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DSP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实验一

北邮DSP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实验一
北邮DSP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实验一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本运算

(1) 常用数字信号序列的产生:

熟悉Matlab产生数字信号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离散信号序列。请用Matlab画出下列序列的波形(-10

a) δ(n)

b) 单位阶跃序列2u(n-5)

c) 矩形序列R(n)

d) y(n)=2sin(0.3πn)+0.5cos2(0.6πn)

(2)数字信号的基本运算:

a)加、减、尺度(乘除)和移位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基本的算术运算,将上述基本序列进行这些基本运算,得到多个序列构成的组合序列。

b)请用您的计算机声卡采用一段您自己的声音x(n),长度为45喵,单声道。取样频率44.1kHz,16bit/样值,然后与给定的一段背景音乐y(n)按下式叠加为一个声音信号z(n):

z(n)=0.7x(n)+0.3y(n)

(3)要求:

a)在同一个figure中,画出采集声音x(n)、背景音乐y(n)和混音z(n)的时域波形;

b)提交实验报告时,请把声音文件转换成mp3格式,图像转换为jpeg格式,以节省存储空间。

C)通过本次实验,掌握matlab中这些基本运算命令,对数字信号处理有一个基本概念,为后面的数字信号分析和滤波打下了基础。

(1):

a)利用.m文件

M文件代码:

function[x,n]=delta(n0,n1,n2)

if((n0

error('false')

end

n=n1:n2;

x=(n-n0)==0;

图象为:

b)利用.m文件

M文件代码:

function[x,n]=u(n0,n1,n2)

if((n0

end

n=n1:n2;

x=(n-n0)>=0;

实现2u(n-5)的命令是:

>> x=2*u(5,-10,10);

>> n=-10:10;

>> stem(n,x)

图像为:

c)利用.m文件

M文件代码:

function[x,n]=R(n0,n1,n2,n3)

if((n0n3)||(n0>n1)||(n2>n3)) error('false')

end

n=n2:n3;

x=(n>=n0)-(n>=n1);

实现R(n)的命令是:

>> x=R(-2,3,-10,10);

>> n=-10:10;

>> stem(n,x)

图像为:

d)命令如下:

>> n=-10:0.1:10;

>> y=2*sin(0.3*pi*n)+0.5*cos(2*(0.6*pi*n)); >> stem(n,y)

图像为:

(2)

a)

相加:δ(n)+2u(n-5) 命令如下:

>> n=-10:10;

>> y1=delta(0,-10,10); >> y2=2*u(5,-10,10); >> stem(n,y1+y2)

图像为:

乘法:2u(n-5)*R(n) 命令如下:

>> n=-10:10;

>> y1=u(0,-10,10); >> y2=R(-2,3,-10,10); >> stem(n,y1.*y2)

图像为:

移位:y(n)=2sin(0.3πn)+0.5cos2(0.6πn)右移两位命令如下:

>> n=-10:0.1:10;

>> y=2*sin(0.3*pi*(n-2))+0.5*cos(2*(0.6*pi*(n-2))); >> stem(n,y)

图像为:

b)音频处理:

>> [record,fs,bits]=wavread('record.wav');

>> [background,fs,bits]=wavread('background.wav');

>> x=record((fs*0+1:fs*45),:);

>> y=background((fs*0+1:fs*45),:);

>> z=0.7*x+0.3*y;

>> wavwrite(z,fs,bits,'music.wav');

>> subplot(3,1,1),plot(x),title('record');

>> subplot(3,1,2),plot(y),title('background');

>> subplot(3,1,3),plot(z),title('music');

//此时的录音是用audition录的,也可以用matlab自带的wavrecord函数来录音。图像为:

【含源代码】北邮dsp-MATLAB实验三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Dsp-matlab实验 实验三: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设 计 报 告 课题名称: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5/06/15

目录 一、实验内容········································· 二、Matlab运行结果(含分析)································· 三、Matlab源代码···························· 四、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一、实验内容 录制一段自己的话音,时间长度及取样频率自定;对该段声音加入一次反射、三次反射和无穷多次反射。试验报告要求: 1、对试验原理的说明; 回声往往是原始声音衰减后的多个延迟叠加而组成的,因此回声可以用延迟单元来生成。X(n)表示原始声音信号,α为衰减系数,N为延迟周期,回声信号Y(n)=X(n)α*x(n-T)+α^2*x(n-2T)+……+α^N*x(n-NT). Z变换后的系统函数H(Z)可由梳状滤波器实现。MATLAB filter函数可用来仿真差分方程,本次实验用的就是这个函数。 2、在同一张图上,绘制原声音序列() x n、加入一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1() x n、加入三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3() x n和加入无穷多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I x n;

