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皮脂的成分及人工皮脂的应用

人体皮脂的成分及人工皮脂的应用
人体皮脂的成分及人工皮脂的应用

人体皮脂的成分及人工皮脂的应用

07级化学学院宫鹏33070222一.人体皮脂的成分:

早上起床后都会发现脸上出现一层油状物,这就是皮脂。

皮脂由皮脂腺分泌。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新生的腺细胞渐变大,并向腺泡中心移动,胞质中形成越来越多的小脂滴。腺泡中心的细胞更大,呈多边形,胞质内脂滴,细胞核固缩,细胞器消失。最后,腺细胞解体,连同脂滴一起排出,即为皮脂(sebum)。皮脂腺的发育和分泌受性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分泌活跃。皮脂是几种脂类的混合物。皮脂由角鲨烯、蜡、胆甾醇、胆甾醇酯、甘油三酸酯、甘油二酸酯、甘油一酸酯和游离脂肪酸等组成,因皮肤表面有脂肪酸组成的皮脂膜,皮肤的PH 值通常是4.5-6.5,平均5.75,弱酸性。但因身体部位而异和汗分泌而不同。弱酸性能抑制皮肤表面常存在的化脓性菌与白癣菌繁殖、使其发育困难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这是皮肤自身的净化作用。皮肤的缓冲作用的可能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皮肤表面乳酸与氨基酸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皮肤表面呼吸所呼出的CO2也起着缓冲作用。

当皮脂过多阻塞在管道(毛囊)中时,细菌将在没威胁的情况下在毛囊中繁殖。这些细菌会产生一种引起皮肤炎症的毒素,使整个部位发红,变得敏感红肿,就形成了痘或痤疮.还有会形成黑头,黑头主要是由皮脂、细胞屑和细菌组成的一种“栓”样物,阻塞在毛囊开口处而形成的。加上空气中的尘埃、污垢和氧化作用,使其接触空气的一头逐渐变黑,所以得了这么一个不太雅致的称号----黑头。黑头是硬化油脂阻塞物,通常出现在颜面的额头、鼻子等部位,当油脂腺受到过分刺激,毛孔充满多余的油脂而造成阻寒时,在鼻头及其周围部分,经常会有油腻的感觉。这些油脂最终会硬化,经氧化后成为黑色的小点,这些小点就是被称作黑头的油脂阻塞物。在生活中,关注最多的是面部和头皮的皮脂分泌。与其相关的各种护肤护发产品也很多。

另一方面,由于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与皮肤内细胞和体内的各种物质的含量都密切相关。天然人体正常分泌的皮脂没有什么应用价值。人工皮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被应用于皮肤吸收测定。

皮肤吸收测定法使薄膜一侧表面和人工皮脂接触,使与皮肤表层类似的薄膜另一侧表面和被检物接触,以此被检物向人工皮脂的转移程度为指标,通过评价被检物的皮脂转移性,测定被检物的皮肤吸收。

二.人工皮脂的应用:

另一方面,由于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与吸收方面也有关。天然人体正常分泌的皮脂没有什么应用价值。人工皮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被应用于皮肤吸收测定。

皮肤吸收测定法使薄膜一侧表面和人工皮脂接触,使与皮肤表层类似的薄膜另一侧表面和被检物接触,薄膜另一侧表面为开放体系。以此被检物向人工皮脂的转移程度为指标,通过评价被检物的皮脂转移性,测定被检物的皮肤吸收。

(一)测定方法:

皮肤吸收测定装置,用于进行权利要求亚记载的被检物的皮肤吸

收测定法,至少舍有以下要素:①封入部,其中设有开口部,此开口部设有以可能将薄膜以

可脱落的状态被覆固定的固定手段,以封入人工皮脂;

②被覆固定于封入部分开口部的类皮肤表层薄膜;

③封入部封入的人工皮脂

做实验时,可用动物的去真皮皮肤组织,在37。C下,做到和人的皮肤环境大致相同。

检验吸收程度时,可用液相色谱法。

(二).原理:

开发养发剂时,其有效成分当然具有优良的养发作用,但重要的是其有效成分确实具有能到达作用点的渗透性。是否能确实到达作用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及养发剂基质的性质。此外,从毛囊的药物吸收,不只是养发剂,作为疫苗或基因等的给药途径也值得注意。

以渗透到毛囊组织的被检物量作为经毛吸收的被检物量的指标,通过体外或体内的相关联,可以简便且准确地定量被检物的经毛吸收性,测定被检物的皮肤吸收.所谓“经毛吸收”,是指与“透皮吸收”这种皮肤全面吸收相对的通过毛孔吸收的概念。如后述,即使确定有透皮吸收作用的药剂也不一定有经毛吸收。并且,鉴于多数养发剂的作用点在毛囊组织附近,很显然研究药剂经毛吸收的意义就非常大了。

