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 路由与交换基础实验lab3

思科 路由与交换基础实验lab3
思科 路由与交换基础实验lab3

实验 1.5.3:路由器配置练习

拓扑图

编址表

设备接口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Fa0/0 不适用R1

S0/0/0 不适用

Fa0/0 不适用R2

S0/0/0 不适用PC1 网卡

PC2 网卡

学习目标

完成本实验后,您将能够:

?根据指定的要求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进行记录。

?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启动为默认状态。

?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测试并校验配置。

?思考网络实施方案并整理成文档。

场景

在本次实验中,您将为拓扑图中显示的拓扑结构设计并实施 IP 编址方案。本实验为您提供一个 C 类地址,您必须对其划分子网,以便为网络提供逻辑编址方案。在开始配置之前,您必须首先按上图进行网络布线。布线完毕后,使用适当的基本配置命令对每台设备进行配置。然后便可根据您的 IP 编址方案,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地址。配置完成后,使用适当的 IOS 命令检验网络运行是否正常。

任务 1: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步骤 1:研究网络要求。

在您的网络设计中,您可以使用 192.168.1.0/24 地址空间。实验网络的要求如下:?连接到路由器 R1 的网络需要足够的 IP 地址来支持 20 台主机。

?连接到路由器 R2 的网络需要足够的 IP 地址来支持 20 台主机。

?路由器 R1 和路由器 R2 之间的链路的每一端都需要 IP 地址。

(注意:网络设备的接口也是主机 IP 地址,上述编址方案包括了这些地址。)步骤 2:创建网络设计时请思考以下问题。

该网络需要多少个子网? 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是什么(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斜杠格式表示的网络子网掩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子网可支持多少台主机? 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3:为拓扑图分配子网地址。

1. 将第一个子网(编号最小的子网)分配给连接到 R1 的网络。

2. 将第二个子网分配给 R1 和 R2 之间的链路。

3. 将第三个子网分配给连接到 R2 的网络。

任务 2:确定接口地址。

步骤 1:为设备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

1. 将第一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1 上的 LAN 接口。

2. 将第一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PC1。

3. 将第二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1 上的 WAN 接口。

4. 将第二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2 上的 WAN 接口。

5. 将第三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2 的 LAN 接口。

6. 将第三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PC2。

注意:本实验不需要用到第四个子网(即编号最高的那个子网)。

步骤 2:将要使用的地址记录在拓扑图下方的表格中。

任务 3:准备网络

步骤 1:构建一个类似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您可以在实验中使用任何路由器,只要它具备拓扑图中所要求的接口即可。

步骤 2:清除路由器的现有配置。

任务 4:执行基本路由器配置。

根据以下说明对 R1 和 R2 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

1.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2. 禁用 DNS 查找。

3. 配置执行模式口令。

4. 配置当天消息标语。

5. 配置控制台连接的口令。

6. 配置 VTY 连接的口令。

任务 5:配置并激活串行地址和以太网地址。

步骤 1:配置路由器接口。

使用您的网络设计中的 IP 地址配置 R1 和 R2 路由器上的接口。配置完成后,务必将运行配置保存到路由器的 NVRAM 中。

步骤 2:配置 PC 接口。

使用您的网络设计中的 IP 地址和默认网关配置 PC1 和 PC2 的以太网接口。

任务 6:检查配置。

回答下列问题,以验证网络是否按预期运行。

连接到 R1 的主机是否能 ping 通默认网关? __________

连接到 R2 的主机是否能 ping 通默认网关? __________

在路由器 R1 上,是否能 ping 通 R2 的 Serial 0/0/0 接口? __________

在路由器 R2 上,是否能 ping 通 R1 的 Serial 0/0/0 接口? __________

以上问题的回答都应该为是。如果以上 ping 操作有任何一个不成功,请检查物理连接和配置。如果必要,请参阅实验 1.5.2“路由器基本配置”。

R1 的 FastEthernet 0/0 接口的状态如何? _____________

R1 的 Serial 0/0/0 接口的状态如何? _____________

R2 的 FastEthernet 0/0 接口的状态如何? _____________

R2 的 Serial 0/0/0 接口的状态如何? _____________

R1 的路由表中目前有哪些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2 的路由表中目前有哪些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 7:思考

网络上是否有无法互相 ping 通的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设备之间无法通信是因为网络中缺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 8:记录路由器配置。

