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疗法

紫外线光疗法

紫外线光疗法

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的最主要来源。根据生物学作用的差异,紫外线可被分为短中长3个波段。其中长波段UVA被称为黑光区,在光敏物质存在下可诱发皮肤反应,其可诱导许多物质发出荧光。而中波段UVB被称为皮肤红斑区,其为日光对正常人皮肤产生红斑的光谱,是光化学反应最活泼的部分,大部分可被大气层阻断,且不能透过窗户玻璃。依生物学特性中、长波紫外线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医疗使用的希格玛紫外线治疗仪应用人工光源,常用高压汞灯、金属卤素灯和荧光灯等,其中荧光灯管的波长和强度都较稳定,目前广泛应用。

在国外,使用紫外线光疗仪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的历史已经有近90年,而国内则较多是停留在医院之中。家庭光疗的概念了解的人仍然较稀少,那使用紫外线光疗仪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目前最好的治疗波段是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也就是指波长311nm的紫外光,也是近年来较新的白癜风治疗方法,与宽波谱紫外线比较其疗效更好,无光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小,色素恢复较一致,故治疗后色差小,美容效果好。长期照射后皮肤不会发生过度角化,疗程更短,安全性大,副作用极小。有人认为可用来治疗儿童及妊娠期白癜风患者。也是目前治疗白癜风效果最佳的方法。

紫外线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紫外线能透过空气起杀菌的作用,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就是靠的紫外线。紫外线虽然有杀菌的作用,但是它对玻璃的穿透力很差。一层二毫米的玻璃就足以挡住百分之八十的紫外线;如果是两层玻璃,紫外线就完全被挡住了。所以,如果冬天或初春在屋里晒太阳,认为这样也可以杀菌,那就错了。不管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应该坚持到户外晒太阳。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预防各种流行的传染病。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增强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久雨后的晴天,寒冬清晨的日出,使人顿时觉得身体舒坦,精神振奋,这是由于紫外线的刺激,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 坏处: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对有些危险如皮肤癌已有定量的评价,但其他影响如传染病等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验证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 到15,000 人;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 发生。 紫外线UV-B段的增加能明显地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这三种皮肤疾病中,巴塞尔皮肤瘤和鳞状皮肤瘤是非恶性的。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得到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 病率将会增加26%。另外的一种恶性黑瘤是非常危险的皮肤病,科学研究也揭 示了UV-B段紫外线与恶性黑瘤发病率的内在联系,这种危害对浅肤色的人群 特别是儿童期尤其严重;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存在于皮肤内,使得免疫系统可直接接触紫外线照射。动物实验发现紫外线照射会减少人体对皮肤癌、传染病及其他抗原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对重复的外界刺激丧失免疫反应。人体研究结果也表明暴露于紫外线B 中会抑制免疫反应,人体中这些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的重要性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在世界上一些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地区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善的人群中,增加的UV-B辐射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影响相当大。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 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这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尤其是包括麻疹、水痘、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疟疾等通过皮肤传染的寄生虫病,肺结核和麻疯病等细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疾病等 爱车贴上隔热膜能隔断99%的紫外线。防止皮肤受伤害,也能减轻汽车内饰老化。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影响紫外线杀菌灯效果的四个因素 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紫外线杀菌的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和排除不利因素,确保和提高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以达到控制细菌感染的目的。 一、紫外线灯管的类型、质量、有无反光罩对其效果的影响 有实验报道,用高硼紫外线灯与石英紫外线灯分别对已知不同种细菌进行照射,结果细菌在石英玻璃管紫外线灯照射下的存活数均较少,而在高硼玻璃管紫外线灯照射下较高,故应首选石英玻璃紫外线灯。目前紫外线灯的质量也有学者作过调查,8只全新紫外线灯经强度检测仪检测,强度为(± )μW/cm,根据我国《杀菌管理条例》对新灯管的强度要求不得低于100μW/cm,故8只全新灯管无一符合标准,所以评定紫外线灯管的优劣不能根据新旧、是否产生蓝色光、是否形成臭氧作判断,必须检测其强度。 紫外灯在有无反光罩或不同材料的反光罩下所测得的强度差异较大,如1支在木板式反光罩下的灯经测试强度<7μW/cm,应属不合格灯管,但改置在抛光铝制反光罩下,强度升高,即可达合格要求,但这种利用反光罩提高照射强度而改判灯管合格是欠妥的,理由是:因灯管所放射出的紫外线强度实际并未改变。对新灯管的强度测定应在无反光设备的条件下进行,为方便工作,可经实验测定各种反光罩的修正系数,将带反光罩时测得的结果除以修正系数,即可得不带反光罩时照射强度值。例:1 只灯管在无罩下强度为100μW/cm时,而改置在抛光钻罩下强度为 155μW/cm,则修正系数为:155/100=。以后凡在抛光铝罩下测得的强度均应除以。这样就可将部分强度不够标准的灯管淘汰,以便更稳妥、有效地实施紫外线杀菌。 二、灯管的清洁程度杀对其效果的影响 实验证明灯管若有尘埃覆盖,由于紫外线有穿透力极弱的特点,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而经无水酒精擦拭后其输出强度平均可提高μW/cm。

