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东沟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

天水市东沟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
天水市东沟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

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和相关特征

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及相关特征 一、概念 围岩蚀变:指在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围岩受到流体和热液的作用影响所发生的各种交代变质作用。影响围岩蚀变的因素主要为热液或流体的性质、成分、温度、压力、围岩的性质和成分等。围岩蚀变的种类很多,如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钠长岩化和碳酸盐化等。交代蚀变形成的围岩,成为蚀变围岩。如云英岩、矽卡岩、钠长岩等。由于一定的围岩蚀变常与一定类型的热液矿床相联系,并能反映热液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因此围岩蚀变可以有助于阐明热液矿床形成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的成因等。同时它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蚀变围岩常具有分带现象,这是建立交代蚀变成矿模式的重要基础。另外,某些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岩、叶腊石岩、高岭土岩等本身就是非金属矿产。 蚀变作用:泛指岩石、矿物受到热液、地表水、海水以及其它作用的影响,产生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过程。围岩蚀变、化学风化和变质交代作用,都属于蚀变作用的范畴。 蚀变围岩:在热液作用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由于他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故称为蚀变围岩。一定的热液矿床常与某些类型蚀变围岩共生。因此,蚀变围岩不仅是研究热液矿床成因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某些特殊的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的火山岩本身就有开采利用的价值。 褪色作用:指在热液作用影响下,导致岩石中的深色矿物消失,铁镁组分淋失,使得原来岩石变成浅色的蚀变作用。 碱质交代作用:内生含碱质(如钾和钠)的成矿溶液对围岩所进行的各种交代作用。在这种作用过程中,形成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云母、方柱石、霞石等碱性硅酸盐矿物组成的交代蚀变岩石,表现出碱质在溶液及其交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碱金属的不同,可分为钾质交代和钠质交代两大类。钾质交代,包括钾长石化、云母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等;钠质交代,包括钠质辉石化、钠质角闪石化、钠长石化、钠长-更长石化、霞石化、方柱石化及部分沸石化等。碱质交代作用常有冥想的成矿专属性。例如与钾质交代最密切的是钨、锡、钼、铜、金、钽、铌重稀土元素、铷、铯和硼等;与

围岩蚀变分类

围岩蚀变【wall rock alteration】围岩蚀变:通常指成矿围岩在气-液和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或在内生成矿作用过程中,矿体围岩在热液作用下所导致发生在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及物理性质等诸方面的变化即围岩蚀变。 决定蚀变围岩的类型和蚀变作用强度的因素有:①围岩的性质,包括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物理状态(如是否受力破碎)、渗透性等;②热液的性质,包括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Eh、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它们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由于蚀变岩石的分布范围比矿体大,容易被发现,更为重要的是蚀变围岩常常比矿体先暴露于地表,因而可以指示盲矿体的可能存在和分布范围。 1.钠长石化 原岩主要为酸性、中性、基性碱性火成岩,主要特征矿物是钠长石,形成与高-低温热液环境。与铌、钽、铍、稀土元素及钨、锡、金、铁、铜、磷、黄铁矿等相关。 2.夕卡岩化 夕卡岩主要是由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与夕卡岩化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3.绢云母化 一种广泛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及板岩等富铝岩石中最常见。绢英岩化与云英岩化过程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后者形成温度较低,它们之间可存在着过渡关系,即云英-绢英岩化。在金、铜、铅、锌、钼和铋等以及萤石、红柱石、刚玉等矿床中都能见绢云母化现象。特别是斑岩型铜、钼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和多金属矿床。 4.云英岩化 一种发生在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高温热液蚀变。云英岩化除产生主要特征矿物:石英和白云母,还可有锂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以及黑钨矿、锡石、辉钼矿等。云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在成因上密切相关,因此在蚀变岩体中,常可见到它们的共生。根据云英岩的主要矿物含量,可划分为:富云母云英岩、富石英云英岩、黄玉云英岩、萤石云英岩与电气石云英岩等类别或岩带。云英岩化常与钨、锡、钼、铋、铌、钽、铍、锂等矿化有关。 5.绿泥石化 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原岩主要是中性-基性的火成岩,部分酸性火成岩和泥质岩石也可产生绿泥石化。在围岩蚀变过程中,绿泥石主要由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热液交代蚀变而成,也可由热液带来铁、镁组分与一般的铝硅酸盐矿物交代反应而形成。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多与其他热液蚀变作用(如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共生,很少单独出现,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铅、锌、金、银、锡和黄铁矿等。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_常立秋

