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2013年02月19日14:43 来源:《当代财经》2012年3期作者:李文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5 【内容提要】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 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面板计数模型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提高就业水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尤其巨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度面临非常严峻的失业形势。虽然目前就业的短期形势好转,但这只是中国就业总量矛盾的暂时性缓解,中国仍然面临深层次的长期的就业结构矛盾,例如,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或者农业人口向工业、服务行业转移,大学生就业难等。这些结构矛盾突出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匹配。本文的目的是从实证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制定就业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现有关于影响中国就业的因素的文献非常多,根据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文献分析了城乡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如,户籍制度或城市歧视性的就业政策阻碍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1-6]城市化进程滞后本身也会阻碍农村富余人口向城市的转移。[7]另外,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8]如果考虑到城乡一体化发展,那么,就必须实现城乡就业问题的统筹解决。[9-12]第二类文献强调了FDI或出口对就业增长所起的重要作用。[13-18]第三类文献探讨了劳动力结构失衡及其原因。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难[19-23]和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24-26]第四类文献是关于就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相关文献比较少。江小涓和李辉(2004)计算发现1996-2002年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而1991-2002年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呈上升趋势。[27]张展新(2004)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产业分割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就业机会不平等。[28]而王德文等(2004)利用1999-2001年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他们发现,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增长缓解了中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29]

目前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总量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对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但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可能是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就业总量?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有何不同?本文将利用1997-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计数模型(panel count data models)实证检验中国和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以往的文献比,除了上述的视角差异之外,本文还有两个不同点:本文采用了较新的数据(1997-2007年

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宏观面板数据)和新的估计方法(面板计数模型)。

二、文献回顾

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产业结构变化相伴随,劳动力主要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进一步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有所谓的配第—克拉克定理。[30-31]该定理所揭示的产业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后来进一步为一些国别或跨国经验研究所证实。[32-36]即使一国经济进入稳态或平衡的增长过程,其产业结构也仍然会不断地调整和优化。[37]因此,在稳态增长状态下,劳动力也会在产业间转移和再配置。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不仅会影响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转移还促进了劳动力总量的增长。原因在于:第一,各产业就业弹性不同,如,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率下,服务业一般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38]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和升级外,各产业内部也在发生结构变化。例如,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如新兴IT业、家政服务业等快速崛起,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推动了就业总量的增长。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变化都是推动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就需求而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耐用品和服务的需求会上升,对食物等的需求会下降,因此,人们对不同产品需求的偏好变化引致产业结构的非平衡增长,由此引起就业人口在产业间的重新分布。就供给而言,首先,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毁灭过程,一些旧的产业消亡,新的产业会产生,就业人口不断地从旧的产业向新的产业转移。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摩擦性失业。其次,产业发展本身是非平衡的。引起不平衡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同产业的生产率增长差异,或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生产规模差异,各产业的要素比率差异和资本深化的交互作用效应。

另外,技术进步或规模经济会引起一些家庭服务的相对市场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更多的家庭放弃家庭生产而选择从市场购买服务。因此,家政服务业兴起并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就业人口相应增加。增加的人口部分来源于其他产业,部分来源于从事家庭生产的妇女开始参加到劳动市场中来。

随着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关系联系的日益紧密,外部冲击也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并推动就业人口在产业间的转移。例如,中国对外开放接纳了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促成了广东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从农业中转移到出口加工业和贸易行业。更广泛地看,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产业在各国的重新布局,以及由此引起的各国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影响就业增长的相关文献比较少。这些文献主要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服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但是,最近10多年来,服务业增长速度偏慢,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十分迫切。[39]但是,仅仅是从服务业来谈服务业的发展可能是不足的。因为从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来看,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基础性产业,它是服务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

就业人口在产业间不能自由流动,即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造成了不同劳动群体进入垄断产业的机会差别,这是目前中国转型过程中阻碍就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张展新(2004)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证实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弱化的同时,城市