其中蓝色为原声音序列x(n),粉红色为加入一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x1(n),绿色为加入三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x3(n),红色为加入无穷多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x ∞(n)。 二、Matlab 运行结果(含分析)· 结合上述各序列,分析延时、衰减系数对回声效果的影响(提示:定量考察序列()x n 、1()x n 、3()x n 和()I x n 之间的区别) 延时不变时,衰减系数a 从零增大到1的过程中,回声效果由差变好再变差。a 很小时几乎听不到回声,a 在0.5±0.1时回声效果最明显,a 接近1时声音变得很不清晰,几乎不可识别。衰减系数不变时延时T 从零增大的过程中回声效果由差变好再变差。T 接近0时可以听到回声,但多次回声的层次感不清晰。0.1s1s 三、Matlab 源代码· >> [x,fs]=audioread('a.wav');sound(x,fs);a=0.6;T=0.2; y1=filter([1,zeros(1,T*fs-1),a],1,x);sound(y1,fs);wavwrite(y1,fs,'echo1.wav'); y2=filter([1,zeros(1,T*fs-1),a,zeros(1,T*fs-1),a^2,zeros(1,T*fs-1),a^3],1,x); sound(y2,fs);wavwrite(y2,fs,'echo2.wav');y3=filter(1,[1,zeros(1,T*fs-1),a],x);sound(y3,fs);wavwri te(y3,fs,'echo3.wav');plot(y3,'m'); hold on;plot(y2,'r'); hold on;plot(y1,'g');hold on;plot(x,'b'); 四、遇到的难题与解决办法 最开始遇到的问题是matlab 软件安装问题,因为电脑环境的特殊性尝试了多次才成功; 在建模过程中发现对实验原理因为学习时间过长有些不熟悉,于是翻书查阅复习,熟悉实验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因为粗心,忘记保存,没有打符号等等之类问题使系统开始报错,细心调试之后成功建模

DSP实验报告

实验0 实验设备安装才CCS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按照实验讲义操作步骤,打开CCS软件,熟悉软件工作环境,了解整个工作环境内容,有助于提高以后实验的操作性和正确性。 实验步骤: 以演示实验一为例: 1.使用配送的并口电缆线连接好计算机并口与实验箱并口,打开实验箱电源; 2.启动CCS,点击主菜单“Project->Open”在目录“C5000QuickStart\sinewave\”下打开工程文件sinewave.pjt,然后点击主菜单“Project->Build”编译,然后点击主菜单“File->Load Program”装载debug目录下的程序sinewave.out; 3.打开源文件exer3.asm,在注释行“set breakpoint in CCS !!!”语句的NOP处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Toggle breakpoint”加入红色的断点,如下图所示; 4.点击主菜单“View->Graph->Time/Frequency…”,屏幕会出现图形窗口设置对话框 5.双击Start Address,将其改为y0;双击Acquisition Buffer Size,将其改为1; DSP Data Type设置成16-bit signed integer,如下图所示; 6.点击主菜单“Windows->Tile Horizontally”,排列好窗口,便于观察 7.点击主菜单“Debug->Animate”或按F12键动画运行程序,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 心得体会: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练习,让自己更进一步对CCS软件的运行环境、编译过程、装载过程、属性设置、动画演示、实验结果的观察有一个醒目的了解和熟悉的操作方法。熟悉了DSP实验箱基本模块。让我对DSP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结合为一体的学习体系,使我更好的领悟到DSP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1100020 二、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 64学时)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三、课程教学目的 数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基础课程之一,已经成为信号和信息处理、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以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作为对象,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了现代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Matlab仿真分析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确定性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原理及快速实现方法,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数字信号的处理,并根据实际需要分析、设计数字滤波系统。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数字通信、图像处理、随机数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标识方法 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以及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DTFT) 3.掌握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以及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FFT) 4.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结构 5.了解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验) 理论教学(56学时) 1.绪论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实现和应用 Matlab简介 2.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特性及流图10学时抽样与重建 离散系统及其普遍关系 信号流图及Mason公式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Z变换及Z反变换(留数法)