第20期总第1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o.20,t he174th issue 2008年10月Inner M ong 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O ct.2008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X 常立秋,吕荣蒙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五一二队,内蒙古包头014040) 摘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简要分析了合教地区已知金矿化与地层、构造、火成活动的关系,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认为在该区元古代地层中有丰富的金资源存在。 关键词:内蒙古中北部;合教;岩金矿;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P618.510.8(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0)0011)02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新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期,多集中在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尤其是元古代。内蒙古中北部元古界地层广泛发育,其中分布有较丰富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因此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随着区域地质资料的积累和现代成矿理论的不断发展,扩大了找矿思路。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越来越重视成矿预测,即加强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开展理论找矿。 合教)))三合明一带位于合教)))三合明近东西向挤压构造带之北侧;区内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较为剧烈;东部有金的重砂异常分布;铜矿化零星发育;沿此带沉积变质型铁矿多处出露;根据金的亲硫、亲铁性和金、铁矿床往往共生的理论(铁金建造),因此认为本区存在有找金的地质条件。 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有金矿化存在,合教地区具有一定找矿前景。这里就此问题探讨,可能对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含金层特征 合教地区出露的老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岩组,对比呼市幅、固阳幅同时代地层剖面,本区岩性组合处在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中、上层位。 111金矿床的地质条件 由于本区地层经受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混合状花岗岩大面积分布、地层内又缺乏明显的标志层、覆盖严重、露头不佳等原因,致使本区地层层序的厘定存在较大困难。老地层沿区域构造线残存于混合状花岗岩中,地表仅能见到一些规模不大的磁铁石英岩露头,其周围岩性主要为:绿泥云母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片岩,含磁铁石英岩,次为结晶灰岩、绿帘斜长花岗片麻岩等,为一套中)))浅变质程度的岩系,以绿片岩相的岩石组合为主,岩石普遍经受了较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我队在评价合教铁矿时,曾将本区的混合岩化强度分成混合质岩石、混合岩、混合状花岗岩,而混合状花岗岩包围、归并斜长角闪岩类,并与后者搅混重熔,使其呈残留状。合教西区斜长角闪片岩的片理发育风烛残年铁矿的顶板,毫无疑问,应是沉积变质岩系地层。但经岩矿鉴定,却具有压碎状斜长花岗岩的特点,相反,部分混合状花岗岩样品,经鉴定,具有角闪斜长片麻岩的特点。这类岩石具有程度不等的片麻状,片状构造,花岗变晶结构,钠质交代明显。由此可见,老变质岩系经区域性的混合岩化作用后,岩石性质逐渐向花岗岩类过渡。 金在区域变质中的迁移分异,使金在一部份老地层中丰度值大幅度提高,并在金的含量分布上出现不均一的现象。根据合教地区老地层中含金性的调查统计:斜长角闪片岩、角闪斜长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含金性较好,一般含金100~180ppb,个别达1000ppb以上,次为云母片岩和磁铁石英岩,含金100ppb。据野外观察,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与斜长角闪片岩类岩石关系密切。 本区出露的三合明群底部岩组地层,主要为富钠质的火山岩系,经区域变质形成。原岩以细碧)))角斑岩系列为主,次为玄武岩,并有少量酸性火山岩。含金性较好的样品,其原岩主要为中性火岩岩类,含金性稍差的样品其原岩多为基性岩类。112本区含金层或矿源层的特点 11211金矿化与磁铁石英岩关系紧密,围绕铁矿层发育。 11212含金性较好的地层,多为变质的中性火山岩类,次为基性岩类。而国内一些著名的同类金矿,含金层或矿源层多为基性岩类。 11213合教)))三合明一带含金层位调查表明:合教、黑脑包、瓦窑沟等地三合明群底部岩组中含金性较好的层位,在区域上颁布较为稳定,演化到晚期的脉金,多具层控特征,受有利岩性的控制。 11214本区含金层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其中较好的应是上述的斜长角闪岩类。 113关于金矿床矿源层的探讨 太古代绿岩带是国内外金矿床的重要矿源层,是找矿中十分注重研究的课题。合教地区出露的老地层能否称之为绿岩带,现提出两条异论供讨论。113.1据一些研究程度高的绿岩带资料报道,其年代都为太古代,绝对年令值在25亿年以上,而本区老地层年龄,根据区域资料对比,小于25亿年,应属元古界地层范畴。用绿岩带的狭义概念衡量,年代上存在着差异。 113.2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太古宙绿岩带考察资料表明,组成绿岩带的的岩石类型很复杂,绿岩带中分布最广的主体岩石是镁铁质火山岩,尤其是铁镁质安山岩,其岩石类型为拉斑玄武岩。我国的一些著名大型金矿,如夹皮沟、金厂峪、小秦岭等都产于绿岩带的镁铁质火山岩石组合之中或其附近。与上述 X收稿日期:2008-05-12

