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是西(安)至合(肥)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7918”国道主干线中上海到西安主干线的一部分,是陕西省内的5条辐射线之一,本项目起于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席家河村,接西安至蓝田高速公路,向东南经蓝田县、蓝关镇、辋川乡、白家坪、董家岩、黄沙沟口、草坪街、翻秦岭,过商县杨斜镇、谢塬乡,止于商州市,与在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相连,路线全长约92.790公里(K21+959.790~K114+700),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

全线采用分中心一管理所一收费站三级管理模式,在大寨设置分中心,在大寨(下辖大寨收费站、辋川收费站、葛牌收费站)、商州西(下辖杨斜收费站、南城子收费站、商州西收费站)设置2处收费管理所,其中大寨分中心与大寨管理所、大寨收费站合建。全线设置6处匝道收费站即大寨收费站、辋川收费站、葛牌收费站、杨斜收费站、南城子收费站、商州西收费站:设置两处服务区,草坪服务区(K54+225)和商州服务区(K111+080)。

本次设计的入口超限检测系统与现行的陕西省出口计重系统基本相同,以便于设备的兼容和后期的维护管理。

二、设计依据

(1)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商州高速公路机电系统SF1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

(2)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商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第五册(共三分册);

(3)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招标文件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

(4) 《陕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监控系统总体规划》;

(5) 《陕西省公路计重收费技术要求(试行)》;

(6)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年第2号令);

(7)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GBJ 232;

(8)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和测试方法》GB 9254-88;

(9)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0052-95;

(10) 国家标准《常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3-93;

(11)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 50054-95;

(12) 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13)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 50057-94(2000);

(14) 国家标准《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GB50217-94;

(15)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16)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GB/T 1589-2004;

(17) 交通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

(18) 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三、系统硬件设计

1、系统方案及组成

本项目入口超限检测机电系统由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治超计算机子系统、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指挥广播子系统、电话系统构成。

(1)动态检测子系统

为了便于设备维护和设备的兼容,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采用的设备与本项目出口计重系统的设备相同。每套称重系统包含:低速/动态称重平台、传感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线圈、称重控制器。称重控制器与超限检测计算机利用屏蔽双绞线连接。

(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

本项目治超计算机子系统由超载超限检测室、入口治超车道设备构成。治超计算机子系统不与收费站计算机系统连接。超载超限检测室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完成对治超数据和图片的处理、存储,并根据管理的需要生成统计数据和报表,同时控制入口治超车道相关设备等。超载超限检测室计算机系统由超限检测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收费键盘等构成。入口治超车道设备包括通行信号灯、超限信息显示器、闪光报警器等组成。葛牌、商州西治超计算机系统共享原有的车道摄像机等设备。

(3)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

本项目的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采用集中监控方式,即杨斜、南城子、商州西的治超图像上传至商州西管理所进行集中监控,大寨、辋川、葛牌的治超图像上传至大寨分中心进行集中监控。

本项目收费闭路电视系统由超载超限检测室监视系统、传输设备、前端摄像机三部分构成。前端摄像机系统包括:车道摄像机、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超限检测室监控系统包括:视频分配器、显示器。传输设备主要是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只在商州西设置,其余站点的此设备由通信系统计列)。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由摄像机、车牌识别器、光源补偿设备、通信接口、相应的驱动软件及图像识别软件等组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机与收费车道摄像机合用一根立柱,摄像机侧对着车道内来车方向。车道摄像机上传的治超视频图像进入超载超限检测室的一分二视频分配器,一路进入监视器进行实时监视,另外一路通过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上传至商州西/大寨分中心的全光数字矩阵。葛牌、商州西治超CCTV系统利用原有的车道摄像机等设备,车道摄像机图像利用原有传输方式直接上传至商州西收费管理所,并在管理所进行录像和集中监控。

(4)指挥广播子系统

为了方便现场调度管理,在每个收费站的超载超限检测室配置指挥广播系统,在室内配置麦克风和功放,在迎背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一对室外扬声器。

2、系统功能

(1)利用动态称重检测系统对进入本路网的货车进行准确称重,系统将称重数据上传到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超限检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保存。