在每台路由器上,截取以下命令的输出并保存到文本文件 (.txt),以供将来参考。

?运行配置

?路由表

?每个接口的状态信息摘要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Cisco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Cisco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初学路由器的配置,下面就用Boson NetSim for CCNP 6.1模拟软件进行配置…这篇文章主要是对路由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 拓扑结构图如下: 下面开始: 1.对Router1进行配置,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 进入E0端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该端口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0 进入S0 端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 注意这里是设置时钟..如有不明白,可以打”?”.但是系统给的参数是 64000 .而我们要配置成 6400 ..可能是模拟软件的一个小BUG 吧!现在是在模拟软件中,如果是真实环境,我们要参照说 明书..按照说明书来配置参数….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配置路由表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

交换机实验II 实验目的 1.理解掌握环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自检测的配置; 2.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方法 3.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 实验1: ①.用独立网线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口时期形成自环 ②. 对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 实验2: ①.按图1方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口进行配置 ②. 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行配置 ③. 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 ④. 设置PC-A、PC-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网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 ⑤. 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 实验3: 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和PC-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PC-C 手动配置IP地址。 ①.按图2方式建立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②.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 ③. 启动DHCP服务 ④. (1)查看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看网关、交 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网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 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网线,查看其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3) 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看A、B获取到的IP地址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图1. 三层路由连接图图连接图

实验结果 实验1:环路测试 交换机出现环路的自检测结果: 实验2:路由配置: 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口2,划分为vlan1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口10,划分为vlan2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网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通: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三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通过数据配置,掌握现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组成。熟悉本局各单板的工作机制。 实验要求: (一)呼叫源的概念:呼叫源是指发起呼叫的用户或中继群,一般具有相同主叫属性的用户或中继群归属于同一个呼叫源。呼叫源的划分是以主叫用户的属性来区分的,这些属性包括:预收号位数、号首集、路由选择源码、失败源码、是否号码准备及呼叫权限等。 (二)号首集的概念:号首集是号首(或字冠)的集合。号首集在实际应用中也称网号。号首是呼叫源发出呼叫的号码的前缀,所以号首集与呼叫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号首是决定与该次呼叫有关的各种业务的关键因素,在公网和专网混合的网中,号首对不同的用户和中继群而言,往往是重叠的,但意义可能不同。 (三)呼叫源与号首集的关系:一个呼叫源只能对应一个号首集,一个号首集可以为多个呼叫源共用。呼叫源和号首集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一个电话网(公网或专网)内所有的普通用户能够拨打的字冠(号首)的集合就是号首集,而这些用户可能因为某些呼叫属性如对字冠的预收号位数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用户组,每一个组是一个呼叫源。所以号首集含盖的范围大于等于呼叫源含盖的范围。对于一个呼叫源,需设定一个号首集,对于非号首集内的号首,当用户拨打该号首时,系统会提示号码有误。引入号首集这一概念是因为即使是同一号首,但对不同的主叫方(呼叫源),也可有不同的含义,交换机对其处理也不同。如:9对公网为无线呼叫,对专网即为普通呼叫。222对一个网的(如号首集0)呼叫源0可能是本局呼叫,对另一个网(如号首集1)的呼叫源1则是出局呼叫。两个呼叫源可以对应相同的号首集,当同一个网(如号首集0)内不同呼叫源的用户拨打相同的号首时,交换机做相同的处理。当然,不同号首集中同一号首也可能含义相同,如:7字头都代表出局。号首集侧重对被叫(字冠)理解与分析的不同进行分类,而呼叫源是侧重对主叫的属性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号首集定义呼叫字冠,呼叫源对主叫用户分类。某呼叫源呼叫非本号首集(另外一个网)字冠时,则需要作号首集变换(网变换)。 (四)配置字冠数据,首先要配置呼叫源,再配置被叫号码分析表(增加呼叫字冠),然后根据具体要求配置其他字冠数据。例如对某些字冠有特殊要求,则需要配置号码变换和号首特殊处理或主叫号码变换;某些字冠要进行特殊号码变换,则要配置特殊号码变换;有号码鉴权要求时,则配置限呼数据;对有的呼叫失败原因需要处理,则需要增加相应的失败处理;对有的局向需要主动发主叫号码时,要增加补充信令。 (五)本局电话互通主叫摘机上报路径:A32---DRV32---NOD---MPU。 (六)通过MPU, SIG, NET, A32板向主叫送拨号音,MPU完成主叫号码分析。MPU同时也完成被叫号码分析,在数据库里按照:号段表-用户数据索引表-ST用户数据表-ST用户设备表顺序进行查找和接续。 (七)本局电话互通的语音通话流程:A32---DRV32---BNET---DRV32---A32。 (八)加深了解各个单板在呼叫过程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加深对硬件的了解。 (九)了解反极性特性:反极性用户一般用于公用电话等需要实时计费的地方。通过挂机信号的极性反转送计费信号而实现实时计费。一般32路用户是中间16、17路有反极性。 (十)来电显示问题:CC08交换机采用的来电显示制式是FSK制式,不支持DTMF制式。本设备中来电显示提供单板为BNET板。 (十一)预收号位数的含义:预收号位数表示启动号码分析至少要准备的号码位数。该数字的长短会影响到程控交换机话务高峰时的负荷。 (十二)本机查号命令:通过下面的命令可以实现拨打“###”查询话机号码。ADD CNACLD: PFX=K'ccc, CSTP=TEST, CSA=LDN, MIDL=3, MADL=3;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路由与交换实训