紫外线对家畜影响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 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最佳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天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反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反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反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 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紫外线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某些细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真菌对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另据报道,因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破坏球虫的A链,因而,紫外线可用于生产中对兔球虫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据生产实践证实,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1盏,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 短波紫外线(c段)对人眼损害很大,但对动物的眼睛影响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过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时应注重剂量。另外,紫外线也可用于饲料、饲养工具的杀菌。 3.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亲D而发生的钙、磷代谢紊乱疾病。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并与体内调节钙、磷的其他因子协调作用,使钙、磷在体内保持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畜体在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中钙、磷浓度下降,为维持血内钙、磷含量的稳定,钙、磷从骨中分解出来进入血液。因此,骨组织含钙的减少,成骨作用受到影响,成年家畜非凡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则引起骨质软化症。

紫外线对人体的各种作用分析

紫外线对人类的影响 紫外线对人体的各种作用分析 “紫外线”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虽然是一种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光,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杀毒方式是利用加热、加药等手段,但这些处理方法所花时间长,可能对处理对象产生不利的影响,对环境也会产生二次污染。但紫外线的出现不仅可以起到杀毒作用,还可以避免上面出现的问题,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凭借着这些优势,它被应用在食品处理,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等各个领域。 在医疗领域,我们把紫外线划分为不同的波段:黑斑紫外线在320—400纳米波段;红斑紫外线或保健射线在280~320纳米波段;灭菌紫外线在200~320纳米波段;致臭氧紫外线在180~200纳米波段。不同的波段有着其不同的作用。 紫外线的致黑斑作用:在波长为320—400纳米对人体照射后使皮肤变黑,皮肤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作用,这就是紫外线的黑斑作用。该波段的紫外线可强烈地刺激皮肤,使皮肤新陈代谢加快、皮肤生长力加强和使皮肤加厚。A波紫外线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波段,像牛皮癣、白癜风等疾病。 紫外线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当在280~320纳米波段照射到人体后,能引起皮肤肌体的光化学过程和光电反应,使皮肤产生许多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目前采用紫外线照射调节高级神经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压。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能加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紫外线的生物诱变:当光谱正是在200~300nm之间照射后,微生物DNA吸收紫外线之后,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将引起微生物的遗传性的改变。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使微生物的特性大幅度地变异。 对人类来说紫外线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光,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 深圳康澈净水设备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6116828601.html,

紫外线及应用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医用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已被美国环保署(EPA)所证明的有效消毒净化方式,紫外线通过阻止DNA的复制, 从而断绝有机体的繁殖, 来达到净化的作用。医用紫外线杀菌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因此使细菌, 病毒等无法侵害免疫系统,253.7nm波长的紫外线具有高效的灭菌能力.。在一定时间和UV辐照度的作用下, 可有效杀菌,紫外杀菌灯被广范应用于空气, 各类材质表面, 水或其它液体的消毒。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它是一种光波,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划分为A,B,C,D四种不同波段,其中UVB 灯管,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主要应用于医疗,老化测试,光谱分析等,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皮肤病光疗管,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 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光疗就是应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见光线和不可见光线防治疾病的方法。光疗主要有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 红外线作用于人体主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镇痛、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及干燥渗出性病变。 紫外线作用于人体,光能量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有消炎、止痛、抗佝偻病的作用,常用以治疗皮肤化脓性炎症和其他皮炎、疼痛症候群、佝偻病或软骨病等;波长310-313nm范围的紫外线称之谓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集中了紫外线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部分直接作用皮肤患处,同时过滤掉对皮肤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线,副作用小,作用于皮肤角质层,起效时间短,见效快。目前已在各大医院广泛用于银屑病、白癜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玫瑰糠疹、斑秃、副银屑病、皮肤慢性溃疡、蕈样肉芽肿等疾病的治疗。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

