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濒临东海,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该省采矿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明嘉靖年间丽水地区曾年产白银9万两。但黄金地质工作开展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已探明的几处独立金矿床,都是近十余年工作的结果。

黄金资源现状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30处,其中金矿床16处,包括岩金矿床11处(中型1处,小型10处),小型伴生金矿床5处,分布于21个县(市)。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55.351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4 480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14%,居第23位。全省保有储量42.51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27.104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07%,居第24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36.866吨;伴生金保有储量5.660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36.548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5.968吨。据目前正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13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3吨。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6个,皆为岩金矿山(中型1个,小型5个),生产规模740吨/日,生产能力1185公斤/年,占有储量19.855吨。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647公斤,居全国第17位,矿产金产量875公斤,居全国第10位。“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产量为990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隆起构造带上,介于秦岭、南岭两个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之间。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以绍兴一江山深断裂带为界分为浙西北及浙东南两个区域。元古宇、古生界在浙西北区广泛发育;浙东南区除元古宇变质岩外,绝大部分为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侵入岩以燕山期最发育,多呈岩株或岩枝产出。岩性从酸性、中酸性至基性、超基性及碱性皆有,而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类分布最多。

浙江省金矿床主要类型有:

1、产于元古宇双溪坞群变细碧一角斑岩中的金矿如绍兴中岙金矿。金主要赋存于石英脉或硅化破碎带中。

2、产于元古宇双溪坞群混合石英闪长岩中的金矿如诸暨璜山金矿等。

3、产于元古宇陈蔡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中生界火山岩中的变质热液叠加火山热液改造型金矿如遂昌银坑山金矿等。

4、产于中生界上休罗统流纹一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中的金矿矿化往往产于断裂带或爆破角砾岩筒中,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等,如龙泉八宝山金矿等。

浙江金(银)矿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

1、江山一绍兴深断裂带的北西侧、扬子准地台东南边缘,金矿化主要赋存在元古宇双溪坞群浅变质岩和基性火山岩中,多受断裂控制,如西裘、中岙等金矿。

2、江山一绍兴深断裂带与丽水一余姚深断裂带之间的龙泉一诸暨元古宇陈蔡群古老基底隆起带。该区变质岩零星出露,外围有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分布,在其接触部位断裂、破火山构造、火山洼地、火山通道发育,银坑山、八宝山等金矿床分布在本区内。

3、浙东南沿海的温州一镇海大断裂带附近,受火山构造控制的铅锌矿床有伴生银(金)矿化。

已知金、银矿床(点)集中产在龙泉一诸暨隆起带上,这与元古宇双溪坞群、陈蔡群中金银丰度较高有关。江绍大断裂以东,自西向东出现Au,(Co,Ni),Cu—Au,Ag一(Au),Pb,Zn—Ag,Pb,Zn规律性的空间分布,江绍大断裂以西的钱塘台褶带,金银共生,伴生于碳酸盐岩系金属矿床中。在成矿时代上,由早到晚,金成矿作用逐渐减弱,呈现了单一金向金银矿、伴生金矿的演化规律,而银矿恰恰相反,成矿作用逐渐增强。

金矿的分布受地层、构造、火山岩控制,已知金银矿化主要赋存于双溪坞群火山岩及石英闪长岩,陈蔡群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上侏罗统磨石山组上段凝灰岩及流纹斑岩、霏细斑岩中。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附近,正向(隆起区)与负向(拗陷区)构造的接壤部位,变质岩基底隆起边缘的中生代火山岩带是成矿的有利地段。火山机构重叠、火山穹窿与火山洼地接壤处、破火山口地区往往矿化发育,某些火山通道往往直接控制矿(化)体。