(2)抓拍线圈触发车牌识别摄像机抓拍通过车辆的车牌,该抓拍图片上传至超限检测计算机(通过RS232 E1);车道摄像机对通过车辆进行监视,每辆车都进行车道视频抓拍,通过视频图像捕捉卡进入超限检测计算机;利用现有的广场摄像机监视收费站入口超限检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3)收费车道摄像机图像上传至超载超限检测室的视频分配器,一路进入监视器进行实时显示,一路进入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最终通过通信链路上传至相应的收费管理所进行集中监控。

(4)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超限检测计算机能对超限数据和抓拍图片进行存储和处理,进行相关查询和检索。

(5)当车辆出现超限超载的情况时,通行信号灯出现车辆调转标志,同时黄色闪光报警器进行闪烁,当治超人员对车辆进行处理后手动予以解除。报警器发出的闪光应使检测站范围内的人员可以发现。

(6)根据超限检测数据形成相关的报表。

3、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配置如下:

在本项目中,为了充分发挥入口超限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所有设备的选型应适应路段的环境条件。

(1)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

采用北京中山低速/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

①低速/动态称重平台:

a)速度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车速在l~30km/h

时,最大±5km/h

b)轴间距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两轴:±0.30m

c)工作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

d)设备防护等级:控制设备IP67 称重传感器IP67

②传感器:

a)额定载荷(每轴):30吨

b)过载能力(每轴):150%

c)测量范围(每轴):0.5~30吨

d)速度范围:0~40km/h(测量) 0~120km/h(允许通过速度)

e)使用寿命:大于10年

f)工作温度:-30℃~+80℃

g)相对湿度:0~99%

h)连续浸水时间:≥300小时

i)防护等级:IP68

③红外线车辆分离器:

a)在良好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9.5%以上

b)在恶劣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8%以上

c)要求红栅红外发射管距路面的最高高度:400mm~1600mm

d)在此范围内,最小分辨物的尺寸不小于30mm

e)两车可分离的最小间距应该不大于200mm

f)当光栅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发出故障信息

g)防护等级:IP65

h)工作温度-30℃+80℃

i)相对湿度0-95%

j)使用寿命:8年以上

④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a)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发生故障时对车辆进行分离和辅助收尾,判断精度≥

99.9%

b)尺寸要求:1.5m,3.0m (超宽车道1.5m,3.6 m)

c)当线圈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发出故障消息

d)工作温度-30℃~+80℃

e)相对湿度0~95%

⑤称重控制器

a)速度测量精度: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

b)轴间距测量精度:两轴:±0.30m

c)工作环境: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

d)控制设备:IP65

e)必须具有调试、检测用数字仪表显示面板,在面板上可以显示车辆总重和车速

f)含称重系统软件

(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

①超限检测计算机

a.超限检测计算机采用工业级计算机,采用模块化插板结构,器件连接可靠,安装、维修方便;选用主机采用研祥IPC6806W,主板为研祥FSC-1713VNA

一CPU:P4 2.8GHz;;

一金士顿ECC 256MB;

一内置显卡32M显存;

—电源:标准配置电源;

一希捷80G硬盘,IDE接口;

一10/100M自适应网卡;

一6个ISA扩展插槽,1个CPU板插槽;

一研祥PLC-725控制外围设备的I/0卡;,

一MOXA C168H驱动外围设备的串口卡;

一图像捕捉卡采用大恒CG300;

一2个USB接口,1个RJ45接口;,

一字符叠加器;

一正压、带有空气过滤器的双风扇,减少更换过滤器的次数;

一良好的散热、通风冷却模块,抗震防尘结构;

一加固型工业机箱,具有抗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的特性,环境保护能力达到IP53;

b.显示器

采用17〞飞利浦液晶显示器;

—环境温度:-20℃~50℃,分辨率:1024×768,像素间距:0.28;

—相对湿度:5~95%非冷凝;

—MTBF:15,000小时;MTTR:0.5小时;

—振动:10~55Hz;冲击:50g,1lms;

—终端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方便,满足收费系统工作要求。在不同照度条件下,屏幕信息显示清晰;

②专用键盘

采用陕西省高速公路统一键盘(宁海科野KY53F)。防尘,防水,IP54,单键使用寿命:100000键盘次。

③超限信息显示器(含闪光报警器)

每条治超车道设置1台超限信息显示器和黄色闪光报警器。两个设备采用一个立柱,黄色闪光报警器位于超限信息显示器上。超限信息显示器是给司机提供超限信息的装置,采用石家庄U创超限信息显示器。

