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高一化学必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实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实验日期: 年月日高一(班级)姓名同组人

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规律大全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 (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1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3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而p电子是走∞字形 B.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C.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条轨道 D.角量子数l决定了原子轨道(电子云)的形状 (核磁共振)、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Kurt Wui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3.下列原子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都产生H2的是( )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B.价电子构型为3s23p1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上的电子数的原子 D.N层上无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 4.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Be、Mg、Ca B.Be、B、C、N C.He、Ne、Ar D.Li、Na、K 5.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 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由此可知( ) A.M的氧化性弱于N B.M的氧化性强于N C.N2-的还原性弱于M2- D.N2-的还原性强于M2- 6.A、B、C、D、E五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 B.A(OH)n为强碱时,B(OH)m也一定为强碱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下列各微粒中, 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 N2和CO B. H2S 和H2O C. NH4+和H2S D. CO2和NO2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氢氧化铝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的碱性 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 不正确 ...的是 A. 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D.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和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 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 N、O、S B. F、O 、S C. S、Cl 、F D. O 、F 、S 、B、C、D、E 是同一短周期的五种元素,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 且碱性前者强于后者,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且酸性前者强于后者, 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A D C E B. E C D A B C. B A E D C D. C D E B A 10.元素碲(Te), 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铷同周期, 关于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序数为52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TeO4 C. 碲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mol RO32-共有30 mol电子,则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 B.第四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ⅥA族 15.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又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元素X: 它的原子中M 层比L 层少2 个电子 B.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ⅢA 族 C.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18.若某原子X的原子序数为26,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 B.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C.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ⅧB族 D. X没有负化合价 19.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

(完整版)高二化学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具备】 1.实验器材药品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转折】我们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验证了我们对Na、Mg、Al失电子能力 的推测,那么,Si、P、S、Cl的得电子能力是否如我们所预测的一样依次增强? 【投影】方法导引 【讲解】分析方法导引内容。 【阅读】教材P21页“阅读探究” 【概括】请完成表格 【投影】表格 【板书】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结】这节课,大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探索出Na、Mg、Al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阅读探究的方式得出Si、P、S、Cl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投影】完成填空阅读方法导引的内 容,获得判断非金 属元素得电子能力 强弱的判断依据。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集体回答 培养学生由材料获得 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 指导的内容,能在归 纳整理阅读材料时有 一个准确的把握。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 及获取并整合信息的 能力。 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10分钟 【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 PH3、H2S、HCl 稳定性依次增强 (3) HClO比H2SO4酸性强。 (4)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课堂练习】答案: 1、错 2、对 3、错 4、错 5分钟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讲解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课标要求 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标解读 1.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族划分的关系。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4.能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教学地位 用原子结构知识揭示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的中间载体为元素周期表,要使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元素或物质的性质,必须将元素有效的放入周期表中。本课时的内容主要解决该方面的问题。 ●新课导入建议 据美国《科学新闻》杂志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Victor Ninov领导的研究小组,用大约100万万亿(即1018)个氪离子对一个铅靶轰击10多天,终于得到118号元素的3个原子,后者又很快衰变成116号、114号和其他元素。这一结果令科学家们兴奋不已,他们说预计还将有更多的超重元素被发现。看到这些令人吃惊的成果,伯克利实验室的Ken Gregorich预计,该实验室和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以及俄罗斯的研究人员不久将会用氪离子来轰击铋靶,以获得119号元素。由于119号元素会衰变成尚未发现的117、115和113号元素,所以科学家有可能一次就获得4种新元素!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18号元素应该位于其中什么位置? (2)类比同族的元素的性质,118号元素性质的活泼性会怎么样?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律。 2.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 化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 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习题

课时提升作业(四)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5·武汉高一检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选C。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O、F除外),故A错误;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故B错误;非金属性:P