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产业分割。[28]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主要动力不是劳动制度的全面变革,而是企业间的竞争,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打破城市经济垄断部门和行业的进入限制对于发育劳动市场和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同样会影响就业增长。王德文等(2004)利用1999-2001年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吸纳的影响。他们发现,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禀赋。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增长缓解了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29]

国内研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就业总量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产业就业弹性和就业结构一起决定了就业总量,因此,研究第二、三产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下面将利用1997-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宏观数据和面板计数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

三、计量模型、数据和估计方法

(一)计量模型

在下面的经验分析中,由于使用的是省级宏观总量面板数据。依据经验研究,[29]本文将采用

Cobb-Douglas总量生产函数作为计量模型:

人均受教育年限(edu):衡量人力资本对就业的积极效应。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或就业的可能性越高。根据Bils和Klenow(2000)[40]以及Kaboski(2009)[41]的研究,我们这里采用的是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测度方法。具体计算方法是: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年限分别按6年、9年、12年和16年计算;然后根据全国6岁及6岁以上受调查人口中各种受教育人口占总调查人口的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ter):由于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更大,当地区生产总值相同时,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越大,该地区的就业率可能越高。

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exg):我们用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对外贸易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出口越多的省份,其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应该更高。

城市化水平(urb):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具有集聚经济效应,[42]城市化对就业应具有拉动作用。

政府干预程度(gov):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政府消费支出反映税收对企业活动的抑制,从而影响就业;该变量也反映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管制越多,就业率越低。[43]

通货膨胀率(inf):经济扩张阶段,通货膨胀率和就业可能是同时上升的,就业可能会表现出亲经济周期的特点。

年龄结构(age):成年人口(15岁~64岁)占总人口的比例。成年人更有可能积极创业或寻找工作,他们也更具流动性,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就业。当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成年人口比重大对就业压力也越大。

另外,为了分析方便,假定全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企业的资金成本简化为常数c。综上,得到计量模型如下: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

本文分析的样本期为1997-2007年共11年。样本期的选择基于两个原因:首先,在此样本期,模型需要的数据可以完整获得;其次,在1997-2003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企大规模的减员增效,中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就业下降;而在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段时间内中国就业状况又开始明显改善。因此,虽然我们所考察的样本期是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的,但在此期间,中国就业也正好经历了一个下降和上升的周期。因此,我们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论会更稳健。

各地区就业人数、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政府消费、最终消费、总人口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2006年分省就业人数缺失,部分省份用省级年鉴补充,部分采用插值,取2005年和2007年的平均值。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职工平均工资和出口总额分别经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实际工资指数和各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调整,数据都来源于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和通货膨胀率系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其中2000年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各地区城市人口中的1997-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资讯行)、2005-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总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1年分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来源于《1990年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2002-2007年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城市人口:1997-2004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资讯行)、2005-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变量的基本统计量如表1所示。

(三)计量方法

就业人数的发生可以看作是一个计数过程,因此,本文使用面板计数模型。最简单的计数模型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给定的影响就业的因素,就业人数(emp)服从泊松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这时,因变量(emp)服从负二项式分布,显然,其方差大于均值。当η=0时该分布即为泊松分布。利用完全最大似然估计法可得负二项式分布的一致估计量。

无论泊松模型还是负二项式模型中分布假定的识别是否正确,分别通过泊松准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完全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分别得到泊松模型和负二项式模型参数的一致估计量。不过,当方差等于均值时,泊松模型比负二项式模型的估计更有效;而当方差大于均值时,负二项式模型估计较泊松模型估计更有效。下面给出负二项式回归(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然后再将它与其他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结论的稳健性。

四、基本结果和模型敏感性分析

(一)基本结果

对截面的不可观察异质性()的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应两种估计结果。如果与其他解释变量X相

关,则适合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果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则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更有效。由于我们所

用的样本较小,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系数之差组成的协方差矩阵非正定,从而无法进行豪斯曼检验,因而也无法识别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但我们的样本是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中的30个,并且是非随机取样,且各地区不可观察因素很可能与解释变量相关,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可靠。