矿物蚀变组合特征

如Fe3+使赤铁矿呈红色﹐V3+使钒榴石呈绿色等﹔是晶格缺陷形成“色心”﹐如萤石的紫色等。 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如橄榄石、辉石易变为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如橄榄石、辉石易变为蛇纹石, 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 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方铅矿经氧化而形成的铅矾,铅矾进一步与含碳酸的水溶液反应而形成的白铅矿等,均是次生矿物。 (3)变质岩中所特有,只有在变质岩中才大量出现的矿物: 低级变质矿物: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红柱石、滑石等; 中级变质矿物:云母、硬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蓝晶石; 牌号高的斜长石(钙长石、倍长石等)也可以蚀变成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牌号高)钙长石-倍长石-拉长石-中长石-更长石-钠长石 牌号低(更长石、钠长石等)的斜长石易高岭石化而呈白色。 钾长石易发生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 (1)角闪石和黑云母、牌号高的斜长石、钾长石易蚀变成绢云母。 (2)十字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蚀变成绿泥石。 (3)普通角闪石、牌号高的斜长石(钙长石、倍长石),易绿帘石化 绿帘石往往由早期矽卡岩矿物如石榴子石,符山石等转变而成。牌号高的斜长石(钙长石、倍长石等)也可以蚀变成绿帘石化 石榴子石当热液蚀变,可转变成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褐铁矿 辉石常蚀变成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所以辉绿岩因绿泥石的颜色而整体呈灰绿色角闪石和黑云母蚀变成绿泥石、绢云母. 在火成岩中,绿泥石多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的产物。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绿泥石,亦称碧石。 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角闪岩等在蚀变过程中,长石分解为绢云母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黄铁矿等所交代。 煌斑岩很容易被风化和分解,变成碳酸盐、绿泥石、蛇纹石和褐铁矿等 成矿前蚀变为钾长石化; ·成矿期蚀变为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 ·成矿期后蚀变为碳酸盐化。 ·对于金矿来说,一般可分为3 大类蚀变: (1)高温蚀变作用,一般有夕卡岩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黑云母化、黄玉化、白云母化、绿帘石化、毒砂化等; (2)中低温蚀变作用, 一般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菱镁石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粘土化等; (3) 低温蚀变作用,主要有玉髓化、似碧玉岩化、蛋白石化、明矾石化、黝帘石化、方解石化等。

热液矿床常见围岩蚀变解读

常见围岩蚀变 热液蚀变:在热液成矿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被新物质所替代的交代作用。围岩蚀变可产生在矿石沉淀之前、同时或之后,其结果使得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决定蚀变围岩的类型和蚀变作用强度的因素有:①围岩的性质,包括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物理状态(如是否受力破碎)、渗透性等;②热液的性质,包括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Eh、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它们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与矿化种类的关系 一.矽卡岩化 夕卡岩主要是由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 在矽卡岩中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以及如绿泥石、石英及钙、铁、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物,金属矿物则以磁铁矿、白钨矿、锡石、黄铁矿及铜、铅、锌的硫化物等为主。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1)矿物组成 矽卡岩矿物主要有钙、铁、镁的硅酸盐矿物。从矿物族来看,主要有石榴子

石族、辉石族、硅灰石族和蔷薇灰石族等。而这些矿物中,石榴子石和辉石最为常见和重要,它们常可以单独组成矽卡岩,其中以石榴子石矽卡岩最为常见,其次是透辉石矽卡岩,钙铁辉石矽卡岩以及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等。在矽卡岩中常见一些含挥发分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此外,还常发育典型的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如绿泥石,石英,萤石,含钙铁镁的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硫酸盐矿物(如硬石膏)等。 由于矽卡岩矿床是在成矿流体对碳酸盐围岩交代蚀变的,因此许多金属的氧化物,含氧盐和硫化物也包括在其中,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白钨矿、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 (2)简单矽卡岩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为无水的岛状和单链状硅酸盐,他们常组成矽卡岩的主体,为主要的特征矿物岩。 石榴子石矽卡岩:矿物成分是钙铝石榴子石Ca3Al2 (SiO4) 3和钙铁石榴子石Ca3Fe2 (SiO4)3的类质同像系列组成的。一般来说,内矽卡岩对为钙铝石榴子石,外矽卡岩多为钙铁石榴子石。多数是半自形粒状,环带状结构。在成矿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矽卡岩常呈大小不同的不规则脉状交代体。 透辉石和钙铁辉石矽卡岩:单独的透辉石矽卡岩较为常见,特别当围岩是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时,更为常见。颜色多为浅绿,深绿,褐绿色居多,柱粒状结构。而单独由钙铁辉石矽卡岩组成的矽卡岩较少见,但也有存在。 硅灰石矽卡岩:通常为白色,有时呈丝绢状光泽,分布范围一般比较小,局部地方出现。 符山石矽卡岩:符山石是含水的岛状硅酸盐Ca10 (Mg,Fe)2Al4 (Si2O7)[SiO4]5(OH,F)4为晚期矽卡岩。在与钨锡矿有关的改造型花岗岩接触带中常出现符山石。符山石矽卡岩常在中泥盆世泥灰岩中发育,为黄绿,褐绿以及灰绿色,呈放射状,柱状集合体。 黑柱石矽卡岩:主要产与铁,铜等矿床有关的矽卡岩中,其有关的围岩主要为火山沉积岩系,在纯的碳酸盐岩中不易发育。黑柱石 CaFe22+Fe3+ [Si2O7]O[OH] 。 (3)复杂矽卡岩 1.矽卡岩时期:在超临界的气化-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主要特征是形成各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2006-1-10) 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 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同位素年龄1.4亿年。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啼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翎矿等。金品位为5.37-9. 01g/t,一般在7 g/t以上。矿石铅属古老正常铅,模式年龄为15亿年.

