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

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
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

本项目名称为: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申请专项经费

科技财政专项预算 说明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 本项目名称为:XXX 项目,申请科技财政专项经费额度XXX 万元,其中: 一、设备费 (说明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承担单位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从单位外部获得共享服务的可能,逐项说明各主要设备购置、升级改造、租赁支出的内容和必要性。以及“其他设备” 的主要构成、用途、测算依据。其中,购置、试制设备单价》5万元的设备填写明细,并提供三家以上产品报价单及其联系电话等详细资料;购置设备单价》50万元或成套设备价格》100万元的设备需通过重庆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办公室组织的综合评议) 案例: 1、单位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本单位主要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生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科技问题,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是"XXX 中心"等挂靠单位,拥有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价值10万元以上的XXX 台仪器设备。XXX 单位提供项目实施所需要的实验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试验设施,提供试验研究所必需的大型仪器设备。同时,XXX 单位提供定量PCR、大型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基本满足本项目试验研究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要求。此外,本实验室内还具备一些从事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的部分小型仪器,如害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所用的小型设备(如小型喷雾器、加湿器等)、微量移液器(数量不足)等等。

2、项目设备费预算支出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助XX 万元,占科技财政专项经费额度的XX% ,财政经费主要资助环节是XX、XX 方面。 一是5 万元以下的小型设备购置费XX 万元。其中:一套(5 支)微量移液器,单价万元/套,小计XX 万元,用于室内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微量精确取样。 二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改造及维修费用XX 万元。主要用于XXX 等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 二、材料费 (本项目经费列支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逐项说明主要材料费支出项目的内容、用途、费用标准、测算依据和测算过程。其中,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消耗数量较多或单位价格较高且总费用在 5 万元及以上的大宗及贵重材料需填写明细) 案例: 项目材料费预算支出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助XX 万元,占科技财政专项经费额度的XX% ,财政经费主要资助环节是XX 、XX 方面。其中, (一)各种试剂盒:共计XX 万元。主要用于核酸的纯化、PCR 扩增、核酸的标记、基因克隆所需载体以及DNA 转化等。其中, 1、DNA 提取试剂盒、RNA 提取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DNA 连接试剂 盒、DNA回收试剂盒等:XX元/个双X个=XX万元;。共计XX万元。 (二)工具酶、DNA RNA及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共计XX万元。其中, 1、各种工具酶:XX 万元。主要用于DNA 的线性化、DNA 的连接、DNA

西花蓟马发育历期

第三章二斑叶螨的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研究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发现,以菜豆作为寄主时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的卵也具有一定的捕食现象,但是捕食量明显小于国外学者以棉花为寄主时测得的捕食量,西花蓟马对二斑叶螨卵的这种微小捕食量对西花蓟马的发育和繁殖有什么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二斑叶螨卵能够为西花蓟马提供更多的营养,可能会缩短发育历期,提高繁殖能力,这一现象使得在两者种间关系中西花蓟马受益;但是二斑叶螨的丝网对西花蓟马的取食、产卵、行走等行为所产生的阻碍作用也是影响两者种间关系的重要因素(Pallini et al,1998),在两种害虫的种间关系里这种利弊得失的大小对各自种群增长的至关重要。本实验通过研究西花蓟马取食健康菜豆叶片、带卵菜豆叶片和带卵+丝网菜豆叶片发育历期及寿命,比较了二斑叶螨卵和丝网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虫源: 西花蓟马: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平桥菜地豆科植物上,带回实验室后在人工气候室内用新鲜的四季豆豆荚饲养纯化多代后供试; 二斑叶螨: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平桥菜地菜豆植物上,经鉴定纯化后,接种于人工气候室内培养的菜豆植株上连续饲养多代。 供试植物:盆栽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苗,长出第一对真叶时待用。 1.2 试验仪器 人工气候箱为RXZ系列多段可编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亚都超声波加湿器(YC2D202型),北京亚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体视解剖镜(SMZ1682TL),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条件 在上述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温度保持在25±1℃,RH70%,光照时间为14L:10D。 1.4 试验方法 1.4.1准备三种不同处理的菜豆叶片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 学习目标: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重点) 2.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说出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难点)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一、花的结构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1.观察手中的鲜花,对照课本p4图片标注花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阅读课本p4最后一段,找出花各部分结构分别具有怎样的功能? 3.你认为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二、花的类型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观察百合花和丝瓜花,比较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并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进行分类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分

