 B.加水再搅拌 C.加热蒸发 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冷水中的糖块 B. 热水中的糖块 C. 温水中的糖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 B.温度对水溶解食盐的量有影响 C.把物体切碎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盏酒精灯为另盏酒精灯点火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2.《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学情分析】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水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①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②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 带走一定的热量。 ③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2、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3、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投影) 同学们,我们的衣服脏了都要洗一洗,衣服湿了,但是晾一段时间,就会干了。我们村西的大坑或是低洼地,大雨过后都要存许多水,可是雨过不多久,水都干了。针对这些现象,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 二) 探究活动 1、教师用湿手在黑板上写一水字,学生观察这字。 2、说说你的发现,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说明了什么? (三)看书学习 1、了解“水”到哪里去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到哪里去了。 (四)讨论交流 找自然界中的蒸发想象 (五)小组合作 1、猜想:水分蒸发的快慢是不是都一样?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举例,如,同样多的水,一个放在 茶缸中一个放在脸盆中,进行观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实验课下完成,并且作好记录)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水蒸气 水分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第二课:水沸腾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观察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要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要 会描述看到的现象.蒸发和沸腾的比较,要能通过对比找到物理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本节是学生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从实验中得出液体有一定的沸点的结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定要注意观察到.测量水温的方法。 【课题】:水沸腾了 (二)实验 方法1、根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实验.酒精灯的使用,要实验前讲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例,说明正确的点燃、熄灭的方法,对于不正 确的方法,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注意安全方面的原因和使用外焰提高温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会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记录每 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再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根据图象上的特点总结出水沸腾的 特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提出一些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可以有:酒精灯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温度计应当如何使用;观察随着加热的过程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观察沸腾现象,描述沸腾过程;沸腾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用图象表示沸腾过程,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什么. 二.沸腾 方法1、学生思考沸腾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在 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且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温度叫沸点,教师再提供关于沸点的一些资料,学生阅读,形成关于液体有沸点,并 且温度固定(在标准气压下)的观念,结合实验结论,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 关于液体的沸腾和沸点的知识可以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学习,教师制订学习课题, 学生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得出一些结论.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沸腾沸点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新审定)

三年级上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水 等级 一、我来填空: 1.冰是态的水,水是态,水蒸气是的水。 2.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与的高低以及是否有关。 二、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下表,未填入方框不得分。 1.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过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 A.太阳把水吸收了 B.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C.水掉到地上了 2.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好杯口并扎紧,乙不盖,两杯均放在通风向阳无雨处,两天后 A.甲杯中的水更少 B.乙杯中的水更少 C.两杯一样多 3.一般情况下,在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沸腾,这时的温度是 A.约100℃ B.一定是100℃ C.不确定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确定 5.水通常会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A.0℃ B.100℃ C.50℃ 6.水结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确定 7.试管里的冰融化成水,液面会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8.水和冰的变化中,起作用的是 A.温度的变化 B.容器的变化 C.体积的变化 9.下列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有 A.食盐 B.红糖 C.味精 D.三种都能 10.把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相同的水中 A.食盐溶解得多些 B.小苏打溶解得多些 C.无法比较 11.可以把沙子和食盐分离的方法是 A.用筛子筛 B.用磁铁吸 C.放入水中过滤后蒸发 12.分离食盐和水时,应在什么时候熄灭酒精灯火焰 A.水干后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 C.等酒精灯自然熄灭 13.乒乓球被踩瘪了,怎样能恢复原状 A.再踩一下 B.放入热水中 C.不要了,重新买新的 14.撕纸和捏橡皮泥 A.只是形状变化了,本质上没变 B.纸和橡皮泥巴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纸和橡皮泥了 C.一点变化都没有 15.天上有下不完的雨,是因为 A.天上的水很多 B.水通过三态变化在不断循环 C.天上的雨会下完的 三、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答案填入方框,否则不得分。 1.用湿布擦黑板会在黑板上留下水迹,过一会儿水迹就不见了,是水被黑板吸收了。 2.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到水面上产生许多白汽,这就是水蒸气。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 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2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3、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糙米做的饭没有精米做的饭好吃,说明糙米的营养没有精米的营养好。() 2、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 3、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是我们的眼睛。()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 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 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 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谁选择了它们》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七课。