桂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_莫江平

第21卷第3期 矿产与地质Vo l.21,N o.3 2007年6月M IN ER A L R ESOU R CES A N D G EOL O GY Jun.,2007桂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1 莫江平,黄 杰,杨明德,刘耀辉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 制着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的分布,以及与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有着空间上的密切联系。具有上 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薄脉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桂北地区成矿条件好,与国 内外许多大型超大型剪切带型金矿有类似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认为,在桂北地区找矿应转变找矿思路, 在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具有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规律;综述;构造蚀变岩型;剪切带;成矿规律;桂北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7)03-0237-0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南地块变质基底的金矿找矿获得重大突破,相继在江西金山和湖南沃溪、雪峰山地区找到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床。这说明,江南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具备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桂北处于江南地块西南边缘,金矿找矿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先后发现福平包、麻岭界、分水坳、潘内、岩山背、金石等中小型矿床(点)50多处。近年,作者运用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理论,对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的矿化类型、控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具有大型金矿找矿前景的龙喉金矿床,这对桂北地区金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桂北位于华南—东南亚板块中部,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碰撞拼贴带上[1]。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一套浅变质砂泥质岩夹硅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其中含砾凝灰质(泥质)砂岩、炭质泥(页)岩、硅质岩的金丰度高,是本区重要的含金层位。 本区经历四堡、广西、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产生了一系列N N E向区域性深大断裂,如龙胜—永福深断裂。这些断裂具有长期活动和控岩、控矿等特征,与其派生的次级、更次级断裂、裂隙构造一并构成了本区含金热液的迁移通道和矿体的富集定位空间。 区域内岩浆岩较为发育,在深大断裂附近,广泛发育雪峰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脉),并成群成带产出。由于强烈的剪切作用,岩体及其边缘形成强烈片理化带或断裂破碎带,成为基性、超基性岩中金矿化的有利地段。 2 剪切带型金矿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与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床普遍发育。世界上许多大型、超大型金矿床或金矿带的产出均与大型线性剪切带构造密切相关。自从1986年加拿大国际金矿床讨论会以来,特别是Bonnemaison[2]率先提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该类金矿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理论方面不断取得新认识和新进展,在金矿勘探方面取得许多新突破,在剪切带中发现了许多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集中分布于三江县、龙胜县、兴安县和全州县等。金矿化类型按矿体产状和矿石特征,可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三种类型。 2.1 石英脉型金矿 为桂北分布最普遍的一种矿化类型,产于区域性断裂旁侧的次级脆性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形态较简单,以单脉居多,由石英脉组成,延深、延长颇大,长度一般为数百米至千余米,厚度为0.3~3m,向深部矿体逐渐变厚,其破碎程度也逐渐加强。矿石品位变化较大,局部可 237 1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莫江平(1962-),男,广西昭平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找矿和矿床地质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575105)、国家公益专项基金(2005DIB3J206)资助。

常见的围岩蚀变

夕卡岩化夕卡岩主要是由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在夕卡岩中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以及如绿泥石、石英及钙、铁、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物,金属矿物则以磁铁矿、白钨矿、锡石、黄铁矿及铜、铅、锌的硫化物等为主。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钾长石化为钾质交代的产物,包括微斜长石化、正长石化、透长石化和冰长石化。由于它们不易区别,且成分几乎完全相同故统称钾长石化。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铍、铌、钽以及斑岩铜、钼矿床等的下部,经常发生有大规模的钾长石化带。低温热液的钾长石化,以冰长石化为主,多发生在中性、弱酸性火山岩中,也可在基性或酸性岩中发生,有时与青盘岩化有关。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为火山岩系中的一些金属矿床。 钠长石化一种钠质交代作用。在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中,钠长石化常发生在钾长石化之后,在钠长石化之后往往发育云英岩化。在这类交代蚀变花岗岩中,常发生铌、钽、铍、稀土等矿化。在一些铁、铜夕卡岩矿床中,在内接触带中,往往发育钠长石化。在青盘岩化岩石中,也常有钠长石化的产生。 云英岩化一种发生在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高温热液蚀变。在作用过程中,常有氟、硼、水等挥发组分和金属元素参加。云英岩化除产生主要特征矿物:石英和白云母,还可有锂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以及黑钨矿、锡石、辉钼矿等。云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在成因上密切相关,因此在蚀变岩体中,常可见到它们的共生。根据云英岩的主要矿物含量,可划分为:富云母云英岩、富石英云英岩、黄玉云英岩、萤石云英岩与电气石云英岩等类别或岩带。云英岩化常与钨、锡、钼、铋、铌、钽、铍、锂等矿化有关。 绢云母化一种广泛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及板岩等富铝岩石中最 常见。单矿物的绢云母岩,一般少见。绢云母化常伴随有石英和黄铁矿的产生,因而可称为绢英岩化,若黄铁矿含量超过5%时,则称为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与云英岩化过程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后者形成温度较低,它们之间可存在着过渡关系,即云英-绢英岩化。在金、铜、铅、锌、钼和铋等以及萤石、红柱石、刚玉等矿床中都能见绢云母化现象。特别是斑岩型铜、钼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和多金属矿床。 绿泥石化一种重要的中、低温蚀变作用。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原岩主要是中性-基性的火成岩,部分酸性火成岩和泥质岩石也可产生绿泥石化。在围岩蚀变过程中,绿泥石主要由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热液交代蚀变而成,也可由热液带来铁、镁组分与一般的铝硅酸盐矿物交代反应而形成。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多与其他热液蚀变作用(如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共生,很少单独出现,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铅、锌、金、银、锡和黄铁矿等。 青盘岩化主要是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受中、低温热液作用产生的,一般是在近地表条件下形成。青盘岩化产生的特征矿物为: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可有少量的绢云母、黄铁矿和磁铁矿。与青盘岩化有关的矿床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热液黄铁矿矿床,多金属矿床,金和金银矿床等。 泥化可进一步划分为深度泥化和中度泥化两类。深度泥化蚀变的特点是含有特征矿物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和石英,常伴有绢云母、明矾石、黄铁矿、电气石、黄玉、氟黄晶和非晶质的粘土矿物。是一种蚀变比较深的类型。当岩石中的铝被大量淋出,蚀变就过渡为硅化;随着绢云母含量的增加,则过渡为绢云母化。中度泥化岩石中,以高岭石和蒙脱石类矿物占优势。它们主要是斜长石的蚀变产物,通常呈带状,向外可过渡为青盘岩化,向内(矿脉方向)过渡为绢云母化。易受泥化的岩石主要为基性、中性、酸性火成岩,尤以火山岩最为发育。深度泥化常构成某些铜、铅、锌矿蚀变的内带。中度泥化分布较广泛,与金、银、

