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校本课程

高一音乐校本课程
高一音乐校本课程

高一音乐学科校本课程

《歌唱》

前言

《歌唱》模块

歌唱模块的课程介绍: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

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

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内容概述

歌唱模块的内容:

1、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

2、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3、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

4、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2~4首。

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

5、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

6、高中歌唱模块中欣赏部分列于次要位置,演唱表演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合唱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

目录

一、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定位

二、歌唱模块的实施

三、歌唱模块的评价

四、教学计划(分章节)

五、第一章--------第七章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定位

(一)高中歌唱模块同初中歌唱课的区别

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设置歌唱教学模块,体现了高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鲜明特点,为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与义务阶段的歌唱教学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

1、全面发展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歌唱等选修模块的开设体现了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特点,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2、课程的独立性较强。

初中阶段的演唱课是融在普通音乐课四个音乐教学领域中(特别是表现领域中)的一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项教学内容和其他学习内容一样都是必修课程,不允许有选修的可能。在这项教学内容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其中,在音乐艺术上更偏重于理性上的理解与思辨。相对而言,高中歌唱课是高中音乐课中的教学模块,它们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的学习领域,对于学生来说,它们是可以自愿选修的课程。尽管这个模块也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但在音乐艺术上不再是偏重与音乐的广泛性和全面性,而是更偏重于音乐艺术上的选择性和精深性,学生不仅要一般性地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更要深入研究音乐艺术的真谛,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进

而促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之成为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二)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欣赏与演唱表演

表演课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以表演为媒介。普通音乐课的目的或方向,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乐的内在表现性,也就是培养每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表演课的目的也完全一样。其中不同的是规定出两种课各自特殊性区别于“体验和创作”之间的平衡点。例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以听赏为基本行为,表演是与音乐相互作用的,又是客串性模式的。它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听赏和表演之间倾向于听赏。普通音乐课对待音乐艺术是广泛而全面的。

在表演课程中,平衡点在于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实际创作,体验音乐的某个种类。表演仍然是体验音乐和创作音乐的一种手段,但是它已经成为主要手段。表演的本质是拥有极少一部分音乐世界作为基本学习材料,但是每一首乐曲都要体验透彻,表演对音乐艺术是精深和选择性。

因此,在高中歌唱模块中欣赏部分列于次要位置,演唱表演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合唱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高中歌唱模块中的知识技能

传统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观,直接针对音乐基础知识中的乐理部分和音乐基本技能中的歌唱能力部分,尤其是视谱知识和视唱能力部分。在教学中强调音乐学科的系统性,强调音乐技能的专业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也特别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对学生的专业性训练。这一切,正是音乐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是,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音乐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又面临着新的尴尬与无奈:

——音乐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知识与技能”是否就不重要了?——教“知识与技能”就被认为是传统教学,所以不敢碰知识与技能。

——不知道怎样教知识与技能学生才会既有兴趣又有所获得?

——音乐“双基教学”的涵义是否主要体现在识谱和乐理方面?

高中音乐课改,要避免重复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所走的弯路。这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于技能视为各门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既然“知识于技能”是音

乐课的三维目标之一,那么在各个模块中的内容目标也会有明确的表现。不难想像,这种表现实际上体现了新课程体制下的音乐知识技能观,即强调学生要学习哪些对提高自身音乐审美能力有益的、对全面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有用的、对终身喜爱和学习音乐有利的知识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不应因为“双基教学与训练”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不能片面理解音乐教学中的“双基”只是乐理、识谱和歌唱技能训练。

3、理论学习必须遵循体验------学习------再体验,即音响和概念尽量相统一的原则。

4、“双基”教学应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

5、“双基”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持久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缺少的环节。

所以,如果说义务教育中音乐学科强调淡化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它的知识技能是隐性的,那么在高中歌唱模块中由于它的艺术表演特点,更应强调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它是显性的。