2 2.观察并比较百合花和玉米的花的着生位置,并进行分类 3.结合课本P6相关链接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人说,桃花是单生花又是两性花,所以桃树是雌雄同株植物。 (2)单性花都是雌雄同株吗?雌雄同株的都是单性花吗? 4.油菜、白菜、甘蓝都属于十字花科植物,生物学家把花的特征作为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三.知识拓展(自主选择完成) 观察学校小花园里的花,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并跟你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有疑问可以借助于网络或书本资料。 四.总结提升。通过列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或者与同学概述等多种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内化。 根据着生位置分

五.课后作业:组长根据本组学习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出大约十分钟的题目,监督组员完成后予以批阅、讲解。 题库:1 .花的主要部分是指()。 A、雄蕊 B、雌蕊 C、花蕊 D、花冠 2 .下列结构中,与结出果实有直接关系的是()。 A、花蕊 B、花托 C、花柄 D、花萼 3.下列关于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B.雌蕊由花柱和子房组成 C.一朵花的花瓣组成花冠D.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4. 雌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 A. 柱头、花柱和子房 B. 花药和花丝 C. 花药、花丝、花柱 D. 花柱和子房 5. 桃花在花托上有四个部分,从内向外依次是( )。 ①花瓣②雄蕊③萼片④雌蕊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①④ 6.下列属于雌雄同株的植物是() A桃树 B油菜 C水稻 D玉米 7.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玉米的花是() A单性花、单生花 B两性花、单生花 C两性花、花序 D单性花、花序 8.南瓜的花有的能结南瓜,有的不能结南瓜,不能结南瓜的花里肯定没有() A雄蕊 B雌蕊 C花药 D花瓣 9.花的主要功能是() A吸引昆虫 B供人欣赏 C制造香料 D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直接有关 10.杨树是比较优良的绿化树种,但到了春夏季节他们会散发出大量的“白毛”,让人感到厌烦,你认为解决这一烦恼的最好办法是() A.在繁殖季节剪枝 B.使用农药抑制繁殖 C.及时清理 D.种植雄性杨树 11.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在这朵花中被害虫咬去的结构是()。A.花被 B.花冠 C.雄蕊 D.雌蕊 12.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结果的是雄花 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 C.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 13.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桃花的花是()。 A.单性花,单生花 B.两性花,单生花 C.两性花,花序 D.单性花,花序

西花蓟马

西花蓟马的防控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原产于北美洲,其杂食性,寄主植物多达500余种,主要有李、桃、苹果、葡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取食作物的花、叶、茎、果细嫩部分,导致花瓣褪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被害叶片初呈白色斑点后连成片,叶片变小、皱缩,影响光合作用,在干燥季节的危害更大,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花卉作物受害后表现为叶片和花瓣褪色并留下取食痕,影响花卉的外观和商品价值。它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发生12-15代,可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顺利发育,从卵发育到成虫只需14天;27.2℃产卵最多,1头雌虫可产卵200多粒。2003年我国在北京首次发现此虫,2011年7月广东省将其列为广东省补充检疫对象。 传播途径:西花蓟马成虫飞翔能力很弱,远距离扩散主要依靠人为因素。种苗、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的调运,尤其是鲜切花的调运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其生存能力强,经过辗转运输到外地后西花蓟马仍能存活。 1.检疫措施 国内调运应检植物、植物产品前,须经植物检疫机构检疫取得《植物检疫证书》,防止西花蓟马随调运植物、植物

产品远距离传播。 2.化学防治 由于西花蓟马虫体微小,常生活于芽、花等隐蔽处,在田间常不易察觉,且卵产于植物组织中,给化学防治带来很大难度,一种药剂或一次施药很难将其各个虫态全部或大部分杀死,多次或高浓度用药很容易使其产生抗药性。使用速扑杀、吡虫啉、阿克泰、毒死蜱、喹硫磷、卡死壳、灭幼脲、抑太保、吡丙醚和氟虫脲等有较好防效。 西花蓟马成虫西花蓟马为害花器