Z变换与拉普拉斯、傅立叶变换的关系 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3.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实现14学时DFS的定义及性质 DFT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基2时间抽选法FFT 基2频率抽选法FFT 基4时间抽选法FFT IDFT的快速算法 FFT应用(线性卷积的快速计算、CZT变换) 4.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12学时滤波器概述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模拟滤波器的数字仿真 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设计 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设计 IIR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IIR 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5.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0学时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条件和特性概述 窗函数法 频率取样法 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6.多速率信号的处理基础8学时抽取和内插的时域和变换域描述 抽取滤波器和内插滤波器 多相分解 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双通道滤波器组 实验教学(8学时)

北邮dsp软件实验报告

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5年12月23日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FFT分析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试验,应该掌握: (a)用傅里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 (b)经过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和有限长度离散傅里叶变换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前者DTFT时间域是离散信号,频率域还是连续的,而DFT在两个域中都是离散的。(c)离散傅里叶变化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经典的快速算法(基2时间抽选法),体会快速算法的效率。 (d)获得一个高密度频谱和高分辨率频谱的概念和方法,建立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概念,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时频分析(例如小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e)建立DFT从整体上可看成是由窄带相邻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组的概念,此概念的一个典型应用时数字音频压缩中的分析滤波器,例如DVD AC3和MPEG Audio。 2.实验容、要求及结果。 (1)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信号x(n)=0.001*cos(0.45n)+sin(0.3n)-cos(0.302n-) 此信号的0.3谱线相距很近,谱线0.45的幅度很小,请选择合适的序列长度N和窗函数,用DFT分析其频谱,要求得到清楚的三根谱线。 【实验代码】:

k=2000; n=[1:1:k]; x=0.001*cos(0.45*n*pi)+sin(0.3*n*pi)-cos(0.302*n*pi-pi/4); subplot(2,1,1); stem(n,x,'.'); title(‘时域序列'); xlabel('n'); ylabel('x(n)'); xk=fft(x,k); w=2*pi/k*[0:1:k-1]; subplot(2,1,2); stem(w/pi,abs(xk)); axis([0 0.5 0 2]); title('1000点DFT'); xlabel('数字频率'); ylabel('|xk(k)|'); 【实验结果图】:

北邮dsp软件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题目: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仿真实验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 FFT 分析 1、实验内容及要求 (1) 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信号 此信号的0.3pi 和 0.302pi 两根谱线相距很近,谱线 0.45pi 的幅度很小,请选择合适的序列长度 N 和窗函数,用 DFT 分析其频谱,要求得到清楚的三根谱线。 (2) DTMF 信号频谱分析 用计算机声卡采用一段通信系统中电话双音多频(DTMF )拨号数字 0~9的数据,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分析这10个号码DTMF 拨号时的频谱。 2、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应该掌握: (a) 用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 (b) 经过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和有限长度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 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前者 DTFT 时间域是离散信号,频率域还是连续的,而 DFT 在两个域中都是离散的。 (c)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经典的快速算法(基2时间抽选法),体会快速算法的效率。 (d) 获得一个高密度频谱和高分辨率频谱的概念和方法,建立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概念,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时频分析(例如小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e) 建立 DFT 从整体上可看成是由窄带相邻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组的概念,此概念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数字音频压缩中的分析滤波器,例如 DVD AC3 和MPEG Audio 。 3、程序代码 (1) N=5000; n=1:1:N; x=0.001*cos(0.45*pi*n)+sin(0.3*pi*n)-cos(0.302*pi*n-pi/4); y=fft(x,N); magy=abs(y(1:1:N/2+1)); k=0:1:N/2; w=2*pi/N*k; stem(w/pi,magy) axis([0.25,0.5,0,50]) (2) column=[1209,1336,1477,1633]; line=[697,770,852,941]; fs=10000; N=1024; 00010450303024().*cos(.)sin(.)cos(.)x n n n n ππππ=+--