智慧货车超限监测站建设方案

仪陇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

目录 仪陇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 (1) 1前言 (3) 2系统设计概述 (3) 2.1先进性与特点 (4) 2.2系统设计依据 (4) 3系统介绍 (5) 3.1系统工作流程 (5) 3.2道路不停车预检系统 (7) 3.3治超站静态复检系统 (12) 3.4系统防雷设计 (16) 3.5站端系统 (17)

1 前言 近年来,通过治理超限超载综合检查站、治理超限超载监测及信息系统等建设,使道路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路网密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超限超载车辆绕行检查站,逃避检查行为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目前缺乏自动化的路面超限超载监测手段,难以及时掌握超限超载车辆绕行线路和冲站情况,为路面移动执法、源头末端责任倒查带来难度。 因此亟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建设自动化的治理超限超载路面监测信息系统,实现车辆超限超载信息采集与共享,为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区域超限超载现状、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智能治超体系与长效治超机制奠定基础。 2 系统设计概述 为提高治超站工作效率,实现治超科技化,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为治超工作带来辅助和提升,我公司为此结合动自身自动化与云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综合监测站、路面监测站、动态称重预检和静态称重精检实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提出“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 本系统本着先进性选择的原则,动态称重模块采用最先进的石英称重传感器。石英传感器无论在施工工程量、称重精度、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等方面,均占明显领先优势。 系统称重精度达到动态5级标准,数据可直接用于执法的要求,并可为软件计算提供更多基础数据。能有效的识别和处理车辆在检测区域内跨道行驶、拥堵、停留等各种不规则行驶。在通过我公司自有知识产权计重软件处理后,能准确得出车辆轴重、总重、轴型、车型、速度等信息,保障整个系统计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系统称重模块采用稳定可靠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在其他设备选择时均优先选用性能成熟可靠的知名品牌,从源头上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考虑到野外恶劣的运行环境,系统关键设备均采用工业级型号,坚决杜绝商用级设备用于户外环境对本系统造成的不稳定影响,以保证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并预留了相应接口,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简单比较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简单比较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已经有放射物检测法、质量平衡法、电缆检测法、微波探测、磁场感应传感器探测法、红外探测法等多种直观、简单的方法被淘汰,现在行业中有三种方法被广为介绍:光纤检漏法、负压波法、次声波法。 1、光纤检漏法: 根据Joule-Thomson效应原理,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源附近的温度会相应降低,监视该局部温度变化,可以对泄漏进行监测和定位。根据这个原理,光纤法应该是非常有效并且定位准确的,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当泄漏量较小时,泄漏源附近温度变化较小,对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要求相当高,因此成本也相应偏高。 ②当使用与管道平行埋设的光纤时,由于当初埋设光纤的目的不是做管道泄漏检测,因此,光纤的埋设离管道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贴着管道埋设(实际工程中,我们多次遇到光纤离管道有十几米距离的情况),如此一来,因管道发生泄漏而引起的温度降低,光纤就检测不到。 ③即使原有光纤与管道离得很近,当发生图一情况时,由于光纤和泄漏点处于管道的两端,仍然无法报警,按照国外的报道,光纤检测系统里面的光纤需要三根均匀分布在管道周围(如图二所示),才能确保管道的泄漏报警。 图一:检测光纤与泄漏点处于管道两端

图二:光纤应埋设三根,均匀分布在管道周围 2、负压波法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处由于管道内介质外泄造成管道压力突然下降,在流体中产生一个瞬态负压波,负压波沿管道向上、下游传播。由于管道的波导作用,负压波可传播数十公里,根据负压波到达上、下游测量点的时间差以及负压波在管道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泄漏位置。由于负压波法有效距离长、安装简捷、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的的应用。 负压波法有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泄漏量要求很大:负压波法能迅速检测出泄漏量很大的泄漏,对泄漏量较小的泄漏没有效果。目前,业界对能够报警的泄漏量值说法不一,根据胜利油田一个招标项目里给出的指标:灵敏度:系统应在20秒之内探测出大于流量10%的泄漏,2分钟内探测出大于管道设计流量2%的泄漏;我们依稀可以推测出2%是一个很高的指标(详见胜利油田2013年3月招标文件《07管线漏失监控系统》); ②在天然气管道上不起作用:在天然气管道上,如果发生泄漏,泄漏处的压缩气体迅速扩张,不产生可以检测得到的负压波,因此,负压波法对天然气管道无能为力; ③在海底管道上不起作用:海底的管道受海浪冲刷,在海底如同面条般不停的摆动,管道内的介质压力相应的不停变化,负压波系统会不停的发出报警信号;福建泉港联合石化的一条总长15公里的海底管道,原本设计安装一套负压波系统,后因不停报警而撤换成次声波系统。 ④定位不准确:负压波信号是直流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信号从开始到结束的时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械 (卓越14002) 姓名:张文飞 学号: 指导教师:毛卫平 2017年 6月 目录 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 1.2 气动回路图 (3) 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 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 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 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 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 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 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 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

