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政治》复习参考答案

1.按劳分配

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基本要求是,以劳动为尺度精心个人

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独立自主

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政府需要简政放权,协调政策制度为经济减负;市场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适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基本经济制度

指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即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民主集中制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地统一,是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7.商品

用来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内容。在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

12.实事求是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

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3.市场机制三要素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三大要素。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作用。

14.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5.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2)从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到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以保证城市居民和红军有饭吃。(3)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4)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5)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17.政策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五大发展理念

2015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0.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用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等。

1.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正确。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以企业为单位统一经营公有生产资料,以货币形式统一分配劳动成果;在农村则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通过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一是在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导作用;二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的总收入中,按劳分

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是坚持

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实行按劳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正确。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源泉和动力。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区分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试金石。

第五,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3.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

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

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

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 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

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

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绩推向前进。4.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

错误。同上题。5.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错误。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放松管制

错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商供给体系质量和提高投资有效性。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正确。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

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

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8.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错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

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

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视思想政治工

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9.商品交换会产生剩余价值

错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因此单纯的商品交

换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就在于资本家在流通中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它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商品具有独

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比它自

身更大的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这样一个特殊属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过程。只

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剩余价值就一定

会产生出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10.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正确。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

们的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进行平等竞争,以货

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和作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起点。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细胞形式,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正确。公有制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能够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从全局利益出发,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12.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具有无限性

错误。资本主义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价值增殖,而价值本身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别,而任何一个量都是一个有限量,这就决定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同时,激烈竞争的压力也驱使资本家不能不这样做。

1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来做,是由思想政治

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

他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其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但人的思想问题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与人的利益有关。只有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头脑中的思想问题,引导人民群众,为革命和建设服务。

再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顺利完成。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15.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正确。第一,先进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6.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只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错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一个国家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主要取决于内因,取决于本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政党、革命人民的主观努力。革命不能输出,革命也不不能输入。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哲学基础之一。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坚持依靠自己的努力,主张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同样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路线指引下,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尔后的进一步现代化莫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时,也十分注意争取尽可能多的国际援助,认为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挫败各类封锁、孤立中国的政策。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正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它广泛集中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这种先进性,决定了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它以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历史成就,使自己成为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考验过并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

1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错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

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1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正确。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

革命的具体道路,广泛集中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织成一个严密统一

的整体,发挥着巨大的组织优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这

种先进性,决定了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20.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正确。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并提供精神动力;能够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人民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

第一,认识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第二,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在明天是可以认识的,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

第三,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

2.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

列宁指出,所谓帝国主义,它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它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4.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推动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

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用于指导自己同各国发展关系的一贯原则,无论是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还是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都要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简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7.简述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建立共产国际的斗争中,在十月革命后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斗争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1)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

(2)党是一个有组织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

(3)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8.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

(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

(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个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由此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一、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三、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部分: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是劳动者学习专门的劳动技能所必要的教育或训练的费用。

12.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阐述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民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肿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新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8.如何规范收入分配关系

从制度方面讲,规范收入分配关系的基本政策措施有:(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对此,我们必须要倍加珍惜、充满自信、坚定不移。

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头脑清醒,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2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清除原有政治体制弊病的需要。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需要。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需要。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第二,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第三,

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在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方向、深度和广度、结果、性质,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都有所不同。

(一)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二)领导力量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三)革命的方向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四)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五)革命的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虽有进展,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六)革命性质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2.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

第一、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概念的灵活性,是由客观事物物本身的灵活性决定的。客观地运用它,就是唯物辩证法,而主观地运用它,就是折衷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正确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把握事物的全部关系的总和,防止抓住个别事例以偏概全,以个别现象歪曲事物的本质。

第三、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甚至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才能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

第四、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诡辩论割裂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认为既然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相对的,那么就没有什么稳定性和绝对性可言,犯了把相对绝对化的相对主义错误。对客观辩证法而言,必须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23.资本的特殊性质

第一、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惟一动机、目的和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

第二,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保值和增殖。一且停止运动,资本的生命就完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