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中国的工业和农业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许多地方春季的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较少,且春季风力较大、表土易被吹起,再加上春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播种的季节,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在春季使用地膜覆盖。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且降水较少,因此地膜有较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此外,西北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再加上风力较大,故地膜可以起到显著的保土作用。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成分,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也会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利于土壤温度的提升,且对表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会加快表土的流失速度。

4.2013 年1 月17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 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2 为“舟山市2007 年和2010 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图1

图2

(1) 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2007~2010 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点、旅游资源开发、区位特点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沿海地区一般

风力较大,空气流动性好,利于空气的净化;同时沿海地区一般降水丰沛,空气清新。舟山群岛有佛教名山——普陀山,可以开发海天佛国旅游项目;有沙滩、阳光等天然资源,可以开发海岛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等项目。第(2)题,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靠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海运条件优越。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化是从第一产业逐步转化为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第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够加速城市化进程;反之,则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答案:(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点)

(2)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5.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的差异,春季涝灾严重区的分布及成因,区域气温、降水状况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气温差异可从气温的高低和气温偏低值的空间分布两方面描述;降水的差异可从降水的多少和降水偏多量的空间分布两方面描述。第(2)题,图中西部平原地区春季涝灾最严重,理由可从气温、降雪量、积雪量和地势特点方面分析。第(3)题,东北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春季气温较常年低会导致春播推迟,作物生长期缩短;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常年偏多,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6~7题。(双选)

6.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发生旱灾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

答案:BD

7.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疆地区洪水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太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CD

8.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

解析:水稻生长需要的主要条件是高温多雨,黑龙江省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说明该地热量条件得以改善。故选B。

答案:B

9.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优点以及工业转移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第(1)题,可直接将图中产业分布的信息转化为文字。第(2)题,佛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区位条件可从位置、政策、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考虑。第(3)题,产业集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协作、成本、规模等方面。第(4)题,要从产业外迁有利于产业升级和改善环境质量入手。

答案:(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邻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10.(2011四川文综,36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与人文地理区位条件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等综合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和河流流向等信息判断,图示地区地势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根据A、B两地气温分布图分析,冬季(1月)时西北部气温低,东南部气温高。第(2)题,结合经纬度可知,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城市分散,城市间距大,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铁路线等信息可知该城市为郑州。一方面,郑州处于或接近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另一方面,郑州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便于粮食的运输;另外,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服务条件较好。第(4)题,根据经纬度可知,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可运用季风环流原理、夏季风活动规律,并结合地形对大气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藏高原对我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第(5)题,图幅最南地区位于华南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最北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以绿洲农业为主。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熟制、农作物种类等方面。

答案:(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东南高、西北低,南北温差大

(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上,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交通枢纽位置(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为棉花等。

11.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区

≥6岁人口中,受教

育程度在高中及以

上的人口比重(%)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

地面积比重(%)

中药材播种面积

(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

产量(万吨)

甲省10.92 24.98 3.68 1.37

全国19.97 46.43 96.07 112.8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云南省的气候特征、农业区域问题等,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东部地势较高,四季如春;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

材资源的突出特征是品种丰富。A地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发展中药材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从原料的供应、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民族传统方药、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表中比较了云南省和全国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效灌溉面积、播种面积、加工产量等方面的差距,要促进该省的中草药的生产就需要弥补这些不足的方面。

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

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

(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微专题(十三) 农业区位条件 (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 1.D 2.A 3.C 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 (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 ) 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 B.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5.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 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 (2017·山东淄博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

高考地理区域中国地理重点考点汇总

高考地理区域中国地理重点考点汇总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工业专题训练 、选择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 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 题。 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 耗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 年前)。据此完成5—7 题。 5.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6.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7.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李克强总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 题。 8.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9.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10.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 ,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11—12 题。 11.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12.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 ,适宜重点发展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

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

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 知识点总结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选择;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考法 ①本考点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出现几率极高。命题时多以柱状图、坐标图、区域图(如2019年高考海南地理第20题)、示意图(如2019年高考广东文综第l1题)或文字材料等为背景,对某地的生产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优缺点及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也可以典型区域、热点时事、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与方向;还可以我国或世界某地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与变化; ②多以工业生产流程图或工业生产的不同部门分布示意图 为背景,考查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优点等; ③多以实际区域为背景,给出相关区域示意图,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形成条件、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 误区提醒 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构建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式,理解并掌握常见工业区位因素,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划分工业类型,掌握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知道主要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及环境污染的类型,理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整合区域地理和系 统地理的内容,实现所学理论区域化和具体化,即结合实际区域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结合实例,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掌握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原因;用案例法掌握常见工业地域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工业地域类型的实质,进行知识迁,做到举一反三。 (2019年高考广东卷)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图4 1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答案】A 【解析】从产业链的角度看,P代表的是汽车制造的一部分,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制造包括整车制造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即最有可能是的A。 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答案】B 【解析】抓住汽车服务业可知,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农业