表2第二列是使用面板计数模型中的负二项式回归(固定效应模型)所得到的结果。表2第三列是我们将模型中的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ter)替换为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sec)并使用同样的估计方法所得的结果,以对比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不同影响。由于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品,因此,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用sec替换ter的同时,还在模型中去掉了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exg)这个变量。

先看第二列,GDP的对数值(lngdp)与就业的对数值(lnem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GDP关于就业的弹性系数为0.365,GDP每增长1%,就业增长约0.365%。这表明,目前中国GDP的就业弹性并不低,因此,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均工资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252,这说明人均工资的上升对就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劳动力工资虽然可以提高和改善在职者的福利,但减少了失业者就业的机会,降低了总就业率水平。

人均教育年限与就业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虽然中国接受教育的人口越来越多,但其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仍然是较小的,从而人均教育年限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其次,受教育人口技能的供给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不匹配,导致“知识性”失业。

而我们所关注的变量,即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ter)与就业的对数值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该比重关于就业的弹性大约为0.4,该比重每提高1%,就业总量增长约0.4%。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行业,其中中小企业比重相对第二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比重更大。因此,现阶段中国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能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另外,GDP的对数值(lngdp)和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ter)同时与就业是正相关的,这说明,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就业水平并不必然以其他目标,如经济增长为代价。

城市化水平(urb)与就业对数值(lnem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这反映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缺陷,即过分发展几个特大型城市,而忽视了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配置。受特大型城市环境容量和户籍制度的双重限制,这些城市吸纳新就业人口的潜力已很小,对就业增长并没有显著效应。

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exg)与就业的对数值(lnemp)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exg关于就业的弹性为0.125,即该比例每提高1%,就业大约增长0.125%。这说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于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货膨胀率与就业的对数值之间也是正相关,这表明就业增长是亲周期的,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拉动就业增长。

政府支出占最终消费的比例是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该比例提高对就业的对数值具有显著的负作用,其就业弹性系数大约为-0.22,政府管制导致产业的进入壁垒和行业垄断等,从而会妨碍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

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的对数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一方面,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年轻型阶段,适龄就业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于寻找工作更积极和主动,年轻人也更富创业精神,因此,人口年龄结构越年轻,就业率应更高。综合起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对就业增长的净影响并不确定。

从表2的第三列可以看到,将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sec)替换另外两个变量,即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ter)和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exg)后,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sec)与就业的对数值之间显著负相关,显著性水平为1%,并且sec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574,即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业将下降0.574个百分点,这可能反映了中国重化工(或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限制重化工行业发展,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或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对促进就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第三产业很多都是服务于第二产业的,特别是与生产直接关联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在经济不发达或工业仍然落后地区,发展第二产业可能仍然是发展第三产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

第三列结果中的其他几个变量回归结果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中,GDP的对数值(lngdp)、通货膨胀率(inf)仍然和就业的对数值(lnemp)之间是正相关的,只是它们的系数略有变化,但显著性水平并无差别。人均工资的对数值、政府干预程度与就业对数值之间仍然是负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分别是1%和5%。而城市化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值、人口年龄结构仍然和就业的对数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为了检验不同估计方法下结果的稳健性,表2第四、五列给出了泊松回归(固定效应)面板计数模型的结果。在第四列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的对数值之间仍然是显著正相关的。而在第五列中,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对数值之间仍然是显著负相关的。因此,在负二项式回归(固定

效应)和泊松回归(固定效应)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所得结果是比较接近的。这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第二产业发展对就业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个结论是比较稳健和可靠的。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关系的地区差异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将样本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个子样本,并重新分别对两个子样本进行面板计数模型回归,以对比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之间关系在地区间是否存在差异。本文中,“发达地区”指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其余地区为“欠发达地区”。

