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物流管理专业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二〇一六年八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物流概论、管理基础

后续课程:物流成本实务、物流市场开发、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课程类型:B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货物运输管理基础知识与业务操作技能、业务管理并重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侧重于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水平,突出基础理论知识转化技能,职能管理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运输企业的业务管理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职业能力;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物流成本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后续课程学习,对熟悉运输市场环境,货运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运输流程和管理岗位和制度,操作环节技能学习,具备了运输管理和调度、配货、运营管理能力。

(二)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市场开发等课程学习打下专业管理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调度、配货、海陆空运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掌握基础理论、应用货运软件操控业务管理、职能管理为课程目标与地方物流运输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致,以掌握知识转化技能为原则,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公路货运和联运业务操作管理,整车,零担业务主要操作技能、托运业务洽谈能力、承运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单证管理以及绩效分析。为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运输业务主管岗位做好实际准备。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运输业务主管的运输服务与组织工作情境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货运企业运作与管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融合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整车、零担、联合运输组织、决策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公路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流程管理、单证流转、保费和运杂费计算为线索来设置课程内容的。其共分为九个情景项目来进行。具体见下图:

五、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仓储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路货运整车、零担、联运业务基本作业流程与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流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案,并能基于成本与绩效修改优化作业方案和执行运输单证操作管理,托运业务管理,承运流程管理,为学生从事货运业务管理及货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见下表。

课程目标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七、教学实施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见下表。

学习情境一

学习情境二

学习情境三

学习情境四

学习情境五

学习情境六

学习情境七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一)原则

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流程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自编校企合作教材。

(二)推荐教材

主编李文生《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三)参考的教学资料

1.彭秀兰《道路运输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2.杨庆云《物流运输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3.朱强闫子刚《运输实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1月

4.李永生黄君麟.《运输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

5.张瑜《物流法规》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6.中国物流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16373612.html,/

7. 万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16373612.html,/

8.中国道路运输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16373612.html,

9. 中国公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16373612.html,/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运输实训室,面积近235平方米。配置60台计算机、多套运输软件、条码打印机、扫描设备、各种货架、电子标签、托盘、手推车、液压托盘堆高车、手推液压托盘车、AGV车、包装机等设备,能够满足本课程课堂实验及实训与实习项目的要求。

运输实训室已建成,该实训室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实训实习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与传统物流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运输工作岗位的任务及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明白该课程的知识点、技能及素质要求,激发学生成为行动学习的主体。

十、教师能力要求

(一)具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较丰富的高职教学经验;

(二)具有“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

(三)熟悉运输管理流程,具有较丰富的运输管理实践经验;

(四)具备单元教学设计能力、多媒体教具使用能力、教学资料收集和利用能力、课堂掌控能力;

(五)具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有来自物流企业的能工巧担任兼职教师;

十一、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课程考核涵盖项目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结果等几个方面。每一项目的各考核点应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或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掌握情况。

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满分为100分。具体安排如下:

终结性考核为期末理论考试,笔试,开卷,总分100分。

形成性考核:分为出勤、课堂表现、工作项目、运输软件操作等,具体得分比例、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如下表:

考核评价表

终结性考核:本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应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致范围如下:(一)掌握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要求以及行业规定;

(二)了解公路运输方式的组织技术,基本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三)熟悉公路运输方式整车、零担、联运主要单证的用途、性质、基本内容、膳制方法;

(四)掌握公路运输运费、保费计算的有关要求,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