歌唱模块的实施

(一)合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2~4首。”

合唱是具有十分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培养、发展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其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运用合唱表达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谐地和他人合作、形成一种与人共事的的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采用合唱,对学生来说,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几率,使众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老师来讲,增强了实施教学的几率,更多地发挥其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

较多地采用合唱,并不等于忽视其他演唱形式,因为其他表演形式同样具有重要的艺术表现价值和音乐审美教育价值,也同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有特殊爱好、又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来说,独唱、重唱等表现形式,对发掘、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重新认识音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在中小学时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发展其独立或与他人共同创造、表现、欣赏音乐的机会。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双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生活的质量,丰富他们的人生。

我们把乐谱的精通不仅看成是读谱的教学,而且要看得更广一些。乐谱本质上是一种已经演化成能表现音乐思想的符号体系,而它的精通,包括在阅读上和表达独创的音乐思维上的使用,包含着掌握这些思想的能力。

对于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础教育上有个必要的地位。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

(三)《音乐鉴赏》模块与《歌唱》模块相结合

《歌唱》与《音乐鉴赏》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音乐鉴赏》课中适时加入合唱知识,培训基础的歌唱技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享受美、传播美的情感。

如,在教学《音乐鉴赏》中第九单元第十六小节“舒伯特的歌曲”时,就结合《歌唱》模块中的歌唱基本要素,气息与发生,共鸣与咬字、吐字、声区等歌唱知识,教师再做必要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辨认什么是正确的声音。然后再聆听、跟唱;教学十四单元第二十五小节“古代歌曲”时,结合《歌唱》模块,的发声练习,引导学生用“发声练习”的方法轻声跟唱古代歌曲《阳关三叠》,然后很容易判断出《阳关三叠》由上阙和下阙构成,其中“三叠”在上阙。而轻声唱还可体会古代歌曲温情、含蓄的艺术风格;从教学第十五单元第二十七小节新中国的歌开始,压缩鉴赏时间,合唱逐步占用相对多的时间,直到后来学生纷纷要求上合唱课,此时就是开始正式训练合唱的好机会。通过合唱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理解和掌握歌唱技能,提高和发展学生喜欢歌唱、喜欢音乐和享受音乐的情感。

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可利用班级文娱活动课进行排练,相当于音乐教师去辅导班级文娱活动课,很受班主任、学生的欢迎:以跨班的方式,全年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习低声部,另一部分学习高声部。这一周集合起来训练低声部,下一周集合起来训练高声部。或将每个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低声部,另一部分学高声部,如此以往,一学期下来学生会唱两首合唱曲目《同一首歌》和《瑶山夜歌》。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

(四)课堂模块教学与校园艺术活动相结合

课堂音乐教育只不过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艺术大门,即便是学校为音乐学科排满了54个学时,相对人的一生的教育,那也只是短暂的一瞬,让音乐教育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甚至走上社会是音乐教育得以延续的必经之路,可况目前音乐学科还达不到54个学时。故课堂音乐教育应走进校园,延续到课外,使课内课外整个音乐教育活动成为一个有机体,化做一叶小舟,载着我们的学生离开平凡的生活,驶向精神的彼岸。

歌唱模块的评价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评价部分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课程方案评价。《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涉及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的最主要的内容。

一、音乐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了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四项原

则。

1、导向性原则:《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具体地说,应当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和发展音乐兴趣、了解自己的音乐潜能和在音乐能力上的进步、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等,通过评价能够增强信心、明确努力方向。

2、科学性原则:评价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的客观规律,特别是音乐审美教育的规律,符合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水平。就具体而言,音乐课程的评价必须按照音乐教育的客观规律和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来确定指标、选择方法。

3、整体性原则:《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肯定其进步与发展,指出其努力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例如,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要从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音乐艺术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审美的判断评价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不能仅凭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就学生做学生音乐的结论性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应当简单、明晰、便于操作、便于推广。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宜繁琐、杂乱,操作负担不应沉重。