使薄膜的一侧表面与人工皮脂相接触,在其类似皮肤表层的另一侧与药剂等的被检物相接触,以这种被检物向上述人工皮脂转移的程度作为指标,评价被检物的皮脂转移性,测定被检物皮肤吸收的皮肤吸收测定法I.0.B值在0.06—4.0的油分,对于从水溶性物质到脂溶性物质广泛极性范围内的物质能发挥优良的经毛吸收促进作用及优良的皮脂转移性。

I.0.B值(Inorganic Organic Balance无机有机平衡值的简称)是表示油分(广义上的油分,不仅油脂、蜡类、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类等油分,一般的醇和脂肪酸等也属于这个范畴。下同)的极性度的指标,为无机性与有机性的比值(其油分分子中的碳原于每个的“有机性值,,为20,羟基每个的“无机性值”为100,以此为基准,得出其它取代基(无机性基)的无机性值:[1、藤田著《有机分析》(1930年),力二弋书店,2、同著《有机化合物的预测与有机概念图(化学的领域11—10)》(1957年)719—725页,3、藤田及赤冢著《系统性有机定性分析(纯粹物篇)》487页(1970年),风间书店,4、甲田著《有机概念图基础与应用》227页(1984年),三共出版,5、矢口著《根据有机概念图的乳化处方设计]98页》(1985年),日本Emulsion株式会社,6,R.H.Ewell,J.M.Harrison,L。Berg:Ind Eng Chem36,871(1944)],具体的:

I.0.B。值=该油分的无机性值/其油分的有机性值

人工皮脂里含有的油分,例如有甘油三酯,碳原于数14—18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角鲨烷、胆固醇、碳原予数18—72的蜡酯等,但并不仅限于此。另外人工皮脂最好用流动态。

人工皮脂与除去真皮层的皮肤类似的薄膜(以下也单独称为“薄膜”)的一面相接触,正好可形成与人体皮肤表面附近相似的状态。还有,将预定的皮肤构造作为皮肤表层,因为作为皮脂供给源皮脂腺的开口部存在于皮肤表层.所以,与药物等被检物相接触的薄膜表面,因为要保持与皮肤相同的接触状态,优选与皮肤表层相似.

(三).所用方法的测定用品:

所用人工皮脂的成分及含量:

成分含量%

三油酸甘油酯40

棕榈油酸26

蜡酯20

角鲨烷10

棕榈酸 2.0

胆固醇 2.0

作为薄膜,选用确认无表面反应性的薄膜,如单层硅酮膜、聚碳酸乙二醇酯膜、纤维素膜、其它高分子膜等,对于这些基底膜的一侧表面,使之成为和角质层相类似状态的方法例如实施角蛋白处理、粉体处理等,此处理面建立角质层,使角质层在预定侧。

通过脂类进行吸收的药物。

示意图

所引文献:Method for measuring skin absorbability of a substance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介绍

“人体成分分析仪”简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威胁着人的生命。肥胖的危害很多,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综合症等许多严重的疾病。人体成分的盈亏及成分相互间的不均衡,会产生上述肥胖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或营养不良。因此,人体成分保持一定的比例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简易、快速地测定出人体成份十分必要,能够帮助测试者判别自身的健康状态。 二、人体成分和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是由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四种成分组成的,人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用测量生物电阻抗(BIA)的方法确定人体成分的仪器。它采用微弱的(人体感觉不到)恒定交流电流,通过人体手、足与电极连接测量人体各部分的电阻抗。人体内脂肪为非导电体,而肌肉水分含量较多,为易导电体。如脂肪含量多,肌肉少,电流通过时生化电阻值相对较高;反之生化电阻值相对较低。通过以上信息,根据中国人不同年龄、性别的数字模型定量分析人体成分。 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的人体成分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内总水分、体脂肪、体蛋白、肌肉、瘦体重、矿物质等8种成分,并推算出11项指标,它们是:脂肪百分比、肥胖度、体质指数、基础代谢率、标准肌肉、标准体重、体重控制、脂肪控制、肌肉控制、目标体重以及水肿系数等。为了使测试者体态匀称,身体健康,仪器可向测试者提出营养措施和运动建议。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对人人都有用的仪器,它并不是一种诊断特定疾病的仪器,而是一种快速无创测定人的身体状况并进行评估的仪器。它可用于以下用途: (1)肥胖的诊断、营养状况的评估。 (2)水肿、骨质疏松、身体平衡、透析后体内水分改变、激素治疗后身体成分的改变。 (3)身体脂肪比例和脂肪分布的测定,可用于健康检查及老年病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 (4)为体重控制、减脂、肌肉训练、营养平衡和诊断疾病等提出科学有效的依据。 (5)监测癌症等消耗性疾病(如:HIV)患者的人体细胞总量。 三、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领域 1.医院 在各大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主要医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减肥门诊、临床营养科室(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三级甲级医院均设立此科室)等,他们需要对病人定期进行体成分测量评定。对有营养障碍的病人进行体成分评估和监测。其目的是观察病人手术前后、化疗前后、治疗前后和营

人体成分检测报告分析话术(最新)

