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方案初步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方案初步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方案初步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

殷跃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5)

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减灾基本情况,指出了地灾减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潜在灾害体的早期识辨差,“灾后”研究普遍;西部地质大开发中突发性地质灾害问题突出;东部地面沉降等缓变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地质灾害基础理论和防灾技术落后等。参照联合国提出的国际减灾战略和美国制定的滑坡减灾国家战略,对我国本世纪初的地质灾害减灾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初步建议。作者对我国地灾减灾目标提出了五点建议:1.开展地灾风险区划,并作为国家减灾强制性标准加以实施,建立减灾科学体系,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从对国家、区域、城市、乡村的承灾载体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专结合体系。2.提高崩滑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地质灾害预警,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预报;全面建成地面沉降等缓变地质灾害现代化监测控制网络,实施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含水层修复工程。3.对本世纪全面实施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圈建设、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国小城镇建设、重大生命线工程等推动中华民族社会经济进程的关键战略分层次进行全面的综合减灾对策战略研究、减灾规划和减灾措施的实施。4.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减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加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的力度。提高民众防灾自护文化意识及技能,为减灾教育保证足够的媒体及园地。5.通过综合减灾,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到2020年人员伤亡减少70%,即由现今每年死亡1000人以上,降低到300人以下;预期灾害发生率和损失量减少50%,即由现在的100亿以上减少到50亿以下。

关键词:地质灾害,国际减灾战略,滑坡,地面沉降

一、五年来地质灾害减灾回顾

中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灾害多发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据统计,近年来,除地震以外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一千多人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上百亿元。

(一)全国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

自199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了以地质灾害为主1/50万分省环境调查,到2003年,将全部完成全国范围的1/50万调查任务,为编制省为基础的全国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同时,已广泛服务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评估和东部沿海重要经济区和西部大开发国土整治中。

为了全面查清全国地质灾害隐患情况,1999年开始对全国700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目前已完成545个县市的调查工作。被调查县市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约5万4千处,建立了群测群防的隐患点4万多处,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这些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制定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布局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地质灾害调查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使我国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大大提高,2002年成功地预报了703次地质灾害,避免了1万9千多人的伤亡,例如,新疆伊利州2002年遭遇了50年一遇的低温和连续降雨,诱发了区域性大规模地质灾害,特别是新源、巩留两县多处突发大规模地质灾害,但由于部署了群测群防监测,预报成功率达70%以上,避让、搬迁及时,使新源县避免1114人伤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2071万元,巩留县避免人员伤亡318人,减少直接经济损失万元。2003年成功预报697次,避免人员伤亡近3万人。

(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为了确保三峡库区120万移民的安全和三峡工程顺利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在1999年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作为首批地质调查项目加以实施,对三峡库区19个县(区)开展了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共完成调查面积5万5千km2,,发现灾害点6200余处。这项工作为国家投入的40亿元开展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编制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和重

点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目标是2003年6月135米水位蓄水前,对有重大影响的崩滑体隐患,以及达到175米设计蓄水水位时有重大影响且在蓄水至135米后不能再治理的崩滑体进行有效防治。中期目标是2003年7月至2009年9月到175米水位蓄水前,使已查明蓄水至156米和175米时有重大影响,且在蓄水至135米后不影响治理的崩滑体隐患和移民安置区的崩滑体隐患得到有效防治。远期目标是2009年9月蓄水至175米后,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估计和预测、监测和预警预报,使新生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五项主要内容,一是崩滑地质灾害防治和塌岸防护调查评价规划。2003年以前重点完成崩滑体调查评价484处,库岸184公里,高切坡1428处;二是崩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年6月135米蓄水前完成规划近期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崩滑体429处;三是塌岸地质灾害防护规划。2003年6月以前完成防护塌岸79公里;四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划。在三峡工程大坝前135米水位蓄水影响范围内,增加监测预警崩滑体152处;五是高边坡防护和深基础处理规划。防治重点是移民迁建城镇和重要交通等复建设施所形成的高边坡和深基础。其中高切坡防护1428处,深基础防护处理以奉节、巫山、巴东等新城区为主。

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在重庆巫山、奉节、巴东等县初步建立了以专业队伍为主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报示范站,为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开展地质灾害科学监测和预报提供了范例,同时,推广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滑坡和高边坡整治工法,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范例。

(三)东部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

为了确保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城市为重点开展了北京、天津、上海、苏锡常、杭嘉湖等地区的地面沉降调查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查清了这些地区地面沉降状况,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针对因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提出了该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初步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估了上海市六十年代以来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获得了近年来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群的建设加剧地面沉降的数据,初步查明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范围和地裂缝分布特征。并结合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编制了全区地面沉降监测规划方案,同时,在苏锡

常地区进行了浅层水合理开发利用试验,为下一阶段监测预警工程的实施和地质环境的合理保护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开展了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初步调查,为下一步开展监测网的建设和灾害控制提供了基础。

(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整治

为了查清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以省为单元开展了黑龙江等12个省份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并结合西部大开发,开展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晋陕蒙能源基地(陕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获取了与矿业活动相关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环境变化、地面变形、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以及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等地质资料。对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对西北地区矿业开发的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战略建议。