北邮DSP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实验 实验名称:dsp硬件操作实验姓名:刘梦颉班级: 2011211203 学号:2011210960 班内序号:11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熟悉dsp的开发界面,熟 悉c54x系列的寻址系统,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操作方法 1、系统连接 进行dsp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连接方法如下所示: 1)上电复位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接通仿真器电源或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 点亮,否则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 2)运行ccs程序 先实验箱上电,然后启动ccs,此时仿真器上的“绿色小灯”应点亮,并且ccs正常启 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或ccs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掉电,检 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连接,或检查ccs相关设置是否正确。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实验使用资源 实验通过实验箱上的xf指示灯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2、实验过程 启动ccs 2.0,并加载“exp01.out”;加载完毕后,单击“run”运行程序; 五、实验结果 可见xf灯以一定频率闪烁;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则xf灯停止闪烁,如再单击 “run”,则“xf”灯又开始闪烁; 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 六、源程序代码及注释流程图: 实验二资料存储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tms320c54的程序空间的分配;掌握tms320c54的数据空间的分配;熟悉操作 tms320c54数据空间的指令。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3.3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系统相关资源介绍 本实验指导书是以tms32ovc5410为例,介绍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内存资源。对于其它类型 的cpu请参考查阅相关的资料手册。下面给出tms32ovc5410的内存分配表: 对于存储空间而言,映像表相对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寄存器与存储空间的映像关系。 因此在编程应用时这些特定的空间不能作其它用途。对于篇二:31北邮dsp软件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 dsp软件

2014年北京邮电大学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设()X t 和()Y t 是相互独立的平稳随机过程,则它们的乘积也是平稳的。 2.()X t 为一个随机过程,对于任意一个固定的时刻i t ,()i X t 是一个确定值。 3.设X 和Y 是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不相关且不独立,有()()()D X Y D X D Y +=+。 4.一般来说,平稳正态随机过程与确定性信号之和仍然为平稳的正态过程。 5.设()X t 是不含周期分量的零均值平稳随机过程,其自相关函数为()X R τ,从物 理概念上理解,有lim ()0X R ττ→∞ =。 6. 对于线性系统,假设输入为非平稳随机过程,则不能用频谱法来分析系统输出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7. 若随机过程X (t )满足,与t 无关,则X (t )是广义平稳(宽平稳)过程。 8. 随机过程的方差表示消耗在单位电阻上瞬时功率的统计平均值。 9. 广义循环平稳的随机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广义平稳的随机过程。 10. 高斯白噪声经过匹配滤波器后仍然为高斯白噪声。 二.选择填空 1.对于联合平稳随机过程()X t 和()Y t 的互相关函数()XY R τ,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1)。 (1)A .()()XY XY R R ττ-= B.()-()XY YX R R ττ-=

C.)()(ττYX XY R R =- D.)()(ττXY XY R R -=- 2.随机过程X(t)的自相关函数满足1212(,)()()0X X X R t t m t m t =≠,则可以断定1()X t 和2()X t 之间的关系是(2)。 (2)A.相互独立B.相关C.不相关D.正交 3.两个不相关的高斯随机过程)(t X 和)(t Y ,均值分别为X m 和Y m ,方差分别为2X σ和2Y σ,则) (t X 和)(t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3)。 (3)A .2222()()(,)22X Y X Y x m y m f x y σσ????--??=-+?????????? B.2222()()1 (,)exp 222X Y X Y X Y x m y m f x y πσσσσ????--??=-+?????????? C.2222()()(,)2()X Y X Y x m y m f x y σσ??-+-=-??+?? D.2222()()1 (,)exp 22()X Y X Y X Y x m y m f x y πσσσσ??-+-=-??+?? 4.设()sin()()c X t A t n t ω=+,其中()()cos()()sin()c c s c n t n t t n t t ωω=-是零均值平稳窄带高斯噪声,A 是不等于0的常数,则()X t 的包络服从(4),()X t 的复包络服从(5)。 (4)A.莱斯分布B.瑞利分布C.高斯分布D.均匀分布 (5)A.莱斯分布B.瑞利分布C.高斯分布D.均匀分布 5.设()N t 是平稳随机过程,其功率谱密度为()N G ω,定义()0()()sin X t N t t ωθ=+,θ在0到2π之间均匀分布,则()X t 的平均功率谱密度为(6)。

