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派

诗派
诗派

初期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诗派

代表作家: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

中国新诗

(包括九叶诗派/九叶诗人)指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形成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辛笛、穆旦、唐祈等30年代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生涯。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九叶集》于1981年出版,因此又被称为"九叶派"。九叶派作为40年代的诗歌流派,在80年代仍在活跃着。在文学史上以穆旦为首的九叶诗人被称为“中国新诗派”。他们强调:一是诗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二是极端重视日常语言及说话节奏的应用。“只有变化多,弹性大,新鲜,生动的文字与节奏才能适当地,有效地,表达现代诗人感觉的奇异敏锐,思想的急遽变化。”强调诗的思维和语言的基本改造,这是中国新诗派的特征,也集中体现了它的反叛性与异质性,这恰恰是与早期白话诗的主张遥远呼应。这一派的诗人在80年代能复兴和重新被认同,也许正因为它与当代诗歌有着审美价值的一致性。或者说中国新诗派是对现代中国新诗30年发展的一个总结,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形成做了一个准备。

代表作家:穆旦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

文学史名词解释

山水诗: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第一章初唐四杰 四杰生平:“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之浪漫,遭遇悲惨。”(闻一多语) 重点:王勃生平;重点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中两条感情线索的交互发展,决定了此诗健康、向上的基调。杨炯与《从军行》。骆

现代文学作业

真实与想象 ——现代派泛想 2011级汉语言文学四班陈伟伟学号:201000110417 1932年上海的“一·二八”事件,5月1日,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船板《现代》杂志。施蛰存在《创刊宣言》中说:“因为不是同人杂志,故本志并不预备造成任何一种文学上的思潮、主义或党派。因为不是同人杂志,故本志所刊载的文章,只依照编者个人的主观为标准,至于这个标准,当然是属于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方面的。”尽管施蛰存说不预备造成任何一种思潮,但是,如今,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现代》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现代诗派。一大批现代派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现代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尤其是波德莱尔和魏尔伦,他们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诗的音乐性,他们诗歌中的表现的悲伤、颓废的情绪也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倾向颇为接近。诗中弥漫着感伤甚至颓废的气氛,传达出一种对时局的幻灭与对个人前途的渺茫之感。现代诗派一般是从唯心主义、直觉主义的哲学观出发的,认为现实是虚幻的、表层的,只有人的内心才是最高的真实,因此诗人不应单纯去摹仿和在现实,而应深入人多的内心世界,表现个人微妙的感受和幻觉,现代派诗人称之谓“纯诗歌”。 这与20年代的李金发的象征主义有些类似,而且两者同是借鉴西方象征主义经验,不同的是,现代派诗歌不想李金发的诗歌那般晦涩。这是因为现代派诗歌在追求现代的同时,肯定了对古典的继承,推崇含蓄却反对晦涩。戴望舒在《诗论》中肯定了这一点。废名也曾在《谈新诗》中明确指出现代派是温庭筠、李商隐一派的发展。戴望舒的名作《雨巷》那有名的“丁香”及出自李璟的《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审美意境。 在继承了古典美的同时,现代派诗人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纯然的现代”。施蛰存在《现代》宣言中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是。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的现代的诗形。”从这一长串绕口令般的“现代”,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人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的渴望。“现代的情绪”无疑是构成“纯然”的“现代的诗”的灵魂或者思想,戴望舒将其称作“新的情绪”。他的《诗论》说:“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这种“现代的情绪”其实是现代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半殖民地化时代的巨变、重压下所产生的复杂的心理感受,甚至是一种畸形化了的大都市人不知所求的情绪。现代派诗作中所谓“现代的情绪”,大多是些感伤、抑郁、迷乱、哀怨、神经过敏、纤细柔弱的情绪,甚至还带有幻灭与虚无。在30年代革命文学局主要潮流的环境中,现代派诗人无疑是在大社会中“落伍”的一群人。整个社会黑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找不到平衡点,现代派诗人又没有反抗社会的勇气,或者说实际行动,他们只好在诗中寻求灵魂的苏息和净化,以文学人生中的先锋来平衡社会人生中的差异。甚至,他们被有些轻蔑地,当然在今天来说这完全甚至是溢美之词,称之谓“唯美派”。 作为“唯美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可以说事中国现代诗坛上一朵不可或缺的“丁香”。他的诗被誉为“新诗坛的尤物”。就连他的笔名也是如此抒情,望