(五)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推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分级评估制度,有效地减轻了人为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目前已经完成了“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地灾评估。“西气东输”工程的管道,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干线经由9 个省市、自治区,全长4200多公里,是我国跨流域、跨地貌单元的重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沿线各流域、各地貌单元,各地段地质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跨流域、跨地貌单元的重要地段,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对工程建设和长远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

开展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从根本上加大了防患于未然的力度,但是,目前的工作并未扩展到设计、施工阶段,不少风险评估为地灾高发区的成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发生了多起本可避免的灾害。

(六)地质减灾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等在“八五”、“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组织了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报的科技攻关,系统地解决了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技术难题,以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为龙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高新技术体系已经形成,灾害防治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地质工程理论和方法的防治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为实现IDNDR提出的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30%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我国地质灾害减灾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潜在灾害体的早期识辨差,“灾后”研究普遍

我国目前研究并采取减灾措施的滑坡实际上大多为已经发生过滑动,并且滑坡的滑带、前缘剪出口、后缘边界等滑坡要素较为清楚。这些滑坡实际上是滑坡堆积体,其能产生严重灾害的“位能”大都消除。由于通过数十年的调查和防治工作,特别是在城市区,老滑坡的分布及性状基本了解,许多滑坡均已注册登记,并制定了防灾预案,或采取了工程治理,由老滑坡的复活成灾损失相对较小,我国目前成灾最严重的大多为新生的滑坡。因此,应该加强对滑动前的“滑坡”进行研究,但是,如何加快潜在灾害体的辩识,难度非常大。可采用分层次的方式开展潜在灾害体的识辨:1.区域研究:提高调查精度,在灾害易发区开展大比例尺的调查;2.灾害评估:结合工程建设,对“动土”的地方开展精细的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有针对性地作出地灾危险性评估;3.新方法技术研究:建立3S-based滑坡标识体系(indicators),与暴雨、地震和工程活动相结合,作出风险区划。

(二)西部大开发中突发性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目前,兴建西部铁路、公路的规划正在进行,许多线路通过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由于大规模的开挖将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而随意弃土石将引发泥石流灾害。同时,西部地区城市化加强也引发了不少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西南、西北不少县城,甚至城市位于灾害易发区,如四川凉山、甘孜、阿坝三个自治州,数十座县城坐落在滑坡体、或泥石流堆积体上,随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镇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地质环境容量过载,出现了很多地质灾害问题。加大对西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对于防治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诱发的水土污染,泥石流,山体崩塌、地面塌陷等是非常紧迫的重任。例如,2003年5月11日,贵州省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号墩附近发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的灾难。滑坡诱发原因:1.在坡体前缘两次切坡,导致稳定性大大降低。其中,3#桥墩“三通一平”切坡,形成以残破积土和碎石土为主的高16m的边坡,坡度达45度;顶部形成两级平台,致使边坡稳定性差。随后,3#墩施工进行基础开挖,形成总高度26m的碎石土为主的高陡边坡,坡高达55—70度,边坡稳定性大大降低。2.上部由于4#和5#桥墩基坑开挖和道路拉槽剥土,形成体积约3000m3的弃土和料石,并加载于滑坡后部,加大了滑坡的下滑力。现场调查表明,滑坡中前部纵张裂缝发育,具有推移式滑动的特征。这种缺乏防灾知识的卤莽蛮干现象在西部大开发工程建设中是非常普遍的。

(三)东部缓变地质灾害问题严重

我国东部地区缓变地质灾害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地区两大片。包括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这些地区是我国构造沉降区,但是,人为活动的加剧是地面沉降的主因,可以分为2大因素:1.在上个世纪以前,主要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含水层的压缩沉降;2.上世纪末以来,由于高层建筑的增多和浅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由建筑荷载加大、地下空间扰动和浅部含水层的疏干,导致了浅层地面沉降的加剧。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及浙江的15个市,面积近10万km2)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数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本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与脆弱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开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地面沉降最早发生于上世纪廿年代初的上海市区,并在五、六十年代造成严重的灾害。六、七十代起,本地平原区各主要城市相继产生地面沉降,尤其是江苏苏锡常、浙江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日益严重,到八、九十年代,地面沉降以各城市为中心不断向整个区域扩展,并有连成一片的趋势。同时,伴随着都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产生了新的沉降因子,即在软土地区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建设及工程活动,加剧了地面沉降。使原来就以地势低洼为特点的太湖水网地区以及滨江临海地区地势更加低洼,使五十年代大规模兴建的防洪及排涝等水利工程严重失效,使本已遏止的洪涝灾害又趋加剧。地面不均匀沉降,导致构建筑物受损,大规模市政基础设施破坏;引发了20余处地面坍塌和地裂缝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末,苏锡常、杭嘉湖及上海市累积沉降超200mm范围已达1/3,面积近10000 km2,并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以上海的市中心、江苏的苏锡常、浙江的嘉兴为代表的沉降中心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分别已达、、。1990年后苏锡常地区发生了特有的地质灾种—地裂缝,据目前最新的调查结果,已发现20余处地裂缝灾害,发育规模较大地区已形成长数千米、宽数十米不等的地裂缝带。