观赏蝴蝶的寄主植物

观赏蝴蝶的寄主植物 1.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北马兜铃 多年生藤本。这种马兜铃在北方很常见,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北京、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多生活在较为干旱的地方,在北方这一个特性更明显。取食蝶类:丝带凤蝶、麝凤蝶。 (2)蜂窝马兜铃Aristolochia roveolat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麝凤蝶、长尾麝凤蝶、多姿麝凤蝶、黄裳凤蝶。 (3)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湖北、台湾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多姿麝凤蝶、黄裳凤蝶。 (4)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kaempfer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苏、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取食蝶类:曙凤蝶、红珠凤蝶、多姿麝凤蝶、麝凤蝶、长尾麝凤蝶多尾凤蝶。 (5)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红珠凤蝶多斑亚种、多姿麝凤蝶、裳凤蝶、珠光裳凤蝶。 (6)木香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四川。取食蝶类又三尾麝凤蝶。 (7)杜衡Asarum sieboldi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浙江、陕西、四川等地。取食蝶类:有中华虎凤蝶。 (8)华细莘Asarum sieboldi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陕西、江苏等地、取食蝶类:长尾虎凤蝶(太白虎凤蝶)、中华虎凤蝶。 2.芸香科Rutaceae (1)过山香(假黄皮、过山客)Clausena excavat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取食蝶类:玉牙美凤蝶、白纹美凤蝶、玉带美凤蝶。 (2)贼仔树(陈叶吴茱萸)Tetradinium glabtifolium 半落叶小乔木。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白纹美凤蝶、多型美凤蝶、双环翠凤蝶、柑桔凤蝶。 (3)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常绿小灌木。分布于台湾、广西、福建、海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白纹美凤蝶、白斑美凤蝶、多型美凤蝶、玉带美凤蝶、柑桔凤蝶、巴黎翠凤蝶。 (4)食茱萸(刺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落叶乔木。分布于台湾以及除了江苏、安徽外的长江以南地区 。取食蝶类:多型美凤蝶、无尾美凤蝶。短尾翠凤蝶、双环翠凤蝶、白斑美凤蝶、柑桔凤蝶。(5)乌柑子Severinia buxifolia 常绿灌木。分布于台湾、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取食蝶类:多型美凤蝶、玉带美凤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 2005年第J期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 植密度为40cm×53cm.玉米一马铃薯套作为单套双,即1行马铃薯,2行玉米,马铃薯种植密度为150cm×40cm.同时马铃薯实行起垄栽培,垄高20—21cm. 2.3.6科学施肥.在肥料使用上推广配方施肥.一般667m~施有机肥1000—1500kg, 磷肥20kg,碳肥l0—15kg. 2.3.7搞好田园清洁卫生.在播种前精细整地,搞好田园清洁,即清除残病残体,杂草, 隔生薯,病薯等,并集中销毁. 2.3.8去杂汰劣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地块,要及时拔出杂株,病株,保证种薯的纯度和质量. 3结论 马铃薯癌肿病在毕节地区通过抗病品种,严格检疫等有效的控制措施,发生面积已经减少,危害降低.目前采集病样也很困难. 控制措施已经发挥了实效,但考虑到癌肿病菌的抗逆性强,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需要注意该病的潜在风险,密切观察病害的动态.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 陈洪俊张友军 (1.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0832.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 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分布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 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m, 蓟马科Thripidae.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 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曾是 美国加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2o世纪8o年代以后, 逐渐向外扩展,至20世纪90 年代初已经遍及全美.迄今,西花蓟马已分布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 新西兰,日本,朝鲜,塞浦路斯,以色列,肯尼亚,留尼汪,南非,津巴布韦,奥地利,比利时, 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芬兰,法国, 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西班牙, 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新西兰等地l】],成 为一种世界性害虫.? 2寄主与危害 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株的茎,叶, 收稿日期:2004—09—24 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在寄主叶表引起变色, 在危害处形成缺刻;在盛开的花和花瓣上引起变色和疤痕;使芽变形.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过只有若虫而非成虫可以获得病毒.获得病毒的时间至少需要30min, 虫体在3至l0天内(此时通常已变为成虫) 有感染力,但至少要 取食15min才能传毒. 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多达60余科的240余种, 主要有杏,桃,油桃,李,玫瑰,石竹花,豆类, 番茄,辣椒,葫芦科作物,草莓等.在美国的寄主还有胡萝卜,棉花,葡萄柚,葡萄,葱等【2].且随着该虫不断扩散蔓延,寄主种类一 直在持续增加,有的报道说该虫的寄主有 500余种. 3生物学习性 在美国的温室内,该虫可全年繁殖,每年可达l2至l5代b],l5?下完成一代需 要44 天,30?下需要l5天即可.每雌产卵2040 —