陆相火山岩区的浅成热液型金矿床在世界分布较广。8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6个世界级金矿,其中有4个就是此类金矿床,如日本的菱刈金矿、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利海尔岛金矿等。我国浙江陆相火山岩分布广泛,找金矿的潜力较大,虽然目前未有重大突破,但应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在火山拗陷的隆起地带,即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系盖层不厚,有下伏元古宇陈蔡群变质岩系出露,且火山机构发育的地区,应注意寻找“银坑山式”金矿床。在火山洼地边缘发育有厚度巨大的磨石山组富晶屑熔结凝灰岩或碎斑流纹岩的破火山口地区寻找“八宝山式”金银矿床。在浙东南沿海及邻近地区具有‘‘大岭口式,,金银矿的成矿条件,是找矿的远景区。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湖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南,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湖南黄金资源较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始于战国,盛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全省共产黄金32万两。1940年产金60296两,是解放前湖南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矿储量增加较快,黄金生产迅速发展。 黄金资源现状湖南省金矿资源产地多,分布广,类型较齐全。岩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湖南北部地区,砂金矿床分布在湘、资、沅三水系中。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787处,其中金矿床77处,包括岩金矿床44处(大型1处,中型12处,小型31处),砂金矿床18处(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2处),伴生金矿床10处(大型1处,中型4处,小型5处),共生金矿床5处(大型1处,中型3处,小型1处),分布在全省62个县(市)中。 -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268.720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36.752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5·55%,居第5位。全省保有储量为215.41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02.922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44%,居第5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71.319吨,砂金保有储量26.407吨,伴生金保有储量74.131吨,共生金保有储量43·558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34.649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80·766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22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85吨,其中‘‘八五”期间可新增金矿储量44吨。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20个,总生产能力为2175公斤/年,占有储量67·063吨,其中岩金矿山17个(大型1个,中型1个,小型15个),生产规模635吨/日,生产能力1610公斤/年,-砂金矿山3个(大型1个,小型2个),生产规模180万米s/年,生产能力565公斤/年。在建和“八五”拟建矿山9个,预计“八五”新增生产能力为1304公斤/年。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2045公斤,居全国第9位,矿产金产量979公斤,居全国第9位。“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产量2383公斤。湘西金矿为年产黄金万两的矿山。 金矿地质特征湖南省地跨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相变化大,岩浆活动频繁、强烈,且岩石类型多,成矿条件较为有利。 湖南省境内含金地层在区域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由北往南,由东至西控矿地层由老至新。变质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控矿地层为中晚元古界冷家溪群、板溪群和震旦系下统一套含火山碎屑的泥砂质沉积变质岩。微细浸染型金矿赋矿层位为泥盆系。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内。湖南最早出现的武陵、雪峰构造运动和加里东构造运动所形成的东西向构造隆起区和北东向构造隆起区,以及上述两组构造联合形成的弧形构造隆起区,是金矿集中分布的主要构造部位。受上述构造控制的成矿有利部位,主要是两组断裂交汇部位、多次活动的断裂带、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线转弯的突起部位、背斜轴部或穹窿状隆起及背斜倾伏端的断裂带。湖南省岩浆活动,从雪峰期开始,不同期次、不同岩石类型的岩体广泛分布。除了变质热液型金矿和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一般远离花岗岩类侵入体外,其它类型金矿,如岩浆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金矿与岩浆侵入活动关系非常密切。长期的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南省金矿主要成矿期是雪峰期和燕山期。