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市平原区,面积14万km2,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华北平原成为世界上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最大(以0m等水位线计,总面积近7万km2)、地面沉降面积最大、类型最复杂的地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的平原区,河北平原中东部和山东的鲁西北地区,四省市累积最大沉降量分别为520mm(北京东郊)、3140mm(天津塘沽区)、2236mm(河北沧州)和640mm(山东德州),是我国地面沉降连片分布范围最大的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地质灾害基础理论和防灾技术落后

我国滑坡灾害防治理论非常落后,如依据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滑坡推力已达104~105kN的数量级,大大超过滑坡体实际强度,脱离实际。随作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的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日新月异,但是,目前,很多理论与方法犹如耀眼的“流星”,飞逝而过,难以推广应用。应该静下心来,系统回顾与筛选出一批实用可行,而又不雷同的理论方法加以完善,并作为强制性方法纳入规范体系中,使最近几十年来形成的理论与方法真正用于实践,全面提高地灾防治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的滑坡防治工程仍沿用老式落后技术,如现浇钢筋砼抗滑桩的断面和深度越来越大,预应力锚索长度越来越长,依据何在,不得而知。我国地灾防治积累了一大批工程经验,应该认真回访工程运行情况,总结勘察、设计、和施工的成功经验,淘汰原始落后的方法和材料,形成一批有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才智的工法和标准。

三、美国滑坡灾害减灾国家战略

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活动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新世纪初减灾之路如何走,不仅对各国管理者,更对减灾科学家们提出挑战。为此,联合国在1999年7月国际减灾论坛中提出了《国际减灾战略》倡议,主题是:“21世纪——更安全的世纪:减轻灾害和危险”,其目的是:通过防御灾害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活动的结合,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抗御能力,并将原来对灾害的简单防御变为对灾害风险的综合管理。《国际减灾战略》提出了四大主要目标:1.提高全民的风险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环境灾害对社会的威胁;2.使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对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环境资源的风险;3.鼓励公众参与减灾活动,通过提高参与程度和扩大各级减轻灾害风险网络,增强社会的抗灾能力;4.减少由于灾害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损失,这种效益可反映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美国地调局制定了滑坡减灾的国家战略,包括九个方面的任务:

1.滑坡过程和诱发机理研究

灾害识别是滑坡灾害减灾的基础,应加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对滑坡过程,临界值和诱发机制的认识,以及提高预测滑坡灾害的能力。

—通过滑坡灾害过程、临界值和诱发因素,以及滑坡灾害预测,制定实施计划;

—建立地面变形和边坡破坏高级和更真实的科学模型,以预测滑坡灾害;

—开发滑坡动力学预测系统,揭示滑坡灾害空间和时间上的关联变化。

2.滑坡灾害填图和评估

选定可供规划和决策者使用的比例尺开展滑坡易发区和类型填图。为了反映滑坡灾害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正采用概率法对滑坡灾害进行填图和评估。滑坡目录和易发区图是编制灾害概率图和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美国多数地区还没有这些图件和数据。

—制定并实施全国滑坡和其它地面破坏灾害填图和评估计划;

—编制全国已知滑坡和其它地面破坏灾害目录;

—制定并鼓励应用滑坡灾害图和评估标准和指南。

3.滑坡实时监测与预警

对会带来灾害的活滑坡进行监测,目的在于:发出灾害预警,避免或减少损失,同时,通过对滑坡过程和诱发机制的新认识,支持滑坡研究。收集少遇的动力和运动性状数据,以检验滑坡速度模型,并用以预测其它滑坡滑动。利用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远程通讯技术对活滑坡进行实时监测。

—开发和应用国家滑坡灾害监测和预测能力;

—开发具适当比例尺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能力,以帮助联邦、州和地方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并圈定滑坡灾害风险区;

—运用遥感技术,如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测高技术监测全国滑坡活动;

—将最先进的技术,如微地震、降雨和孔隙压力监测同边坡稳定水文模型和GPS结合起来;

—在全国重点地区,将实时监测能力同国家气象局的NEXRAD能力结合起来。

4.滑坡灾害损失评估

统计并评估滑坡灾害对经济影响。虽然滑坡和其它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但在美国很难查到完整数据。每逢发生滑坡或其它自然灾害之后,不同机构和组织都会提出灾情评估,但这些评估差异很大,统计的损失范围不同,而且随时间不同也会有变化。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估自然灾害,包括滑坡和其它地面滑动灾害损失的框架。由于缺乏这种信息,所以很难制定应对这些灾害的政策,也很难衡量决策的成本—效益以及减灾措施的效果。灾害损失数据对于帮助政府机构掌握趋势和查明滑坡减灾的进展,是十分必需要的。

—评估全国滑坡及其它地面破坏损失的现有数据,包括公私财产、基础设施、自然和文化资源损失的类型和范围;

