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是教育技术的(B)

A广义定义 B AECT94定义 C AECT2005定义 D国际定义

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C)

A 学习

B 实践

C 评价

D 改善

3、(A)

4、AECT2005定义的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不包含以下的(C)

A 创造

B 使用

C 评价 D管理

5、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A)

A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B 学习态度

C 学习结果

D 学习动机

6、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不包括(C)

A 开发

B 利用

C 分析 D评价

7、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A)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教育过程

D 实践过程

8、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A)(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

A 有形技术、无形技术

B 人文、技术

C 硬件应用、软件应用 D媒体环境、知识态度

9、教育技术是一门(C)的学科

A 理论

B 实践

C 理论与实践并用 D理论与实践分开

10、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C)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A 网络技术

B 多媒体技术

C 现代教育技术 D信息技术

11、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

B.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

C.教学资源的利用

D.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2、大约在(C)。“现代教育技术”一词开始在我国使用,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个概念。

A 20世纪70年代初期

B 20世纪70年代中期

C 20世纪70年代末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13、AECT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B)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 定义B开发C 设计 D拓展

1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

A 获取知识能力

B 信息应用能力

C 获取信息能力 D科学研究能力

15、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A)更名为“教育技术”

A电化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

C数字技术 D计算机辅助教育

16、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D)

A视频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

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

17、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C)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语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8、(B)年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

A 1997

B 2004

C 2008

D 2014

19、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D)年对教育技术做出了定义,是目前国际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也是我国大多数教育技术学教科书所采用的定义

A 1972 B1973 C 1977 D 1994

20、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1920到1968年对应(D)

A萌芽阶段 B初步发展阶段

C全面发展阶段 D电化教育发展阶段

21、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二十世纪初到七十年代至今对应(B)A视听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

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

22、(C)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

A 二十世纪以前

B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23、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B)下的二级学科

A理学 B教育学 C工学 D文学

2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是(C),在国外听教育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运用幻灯广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A 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30—50年代

C 20世纪20—50年代 D20世纪60—70年代

25、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国外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以(C)媒体的介入为标志

A有声电影、录音 B 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

C电视、电子计算机、程序教学 D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

26、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早期被称为(C)

A电视教育 B函授教育 C电化教育 D电影教育

27、电子出版物得到广泛应用,教学信息也以超文本组织结构方式呈现这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什么趋势(D)

A网络化 B智能化 C多元化 D多媒体化

28、根据1994年关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的教育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B)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利用、管理、评价、设计

B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C利用、设计、开发、管理、评价

D管理、设计、开发、利用、评价

29、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C)

A教育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B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的媒体

C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

30、教育技术领域最核心的内容是(B)

A教育媒体 B教学设计 C计算机教育应用 D教学研究方法31、现代的学校不仅是全日制学校、面授学校等有形的学校,还有教育学校、网络学校等无形的学校,这体现了哪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D)

A现代教育观 B现代师生观 C现代人才观 D现代学校观

32、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细化不包括(D)

A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的改革

3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不包括(B)

A 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 B教育技术的改革。

C.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技术,

34.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A)

A 传统教育技术 B.现代教育技术。

C.多媒体教育技术 D 媒休教育技术。

3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

A 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

36.教师信息素养不包括(C)

A 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

C.情商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

37.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是(A)

A 教师办公环境 B.网络教学环境

C移动学习环境 D.多媒体教学环境、

二、多选题

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概括为(ABCD)

A 媒体技术能力 B.信息应用能力。

C.教学实践能力

D.评价研究能力

2 教育技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包括(ABCD)

A 提高教学质量

B 改善教学效果

C 提高技学效率

D 扩大教学规模+

3.与1994 定义相比。ACE 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ABCD)

A 领城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

B.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C.研究对向定为“促进学

D.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资源的开发

4.下列哪几项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ABCD)

A资源的开发 B.教学的设计 C资源的评价 D资源的运用。

5.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

A 基本信息素养

B 多媒体素养

C网络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

6.AECT2005 定义的主要贡献(ABCD)

A 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展到企业绩效领域

B.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

C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

D.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符色和工作重点。

7.随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

B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的研究

C.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要研究

D.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E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主拟化。

8.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设计主要包括(ABCD)