人体成分检测报告讲解专业话术 检测后开场白 不及格客户(针对瞧上去还不错客户):您得健康评分不及格哦 及格客户(针对超重较多人群):您得健康评估分还就是不错得,比我预估得要好。 体重控制话术 您自己得理想体重就是多少?按照国际标准,参考您得身高,肌肉等,建议您得目标体重就是**公斤。对于想调整指标客户 您第一步目标就是减轻体重到目前体重得10%,您得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会明显好转,不需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身体健康调整好之后,再做下一步计划。肌肉脂肪分析 体重脂肪肌肉均超标“C”型客户 您还就是有优势得,您得骨骼肌高标准,说明您原先得身体素质还就是很不错得。现在体重以及脂肪均超标如果能够控制下来,形成一个“D"型,将会取得一个非常高得评估分。 体重正常或者超量不多,但就是肌肉少,脂肪多“C”型客户 瞧上去还就是不错得,分数低得原因就是身体结构比

例不好,肌肉少,脂肪超标多,所以我们得重点不就是减轻体重,而就是调整您得身体结构比例,提高您得身体素质、 体重指数分析 体重指数BMI一旦达到或超过24,BMI每增加2(可以帮客户折算成超出得体重),冠心病得相对危险会增加15。4%。当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8时,伴有其她多种危险因素得概率可达到90%以上。 肥胖危害以及干预后可以达到得效果 肥胖就是三高得重要诱因,就是不良得生活方式引起得,比如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运动等,所以减重对改善三高非常有好处,每减一公斤体重,收缩压可以下降1—2mmhg,使患者减用降压药物,甚至可以停用,让所有人得血压可以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60—70%以上得血糖异常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绝大部分血糖异常患者得血糖可以更加稳定,胰岛素用量可以大幅度下降。 ?大部分得甘油三酯升高者可以在1-2个月之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60%以上得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干预回复健康!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随着人类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及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关注身体营养状况,通过体成分分析进行身体健康评估成为新时代社会必要的健康评估手段。 体成分检测,探知体重来源 当前对人体肥胖程度的评估手段有多种,其中国际通用的BMI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既然有了这种方法,为什么还要测体成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体成分测的是什么。体成分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矿物质等,常用体内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所以身体成分是反映人体内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简单点说: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康宇医疗公众ID:kangyuyiliao) 了解了体成分的定义,BMI的局限就显而易见了:不能区分体重是来源于脂肪、肌肉还是其他成分。 而这显然有必要加以区别: 1、水的平衡 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

2、蛋白质的平衡 蛋白质由多种化学物质以环状形态构成是具有粘着性的人体成分。肌肉中含量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脂肪里也溶入了一些蛋白质。蛋白质的匮乏意味着四肢的肌肉及形成脏器的肌肉不足。如果肌肉是利用人体的能源活动身体和脏器的器官的话,那么肌肉的不足就意味体质弱,没有活力。 3、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是维持身体架构的支柱,在大脑里它是保护重要脑器官的盾牌。含蛋白质与钙质的无机盐聚合组成坚固的骨骼。但如果钙质从骨骼组织中脱落随小便排出体外的话,骨骼的密度逐渐降低,原来钙质所占的空间空掉了,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4、脂肪的平衡 通常人们认为肥胖就是单纯意义上的胖,而胖就说明脂肪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体重很重的摔跤运动员就不能说他胖,而不少体重很轻的年轻女性中也有不少脂肪过多的人。 评估营养,预测健康风险 体成分检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探知体重的来源是脂肪还是非脂肪组织,体成分检测具有非常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评价营养状况 对于大规模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国内外学者一般将人们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5个等级。当前比较典型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体重、BMI、体脂率和皮褶厚度等。 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体身材大小、性别、年龄和运动锻炼等情况的影响,身高标准体重、BMI 等方法在评价营养状况中存在“误判”现象,如运动员和健身者常常由于体内肌肉和骨骼含量增加,虽然体脂百分比正常,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结果被误判为超重,甚至被误判为肥胖。 2、预测健康风险 身体成分与健康风险预测密切相关,是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腰围、腰臀比和腹部皮褶厚度等与躯干脂肪含量和体脂率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随着上述指标的增加,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加。 3、评价体质和健康 体质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其状态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空间。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体质研究。我国对身体成分的评价作为体质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将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的测量作为我国国民身体成分的评价指标。 4、评价生长发育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GZSW010

1.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所以组成元素除了C.H.O.外还有P。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质、糖类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答案:A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1)膜脂(2)膜蛋白(3)膜糖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答案:B 解析: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淀粉和纤维素B.纤维素和果胶C.磷脂和糖蛋白D.蛋白质和磷脂 答案:C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一般磷脂含量最多,起支架作用;蛋白质含量次之,与膜的功能密切相关;糖蛋白含量很少,分布于细胞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若加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成分是() 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 答案:C 解析:糖蛋白是由糖类和蛋白质构成的,能与双缩脲和斐林试剂起显色反应。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6.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 答案:A 解析:A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B、C项是动物细胞,D项是病毒,都没有细胞壁。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量控制、健康评估、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参数、病人分类等。 A、身体成分分析: 身体水分(L):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 蛋白质总量(kg):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的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骨总量(kg):即无机质总量,指骨髓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做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做骨密度检测; 脂肪总量(kg):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