《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

2018高考地理真题全国1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Ⅰ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解析: 1.【答案】C。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主要需要考虑精密机械设备和一般产品的差异。①保持恒温环境,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可选。②任何工业生产都需要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排除。③降低生产成本是任何工业都需要的,且地下建厂一般会比地面建厂成本更高,排除。④减小震动却是精密机械设备的需求,可选。故选C. 2.【答案】D。本题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质是比较岐阜与大连的地下环境。联系所学知识,日本多地震,D正确。防渗水、防坍塌是任何一个地下工厂建设都应考虑的问题。地下环境并不会有噪声影响。故选D. 3.【答案】B。精密机械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从第1题可知,地下环境具有诸多优势,故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故选B.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高考地理练习试题:中国的工业与农业

高考地理练习试题:中国的工业与农业 〔中国的农业与工业〕 红星中学乐建荣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图1为我国苹果主产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的苹果主产区要紧分布在〔〕 A 、河流沿岸 B 、高原、丘陵地区 C 、少数民族聚居区 D 、鲁、辽、陕、赣等省区 2.与图中西部苹果主产区相比,东部苹果主产区的 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3.妨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原料 C.市场 D.交通 读图2,回答4--5题。 4、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以下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进展了氧 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 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回答6—7题。 6、这些企业在那个地方集聚的目的是 〔〕 A 、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 、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 、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 、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7、当地电解铝工业进展的能源优势是 〔〕 A 、火电 B 、水电 C 、核电 D 、风能 读图3《我国冬小麦发育及收获进度图》,回答8—9题。 图1 图2

8、妨碍我国冬小麦分布区的发育期及收获进度不同的要紧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科技 9、关于图中处于冬小麦发育期及收获进度不同阶段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处于①阶段的地区,光热充足,人口稀少,冬小麦商品率高 B、处于②阶段的地区,水旱灾害对冬小麦生产威胁大 C、处于③阶段的地区,地形复杂是冬小麦生长最大制约因素 D、处于④阶段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低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0—11题。 10、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要紧缘故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1、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要紧是为了〔〕 A.调节大气湿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图4表示甲—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右图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下面12—13题。 12、图4左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13、图4右图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哪一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A、乙 B、丁 C、戊 D、己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图5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4—15题。

高中区域地理教案 中国的工业

第19讲中国的工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先学过程: 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 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布置学案,学生自学(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的自学)。 一、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干线分布:如e京广线、f京沪线、g哈大线等,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沿河流分布:长江沿岸形成了以h上海、i南京、j武汉、k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黄河流域则形成我国一条能源开发带。 (3)沿海分布: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形成了我国工业最集中的四个地区——a长江三角洲、b辽中南、c京津唐、d珠江三角洲。 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①主要 基地 ?? ? ?? 东部沿海:⑥鞍山、⑦本溪、⑧京津唐、⑨上海 长江沿岸:⑩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②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③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分布B.沿长江分布C.沿黄河分布D.沿京广铁路分布 2.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京广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 A.京津唐、沪宁杭工业基地B.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D.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后教过程:

2018年高中地理工业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中地理工业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全国卷I】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1.C 2.D 3.B 【2018全国卷III)】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答案】1.C 2.A 【2018全国卷II】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1.A 2.D 3.A 【2018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要素专题

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专题 题型一:判断类 1、农业类型 答题模式: (按生产对象分)农(种植业)、林、牧、副、渔 【强化训练一】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图中莱茵河流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12分)2、农业地域类型 答题模式: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混合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强化训练二】 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题型二:特征类 描述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 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⑥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强化训练三】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8 分)

题型三:成因类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4点):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10点):市场、交通、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品种改良等)、 劳动力、政策、机械、历史条件、工业基础、农业基础、 饮食习惯等。 【见省质检37(3)】 【强化训练四】材料2:大庆主要城镇示意图 k县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较全国多数地区要高。分析k县能够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区位因素变化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通常比较稳定,且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强化训练五】近20年来,昆明郊区的一些乡村由原来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门的花卉种植。目前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说明昆明郊区种植农作物品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强化训练六】顺义历史上被誉为“京郊粮仓”。近年来顺义着重发展以观光农业、名优花卉、高价位蔬菜和优质果品为主导的产业带,并为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等企业提供原料。试分析顺义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4分)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工业区位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导区位因素为经济因素: 2、具体工厂选址考虑环境因素: 3、答题指南: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从经济因素看,主要从土地成本(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钢铁、制糖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应接近廉价劳动力;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例题1: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B.②——计算机装配厂 C.③——甘蔗榨糖厂D.④——采矿厂 答案:A点拨: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电能;②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而计算机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③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而甘蔗榨糖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 ④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而采矿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 例题2: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点拨: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西北风,结合河流流向判断工业布局是否合理。①为钢铁厂,建设在城区西侧,大气污染小,且有铁路,所以布局合理。②为炼铝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料,不能建设在城区内;③为服装厂,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2020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中国的工业 精品