A 教学系统设计

B 信息设计

C教学策略设计 D学习者特征分析。

9.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BC)阶段。

A 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B.电化教育发展阶段

C 全面发展阶段 D视听传播阶段

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AC)

A学习过程 B教学策略 C学习资源 D 信息设计。

11 从AEC 11994定义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文践并里的学科。

B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象。

C 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D.学资源是优化学过程的必要条件。一

12.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

C网络素养 D.课程整合素养

1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包括(ABC)

A 视听教育的理论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技术。

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 教育技术的改革

14.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 ABCD)教育技术体系

A 语言技术

B 系统技术 C.媒体技术 D 直观教育技术

15.信息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ABCD)

A.数字化

B.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

16.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CD)

A 数字化 B.多媒体化 C资原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

17.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ABD)

A网络化 B智能化 C数字化 D虚拟化

18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促进教学方式的发展(AC)

A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资源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

19 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ABC)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A 教师教学观

B 学生学习观 C.学校办学观 D 学校发展观

20 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体现在(ABCD)

A提高教学质量 B改善教学效果

C.提高教学效率

D.扩大教学规模。

21.教师信息素养包括(ABCD)

A 基本信息素养

B 多媒体袁养

C 网络素养

D 课程空合素养

22 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含哪些? (ABCD)

A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B 网络教学环境

C.移动学习环境 D 多媒体教学环境

三、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3、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大类。

4、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5、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6、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

7、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8、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信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

9、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10、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

11、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包含语言技术、直观教学技术、系统技术、媒体技术在内的教育技术体系。

12、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传统教育技术。

13、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14、信息化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1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

1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21世纪30-50年代。

17、直观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以前

18、视觉教育阶段的时间20世纪初至30年代

19、视听传播阶段的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20、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

2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两个阶段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教育技术全面发展阶段

22、教育技术从哪三方面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学校办学观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23、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四、判断题

1.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

2.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4.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文学下的二级学科。(×)

5.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70年代至今对应教育技术

阶段。(√)

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是20世纪50-60年代。(×)

7.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终身学习。(√)

8.教师应具备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9.教育技术能力不是教师基本要求。(×)

10.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教师“教”的方法。(√)

11.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学生“学”的方法。(√)

12.教育技术的定义只有ACET1994版(×)

13.ACET1994定义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的理论

与实践。(×)

14.ACET1994定义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

的理论与实践。(√)

15.教育技术的手段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16.教育技术的目标不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17.信息化教育是以传统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18.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需要科学化、专业化,不能只看重分。(√)

19.远程教育使教学活动不受时空、教材和媒体的限制,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

(√)

20.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五、简答题

1、教育技术的ACET1994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研究内容?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5)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第二章学习理论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理论是教学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流派是(C)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D、信息加工理论

2、把学习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的认识(D)

A、戴尔

B、奥苏贝尔

C、加涅

D、布卢姆

3、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B)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

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

D、教学实践

4、(C)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

A、香农

B、麦克卢汉

C、戴尔

D、施拉姆

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

A、语言符号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D、设计的经验

6“经验之塔”理论强调的是(D)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7、“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A)

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

D、观摩示范

8、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

A、CMI

B、CAD

C、CAI

D、CAM

9、1948年(B)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香农B、拉斯威尔C、贝罗D、戴尔

10、传播过程是以中国信息传送和(B)的过程

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

11、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符号和(D)

A.符号B。图形符号C、目视符号D、文字符号

12、人们构图时往往将主题放在视觉(A)以突出主题。

A、重心位置

B、左边位置

C、游遍位置

D、靠上或靠下位置

13、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在人们视觉心理产生不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粗线弱、细线强

B、浓线轻、淡线重

C、实线静、虚线动

D、没有正确答案

14、根据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心理反应或联想,可以将颜色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下列颜色中,(D)属于冷色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蓝色

15、(B)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

B、斯金纳

C、克劳德

D、加涅

16、(A)通过“饿猫打开谜箱”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

17、在教育技术领域,(B)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普洛夫

D、华生

18、(A)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有外在的“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信息加工

1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其中“顿悟说”是由其代表人物(A)提出的

A、柯勒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20、(B)的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积极的意义