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第17卷第1期2009年2月 黄金刮,掌杖鑫 GOI.DSCIENCEANDTECHNOI.0GY VoI.17NO.1 Feb.2009 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庄立建,王荣超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 摘要:玲珑金矿田内脉岩种类繁多、规模不一、形成有先有后,在时空上贯穿于金矿化的整个过程。在成因上脉岩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岩浆演化、构造环境、岩石圈地幔厚度变化、地质动力学联合作用的产物。认为本区的脉岩主要是以提供热能和成矿流体为主.提供局部使金富集的能力。 关键词:金矿化;脉岩;时空关系;找矿指示;玲珑金矿田 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09)0143034-04 玲珑金矿田作为全国重要的产金地,发育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中酸性、基性脉岩,许多学者在此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玲珑金矿田内大量岩脉形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岩脉在形成过程中都会造成一定的蚀变或矿化现象。成矿期所形成的脉岩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提供运移并能萃取金元素的岩浆流体以及所需的能量,并且在侵入过程中提供了少量的金元素;成矿前所形成的脉岩起到了一种阻隔层的作用,使金在其上下盘附近进行富集;成矿后的脉岩则主要是错断矿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使金发生局部的富集,尤其是对脉岩上盘的金矿化富集程度的贡献要比下盘规模大。根据脉岩产出的时、空、成因及其与矿化的关系,阐明了不同时期脉岩对于找矿的指示意义。 1脉岩产出的地质概况 胶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处于郯庐断裂西部、苏鲁榴辉岩带和秦威断裂之间。玲珑金矿田则位于胶东的西北部Hj。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太古宇脱东群变质岩和第四系,花岗岩主要为玲珑片麻状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滦家河二云母花岗岩。构造上,玲珑金矿田处于招平断裂(NNE)、破头青断裂(NE50—60。)和欧家夼断裂(NEE)3组压扭性断裂构造复合、交接、转折的构造剪切带上,NNE、NE、NEE向3组构造体系构成了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的基本格架(图1)。 图1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田地质略图 1.第四系;2.玲珑花岗岩;3.岩脉;4.玲珑断裂;5.断裂;6.破头青断裂;7.矿脉及其编号;8.产状 收稿日期:2008聊旬8;修订日期:2008-10-28. 作者简介:庄立建(1962一),男,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管理工作.E—mail:rongchaowang@126.corn. 万方数据

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点

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点 卡林型金矿(Carlin-Type Gold Deposit),也叫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金主要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以及Au、As、Hg等微量元素组合。世界上已知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犹他州和中国的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 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点 1.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裂谷带和弧后盆地内。 2.容矿围岩主要为海相沉积岩,岩性主要为不纯的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等,富含炭质。 3.矿区中酸性岩脉发育。 4.矿区金、砷、锑、汞、铊、钡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著 5.矿体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通常产于岩脉的一侧或附近。 6.金矿床品位低、规模大。 7.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形成3种不同的矿化类型(1)砂质碳酸盐岩层中的层控交代矿体;(2)脉状矿体,矿石品位较高,金矿化和相关的蚀变局限于断裂构造中;(3)矿化为网脉状,矿化形成于构造交叉部位,含矿岩石强烈变形和破碎,矿石具有浸染状构造。 8. 金主要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主要存在于含砷高的黄铁矿及毒砂中,其赋存方式可能是以固溶体为主,少数为显微的包裹金。 9.围岩蚀变有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和重晶石化等。一般去碳酸盐化和硅化与金矿化时间接近,矿化在晚期去碳酸盐化和硅化的岩石中最强烈。矿石普遍具白色细网脉状方解石化和碳泥化,裂面上常见黑色碳质被膜。 10. 普遍发育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常见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雌黄及辰砂等并以缺少其他贱金属硫化物为特点。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次为重晶石、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绢云母、明矾石等粘土矿物。 11.矿石中具有典型的Au-As-Hg-Sb(-Tl)元素组合。 12.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是以羟基二硫络合物的形式搬运。含金流体是高度演化的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流体盐度低(1-7wt% NaCl),富H 2 S 和CO 2。H 2 S 的富集度有助于硫化作用和含金黄铁矿的沉淀,CO 2 的富集意味着卡 林型金矿形成于4.4±2.0km范围的深度,成矿温度为180-245℃。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部分来自岩浆,成矿热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13.该类型金矿的选矿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将包裹在黄铁矿和毒砂中的微细粒金(大多小于1μm)释放出来。较为规范的处理流程中,除了氧化矿石之外,原生矿石需要经历粗破碎(颚形破碎机)、细破碎(球磨、半自磨,至200目粒度)、浮选(获得精矿粉),然后使用生物氧化或者高温焙烧,使黄铁矿和毒砂的晶体结构被破坏,微细粒金方可在后续浸出流程中被获取。