考点中国的工业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 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图2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的是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辽宁、山东,人均C02手非放量低的是广东、福建、云南、湖北、重庆、海南,两者都满足的即选B。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C 【解析】山西、内蒙古人均SDP不算高,但人均C02排放量高,其主要是由于山西、内蒙古两地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建成的火电厂消耗大量的煤炭,因而人均C02排放量高。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37)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分) 【答案】(1)(8分)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10分)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解析】(1)根据图例和图中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l强总部分布,简述空间分布的特点从总体分布和我国不同地区分布差异特点来回答。 (2)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六章:农业专题

第六章:农业专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 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 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限制因素:①热量不足; 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限制因素: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 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 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工业比较发达;④科技发达;⑤劳动力丰富;⑥国家政策扶持

(2)社会经济: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 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 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没有大型食 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 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②市场潜力广阔;③国 家政 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 、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 限制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草场退化;③荒漠化加剧;④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⑤鼠灾、蝗灾严重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

夯基提能卷13 中国地理 夯基提能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检]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后通过蒸发消失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下图),导致不同河段流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回答1~3题。 1.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该流域的水循环情况为( ) A.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实际蒸发量 D.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中的水量平衡。由材料可知,黑河流域属于内流区域,该区域较为干旱,由题干可知,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说明冰川的消融量大于生成量,因此,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应小于实际蒸发量,B正确。 2.每年3~5月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其原因是( )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下游降水量少 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下游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每年3~5月,气温回升,中游地区农作物开始生长,进入春耕灌溉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A正确。 3.关于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含沙量小于下游 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黑河流域的特征。根据图示材料分析,黑河水源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A错误;中游河流落差大,含沙量大于下游,B错误;由图示可知,中游河流砂层厚,地下水存储量大,下渗量大于下游,C错误;由于河流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D正确。 [2019·江西名校联考]台湾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恶地形,指的是一种地表崎岖的地貌景观。因土壤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因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其中的“泥火山”,喷发出黏稠的泥浆,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静静外淌,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点燃这些气泡能生成火焰,出现“水火同源”的奇观。读图,回答4~5题。 4.“月世界”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区域地理 中国的工业测试卷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区域地理 中国的工业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B.② C.③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 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B.造纸工业全部沿海分布 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 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4.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搭配合理的是() A.北京——棉花、废纸 B.黑龙江——木材、竹材 C.广东——甘蔗渣、桑树皮 D.甘肃——秸秆、芦苇 武清区原为天津的一个农业县,现已成为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读下图,回答5~6题。 5.武清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优势明显③矿产、能源资源丰富④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6.武清开发区形成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 A.原料B.基础设施 C.燃料D.消费市场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7~8题。 7.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A.采掘工业B.机械工业 C.棉纺织工业D.毛纺织工业 8.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 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 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 C.毛纺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 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 “两个率先”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期望。下图为江苏省制造业部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2019年至2019年间,江苏四个主要制造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化学工业 B.冶金及延压工业 C.运输设备制造业 D.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面对新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是() A.化学工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B.运输设备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化学工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D.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2019·北京海淀模拟)读下图,完成11~12题。 某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比重变化 11.2019~2019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最大年份与最小年份的差值为() A.9.8 B.15.2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工业

2010年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工业 基础知识(主要的考查点) 一、工业的区位选择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请同学分析原因,教师总结与地形、海洋性气候的关系)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德国邻国多,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而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性的钢铁市场竞争激烈。②7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②鲁尔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3.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由原采矿区,到现采矿区,再到规划中的采矿区面积减少。1956年后停用的矿井多,而使用中的矿井和规划中的矿井少。煤炭、钢铁工业厂矿企业数量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新建或迁入企业: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部门。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 例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高等院校几十所(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中等技术学校;大批科研机构。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回收处理绿化) 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并完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三、新工业区 1. 意大利新工业区 (1)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 ①大批廉价的劳动力;②原料和能源的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经济的高度开放;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 (2)对我们国家温州商业的借鉴意义 ⅰ: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的异同 同:主要条件相似: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经济高度开放;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生产特点相似:①企业规模小;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④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