属性一定比乙强,①对;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甲、乙为同一主族元素;甲的原子半径小于乙,说明甲在乙的上面,故金属性甲小于乙, ②错;甲、乙两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说明甲、乙同周期且甲在乙的左面,故金属元素甲的金属性一定比乙强,③对;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大于乙,说明金属元素甲的金属性一定比乙强,④对;两单质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简单阳离子时,甲失去的电子数比乙多,说明甲的化合价比乙的高,失去电子数的多少与金属性强弱无关,⑤错。 3.(2015·吉林高一检测)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A.若R(OH)m为强碱,则W(OH)n也为强碱 B.若H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R、W、X、Y、Z为第2或第3周期元素。A项,若R(OH)m为强碱,可能是NaOH、LiOH,则W(OH)n可能为Mg(OH)2、Al(OH)3、Be(OH)2,而Al(OH)3不是强碱,错误;B项,若HXO m为强酸,则X是活泼非金属元素,且Y 的活泼性>X的活泼性,因此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正确;C项,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Y位于ⅥA族,后面的Z元素,其最高正价可能为+7(氯元素);D项,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即X位于ⅤA族,则R位于ⅢA族,可能为硼也可能为铝,故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的说法是错误的。 【补偿训练】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失电子能力比Y强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精品篇)

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目标] 1.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律 2.理解元素性质岁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3.了解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和岁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的简单应用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回顾: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 (1)含义 (2)本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具体体现 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②、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③、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从ns1~ns2np6呈现周期性变化 2.根据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5个区域。具体地说是根据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何原子轨道上来分区 (1)s区元素:外围电子只出现在s轨道上的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s1~2,主要包括ⅠA和ⅡA族元素,这些元素除氢以外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容易失去1个或2个电子形成+1价或+2价离子 (2)p区元素:外围电子出现在p轨道上的元素(s 轨道上的电子必排满)。价电子排布为ns2np1~6,主要包括周期表中ⅢA到ⅧA和0族共6个主族元素,这些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原子失去电子变得越来越困难,得到电子变得越来越容易。除氢以外的所有非金属元

素都在p区 (3)d区元素:外围电子出现在d轨道上的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1)d1~9ns1~2,主要包括周期表中ⅢB到ⅦB和Ⅷ族,d区元素全是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的主要区别在(n-1)d的d轨道上。由于d轨道未充满电子,因此d轨道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4)ds区元素:ds区元素与s区元素的主要区别是s 元素没有(n-1)d电子,而ds区元素的 (n-1)d轨道全充满,因此ds区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是(n-1)d10ns1~2。包括ⅠB和ⅡB,全是金属元素 (5)f区元素: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它们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n-2)f0~14(n-1)d0~2ns2,电子进入原子轨道(n-2)f中。由于最外层的电子基本相同,(n-1)d的电子数也基本相同,因此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思考: (1)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周期表中,s区、p区、d区、ds区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包括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化学性质 s区ⅠA ⅡA族ns1~2除氢外,都是活泼金属 p区ⅢA~ⅦA 0族ns2np1~6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d区ⅢB~ⅦB Ⅷ族(n-1)d1~9ns1~2均为金属,d轨道上的电子可参与化 学键的形成 ds区ⅠB ⅡB族(n-1)d10ns1~2均为金属,d轨道上的电子不参与化 学键的形成 f区镧系锕系(n-2)f0-14(n-1)d0~2n 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锕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哪一个区?它们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ns2 ns2np5 (n-1)d5ns2 (n-1)d10ns2 (4)某元素基态(能量最低状态)原子最外层为4s1,它位于周期表的哪个区? (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0。试写出它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哪一个区?属于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第二、三课时 [学习内容] 二、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一)第一电离能(I1)的概念: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注意:原子失去电子,应先最外电子层、最外原子轨道上的电子 (二)第一电离能的作用:可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I1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I1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 (三)I1的周期性变化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2.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碱小

人教版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

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 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d B.离子半径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高中化学《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1【精品教案】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以第 3 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 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 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 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 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 力; 【教师具备】 1. 实验器材 药品 Na、Mg、Al 及 MgCl2、AlCl3 溶液 NaOH 溶液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 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它对我们化学有什么作用呢?大家 知道,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人类 只发现了六十多种元素,因此他做过很多大 胆的预测,如他就预测在硅和锡之间存在一 种元素—-“类硅”, 15 年后该元素被德国化学 家文克勒发现,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将其命 名为“锗”。
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 表的重要作用