五:参考文献 (20) 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1.2气动回路图

基于负压波和流量平衡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负压波和流量平衡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研究  李新建 邓雄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输油管道大量应用于现代社会中,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管道泄漏监测的原理,设计了负压波-流量平衡法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压力和流量,对于由泄漏所引起的负压波和流量变化进行综合判断,解决了单独使用负压波检测技术时误报率高、无法实时监测管道和缓慢渗漏的问题,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提高了输油管线发生泄漏时报警和定位的精确性。在油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关键词】 泄漏监测系统,负压波,流量平衡,小波变换 作者简介 李新建(1986-) 河南新蔡人,主要从事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和降 低油品蒸发损耗等油气储运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1 泄漏监测与定位的研究意义 自1879年世界上首条输油管道建成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道运输已经发展成为公路、铁路、空运、海运之外的第五大运输体系。管道运输具有成本低、供给稳定、节能、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流体的输送。但是,随着管龄的增长,由于腐蚀、磨损等自然因素,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1986年以前修建的输油管线平均穿孔率为0.66次/(公里.年),另 一方面,近年来不法分子在输油 管道上打孔盗油行为也日益频繁。 输油管道泄漏不仅影响了管道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流失油品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能够实时地监测管道泄漏事故,并尽快定位泄漏点,对降低油品损失和环境污染、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泄漏检测和定位的原理 2.1 负压波法泄漏检测技术和定位原理[1] 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因流体介质损失而引起的局部液体密度减小,导致瞬间压力降低,作为压力波源通过流体介质向泄漏 故障诊断

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象征,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反映了城市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域性景观设计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为基础,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设计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使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得到表达和展示,使城市广场成为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最集中的地方,成为真正的“城市的标志”。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景观;特色 一、项目概况介绍: 基地位于中卫市文化中心,地理位臵十分显著。总面积约2.6公顷,东、南面紧邻城市道路,东部道路一侧为展览馆、科技中心,南部道路一侧为居住区,北部为少年儿童图书馆,西部为学校,基地地势平坦,西部有国槐等古树需保留。见基地附图。 通过规划设计,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观演、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 中卫市地处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沙大,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以干燥少雨,多风沙,四季分明,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漫长,昼夜四季温差大,降雨集中,蒸发强烈为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8.1-8.6℃,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2-39.3℃,极端最低气温为-23.7 --30.6℃,区内日温差较大,昼夜一般相差11-16℃。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在1600-2000mm,年平均风速1.8-2.7m/s,以偏北风为主,最大风速15-28 m/s,多出现在春季。年平均相对湿度55-58%,最大积雪深度4-10㎝,最大冰冻深度0.8-1.0 m,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区内无霜期152-192天。 二、设计景观意义: 市民广场蕴涵着各种意义、象征还有使命,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各个不同

高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

高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浙江江山润鑫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一、概述 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内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1. 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 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3.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4.系统的设计特点: 4.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 靠性。 4.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4.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 杜绝各种漏洞。 4.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 不破坏路基; 4.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超限检测站的布设方案根据各个检测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设计,下面是本方案: 在高速动态传感器后方2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及监控摄像机,并在高速传感器的上方安装补光设备,确保车牌识别的可靠性。车牌识别设备、补光设备及监控摄像机均安装在监控杆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6米。同时将图像及车辆检测数据传输到指定的管理中心(本方案是以管理中心位置距离高速称重区500米的位置而定) 各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全部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各个子系统根据权限不同,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大大提高效率。通过扩展远程网络,超限检测站系统可连入管理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各个站点的情况,统一调度,实现管理智能化。