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以下是关于花的结构,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花的结构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 ·

切花上西花蓟马防治方案

西花蓟马防治方案(参考) 西花蓟马年发生代数多,虫体小,为害隐避,对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对西花蓟马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根据其发生为害特点,现拟订防治措施如下,作为防治参考。 1、农业防治:修剪病虫枝,及时集中进行销毁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每个大蓬中放置塑料桶1-2个,加入5%的石灰水或3%敌百虫溶液,将西花蓟马为害严重无商品价值的花朵剪下,放入石灰水或敌百虫液中进行处理,消灭害虫,同时结合培土,消灭土壤中的蛹,降低虫口密度。 2、物理防治:西花蓟马对颜色具有趋性,其中对蓝色的趋性最强,因此在大蓬中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与玫瑰花朵高度基本一致,在蓝色粘虫板上有西花蓟马时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3、化学防治措施:西花蓟马对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将不同作用机制或方式的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体防治药剂及处理如下: (1)45%毒吡(酷戈)2000倍+10%灭多威(万灵)喷雾 (2)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3%艾美罗6000倍液喷雾 (3)10%灭多威(万灵)+1.8%阿维菌素2000倍喷雾 在西花蓟马发生初期,采用以上几种方法交替使用,重点喷雾土壤、嫩茎和花朵,3-4天一次,连续3-4次。 4、烟熏剂配方: 一、配方:一个报纸方包剂量:松末9干燥新鲜松树锯末)25克:硝胺(白色块状或颗粒状均可)25克:敌敌畏25克。

二、准备工作: 1、修补好大棚,使其具有密闭性; 2、将所有材料单独敲碎,注意不要有烟火靠近; 3、材料必须干燥(除敌敌畏外)易然,硝胺必须保存在密闭 的桶或多层塑料袋中,以防挥发; 4、干燥新鲜松树锯末可以用米糠代替; 5、报纸数份(像贵阳晚报一样的报纸,只需一半即可包装一 个发烟剂); 6、天平一台或量杯一个、胶皮手套一副、防护服装一套、口 罩一个; 7、晚上进行烟熏工作,不能在白天高温下操作; 8、蜡烛数根(用于夜间照明和点火)、汤匙一个(用于盛舀 药剂)。 三、配制步骤: 1、铺上报纸,戴好保护材料,先放锯末,再放敌敌畏水剂, 将它们混合拌匀,作成紧实方包状; 2、一定要准确剂量,硝胺过多会产生药害,燃烧也会加快, 效果不好,锯末(助燃作用)多,燃烧慢,效果差。四、放置方式: 一个标准大棚放置两包在棚门中道靠内侧,点火时间为晚上,点火方式为:于方包一角处点燃,点火口与厢沟平行,不能因为发烟产生的高温熏烤了压枝的枝条,不能有明火产生,