—建立并实施汇编、保护和评估全国滑坡及其它地面破坏灾害对经济和环境影响数据的国家战略,帮助指导减灾工作和掌握减灾进展。

5.滑坡信息采集与发布

建立有效的滑坡减灾信息传播系统。采集滑坡灾害信息,并以易于制定计划和决策的形式向政府和大众传播,对实施有效的减灾计划十分重要。虽然滑坡灾害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系统的收集和传播滑坡科技信息工作才刚刚起步。USGS的国家滑坡信息中心是“原型”系统,可以充实和扩大全国收集、解释和传播滑坡灾害图和其它滑坡灾害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

—评估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方法传播信息、科研成果和图件,实时预警潜在的滑坡活动;

—制定并实施系统收集、解释信息,并传播信息,使信息归档的国家战略。

6.滑坡减灾指导和培训

对科学家、工程师和决策者进行指导和培训。滑坡灾害学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结合,因此,对于指导和培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编制滑坡图和评估灾情十分必要。灾情评估包括对特定地理位置上的滑坡强度和频率的假定和计算。风险评估则包括对滑坡灾害的潜在实物和经济影响的假定。对规划人员和其他决策者进行指导和培训,通过他们教会用户恰当使用滑坡灾害图和评估灾情是十分重要的。

—制定并实施指导和培训科学家和岩土工程师计划,让他们利用滑坡灾害信息和其它技术信息对滑坡灾害填图和评估;

—制定并实施指导和培训科学家和岩土工程师应对滑坡灾害的计划,向他们提供应对和补救滑坡灾害工作所需的科学和技术信息;

—制定并实施指导和培训规划人员者和决策者的计划,让他们利用滑坡灾害图、灾情评估结果和其它技术对减灾进行策划和准备。

7.群众减灾意识和教育

制定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进行教育的计划。个人和社会为减少滑坡灾害给他们带来的危险,事前需要了解威胁的性质,对他们产生的潜在冲击,选择减少危险或冲击的方法,还要了解如何采取专门的减灾措施。让

广大群众都有滑坡灾害意识,将使社区和个人做出在哪里生活、购买财产或兴办商业的有情报依据的决定。当地的决策者也将知道在哪里允许盖房、兴办商业和安置关键设备才能减少滑坡灾害隐患。

以下措施将提高群众的滑坡灾害意识和针对当地需要促进全国预防和减少滑坡灾害的工作:

—制定提高群众意识,培训和教育大纲(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和滑坡课程),滑坡灾害安全计划和减少社区风险计划;

—评估不同方法、信息和课程对当地的效果;

—向社区组织、大学和专业学会(协会)传播与滑坡灾害有关的课程和培训模式。

8、滑坡减灾措施的实施

一个成功的减少滑坡灾害损失的战略,还必须包括减灾部分。减灾行动一般落在州和地方政府、企业界和个人身上。地方一级的减灾措施包括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项目开发法规,进行工程控制,建立建筑条例,对地区进行评估,制定处理突发事件计划和发布预警,制定私人财政和保险惩奖制度以及其它方法。

—对阻碍有效规划和控制项目开发的因素进行评估,并确定消除这些因素的举措;

—为州和地方当选的和委任的官员制定教育计划,让他们清楚认识滑坡灾害的危险和损失,并鼓励他们制定法规和政策,支持有效的滑坡减灾活动;

—制定和宣传“原型”惩奖制度,鼓励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和学术界投入滑坡减灾活动;

—评估减灾工程和建筑方法,制定旨在改进这些方法而进行研究的国家计划。

—鼓励落实成功的减灾技术。

9、滑坡减灾应急预案和处置

尽管滑坡减灾工作有所改进,但灾难仍将发生。因此,各级政府、私营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对滑坡造成的灾难有适当准备,并对此做出反应和补救。政府要制定更好的计划,处理滑坡突发事件。科学家、工程师和突发事件反应专业人员要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践中磨炼自己。负责灾后补救工作的公务员,则要了解选择哪些措施才能减少未来的滑坡损失。

四、我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建议

最近二十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地质灾害调查、勘察、评估、设计、施工和监理的队伍,同时,建立起了从中央到省、地、县的地灾行政主管体系,并延伸到乡、村,并会同综合与相关专业部门,有力地开展了地灾减灾工作。在突发性灾害应急处置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圆满地完成了多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任务。在此,系统回顾我国20多年来的地灾减灾经验,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本世纪初地灾减灾战略思路:

(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目标研究

根据国务院199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原则和联合国大会关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后续安排的决议中倡导的本世纪初实施国际减灾战略(ISDR)精神,本世纪处我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目标应包括:

1.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开展地灾风险区划,并作为国家减灾强制性标准加以实施,到2010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建立减灾科学体系,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从对国家、区域、城市、乡村的承灾载体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专结合体系。

2.提高崩滑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地质灾害预警,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预报;开展山区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全面建成地面沉降等缓变地质灾害现代化监测控制网络,实施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含水层修复工程。