管道泄漏系统技术规格书(设计院版)2.0

XX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 2015年11月

1、项目简介 XX管线防控防漏措施项目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LDS)采用“整体压力流量综合分析”监测及定位系统。“整体压力流量综合分析”泄漏检测系统一般由多点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数据同步,现场数据采集处理器(RTU),监控主机及处理服务器组成。该系统将达到在首站控制室完成对全线进行监控和分析的自动化。 设计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及行业最新版本或国际上先进的、最新版本的标准、规范。 —系统将自动、连续地监视分析管道的运行。 —注意可操作性,满足HSE的要求。 —采用的设备、材料及系统应是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好,能够满足所处环境和工艺条件、在工业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是成熟的产品。 —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以保证生产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能监视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便于对系统的维护和维修。 —系统采用的硬件、软件和网络应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并且经过实践考验证明其是安全、有效、实用的产品。 —系统的体系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健壮性和抗风险性,以保障安全生产。系统承包商应对LDS的整套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LDS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 2.1 LDS系统注意技术要求 LDS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承包商应对所选择的注意硬件设备和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提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和平均维修时间(MTTR)。所设计的系统必须具有最小的停运时间。 LDS系统的可靠性应根据各部分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网络结构、冗余配制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但总的指标应大于99.9%。承包商投标时应提供可靠性和可用性指标的分析及估算。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江苏省农村试验区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完成一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完成交流电机启停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其硬件部分共包括键盘操作、单片 机控制、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的总体 思路是准确安全的对工作台和电机进行控制。 位置信号和按键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送给单片机和键盘接口芯片,数据经过处理,将按键信息串行方式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相应的程序, 向控制回路发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工作台的动作,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键盘操作,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 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

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本设计中提到的微机数控机床是利用单板或单片微机对机床运动轨迹进行数控及对机床辅助功能动作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采用微机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批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此外,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性能可靠和使用灵活等特点,微机数控机床的一次性投资比全功能数控机床节省得多,且又便于一般工人掌握操作和维修。因此将专用机床设计成微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设计中用到的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它的运行速度和步距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负载的影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数模转换、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 本设计完成了如下要求: (1)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2)控制系统电路印制版的绘制 (3)利用单片机编程实现两坐标系统的手动、自动和回位等运动 (4)实现两坐标工作台极限移动的保护及显示、报警 (5)设计交流电机的点动、正反转控制和星-三角形启动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6)电气控制电路有相应的保护电路(过载、过压、欠压等) (7)熟悉机电系统常用元器件(PLC、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 此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主要简单设计出数控机床系统,其实离实际真正工业用数控机床还有很大的距离。设计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和交流电机启停的电器控制系统,单元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键盘接口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输入电路,控制电路,PC接口电路等。由于时间仓促和自己知识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些许瑕疵,恳请老师指正。

临平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临平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临平城市广场位于余杭区临平镇高新开发区,新行政中心南侧,基地外围北临良渚路,东接勾庄路,南接瓶窑路,北临径山路。基地外围南北两侧均为居住区块,东侧为商场集合区,西侧为高新科技园区。 基地规划总面积81528.7平方米(约122.3亩),现状地势平坦,有一余杭塘河穿流而过,其余陆地均为废弃荒地。基地外侧人行道地坪设计标高为34.15米,废弃荒地标高基本在34.05-34.12米之间,余杭塘河常水位33.6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20米。 《临平城镇总体规划》对该项目的定位为新市民广场,成为临平镇市民休闲娱乐游憩的新型城市客厅。 2、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临平城市广场设计中,主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1.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广场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绿化符合人体的尺度。 .2. 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建设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良渚文化,广场内设有有良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沿着长廊有介绍良渚文化历史过程的木墙,并且广场中心的绿地形状均是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形状,强烈的突出了当地的文化,宣扬了良渚文明,从而增强了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3. 效益兼顾原则。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 .4. 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我现在设计的广场主要是文化性、纪念性、群众性于一体

智能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 长春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智能型客车 超载检测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90307 指导老师唐娜 姓名吴飞 2013年6月11日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评阅人签字: 年月日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客车超载监控系统,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方向识别电路、报警电路、锁定电路设计,能够通过键盘手动设置乘客人数的上限值,并用LED显示器显示车的实时乘客人数。当客车人数超载时,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并通过继电器切断客车的电子启动装置,从而将汽车锁定,使之无法行驶。当超载解除后,声光报警也相应的解除,客车锁定解除,可以正常运行。 本设计共分两部分,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硬件部分利用红外传感器和方向识别电路将乘客的上、下车情况进行检测和判断并输入单片机系统。经过单片机系统将处理的数据送LED显示,声光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用继电器实现对客车启动装置的锁定。软件部分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该系统通过调试后,能够较好的完成客车超载的预警提示,并对超载情况进行相关控制。 关键词:客车;超载;监控;单片机