中国银矿产资源的现状

中国银矿产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开采和利用银金属最早的国家之一。 十九世纪末叶,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找矿勘探和采矿技术的银矿山,同时能够生产白银。当时有河北承德三山银矿山(1882年)、广西贵县天平寨银矿山(1889年)、广东香山天华银矿山(1888年)以及吉林天宝山银矿山(1890年)等。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有了现代科学理论武装的地质勘探队伍,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找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发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的矿产资源,但却没有银矿找矿的报道,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 1975-1980年,世界银矿的储量由18.66万吨提升到25.27万吨时,中国还没有一吨银矿储量的资料。当时已发现了并勘探世界级的超大型铅锌矿——云南金顶铅锌矿(伴生Ag品位10.4g/t)和号称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甘肃厂坝铅锌矿以及广东凡口铅锌矿(共生Ag品位102g/t),银矿资源量达到了5000t,却没有找到对银矿找矿有贡献的记载,因为那时国家还没有提出独立银矿的工业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矿产资源的认识产生了影响。 1982年,地质矿产部在广西博白召开了全国银矿的地质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独立银矿的概念。独立银矿是指矿石的银品位和储量均达到了工业独立开采利用的要求;共生银矿是指除银元素外,还共生有其他金属组分并达到工业生产要求;伴生银矿是指银元素含量较低,达不到独立开采利用的要求,只能在开采其他主要产品时顺便回收银。当时确立了银的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位Ag=40g/t 可采品位Ag=100g/t 1987年,全国储委又把边界品位为:40-50g/t,工业品位100-120g/t。 1989年国务院成立了“白银地质勘查基金委员会”,确定了银矿勘查工作条例,对重视白银找矿并有成果的单位予以奖励。在条例上第一次明确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伴生银矿的概念。1990年国家制定了《银矿地质勘探规范》,进一步强调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和伴生银矿的地质勘探工作要求,并确定了独立银矿、共生银矿和伴生银矿的勘探指标。 独立银矿:Ag品位大于150g/t 共生银矿:Ag品位在100-150g/t 伴生银矿: Ag品位小于50g/t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几个定义 二、矿产资源 1、铝矾土(Bauxite) 2、黑煤(Black Coal) 3、褐煤(Brown Coal) 4、铜(Copper) 5、钻石(Diamond) 6、金(Gold) 7、铁矿石(Iron Ore) 8、锂(Lithium) 9、菱镁矿(Magnesite) 10、锰矿(Manganese Ore) 11、矿沙(Mineral Sands) 12、镍(Nickle) 13、磷矿石(Phosphate) 14、页岩油(Shale Oil) 15、钽(Tantalum) 16、铀(Uranium) 17、钒(Vanadium) 18、铅、银、锌(Lead, Silver, Zinc)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是澳大利亚财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开采的矿产资源大部分出口。2002-03财年,矿产品出口占澳大利亚年出口总额(包括服务出口)的37%,约549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国生产总值(DGP)的8%。 为了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我们把澳大利亚近年来已探明的矿产品资源逐一列出,以方便查阅。同时,我们尽最大努力给出了各矿产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也尽最大努力给出各主要生产企业,方便有兴趣的单位联系。 一、几个定义 1、证明有经济意义的资源(economic demonstrated resources) 指测定(鉴定)资源时,市场存在,资源提取(开采)后,按市场的价格销售有利可图;同时,提取(开采)资源的技术可行或可以获得。 2、证明有次(亚)经济意义的资源(subeconomic demonstrated resources) 指资源虽然存在,但条件达不到“有经济意义”的标准。从经济因素方面看,在资源提取(开采)时,市场不稳定,无利可图;从技术因素方面看,提取(开采)技术不成熟,或投资与技术的成本过高。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1、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岛内主要金矿类型,分布在昌江一东方县,严格受区域性戈枕断裂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该断层上盘北东向的次一级裂隙中,少数产在北西、南北或东西向裂隙中。围岩为眼球状、条纹条带状混合岩,一般以矿体为中心向外依次出现含金黄铁矿糜棱岩一含金硅化黄铁矿碎斑岩一弱硅化黄铁矿糜棱岩一正常混合岩。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矿体一般长150—250米,厚1—2.5米,平均品位2—20克/吨。本类型金矿床是80年代岛内发现的新型金矿床,具有规模大、品位富、易采易选的特点,典型矿床有抱板、土外山、二甲、不磨等金矿。 2、石英脉型以层间裂隙石英脉为主,典型矿床以定安县富文金矿为代表。矿区位于雷鸣盆地西北边缘与琼中复式花岗岩基的外接触带。矿体产于上白垩统报万群含钙质粉砂岩底部层间裂隙和花岗闪长岩内,产出形态有整合型和交叉型两种,以整合型为主,呈北北西向展布。主要矿层有两个,第一个层位是紫红色粉砂岩与钙质页岩的夹层,另一个层位为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多数矿体走向在320—340。之间,倾向j匕东,倾角15—34。。矿脉长50一900米,厚度一般为0.15—0.30米,矿石平均品位金为17—38.5克/吨,镌80克/吨,铅2—4