3.从法规和技术上保证减灾必须与建设同步进行。对本世纪全面实施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圈建设、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国小城镇建设、重大生命线工程等推动中华民族社会经济进程的关键战略分层次进行全面的综合减灾对策战略研究、减灾规划和减灾措施的实施等,保证21世纪真正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新世纪。

4. 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减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加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的力度。提高民众防灾自护文化意识及技能,为减灾教育保证足够的媒体及园地。

5.通过综合减灾,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到2020年人员伤亡减少70%,即由现今每年死亡1000人以上,降低到300人以下;预期灾害发生率和损失量减少50%,即由现在的100亿以上减少到50亿以下。

(二)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年,完成全国700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工作。加强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提高地质灾害的中期和短临预报水平。基本建成全国性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和数据库系统。2010年开展重点地区大中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020年前完成全国范围内大中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并作为地灾减灾强制性技术标准加以实施。

年前,在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的同时,重点加强站网式监测体系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监测数据的适时采集、自动分析、自动预警和预报示范区建设。2020年前,在重点地区实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加快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避免135m水库蓄水后突发新灾害,对2009年后175m高程水位运行期间库区灾害进行系统监控。

3.加强“西部大开发”和山区城镇建设中崩滑流灾害的防治。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类工程活动力度将大大增加,不可避免地会诱发更多的崩滑流灾害。

年初步建成东部缓变地质灾害严重区GPS监测网络,对长三角、华北、汾渭盆地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严重区进行全面监控。2010年建成以GPS、基岩标、分层标相结合的全国缓变地质灾害立体监测网络。2020年前,在长江三角洲等重点地区开展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含水层修复工程。

(三)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综合减灾能力

1. 建立系统完整的地质灾害调查识别技术

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对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空间、地点的了解较为盲目。缺少一套快速调查和评价的高新技术方法。高效而可靠的综合评价、监测、预测、治理的科技和工程体系尚未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的快速调查识别技术,如高精度的遥感图象及其识别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识别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任务。

2.建立标准化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地质灾害的评估体系较为落后,导致“虚报”、“误报”、“炒作”非常普遍,严重妨碍了对灾害的正确认识和减灾决策。灾害评估体系涉及对灾害体的稳定性分析、受灾范围、承灾对象、社会环境因素等。应该加快地灾综合评估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法规的形式推鉴适用的方法。开展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

3.推广适用经济的监测和防灾新技术、新方法

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方法落后、效率低、精度差,工厂化批量生产能力低,质量难以保证。缺乏全快速简便的适应复杂条件下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预警现代设备。分析预报、设计软件智能化程度差,几乎没有集成。目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大多还依靠精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的常规手段,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相对成本小的新技术、新方法(如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精度干涉综合孔径雷达遥感INSAR以及激光监测技术等)的推广应用不够。同时,目前对工程造价低,施工简便,抗灾和防灾效果好,可靠性高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不够,使得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防抗灾工程无法实施。

4.地质灾害减灾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建设

各部门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实现综合减灾。完善和补充现有各单类灾害数据库,建设和完善以地市县为单位的综合自然灾害数据库群;建设和完善各种监测网络数据库体系。主要数据内容包括:灾变序列数据、灾害损失数据、科技情报信息、管理信息、相关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监测数据、相关气象监测数据、相关水文监测信息、科普宣传信息等,并实现GIS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和国家级的综合自然灾害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共享机制研究,依托我国现有的各种网络条件在各减灾部门之间实现不同层次的数据信息共享。

地质灾害防治讲义全

地质灾害防治讲义 (日期:2005-11-06 点击率:236 ) 第一部分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一、地质灾害概述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 1.定义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 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理解 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应该明确两点: (1)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地质灾害也是以人为中心而论的,离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危害、威胁,灾害便无从谈起。 (2)地质灾害的动力来源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中明确提及的6种类型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分级 1.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 第一节气象、水文 8 第二节地形地貌 10 第三节地层岩性 11 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3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4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15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6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 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 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0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 30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1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1 第四节防治措施 31 结论与建议 33 一、结论 33 二、建议 34 附图: 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 1:10000 前言 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具体任务是: 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 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 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 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 (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 监测院); (5)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 要求》; (7)《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 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概况 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 元,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甘肃夏河县的大夏河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大夏河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地质灾害的认识

地质灾害的认识 1 概述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由地质灾害的定义可知,地质灾害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人类活动对地层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正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此,在形成地质灾害的动力中还包括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如果某种地质过程仅仅是使地质环境恶化,并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只能称之为灾变;例如,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不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毁,故这类地质事件属于灾变;如果这些崩塌、滑坡、泥石沉等地质事件发生在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或)财产损失,则可称之为灾害。 1.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 1965 年,WI.Garrison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20 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 年代,GIS 大量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 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出现,遥感“眼”在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法国利用SPOT卫星三维测量立体成图技术进行大范围的灾害监控。另外干涉雷达技术和差分干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 国外关于地质灾害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实现上,如“3S”在地质灾害的监控与可视化、数字减灾系统DDRS(Digit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等方面的应用。DDRS 是利用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