2015年北邮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实验 MATLAB 仿真 2015年12月16日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 FFT 分析 ●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应该掌握: (a) 用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 (b) 经过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和有限长度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前者 DTFT 时间域是离散信号,频率域还是连续的,而 DFT 在两个域中都是离散的。 (c)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经典的快速算法(基2时间抽选法),体会快速算法的效率。 (d) 获得一个高密度频谱和高分辨率频谱的概念和方法,建立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概念,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时频分析(例如小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e) 建立 DFT 从整体上可看成是由窄带相邻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组的概念,此概念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数字音频压缩中的分析滤波器,例如 DVD AC3 和MPEG Audio 。 ● 实验内容及要求 ? 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信号 此信号的0.3pi 和 0.302pi 两根谱线相距很近,谱线 0.45pi 的幅度很小,请选择合适的序列长度 N 和窗函数,用 DFT 分析其频谱,要求得到清楚的三根谱线。 ? DTMF 信号频谱分析 用计算机声卡采用一段通信系统中电话双音多频(DTMF )拨号数字 0~9的数据,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分析这10个号码DTMF 拨号时的频谱。 00010450303024().*cos(.)sin(.)cos(.)x n n n n ππππ=+--

●MATLAB代码及结果 ?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clf; close all; N=1000; n=1:1:N; x=0.001*cos(0.45*n*pi)+sin(0.3*n*pi)-cos(0.302*n*pi-pi/4); y=fft(x,N); mag=abs(y); w=2*pi/N*[0:1:N-1]; stem(w/pi,mag); axis([0.25 0.5 0 2]); xlabel('频率'); ylabel('X(k)'); grid on;

【含源代码】北邮dsp-MATLAB试验一重叠相加和重叠保留

Dsp-matlab实验 实验一: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的实现 设 计报告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级:班 班内序号: 学号: 2015/06/15 日期: 目录 一、实验原理·········································

二、Matlab源代码································· 运行结果Matlab三、···························· 结果分析Matlab四、···································· 五、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一、实验原理 1、算法来源 DFT 是连续傅里叶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上都离散的形式,将时域信号的采样变换为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频域的采样。在形式上,变换两端(时域和频域上)的序列是有限长的。DFT 具备明确且合理的物理含义,适合应用于数字系统,同时可以方便地由计算机进行运算。 对于线性非移变离散系统,可由线性卷积表示时域输入输出关系,即 x(n)*h(n)=y(n) 通常采用循环卷积降低运算量,但实际中往往无法满足对信号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因此,产生了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两种典型的算法,用以快速计算线性卷积,成为了DFT 的一个重要应用。 2、两种算法基本思想 1)重叠相加法 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的实质都是以逐段地方式通过循环卷积来完成线性卷积的计算。将输入序列x(n)进行分段,每段长为N,且N≥M(M为有限长因果序列h(n)的长度),x(n)逐段

北邮-基于MatLab的Smith圆图演示软件

2013 基于MatLab的Smith圆图演示 程序设计 微波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一.原理介绍 (2) 1.Smith圆图组成 (2) 2.阻抗匹配 (3) 2.1单支节阻抗匹配 (3) 2.2双支节阻抗匹配 (4) 二.软件功能 (5) 三.程序界面 (6) 四.使用演示 (6) 1.求解归一化阻抗,归一化导纳,反射系数及驻波比 (6) 2.画等反射系数图等电阻图等电抗图 (7) 3.求解及演示支节匹配 (8) 3.1 单支路并联短路 (8) 3.2 单支路并联开路 (9) 3.3 单支路串联短路 (11) 3.4 单支路串联开路 (13) 3.5 双支路并联短路 (15) 3.6 双支路并联开路 (16) 3.7 双支路串联短路 (18) 3.8 双支路串联开路 (19) (21) 4. 保存图像 (22) 5.差错检测 (23) 五.总结体会 (23)

一.原理介绍 微波工程中,smith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常见的图形工具。圆图全面反映了反射系数与阻抗/导纳之间的相互管,能够极大的简化传输线及集总参数电路中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1.Smith圆图组成 Smith圆图(阻抗圆图)以反射系数Γ图为基底,所描述的r和x在Γ复平面上的轨迹。 Γ=Z L?Z0 Z L+Z0 =|Γ|e jθT(1.1) 实部:Γr=r2?1+x2 (r+1)2+x2 (1.2) 虚部:Γi=2x (r+1)2+x2 (1.3) 根据式(1.2)和式(1.3)可得到两组圆,当他们叠在一起便构成一张完整的smith圆图。 等电阻圆:(Γr?r 1+r ) 2 +Γi2=(1 1+r ) 2 ,|Γ|≤1