墨西哥矿产资源概况

墨西哥矿产资源概况 来源:资源网作者:刘增洁发布时间:2009.09.28 墨西哥为拉美经济大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其工业部门齐全,工矿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主要有石油以及与石油有关的炼油、石油制品,石油化工部门,还有采矿、汽车、纺织、化工等部门。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左右。墨西哥为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银、石油、石墨、天然碱、硅灰石等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2007年受世界矿产品价格大幅度增长以及美国经济恢复的影响,墨西哥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 3.3%,达18900亿美元。矿业产值增长2.5%。 一、资源储量 墨西哥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铀和煤;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金、银、锑、汞、钨、钼、钒等;非金属矿产有硫、石墨、硅灰石、天然碱和萤石等(表1)。其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有:银位居世界第2位;铜、石墨和天然碱位居世界第3位;硫和重晶石位居世界第6位;钼、铅和锌位居世界第7位;锰位居世界第8位,石油位居世界第17位。 墨西哥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会估计,其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28亿吨,居世界第8位,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5.9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3位。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00年对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所作的评估,墨西哥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为31亿吨,天然气为1.39万亿立方米。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8年报道,截至2008年底,墨西哥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39亿吨,居世界第17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727.0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1位。主要的含油气区为:东北部气区、坦皮科油区、维拉克鲁斯油气区和南部油气区。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科阿韦拉州和南部的瓦哈卡州;金矿主要分布在中央高原和西马德雷山脉, 最大的金矿是墨西哥州的雷亚尔--德奥罗矿。西马德雷山区储藏着铅、铜、锰、锑、钨、锡、铋、汞等有色金属, 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分布地区。 二、矿产勘查 2002年以来墨西哥不断增加矿业投资(不包括油气)(图1),2007年矿业投资为15.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9%。其中勘探投资为1.89亿美元。 2007年墨西哥共有204个矿业公司对410个项目进行勘探。 2007年墨西哥矿业从业人员为29.2万人,比2006年增长4.7%。 2007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勘探和开发投资为123亿美元,共获得15个油气发现,其中石油发现5个,陆上4个,海域1个;天然气发现10个,陆上7个,海域3个;油气发现主要在墨西哥湾、韦拉克鲁斯州(Veracruz)和北部地区的Burgos盆地。 2007年该共钻探了659口新井,其中探井49口,开发井610口。 三、矿产品生产与消费 墨西哥是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多种矿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银、铋产量居世界第2位,天青石产量居世界第3位,产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有:镉、水泥、铜、氟石、石膏、锰、钼、盐、硫、石油和锌。 墨西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世界第6位和第12位,2007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总收入为1122亿美元。 2007年世界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墨西哥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表2)。 1.主要能源矿产 煤2007年墨西哥煤炭产量较2006年增长9.2%,达1188.7万吨。主要的生产企业为Minera

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祖国第一大岛。它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是台湾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台湾采金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是我国产金最多的省份之一。19世纪80年代,在基隆河上游和中央山脉的一些溪流就有小规模的民采砂金矿。此后,于1891年在铺设铁路时发现了基隆河砂金层,次年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采,1894年,在基隆河上游的台北九分首先发现了原生金矿,1895年发现了金瓜石大型金矿,1905年在第一长仁发现了铜金矿体,以后在金瓜石矿区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矿体。金瓜石金矿的发现,带动了台湾采金业的迅速发展。金瓜石矿床开采最盛时期,月处理矿石量达10万吨,曾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型金矿山,金及副产铜的产量均曾居全国第一位。 台湾省含金石英脉及砂金分布广泛,已查明的金矿石量约为700万吨左右,平均品位在4.8克/吨左右,金矿储量主要集中在金瓜石一带,除金瓜石矿区外,尚未发现其它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由于金瓜石金矿经几十年的开采,金矿保有储量日渐枯竭,目前仅余矿石量20余万吨,正由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继续开采提炼,年产黄金5千余两。据报道,近年来,金瓜石矿区的找矿工作又有新的突破,台湾地质工作者在金瓜石矿区发现产于火山岩与沉积岩接触带中的含金石英安山岩沿着主断层面继续向南伸展,目前已初步查明金矿石总蕴藏量约为3千万吨,平均品位2克/吨。这一新发现}I起了台湾矿业界极大兴趣,正策划投资开采,古老的金瓜石金矿山将焕发出第二青春。台湾省1987年的黄金产量为208.28公斤。 台湾属于新生代(喜山期)地槽褶皱带,从东至西大致可以划分为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大南奥变质带、西部海岸山脉冒地槽、台彭坳陷四个带。在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与大南奥变质带间是著名的台东大纵谷,是太平洋板块向西推移俯冲在亚洲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板块缝合线。由于俯冲带上部受到挤压,俯冲角度变陡,近于直立。岛内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发育,主要为一组呈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平行构造。台湾省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台东大南奥群变质岩系,时代为古生代一中生代,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建造一碎屑岩建造。台湾省广泛出露的是新生界地层,第三系以海相碎屑岩建造为主,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第四系为现代松散砂砾层。台湾省侵入岩不发育,仅在大南奥群变质岩北部和南部分别有少量燕山期酸性岩和基性岩侵入,还有少量的喜山期超基性岩类出露在大纵谷之南。 台湾省金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产于第三系碎屑岩一火山岩接触带中的石英脉一浸染型金矿,主要产于台湾北部基隆火山岩分布区内的金瓜石、九分、武丹坑等地,其矿体赋存在第三系中新统都恋山组石英安山岩与大港口组砂页岩的接触破碎带中,金矿脉多呈不规则的扁豆状或圆筒状,系第四纪基隆火山岩浆侵入中新世砂岩与页岩中,经热液变质及接触作用形成硅化砂岩及石英安山岩而形成金矿。主要工业矿物有自然金、硫砷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伴生有方铅矿、辉锑矿、重晶石、明矾石、高岭石等。自然金粒度很大,肉眼可见,重达20两者不少,最大者达63公斤。自然金成色在700—900之间,矿石一般含金4.8克/吨,在金瓜石矿区曾发现含金20—1000克/吨的富矿段。另一种矿化类型是现代砂金矿,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地区的河谷或阶地上,如淡水矿区,金品位较低,通常在0.4克/米s以下,且规模较小,无法进行工业开采。 台湾省金矿的成矿时期主要是新生代,金矿的形成与板块俯冲所产生的新生代火山活动有着密切的关