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

剑毛帕厉螨雌成螨和若螨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比较

剑毛帕厉螨雌成螨和若螨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比较 摘要:在温度为25±1℃、湿度为80±1%、光照24h的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了剑毛帕厉螨雌成螨和若螨对西花蓟马蛹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剑毛帕厉螨雌成螨和若螨对西花蓟马蛹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分别为Na=1.941N/(1+0.5204N)和Na=0.548N/(1+0.1464N),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941和0.548,处理时间分别为0.2681d何0.2669d,剑毛帕厉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若螨。 关键词:剑毛帕厉螨西花蓟马功能反应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 Pergande)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世界著名的危险性害虫,我国最早于2003 年6 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大棚辣椒植株上被发现[1]。西花蓟马食性杂,不仅对寄主植物造成直接的危害,还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等多种植物病毒,进一步加重对寄主植物的危害[2]。由于西花蓟马发育历期短,个体小易隐蔽,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和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其防治也越来越难,因此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就越来越重要。 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 (=Hypoaspis miles (Berlese) )是蜱螨亚纲(Acari) 、厉螨科(Laelapidae)、下盾螨属的一种捕食性螨类[3],在国外已经商品化生产[4],并广泛用于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剑毛帕厉螨在自然界中,主要生活在土壤表面和腐殖层,在欧洲和北美被大量生产应用于蕈蚊、腐蚀酪螨、蓟马等食用菌和温室害虫的防治[5],但目前国内研究较少。为了明确该捕食螨雌成螨和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本试验研究了剑毛帕厉螨对西花蓟马蛹的捕食作用,以期为生物防治西花蓟马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虫源及试验装置 剑毛帕厉螨采自北京郊区,后再室内分离纯化后用腐蚀酪螨饲养,25±1℃,80±1%RH,24h黑暗处理的人工气候箱内培养。 西花蓟马于2005年6月初采自北京昌平某蔬菜基地的黄瓜,以新鲜豆角饲

花的结构和类型练习题

花的结构和类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A.花托和萼片B.花瓣和花托C.雌蕊和雄蕊D.萼片和花瓣 2. 一朵花的雄蕊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 A.花药和花丝 B.花丝和花柄 C.花药和花托 D. 花瓣和萼片 3. ( )。 ①花瓣②雄蕊③萼片④雌蕊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②④ 4.开花以前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的是() ①花托②花萼③花柄④花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在这朵花中被害虫咬去的结构是()A.花被 B.花冠 C.雄蕊 D.雌蕊 6.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结果的是雄花 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 C.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 7.平时我们看到的一朵菊花,实际上是 A.一个花序 B.一朵单性花 C.一朵雄花 D.一朵两性花 8.只生有雌花的植株一定是( ) A.单生花 B.异花传粉 C.自花传粉 D.虫媒植物 9.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雨水多,气温低,所以花粉不能正常形成 B. 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播 C. 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进行传粉 D. .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开花 10.某农夫发现果园里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节果实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这是因为昆虫对植物的何种作用有益? A.传粉 B.光合 C.受精 D.呼吸 11.下列植物具有双受精特征的是 A.一切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开花植物 12.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 A. 加速果实发育 B. 增加产量 C. 防止品种变异 D. 加速果实成熟 13.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

花的结构和花序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议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章节,要充分利用实物,才容易把花的结构讲清楚。《花的种类》一节,课本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的,如果当地没有哪一种植物,完全可以选用当地最普遍的植物来替换。总之,这一节内容中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和劳动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较容易讲好。 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学生把花被,特别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学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对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懂得了花的结构以后,是应该得到纠正的。 观察雌蕊时,可以让学生与邻近的同学合作,一个将子房进行纵切,另一个将子房进行横切,从而认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着生的情况。 两性花的概念不难了解,只要引导学生回忆刚刚解剖和观察过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冬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白菜花等两性花。关于单性花,如果没有实物,则可以通过图片来让学生观察,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发动学生采集丝瓜、黄瓜等的雄花,及时压制成或浸泡成标本,供讲课时使用。冬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讲述花序时还可以用来观察花序)。 关于花序,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内培养的白菜、萝卜的花序。白菜、萝卜的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关于头状花序,冬天可以观察室内培养的菊科花卉植物。 学生往往把一个头状花序误认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误认为是一个个花瓣。对于这种误解,应该用实例来纠正。说明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实物再配合使用直观教具解剖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头状花序的扁平花轴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从而很容易把问题说清楚。 学生容易把单性花和单生花相混,看了黄瓜花以后,误以为单性花都是单生花,对此,教师要给予纠正。有关这一节所学到的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可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和作用。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 摘要: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接触并能够识别后,侵入寄主体内,与寄主发生了一系列的作用机制,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这些作用机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寄主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生物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Abstract : Pathogenic microbes and host cell contact and able to identify, uncovered body, and host had a serie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molecular biology explain these mechanism. 一、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和寄主的识别 识别是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接触后短时间便发生物质和信息相互作用,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组织反应,从而决定最终感病或抗病后果。 两者接触部位包括胞壁和胞壁、质膜与质膜、吸胞与胞质、胞壁与质膜、胞内菌丝与胞质以及核酸与胞质(病毒)。 识别机制主要有外源凝集素、共同抗原、激发子、抑制子、蛋白质共聚学说等 1、外源凝集素(lectin) 植物中能够凝集红血球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称外源凝集素,也称植物凝集素。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按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和糖蛋白两类。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能够识别复杂碳水化合物上特定的糖残基,与糖发生可逆性结合而不改变糖苷键的共价结构。 2、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s) 研究发现,在亲缘关系远但可以发生亲和互作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或真菌等)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共同抗原在确立寄主与病原物之间基本亲和性上的作用可能是传递互作双方的信号,或抑制抗性反应。 3、激发子(elicitor) 指能诱导任何植物产生防御反应的分子。激发子类型多样,从激发的防御反应类型来看,可分为种族特异(race-spacific)和非特异(普通)激发子 4.、抑制子(suppressor) 抑制子是由病原微生物产生的能够抑制寄主防御反应的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阻塞激发子与外源凝集素的结合而起作用,即与寄主细胞表面互补结合位点的结合而起作用。