【设问】你知道门捷列夫是如何做出如此准 确的预测的吗? 2 分钟
【回 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想深入的理 解元素周期表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需搞清 楚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 本节课共同探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板书】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写出第三周期的 元素符号, 画出原 子结构示意图。 回忆旧知识,为新课做 知识上的铺垫。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转 折】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第三周期 的元素为例来研究同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 的递变。 【板演】请写出第 3 周期元素的名称和元素 符号。
总结出第三周期
培养学生协作及归纳总 结能力。
【媒体展示】 第 3 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原子结构的 【提 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存在哪些相 同点和递变性? 【板 书】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 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学生代表发言 相同点和递变性。
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及表 达能力。 8 分钟
【讨论】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递变 推测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 【转 折】理论推测需实验来验证,本节课的 重点内容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来 验证我们的预测。 【设问】如何用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阅读】教材 P21 页“方法导引”。 阅读方法导引, 获 得判断金属元素 失电子能力强弱 的判断依据。 分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 获得信息,为设计实验 做好准备。 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指 导的内容,能在设计实
2

高中化学必修二《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 Na中,Na原子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11 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 (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1

●备课资料 1.地球上元素的分布跟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科学家的多次实验发现如下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偶数原子序数的元素较多,奇数原子序数的元素较少。处于地球表面的元素多数呈现高价,处于岩石深处的元素多数呈现低价;碱金属一般是强烈的亲石元素,主要富集于岩石圈的最上部;熔点、离子半径相近的元素往往共生在一起,同处于一种矿石中。 有的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性质相似的元素分为10个区域,并认为同一区域的元素往往是伴生矿。这对探矿具有指导作用。 2.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西部的托波尔斯克,是俄罗斯和蒙古人的后裔,是一个大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母亲的喜爱。 门捷列夫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校长,因患病而不能工作,这样,全家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母亲身上。他的母亲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的顽强而又伟大的女性。她开了一个玻璃厂,由于经营有方,收益足以维持全家美满的生活。 在门捷列夫的生活中,有一个对其影响很大的人叫巴萨尔金,是门捷列夫的姐夫。他是“十二月党人”,因反沙皇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很有学问,经常给门捷列夫上课,教他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历史。门捷列夫从巴萨尔金那里学习了很多知识。 门捷列夫17岁那年,他母亲的玻璃厂被一场大火烧成平地,紧接着父亲去世。他57岁的母亲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奔波千里,到了莫斯科。为了培养门捷列夫成才,她四处求人,希望把儿子送进大学读书。最后,在门捷列夫父亲的好友——中央师范学院院长普列特诺夫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进入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并且获得了公费的资格。 在门捷列夫进入大学学习后第三个月,他的母亲因一生的劳苦和千里奔波积劳成疾,离开了人间。她在尚存一息时说:“唯一的安慰是门捷列夫终于获得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她在将去世的弥留之际,曾嘱咐她的孩子说,不要有不现实的妄想,要努力工作,不要说空话,要专心耐心地去探索科学真理。 门捷列夫对慈母的去世,十分悲痛。他在大学里很少说话,总是苦读到深夜,希望用优异的成绩告慰他母亲的在天之灵。一直到门捷列夫成名之后,仍念念不忘他慈母的一片深情,他把母亲的临终遗言视为神圣。 门捷列夫师范学院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了金质奖章。此后,他又去巴黎学习了三年,还到德国本生那里研究过一段时间。1861年他返回彼得堡,获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工业学院及彼得堡大学担任教授。 1869年3月,门捷列夫向俄国化学会提交一篇论文,题目是《元素特性与原子量的关系》,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给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把当时的化学元素排列成6个周期,他在按原子量大小排列各种元素时,注意到元素系列并不完整,还有许多化学元素应当存在,但当时却没有被发现,于是他在周期表中留下了4个“空位”。他认为,这些空位应当由新发现的元素去充填。 门捷列夫以大智大勇预言了尚未发现的元素,特别是对镓、钪、锗的预言,十分准确,使后来的发现者感到非常惊奇。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比前人的更加完备,更加有实验基础。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曾著《化学原理》一书,此书使他荣获英国捷米多夫奖金。这本书写得很奇特,注释比正文要多,这种写作风格对俄国化学著作的影响十分深远。 门捷列夫对历史上的科学巨人十分尊敬,他的房间里挂着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拉瓦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以第3周期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 释递变规律 ②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对实验结 果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 ②通过“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②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将概念抽象化,具体化 三、教学过程: 在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用原子结构的理论分析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结论钠、镁、铝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最后通过阅读自学,获取并整合信息,找出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的依据,整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新课导入我是大侦探 【展示图片】大家认识福尔摩斯么?福尔摩斯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在侦探界叱咤风云,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次福尔摩斯,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类硅的位置。 【问题思考】要想找到类硅的位置,我们需要哪些知识储备 (二)、课堂探究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温故知新】我们以常见的第三周期元素为例,分析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从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我们的得出结论,利用钠、镁、铝探究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利用硅、磷、硫、氯探究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而常思】问题:判断元素失电子能力的强弱有哪些方法 【课本探究】学生: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越容易反应,失电子能力 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 失电子能力越强 【实验探究】问题:我们如何利用上述两个判据设计实验探究钠、镁、铝的失电子能力【小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小组实验】开启任务卡一,根据最终确定的优化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以及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取一小段镁、铝条,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 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 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 察现象。 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 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各加入 2mL1mol/L盐酸。 【成果展示】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讲述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实验活动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教师活动 教师:之前的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 一些有关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的内容。 教师提问:那么除了这些比较基本的规 律,还有哪些规律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