蚀变的种类

围岩蚀变:指在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围岩受到流体和热液的作用影响所发生的各种交代变质作用。影响围岩蚀变的因素主要为热液或流体的性质、成分、温度、压力、围岩的性质和成分等。围岩蚀变的种类很多,如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钠长岩化和碳酸盐化等。交代蚀变形成的围岩,成为蚀变围岩。如云英岩、矽卡岩、钠长岩等。由于一定的围岩蚀变常与一定类型的热液矿床相联系,并能反映热液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因此围岩蚀变可以有助于阐明热液矿床形成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的成因等。同时它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蚀变围岩常具有分带现象,这是建立交代蚀变成矿模式的重要基础。另外,某些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岩、叶腊石岩、高岭土岩等本身就是非金属矿产。 蚀变作用:泛指岩石、矿物受到热液、地表水、海水以及其它作用的影响,产生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过程。围岩蚀变、化学风化和变质交代作用,都属于蚀变作用的范畴。 蚀变围岩:在热液作用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由于他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故称为蚀变围岩。一定的热液矿床常与某些类型蚀变围岩共生。因此,蚀变围岩不仅是研究热液矿床成因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某些特殊的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的火山岩本身就有开采利用的价值。 褪色作用:指在热液作用影响下,导致岩石中的深色矿物消失,铁镁组分淋失,使得原来岩石变成浅色的蚀变作用。 碱质交代作用:内生含碱质(如钾和钠)的成矿溶液对围岩所进行的各种交代作用。在这种作用过程中,形成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云母、方柱石、霞石等碱性硅酸盐矿物组成的交代蚀变岩石,表现出碱质在溶液及其交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碱金属的不同,可分为钾质交代和钠质交代两大类。钾质交代,包括钾长石化、云母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等;钠质交代,包括钠质辉石化、钠质角闪石化、钠长石化、钠长-更长石化、霞石化、方柱石化及部分沸石化等。碱质交代作用常有冥想的成矿专属性。例如与钾质交代最密切的是钨、锡、钼、铜、金、钽、铌重稀土元素、铷、铯和硼等;与钠质交代最有关的是铁、钒、黄铁矿、轻稀土元素、钴、铌和某些金、铀等矿床。 钾质交代作用:碱质交代作用的一种。即含钾的溶液在对岩石作用过程中,使得交代蚀变岩石产生含有各种钾质矿物的交代作用。其中,包括钾长石化(如微斜长石化、天河石化、正长石化、冰长石化)、云母化(黑云母化、白云母化、

围岩蚀变类型

围岩蚀变类型 常伴生的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 钨、锡、钼、铁、铜、铅-锌、硅灰石、透辉石等 云英岩化 钨、锡、钼、铋、铌、钽、铍、锂等 钾长石化 铌、钽、铍、锂、钨、锡、钼及稀土元素等 钠长石化 铌、钽、铍、稀土元素及钨、锡、金、铁、铜、磷、黄铁矿等 青盘岩化 铜、钼、铅、锌、金、银、黄铁矿等 绢云母化、绢英岩化 金、铜、铅、锌、钼、铋、萤石、红柱石、刚玉等 黄铁绢英岩化 金、铜、铅、锌、钼、铋、萤石、红柱石、刚玉等 绿泥石化 铜、铅、锌、金、银、锡、黄铁矿等 粘土(泥)化 金、银、铜、铅、锌、高岭土、叶腊石等 硅化 铜、钼、铅、锌、金、银、汞、锑、黄铁矿、明矾石、重晶石等 碳酸盐化 铜、铅、锌、汞、菱铁矿、菱镁矿及碱性岩中的铌、钽、锆、稀土元素 明矾石化 金、银多金属、明矾石、叶腊石、高岭土等。 蛇纹石化 超基性岩中的蛇纹岩、滑石、菱镁矿、石棉。接触带中的铁、铜、石棉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是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和构造、结构的变化。气化热液矿床中的普遍现象和重要特征,因其常与矿体伴生且其分布范围