浙江省概况

浙江省概况 人口:200年,常住人口4677万,居中国各省区第10位; 2008年11月1日,常住人口5166万; 2009年末,常住人口5180万,全省户籍人口为4716.18万人 占地面积:10.18万平方米 简称:浙、越 境内最大河流(最长也是流域面积最大的): 钱塘江(钱塘潮被喻为浙江人的拼搏精神) 境内最高峰:黄茅尖(1929米) 少数名族:畲、回、壮、苗等53个少数民族 省树:樟树 省花:兰花 省特色树:金钱松(吉祥之树)、银杏(长寿之树)、 毛竹(富民之竹)、榧树(造福之树) 省特色花:梅花(高洁之花)、荷花(清纯之花)、 桂花(天香之花)、山茶花(幸福之花) 地标:杭州湾跨海大桥 东西南北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 陆域面积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 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杭州:省会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电子商务之都,生活品质之城 宁波:工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台州: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 温州:民营企业之都 绍兴:古城 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中国极限之都 具体行政区划如下:

杭州市,区号0571,车牌号浙A;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淳安县 宁波市,区号0574,车牌号浙B;辖6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 温州市,区号0577,车牌号浙C;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 嘉兴市,区号0573,车牌号浙F;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海盐县 湖州市,区号0572,车牌号浙E;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 绍兴市,区号0575,车牌号浙D;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越城区┃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绍兴县┃新昌县 金华市,区号0579,车牌号浙G;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 衢州市,区号0570,车牌号浙H;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 舟山市,区号0580,车牌号浙L;辖2个市辖区、2个县: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台州市(台,音tāi),区号0576,车牌号浙J;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临海市┃玉环县┃三门县┃天台县(台,音tāi)┃仙居县 丽水市(丽,音lí),区号0578,车牌号浙K;辖1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

巴西矿产资源概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巴西矿产资源概况 巴西的矿业生产目前正处在上升期。巴西的矿藏很丰富,现生产70 多种 矿物,其中金属矿有21 种;铌、钽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锡和石墨储量占 世界第二位,铁矿资源占世界第五位。它目前的生产矿山有1900 多个,但主要是一些生产非金属的小型矿山,如花岗岩、装饰用的石材和高岭土矿山。近年来巴西发现了大量的铝土矿和铜矿资源,使巴西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铝和铜资源的供应国。由于国际价格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上升,巴西2003 年的矿石与金属的生产总额比上一年升高2.8%,其产值达到了241 亿美元。 巴西的矿藏主要分布在南部与东南地区,主要产地是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保 罗州,但是最近几年,巴西在巴拉州和亚马孙州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进行地质勘探,希望在那里找到尚未发现的矿物资源。巴西主要的装饰石材生产基地是巴伊亚州,采矿设备的主要制造中心是圣保罗州,其次是贝洛奥里藏特。 从1995 年起,巴西最大的采矿公司-CVRD 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铁 矿生产商。10 年来,外国资本返回了巴西,但这也促使巴西的所有权的大量集中,10 家大公司占领了市场53%的份额,而且最后激发起产品大量出口。巴西2003 年所有矿物和金属的总出口量比2002 年上升22%,其出口额总量达到173 亿美元,最终贸易收支创历史纪录,盈余46.5 亿美元,为上一年的2。出口的矿物主要是铁矿石、铝土矿、高岭土和按标准规格尺寸生产的建筑用石材。而接受这些出口矿物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 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经济部长Wilson Nelio Brumer 说,由于大公司不再需要政府的支持,他们现在集中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对中小企业,州政府提供技术研究班给中小企业培训人员,帮助地方中小企业公司去销售它们的产品,甚至组织经营业务旅行,把中小企业推向国外。其目的是要给中小企业的经营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一、红河州矿产资源简介 红河州地处滇东、滇东南、滇西三大成矿带交接部。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很丰富,是云南金属矿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州有矿种49种,已发现各类矿床(点)600余处。有色金属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霞石矿综合开发的潜在价值达5万亿元,煤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探明各种金属储量2.84亿吨,其中有色金属673万吨,贵金属7270余吨,黑色金属2.77亿吨,稀有金属3.69万吨。非金属矿173亿吨,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43.16亿吨,保有储量41.91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 7.5%,居全省第三位。全州共有煤矿床(点)62处,煤矿区22处,已经形成年产800余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境内煤矿开采条件较好,主要煤矿区均有公路、铁路通过,煤层埋藏较浅、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矿有开远小龙潭煤矿等。小龙潭煤矿储量12亿吨,该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6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大型露天开采煤矿之一。 红河州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矿种多,资源配套程度高。已探明储量的30余种矿产具有资源结构上的综合优势,主要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合多,综合利用价值和就地配套程度高,有利于相互结合发展矿产品化工业、精深加工等矿业延伸产业。二是资源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已发现的矿产地遍布全州13个市、县。红河以北地区是锡、铜、铅、锌、钨、银稀贵金属及锰、煤的集中区:红河以南为铜、镍、金、铁及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个旧矿业经济区是我州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区,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锡储量居全国首位。霞石储量24亿吨,其中,三氧化二铝5.4亿吨,氧化钾2.82亿吨。霞石开采已列入国务院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域规划纲要,并通过了省级可行性研究论证,具有长远的开发前景。三是主要矿产在全国、全省资源优势明显。个旧的锡,