中国现代文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 2、1919年至1921年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者分化的开始,论战双方分别是和。 3、创造社被人们称为“为艺术”派,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它最初的机关刊物是《》。 4、文学研究会的主要阵地有革新版的《小说月报》,它的文学主张是“”,在创作上表现出倾向。 5、文学革命是以和为旗帜的思想革命前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药》、《》、《》等篇。 7、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音乐的美、和的诗美主张。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的《》,这部小说集是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出版的。 9、冰心的散文获得了较高的成就。书信体散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此外《》(或《山中杂记》等也都能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 10、我国最早的现代话剧团体是,于1921年3月成立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开端。 ()2、《秋夜》是鲁迅散文诗的名篇。 ()3、冰心的《繁星》《春水》对新文学运动的现代格律诗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4、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正式诞生。 ()5、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的论争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次文学论争。

岭南文化

论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软件学院09级2班刘绍徒 200930636090 关键字: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传统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从地域上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部分参考答案: 1 沉郁顿挫: 1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鬰顿挫,沉鬰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2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深沉阔大。3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心态,把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4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北征》、《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5沉鬰,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永州八记: 1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2 “永州八记”最为人称道。“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he2)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 5初唐四杰 1“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2 “四杰”的创作活动

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3 “四杰”作诗,重视抒情,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如卢照邻的《行路难》,杨炯的《从军行》。4“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一些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有雕琢之病。 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品选中编一册P103) 1作者杜甫。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杜甫由长安赴奉先,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家属。此诗作于到家之后,是作者长安十年政治生活的总结。2诗以“忧黎元”为核心,反覆陈明“自比稷契”的用世之志。3抨击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4纪行即所以言志,故以《咏怀》为题。5此诗把叙事、抒情、说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波澜壮阔,是反映社会社实的长篇史诗。 9《秋兴八首》(作品选中编一册P135) 1是唐代宗大历元年秋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2秋兴,因秋而发兴。3此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於凄清哀怨中,具有沉雄博丽的意境。4八首脉络贯通,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及答案