一般比矿体分布范围广,因而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可产生在沉淀之前、同时或之后,其结果使得围岩的化学成分、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围岩蚀变的范围变化很大,有的在矿脉的两侧只有几厘米宽,有的围绕着矿体形成数十米宽的晕圈。许多蚀变晕圈呈现出矿物集合体的分带现象,这是由于热液在通过围岩时发生改变引起的。 目录 决定因素 1 常见类型夕卡岩化 1 钾长石化 1 钠长石化 1 云英岩化 1 绢云母化 1 绿泥石化 1 青盘岩化 1 泥化 1 硅化 找矿标志 研究意义 决定因素决定蚀变围岩的类型和蚀变作用强度的因素有:①围岩的性质,包括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物理状态(如是否受力破碎)、渗透性等;②热液的性质,包括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Eh、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它们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变化。常见类型最常见的围岩蚀变有如下几类。 夕卡岩化 主要是由(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在夕卡岩中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如、、斧石、等,以及如、及钙、铁、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物,金属矿物则以、、、及铜、铅、锌的硫化物等为主。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钾长石化 为钾质交代的产物,包括微斜长石化、正长石化、透长石化和冰长石化。由于它们不易区别,且成分几乎完全相同故统称钾长石化。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铍、铌、钽以及斑岩铜、钼矿床等的下部,经常发生有大规模的钾长石化带。低温热液的钾长石化,以冰长石化为主,多发生在中性、弱酸性火山岩中,也可在基性或酸性岩中发生,有时与青盘岩化有关。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为火山岩系中的一些金属矿床。 钠长石化 一种钠质交代作用。在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中,钠长石化常发生在钾长石化之后,在钠长石化之后往往发育云英岩化。在这类交代蚀变花岗岩中,常发生铌、钽、铍、稀土等矿化。在一些铁、铜夕卡岩矿床中,在内接触带中,往往发育钠长石化。在青盘岩化岩石中,也常有钠长石化的产生。 云英岩化 酸性侵入岩受高温汽水热液交代蚀变而成。在作用过程中,常有氟、硼、水等挥发组分和金属元素参加。云英岩化除产生主要特征矿物:石英和白云母,还可有锂云母、黄玉、电

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

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 V. Garnier& M. Malo& B. Dubé& A. Chagnon&G. Beaudoin Abstract: 在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发育有大量的矿化,这些矿点在空间上均与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在这些矿化点中,SAR-Au矿相比于卡林型金矿来说,在区域上、地区上和探区范围上(regional, district, and prospect scales)表现出特有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是:(1)钙质的赋矿岩性;(2)富Au-As-Sb-Hg,贫贱金属和Ag为特征;(3)与地壳范围内的断裂带有关;(4)热液蚀变特征:在含金矿化带(Au-bearing zones)的边缘发育有硅化(silicification)、方解石(calcite)、石英细脉(quartz veinlets),在大型的泥蚀变晕中发育有高岭石;(5)许多的长英质岩脉;(6)Au赋存于在初期成矿作用形成的贫As黄铁矿(As-free pyrite)的核部生长形成的富As黄铁矿(As-rich pyrite)中以及毒砂中;(7)在高温(>200°)热液流体与母岩相平衡,首先温度下降冷却使得毒砂发生沉淀,之后热液中混入大量的演化过的大气降水进而导致辉锑矿脉的沉淀形成。尽管SAR-Au矿化表现出相当地微粒细小,但是类比于卡林型金矿化,……..(encourage exploration in the GaspéPeninsula and insimilar settings elsewhere in the Appalachians.) Keywords:SAR-Au showing、卡林型金矿、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Introduction 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主断裂发育有许多典型的金矿化(Gauthier et al. 1994; Swinden and Dunsworth 1995),其中包含有许多在空间上与加斯珀半岛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的矿化(Fig. 1; Savard 1985; Malo et al. 1993)。多金属CuPb-Zn-Ag-Au矽卡岩和含金(Au-bearing)脉体是成矿的主要类型(Fig. 1)。此外,其他的矿产资源包括赋存于蛇纹岩中的Ni-Cr矿,赋存于砂岩、泥岩中的浸染状Zn-Pb-Cu-Ag矿和Ni矿,赋存于粉砂岩中Cu矿,赋存于火山岩中的Pb-Zn矿(Savard1985)。Poulsen (1999a, b)认为其地质环境与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相似,其出现于加斯珀半岛的南部,与新不伦瑞克省北部相临近。Grand Pabos–Restigouche 断裂系统的成矿演化通过详细地质图(detailed mapping),构造、矽卡岩的共生关系研究以及含金脉体(Chagnon 1984, 1988; Chagnon and Malo 1991; Malo et al. 1998),方铅矿中的Pb同位素数据,已经得到了阐明(Malo et al. 1993)。Maloetal. (1998, 2000)认为SAR-Au矿床(SAR-Au showing)的构造背景,金属特征(Sb-Au-As±Hg),赋矿岩性的性质,加斯珀半

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区别浅谈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机制