Intelligent Passenger Overload Detection System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sign of a carriage overload monitoring system.MCS-51 MCU as core is used to design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In this subject we use infrared sensors,identify circuit and alarm-circuit latch circuit to design a carriage overload monitoring system that enables the keyboard to manually set limits o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and can use LED at the same time to display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side.If the passenger overloading,the sound and light alarm system cuts off the bus through the electronic launch devices.By doing this,the overload monitoring system can lock the car,so that the car can’t be started.When the overload is canceled,the sound and light warning is canceled. The bus is also unlocked and can be operated normally.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hardware system design and software system design .The hardware systems parts uses infracted sensors and identify circuit to detect and judge the situation whether the passengers are getting on or off the bus .This system can display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LED. The sound and light alarm circuit is composed of buzzer and LEDs, the lock function of the bus’s launch devices achieves by using the relay unit. Assemble language is used in the software system and modularization design idea is adopted .The monitor system can complete an alarm beforehand for overload, meanwhile the mutuality control will be adopted. Key words:carriage;overloading;monitoring; SCM(single chip micro computer)

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60251008 学时/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定 (一)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matlab、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网络化测控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教学计划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网络化设计的思想,加深对网络化测控系统要素和控制结构的理解。 2.针对网络化测控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和系统设计任务。 3.培养学生掌握组态王等编程语言的编程技巧及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系统中的PID算法。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设计一人一题,4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工与任务要求明确,设计题目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着重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系统装置联机调试,最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组态和VB软件进行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可采用调压控制或占空比控制两种方式,结合P、PI、PD、PID控制算法,共为学生提供多个题目选择,4名同学为1组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自拟课设题目(需经老师核准),根据自己设计题目要求,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系统特性,在实验室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硬件电路连接,通过不同的软件编程及控制方式,可实现无线平台、监控计算机和实验对象的联机运行及控制,达到预期对温度的控制目的。每组大题目可参考如下。 题目1:基于VB的调压PI温度控制系统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调压控制模式,利用VB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题目2:基于VB的占空比P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占空比控制模式,利用VB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题目3:基于组态王的调压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调压控制模式,利用组态王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同组4个子题目可参看如下: (1)控制系统仿真 针对平台电热炉的被控对象,根据同组同学采用飞升曲线法建立的对象模型(一阶惯性加滞

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及相关仪的原理与使用

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及相关仪的原理与使用 (南通市自来水公司 徐少童) 摘 要 介绍了相关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等 关键词 相关 数字滤波 噪声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限制我们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被逐步提到了战略高度,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漏损就成了我们水利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减少漏损就要有相应的方法,目前我国大部份地区的检漏手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而国外在近二三十年则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技术,并能够最终掌握。 当前,简陋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当属相关仪了,国外已有普通相关仪,多探头相关记录仪等多种产品,但究其根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本人经过多方学习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其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先从相关仪的基本原理说起。 一. 相关仪的基本原理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能够产生比普通水声频率高较多的声压波沿管道传播,泄漏噪声频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泄漏点的大小,泄漏噪声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管道直径和管材;通过放置在管道两端(泄漏点包围在中间)的振动传感器或声发射传感器测量泄漏信号,由于泄漏点可能位于管道不同位置,因此泄漏声传播到达两个传感器的时间不同,利用两列信号的互相关分析,一般即可确定泄漏噪声到达两个传感器的时间差。根据该时间差,通过两个传感器间的距离和声波在该管材中的传播速度,即可计算出泄漏点距两个传感器的距离。 设)(),(t y t x 为所测量的两列信号,则其相关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1 lim )(0τττ-=-=?∞→yx T T xy R dt t x t y T R 若信号为周期信号或一段信号可以反映信号全部特征,则可以采用一个共同周期或一段信号内的均值代替整个历程的平均值。对于泄漏声波信号,只要采集的两列信号均覆盖了在500m 以内泄漏声传播的全过程即可,不必无限制采集。这样,互相关函数计算公式可如下近似: )()()(1 )(max 0max τττ-=+=?yx T xy R dt t y t x T R