表3中第二和第三列是使用发达地区子样本回归得到的结果。在第二列,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ter)与就业总量的对数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ter的就业弹性系数高达1.61;在第三列,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sec)与就业总量的对数值显著负相关,sec的就业弹性系数为-1.70。因此,从提高就业率的角度而言,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适当限制第二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表3的第四列和第五列是对欠发达地区子样本回归的结果。第四列中,sec与就业总量的对数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负相关;而第五列中,sec与就业总量对数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相反,从第四列和第五列可以看出,在欠发达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值与就业总量的对数值之间正相关、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对数值之间负相关。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控制生育率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是比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提高就业总量的途径。

必须指出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不同影响与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在经济起飞阶段,第二产业对就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因此,无论是全样本还是两个子样本的结论都依赖于我们所考察的特定样本期

(1997-2007)。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数据的统计误差会对我们的结论产生一定影响。

五、基本结论和含义

本文利用1997-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计数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本文还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个子样本进行了回归,以对比产业结构和就业总量关系在地区间的差异。

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并且在负二项式固定效应模型和泊松固定效应模型两种估计方法下,上述结论都是相同的。对发达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第二产业比重与就业之间显著负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显著正相关。而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对就业总量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数据的统计误差会对我们的结论产生影响。

本文的重要政策含义是,根据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中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口的服务业。当然,产业结构演进本身遵循市场的规律,政府除了营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运行环境以及制定指导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之外,政府政策的着力点是放松管制,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中国目前仍处于制度转型期,教育、通讯、医疗和金融等服务行业垄断程度比较高,因此,打破行业垄断、消除所有制歧视和放松民营资本的行业进入壁垒,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由于各行业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差异,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因此,政府在放松行业管制的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公共职能,为进行产业转换的劳动力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这样有利于劳动力尽快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有利于减少劳动力产业或职业转换的成本,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要提高就业总量,比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政策是,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以提升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出生率以改变人口年龄结构。

另外,本文还发现,GDP的就业弹性显著为正,因此,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解决中国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考察了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对就业的不同影响。但是,即使是第二产业内部,也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三产业内部也有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行业。因此,分析第二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对就业的不同影响,可以进一步延伸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29-35.

[2]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

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12):45-56.

[3]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5,(12):35-44.

[4]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28-38.

[5]王延中.中国积极劳动政策的实践[J].管理世界,2003,(3):61-69.

[6]靳卫萍.土地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当前货币经济的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59-63.

[7]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5.

[8]刘学军,赵耀辉.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9,8(2):693-710.

[9]李文星,袁志刚.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J].当代财经,2010,(3):10-17.

[10]安同良,卞加振,陆国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7,(7):23-35.

[1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J].经济研究,2006,(12):4-12.

[12]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13-20.

[13]Dooley, Michael P., David Folkerts-Landau, Peter Garber. An Essay on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R].NBER Working Paper No. 9971, 2003.

[14]Dooley, Michael P., David Folkerts-Landau, Peter Garber.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 The Effects of Periphery Intervention and Reserve Management on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in Center Countries[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0331, 2004.

[15]Dooley, Michael P., David Folkerts-Landau, Peter Garber. Direct Investment, Rising Real Wages and the Absorption of Excess Labor in the Periphery[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0626, 2004.

[16]Dooley, Michael P., David Folkerts-Landau, Peter Garber. The U. 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llateral for a Total Return Swap[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0727, 2004.

[17]Feenstra, Robert C., Hong, Chang. China's Exports and Employment[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552, 2007.

[18]Fu Xiaolan, V. N. Balasubramanyam. Expor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The Case of China[J].World Economy, 2005, 28(4): 607-625.

[19]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20]吴忠民.转型经济下中国的城市失业及劳动力流动[J].经济学(季刊),2003,2(4):857-874.

[21]杨涛,盛柳刚.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J].经济学(季刊),2007,6(3):817-840.

[2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23]曾湘泉,于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4):65-76.

[24]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J].管理世界,2002,(7).

[25]宋月萍.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J].经济学(季刊),2007,6(2):629-654.

[26]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5,(7):18-27.

[27]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28]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45-52.

[29]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4):41-49.

[30]Fisher A. G. B..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oduction[J]. Economic Record, 1939,(15): 24-38.