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第六课后,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特殊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对环境造就生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课从同一种类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丰富学生对环境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以青蛙为例,从天敌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颜色的草地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青蛙。第二环节以狐狸为例,从气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从而逐渐丰富学生对自然选择的认知。第三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对生物的选择。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针对环节一,调查了学生见过的青蛙以及见到的地方,发现学生见过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有较大的联系。大部分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蛙有保护色,这样不利于被天敌发现。然而,学生对于保护色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或者是书本上得知,对于保护色形成的背后原因不甚理解。因此,本课设置了青蛙被捕杀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以及推测的过程中体验青蛙保护色的形成原因之一,了解自然因素对青蛙的选择。环节二,学生基本上知道气温对动物身体大小、体毛的浓密长短等外形特征的影响,但对于动物裸露在外的器官大小、体形等因素是否受气温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观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认识。环节三,学生对人工选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经验是零散的,没有建构到概念体系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教科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砖和陶瓷都是____材料。 4、____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5、我们用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6、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____速度。 7、空气占据一定的____,空气的体积是可以____的。 二、判断 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 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 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2、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 A、透明 B、有条纹 C、在水中漂浮 3、你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茶杯 C、筷子和牙刷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5毫升水大约是() A、一小勺 B、一杯 C、一瓶 6、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的金属的()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7、下列物品中哪能一个吸水性更好() A、塑料 B、牛皮纸 C、餐巾纸 8、判断物体的沉浮,主要看物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有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填写,体重,身高厘米。 2、自制的降落伞要增大留空的时间,可伞面,重物的重量。 3、含较多蛋白质的食物有,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有等。 4、土壤是由水、、、等组成,是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的。 5、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可采用或的方法。 6、使水风车转动的更快的方法有、。 7、从食物标签中我知道了食物里有、、、、、等营养成分。 8、人体可分为、、、四部分。 9水的特征:、、、……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水和空气相同的性质是() ①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②无色③无味 2、一个人的一生中身体特征可以改变的是() ①指纹②身高③双眼皮 3、下列做法有利用土壤保护的是() ①植树种草②不经处理的垃圾随便丢弃③砍伐森林 4、下列应用浮力的是() ①使小水轮转动起来②气球飘在空中③使水风车转动起来 5、区别苹果和香蕉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胡几种方法() ①2种②1种③3种 6、下列三份食物适宜用做晚餐的是() ①一袋牛奶两个鸡蛋100克米饭200克白菜炒牛肉水果100克 ②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一个馒头100克水果菜适量 ③面包100克鱼、肉各100克馒头2个水果适量 7帮助馒头上餐桌的顺序是() A、收割 B、上餐桌 C、面粉加工 D、面粉运送 E、播种管理 ①E→A→C→D→B ②D→E→C→A→B ③C→E→A→D→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1、为了健康,我们要按时睡觉,起订和积极锻炼身体。() 2、水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力量。() 3、量身高时,没有卷尺可用绳子和直尺代替。() 4、植物有根、茎、叶、花、种子五大器官。() 5、铁制品在水中一定会下沉。() 6、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 7、肉的蛋白质最丰富了,所以要多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前的()里。)每小题2分,共24分) ()1.水沸腾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会产生热气 B.杯底有气泡产生 C.温度会降低 D.温度为100℃ ()2.在进行“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时,可以用来取食盐。 A.手 B.勺子 C.搅拌棒 D.吸管 ()3.教室内的冰在的环境中能完全融化成水。 A.0℃ B.10℃ C.-10℃ D.-2℃ ()4.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用手捂 B.用电吹风吹 C.太阳晒 D.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5.温度计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6.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在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向烧杯中加入的食盐量要相同 B.加食盐时不需要等前一份食盐完全溶解 C.用搅拌棒用力搅拌,洒出一点没有关系 D.可以一次性将食盐全部倒入烧杯 ()8.海水是咸的,因为含有大量的盐分,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D.加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有固定的体积,水蒸气也有固定的体积 B.自然界当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 C.纸折成千纸鹤、橡皮泥捏成小熊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了 D.沙子和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10.石棉网的作用是。 A.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B.加热的更快 C.隔热 D.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 11.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比小苏打溶解能力强 B.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 D.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2.以下四人中谁嘴巴里的糖果融化的最快。 A.小红,把糖含在嘴巴里 B.小明,把糖含在嘴巴里同时用舌头搅拌 C.小强,把糖含在嘴巴里嚼碎后用舌头搅拌 D.小月,把糖含在嘴巴里后嚼碎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水在自然界有态、态、态三种存在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如湿衣服变干、、等。 3.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当水沸腾后不变。 4.水变成水蒸气,状态由变成;冰融化成水,状态由变成。 5.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但也有一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常见的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等,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等。 三、连线题(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