路由与交换实训

苏州职业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习(实训)报告 系部名称 计算机工 程学院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 术 地点流-310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实习(实训) 时间 2014 年 12 月 22-28 日 指导 教师 谭方勇 张晶 实习(实训)项目: 路由与交换实训 实习(实训)目的: 学生通过本实训,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配置和管理,熟悉常用的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特点和性能,能具备网络管理员及网络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并可完成《RCNA网络工程师》认证。 实验六、综合实验 实习(实训)设备、器材和仪表: 实习(实训)步骤和内容: 某公司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网络中接入层采用S2960,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办公网VLAN2和学生网VLAN4,VLAN2和VLAN4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560与路由器A相连,另3560上有一个VLAN3存放一台网管设备。路由器(R2901)A与B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后,办公网可以访问B路由器后的

FTP|WEBserver 。为了防止学生网内的主机访问重要的FTPserver,A路由器采用了访问控制列表的技术作为控制手段。 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实训任务: 实验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960和S3560创建相应VLAN,g并在S2960上将 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6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S3560通过SVI方式和RA互连 4、S3560配置实现VLAN间互连 5、RA和RB之间采用PPP链路,采用PAP或CHAP方式进行双向验证提高链 路的安全性。 6、在内网运应RIPV2实现互连,外网采用单区域OSPF进行互连。 7、内网用户通过NAPT访问外部网络。 8、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 FTP服务。允许所有VLAN的主机访问WEB服务,但不允许这些VLAN去ping 服务器。 9、通过相关show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10、每个设备的实验配置过程请分别保存到以设备名字命名的文本文件中, 如s2960.txt、s3560.txt、R2911A.txt、R2911B.txt。 附加题:在内网增加VLAN 10,添加主机至该VLAN,在交换机S3560上设置DHCP服务,为VLAN10中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 实习(实训)结果分析(包括步骤、框图、数据处理: 一、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将接口加入vlan S3560: Switch>en Switch#conf t

cisco静态路由配置1

cisco静态路由配置1 命令:ip router <目的网段> <目的网段掩码><下一跳> 其实这个下一跳的根本含义就是下一台路由器的入口。一般两台路由器之间相接,比如说A路由器和B路由器相接,信息首先通过的是A路由器,那么我们就在A路由器中设置静态路由的时候把这个下一跳的地址设置为B路由器的入口。这样说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了。 以下我就通过一个例子来配置一下静态路由: 网络拓扑: 我们的目的是,要PC0 ping通PC1,基本思路是设定好所有设备的IP地址,然后再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记得路由与路由之间设置时钟频率(两台路由器之间只设置一个时钟频率) 拓扑编址: PC0:192.168.1.1 gw:192.168.1.2 PC1:192.168.4.1 gw:192.168.4.2第一步:设置好PC机的IP地址。 第二步:配置三台路由器: Router0: Router 0 >en Router 0 #conf t Router 0 (config)#int f0/0