B、脂肪分析: 身高(cm):给出值和相对人群平均身高的百分比。平均身高:中国169.7、江苏省171.03、福建省168.9; 体重(kg):是指被检测者的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100)*0.9;肌肉量(kg):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 身体脂肪量(kg):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 身体脂肪比率(%):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正常范围,男性10%~20%;女性18%~28%; 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可从这一指标检查脂肪是否过多。正常范围男性为0.75%~0.85%;女性为0.70%~0.80~。超过0.85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 C、身体水分分析: 分左右上肢、躯干、左右下肢几个部分测量,对于健康人它反映肌肉发达的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均衡状态,儿童和女性经常出现上体虚弱,中年人经常出现下体虚弱。 浮肿测试:标准值0.30~0.35,超过0.35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下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做进一步物理检查; D:综合评估: 肌肉类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体重范围,肌肉形态是根据体重和肌肉的多少做出体质分类表。超过正常体重110%属于超体重,达不到90%的属于低体重,肌肉量偏少属于低肌肉型,肥胖的人较多。低肌肉型的人,不论体重是否超重,大多都患有肥胖症; 营养状况:用于评估身体的组成总分肌肉、脂肪、骨骼的盈亏。缺乏蛋白质会出现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乏力、运动能力减退、成人病等症状; 上下均衡:反映上体和下体的发达程度。上体虚弱反映缺乏运动,下体虚弱反映肌肉萎缩;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 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电阻抗测定法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 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 1.电阻抗测定法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 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 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 四、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 1.电阻抗法 体脂肪率为28.3% 2.皮质厚度测法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 可得:Fat=19.47%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电阻抗法 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2.皮脂厚度法 肩胛下区:皮肤褶皱厚度男性为9.1-14.3mm,平均13.1mm;女性为9-12mm,平均为11.5mm,如超过14厘米可诊断为肥胖。 上臂部:男性均为18.1mm,如男性超过23mm,女性超过30mm为肥胖。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因此,本人测试结果为正常。 由皮脂厚度测出的数据计算可得的体脂肪率(19.47%)与电阻抗法测出来的值(28.3%)有所差距,原因应为:a.皮脂厚度测试部位较为局限;b.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导读:小编近日体检时发现体检项目中有“人体成分分析”这一选项,经进一步了解发现,人体成分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量控制、健康评估、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参数、病人分类等。 A、身体成分分析: 身体水分(L):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 蛋白质总量(Kg):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的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骨总量(Kg):即无机质总量,指骨髓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做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做骨密度检测; 脂肪总量(Kg):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 B、脂肪分析: 身高(Cm):给出值和相对人群平均身高的百分比。平均身高:中国169.7、江苏省171.03、福建省168.9; 体重(Kg):是指被检测者的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100)*0.9;

肌肉量(Kg):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 身体脂肪量(Kg):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 身体脂肪比率(%):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正常范围,男性10%~20%;女性18%~28%; 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可从这一指标检查脂肪是否过多。正常范围男性为0.75%~0.85%;女性为0.70%~0.80~。超过0.85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 C、身体水分分析: 分左右上肢、躯干、左右下肢几个部分测量,对于健康人它反映肌肉发达的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均衡状态,儿童和女性经常出现上体虚弱,中年人经常出现下体虚弱。 浮肿测试:标准值0.30~0.35,超过0.35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下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做进一步物理检查; D:综合评估: 肌肉类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体重范围,肌肉形态是根据体重和肌肉的多少做出体质分类表。超过正常体重110%属于超体重,达不到90%的属于低体重,肌肉量偏少属于低肌肉型,肥胖的人较多。低肌肉型的人,不论体重是否超重,大多都患有肥胖症; 营养状况:用于评估身体的组成总分肌肉、脂肪、骨骼的盈亏。缺乏蛋白质会出现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乏力、运动能力减退、成人病等症状; 上下均衡:反映上体和下体的发达程度。上体虚弱反映缺乏运动,下

《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体与运动》教学设计 黄山中学高涤生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a、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骨骼、关节、骨骼各肌的构 造和功能;掌握青少年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 b、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运动分为三种: 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想出一种发展身体某一肌肉群的方法。 能力目标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大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 这一目标,并体验到成功。这种积极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精彩视频与直观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情绪。适当将竞赛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②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 三、教学对象: 九年制初中八年级学生。初中八年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的概念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运动的基本原理,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资源:《人体与运动》一课,是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中的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理论课。教材由“骨骼和关节”、“肌肉”、“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系统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 四、课程资源: 教材资源: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多媒体资源:《人体与运动》演示课件、幻灯片课件 教具资源:人体骨骼模型、体操垫。 五、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课由于在教室内进行,场地受到限制,教材内容又显得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根据新体育课标的要求,我通过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试一试,动口问答,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由动而乐,在乐中学。 八年级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并且又特别活泼好动。因此我对他们不进行过深的理论讲授,只讲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内容。在讲授时也不是进行简单的