广东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广东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濒临南海,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广东金矿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成矿地质条件较优越,已相继查明了一批金矿床,特别是“六五”期间河台大型金矿床的发现,使广东成为我国新的重要黄金生产基地。 黄金资源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90处,分布在45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43处,包括岩金矿床25处(特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9处),砂金矿床7处(中型1处,小型6处),伴生金矿床6处(中型2处,小型4处),小型共生金矿床5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63.66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8.530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32%,居第20位。全省保有储量为51.88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49.611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31%,居第21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39.700吨,砂金保有储量8.071吨,伴生金保有储量4.996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63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38吨,主要来自河台、东坑、九龙等矿。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建成岩金生产矿山2个,生产规模260吨/日,生产能力375公斤/年。目前在建岩金矿山3个,“八五”期间拟建岩金矿山3个,预计“八五”期间新增生产能力为920公斤/年。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90公斤,居全国第26位,矿产金产量189公斤,居全国第19位。预计“八五”末期矿产金年产量将达1194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广东省金矿主要分布在粤西及粤西北地区,占72.1 %;其次是粤中地区,占18.3%;粤北地区占5.2 %;粤东地区占4.4%。集中在粤西云开隆起区与粤中凹陷区的过渡带附近。新华夏系北北东向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控制了金矿带的分布。在东西向断裂带或北西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往往是金矿床(点)的密集区。原生金矿分布在震旦系地层中的占28%,寒武系地层中占30.8%,泥盆系地层中占18.6 %,石炭系地层中占10.2 %,其他时代地层中占12.4 %,6。 广东省金矿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伴(共)生金及砂金;次要类型有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岩型等,但只见金矿化,没有成型金矿床。最近又发现了微细浸染型金矿。 1、蚀变岩型金矿占全省金矿床(点)的9 %,严格受区域性断裂构造的控制,围岩多为混合岩化岩石和花岗岩类岩石,金矿体直接产于构造千糜岩带或构造挤压破碎带内,如河台、新州、庞西洞等金(银)矿。矿化强度与岩石蚀变强度成正比。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金品位一般为1—31克/吨。 2、石英脉型金矿占全省金矿床(点)的24%。各时代地层和不同岩性均有产出,但以震旦一寒武系地层及硅铝质岩性为主。矿脉多为复脉细脉带及网脉型,极少呈单脉产出。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为主,金多为明金,金品位一般在0.5—16克/吨。 3、伴生金矿多与铅锌、毒砂、钴、钨、黄铁矿等矿床伴生,金属矿物以硫化物最为常见,主要的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碲金矿等,金品位不高,一般在1克/吨以下,如大宝山铁一多金属伴生金,凡口铅锌矿伴生金、锯板坑钨锡矿伴生金等。 4、砂金矿主要分布在粤西云开山区的封开、怀集、德庆、连山等县,主要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章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节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区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从北至南包括寒温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四个气候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域,使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分布的规律性。现按自然地理分区,扼要介绍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 一、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东北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部分地区,气候寒冷,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降水量适中,土壤肥沃,冻土多,沼泽多,适于耐寒性较强的野生植物生长。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山葡萄、越橘、山楂、山杏、猕猴桃、刺梨、刺玫、蔷薇、秋子梨、五味子、山定子、悬钩子、紫草、乌拉草、人参、细辛、甘草、玫瑰、狭叶杜香、霍香、五肋百里香、铃兰、文冠果、月见草、苍耳、胡枝子、龙须草、马商、蕨菜、橡子、芡实、茜草、红花、金莲花、薇菜、刺龙牙、山芹菜等。 二、华北区 华北以河北、山西两省为主,包括山东省的全部,陕西、甘肃、河南、辽宁等省的大部分地区。本区属暖温带,气候特点为夏热多雨,冬季晴燥,春季多风沙,秋季短促。土壤在平原和高原多为原生或次生的褐色土,弱碱性,富含钙质;海滨和较干旱地区常有盐碱土;山地和丘陵地为棕色森林土,中性至微酸性、耕垦历史悠久,自然生物群落改变极大。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酸枣、君迁子、山楂、山桃、山杏、山葡萄、猕猴桃、树莓、枸杞、桔梗、党参、河北知母、苍术、防风、玫瑰、紫穗槐、霍香、香紫苏、五肋百里香、黄花蒿、铃兰、文冠果、苍耳、胡枝子、蒲草、马蔺、王不留行、芡实、菱角、野葛、百合、拳蓼、金樱子、紫草、茜草、金莲花、黄花乌头、紫珠、京山梅花、薇菜等。 三、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位于黄河中游,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抵秦岭,地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枸杞、酸枣、黄蔷薇、野古草、甘草、知母、山丹、沙参、败酱草、飞燕草、苦参、细叶柴胡、山荆子、湖北海棠、山楂、西伯利亚杏、猕猴桃、沙棘、掌叶大黄、文冠果、皱叶酸模、天目琼花等。 四、西北区 西北区指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宁夏和新疆全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北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本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大,士壤盐渍化强烈,东部