Router 0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outer 0 (config-if)#no shut Router 0 (config-if)#int s0/0/0 Router 0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 0 (config-if)#clock rate 64000设置时钟频率 Router 0 (config-if)#no shut Router 0 (config-if)#exit Router 0 (config)# Router1: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把路由器的名字设置为Router1 Router1(config)#int s0/0/0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no shut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交换路由综合实验 1 交换实验 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1.1实验目的 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实验内容 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方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示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示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 ######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等。 1.1.4实验功能 更改交换机的提示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实验设备 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 1.1.6实验步骤 s21a1#configure terminal 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 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s35a1#configure terminal 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 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1.2虚拟局域网VLAN 1.2.1实验目的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401 学号:41414051 姓名:郑浩 同组成员:孙浩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6月4日

实验十七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程控数字交换原理。 2.加深对交换过程的理解。 3.了解用户管理和话费管理。 4.了解程控交换软件控制。 二、实验设备 电话四部,RC-CK-III型实验箱一台,PC机,串口线,20M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运用实验箱模拟实际程控交换过程,应用PC机进行用户管理,话费管理。 四、实验原理 图1程控交换系统框图

图2主板实物结构图 主板的组成结构图如图一二所示,共有12个组成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a)用户接口模块(1~4) 用户接口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BORSHT 功能; b)PCM编译码模块(1~4) PCM编译码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语音信号的PCM编译码功能。 c)外线接口模块 外线接口模块完成与本系统与电信线路的接口,其中包含的功能有:振铃检测,混合,PCM编译码,摘机控制等。 d)液晶显示模块 本液晶模块为240X128点大屏幕显示屏,用来显示当前系统状态以及所有人机接口的状态显示,如菜单,系统帮助,参数状态设置等。 e)键盘 键盘为6键薄膜按键,完成人机接口的各种操作,如菜单选择,参数设置等。 f)数字中继接口 数字中继接口为两台实验箱之间的连接口,传输E1信号,介质为双绞线。 g)状态指示模块

计算机网络实验综合题含答案(路由和交换,强烈推荐)

计算机网络实验综合题 试题一 某公司租用了一段C类地址203.12.11.0/24~203.12.14.0/24,如图所示。其网间地址是172.11.5.14/24。要求网内所有PC都能上网。 【问题1】 接入层交换机Switch1的端口24为trunk口,其余各口属于vlan11,请解释下列命令并完成 交换机的配置。 Switch1#config terminal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0/24(进入端口24配置模式)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1) Switch1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lq(2)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all(允许所有VLAN从该端口交换数据)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exit Switch1# vlan database Switch1(vlan)# vlan 11 name lab01(3) Switch1(vlan)#exit Switch1#config terminal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0/9(进入f0/9的配置模式) Switch1(config-if)#(4)(设置端口为接入链路模式) Switch1(config-if)#(5)(把f0/9分配给VLAN11) Switch1(config-if)#exit Switch1(config)#exit (1)设置端口为中继(或Trunk)模式 (2)设置Trunk采用802.1q格式(或dot1q) (3)创建vlan11,并命名为lab01 (4)switchport mode access (5)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或switchport access vlan lab01 【问题2】 以下两个配置中错误的是(6),原因是(7)。 A. Switch0 (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0(config)#exit Switch0# vlan database Switch0(vlan)# vlan 2100 name lab02 B. Switch0 (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3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0 (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Switch0(config)#exit Switch0# vlan database Switch0(vlan)# vlan 2100 name lab02 答案:(6)B,(7)trunk采用ISL格式时,vlan ID最大为1023 【问题3】 Switch1的f0/24口接在Switch0的f0/2口上,请根据图完成或解释以下Switch0的配置命令。Switch0(config)# interface(8)(进入虚子接口) Switch0(config-if)# ip address 203.12.12.1 255.255.255.0(加IP地址) Switch0(config-if)# no shutdown(9) Switch0(config-if)# standby 1 ip 203.12.12.253(建HSRP组并设虚IP地址)