构成细胞膜骨架的化学成分是A膜内在蛋白B膜周边蛋白C

(1)构成细胞膜骨架的化学成分是( )。 A.膜内在蛋白 B.膜周边蛋白 C.糖类 D.脂类 E.糖蛋白 (2)下列不属于“液态镶嵌模型”内容的是( )。 A.细胞膜由三层单位膜组成,内外两层染色深,中间一层染色浅 B.整个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是由类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D.组成膜的蛋白质有的附着在类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在类脂双分子层中 E.细胞膜具有不对称性 (3)不需要专一的膜蛋白分子,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易化扩散 C.简单扩散 D.膜泡运输 E.胞吐作用 (4)膜泡运输主要转运( )进出细胞。 A.小分子物质 B.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 C.离子物质 D.磷脂分子 E.蛋白质 (5)主动运输与胞吞作用的相同点是( )。 A.都需要载体或导体 B.都需要消耗能量ATP C.都是转运大分子物质 D.都是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运输 E.受体介导 (6)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 A.吞噬作用 B.胞饮作用 C.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D.主动运输 E.膜泡运输 (7)与配体结合后直接行使酶功能的受体是( )。 A.酶偶联受体 B.离子通道受体 C.G蛋白偶联受体 D.膜受体 E.细胞内受体 (8)受损的组织碎片进入巨噬细胞内的过程叫( )。 A.吞噬作用 B.胞饮作用 C.简单扩散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胞吐作用 (9)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 )异常所引起的。 A.线粒体 B.内质网 C.细胞膜受体 D.溶酶体 E.高尔基复合体 (10)Jain和White于1977年提出了() A.板块镶嵌模型B.fluid mosaic model C.单位膜模型 D.片层结构模型E.crystal mosaic model

人体成分分析报告

1.??????????????????.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2.?????????, ??(Borderline) ,??????????? 3.?????????? 4.?????????? 一、要求知道节段浮肿的具体正常值范围: 1.左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2.右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3.左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4.右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5.躯干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二、浮肿评估 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四、阻抗值具体正常值范围 ?译文: 一、二、浮肿评估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浮肿评估地正常范围通常为0.330~0.339,但因年龄、性别而异。 我们想知道ECF/TBF和ECW/TBW的范围分别是多少,据我们所知Inbody采用的是ECF/TBF范围是0.31-0.35,ECW/TBW范围是0,36-0.40,跟我们的差距很大,请问怎么解释? 20岁的年轻人检测出0.400,被评估为临界或浮肿,但45~50年龄段被评估为正常。 这是因为随年龄增加细胞数量减少。 节段浮肿评估也一样。 节段浮肿与节段肌肉量一起,用于判断人体五部位的水分均衡程度。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基础代谢量使用广义哈里斯—本尼迪克特法计算。 此公司中需要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但是我公司不使用体重,转而使用去脂体重。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1. 体检与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 通过【In Body】定期人体成分测试可及时了解身体内水分、肌肉、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数值,对慢性病高发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人群)从而减少慢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对于3~18岁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及体脂肪含量,并采用成长曲线图以百分数形式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身高和体重变化,从而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及时进行营养干预。 3. 肥胖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精确诊断肥胖,判断出隐形肥胖、腹型肥胖以及内脏脂肪型肥胖,降低肥胖漏诊率,并帮助肥胖者健康减重。4. 中老年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骨矿物质含量(BMC)进行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及肌肉量,有助于骨质疏松的初步筛查,及时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 5. 糖尿病人群 【InBody】可节段测量人体肌肉含量,尤其是下肢肌肉量,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另外可节段测量体脂肪含量,判断是否存在腹型肥胖,更好地预测糖尿病的发生。 6. 肝脏疾病人群 通过【InBody】,可提供相位角或身体细胞量,分析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另外,可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评价肝硬化患者的浮肿状态和严重程度。 7. 血液透析人群 使用【InBody】可以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了解透析前的水肿情况,从而更准确的制定透析方案。确认进行血液透析后,人体细胞内外水分是否达到均衡标准。 8. 康复、健身人群 【InBody】体成分测试所提供的肌肉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客观数据确认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在体脂肪减少的同时肌肉量增加的变化。 9、孕期营养监控 通过【InBody】测量基础代谢率,进行个体膳食营养分析指导,制定体重控制指导曲线,定期监控体重的增长,并进行科学控制,预防妊娠糖尿病。同时也能降低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妊娠期疾病的发病率及巨大儿、低体重儿,畸形儿的出生率。 10、危重症患者及营养不良人群 通过【InBody】测量基础代谢率,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出患者需要的热量,比较精准的给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11、不孕人群 A、肥胖会影响男性性激素,减少精子数量,导致精子功能变化还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出生生存率和增加胎儿流产率。通过测量人体成分分析来帮助控制体重,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B、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测量人体成分分析来了解与控制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等,通过合理减重来促孕。