(完整word版)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第一章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

中国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灾害 1. 第一章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300—400人死亡,经济损失100多亿元,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每年造成1000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一些地区和县(市)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并使青藏高原受压隆起,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张,形成华北和松辽沉降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 东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交叉,使中国在大地构造和地形(主要表现在山脉和盆地的走向上)上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分区特点,从而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同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

项目概况 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左岸,最高中山地形,构造剥蚀地貌,最高点为后缘二蛮山,高程1063.4米,最低处为瀑布沟电站库区正常蓄水水面,高程为850米。850m~960m呈陡缓交替的山地斜坡地貌,其中高程为920米~960米为平缓台地,是集镇所在地,地貌坡度8°~10°;高程960米以上为山势陡峭的中山地貌。2010年7月27日凌晨5时许,因持续强降雨加上暴晴,后背山突发滑坡,造成万工集镇91户房屋受损、1人失踪、1500人被迫连夜转移。为了避免山体再次滑坡,采取监测、防治等措施。 万工集镇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概况 基坑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 监控要求。 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 影响。 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一、当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 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3.巡视检查的记录; 4.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 及建议; 7.其他相关说明。 二、阶段性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3.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三、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 (2)渐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 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群发性 采煤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其反馈行为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同一煤矿区时某一时段集中形成灾害群。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2.衍生性 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还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例如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通常是长期的)和间接的(通常是短期的),但两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链锁反应。 3.区域性

就各种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如受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4.发灾持续时间的多样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发灾时间短、强度高,破坏性大。 5.不可避免性和可防御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灾害又是可以防御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对灾害进行控制,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可能的。 6.影响的多方面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影响到方方面面,如从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从灾害本身到对矿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对矿群关系的影响;从煤矿经济损夫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由于其影响的多方面性,故对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原因,一种是主观上的原因。 1.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以后科技发展了到月球和其它星球采矿就另当别论了。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都是从地壳“机体”中挖“肉”,“肉”挖出后,留下千疮百孔的

中国地质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2.理解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和危害。 3.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和灾情。 【自主学习】 一、地震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2.我国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原因: 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自然、人文) 唐山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地震的强度大;②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③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 人为因素主要有:④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⑤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⑥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3.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 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4.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国际合作等。 工程性措施: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②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二、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教材P33) 2.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特点(时间和空间)。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1.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有不稳定的土体,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④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②工程建设开挖陡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摘要: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特别是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引发地质灾害现象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新乡市;地质环境 一、新乡市地质环境概况 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横跨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第二沉降带中段的华北坳陷与第三隆起中段的太行隆起两个一级构造体系单元,除北部太行山地及山麓一带地势自晋豫边界向东南呈台阶式下降外,南部广大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区内分布有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其中受新华夏系太行山前深大活动断裂带控制,北部京广铁路以西为新生代以来隆起的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最高点十字岭海拔1732m,为基岩出露区,占全市面积的23%;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和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对应工程地质岩组为片麻状稀裂坚硬、半坚硬片麻岩组、厚层状稀裂坚硬石英砂岩岩组、层状稀裂岩溶化坚硬碳酸岩岩组,岩组软硬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受地形地貌和岩组的影响,在岩溶裂隙发育良好的适宜部位含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其它或因缺少含水层或因地下水迳流漏失,富水性一般较差。南部为新生代以来坳陷下沉的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约占全市面积的77%,主要为洪冲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多为砾石混合成层或砂质土、粘性土互层,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因有较好的含水层,赋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但由于近20年来的大量开采已引起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局部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境的东部和西部,既是断裂带,又是地震带。东部的聊城—兰考断裂带内有东濮坳陷,西部的太行山前断裂内有汤阴地堑,二者之间为华北坳陷沉降区内地震活动微弱的内黄隆起;北西向断裂次之,主要有新乡—商丘断裂和峪河—新乡断裂;此外还有东西向的盘古寺—新乡断裂。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京广铁路以西及北部山区处于地震活动较微弱的地带;山前广大平原区属于华北坳陷,处于华北地震区河北平原地震带的南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和强烈。 二、新乡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类型 新乡市北部的山区、丘陵区地质环境复杂,存在一些发生地质灾害的高危因子,如高陡边坡和陡崖地貌,强烈的风化侵蚀和剥蚀作用,且在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使本区地质灾害具有多发和易发的特点。 (一)崩塌地质灾害现象 主要指在重力和其他诱发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以岩体为主的崩塌,主要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Analysis for working metho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分部明会 【摘要】市地形起伏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因此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也是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先期工作环节。本文遵照地质灾害调查的一般方法,按照调查工作顺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Abstract】Shiyan City terrain changes, the strong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le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ssential aspects of the work in adv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meth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the order of the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阶段;工作方法;实践和认识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s; investigation stage; Working methods;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市地貌基本轮廓为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不完整簸箕状,地形起伏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Xxxxxxxxx有限公司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报 告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年度 目录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 二气象水文 (2) 三地形地貌 (3) 四地层岩性 (3)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 稳定性 (8) 六工程地质条件 (8) 七水文地质条件 (9) 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 环境的影响 (12) 第二章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2)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3)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一矿山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 危险性预测 (14) 二矿山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 危险性的预测 (15)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16)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6)