A、柯勒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2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A、柯勒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22、(C)根据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九段教学法

A、柯勒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23、学习理论的新取向----连通主义学习理论是由(D)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加涅

D、乔治.西蒙斯

24、提出强化理论的是(B)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5、提出试误理论的是(D)

A、斯金纳

B、华生

C、布鲁纳

D、桑代克

26、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认知理论优于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优于认知主义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由于行为主义理论

D、不同的理论优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优劣之分

27、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A)。

A、促进迁移原则

B、小步子原则

C、及时强化原则

D、积极反应原则

28、以下那位学者提出程序教学法(A)。

A、斯金纳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维特罗克

29、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A)。

A、程序教学

B、试误法

C、建构主义理论

D、认知—发现理论

30、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B)。

A、学生的保姆

B、学生的帮助者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生的家

31、人们的想象力会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这种现象称为(B)。

A、视觉里重心的右撇

B、心理趋合

C、画面均衡

D、画面统一

32、斯皮罗认为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原则是(C)。

A、抛描式教学

B、自上而下的教学

C、随机通达教学

D、支架式教学

33、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B)。

A、学习是认知、发现

B、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C、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D、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B)。

A、建构主义理论

B、强化理论

C、认知主义理论

D、试误理论

35、视觉重心的右撇现象是指(B)。

A、人的视觉会使画面趋于平衡

B、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右边重些

C、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左边重一些

D、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右边部分

36、在经验之塔中,塔的底部是(C)。

A、设计的经验

B、参与演戏

C、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D、观摩示范

37、在经验之塔中,参与演戏是属于(B)。

A、抽象的经验

B、做的经验

C、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D、观察的经验

38、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以接受的信息内容的过程一般称为(A)。

A、译码

B、反馈

C、编码

D、信道

39、教师教学时,以不同的媒体呈现同一个概念,以便学生能完整的理解该概念,是遵循了哪条传播效果原理(B)。

A、共同经验原理

B、重复作用原理

C、信息来源原理

D、抽象层次原理

40、“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B)。

A、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重要

B、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具体

C、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抽象

D、上层的经验比下层的经验重要

41、编码的过程是(B)

A、信息转化为符号

B、信息转化为信号

C、符号转化为信号

D、信号转化为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BCD)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普洛夫

D、华生

2、认知主义学习的代表人物有(ACD)

A、柯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加涅

3、经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D)是学习环境的主要因素

A、情境

B、协作

C、绘画

D、意义建构

4、新建构主义与经典建构主义相比,主要有一下(ABCD)几个方向的不同

A、考虑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特征

B、强调网络时代,会搜索就会学习

C、注重“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

D、强调学习创新观

5、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BCD)

A、多做练习

B、问题情境

C、假设与检验

D、整合与应用

6、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大致步骤有(ABCD)

A、呈现先行组织者

B、呈现学习内容

C、知识的整合协调

D、应用

7、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程序,他的结构应与人的任何活动的一般结构相似,即应遵循(ABCD)这些步骤

A、任务

B、内容

C、形式

D、方法

8、人的视觉心理包括了(ABC)

A、心理趋合

B、画面均衡

C、视觉重心

D、视觉范围

9、人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ABD)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10、影响信息的因素有(ABCD)

A。、符号B、内容C、处理D、通道

11、教育传播要素包括(ABCD)

A。、教育者和被教育者B、教育信息C、通道和媒体D、传播环境

12、教育的传播基本方式有(ABCD)

A、自学传播

B、个别传播

C、课堂传播

D、远程传播

13、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包括(ABCD)

A、共同经验原理

B、抽象层次原理

C、重复作用原理

D、信息来源原理

14、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BCD)

A、平衡原理

B、反馈原理

C、有序原理

D、整体原理

15“经验之塔”中,底层“做的经验”包括了(ABC)

A、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

D、参观展览

16、“经验之塔”中、顶层“抽象的经验”包括了(ABC)

A、视觉符号

B、静态图形

C、言语符号

D、观摩演示

17、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ABD)的科学

A、模式

B、原理

C、信息

D、规律

18、贝罗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ABCD)等基本要素

A、信源

B、信息

C、通道

D、受传者

19、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ABCD)