静态路由配置

二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创建VLAN20 VLAN30; Switch(config)#vlan 20 Switch(config-vlan)#vlan 30 Switch(config-vlan)#exit 将相应的端口划进相应的VLAN; Switch(config)#int f0/1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config-if)#int f0/2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witch(config-if)#exit 将与三层交换直接连接的端口配置成中继端口;Switch(config)#int range f0/23-2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三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创建VLAN20 VLAN30; Switch(config)#vlan 20 Switch(config-vlan)#vlan 30 创建VLAN 1虚拟接口并配置IP地址; Switch(config-vlan)#int vlan 1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创建VLAN 20虚拟接口并配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f)#int vlan 20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创建VLAN 30虚拟接口并配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f)#int vlan 30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xit 配置VLAN 1 VLAN 20 VLAN 30的交换机优先级,默认为32768;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8192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0 priority 8192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30 priority 8192 配置到两条非直连网段的静态路由 Switch(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0.1.1.1 Switch(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252 10.1.1.1 路由器1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配置F0/0端口地址并开启;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配置S0/0/0端口地址并开启;注意是DCE端,要配置时钟频率;Router(config-if)#int s0/0/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92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252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理工农学部专业、年级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2009071006 指导教师 时间2011年12月19日

目录 一、实验要求 (1) 二、实验分析 (2) 1.网络拓扑结构图 (2) 2.IP地址规划表 (2) 3.技术分析 (3) 三、实验步骤 (4) 1.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4) 2.网络接口IP地址配置 (5) 3.路由配置 (6) 四、实验总结 (10) 五、参考文献 (12)

1.公司现有4个部门:技术部(10)、销售部(60)、财务部(4)售后服务部(25),并包含一个服务器组(6台服务器),分别位于两个相距400米的建筑物内; 2.公司内部采用192.168.1.0/24的私有IP地址,需要根据部门划分VLAN,并进行IP地址的子网划分; 3.为简化以后的网络维护,需要在每个设备上配置远程登录功能; 4.为了方便管理企业中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需要配置DHCP服务,使计算机能自动获取IP地址; 5.为了防止网络中可能出现的链路回路问题,需要开启交换机的链路冗余功能; 6.在传输链路的主干上配置端口聚合,提高干道的传输速率; 7.在企业网中,使用静态路由保证全网联通; 8.企业网与Internet间采用NPAT的方式实现互联,公有IP为59.78.21.211; 9.为了网络安全,设置ACL以控制财务部只能被销售部访问,技术部和售后服务部不能访问财务部数据,所有部门都能访问Internet。

1.网络拓扑结构图 2.IP地址规划表 IP地址规划表(192.168.1.0/24,公网IP:59.51.78.211/24) 设备名接口名IP地址子网掩码备注 核心交换机VLAN10192.168.1.0255.255.255.192销售部60 VLAN20192.168.1.64255.255.255.224售后服务部25 VLAN30192.168.1.96255.255.255.240技术部10 VLAN40192.168.1.112255.255.255.240服务器组6 VLAN50192.168.1.128255.255.255.248财务部4 边界路由器子网192.168.1.136255.255.255.252直联网络2 VLAN1192.168.1.192255.255.255.192管理VLAN S3560VLAN1192.168.1.193255.255.255.192 S2950(1)VLAN1192.168.1.194255.255.255.192192.168.1.193 S2950(2)VLAN1192.168.1.195255.255.255.192192.168.1.193 S2950(3)VLAN1192.168.1.196255.255.255.192192.168.1.193 S3560VLAN10192.168.1.1255.255.255.192是VLAN10网关S3560VLAN20192.168.1.65255.255.255.224是VLAN20网关S3560VLAN30192.168.1.97255.255.255.240是VLAN30网关S3560VLAN40192.168.1.113255.255.255.240是VLAN40网关S3560VLAN50192.168.1.129255.255.255.248是VLAN50网关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实验一 C&C08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1所示: 1 图 的硬件层次结构 2.C&C08 个等级: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C&C08在硬件

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单板(1)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单板是成单元。功能机框(2)中SM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模块如交换模块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SM (4)交换系统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交换系统USM/TSM/UTM+AM/CM C&C08模块模块模块USM 主控框用户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用户框ASL+DRV+TSS+PWX+母板SLB 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路由与交换实验指导书(附步骤)

《路由与交换》实验手册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内容: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5.设置特权模式的明文/密文密码,验证在明文/密文密码同时设置 的情况下,哪一个生效 6.设置console口密码并验证 7.设置远程登录密码并验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交换机一台、计算机一台、配置线一根 2.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Pcaket Tracer仿真软件 3.实验拓扑结构图 三、实验步骤: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用串口配置时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连接到设备的的CONSOLE