入侵昆虫西花蓟马的潜在适生区分析

昆虫学报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June 2006,49(3):438-446ISS N 04542629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 B111400);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DI B3J108)作者简介:程俊峰,男,1981年生,硕士,主要从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3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T el.ΠFax :010*********;E 2mail :wan fangh @https://www.360docs.net/doc/605745039.html, 收稿日期Received :2005210225;接受日期Accepted :2006202228 入侵昆虫西花蓟马的潜在适生区分析 程俊峰,万方浩3 ,郭建英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本文在分析西花蓟马生物学特性及其世界分布的基础上,采用C LI MEX 软件及提供的气候匹配性分析和位置比较分析两种分析模型,结合我国634个气象站点的数据,预测西花蓟马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生态气候指数EI ≥3的地区爆发危害风险性较大。西花蓟马在我国的广东、海南、安徽、福建、江苏、山东、广西、贵州、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具有广泛的适生区;其适宜生存的北界分布在中国年平均温度10℃等温线、1月份平均温度-8℃等温线以及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20℃等温线附近;而新疆、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或自治区为不适应生存区。关键词:西花蓟马;生物入侵;适生区;气候匹配;位置比较 中图分类号:Q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426296(2006)0320438209 Analysis of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vaded insect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Thysanoptera :Thripidae)in China CHE NGJun 2Feng ,W AN Fang 2Hao 3 ,G UO Jian 2Y ing (Center for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 pecies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 formation of daily climatic records of 634stations in China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in the w orld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reas of F .occidentali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 odels of Match Climates and C om pare Locations of the s oftware C LI MEX.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 .occidentalis could prevail in G uangdong ,Hainan ,Anhui ,Fujian ,Jiangsu ,Shandong ,G uangxi ,G uizhou ,He ’nan ,Hubei ,Shaanxi ,Sichuan and Y unnan provinces and Chongqing city ,but was unable to survive in X injiang ,Qinghai ,T ibet ,Heilongjiang ,Jilin ,Liaoning ,and Inner M ong olia provinces or autonom ous regions in the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hina.The north limit of its distribution in China was located along the joining line of such cities as Weihai ,Y antai ,Ji ’nan ,Dezhou ,X ingtai ,Y uncheng ,X i ’an ,Baoji and T ianshui ,where the annual average tem perature is 10℃,the average tem perature in January -8℃,and the annual extremely lowest tem perature -20℃. K ey w ord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biological invasion ;suitable distribution area ;climate matching ;location com paris on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又称苜蓿蓟马,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可寄生66科的200多种植物(杜宇等,2001),而且其寄主范围还在不断的增加,并存在寄主转移现象(Y udin et al .,1986),尤其对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果树、棉花等危害严重(Brodsgaard ,1994;吴青君等,2005),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虫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 播扩散,对许多国家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Brodsgaard ,1993;G aum et al .,1994),如1985年该虫引起哥伦比亚温室黄瓜减产达20%(陈艳和张晓燕,2002)。此外,西花蓟马还是番茄斑点萎蔫病毒(TSW V )的主要传播媒介,这种病毒的传播曾在夏威夷导致苜蓿严重减产达50%~90%(Y udin et al .,1986)。 C LI MEX 软件是基于Maywald 和Sutherst 组建的