[31]Clark Colin.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 London: Macmillan, 1941.

[32]Chenery H..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0,(50): 624-654.

[33]Fuchs, Victor R.. The Service Econom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34]Fuchs, Victor R..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ise of Service Employment[R]. NBER Working Paper No. 0486, 1980.

[35]Kuznets, Simon.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J]. 1957, 5(4): 1-111.

[36]Kuznets, Simo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Findings and Reflecti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3,(63): 247-258.

[37]Kongsamut P., S. Rebelo, D. Xie. Beyond Balanced Growth[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1,(68): 869-882.

[38]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8-32,204.

[39]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1-7.

[40]Bils M., Klenow P. J.. Does Schooling Cause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90): 1160-1183.

[41]Kaboski J.. Education, Sectoral Composition and Growth[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9,(12): 168-182.

[42]Lucas R. E..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112(1): 29-59.

[43]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经济研究,2007,(6):51-64,118.

【作者简介】李文星,暨南大学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广东广州510632

2020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但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是河南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当前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6年研究与发展试验(R&D)经

费投入达到494.2亿元,是2006年79.8亿元的6.19倍;科学技术支 出资金达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近年来,河南科技实力显著 提升,逐步发展并形成了超硬材料、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等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掌握核心 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9%,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河南省专利的国内申请受理量和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在国内申请的有效专 利数达148862件,为2007年的11.17倍。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效显著。尽管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 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发达省份,整体与创新驱动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河南省创新人力资本相对数量不高,关键性人才不足。2016年河南省 拥有科技相关人员24.9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仅 23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差距明显, 也远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 阻碍了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河南省创新资金投入 总量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且支出结构有待改善,支出效率有待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投入强度和人均R&D经费上河南省仍属于 薄弱地区。2016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总额为49.42亿元,在全国位列第10位,投入强度仅为1.23%,远低于全国的2.11%。企业 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能得 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在建设之中。第三,科技 创新产出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量大幅增长,但质量亟待提高。2016年,河南省申请发明专利9.5万件,比2004年增长15倍,占国内申请的 比重由2002年的2.26%上升至2.86%。2016年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 4.9万件,比2004年增长14.8倍,占国内授权的比重由2002年的 2.19%上升至 3.02%。由此可见河南省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缺少全球 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更少;国内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的同时,国际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待提高。第四,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河南省各