A、及时强化原则

B、低错误率原则

C、小步子原则

D、积极反应原则

三、填空题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CAI)

2、“经验之塔”理论是由美国的教育学家(戴尔)提出来的。

3、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交换)的过程。

4、(斯金纳)最早提出了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5、布鲁纳认知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

6、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响度)、(音调)、(音色)。

7、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8、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信息)、(规律)

9、语言符号包括了(口头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

10、布卢姆将学习目标分成了(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

1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包括(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四、判断题

1.有形教育技术是物化形态技术,主要是指所运用的策略、技巧、方法等。(×)

2.斯金纳通过“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3.教育水平必须适应现代的发展,能用网络多媒体完成的,就不要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常规媒体。(×)

4.一堂课是否吸引人,就在于多媒体课件做得是否精彩。(×)

5.有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五、简答题

1.“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

(3)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2、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原则是什么?

答:(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

(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

(5)低错误率原则

3.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2)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3)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强化

4.简述加涅提出的九段教学法?

答:第一段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第二段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第三段提示回忆先前知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第四段呈现新知识——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

第五段提供学习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第六段引发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第七段提供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第八段评估行为——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第九段促进知识的保持与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第三章教学媒体选择与资源获取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D)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2.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A)

A.表现性

B.重现性

C.传播性

D.可控性

3.下列媒体中接触面最广的媒体(B)

A.教科书

B.录音和计算机

C.电视和无线广播

D.幻灯投影

4.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试听媒体、综合性媒体(C)

A.使用方式

B.呈现的状态

C.感官通道

D.物理性能

5.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

A.教科书

B.无线广播

C.电影电视录像

D.幻灯投影

6.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B)

A.语言

B.文字和纸

C.印刷术

D.电子媒体

7.只要实现了(B)传递,都属媒体范畴。

A.信号

B.符号

C.信息

D.内容

8.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现再现的能力,称为教学媒体个别特性中的(B)

A.表现力

B.重现力

C.参与性

D.受控性

9.为了使得学生了解火山爆发的场景,教师播放了火山爆发的视频片段,这体现了教学媒体在(D)方面的功能。

A.设置疑点,引发思考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D.展示事实,获得直观经验

10.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C)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11.从信息的角度来说,媒体是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A)

A.物质工具或载体

B.方法

C.形式

D.知识

12.“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提出者是(D)

A.香农

B.戴尔

C.斯金纳

D.麦克卢汉

13.关于媒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电子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

B.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

C.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

D.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4.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单一媒体、组合媒体、集成媒体、聚合媒体(C)

A.使用方式

B.组合方式

C.物理性能

D.媒体特性

15.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D)

A.重复性

B.固定性

C.能动性

D.扩散性

16.“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指哪一种媒体(A)

A.新媒体

B.自媒体

C.多媒体

D.社会化媒体

17.ASSURE模式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被广泛接受。ASSURE是一个缩写,每个字母分别代表模式中的一个环节,其中R代表哪一个环节(C) A.运用媒体与材料 B.选择媒体与材料

C.要求学习者参与和响应 D评估与修订

18.百度识图常用来实现哪一类的功能(C)

A.下载视频

B.下载音频

C.反向图像搜索

D.正向图像搜索

19.文献传递功能是指(D)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异地获取读者所需的文献,并把文献传递给读者的服务。

A.读者

B.学校

C.教学平台

D.图书馆或文献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传播媒体按感觉通道可分为(ABCD)

A.视听媒体

B.听觉媒体

C.综合媒体

D.视觉媒体

2.选择教学媒体的现实依据包括(ABCD)