DSP实验指导书(DSP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一:DSP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DSP 软件开发集成环境Code Composer Studio (CCS) 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2.熟悉并掌握CCS 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了解DSP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1) 学习创建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方法; (2) 了解工程文件和映像文件的基本内容; (3) 了解基本的编译和调试功能; (4) 学习使用观察窗口。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Code Composer Studio 2.2 或以上版本 三. 背景知识 1.DSP 应用系统开发一般需要借助以下调试工具: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完成系统的软件开发,进行软件和硬件仿真调试; ―硬件开发及测试平台:实现系统的硬件仿真与调试,包括仿真器和评估模块。 https://www.360docs.net/doc/605388564.html,S 集成了适用于所有TI 器件的源码编辑、编译链接、代码性能评估、调试仿真等功能,为 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3.系统软件部分可以通过CCS 建立的工程文件进行管理,工程文件一般包含以下几种文件: ―源程序文件:C 语言或汇编语言文件(*.ASM 或*.C) ―头文件(*.H) ―命令文件(*.CMD) ―库文件(*.LIB, *.OBJ)

四. 实验步骤 1. 创建工程文件 双击 CCStudio 图标,启动 CCS ,CCS 的初始界面包括工程管理区和工作区两部分。 在菜单中选择“Project —>New…”,弹出“Project Create ”窗口: 在“Project ”编辑框内填入项目名称,例如“hello1”;有必要的话,可以更改项目文件夹位置 (Location);“Project ”下拉框用以确定输出文件类型;目标硬件类型在“Target ”下拉框中指定。 点击“完成”后,CCS 自动在指定目录下生成“hello1.pjt ”工程文件。工程文件中保存了对应工程的设置信息和内部文件的引用情况。展开工程管理窗口“Projects ”下的“hello1.pjt ”,可以看到所有项目均为空。 任务 1:在 notepad 中打开“hello1.pjt ”,了解并记录工程文件提供的设置信息 若标题栏显示xxxx Emulator, 则需要先运行 Setup CCS, 选择合适的软件仿真环境

DSP实验二

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实验(DSP部分)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13211125 姓名:商晴庆 学号: 班内序号: 组号: 2016年4月

实验二 FFT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DSK6416开发平台,掌握调试功能; (2)充分理解FFT过程,并编码实现功能。 二、程序功能 (1)基础:将FFT结果写入SDRAM中,并读取出来。 (2)提高:其他点数的FFT 三、模块描述 (1)GBLCTL寄存器配置部分: static EMIFA_Config MyEmifaConfig = { EMIFA_GBLCTL_RMK ( EMIFA_GBLCTL_EK2RATE_FULLCLK, //1 X EMIF input clock EMIFA_GBLCTL_EK2HZ_CLK, //eclkout2 continue output during hold EMIFA_GBLCTL_EK2EN_ENABLE, //eclkout2 enable output EMIFA_GBLCTL_BRMODE_MRSTATUS, //bus request is memory access or refresh pending/in progress EMIFA_GBLCTL_NOHOLD_DISABLE, EMIFA_GBLCTL_EK1HZ_CLK, //eclkout1 continue output during hold EMIFA_GBLCTL_EK1EN_ENABLE, //eclkout1 enable output EMIFA_GBLCTL_CLK4EN_ENABLE, //clkout4 output enable EMIFA_GBLCTL_CLK6EN_ENABLE //clkout6 output enable ), (2)CECTL0-3寄存器配置部分 0xffffffd3, //64BIT SDRAM 0xffffffe3, 0x22a28a22, 0x22a28a22, (3)SDCTL寄存器配置部分