最新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演变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演变 【摘要】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增长和效率变化的结果。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总量、各产业的产出比例、资本效率和资本就业吸纳能力会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对就业产生影响。本文借助数理模型,探讨了各因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增加就业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出比例资本效率就业变化 、引言 自从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三次产业思想以来,经济学家克拉克完善和应用三次产业理论分析了产业间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直至第三产业就业占绝大比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钱纳里等运用该理论分析了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和要素效率的变化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规模扩张型向集约效益提高型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借助数理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吸收就业的能力对就业的效应,并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相关理论 本文研究需要运用资本存量核算理论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1、三次产业的规定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及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资本存量计算理论 各期资本存量的计算涉及到基期资本存量、各期资本投入增量、投入资产价格指数和资本折旧率取值等数据。国内基期资本存量的数据借用张军、张元(2003)研究结果,并分配到各个地区中;根据蔡晓成(2009)研究,本文拟采用各地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作为各期资本投入增量;资产价格指数和折旧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年鉴数据。各期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Kt=+k (1-m) Kt+1= +Kt(1-t+1)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计算不同产业的资本存量。 三、研究思路 为了研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演变、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吸纳就业能力等因素对就业变化的影响,构造如下数理模型。 TE= Y?琢i?茁ie ,表示三大产业就业量,其中,Y、?琢i、?茁i、e 分别表示GDP总量、第i产业产值比例、第i产业单位产出占用资本、第i产业单位资本吸收的就业量。 △TE=TEt-TEt-1= Yt?琢ti?茁tieti- Yt-1?琢(t-1)i?茁(t-1)ie(t-1)i,为方便计,将?琢(t-1)i、?茁(t-1)i、e(t-1)i分别简写为?琢t-1、?茁t-1、et-i。 △TEt=TEt-TEt-1= △Eti= [△Eyti+△E?琢ti+△E?茁ti+△Eeti] 其中,△Eyti、△E?琢ti、△E?茁ti、△E eti分别表示第i产业在第t年因为GDP第i产业产值比例、第i产业资本效率和第i产业单位资本吸收的就业量变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运用以浙江为例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1月 20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运用——以浙江为例 姜塍林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重庆,400067) 摘 要: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及挑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大程度的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又快又好的发展。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当前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产业结构协调化基础上推进高度化以巩固发展我国经济。因此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1—0202—02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以达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 ,1623—1687)最先研究了产业结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 ,1905—1989)揭示了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1901—1985)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 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首先上升,当人均GDP 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非工业化阶段的来临,又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之所以以这样的规律演进,是因为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不同,而逐利的本质驱使资本不断地从效率低的产业向效率高的产业流动,从而不断地从总体上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进而促成了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等等。产业结构的演变首先是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结果。一方面,专业化和分工一起,决定产业结构演变的自然进程。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可分解成为由各个人执行的各个基本操作单位。一旦不同的基本操作能由不同的人来执行,分工就出现了。在分工条件下,人们将有关的技术运用于某一基本操作过程,逐步掌握并能熟练执行这一基本操作,从而实现专业化。有分工就有与之相应的专业化。专业化与分工一起,使得某一产品的生产由某一企业来完成,使同类产品的生产由某一行业和部门来完成,也使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单一性和多样性。于是,由专业化与分工决定的生产要素在各个企 业、行业和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就在单一性产品和多样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同技术进步相联系。首先,技术进步可以改变某一部门或产业的生产技术体系,使该部门或产业同其他部门或产业的技术关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在各部门或产业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其次,技术进步通常表现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的发明和利用,这就必然要把社会生产活动引向新领域,从而扩大了分工的范围,促使专业化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导致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出现,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产业和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再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劳动力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这种转移必然伴随物质生产资料的转移,引起其它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而打破原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和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形成新的产业结构。最后,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人均产出水平和收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分工、专业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会在产业宽度、产业深度、产业形态、产业融合、产业投入产出比例等方面朝着深度、广度和规模经济的方向优化升级。 三、以浙江产业机构调整为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省委对浙江产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浙江实现新一轮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抉择,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只有建立三次产业不断优化和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一)以科技依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浙江经济发展的脊梁。要挺直脊梁就要不断增强浙江工业的产业层级和竞争力。主要是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重点在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提升产业集群、培育大企业和提高中小企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实现由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改变。 目前,浙江主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浙江海洋资源丰富,临海面积辽阔,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应充分依托港口资源发展现代大工业,改变工业结构偏轻偏小的不足。要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强宁波、温州、台州、嘉兴、舟山这5个沿海城市临港产业布局的协调互动,努力使临港工业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优势。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是加快发展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项目,延伸发展石化产业链,把浙江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石化基地。统筹规划船舶工业发展,推动船舶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重点

专题产业升级和优化

历年真题回顾 学业水平测试2015年 (二)读长三角都市圈相关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铁矿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之一。 45.2012年长三角都市圈部分城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显示,上海、杭州、南京的第________产业比重超过50%,表明这些城市具备了较强的现代服务功能;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表明该地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基地;舟山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6.在长三角都市圈中,马鞍山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分析马鞍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3分) 学业水平测试2014年

(四)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浙江省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河流和湖泊众多,耕地面积有限。 材料二: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常运用区位商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 46.由图l可见,在三大产业中,浙江省的产业在全国该产业中具 有优势。(1分) 47.浙江省农业中渔业的区位商是2.4,分析浙江省渔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2分) 48.浙江省工业部门中最薄弱的是哪一行业?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第四章 第二节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07—2008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名称07城轨1、2计算机1、2 电气1、2动漫1、2 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授课教师谢贵兵 学校南铁院苏州校区