一、评价的内容

对于学生歌唱的评价,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项内容:

1、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包括:

(1)、兴趣爱好方面的表现。(2)、歌唱实践中的情感表现。(3)、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4)、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5)、对人生的思考与规划。(6)、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等。

2、掌握歌唱知识、音乐技能方面的表现。包括:

(1)、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2)、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3)、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

3、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包括:

(1)、参与歌唱实践活动的态度、程度及合作能力。(2)、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编、探究、评价音乐的能力。(3)、对音乐文化的理解程度。(4)、音乐审美情趣方面的表现等。

二、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实践过程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是形成性评价的物质条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表演、习作展示等方式进行。”

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知识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一种水平测试。这种测试通常都用音乐艺术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学习总结、音乐小论文等形式进行。

重要的是,这次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绝不是以终结性评价一个侧面来代替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的。所以,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是指老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参与程度、交流合作、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效果等,用形象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定性评价比较客观,易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评价的工作量大,教师的负担比较重。定量评价是指老师对学生音乐能力、音乐学习水平的水平测量。这种测评,会有等级之分,相对地说老师的负担较轻,但可能有片面、局限,容易忽略学生的全面情况,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自评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他评是指老师、家长等对学生的评价。自评、互评及他评的方法多种多样,《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班级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作品,音乐评论,或就某一专题展开的讨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的展示等活动,是生动活泼、富于实效和具有音乐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

高一音乐(歌唱)教学计划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本学期担任高一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好,但大部分学生的功底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内容:

歌唱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优秀歌曲的听赏;二是歌唱发音的训练;三是歌曲作品的演唱。

1、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声概念,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歌唱方法。

2、对学生进行简单、科学、有效的歌唱训练。

3、让学生注意利用中等音量训练中声区。自然声区的训练,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

4、贯穿始终的音准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要准,因此音准训练要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和歌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时数:

18课时(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计划二个课时,另安排四个课时的表演实践时间。)教学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管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第一单元

《学会歌唱》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独唱曲《我爱你,中国》、《我的未来不是梦》,合唱曲《回声》三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声乐作品,从感性和理性上提升高中学生对歌唱的情趣和认识,将使喜欢歌唱的你,逐渐升华为理智歌唱的你。

(二)初步认识什么是歌唱、什么是合唱,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三)本单元是《歌唱》模块的“序”,有一个好的开头,将会一帆风顺地学会唱歌。

二、教材分析

(一)作品分析

1、《我爱你,中国》

电影《海外赤子》中有很多动人的插曲,其中最出色、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我爱你,中国》。歌曲以强烈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祖国的崇高之爱。音乐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鲜明的创作个性,是一首雅俗共赏的独唱歌曲。歌曲的结构为不带再见的三部曲式。

2、《我的未来不是梦》

这是一首在创作和演唱上都较典型的通俗歌曲,由男生演唱(张雨生原唱)。歌曲反映了当代青年对“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整天忙着追求”,并誓言“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3、《回声》

《回声》是一首混声无伴奏合唱,是作曲家拉索用意大利威尼斯所特有的双重四部合唱形式写成的。歌曲创作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一段多句形式。

(二)相关知识

1、什么是歌唱

歌唱属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以动听的歌声来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思想情感。

2、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合唱是最具群众性的学校艺术活动。

三、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要点

本单元的四首作品可以分为两组,即独唱二首,合唱二首。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以“组”为单位来指导学生欣赏。突出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此基础上能够细细品位第一组的二首作品在风格、歌唱表演技巧上的特征,引导学生对不同声乐表演艺术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可以以哼唱作品的主题,让学生能更认真欣赏,鼓励会唱的学生当众表演,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自我表演是,教师鼓励为主,表扬他们的勇气与自信,同时也适当的指导他们唱准,唱好,让他们感到有进步的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与学法的提示