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花

第一节花的组成及其在发育上的意义 一、花在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的意义 在植物个体发育中,花的分化标志着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了生殖生长。 从系统发育上来认识,花器官的形成及其生殖作用是植物繁殖方式中最进化的类型。 植物的繁殖主要有3种方式: 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1、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是植物用其自身的一部分,如鳞茎、块茎、块根和匍匐茎等,自然地增加个体数的一种繁殖方式。 低等植物的藻殖段、菌丝段等和高等植物的孢芽、珠芽、根蘖均可用来营养繁殖,农林生产中广为应用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离体组织培养等也属于营养繁殖。 2、孢子繁殖(或无性繁殖) 孢子繁殖是藻、菌、地衣、苔藓、蕨类等植物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繁殖方式。这些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孢子,当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适宜外界环境下便能发育成一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3、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植物在繁殖阶段产生两种生理、遗传等均不同的配子,经其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的生殖(或繁殖)方式,故又称配子生殖。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两种形态大小、生理功能、活性完全不同的两种配子即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子,精卵结合产生合子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新的植株。 二、花的基本形态 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花的来源:从枝条--> 茎-->(逐渐缩短)花柄,叶(演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演化成雌蕊的叶子称为心皮。 被子植物的完全花(flower)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

圆柱形 浅杯状 圆锥形 壶状 杯状 壶 状 壶状 壶状 根据花中雌蕊、雄蕊的具备与否,可把花分为3类: 两性花:兼有雄蕊和雌蕊的花。 单性花:仅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无性花:花中既无雄蕊,又无雌蕊的花。 (一)花柄和花托 1、花柄(花梗):着生花的小枝,花后发育为果柄。 2、花托:花柄顶端膨大的部分。 花托类型 圆锥形花托,壶状花托,杯状花托,花盘状花托,荷花花托,玉兰花托,桃花花托 (二)花萼 概念:花的最外轮变态叶,由若干萼片(sepal)组成,常呈绿色,不同植物的花萼形态大小、颜色不同,构成花萼的萼片数目及其相互关系亦不同,是植物种分类的依据之一,其结构与叶相似 花托类型及子房位置 上位子房下位花 上位子房周位花 半下位子房周位花 上位子房下位花 下位子房上位花

11.4植物的繁殖、花

植物的繁殖、花 一、判断与改错 1.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进行嫁接() 2.稼接可克服种子繁殖不能保存亲代优良品质的缺点() 3.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 ) 4.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瓣花。 ( ) 5.单雌蕊子房仅由一心皮构成一室,复雌蕊则可以由数个心皮形成数室或一室。 ( ) 6.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 ) 7.雌蕊即子房。 ( ) 8.离生雌蕊也属于单雌蕊。 ( ) 9.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 ( ) 10.侧膜胎座沿背缝线排列。 ( ) 11.禾本科植物的一个小穗就是一朵花。 ( ) 12.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小穗,实际上代表一朵小花,其中的颖片、桴片、浆片等均是由花被饰变而来的。 ( ) 13.有的植物学教材将蚕豆的花程式写为↑K (5)C 1+2+(2) A (9)+1 这是有不 妥的,因为各轮之间才用“+”号,而蚕豆的花冠和雄蕊各仅一轮。 ( ) 15.单歧聚伞花序属于有限花序类型。 ( ) 16.有些植物不产生花器官也能结果,如无花果。 ( ) 17.佛焰花序属于肉穗花序。 ( ) 18.胡萝卜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序。 ( ) 19.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 20.被子植物中70%以上的胚囊的发育类型是蓼型的(单孢型)胚囊。 ( ) 二、填空 1.繁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2.营养繁殖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____、____、____和_____等几种。 4.嫁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进行嫁接时,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称为_____,接上去的枝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