A.依据教学目标

B.依据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设计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该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与资源,基本研究内容是设计、 开发、管理、利用和评价等五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对我国中小学的启示; 一: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在信息时代必须重视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要强调的是,在教育技术运用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的作用。 三:教育技术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只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和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优化教学,培养优质人才,既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阶梯图;(p5页面) 经验之塔三类图层: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经验之塔的基本观念: 一: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走,则越抽象。 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三:教育与教学不能止与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使得学习更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五: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补充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行为主义解释:行为主义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靠条件反射,靠外在强化,学习就 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 认知主义解释:学习的实质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 知地图和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 性的知识,也包括很多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秉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一个人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皮亚杰的同化与适应:一,同化: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2 (1)(1)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始、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传播媒体 是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设计 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问题。学习理论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分析和探讨学习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解释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传播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和反馈。 Webquest Webquest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Webquest分短期webquest和长期webquset 两类。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处理、储存、表示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它包括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传媒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这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吸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扩充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速度慢、范围窄的缺点,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四、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五、有力促进教学相长。现代媒体参与之后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的流向成为双向的,多维的,且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由此,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另外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立体三维互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强大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现代教育媒体开发与应用中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1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1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D A.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 B.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C.应用、实践、设计、管理、评价 D.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2.关于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与电化教育完全相同 B.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与电化教育完全不同 C.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只是电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 D.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部分内容 3.历史上有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这样一个独特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三种教育实践是()。A A.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个别化教学 B.程序教学、电化教育、系统方法 C.教学系统方法、视听教学、程序教学 D.教学系统方法、程序教学、个别化教学 4.首先提出“经验之塔”理论的人是()。A A.戴尔B.斯金纳 C.加涅D.克劳德 5.现在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B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教学论 B.系统科学理论、视听教学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 C.视听教学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媒体论 D.视听教学论、程序教学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论 6.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B.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C.采用视听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D.采用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7.教育技术涉及问题的层次,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B A.关于教与学现象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B.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客观题 Question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 答案: 对 Question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 B. 信息技术教育 C. 教学技术 D. 计算机辅助教育 Question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 A视听传播阶段B教育技术阶段 C视听教育阶段D视觉教育阶段 Question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2.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4.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 Question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a.第三阶段视听传播 b.第一阶段视觉教育 c.第二阶段视听教育 d.第四阶段教育技术 Question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答案:错 Question 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A. 技术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教学人员 D. 科研人员 Question 8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 教学方法 b. 学习过程 c. 学习资源 d. 教学设备 Question 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 a. 评价 b. 设计 c. 制作 d. 运用 Question 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经验之塔理论 b. 传播学理论 c. 系统理论 d. 直观教学论 Question 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 a. 20年代 b. 40年代 c. 70年代 d. 30年代

2017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我国的电化教育萌芽于__B______。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2. 意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乔姆斯基 3. 用录音机录制教材时,如果录音机上没有磁带选择开关,那么应使用___A_____录音。 A. 普通磁带 B. 钴带 C. 铬带 D. 金属带 4. 下列几种媒体中,___A_____是听觉媒体。 A. CD B. VCD C. LD D. DVD 5. 在一个校园内构建计算机网络,一般属于___A_____。 A. 局域网 B. 都市网 C. 广域网 D. 因特网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指( B ) A. 罗杰斯 B. 马斯洛 C. 布鲁纳 D. 乔姆斯基