要以师生平等的地位以及相互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要有情,以设问进行启发,例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为什么用女高音来演唱?再如《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个首歌用通俗唱法更为贴切等等。学生的“学”可以用交谈“小组讨论式”、“自己漫谈式”进行。最后的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歌唱》模块的“序”,因此,不占用太多课时,只用二课时完成。上半课时用于独唱,下半课时用于合唱。(根据各校各班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处理。)

附:二声部练习曲

第二单元

《赞美祖国》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感受和体验《祖国颂》、《啊!中国的土地》、《同一首歌》等作品,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聆听混声合唱《祖国颂》、排练合唱《同一首歌》,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学习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增进其理论上的认识。

(三)聆听男声独唱《啊!中国的土地》以及自选推荐的独唱歌曲,初步学习并时间歌唱的气息与发声基本理论,并指导学生运用歌唱的技巧进行声乐作品的再创造。

二、教材分析

(一)作品分析

1、《祖国颂》

混声合唱《祖国颂》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放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2、《啊!中国的土地》

这是一首抒情男高音独唱歌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歌曲以第一人称“我”展开,以叙事性的风格,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爱恋之情。

3、《同一首歌》

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在世纪之交,中央电视台用这首歌的歌名为主题,举办了《同一首歌》联欢会,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二)相关知识、

1、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

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

(1)唱歌时要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全身进入歌唱状态。

(2)身体要保持自然的端正,不要前倾后仰、左右摇晃,胸部要略为挺起,双肩微微向后,松弛、自然;站立唱时,双脚稍分开,亦可略向前后分开,重心要稳;坐着唱时,背不要仰靠在椅子上,腰杆要挺直,双脚平放,两腿不要交叉迭起。

(3)眼要平视,脸部、颈部肌肉放松,下巴自然放下,不要向前突出,面部要根据歌曲内容而富有表情。

三、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的要点

本单元开始到第7单元,进入实质性的歌唱学习。因此重点是歌唱,欣赏、知识学习等都是为了更好的歌唱,教师应知道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歌唱。

1、两首欣赏曲教学要点是:感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思想及为合唱与独唱做某种技能上的示范。《祖国颂》是建国以来的一首经典唱曲,三个部分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对比。可以分段多次聆听,每次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啊!中国的土地》可着重在男高音的特征上进行分析,并与女高音的独唱《我爱你,中国》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他们对声乐的认识。

2、《同一首歌》在排练时,教师要加强指导,演唱时要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注意速度、力度和感情的层次对比。合唱部分要保持音色的统一,关注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第二段的开始高潮部分要唱得有激情;起先部分应唱得轻柔、深远,以刻画出深情飘逸、缠绵久远的意境;尾声处要唱得含蓄而深远,让人们久久回味。

(一)本单元内容的三大块即欣赏、实践、拓展与探究要交织在一起有层次的安排在二节课内。教学时不宜以块进行分割,而要重新组合设计,听听、唱唱、议议等。(其顺序应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

《同一首歌》的乐谱为三声部合唱,一般在排练时可以定为二声部合唱,删去最低声部,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再进行简化。要紧紧扣着歌唱的基本要素,基础相映的要求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唱排练。教学要从合唱的要求出发,引导学生体验歌唱的情与声的基本标准,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把本单元的所有内容,即欣赏、实践、拓展探究都粗略的向学生展示,并提出要求。第二课时进行层层深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

一、教学目标

(一)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春之声圆舞曲》、《乌苏里船歌》、《美丽的村庄》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视角描绘了大自然的一派大好风光。