世界矿产资源概论报告-全球铅矿资源及市场状况崔勇辉

世界矿产资源概论 课程报告 班级:020151 姓名:崔勇辉 报告题目:全球铅矿资源及市场状况 2018.1.9

目录 前言 (2) 地质背景 (2) 1.成矿时代 (2) 2.矿床类型 (2) 资源与储量 (3) 1.全球铅资源分布 (3) 2.勘查投资和勘查进展 (4) 生产与消费 (4) 1.全球铅矿年产量(2015、2016年) (4) 2.中国铅生产能力 (5) 3.铅生产工艺现状 (6) 4.铅生产成本 (6) 5.铅消费现状 (6) 6.铅价格 (7) 7.铅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7) 对中国的可供性分析 (8) 1.中国铅进出口情况 (8) 2.中国铅供应的保证制度 (8) 3.世界主要铅锌生产国精矿供应能力 (8) 对策建议 (8) 1.搞好铅锌行业结构的调整 (8) 2.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9) 3.加大铅锌资源勘查力度 (9) 参考资料 (9)

前言 铅(lead)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类形式存在,以闪锌矿、方铅矿最为重要,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金属材料之一。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铅酸蓄电池,其次是氧化铅,其他还包括铅材和铅合金、铅盐、电缆护套等。在中国,铅的生产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前却没有工业化的炼铅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炼铅业才逐步发展,近些年来,中国的铅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左右,稳居世界第一。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铅矿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厘清当前国内外铅锌矿的资源概况和分布特征,了解铅矿在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分析对中国的可供性,并根据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铅矿生产消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地质背景 1.成矿时代 全球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有铅锌矿床产出,但以远古代和古生代最为集中,它们占世界上铅锌储量的80%以上。初步统计世界上铅锌储量500万吨以上的44个超大型矿床中,远 古代有14个,占30%,古生代21个占48%。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大型矿床多在古老的时代形成,前苏联、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矿床形成于海西期,中新生代的铅锌矿床相对较少。 2.矿床类型 就世界矿床类型看,世界上主要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①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Sedex);②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VMS);③碳酸盐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④砂页岩容矿的同生沉积矿床;⑤沉积变质矿床;⑥矽卡岩、热液交代、脉型矿床等。其中前4类占主要地位,占世界铅锌矿总储量的85%以上(图1)。尤其是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矿床在国外铅、锌矿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图1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各类型储量所占比例图