7. ( B )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A. 教学设计 B. 教学策略 C. 教学目标 D. 教学大纲 8.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是( D )的主要观点。 A. 乔姆斯基 B. 戴尔 C. 斯金纳 D. 麦克卢汉 9. 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策略,老师不把教学内容___C_____告诉学生。 A. 全部 B. 间接 C. 直接 D. 逐步 10. 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 D )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 的性质所决定的。 A. 学生 B. 教师 C. 教材 D. 教学大纲 11. ( B )环节要作的工作就是:使用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前的起点行 为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 A. 分析教学大纲 B. 分析学生特征 C. 制订教学目标 D. 实施教学评价 12.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A ) A. 班杜拉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桑代克 13. 用韦斯特莱传播理论解释教学过程,___C__是“把关人”。 A. 教材的编制者 B. 教学管理者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借助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2、教育技术(94年):对学习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4、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5、矢量图形由经过精确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这些直线和曲线称为向量,因此矢量图又叫向量图。移动直线、调整大小或更改其颜色时不会降低图形的品质。 6、位图图象在技术上称为栅格图象,是由很多个像素组成的图像。位图的每个像素点都含有位置和颜色信息。在对位图图像进行编辑操作的时候,可操作的对象是每个象素。 7、图层:图层是photoshopCS4的核心功能之一,在photoshopCS4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图层既是所有操作的平台,也是创作各种合成效果的重要途径。 8、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共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是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范围的信息资源宝库。 9 ,教育传播:把教育教学看作是一种传播现象. 二、简答题 1、教育传播模式 1 7w模式(布雷多克,1958) Who 谁教师或者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 l 通过什么渠道教学媒体 To whom 面向谁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教学目的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以现代教育媒体、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我认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德育方面现代教育媒体能用生动形象地具体事物将抽象的知识表现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用现代教育媒体表现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有利于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在教学方面,它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知识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媒体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的知识,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质量。列出你所了解的教育技术方面的网站,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1.h t t p://w w w.n r c c e.c o m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最新信息、资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内容。 2.h t t p://w w w.m s i t21.c o m/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 这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是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内容板块有新课程、硬件看台、软件交流、网络技术、网上教研、伢儿乐园、友谊链接等。网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你认为教育技术教师应该为学科教学做哪些工作? 1.对一线学科教师进行有关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如:flash.frontpage 等的使用与简单制作。 2.帮助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设计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 3.帮助学科教师搜集一些实用小软件、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与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答案与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基本要素包括:(人、学习资源、过程) 2.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情景性策略) 3.演示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广播、电视、(动画、网页、流媒体和课件) 4.过程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QQ、BBS、Blog) 5.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一般包括:(教学设计、媒体素材设计与制作、课件合成) 6.常用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工具有:(Powerpoint、Flash、Autherware、概念图) 7.认知领域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 (1)识记(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8. 按价值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9.ABCD学习目标编写法包含的四要素是指(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 10.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科学研究,避免不了要作一些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一般包括 (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二、判断题 1、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0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错)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建议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的复制、移动、翻转和旋转等功能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以及使用“缩放选定图形”的功能认识图形的相似。(对) 3、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板块构造这一宏观变化加以演示,弥补了地理模型也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对) 4、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人类迫害大自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以及最新的环境保护的进展和举措等,能够实现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具体内容目标。(对) 5、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不必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错) 6、信息技术的集成性、情景性、真实性、交互性和动态、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等特点并不能解决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错) 7、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对) 8、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整理

单元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PS:AECT1994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PS: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技术性,表现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表现为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一是试听教学动作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试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来研究成果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PS:视觉教育: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视觉教育》。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听教育: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堪称代表的是戴尔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及后来试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视听传播: 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1963年2月,该委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形考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讲解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形考任务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01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20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主观)名词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历史上有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这样一个独特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三种教育实践是() A.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个别化教学 B.程序教学、电化教育、系统方法 C.教学系统方法、视听教学、程序教学 D.教学系统方法、程序教学、个别化教学 A. B. C. D. 2. 学习是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外界刺激做出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这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A. B. C. D. 3.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A. B. C. D. 4. 被公认为是本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是() A.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B.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A. B. C. D. 5.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是() A.罗杰斯的观点 B.维特罗克的观点 C.加涅的观点 D.斯金纳的观点 A. B. C. D. 6. 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学习就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 这是()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 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 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 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 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 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 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 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 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 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 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 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2020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为着力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教学思路,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我校师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积极申报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并开展研究。 2.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应用,充分发挥校园网、学校广播的作用,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

3.组织教师利用校园网络撰写教学博客,开展教学反思。为学校特色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 4.认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三、工作措施 1.加强资源配置,优化信息环境。 进一步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与应用,注重教育教学活动素材的积累。根据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求,认真自查,并按要求添置相关的教育教学设备。 2.加强师生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继续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培训,强化使用效果。鼓励、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相关技术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电子信箱、qq等现代通讯媒体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信息化教育实效。 认真执行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及教师办公室等计算机使用制度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教学过程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 要素之间的关系:p102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p104教学媒体选择 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p46) 教学资源包括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性的信息、反映教学过程动态的信息等。 教学信息的数字化: 文字信息的数字化(直接输入、图形识别、语音识别)。 图形信息的数字化(图形获取:a,设备输入:扫描仪扫描、数码照相机拍摄。b,图片库与网上下载。常见格式:JPG)。 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动画图像、视频图像。常用格式:GIF、SWF,A VI、MPG)。 声音信息的数字化(录音、剪辑、MIDI制作、数字音频库、网上下载。常用格式:WA V、MP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p8)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p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3, p100) 传播模型(p101) 远程教育概念、主要特点、作用(p9)