(二)欣赏领唱与合唱《乌苏里船歌》,感受赫哲族民歌的风格及渔民们在江上捕鱼丰收而归的情景。知道歌唱艺术的种类。

(三)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聆听花腔女高音惟妙惟肖的音色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田园音乐舞蹈校本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田园音乐舞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丰富学生的歌曲掌握量,扩宽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视野,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多声部的敏感性。 4、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独立感、均衡感与协调感,体会合唱最终要求统一、和谐的目的。 5.让音乐舞蹈与田园相结合,感受家乡的韵律美。 三、课程内容 1、培养学生的正确唱歌方法,良好的歌唱姿势,自然发声,吐字,咬字以及音高,节奏等训练。 2、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听觉等综合音乐素质。 3、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声线,从而根据学生不同声线来规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4、注重和声的训练,声部的安排,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修养。

5、声乐的基本常识和歌曲的排练。 四、课程安排(时间,地点,年级、教学方法) 时间:每周五下午3:20——4:25 地点:音乐室勉农园实践基地 年级:一到六年级 教学方法: 1、为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合唱向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3、教师在音乐舞蹈训练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 4、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5、课前清点好学生人数,无故不到的学生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五、课程实施进度(每周的教学安排)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 标及要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

小学音乐吹管乐器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吹管乐器教程

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学习乐器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学习乐器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呼吸。 5.练习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军乐队的目的、功能、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进行演奏。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乐器训练 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所有军乐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没有合理统一的呼

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奏。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二课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吹管乐器. 2.了解乐器的构造。 3.粗排《欢乐颂》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军乐队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道各个乐器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 3.用科学的法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吹管乐器 乐器的划分 木管:单簧管萨克斯长笛 铜管:小号大号圆号长号 打击乐:小鼓大鼓 (二)粗排《欢乐颂》 1.演唱乐谱。 2.学习旋律。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学校音乐校本教材前言

前言 校本教材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研究,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校本教材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 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潮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彰显地方教育特色,我教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之精神,努力构建一个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平台,教委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小学生音乐网”为资源参考,在上级领导和一些音乐前辈教师的关心、指导下,逐步完善教材内容,不断提高编写水平,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了该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 本教材由基本乐理知识、儿童经典校园歌曲和红色经典歌曲三个主要板块构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在传唱经典歌曲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为了突出我学区校本教材的特色,我们在选编本教材时,特意收录了大量红色金典歌曲。。目的是让学生在学唱红歌的过程中,了

解我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增强师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最后,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这是我们的编选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这是我学区校本教材开发的首次尝试,加之时间紧迫,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虽几经修改,书中仍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柳沟店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柳沟店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音乐课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总体目标: 1、通过音乐校本课程,带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愉快体验,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使其获得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更要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给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愉快体验。 2、实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音乐与教育的和谐。 音乐课之所以区别于思品课、语文课,它的魅力就在于,音乐不仅是媒体、手段,更是目的。教学内容要以音乐为体现;教学的过程与实施要以音乐为媒介与手段;教学的效果检验更是要通过音乐来表现显示出来。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应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

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基本框架 榆中县柳沟店小学音乐课校本课程开发以中英项目为载体,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宗旨,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长出发,来开发和实践音乐校本课程——《学生喜爱的歌》,来尽可能地适应学生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实际初步从歌曲开始,逐步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器乐、舞蹈等环节。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在歌曲的编排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内外经典的少儿歌曲及民歌 二、革命历史歌曲 三、配套的音乐课本中旋律优美、思想积极、学生喜爱的歌曲 四、改革开放以来歌唱祖国、歌唱人们、赞美劳动、歌颂生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 五、最新创作的适合学生演唱的优秀歌曲 六、在歌曲教学中穿插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等知识 七、在歌曲的编排上分年级,按照学生年龄特征从易到难 八、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每学期都制定了若干首歌曲选唱,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更新和修改。 附:各年级选唱的歌曲目录: 我校音乐课校本课程的主题是《学生喜爱的歌》,歌曲演唱是培 四、课程实施 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演

