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简洁版 默写篇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简洁版 默写篇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简洁版 默写篇

限时训练二十一50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17年中考名句默写有一句理解性默写,预计2018年理解性默写分量会增加。每错一字负1分,总得分为负分)

1.孔子语录春秋·孔子

①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强调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⑥表达因远方朋友的到来而感到喜悦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

①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

①文中与成语“居安思危”一样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第一段中阐述在思想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阐述了经历磨练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

①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四字短语是彼竭我盈,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追击的四字短语是辙乱旗靡。

④曹刿让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再进军的原因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邹忌讽齐王纳谏西汉·刘向

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邹忌进谏取得显著成效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①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广开言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③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④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表明桃花源人不愿被外人打扰的句子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展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突出桃花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叹惋不已的原因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三峡北魏·郦道元

①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冬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囊陵,沿溯阻绝。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②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③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马说唐·韩愈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陋室铭唐·刘禹锡

①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刘禹易《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

③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1.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小石潭记》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中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小石潭记》中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2.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①赞扬滕子京政绩(指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文中直接概括迁客骚人之“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概括其“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④作者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13.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①周敦颐《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洁身自好、质朴庄重的君子品质。

②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③文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作者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人多的两个句子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

15.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①《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③文中最能体现诗人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①作者通过与同舍生的优越生活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的句子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文中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写自己生活上艰苦异常的句子是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7.关雎《诗经》

①直接抒写男子对心中爱慕的姑娘追求不到的苦恼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②《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采用起兴手法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8.蒹葭《诗经》

①采用起兴手法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写清秋萧瑟景象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③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追求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9.观沧海三国·曹操

①曹操的《观沧海》抒发气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②《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③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0.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①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表现其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②《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能够过这样的生活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①毕业在即,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句子,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②劝慰友人不要像多情的儿女一样在分手时徘徊忧伤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①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次北固山下》中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使至塞上唐·王维

①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关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①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②从“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极偏远。

③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本诗“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即是如此,此句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愁的心情。

25.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①连用两个典故,盼望自己一展宏才,有所作为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②《行路难》中用一连串连续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③墨墨遇到了困难,心情沮丧,老师鼓励她要坚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她。

26.望岳唐·杜甫

①诗人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②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③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春望唐·杜甫

①《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忧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的共同感受的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望》一诗中,描写国都沦陷但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却乱草丛生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袒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②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①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①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对比,突出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②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以“酥”喻小雨,可谓新颖别致,形象贴切。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①诗中运用了典故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课标通用安徽省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3名著导读及参考答案

素养全练(三) 名著导读 一、A组2018模拟集训 1.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巧借天时,为我所用,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 赤壁”;《水浒》中,吴用等巧借,“”。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句中加点的“我”指的是,从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她的形象特点 是。 炎热天气智取生辰纲(2)阿长(或:长妈妈) 善良、慈爱(或:乐于助人)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4)题。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红海、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 常满意。 (4)《水浒》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 是。 地中海(大西洋) (2)保尔·柯察金(3)大人国(4)神行太保?导学号64714051?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甲】他让战友们走出以后,才取下了铁锁,放入衣袋,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品。他相信,这把 象征着美蒋反动派特务统治的大铁锁,将来会和许多缴获的战利品一样,陈列进革命博物馆里去的。 【乙】正在这时候,窗子那儿有一个最美丽的歌声唱起来了,这就是那只小小的、活的夜莺,它 栖在外面的一根树枝上,它听到皇帝可悲的境况,它现在特地来对他唱点安慰和希望的歌。 (1)甲文选自《》,文中的“他”是(人物)。 (2)乙文的作者是(国家)的安徒生,文章最后皇帝跟着小女孩走向(地点),去了解百姓们的真正生活。 红岩刘思扬(2)丹麦田间 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那罗刹出门,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 你的嫂嫂!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以上语段出自小说《西游记》,作者,语段中“罗刹”指的是。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1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6 页 ;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④,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 4)题。( 9 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 f 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 1981 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 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 . 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 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 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 1)根据拼音写双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f ù()盖比较()l 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 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 2)题。(4分) ( 1 )“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 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 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 , 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 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 分)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 / ”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 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安徽省中考试卷2018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④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涌】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0 1 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真题)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这是因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 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 为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2018安徽中考语文真题