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生命底文学》三叶集和通信集中。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被称为“新月诗派”。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_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l924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向培良、高长虹等,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沉钟社、浅草社。28.湖畔诗社成立于1922 年,其成员主要有_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他们以“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2008. 1 参考答案 汉语言(涉外文秘)专业2007级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集中指责旧文学的流弊,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由此宣告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旧文学宣战,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3.20年代的小说创作先后出现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创作现象,使新文学的20年代小说呈现出纷繁多姿的局面。 4.鲁迅创作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5.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后来他又提 出“诗体大解放”的曰号。他于1920年出版《尝试集》,这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诗集。 6.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这个诗派的 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7.早期象征诗派发生于1920年代中后期,它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这个诗派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 8.郭沫若的《女神》一问世,便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9.20年代初期遍及南北各地的“ 爱美剧”运动,打破了文明戏衰落而形成的新剧舞台的沉寂,成为五四以后创造现代话剧的重要实践。 10.周作人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作家,他的平和冲淡的小品散文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提倡“美文”,促进了艺术性散文的发展。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 2.江湖诗派: 3. 国朝文派: 4. 唐宋派: 5. 阳羡派: 6. 浙西派: 7. 桐城派: 8. 阳湖派: 9. 宋诗派: 10.汉魏六朝诗派: 11. 湘乡派: 12. 常州词派: 13. 茶陵诗派: 14. 公安派: 15. 竟陵派: 16. 清雅词派: 17.苏辛词派: 18. 西昆体 19. 山谷体: 20. 后山体: 21. 半山诗: 22. 简斋体: 23. 稼轩体: 24. 易安体: 25. 诚斋体: 26. 铁崖体: 27. 台阁体: 28. 同光体: 29. 新文体: 30.东坡体: 31.王荆公体: 32. “朱希真体”: 33.神韵说: 34. 格调说: 35. 肌理说 36. 性灵说: 37. 活法说 38. 童心说: 39. 二窗: 40. 富贵词人: 42. 南洪北孔: 43. 清初三大家: 44. 前后七子: 45. 宋末元初四大家: 46. 辛派词人: 47. 永嘉四灵: 48. 遗民诗人: 49. 遗民作家: 50. 元曲四大家: 51. 一祖三宗: 52. 元诗四家: 53.南施北宋: 54.姚门四杰 55. 话本小说 56. 拟话本: 57.科学小说: 58. 明代传奇: 59. 南戏: 60. 谴责小说: 61. 散曲: 62. 弹词: 63. 小品: 64. 狭邪小说: 65. 新小说: 66. 元杂剧: 67. 章回小说: 68. 诸宫调: 69. 子弟书: 70. 才子佳人小说 71. 神魔小说: 72.域外游记: 73.逻辑文: 74.侠义公案小说: 75.说铁骑儿: 76.二拍: 77.借才异代: 78.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79.六一风神: 80.南社: 81.诗文革新运动: 82.诗界革命 83.三言: 84.四大奇书: 85.三体诗: 86.四大传奇: 87.小说界革命: 88.义法: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 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 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 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 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 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 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 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 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 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 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 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 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 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 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 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 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 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 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 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 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 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 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 《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 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 湖诗派。 3. 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 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 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 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 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 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 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 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 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 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 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 《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 “国朝文派”。 4.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 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 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 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 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 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 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 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 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 一。 5. 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 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 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 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 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 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 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 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 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 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 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 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 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 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 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 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 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 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 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 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 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 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 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 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 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 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 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 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 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 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 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 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 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 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 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 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 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 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 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 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 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 庞大的作家队伍。 8. 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 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 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 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 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 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 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 “阳湖派”。 9. 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 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 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 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 向是“宗宋”或“学宋”。 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 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 与“宋诗”,概指以苏轼、 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 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 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 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 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 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 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 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 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 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 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 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 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 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 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 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 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 诗派亦告式微。 11. 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 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 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 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 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 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 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 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 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 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 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 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 人称为湘乡派。 12. 常州词派:嘉庆时期, 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 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 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 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 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 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 “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 温、韦、周、辛之面目”, 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 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 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 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 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 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 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 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 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 词派。 13. 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 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 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 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 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 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 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 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 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 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 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 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 之间的过渡人物。 14. 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 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 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 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 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 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 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 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 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 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 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 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 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 15. 