音乐组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实施人:曹俊俊李昕强珍珠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本学期继续深入开展课题《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课题研究工作,扩展课题活动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所积累的经验与资料,寻求解决音乐教学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活动设计,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教学目标 (1)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构,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轻松的音乐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创设音乐游戏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寓教于乐,让游戏为教学服务。 (3)丰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 (4)精心设计音乐律动,融舞蹈艺术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树立自信,形成乐观、敏捷、智慧、积极的良好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的专题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的调整、实践活动的合理化及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2、调查问卷法:对实验对象学生的音乐的能力进行过程性比较、分析。 3、文献研究法:组织实验教师参与理论学习培训和经验的总结。 四、实施措施 1、本组实验教师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 2、切实从教研入手,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参与课题组、教研组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注意资料收集,记录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工作的档案建设是课题研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评定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资料是记录研究轨迹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完整的资料是规范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老师都应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对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资料以及阶段性总结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校本课程 口风琴课程纲要

营边小学校本课程口风琴课程纲要 口风琴属于“键盘簧片乐器”,它具备口琴和竖笛的演奏特点。口风琴师五十年代中期由日本东京大学音乐教育家大厂善一在吸收,借鉴簧片乐器与键盘乐器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可以吹奏旋律,也可以进行多声部演奏。口风琴是适合在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中推广的,它有利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农村学校的经济范围内。 农村学校口风琴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实际提高音乐素养的优势。 1 口风琴易于提供良好的音乐,音色和音准,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音感基础。 2 口风琴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利于集体教学。 3 口风琴即可独奏又可合奏,组合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单独组成乐队,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演奏。 4 口风琴教学促进对键盘的认识,对于乐理的教授起到直观作用。 5 口风琴教学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 口风琴学习可以使用五线谱也可以使用简谱,助于识谱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转调,即兴旋律演奏。 7 口风琴在使用中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卫生,自备“吹嘴”,吹奏前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在吹奏完毕口进行琴体排水。

上册横奏 1 初次见面,我叫“口风琴” 2 手指热身操high起来 3 爬一爬五线谱,彩色键盘真可爱 4 气息开车练习 5 摇啊摇 6 小宝宝要睡觉 7 玛丽有只小羔羊 8 划船歌 9 小小鸭子 10 音乐台阶 11 乘音乐列车去旅游 12 小蜜蜂 13 小猫圆舞曲 14 穿越大拇指 15 转圈 16 祝你生日快乐 17 鹰 18 扩指缩指真灵活 19 小摇篮 20 三个魔法师 21 欢乐颂

体育音乐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体育艺术(音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调查分析需要评估: 1.评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体育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14年确立了体育艺术特色教育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健康与艺术的熏陶。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孩子们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的气息,令人倍感欣慰。 2.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

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起成长。 3.评估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原县第三小学多年来,一直努力构建“以体育音乐美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写字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第三小学的殷切期待。近几年来,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需求旺盛,特别是对艺术教育的愿望显得更为迫切,希望通过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艺术教育来提高孩子的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审美能力,从而丰富身体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体育美术音乐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4.分析学校的课程资源。 作为一个缺乏体育艺术教育积淀的学校,我校的课程资源较为薄弱,但我们会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在有限的师资队伍、社会资源及学生个人成长环境下,尽最大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需要评估及结合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音乐校本课程】高一音乐学科《歌唱》校本课程

高一音乐学科校本课程 《歌唱》

前言 《歌唱》模块 歌唱模块的课程介绍: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

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

吉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永安胜利希望小学王曙红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吉他初级入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课了解古典吉他音乐艺术

第二课如何给吉他调音、坐姿、持琴 第三课琴弦的拨奏 第四课左右手的基本训练 第五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一) 第六课认识音乐的四个要素(二) 第七课弹吉他怎样看简谱 第八课弹奏音阶及《欢乐颂》 第九课左右手技巧的跟进 第十课《生日快乐》 第十一课《多年以前》 第十二课《红河谷》 第十三课连音、滑音和装饰音 第十四课吉他音乐欣赏 第十五课泛音、揉弦的演奏 第十六课吉他演奏家介绍 3、参加对象: 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定在10人以内。 4、训练时间: 吉他训练的时间定于每周五下午第六、七节课。 5、训练地点: 学校器乐训练室 五、教学评价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特开设合唱校本课。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与资源分析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作品,而且会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合唱技能的训练、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中,会促使孩子们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存在着心里上的差异,比如低年级的儿童喜爱节奏鲜明