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区别浅谈石英脉型和蚀变 岩型金矿的成矿机制 一、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是两种常见的成矿形式,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的矿体形式,有本质的区别 1、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二者的形态、产状、品位变化、与围岩的关系、金的粒度等明显不同。 2、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代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甚至在深度上不同,前者多是在剪节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张、压、扭性特征,后者多是在张节理(或剪节理组)上发展起来的。 3、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代表两种不同的流体运移机制,前者是大规模流体涌流模式的深部成矿作用机制,后者为压力差渗流模式浅成矿作用机制。 4、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代表两种流体与构造的配合方式,前者流体补给大于耗散,后者流体耗散大于补给。 5、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代表代表两种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岩石建造。

二、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二者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矿体形式,但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1、复合型Ⅰ:下部为石英脉型,上部为蚀变岩型,是同一次成矿的构造-流体分带。一般矿体延伸大于延长,矿床规模较大。地表为蚀变岩型,指示深部有石英脉型矿。若地表为石英脉型矿,底下则可能无矿。 2、复合型Ⅱ:特别是平面上的叠加,或上为石英脉型,下为蚀变岩型,是两次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石英脉型形成在先,蚀变岩型在后,是地壳稳定抬升的结果。如果地表仅出现蚀变岩型金矿,应注意在深部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3、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是两种矿化类型,但不是矿床类型。有时二者在同一个矿床中共生,通常下部为石英脉型金矿,上部为蚀变岩型金矿,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有时是下部为蚀变岩型金矿,上部为石英脉型金矿。 4、二者形成的地质背景相同,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和流体。 三、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取决于断裂构造和流体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_王长明

第20卷 第2期2006年6月 现 代 地 质 G E O SC I ENCE Vol .20 No .2 J un .2006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王长明 1,2 ,邓 军 1,2 ,张寿庭 1,2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收稿日期:2005 06 30;改回日期:200603 20;责任编辑:楼亚儿。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178);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36);中国 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20023030)。 作者简介:王长明,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1974年出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和地质调查研 究工作。 摘要: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 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 u 、A g 、Pb 、Cu 、Ba 元素与金矿床微量元素相关性趋于一致;(2)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花岗岩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曲线的特 征;(3)在流体包裹体的w (N a +)-w (K +)-w (C a 2+ +M g 2+)成分三角图上表明金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具亲缘关系;(4) 岩体线性构造控制了花山地区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5)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花山花岗岩的成岩时间集中于81~159M a ;(6)S 、H 、O 、Pb 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关键词:花山花岗岩;金矿化;熊耳山;河南 中图分类号:P588.12+1;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6)02-0315-07 R elati onshi p bet ween Huas han G ranite and G ol d M i neralizati on i n X i ongershan A rea ,H enan WANG Chang -m ing 1,2 ,DENG Jun 1,2 ,ZHANG Shou -ti n g 1,2 (1.S t a t e Key Labor a t or y of Geol og i ca lP r oces s es and M i ner a l Res ourc es ,Ch i na Un i versit y ofGeos cie n c es ,Beiji ng 100083,Ch i na ; 2.Ke y Labor a t or y of Lit hos pher e Tect onics and Lit hopr obi ng Tec hno l ogy ofM i n is tr y ofEducati on ,Ch i na Un i vers ity of Geos cie nces ,Beij i ng 100083,China ) Abst ract :Xiongershan is an i m portan t concentration area of go l d m ine ralization i n w estern H enan .By study i n g geoche m ical co m positions ,trace e le m ents ,REE ,stable isotopes o fH uashan g r anite and its re l a ti o ns w ith gold deposits ,t h e fo llo w ing research achieve m ents have been ob tained :(1)R -c l u stering spec tru m diagra m show s t h at co rrela tions of trace e l e m ents such asAu ,Ag ,Pb ,Cu ,Ba o f gran it e and go l d deposits t e nd t o conti n u it y ;(2)REE d istri b u tion pa tte r n show s si m ilar righ t -dipp i n g fo r m s of granite and t h e altered r ocks ;(3)Na + -K + -C a 2++M g 2+co m position of fl u id incl u si o ns diag ra m sho w s i n ti m ate rela tionship bet w een go l d m e tallogenic fl u -i d s and m ag m atic hydr o t h er m a l fl u ids ;(4)Space -ti m e d istribu tion of str ucture -controlled a lte r a ti o n r ock type go ld depo sits and explosion -breccia type go l d deposits inH uashan area is controlled by linear str uctur es ofH uas -han g ranite ;(5)M e tallogen ic epoch o f the go l d deposits is Yanshanian peri o d ,and t h e r ock -for m ing age of H uashan g ranite occu r ed i n 81-159M a ;(6)S ,H ,O and Pb iso t o pes sho w t h at the o re -for m ing fl u i d and m e tallogenic m a t e ria l co m e fr o m m ag m a tic hydrothe r m al fl u ids . K ey w ords :H uashan g ranite ;go l d m ineralization ;X ionge rshan ;H enan 0 引 言 花山花岗岩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隆起区 北部,岩体外围东南侧分布有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金矿等组成的矿集区,西南分布有上宫、萑香洼、虎沟、干树凹等金矿组成的矿集区,其中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