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 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 “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 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 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 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 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 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 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 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 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 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 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 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 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 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 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 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 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 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 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 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 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 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 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 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 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 空”、“骚雅”的风格特色, 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 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 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 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 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 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 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 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 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 共同的。 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 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 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 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 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 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 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 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 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 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 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 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 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 辛词派。 18. 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 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 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 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 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 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 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 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 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 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 时影响很大。 19. 山谷体:黄庭坚自号山 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 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 诗体”,严羽《沧浪诗话》 将其列为“山谷体”。其基 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 脱俗。艺术特点有三:1.以 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 展拗句、拗律体制;2.强调 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 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 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好 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 树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 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 面。 20. 后山体:陈师道号后山 居士,著有《后山集》。作 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 苦吟,求奇拙,标举“宁拙 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 省字句以摈弃华丽辞藻。其 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 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但 因其缺乏华采而唯余瘦硬。 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 21. 半山诗:半山,是王安 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 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 为《半山集》,亦称为“半 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2. 简斋体:即指陈与义的 诗。陈与义号简斋,著有《简 斋集》。其诗学杜甫,又深 受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 影响。他虽也重视句法,造 语凝炼,但并不株守江西诗 派成规,能突破黄、陈瘦硬 诗风的局限,主张“不可有 意于用事”,以直致、浅语 入诗,去繁缛,尚简洁,注 重白描和诗歌的恢弘圆融, 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 风,为当时诗坛新添一格。 他的诗歌被称为“简斋体”, 对宋诗发展作出了贡献。 23. 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 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 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 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 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 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 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 了词体的大解放。无论作长 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 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 人格。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 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 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 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 体格健诗独立存在。他的词 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 古”,而且“包罗万象”。这 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 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 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 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24. 易安体:李清照号易安 居士。其词艺术成就很高, 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 “易安体”。特点有三:1. 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 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其最 突出特点;2.既融入家国兴 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 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 格调;3.倜傥的丈夫气,其 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 慧,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 爽开朗,能把婉约的情思与 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 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蕴 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25. 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 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 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 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风 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 转圆活的特点,一改宋诗瘦 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 风转变的一个关键。其所创 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26. 铁崖体:元代后期著名 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 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 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 或“铁体”。风格香艳绮靡。 27. 台阁体:明永乐至天顺 年间,以宰辅权臣杨士奇、 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一批 文人垄断了文坛。他们的创 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 德为主旨。所用文体以诗为 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 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 赠或应制、颂圣之作,风格 雍容华贵,典雅工丽。由于 他们均为台阁重臣,地位特 殊,故使这种文风在社会上 风靡一时,以致沿为流派, 称台阁体。 28. 同光体:晚清宋诗运动 之第三期。他们不明言宗宋 而称“不墨守盛唐”,即以 学宋为主,而不以此自限。 称“同光”乃出于标榜,以 上承道光、咸丰以来的宋诗 传统自居,其实“同”字所 指同治并无着落,改称“光 宣”更切实际。这派诗人的 创作多始于光绪中叶以后, 故同光体即是指称光绪、宣 统以至民国后的宋诗派。同 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 最高,沈曾植、郑孝胥等为 重要员。 29. 新文体:梁启超倡导文 界革命,但比提出文界革命 口号影响更大的是他本人 的散文创作。至1902年,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 中正式提出“新文体”一词。 这种“新文体”从语体上说, 是一种介乎文白之间的文 体;从文体上说,是打破各 种文体界限,将议论与叙 事、抒情相结合,富于逻辑 性、富于鼓动性的长篇新体 散文;从写法上说,是打破 各派文章家法,采用一切能 用的、有用的古文、骈文、 辞赋、佛典、语录、八股文、 西学译文、日本文的词汇、 句式、体制,形成兼采众长 而又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30.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 诗歌。其诗于情无所不畅, 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 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 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 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 的清旷闲逸。而最能体现其 “坡仙”的旷达品格的主导 倾向,是其高风绝尘的诗 风,即一种超越世俗尘虑羁 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 “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 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 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 用。 31.王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 国公,故世称王荆公。王安 石晚年居住在江宁之半山, 写诗主要用七绝体。这一时 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 集》,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 峭而变为闲淡沉郁,人称 “半山诗”或“半山绝句”。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 在宋代诗体中列有“王荆公 体”,实则指王安石晚年的 诗歌创作。亦即“半山诗” 或“半山绝句”。 32. “朱希真体”:朱敦儒字 希真,南流后过了七年漂泊 生活,晚年被迫隐居,常放 浪于烟霞之间,写下了大量 的隐逸词,多歌唱看透尘世 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 但又深藏忧怨,有较浓的虚 无思想色彩。其词语言浅白 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 格飘逸自然,开南宋隐逸词 派之先河。这种在当时词坛 能自成一家的风格物色,被 称为“朱希真体”。又因其 词集为《樵歌》,故亦称之 为“樵歌体。 33.神韵说:清初诗派之一, 创始人王世祯。所谓“神韵 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 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 更多地关注诗歌本身淡远 清新的意境和含蓄蕴藉的 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排闲解 愁的消遣娱乐功能。为此, 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 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 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 主,但缺乏真情实感是其主 要毛病。 34. 格调说:清中叶宗法唐 诗的诗歌流派,创始人沈德 潜。所谓“格调说”,就是 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 政治和伦理道德观念。他力 主恢复儒家“温柔敦厚”、 “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 提出“诗教之尊,可以和性 情,厚人伦,感神明”的口 号,使诗歌为封建统治服 务。 35. 肌理说:翁方纲既不满 于王士祯“神韵说”之空泛, 又不满于沈德潜“格调说” 的食古不化,提出“肌理说” 对二者加以匡正。所谓“肌 理说”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 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 面的“文理”,实际上是要 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来 充实诗歌内容,达到义理与 文理的统一。这是宋诗以学 问为诗的再版,是以学术代 替诗歌创作的一条歧路。 36. 性灵说:清代中叶,真 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 立、真正继承晚明以来的主 情传统,与道统文学观相对 立的诗歌流派。创始人袁 枚,所谓性灵派,即是上承 明公安派独抒性灵的诗歌 主张,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 直性情。 37. 活法说:吕本中后期所 提出的作诗主张。吕本中的 “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 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 亦不背于规矩”,提倡“好 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 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 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 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 美”的新途径。 38. 童心说:李贽把文学作 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 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 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 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 评价的最高准则。童心说是 晚明李贽提出的:“天下之 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也。”他把文学作为反传统、 反权威。 39. 二窗:吴文英号梦窗, 其词集为《梦窗词》;周密 号草窗,其词集为《草窗 词》。二人同为南宋中后期 清雅词派的作家,词的内容 也多为身世之感和离别之 情,且往往融入哀时伤世的 黍离之悲,艺术上二人均追 求清丽工巧,旨趣相近。故 时人并称他们为“二窗”。 40. 富贵词人:即指北宋初 期著名词人晏殊。他一生居 显宦要职,有“太平宰相” 之称,但其在政治上无大建 树,而以词传名。他一生生 活优裕,生活态度雍容闲 雅。其词多祝寿、咏物和歌 颂升平,这类词多宴游之余 的消遣之作,在过分满足的 生活里找一点春花秋月的 闲愁来吟咏,虽无镂金错彩 的刻意藻饰,但掩盖不住其 骨子里的富贵之气,总体而 论,尚未摆脱五代绮艳词风 的窠臼,故晏殊有“富贵词 人”之称。 41. 南渡词人:即指北宋灭 亡后,由北宋逃到南宋的词 人。其代表人物是李清照、 朱敦儒。他们都生活在南北 宋之交,在北宋都有四十多 年的生活经历,并且都已是 稍有名气的词人。靖康之变 以后,他们也被迫南渡,由 于政局的剧变,国破家亡, 漂泊流落,使他们颇多家国 之感和身世之悲,发而为 词,多有凄苦的哀叹和深沉 的感伤,词风发生明显的变 化。人们习惯把宋室南渡后 由北入南的词作家们称南 流词人。 42. 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 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的 合称。洪昇是钱塘人,有著 名历史剧《长生殿》传世; 孔尚任是曲阜人,有著名历 史剧《桃花扇》传世。这两 部著作代表了清代戏剧的 最高成就,并代表了清初感 伤审美思潮的重要实绩。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一、现代诗派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30年代初,出现了对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不讲究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的首领",他