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多频生物电阻抗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多频生物电阻抗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公司都推出了不同型号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均可实现对人体成分的常规性测试和分析。但是大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在人体阻抗测量中,多采用四电极法,虽然减少了接触阻抗的影响,但是由于同时只有两个电极作为测试端,所以并不能测出手脚处的体阻抗,这使得整体测试结果偏大;而且由于每个电极都是作为电流电极和电压电极共用的,这使得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电压和电流互相干扰的现象,以上两种因素使得系统误差增大。 (2)目前一些公司研制的仪器可以实现多频检测,这在准确测定人体水分含量上进了一步,但都没有完全实现全自动控制,还需要操作者手动去控制,对非专业人员的使用造成了一定困难。 (3)国内外公司研制的人体成分分析仪,所有的测试数据都需要上传到联机电脑中进行显示、存储、分析、管理,因此一台仪器需要一台专用电脑,这对该仪器的推广使用造成了很大不便。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一些科技研发公司开始研发弥补以上不足的新设备。本文以西奈SN-2A 为例,目前市面上开始采用生物多频电阻抗(MFBIA)的原理来检测,这种仪器可以检测、分析不同频率下(5k、50k、100k、250k、500k)的人体阻抗信号,根据总结出的计算公式(Lukaski方程),可以计算出一系列人体成分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诊断出人体成分的变化以及健康状况。除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对目前国内外同类仪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1)全机采用八个接触电极,这些电极都是用不锈钢制成,电极接触面由直立的握式电极和脚踏式电极组成。在左右两个测量回路中,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电极作为电流电极,电压电极和电流电极都是独立使用,不存在重复使用现象,这保证了在测量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互不干扰;在任意一个测量回路中,同时都有四个测试电极工作,不仅可以测出准确的身体节段阻抗,还可以测出手脚处的体阻抗以及接触阻抗,这大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当选通右半身测量回路时,E1和E7作为电流电极,E3、E4、E5、E6作为电压电极,可以分别测出接触阻抗+右手体阻抗、右上肢阻抗、接触阻抗+右脚体阻抗、右下肢阻抗。经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到躯干阻抗。反之亦然。 (2)仪器操作十分简单,操作者只需按下开机键,其他所有功能都由仪器本身来实现,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操作,这一点对非专业人员的使用来说尤为重要。 (3)仪器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互联,进而实现了一对传输线、Ⅳ台仪器,双向传输多个信号,一台电脑同时监测多台仪器,这为社区医院进行大规模会诊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利用以太网进行远程监控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有效地解决了同类仪器中存在的不足。适合家庭医疗保健和医院保健科使用。在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测量人体成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人体成分正常值范围,评价生长发育、成熟情况以及老化进程,有助于对营养状况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在儿童生长发育期,监测身体成长变化,了解发育状况,正确指导营养补充,对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运动中,为了减轻体重,提高竞赛成绩,以及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安排合理的运动量,都需要监测体内成分的变化。健美和减肥锻炼若能在脂肪含量监测的指导下进行,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 (2)构建细胞膜结构模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动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液态镶嵌模型。 2、体会技术对科学的推动,科学探究的艰辛。 教学重点:构建细胞膜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构建细胞膜结构模型。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知道细胞都是很小的,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回忆一下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能否看清楚细胞膜的结构?由于显微镜的限制,在1855年以前人们对细胞膜都不是太清楚,直到1855年瑞典科学家奈利通过实验感知了细胞膜。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鸡蛋,我们用鸡蛋来模拟一个动物细胞,体会奈利的实验。请你用食指轻轻触摸蛋黄的表面,能看到表面出现了什么吗?同时感觉到阻力没有?再用铅笔尖刺破鸡蛋,阻力还存在吗?表明在鸡蛋的表面存在什么?(膜)这就相当于细胞的什么?那么细胞膜的结构究竟包含哪些成分?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来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二、新课 讨论一、小组讨论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资料一:19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可能含_______________。 资料二科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化学中溶质溶剂有相似相溶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三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人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的结论是: 。 讨论二、科学家通过用红细胞等动物细胞作为研究材料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知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50%,蛋白质大约占40%,糖类大约占2%—10%。那么磷脂分子是如何排列的呢?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人体成分组成的测定方法可以提供重要临床营养信息。其中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对病人无损伤、无痛苦, 在国外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西奈人体成分分析仪是目前较新的一种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器。本文以此为例,对1 79 例病人进行了人体成分分析,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 以指导临床营养及饮食,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测量方法介绍如下。 对就诊的能站立的病人, 用西奈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效地指导临床营养及饮食。仪器上有八个接触电极, 分别是左右手部各2 个、左右足部各2 个。测量时病人赤脚站于检测仪上, 双手握住手部电极, 拇指、其余4 指分别与电极密切接触; 双足跟、前掌分别踏在足部电极上; 上肢下垂, 离开躯干, 输入编号、姓名、年龄、身高、性别后即开始测量, 测量时间大约需要1 ~ 2 分钟。测定完毕自动打印报告单或存入微机。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应注意以下事项: (1)病人应在空腹或进食2 ~ 3 小时后进行测量,测量前排大小便, 尽量穿轻而少的衣服,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因为食物、尿液等不能成为电流的通路, 分析仪可能将其当成脂肪, 而影响分析结果。 (2)测定前要站立5 分钟, 以减少因突然站立血液往下肢流动而造成的影响。 (3)测量时不能带较重物品及饰物, 如手机、钥匙、手镯等。 (4)手足与电极的接触部位要紧密、准确。 (5)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 尽量减少说话。 (6)手足太小的儿童及有手足残疾者, 因不能与八个电极接触, 不宜进行测量。 (7)体重低于20 K g 或高于100 K g 的病人不宜测量。因体重太轻时结果不够准确, 体重过重时超出仪器负荷, 有可能损坏机器。 (8)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宜进行测量。因为电流会使起搏器的功能发生紊乱。 随着临床营养学的不断发展, 如何准确全面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 更好地实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发展势必会越来越广。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基础扫描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阐明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理论观点是。判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的原核细胞:没有,如、细菌、蓝藻、放线菌 类型真核细胞:有,如绝大多数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变形虫)判断:①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 ②生物界可能存在这样的生物:体内既有原核细胞,又有真核细胞() 3、细胞膜的成分:含有、和,其中,和是主要成分 4、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层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的,因此在表面;尾部是的,因此在中间);蛋白质以不同深度结合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5、细胞膜的膜外结构:糖被(由组成),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被有 和作用;糖被还与有关。(请课后试绘: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6、细胞膜生理特性是:即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自由扩散)、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 的特点子(主动运输)、小分子(O2、CO2、甘油、乙醇、苯是自由扩散,葡萄糖除 进入红细胞以外是主动运输,氨基酸是主动运输)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指细胞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7、细胞壁:在植物细胞外表面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和,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全透性结构;一般的原核细胞的表面也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判断: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中,只有人和动物的细胞外面才没有细胞壁() 8、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