紫外线对健康的危害

一、紫外线- 由来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正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阳光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张纸片蘸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蘸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二、紫外线- 波段划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们对太阳逐渐恐惧起来。有 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主要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UVC) 简称UVC。是波长280-10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UVB) 简称UVB。是波长315-28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 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UV A) 简称UV A。是波长400-315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 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 A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这种观点已有所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 护。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 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 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 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的危害 人们知道,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具有调整和改善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血液、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生成的功能。但是,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发布紫外线指数预报,以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呼吁从事户外活动的人们要避免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到海滨和山区度假的尤其要注意保护皮肤。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由于受光化学反应的作用,能级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细胞内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变性。因此,被紫外线照射后,需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发生细胞的改变并出现症状,包括皮肤干痛、表皮皱缩,甚至起泡脱落。因紫外线对组织的穿透力很弱,皮肤下的深层组织较少受伤。但严重的紫外线,可引起人体疲乏、低热、嗜睡等全身反应。有些人的皮肤由于对紫外线过敏,光照后发生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暴露区皮肤瘙痒、刺痛、皮肤脱屑,还可能溃破结痂。实际观测表明,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区(紫外线通常为平原地区的3—4倍),裸露皮肤在中午前后紫外线照射下,持续20—40分钟,皮肤有灼痛感且脱皮;持续40—80分钟,皮肤会起丘疹状水泡并导致各种病变。 长期、多次的曝晒,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光照性角化症),表现在暴露部位(如额部、颊部、鼻尖、唇、眼睑、结膜)出现单个和多个平顶形角化层增厚。据医学分析,这是一种癌前期变化。研究表明,紫外线能引起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紫外线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 1980年以来,美国诊断为黑色素和非黑色素皮肤癌以及白内障的人数明显增加,类似的情况在其它许多国家也有出现。据美国癌症学会估算,美国1995年诊断为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达80万例,黑色素皮肤癌约为3.4万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1973年以来,黑色素皮肤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据估算,1995年有9300人患皮肤癌死亡,其中7200人为恶性黑色素皮肤癌,2000人为其它皮肤癌。 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研究表明,波长为230毫微米的紫外线可全部为角膜上皮吸收,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波长为290—400毫微米的近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

紫外线的分类及用途

紫外线的分类及用途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1.UVA波段,波长320~42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 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2.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3.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4.VD波段,波长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紫外线设备的用途 使用紫外线对待测样品进行照射,样品的某些物质,如蛋白、核酸等会被激发出来荧光,对所激发出来的荧光进行检测等操作,从而测定样品中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该原理可用于诸多领域。 1.科学实验工作中检测,许多主要物质如蛋白质、核苷酸等。 2.药物生产和研究中,可用来检查激素生物碱,维生素等各种能;产生荧光药品质量,特别适宜作薄层分析和纸层分析斑点和检测。 3.染料涂料橡胶、石油等化学行业中,测定各种荧光材料,荧光指示剂及添加剂,鉴别不同种类的原油和橡胶制品。 4.织化学纤维中可测定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如羊毛,真丝人造纤维,棉花,合成纤维,并可检查成品质量。 5.粮油,蔬菜,食品部门,可用于检查毒素(如黄曲霉素等),食品添加剂,变质的蔬菜、水果、可可豆、巧克力、脂肪、蜂蜜、糖蛋等的质量。 6.地质、考古等部门,可起到发现各种矿物质,判别文物化石的真伪。 7.安部门可检查指纹、测定密写字迹等。 紫外线设备的选择 1.度准确度光度准确度指实际测量的光度读数值与真值之差。它是用户对仪器的直接要求,每个用户都必须重视。 2.散光它指不应该有光的地方有了光。它是光谱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这个值当然越小越好了。 3.谱带宽指从单色器射出的单色光谱线强度轮廓曲线的1/2高度处的谱带宽度。表征仪器的光谱分辨率。按照比耳定律,光谱带宽应该是越小越好的,但是如果仪器的光源能量弱,