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和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其而得名,1934年,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1935年、1936年,戴望舒等主编的《现代诗风》和《新诗》月刊先后出版,把这股现代派的诗潮推向了高峰,伴随着这一高峰的,是1936年到1937年大量新诗杂志的问世,以至于作为现代派诗人一员的路易士认为"这两年是中国新诗自五四以来一个不再的黄金时代",达到了其创作的极盛期。抗战爆发后,现代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派诗潮也就越过了黄金时代而走向了衰退,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被40年代的"九叶诗人"所继承和发展。 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现代》主编施

蛰存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这里连用,七个"现代"来概括现代诗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归结起来,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纯诗"的艺术观。 即施蛰存说的"《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这是一种典型的诗的"贵族化"立场,和早期的象征诗派一脉相承。如果早期白话诗追求的是诗的散文化和明白易懂,实现诗的平民化,那么现代诗派重视的是"现代诗是诗",仍然追求诗的朦胧美,走的还是"诗的贵族化"那一路。至于诗和时代、人民、生活等外在的、非诗本身所拥有的东西,就更不在他们的考虑和主张之内了。其理论以戴望舒的《论诗零札》为代表。 2、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即现代人

象征研究法

象征研究法 一、象征的含义 在修辞学中,象征的意思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但是这种象征只出现于作品的局部,并且要服从于作品的主题思想。 而象征主义中的象征性却表现在作品的主要部分和各个环节之中,如瓦雷里的诗《风灵》,在这首诗中,瓦雷里用风灵来象征灵感,将二者融为一体,构成全诗的象征性。象征主义追求的是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念,也就是说将对无限的意念的思考与探索,用具体的事物或对象表现出来。如勃莱克的诗:“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二、象征主义的源流 1.起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动荡不安,科技发展迅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也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了孤独绝望的心理。而象征主义的根源在于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现实背后的“另一世界”才是真的,才是美的,所以说诗人不仅要描绘现实世界,还要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来描绘“另一个世界”,发掘出真正的美。象征主义的先驱是波德莱尔,他把诗人看作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媒介,并且区分了表面现实和外在现实,即物质与精神。而象征是自然提供的物质的具体符号,也是具有抽象意义的载体,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象征作品来达到更高的精神现实。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是《恶之花》,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对于现实的厌弃,同时展现了个人的苦闷和压抑。除了受来自社会政治原因、文学本质原因的影响,还受到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康德认为,人有先验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作为一种主题构架而存在,客观的认识对象只有存在于这一主题构架中才能够被认识和理解。叔本华作为非理性哲学的开创者,认为世界的本质不是理性认识,而是“自由的生存意志”,由此把人的理念、情感加以绝对化。尼采继承并发展,提出了“权利意志”论。这些理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密切相关,联系紧密。进而这种理念被引入到各个领域。 2.发展及特点 象征主义绘画,画家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