来进一步探索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吧。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比较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教师:(1)在点滴板的3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和新制的氯水,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氯水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讲解:比较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教师:(2)在点滴板的2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I溶液和溴水,然后向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溴水。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溴水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教师:实验中所用的氯水为什么要用新制的? 答案:因为氯水中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受光易分解产生氧气,最终氯水变为盐酸。 思维启迪: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现象:Cl2能从NaBr中置换出Br2,从NaI中置换出I2 结论:因此Cl2的非金属性强于Br2,也强于I2 现象:Br2能从NaI中置换出I2 结论:因此Br2的非金属性强于I2 最终结论:他们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Cl2>Br2>I2 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①回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②回忆镁与冷水、热水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教师:实验中为什么要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 答案:因为Mg是强氧化剂,放在空气中有MgO生成,MgO是氧化物。氧化反应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把镁条打磨光是为了让单质镁能够以最大的面积接触空气中的氧气。 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2)通过MgCl2、AlCl3与NaOH 的反应,比较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

化学: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鲁科版必修2)

化学: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鲁科版必修2)

————————————————————————————————作者:————————————————————————————————日期: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 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 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 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具备】 1.实验器材药品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它对我们化学有什么作用呢?大家 知道,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人类 只发现了六十多种元素,因此他做过很多大胆的预测,如他就预测在硅和锡之间存在一种元素—-“类硅”,15年后该元素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将其命名为“锗”。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作用

【设问】你知道门捷列夫是如何做出如此准 确的预测的吗?2分钟 【回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想深入的理 解元素周期表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需搞清 楚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本节课共同探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转折】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第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来研究同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 【板演】请写出第3周期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媒体展示】第3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存在哪些相同点和递变性? 【板书】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 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写出第三周期的 元素符号,画出原 子结构示意图。 总结出第三周期 元素原子结构的 相同点和递变性。 学生代表发言 回忆旧知识,为新课做 知识上的铺垫。 培养学生协作及归纳总 结能力。 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及表 达能力。 8分钟 【讨论】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递变 推测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转折】理论推测需实验来验证,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预测。 【设问】如何用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阅读】教材P21页“方法导引”。分组讨论 阅读方法导引,获 得判断金属元素 失电子能力强弱 的判断依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 获得信息,为设计实验 做好准备。 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指 导的内容,能在设计实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课标要求 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标解读 1.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族划分的关系。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4.能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教学地位 用原子结构知识揭示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的中间载体为元素周期表,要使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元素或物质的性质,必须将元素有效的放入周期表中。本课时的内容主要解决该方面的问题。 ●新课导入建议 据美国《科学新闻》杂志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Victor Ninov领导的研究小组,用大约100万万亿(即1018)个氪离子对一个铅靶轰击10多天,终于得到118号元素的3个原子,后者又很快衰变成116号、114号和其他元素。这一结果令科学家们兴奋不已,他们说预计还将有更多的超重元素被发现。看到这些令人吃惊的成果,伯克利实验室的Ken Gregorich预计,该实验室和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以及俄罗斯的研究人员不久将会用氪离子来轰击铋靶,以获得119号元素。由于119号元素会衰变成尚未发现的117、115和113号元素,所以科学家有可能一次就获得4种新元素!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18号元素应该位于其中什么位置? (2)类比同族的元素的性质,118号元素性质的活泼性会怎么样?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律。 2.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 化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理解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 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