北邮Matlab实验报告概论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 实验 一.实现重叠相加和重叠保留算法,完成线性卷积的分段计算(可任意指定()x n 及()h n ); 1、 对算法的概括性说明; 1)重叠相加法 重叠相加法是将待过滤的信号分割成长为N 的若干段,每一段都可以和有限时宽单位取 样响应作卷积,再将过滤后的各段重叠相加。 具体算法实现:建立缓存序列,每次输 入N 点序列,通过计算x(n)和h(n) 的循环卷积实现线性卷积运算,将缓存的M-1点序 列和卷积结果相加,并输出前N 点作为计算结果,同时缓存后M-1点,如此循环,直至 所有分段计算完毕,则输出序列y(n)为最终计算结果。 2)重叠保留法 重叠保留法相当于将x l (n )和h(n )作循环卷积,然后找出循环卷积中相当于线性卷积的部 分。在这种情况下,将序列y(n)分为长为N 的若干段,每个输入段和前一段有M-1个重 叠点 。此时只需要将发生重叠的前M-1个点舍去,保留重叠的部分并输出,则可获得序 列y(n)。

2、源代码及流程图; 2.1 源代码: function[y] = overlap_add(x,h,N) M = length(h); if N

北邮dsp硬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信号处理 硬件实验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班内序号

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 2.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和应用系统构成 3.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程序寻址,寄存器,I/O口, 定时器,中断控制)。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操作方法 1、系统连接 进行DSP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连接方法如下所示: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接通仿真器电源或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点亮,否则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 2、运行CCS程序 先实验箱上电,然后启动CCS,此时仿真器上的“绿色小灯” 应点亮,并且CCS正常启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

接、JTAG接口或CCS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掉电,检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连接,或检查CCS相关设置是否正确。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一)简单指令程序运行实验 1、实验使用资源 实验通过实验箱上的XF指示灯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2、实验过程 启动CCS 2.0,并加载“exp01.out”;加载完毕后,单击“Run” 运行程序; 实验结果:可见XF灯以一定频率闪烁;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则XF灯停止闪烁,如再单击“Run”,则“XF”灯又开始闪烁;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 源程序查看:用下拉菜单中Project/Open,打开“Exp01.pjt” 双击“Source”,双击“exp01.asm”可查看源程序。 源程序注释如下: .mmregs .global _main _main: stm #3000h,sp ssbx xf ;将XF置1 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延时

北邮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特选借鉴)

2011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本运算 1.实验要求 因为现实世界里存在的是模拟信号,因此数字信号处理的第一个问题是将信号离散化,得到一个数字信号,然后再进行数字处理。 (1) 常用数字信号序列的产生: 熟悉Matlab 产生数字信号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离散信号序列。请用Matlab 画出下列序列的波形(-10

DSP硬件实验报告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DSP硬件实验报告 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 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和应用系统构成 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程序寻址,寄存器,I/O口,定时器,中断控制)。 二、实验步骤与内容 (一)简单指令程序运行实验 源程序: ;File Name:exp01.asm ;the program is compiled at no autoinitialization mode --程序在非自动初始化模式下编译 .mmregs --(enter memory-mapped registers into the symbol table) --进入记忆映射注册进入符号表 .global _main --(identify one or more global(external)symbols)--定义一个或多个全局变量 _main: stm(累加器的低端存放到存储器映射寄存器中) #3000h,sp(堆栈指针寄存器);堆栈指针的首地址设为#3000h ssbx(状态寄存器位置位)xf ;状态寄存器位置位,灯亮 call (非条件调用,可选择延迟)delay(存储器延时) ;调用delay函数延时 rsbx(状态寄存器复位)xf ;状态寄存器位复位,灯灭 call delay ;调用delay函数延时 b (累加器)_main ;可选择延迟的无条件转移,循环执行 nop(无操作) nop ;delay .5 second delay: ;延迟0.5秒 stm 270fh,ar3 (辅助寄存器3) ;把地址存放到存储器映射寄存器中 loop1: stm 0f9h,ar4 (辅助寄存器4);把地址存放到存储器映射寄存器中 loop2: banz loop2,*ar4- ;AR4不为0时转移,指针地址减一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复习题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数字频率ω与模拟角频率Ω之间的关系为 。 2.理想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的频率沿频率轴,每间隔 重复出现一次,并叠加形成的周期函数。 3.序列)(n x 的共轭对称部分)(n x e 对应着)(ωj e X 的 部分。 4.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n x 的M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周期为 。 5.对实信号进行谱分析,要求谱分辨率Hz F 10≤,信号最高频率kHz f c 5.2=,则最小记录时间=min p T ,最少的采样点数=min N 。 6.在DIT-FFT 算法分解过程中,有16点的复数序列,可进行4级蝶形运算,则4级运算总的复数乘法次数为 。 7.如果序列)(n x 的长度为M ,则只有当频率采样点数N 满足 条件时,才可有频率采样)(k X 恢复原序列)(n x ,否则产生时域混叠现象。 8.设)(*n x 是)(n x 的复共轭序列,长度为N ,N n x DFT k X )]([)(=,则=N n x D F T )]([* 。 9.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若)1()(---=n N h n h ,N 为奇数的情况下,只能实现 滤波器。 10.给定序列()14j n x n e π??- ???=,试判断此序列是否为周期序列 ;若为周期序列,请给出此序列的最小正周期 ,若为非周期序列,请列写判别原