人体成分

第一节了解人体成分 人的身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Body water)占55%,蛋白质(Protein)占20%,体脂肪(Body Fat)占20%,无机物(Mineral)占5%。人体成分的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最基本的条件。 一、水的平衡。 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Intra cellular—Fluid)和细胞外液(Extra cellular —Fluid)。正常状态下人体的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的比例保持2:1。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体液在好几个方面维持着均衡,细胞内占2/3,细胞外占1/3,这一分布比例非常稳定。 但是,如果新陈代谢出了问题的话,就会出现浮肿或脱水现象,原来的水分分布将失去均衡。一般来讲,出现这种现象时细胞外液的变化更为明显。换言之,出现浮肿时虽然细胞内液会有所增加,但细胞外液的增幅会非常大,以致在体液总量中扩大细胞外液的比例。同样道理,脱水时细胞外液的减少量比细胞内液大得多。这是由于从维持生命的角度上看,细胞内液更为重要。 各种疾病会扰乱正常的分布,可使细胞外液增多,出现浮肿。例如,造成肌肉萎缩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从表面上看不出浮肿来,但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也会相对增多,可出现营养缺乏型浮肿。 二、蛋白质的平衡。 蛋白质由多种化学物质以环状形态构成是具有粘着性的人体成分。肌肉中含量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脂肪里也溶入了一些蛋白质。蛋白质的匮乏意味着四肢的肌肉及形成脏

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的意义

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的意义 一般来说,判定一个人肥胖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但是要准确地判断肥胖程度就必须知道脂肪组织的含量,然而体内脂肪量的判定可不是一件易事。 人体成份分析仪,它能在一分钟内测量出体脂肪量,分析出体内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所占比例。有了它,我们能够轻松地测量体脂肪,为健康生活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 人体成分分析仪不是一种诊断特定疾病的仪器,而是可发现某些慢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两方面: 1、诊断和预防功能。诊断和预防功能可用于任何时间的体检,如常规体检。由于心血管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人体成分分析仪可随时提醒您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对谁都有用的仪器,如果您偶然发现有身体水肿,可建议您做心、肾功能方面的检查。如果您的无机质含量低,最好查一查是否有骨质疏松。 2、监测人体成分变化的功能。可用于肥胖治疗、康复、物理治疗、体育锻炼前后、营养治疗中人体成分变化的测定,尤其是脂肪和