三矿山适宜性评估 (16) 四防治措施 (16) 结论与建议 (17)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矿井概况: 该矿于2009年经xxxxxxx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xxxx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xxxx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采矿权人为xxxx有限公司;地址为xxxx村;矿山名称xxxx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年xx万吨,矿区面积xx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有限期自xx年xx月至xx年xx月,颁证机关为xxx。主井和风井口,均布置在矿区中部地面工业广场内,主井口标高为xx米,为立井开拓,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主采4#和10#煤层,现采4#煤层。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该矿的基本建设进行了批复。地面办公楼、联合建筑和职工宿舍以及生产和生产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井下矿建工程也正在同步进行。 2、矿山范围及交通概况 该井田位于xx西北约12km处的xx,行政区划隶属xx镇,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xx,北纬xx。 井田东南距离石区约12km,井田内有xx公路通过,经xx公路相连。井田xx高速公路约10 km,南距xx,交通较为便利,矿山范围由7个拐点连线圈闭,各拐点坐标为: 重组后矿界拐点坐标表表1-1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写法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鉴于重大工程项目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某些省规定对处于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

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所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显得迫切而需要。 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基本问题 要写报告,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 主要有六种,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虽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 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平顶山地质灾害概况

平顶山雨量站地质概况 水系山区处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地层分属于:秦岭地层区,豫西小区。区内出露的岩层有:太古界的混合片麻岩,古界熊耳群和西阳河群的火山喷发岩,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煤系地层,还有中生代的花岗岩。新生代的陆相火山喷发岩及现代泥沙质堆积物。 沙河上游岩石分区:(1)混合片麻岩区: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基底的混合片麻岩岩系,出露在荡泽河两岸,分布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岩石质地松散而易风化。(2)花岗岩区:分布于沙河南岸的二郎庙,四棵树,鸡冢至交口一带,出露面积约为795平方公里,以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兼有中细粒岩相,岩体属伏牛山花岗岩。岩体中节理发育,容易为风化侵蚀打开通路,形成“石弹”地形,在石人山一带,岩石顺垂直节理裂开,时有孤峰出现,形成怪石林立的中高地形(省在此已建旅游区)。岩石中的钾长石,斜长石和云母石,风化后多形成高岭土,而石英却作为砂子保留下来,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沙河上游的沙滩,沙丘,大都由此而产生。(3)火山喷发岩区:分布于土门、焦山、国贝石一带,是片古老的海底火山大熔岩,出露面积约312平方公里;陡沟,管山岭一带的绿色片岩,是西阳河群的变质安山岩岩系,出露面积约139平方公里。火山熔岩(安山玢岩)较坚硬,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粒,粘度较大,水土流失不明显。(4)石英岩,碳酸盐岩区:面积较小,石英岩石致密坚硬,常形成陡壁悬崖,如鲁山县著名的朝阳观、擂鼓台等,但节理发育,岩石较破碎,故在山麓坡脚常有石英岩碎块构成的倒石堆。(5)煤系地层区:以砂页岩和煤层为主体的滨海相陆源含煤建造,分布于鲁山东北部韩

庄、梁洼、平顶山和襄县山地。煤质属焦煤及民用煤。 根据岩石分布,沙河河床,发育在二种岩石胶结地带。鲁山东至沙汝河汇合口为冲积平原。白龟山水库东北部有小面积的灰岩、石灰岩。 沙河流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雨量站,沙河上:独嘴、下坪、坪沟、东下坪、双石滚、白草坪、中汤、下汤、玉皇庙、磁盘岭,太山庙河上:豹子沟、鸡冢、五道庙、玉皇庙、九道沟、鸡冢(二)、四棵树河上:合庄、南沟,长河:井河口,荡泽河:叶坪、曹楼,让河:响潭沟,澎河:李庄、达店、张庄、澎河,螳牛河:小河,青龙河:老虎洞,北汝河:郏县。 澧河流域四周山区分水岭都是粗粒花岗岩,特别是干江河太尉庙以上,岩石性状与沙河的相类似。澧河上游孤石滩水库附近和水库下游为石英岩,其他岩石分布较分散,页岩,石灰岩面积较小。官寨有锰矿。澧河流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雨量站,澧河:四里店、油坊庄、大田庄、母猪窝、拐河、板凳沟、横山马、孤石滩,干江河:马道、范沟,贾河:小刘庄。 北汝河干流木植街以上为花岗岩片麻岩,支流南河在火神庙以上,为细粒花岗岩(包括马兰河上游)。在汝阳以上为玄武岩。汝阳以下,北汝河各支流的上游差不多都是石灰岩,仅在襄县以西有砂岩,红棕色,硬度4°~5°,能作石料和石器,开采很多。上游岩石性状与沙河类系相同,在汝阳附近有大断层,云梦山附近有较高质量的铁矿,其他矿藏分布有锌、银等。在湛河、北汝河之间和临汝以西,各支流均有煤矿。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讲 自然灾害概述 ● 复习要求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分析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布和危害; 3、说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热点提示 1. 结合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气象、地质灾害,分析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类型 2. 以自然灾害的分布图或灾情统计资料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危害 ● 知识整理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理解:诱因:自然变异 承灾体及灾情: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 2.特点 (1)广泛性和区域性 ①广泛性:分布范围广,只要有人类活动就有可能发生; ②区域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周期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不重复性: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和灾害之间的联系性两方面 (5)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可以防御,人类应正确认识自然灾害,以积 极的心态应对自然灾害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大体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类,具体分析如下: 特别提醒:除了上述灾害外,气象灾害还有大风、干热凤、龙卷凤、低温冷冻、冰雹、雪灾、雷暴、连阴雨、冻雨、雾、沙尘暴等。 2.地质灾害