口和主机的串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接串口配置线缆,如果已经连接,请确认连接的主机串口是com1 还是com2; 2)建超级终端会话,windows 的附件中都有此软件; 3)选择通信串口(com1 或com2); 4)配置串口工作参数;(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 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具体配置界面如下: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1) switch>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

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switch#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switch#,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 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退回用户模式键入exit。3) switch(config)#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 switch(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 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退回特权模式键入exit。4)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line)#; switch(config-switch)#;…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在全局模式下 Switch(config)#hostname wust 取消命名 Switch(config)#no hostname 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特权模式下 Switch#show version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交换机技术实验报告北京联合大学

联合大学 交换机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404B 学号:201408 姓名: 任课教师: 2017年 5 月18 日

实训二LMTServer系统登录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LMTServer系统,了解如何通过LMT登录eSpace U1980以及使用LMT进入向导式配置和命令树配置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过程 登陆LMT系统 新建局点 增加设备

1、简述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 答:利用电路路交换进行通信需以下三个阶段: (1) 线路建立: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建立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端到端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 (2) 数据传输:两端点沿着已建立好的线路传输数据。 (3) 线路拆除:数据传送结束后,应拆除该物理连接,以释放该连接所占用的专用资源。 2、简述IP交换的基本过程; 答:IP交换的核心思想就是对用户业务流进行分类。它只对数据流的第一个数据包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以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数据包沿着VC以直通方式进行传输,不再经过路由器,从而将数据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第2层交换机的速度。 3、简述现代交换技术有哪几种? 答:ATM交换,IP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实训三硬件配置 一、实验目的 学习向导式配置模式下使用工具配置eSpace U1980的整体流程。 二、实验过程 1.如何配置7号槽位为DTU单板,8号槽位为MRS单板? 2.描述DTU单板的作用; 答:主要用于为NGN网络中的不同设备提供基本和增强业务重的媒体处理功能。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名称交换与路由技术 2011年12月29日至2011年12月30日共1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CIW) 姓名胡帅帅 系主任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谭方勇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任务书名称:路由与交换 起讫时间:2011年12月29日~2011年12月30日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系主任:李金祥

实验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126和S3550创建相应VLAN ,并在S2126上将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5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S3550通过SVI 方式和RA 互连 4、S3550配置实现VLAN 间互连 5、RA 和RB 之间采用PPP 链路,采用PAP 方式进行验证提高链路的安全性。 6、在全网运应RIPV2实现全网互连。 7、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 服务。 8、通过相关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三、实习(实训)方式 ■ 集中 □ 分散 □ 校内 □ 校外 F0 S0 S0 F0 A B F0/5 VLAN1 F0/5 VLAN2 VLAN4 S2126 S3550 RA: 30 F 30 F S3550 : VLAN3= FTPserver VLAN3 F0/6 F0/6

实验6-路由器组网及静态路由配置(Cisco-Packet-Tracer)

实验6 路由器组网及静态路由配置(Cisco Packet Tracer)(设计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转发的基本原理; 2.掌握静态路由表的配置方法; 3.进一步学习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 4.初步了解Cisco系列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在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 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等的参数配置方法); 5.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正确的解决方案。 2.实验设备与环境 1. 仿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或Cisco路由器若干台; 2. 台式计算机 3. 实验准备 1.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 网管工作站。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2.Cisco IOS Cisco IOS即Cisco网间网操作系统软件,它满足了端到端网络连接要求,并提供了网络扩展性,模块化结构和移植性,以及多媒体,安全性,网络管理,拨号和Internet应用等许多内嵌功能内。Cisco IOS技术共有15000种特性,可以提供Internet智能,它可将各种不同的硬件连接起来,构筑成有效、无缝的基础设施,从而大大促进网络的增长和新应用的部署。 3.学习有关Cisco路由器的参数配置方法 a)命令状态 1)普通用户命令状态router> 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 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

路由器实验报告1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22 开实验个数: 7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五. 实验项目: 实验一:Packet 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内容一):认识 Packet 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 是 Cisco 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 Boson 功能强大,比 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学习任务: 1、安装 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 2960 的交换机将 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 4、验证 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 台;PC 2 台;直连线 配置信息: PC1 IP: Submask: Gateway: PC2 IP: Submask::

(内容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1.通过交换机的 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 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2.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 Switch> 特权模式 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4.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co、cop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