教学设计的内容及特点(p102)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p102) ?教学分析 ?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选择 ?实施教学评价 信息、媒体、信息素养(p9、p1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p76)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p2) 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p77) 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p15) 数码相机的特点以及传统相机的比较 传统相机感光平面所使用的是胶卷和胶片,拍摄的胶卷和胶片要经过冲洗才可以得到影像。数码相机中的感光芯片为光电转换元件简称CCD、CMOS,数码相机拍摄得到的影像是数字影像,可以在显示屏上直接看到或传输到电脑中进行观看和处理。 光圈、快门的组合运用 光圈的开口大小用f系数表示,基本的序列为:2、2.8 、4、5.6、8、11、16等,f系数数值越小,光圈开口越大。快门速度的排列序列为: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 教育技术定义 答:()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定义:教有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徳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有哪些研究领域 答:设计领域、开发领域、利用领域、管理领域、评价领域 .佶息化教育 1)教材多媒体化 2)资源全球化 3)教案个性化 4)学习自主化 5)任务合作化 6)环境虚拟化 7)A S>管理自动化 .信息素养的概念 答:佶息素养就是从各种资源中获取、评价、利用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信息素养由哪些内容构成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答:()构成从三个方面上理解: .从认识层面上理解: 、正确的理解、强烈的意识及较强的敏感度 、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工作 ?从技术层面上理解: 、具备传统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具备多媒体处理能力,即能掌握现代教育软、硬件的使用 、具备信息处理能力 .从应用层面上理解: 、能从不同角度读解信息和批判评价信息,并思考 、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信息 、具有良好的课程整合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构建必要的信息环境和培训条件 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实现 大量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渗透教育教案领域(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被接受 多种模式的教育教案应用(教育教案模式的变化、多种教案应用系统及教育模式的发展) 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分为哪些流派它们的代表人是谁答:(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他们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实证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因而主张用客观的方法去研究人的行为, 极力反对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内省研究。 ()华生的“刺激一一反应”论 ()桑代克的试误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现代的鼻祖)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并非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同化新知识的作用。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是主动地进行信息价格的主体学习上,认知学习论注重认知结构的作用和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 ()格式塔学习论(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即顿悟论)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论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皮亚杰同化与顺应 ()新旧知识的互动构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构建 ()个体自身的互动构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构建 ▲.多元智能共分为哪几种智能 答: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一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 .三论的内涵是什么 答:三论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总称。 系统论方法就是从全局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达到最佳的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有五个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最优化原则 控制论:年,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正式宣告了控制论的诞生,控制论方法就是从整体相互关系、运动变迁的角度来研究问題的方法。反馈控制法是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信息论(申农):信息时指系统(事物)运动的状态,它反映了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复杂程度等重要属性。 新三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笫三章听觉媒体 .人耳有哪些听觉特性 答:响度、音调、音色、可听声范围()最佳: 传声器、扬声器、扩音机的作用長什么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題

期末作业《现代教育技术》

期末作业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述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 2.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件传送协议FTP 答:文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传统的服务之一,它也是Internet的一种标准协议。这一协议使用户能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使用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正文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因此FTP文件传输已成为Internet上传递文件的最主要方法。目前FTP软件很多,常用的有Leapftp,Cuteftp等。 4.网络教室 答:网络教室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5.电子邮件 答: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6.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 答:教育技术的内涵:(1)“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2)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3)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

1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 以专职教师的出现为标志 2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研究范畴基本相同 3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步阶段的萌芽思想是() 教学设计 4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 5教育技术是以视听教育为基础,下面属于视听教育媒体的是() 有声电影 6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 ? A.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 B.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探究动机 C.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D.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7根据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B.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D.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9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环境变革的是() A.多媒体网络教室 B.电子书包、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 C.录播教室的使用 10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

1一个孩子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B.操作性条件反射 2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C.贝尔洛 3“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个体能正确构建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内省智能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6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 认知领域、情意领域、技能领域 7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要素包括()。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8教育传播系统的四元模型是指教师、学生()。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 9以下属于逻辑—数学智能的人群的是()。 科学家、会计师、电脑程序员 10认知教学观认为()。 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 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