2018年安微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1)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 4.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8的绝对值是( ) . A.–8 B.8 C.±8 D.– 8 1 2.2017年我省粮食总产量为695.2亿斤,其中695.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6.952×106B.6.952×109C.6.952×109C.D.695.2×108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2)3= a5B.a4·a2= a6C.a6÷a2=a2D.(ab)5=a3b2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 .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x2+4x=–x(x+4) B.x2+xy+x=x(x+y) C.x(x–y)+y(y–x)=(x–y)2D.x2–4x+4=(x+2)(x–2)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年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 . A.b=(1+22.1%×2)a B.b=(1+22.1%)2a C.b=(1+22.1%)×2a D.b=22.1%×2a 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x+1)+a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1 C.–2或2 D.–3或1 8.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甲 2 6 7 7 8 乙 2 3 4 8 8 A.甲、乙的众数相同B.甲、乙的中位数相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9.□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 ..得出四边形AECF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BE= DF B.AE=CF C.AF∥CE D.∠BAE=∠DCF 10.如图,直线l1、l2都与直线l垂直,垂足分别为M、N,MN=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 在直线l上,且点C位于点M处.将正方形ABCD沿l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N重合为止.记点C 平移的距离为x,正方形ABCD的边位l1、l2之间部分的长度和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 A B C D A B M(C) N D l1l2 l y y y y A.B.C.D.

安徽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 的绝对值是() A. B. 8 C. D. 【答案】B 【详解】数轴上表示数-8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 所以-8的绝对值是8,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熟记绝对值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 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亿斤,其中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亿=000,000小数点向左移10位得到, 所以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8,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 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除法、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故A选项错误; B. ,故B选项错误; C. ,故C选项错误;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 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几何体正面看得到的图形,认真观察实物,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长方形上面一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得. 【详解】观察实物,可知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长方体上面一个三角形, 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详解】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主视图,明确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从几何体的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解要彻底.【详解】A. ,故A选项错误; B. ,故B选项错误; C. ,故C选项正确; D. =(x-2)2,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 6. 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所以动心忍 性,。 (《孟子》) 水河澹 澹,。 (《曹操(观沧海》) 至于夏水襄 陵,。 (郦道元《三峡》) ,恨别鸟惊 心。(杜甫《春望》)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 ()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 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 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 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举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视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1)①曾益其所不能 (2). ②山岛竦峙 (3). ③沿溯阻绝 (4). ④感时花溅泪 (5).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6).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 (7).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8). ②略无慕艳意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曾、竦峙、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_______)盖比较(_______) lǚ(_______)行

2018年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 0 1 8 年 安 徽 省 初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物 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 ,B ,.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 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 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5.图中R 1=4Ω R 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 的电路中,则R 1和R 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 Ω.;通电30s ,电阻R 1消耗的电能为 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 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 ,则其阻值为 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 A

A.放大镜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1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 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高 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 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 动产生的 14.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0C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15.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乙 甲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 (《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 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 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 ù( )盖 比较. ( ) l ǚ( )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 ) A .切合、相合 B .刚才、方才 C .往、到 D .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 A .罗曼·罗兰 B .贝多芬 C .米开朗琪罗 D .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__。 4.学校开设“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 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 A .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我阅读 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我阅读 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井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超都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的绝对值是() A. B.8 C. D. 2.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635.2亿斤,其中635.2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A. B. C. D.[来源:学|科|网] 7.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为() A. B.1 C. D. 8.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甲26778 乙23488 类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

差 9.□中,E、F是对角线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D.∠∠ 10.如图,直线都与直线l垂直,垂足分别为1正方形的边长为,对角线在直线l上,且点C位于点M处,将正方形沿l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N重合为止,记点C平移的距离为x,正方形的边位于之间分的长度和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太致为() 二、填空题(本大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1.不等式的解集是。 12如图,菱形的,分别与⊙O相切于点若点D是的中点,则∠。 13.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2,m)⊥x轴于点B,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 不令人把忧吗?1981年,我园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 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 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 l()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_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第1页,总17页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注意 事项 :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名著导读(共1题) 1.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 . 罗曼,罗兰 B . 贝多芬 C . 米开朗琪罗 D . 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 , 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

答案第2页,总17页 知 夫 苟 中 心 图 民① , 智 虽 弗及 , 必将 至焉 。” (节选自《国语 》 )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又何间焉 ②小惠未编 ③必以信 ④必以情断之 ⑤智虽弗及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

2018年安徽语文中考模拟卷

2018年安徽语文中考模拟卷

2018年安徽中考模拟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 ... 中.6·句,不得多选 ......)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⑤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⑥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⑦箫鼓追随春社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⑧《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亲情没有珑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空气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形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zhōng。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反侧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言的感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逶迤.()琐.碎()无动于 zhōng()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下面三个 义项。文中“习以为常”的“习”意思应为()(2分) A.学习;复习;练习 B.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 C.习惯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