辽宁省黄金矿产资源

辽宁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临黄海和渤海,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303处,其中金矿床80处,包括岩金矿床55处(大型4处,中型17处,小型34处),砂金矿床21处(中型5处,小型16处),伴生金矿床4处(中型1处,小型3处),分布在32个县(市)。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73.408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8.726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3.58%,居第13位。全省保有储量为101.098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67·467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55%,居第15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73.377吨,砂金保有储量18.520吨,伴生金保有储量9·201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87.675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3.423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31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175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金可达144吨,主要由阜新排山楼,凌源柏杖子、朝阳大庙、建昌南大线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32个,总生产能力为5568公斤/年,占有储量101.799吨,其中岩金矿山28个(大型1个,中型1个,小型26个),生产规模为2785吨/日,生产能力5’217公斤/年,砂金矿山4个(中型2个,小型2个),生产规模187万米。/年,生产能力351公斤/年。在建及‘‘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5个,预计“八五”新增生产能力为4230公斤/年。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9831公斤,居全国第2位,矿产金产量为3179公斤,居全国第5位。“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产量为5634公斤。 全省年产黄金万两的县(市)有3个,即北票、清原、凤城。年产黄金万两的矿山1个,即五龙金矿。 金矿地质特征辽宁省主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太古宇辽东的鞍山群与辽西的建平群都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其原岩均为一套以超基性一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火山一沉积岩系,是辽宁省金矿的重要矿源层。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原岩为多次海底火山喷发一海相沉积建造,也是辽宁省金矿的重要含金层位。中生界侏罗系出露较为广泛,为一套湖泊相、河流相及陆地火山堆积相地层,受构造断陷盆地控制,伴随中酸性火山岩有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金矿产出。第四系陆相碎屑堆积层中产有现代砂金矿。 辽宁省主要金矿床均集中分布于辽西内蒙地轴、宽甸隆起区。这三个地区均出露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山海关隆起区、辽东靖宇一铁岭隆起区和辽南营口一已知主要金矿床(点)的分布受长期活动的北东东向 深大断裂控制。如辽西的北票一凌源成矿带,严格受北票一承德大断裂、开原一赤峰深大断裂制约,有沙金沟、二道沟、东五家子、康家湾、长皋等金矿产出;辽北的清原一抚顺成矿带受浑河大断裂制约,有景家沟、线金厂、下达堡等金矿产出;辽南的庄河一岫岩成矿带与鸭绿江成矿带,受鸭绿江大断裂与郯庐大断裂制约,有五龙、四道沟、白云、隈子等金矿产出。这些深大断裂或大断裂对金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矿化多发生在次一级断裂与羽状断裂之中。 辽宁省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由超基性一基性一中性一酸性一碱性岩均有,可分为前寒武纪、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五期活动,产状复杂,岩基、岩株、岩枝等均有出现。前寒武纪岩浆岩以混合花岗 lu、f、.。口目¨.位.甘古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莫桑比克矿产资源概况

莫桑比克矿产资源概况 ——何振华(2011年3月) 莫桑比克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但该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钛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国独立后因受连年内战、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长期困难。1992年实现和平以来,政府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恢复性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接近10%。近几年来,莫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开发能源、矿产、农林渔业等资源,特别是油气、煤炭和金属等矿产资源,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103亿美元,比上一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81美元。 一、地质简况 莫桑比克境内三分之二为前寒武纪地层覆盖,三分之一是显生宙地层。寒武纪地层主要为太古代到上元古代火成岩和变质岩;显生宙地层包括卡罗超群(Karoo)、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岩和相关火成岩。总体上,老岩层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侏罗纪和更新世岩层分布在赞比西(Zambezi)峡谷以南和东北部。 莫桑比克的前寒武纪地区可分红三大构造单元。①太古代和早中元古代地层出露在津巴布韦边界四周,是津巴布韦绿岩带、津巴布韦花岗片麻岩克拉通地盾和Barue花岗岩类、片麻岩类和混合岩杂岩的延伸部分。②前寒武纪地层,可细分为两个带,一为Irumide带,另一为莫桑比克带。中元古代(1 800~950Ma)的Irumide带位于莫桑比克的西北部。年轻的莫桑比克带(1 100~850Ma)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③泛非构造带(800~410Ma),以卡丹(Katanguian)造山运动的岩石为代表,并有花岗岩和伟晶岩侵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