特别提醒:我国多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原因 (1)地形与地质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地质构造复杂; (2)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强度大; (3)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地质灾害。 3.海洋灾害 (1)主要类型;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2)风暴潮与海啸的成因及分布 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 4.生物灾害 指在农作物、森林、牲畜中暴发或流行的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例l 】(2008·山东文综改编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浅谈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活动特征

浅谈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活动特征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每年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国城乡建设和人民生存环境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活动特征三个方面,简要的叙述一下我国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活动特征 一、概述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类型。自然灾害是由大气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可能还应有天体灾害)三大类型相互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系统,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这个复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国地域广阔,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频度高,强度大。每年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国城乡建设和人民生存环境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灾害类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每年约100~150亿元。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一)自然地质灾害。 1.地震。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按成因可分两类:一是构造地震,与近代活动性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二是工程开发造成的诱发性地震。 构造地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地震级别高。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上1556年曾发生过最大的陕西华县8 级地震,是一次中外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大地震,死亡人员有姓名的达83万。自1949年10月到1990年底,据统计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3次,7~719级50次,6~619级303次,5~519级1521次,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28万,受伤7615万,其中唐山地震死亡达24 万多人,从1998年起中国进入第5个地震高潮活动期。由于地震有很大隐蔽性和突发性特征,故易在极短时间内造成极大损失。其中唐山1976年发生为7.8 级地震,是一次损失惨重的破坏

广西地质灾害概况

广西地质灾害概况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差,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而且分布面广,影响时间长,后果难以消除。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害,在我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崩塌、滑坡、泥石流 1、崩塌和滑坡 发育情况、特征及条件: (1)由砂页岩、花岗岩、混合岩、第三系泥岩、泥质粉砂岩等构成的丘陵区,由于风化层较厚,固结性差,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差,抗蚀力低, 其第三系的泥岩和其风化层还具有不同程度的胀缩性,所以,在外力 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与滑坡,并且具有群发,多发的特点,特别是铁 路公路沿线的人工边坡,灾害的发生率更高。 (2)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构成的河岸边坡,由于其结构松散,凝聚力差,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容易发生崩塌和滑坡。 (3)在碳酸盐岩构成的石山区中,一些植被发育较差的山体。由于岩石裸露,节理裂隙发育,在风雨、地震等作用下,常有崩塌发生。 2、泥石流 发育情况、特征及条件:我区多发的是山坡型泥石流,次为河谷型泥石流。 主要发育于桂东北的南岭,桂东南、桂中的弧形山脉中。多出现在多雨和暴雨的季节,个体规模一般在几百至几千立方米之间,但具有突发、群发、多灾并发的特点,易发于谷坡25度一50度 , 沟床比降 0.1 一 0.3 以上的地带。 (二)岩溶塌陷 发育情况、特征及条件: 1、人类活动诱发: (1)矿坑排水或突水引起;(2)抽取岩溶地下水引起; (3)水库蓄水和渠道输水引起;(4)震动和加载引起; (5)地表水或者污水下渗引起。 2、自然塌陷 在暴雨、洪水、地震、重力等因素影响下,地下水位变幅增大,水动力条件急剧变化,使得上覆土层的天然状态遭到破坏导致塌陷发生。 主要分布于桂中平原及桂林、玉林、黎塘等地的岩溶区中。 (三)土壤侵蚀 发育情况、特征及条件:五十年代,我区土壤侵蚀面积仅167万hm,到1987年就升为280万hm ,而且中度以上的侵蚀占总浸蚀面积的42 .9肠。目前,中强度以上的侵蚀主要分布在桂南和桂东南的花岗岩地区和沿海、红层盆地等地带,潜在危险程度较高的是桂东和桂西的岩溶地区土壤侵蚀的形式在花岗岩地区以崩岗侵蚀为主,红层盆地以交替的面蚀和沟蚀为主,砂页岩区则以坡耕地面蚀,细沟状面蚀为主,碳酸盐岩区虽然土壤流失量较小,但浸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写法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鉴于重大工程项目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某些省规定对处于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 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所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显得迫切而需要。 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基本问题 要写报告,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 主要有六种,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虽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 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4、分析论证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中和运营中加剧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5、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