因 。(后面两个填空只需填一个)。 11.已知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为1kHz ,调制信号频率100m f Hz =,则最小记录时间为 ,最低采样频率 。 12.系统差分方程为()()()21y n x n x n =++ ,其中()x n 和()y n 分别表示系统输入和输出,判断此系统(是,非)线性系统,(是,非)时不变系统,(是,非)因果系统,(是,不是)稳定系统。(划线部分是正确答案)。 13.周期信号()()0sin x n n ω= ,其中02π为有理数,其用欧拉公式展开后表达式为 ,其傅里叶变换为 。 14.序列()2n u n -的Z 变换表达式为 ,收敛域为 。 15.连续信号()a x t 是带限信号,最高截止频率为c f ,若采样角频率2s c f f < 会造成采样信号中的 现象。而序列()x n 的长度为M ,则只有当频域采样点数N M ≥时,才可由频域采样()X k 恢复原始序列,否则产生 现象。 16.对序列()()4x n R N =进行8点DFT (离散傅里叶变换)后,其幅度谱表达式为 ,相位谱表达式为 。 17.设()x n 是长度为N 的实偶对称序列,即()()x n x N n =-,则()X k 对称;如果()x n 是实奇对称序列,即()()x n x N n =--,则()X k 对称。 18.数字滤波器与模拟滤波器最大的区别为,频响函数()j H e ω是以 为周期的。对线性相位特性的滤波器,一般采用 数字滤波器设计实现。 19.已知FIR 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h n 长度为6N =;()()05 1.5h h ==;

北邮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仿真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 实验 一.离散信号的 FFT 分析 知识点:利用FFT 对信号频谱进行分析,用DFT 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以及信号经过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和有限长度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 实验教学内容: 1.用Matlab 编程上机练习。已知: N=25。这里Q=0.9+j0.3。可以推导出 , 首先根据这个式子计算X(k)的理论值,然后计算输入序列x(n)的32个值,再利用基2时间抽选的FFT 算法,计算x(n)的DFT X(k),与X(k)的理论值比较(要求计算结果最少6位有效数字)。 解: format long Q=0.9+0.3i; WN=exp(-2*pi*1i/32); Xk=(1-Q^32)./(1-Q*WN.^[0:24]); xn=Q.^[0:24]; Xkfft=fft(xn,32); for (k0=1:1:25) difference=Xk(k0)-Xkfft(k0); end; subplot(3,1,1);stem(abs(Xk(1:1:24)),'.');title('DFT x(n)');xlabel('k');axis([0,35,0,15]); subplot(3,1,2);stem(abs(Xkfft(1:1:32)),'g.');title('FFT x(n)');xlabel('k');axis([0,35,0,15]); subplot(3,1,3);stem(abs(difference(1:1:25)),'r.');title('Xk-Xkfft');xlabel('k');axis([0,35,0,15]); 0n N-1 ()0 n 0, n N n Q x n ?≤≤=? <≥?11,011)()()(k k 1 nk 1 -=--===∑∑-=-=N k QW Q QW W n x k X N N n N N n N N n ,

北邮DSP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实验一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本运算 (1) 常用数字信号序列的产生: 熟悉Matlab产生数字信号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离散信号序列。请用Matlab画出下列序列的波形(-10

b)利用.m文件 M文件代码: function[x,n]=u(n0,n1,n2) if((n0=0; 实现2u(n-5)的命令是: >> x=2*u(5,-10,10); >> n=-10:10; >> stem(n,x) 图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