肌肉的变化。另外,肾内科可以应用这种仪器测定体内水分变化,对于水肿的病人意义重大。

西奈人体成分分析仪是应用节段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身体不同节段(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的阻抗值,从而推算出人体成分。在评估中必须考虑5个因素: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电阻抗,该方法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权威科学家的认同。8点接触式电极测量方法能把测量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分开,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的方法很简单:受试者双手握住手部电极,大姆指轻压在电极上;人赤足站在底座足部电极上,即脚后跟踏在底座的圆形电极,脚掌压在前部椭圆形电极上;静立约40-60秒钟的时间即完成全部测量。 人的身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占55%,蛋白质占20%,体脂肪占20%,无机物占5%。人体成分的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最基本的条件,西奈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的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成分具有快捷、简单、准确、无创伤、无风险的优点,现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首选方法。

细胞膜及其表面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选择题 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 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 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 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 2.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A.吞噬作用 B.异噬作用 C.入胞作用 D.吞饮作用 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 A. cAMP B. IP3 C. DG D. AC 4.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 A. Gi B. Gs C. Gp D. Gt 5.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 A. G S B .G i C. G P D .G T 6.动物细胞中cAMP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 A.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K D. Ga2+激酶 7.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 A. cAMP B. cGMP C. DG D. EGFR 8.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称为 A.细胞膜 B.细胞表面 C.细胞外被 D.细胞外基质 9. 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 A.细胞核 B.细胞外被 C.细胞膜 D.胞质溶胶 10. 细胞表面中具有识别功能的部位是 A.细胞膜 B.细胞外被 C.膜脂双层 D.胞质溶胶 11.衰老红细胞能被巨噬细胞吞噬,是因为其表面失去了 A. 半乳糖 B.唾液酸 C.甘露糖 D.葡萄糖 12.衰老红细胞的糖链常暴露出 A.半乳糖 B.唾液酸 C.甘露糖 D.葡萄糖 13.细胞膜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14.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主要是由哪种分子形成的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15.在细胞膜中对脂质的物理状态具有维持和调节作用的分子是 A.磷脂 B.胆固醇 C.水 D.蛋白质 16.构成膜受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磷脂 B.胆固醇 C.糖类 D.蛋白质

人体成分测试数据

身体成分测试项目简介 ◆身体成分分析 身体水分: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蛋白质: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无机盐:即骨总量,指骨骼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作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作骨密度检测。体脂肪: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肌肉量: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内脏脂肪(VFA):V F A(内脏脂肪面积)是根据腹部C T扫描横断面确定的内脏脂肪面积。正常:<100c m2 .;增高:100-150c m2 .;显著增高:>150c m2.。 ◆肌肉脂肪分析 这里显示的是条形图和数值。条形的长度表示占标准量(100%)的相对百分比。每个条形末尾的数值为实测值。体重:通常用身体质量参数(BMI)18.5-25作为体重的正常值范围,相当于标准体重±15%。标准体重根据B M I值来确定,男性为2 2,亚洲女性为2 1,西方女性为2 1 . 5,1 8岁以下者要参考生长曲线。骨骼肌:骨骼肌质量由四肢的肌肉质量计算。体脂肪: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 ◆肥胖诊断 身体质量参数:反映总体脂肪水平。根据W H O的指导原则,<18.5为体重低下,18.5-24.9为正常,25-29.9 为超重,>3 0为肥胖。体脂百分数: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体脂百分比的正常范围是男性1 5±5 %,女性23±5%。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用以反映身体腰臀部的脂肪贮积比率。正常范围是男性0.75%~ 0.85%;女性0.70%~0.80%。超过0.85以上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 ◆肌肉均衡 肌肉均衡图中每部分由两个条形图表示。其中上面的条形旁边的数值代表被测者肌肉的绝对公斤数,下面的条形旁边的数值代表的是在被测者实际肌肉量与理想肌肉量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比。同时显示出节段性浮肿指数。对于健康人他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匀衡状态。浮肿检测浮肿测试值超过0.35以上均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作进一步物理检查。健康人的正常范围分别是0.36-0.40和0.31-0.35。 ◆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项目:营养评价、体重管理、肥胖分析、均衡分析、身体力量、健康诊断。这些标志帮助患者更方便的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且用不同的颜色区分程度。 ◆重量控制 目标体重是根据测量值而得出的个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知道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肌肉、脂肪来控制体重,让体重保持正常状态,达到健康的身体成分构成状态。健康评分:为了便于理解,把身体成分组成积分化了,根据检查者运动肌肉和脂肪质量而计算出的数值。70-90分为正常型,90分以上为运动员型。 ◆附加数据(Additional Data) Obesity Degree肥胖程度:肥胖度是用来评价受治疗者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以百分数表示),并不考虑受治疗者的身体组成;BCM 身体细胞量:体细胞群(B C M)能够反应体内所有的代谢活性组织。体细胞群的下降表示营养不良;BMC骨矿物质含量:是指骨中矿物质的质量;BMR 基础代谢:是维持静止状态下必需功能的最低能量需求。 ◆人体测量(Anthropometry) NECK颈部周长、CHEST胸围、ABD腹部周长、HIP臀围、AC R右上臂周长、AC L左上臂周长、THIGH R 右大腿周长、THIGH L左大腿周长、AMC上臂无脂肪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