课题序 号授课班 级 07城轨1、2计算机1、2 电气1、2动漫1、2 授课课 时2 授课形 式 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练习法比较法 授课章 节 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使用教 具 教学目 的(一)、知识要求: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的知识(1)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 (2)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三大产业的分类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4.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运用的知识结合个人生活的经验,谈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二)能力要求: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和评价现实的能力:如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等 (三)思想觉悟要求: 今天的职校的学生,明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政,激发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 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 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5.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 点1.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4.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 业教学后 记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19:59:00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1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增长率水平上,GDP增长速度每 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 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 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 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 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献综述》论文纲要

论文纲要 题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理论综述 张晨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2010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学号:20100210018 一、文章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缺乏动态性研究,优化升级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匹配等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分析。以期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认为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优化升级,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二、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优化升级出最佳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龙头产业。尤其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回顾,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从而促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进一步研究。 三、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Walt Whit man Bristow ,1916 — 2003) 曾经出版过《经济成长的阶段》。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之中存在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比较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行业领头羊,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罗斯托同时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在产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迅速扩大的结果。 (二)美国人赫希曼(A.O.Hir schman)是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从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拳头品牌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结构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与政府的各个经济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产业结构的存在,并对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典型例题 一、下表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七年内,国内部分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单位:万人),读表回答问题。(共10分) 、表格中各产业七年内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是业;按三大产业划分,该产业属于第产业;该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产业转移。 2、表格中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产业部门大多属于密集型产业。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纺织业带来生机,我国纺织业有力的产业区位条件主要是(至少答两点): 4、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纺织业逐步向地区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科技的不断进步,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将逐步被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第产业比较将大幅提高。 答案:1、农一二三2、劳动3、纺织原料生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4、内陆技术(知识) 三 解析:该题要求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所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必然发生产业结构的转移,经济发达地区原来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地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和产值将明显增加。 二、下图反映某假想区域的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中的未来情景。在科教投入加大、 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改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的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将区域的现状和未来相 比() A.知识流动的速度大体相近 B.技术融合的程度大体相仿 C.产业部门大体对应升级 D.对外开放的程度大体相同 (2)回答:①从现状到未来, 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 势是向______转化。

②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③大众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来区域中消失了,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布局因素是______,需要向______的地方转移。 答案:(1)C (2)①服务业②知识或智慧③劳动力拥有廉价劳动力解析:本题试图表现的是由于计算机及软件业的发展带来的科技、工业革命及产业的升级换代,可谓紧密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从图中联线表达的含义来看,并未体现什么“速度”、“程度”问题,而是表现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产业部门的对应升级的趋势。图中与各产业联系的中介是“工商、金融、专业中介和社区服务业”,这表明未来劳动职业转化多向服务业方面发展(传统就业岗位较缺乏),而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以计算机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该假想区域的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可能转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因而在本地区可能消失。 三、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面努力。 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专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背景扫描]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工业化、信息化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 (2)信息化是指农业、工业、服务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动力。) (3)相互关系: ①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必须积极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 ②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因此,必须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③只有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及其特点(“新”在何处?) (1)含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即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新”在何处?)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②“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西方发达国家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严重的污染,以后为治理环境付出的代价太大。) ③“新”在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绝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牺牲就业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我们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人力资源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3、十六大报告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40多年来,全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成绩斐然。随之而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系紧密,都是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引致现存劳动力适时整改,继而将影响波动到就业方面。只有合理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和民生与社会的稳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必然条件。[1]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带,地理优势明显,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得到迅猛且持续的发展。作为中国的经济与人口大省,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保证江苏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分析二者是否实现协调发展。 2.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2.1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 图 1 1978-2018年江苏省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江苏省处于长三角经济带,所有地级市均跻身全国百强,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万亿元。由图 1可得,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处于较平稳水平,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89年,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越第一产业比重,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二、一、三”结构转换为“二、三、一”结构。201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二、三、一”结构转换为现在的“三、二、一”结构。2016年,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超越50%,突破江苏省总产值的一半,三、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2.2江苏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