的音乐,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喜爱艺术形象美的音乐,而中学的孩子则更偏爱感情深厚丰满的音乐等等。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深度和知识水平也是不同的, 在生理方面,年龄的不同存在着音色与音域的明显差 三、课程理念 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四、课程目的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2、注意以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一层的歌唱方法和形态训练。 3、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发声姿势。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二、开发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1、基础性课程《‘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2、丰富性课程《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3、发展性课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

本课程教材。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㈠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㈡进行前期论证1、结合现有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内容。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符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㈢师资培训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方式与途径1、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2、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3、学习——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内容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㈣撰写校本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1、课程目标,应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根据教师开发的主题或科目作相应安排。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

【高中影视音乐鉴赏】《高中影视音乐鉴赏》校本课程(选修1)

《高中影视音乐鉴赏》校本课程(选修1) 一、课程说明 影视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统称,是一门综合艺术。影视文艺鉴赏,就是进行影视赏析,对影视作品的各元素构成(如画面、音乐、人物、剧情等)有较清楚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用评论、对比等方式阐述自己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在艺术的百花园中,开得最绚丽、最璀璨夺目的,当属影视艺术。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极大的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娱乐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影视文艺对世界和人类的影响是立体型的、全方位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实际,着眼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学生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同时,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个人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影视文艺鉴赏知识、技巧和技能,在影视文艺鉴赏活动中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影视文艺鉴赏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具有初步的文艺思辩能力和审美思想的高中生中开设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高中影视文艺鉴赏》课,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影视艺术的艺术元素极其丰富。它凭借音乐、造型、色彩、故事情节、光和影的综合活动去传达表现,让鉴赏主体感受领悟。影视文艺鉴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视觉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开设《高中影视文艺鉴赏》课,旨在学习影视文艺鉴赏的基本鉴赏知

识、技巧和技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和体验综合艺术的审美理想,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高中影视文艺鉴赏》课为选修课,需用10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0.5个学分。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中外电影、电视以及影视节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客观把握影视艺术发展的世界共性和民族个性相统一的特点。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和哲学思辨的影视艺术鉴赏观。 2、学习影视作品分析要素,掌握影视作品内容元素和视听语言艺术,具备一定的影视鉴赏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影视鉴赏观,提升影视艺术鉴赏境界。 3、在影视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人文艺术修养。 4、发展独立鉴赏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影视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作品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注重个性化的鉴赏,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6、学习鉴赏中外影视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计划.doc

田园音乐舞蹈校本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田园音乐舞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丰富学生的歌曲掌握量,扩宽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视野,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多声部的敏感性。 4、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独立感、均衡感与协调感,体会合唱最终要求统一、和谐的目的。 5.让音乐舞蹈与田园相结合,感受家乡的韵律美。 三、课程内容 1、培养学生的正确唱歌方法,良好的歌唱姿势,自然发声,吐字,咬字以及音高,节奏等训练。 2、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听觉等综合音乐素质。 3、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声线,从而根据学生不同声线来规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4、注重和声的训练,声部的安排,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修养。 5、声乐的基本常识和歌曲的排练。 四、课程安排(时间,地点,年级、教学方法) 时间:每周五下午3:20——4:25

地点:音乐室勉农园实践基地 年级:一到六年级 教学方法: 1、为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合唱向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3、教师在音乐舞蹈训练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 4、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5、课前清点好学生人数,无故不到的学生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五、课程实施进度(每周的教学安排) 六、课程要求(场地、设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