管道泄漏监测解决方案

管道泄漏监测解决方案 序 即使使用同样的材料,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就会生产出性能迥异的产品; 即使同样监测的是流量、压力、温度等常规信号,由于采用的算法不同,做出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也会有质的不同; 绝大多数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差别不在于信号,而在于算法,由此便有了国外占主流地位的统计法和国内占主流地位的负压力波法; 拥有独家发明专利的北京昊科航公司,率先推出了一种崭新的算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算法,从而使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有了如下业内领先的综合性能: 1、无须设定任何参数,无须人工定位,真正的无人管理系统; 2、无论是否有流量计,都能既无漏报又无误报; 3、发生瞬时量的0.5%泄漏量时也能在0~3分钟内报警,大泄漏几米到几十米、小泄漏500米以内的定位误差; 4、消除了各种仪表误差的影响,对现场信号要求不苛刻; 5、自动识别各种生产工艺操作,消除了人工操作引起的误报警; 6、多种可选择的冗余通信技术,保证了系统的全天候工作; 7、凡是流体输送管道,无论是单段还是管网、无论是海底、陆地还是地下、无论是双层管还是单层管、无论是多品种顺序输送的成品油还是原油,只要是流体输送管道都能监测; 8、完整的运行日志记录了各种操作和故障自检记录; 9、永久的泄漏记录和历史曲线、智能报表; 10、带有电子地图上的报警位置可同时显示里程和大地坐标。 目录 一、系统简介 1. HKH系列管道泄漏监测软件系统应用原理 2. 系统工作原理 3. 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特点 4. 系统应用 二、应用案例解析

1. 长距离多泵站串联密闭输送成品油输送管网的泄漏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2. 油田集输管网的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3. 抚顺—营口成品油输送管线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4. 管线微泄漏的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5. 中间有加热站的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6. 高含水高凝油管线的监测报警定位技术。 7. 长期稳定运行、既无误报又无漏报的技术 一、系统简介 1. HKH系列管道泄漏监测软件系统应用原理 1.1. 概述 管道泄漏报警从宏观角度看并不困难。很早以前,人们已经用电接点压力表、压力开关、记录仪等工具,有效的发现了管道的泄漏,但是这种办法最大的不足是不能定位,而且对于小规模泄漏这样报警也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管道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压力、流量波动),不同的管道输送环境中,这些噪声幅值也不同,一般从0.01Mpa到0.2Mpa不等,而且它在时域分布上没有准确的规律。从统计学角度看,在一定时间内每条管线的这种分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人们还是能够认识、区分这种变化规律的,把这种认识运用到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中,就使该项技术不断进步,实用价值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有许多种,但是国内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负压力波法,国外占主导地位的是统计法。从国内具体管道上的使用效果来看,由于这些方法各有它的适用范围,都不能够完全适应中国油气管道泄漏持续时间短、突发性强、泄漏情况复杂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公司在国内外先进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管道实际状况的《HKH 系列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定位系统》这一智能型监测装置,它是在总结了国内外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后而重新提出来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该技术克服了负压力波法只能对突然发生的大规模泄漏准确检测的局限性和统计法较灵敏但相对滞后和定位误差大的缺陷,能够在多种复杂情况下对各种大小泄漏进行及时报警和准确定位,这种技术广泛的适应性和它的优良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已经宣布我公司的“流体输送管道泄漏监测定位方法”为国家发明专利。 1.2.负压力波法的局限性 现阶段国内用的较多的负压力波法和传统方法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不但解决了定位问题而且也比传统方法误报少得多,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声学方法,即利用在管输介质中传播的声波

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高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

高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江山润鑫智能交通设备 2016年10月

一、概述 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1. 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 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3.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4.系统的设计特点: 4.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 靠性。 4.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4.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 杜绝各种漏洞。 4.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 不破坏路基; 4.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超限检测站的布设方案根据各个检测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设计,下面是本方案: 在高速动态传感器后方2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及监控摄像机,并在高速传感器的上方安装补光设备,确保车牌识别的可靠性。车牌识别设备、补光设备及监控摄像机均安装在监控杆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6米。同时将图像及车辆检测数据传输到指定的管理中心(本方案是以管理中心位置距离高速称重区500米的位置而定) 各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全部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各个子系统根据权限不同,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大大提高效率。通过扩展远程网络,超限检测站系统可连入管理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各个站点的情况,统一调度,实现管理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