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六讲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

课标要求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创新的途径

知识梳理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试判断: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提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试判断:文化创新的根基是社会实践。( )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与创新的关系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④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待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态度和原则

①态度: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请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会不会导致文化的趋同?

提示不会。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

重点突破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区分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进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时,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5)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抵御外国腐朽文化的侵蚀,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3.“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以我为主”,表明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海纳百川”,表明提升文化竞争力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平等交流。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典例运用

典例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

①汉字“冬”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④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典例 2 (2019·扬州高一期末)故宫博物院将文物通过卡通化的方式进行演绎,有“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有动画片《故宫回声》。可见,要让中国历史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可以( )

A.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与形式

B.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C.为时代精神注入了传统文化

D.发挥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中的事例可以看出,要让中国历史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可以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与形式,让历史“动起来”,A正确。让中国历史融入现代生活,可以注入现代流行元素,但不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B错误。要让中国历史融入现代生活,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而不是为时代精神注入了传统文化,C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D错误。

二、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知识梳理

1.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

向。

请思考:文化创新过程中,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

提示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错误。

3.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试判断:文化创新就是要吸收外国的一切文化。( )

提示×。我们要吸收的是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文化。对于外国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我们要坚决抵制。

重点突破

全面把握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5)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6)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典例运用

典例3 (2019·泰州高一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

①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②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④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发展,故②④入选;材料并未涉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故①③不选。

典例4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

A.守旧主义B.封闭主义

C.民族沙文主义D.民族虚无主义

答案 D

解析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D符合题意;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A、B不符合题意;民族沙文主义指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C与题意不符。

议题:文化创新靠什么?

材料一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

徐悲鸿抵欧之初,目睹了大量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优秀作品。于是,他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并在坚守国画本色的基础上,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1)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徐悲鸿在学画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

材料二一些地方,山寨建筑、山寨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埃及狮身人面像、美国国会大厦、英国伦敦大本钟、泰坦尼克号轮船等,在国内都能找到“山寨版”。针对这一现象,三位同学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发生了争论。

甲同学:山寨建筑、山寨景点使我们不出国门就能领略世界建筑,应该照搬过来。

乙同学:山寨建筑、山寨景点和我国传统建筑差异太大,应该坚决抵制。

丙同学: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国建筑。

(3)材料二中三位同学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4)文化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对此,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

答案(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文化创新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学习和吸收西方绘画精华。

②在学习、借鉴西方绘画精华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3)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甲同学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乙同学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丙同学的观点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4)例如: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发现了青蒿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国产电影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创作质量进一步提升,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如《我不是药神》贴近现实,手法创新;《春天的马拉松》《照相师》等影片真诚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文化工作者的创作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④人民的文化需求是检验创作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文化工作者的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③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④错误。

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 B

解析创作精品力作,要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就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B正确,入选;A 错误,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实践而不能超越生活;C中的“满足大众”说法不妥;D说的是如何交流,与题意不符。

3.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听到的是流行歌曲的韵律,看到的却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借助Flash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相声、戏曲等传统文艺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这些传统文艺的“漂亮转身”告诉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要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 C

解析借助Flash等现代多媒体手段,相声、戏曲实现了“漂亮转身”,说明它们融入了时代元素,C符合题意。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A错误;B说法过于绝对;D在材料中未体现。

4.2018年7月13日,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暨获奖新书发布会”在苏州江苏书展主场馆举行。在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作要( )

①摒弃传统,发展创新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体现了文化创作要立足社会实践,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摒弃;③强调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5.(2019·盐城中学高一调研)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 )

A.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反对封闭,求同存异

答案 C

解析漫画强调在文化借鉴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全盘接受而丧失自己的文化传统,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6.2019年1月初,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中,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 )

①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

②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③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

④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表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和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③符合题意;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给予灵感,表明文化创新要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①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在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用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④错误。

7.漫画《牛头对上了马嘴》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作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文化需求

②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

③文化创作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文化创作要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漫画《牛头对上了马嘴》启示我们文化创作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文化创作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文化需求,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漫画主旨。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8.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 )

答案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9.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答案A。

10.(2019·如东中学高一月考)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 答案B。对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简析题

11.(2019·苏州高一期末)乡村振兴,文化同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乡村文化面临衰微的境地。当下,人们往往感叹乡风不再、乡俗无依、乡感难觅。毕竟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联系材料,谈谈你从“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中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乡村社会实践,与农耕文明、村庄发展相结合。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乡村文化振兴,要看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如写出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亦可)

(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乡村文化振兴,要看到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