紫外线的治疗原理

紫外线的治疗原理 紫外线在光谱中,是位于可见光紫色光线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线。按照其生物学作用特性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3个波段,即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这些紫外线,他们对皮肤的穿透能力与他们的波长成正比。也就是波长越长,对皮肤的穿透能力就越大。通常,UVA大部分都可穿透到皮肤真皮的中、下部,UVB仅一小部分能达到真皮的上部,UVC则基本上达不到真皮层。因此,临床上多使用UVA治疗银屑病,也可使用UVB,通常都会有比较好的疗效。有些人曾适用UVC,结果没能看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有关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效的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 ⑴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紫外线可通过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的提高,来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和应激能力。 ⑵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部分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降低的证据。通过小剂量照射紫外线,可以使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形成增多,能激活补体,并使白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吞噬能力加强,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⑶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增殖:在银屑病皮损内,存在着表皮细胞分类增殖过快的现象。紫外线可使那些增殖过快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减少,从而阻止细胞分类增殖的速度。 ⑷能损伤表皮细胞:反复的紫外线照射,可使表皮细胞遭到损伤。细胞损伤后,还可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在局部造成炎症反应。大量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刺激的结果,可使银屑病皮损逐渐消退。 ⑸能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银屑病皮损中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现象。照射紫外线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微循环血瘀的现象得以改善。此有利于银屑病皮损消退。 目前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紫外线,大都出自人工光源。常用的人工光原有高压贡灯、金属卤素灯、UVB灯管、黑光灯管以及日光灯管等,他们都能发射出UVA或UVB。日光中也含有UVA和UVB,进行日光浴或叫日光疗法,可以有效的治疗某些病例,因此有条件的可以使用。 照射紫外线有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之分,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照射的剂量,开始宜小,以后使情况在逐渐增加。由于人们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差别相当大,所以没有相对固定的剂量表可供参考。每个患者,在治疗前最好都能进行红斑阈值的测定。红斑阈值是指光源在一定的距离照射,是皮肤上产生刚可看到的红斑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比如照射到1分钟时发生了刚可看到的红斑反应,那么1分钟就是1个红斑阈值或者叫1个生物剂量。根据病例情况,选用适当的红斑阈值数进行照射,,通常即能达到所需要的治疗程度,又能避免过度照射可能产生的副反应。随着治疗的反复进行,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可逐步减低,

紫外光的介绍与用途

篇名 紫外光的介紹與用途 作者 吳元隆。高雄縣中山工商。綜合高中。二年6班

●前言 前幾個禮拜前,我在高雄火車站附近遇見一位先生,他向路人介紹紫外光的一些對人體的優點,並且証明紫外光燈管確實對人體無害,反而有益,但是幾個月前某報社卻與先生的說法並不相同,所以那位先生拿出一些資料並對我說高雄火車站裡的前個月台也裝用紫外光燈管,所以他要取得民眾的支持,然後他們再按鈴控告某報社報導不實,所以才要求路人簽名留下資料,經過這件事之後,引起我想要了解紫外光是否對人體又害?所以藉此機會能對紫外光多了解一點,希望我將來在升學期間對老師教導的課業有所幫助。 貳●正文 一、紫外光之概述 近年在媒體的大力宣導下,民眾已經開始注意到紫外線可能對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了。那紫外線真的讓人們覺得毫無用處嗎?多數人都知道紫外線最大的來源是從太陽,而太陽光可以是最便宜、最方便、無污染且無殘留物的消毒殺菌方式,也可以讓人的心情愉悅,還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除了以上敘述的益處外,紫外光在皮膚科學上還是一項用來治病的利器呢。 二、介紹紫外光 1、什麼是紫外光 紫外光(Ultraviolet)是J.W.Ritter在1801年所發現。他是首先提出使用紫外光來治療皮膚結核菌感染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紫外光其實是一種電磁波,應用上可在測定氣體或液體中如: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硫化炭、臭氧、汞等特定分子,以及各種未飽和化合物成分的紫外光譜吸收,常被廣大的運用。 紫外光在探索恆星大氣的熱輻射,以及對星球大氣的元素組成瞭解有極重要的貢獻。例如在恆星爆發、中子星噴流、星系互相碰撞所示、黑洞吸入物質的過程中所造成的高能量X光輻射現象。就以對黑洞的探究來說,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黑洞,但可以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當物體被吸入時,會加速並且變得越來越熱,直到進入黑洞消失為止。就在物體被吸入之前的瞬間,它會因為高熱而放出紫外線和X光,這些「邊緣訊息」是我們從黑洞獲得的唯一訊號。《註一》

浅谈紫外线对家畜的作用(一)

浅谈紫外线对家畜的作用(一)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著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最佳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抵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紫外线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某些细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真菌对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另据报道,因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破坏球虫的A链,因而,紫外线可用于生产中对兔球虫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据生产实践证明,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1盏,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

什么是紫外线

一、什么是紫外线? 中文名称:紫外线 英文名称:ULTRAVIOLET RAY OR "UVR 定义: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它由紫外光谱区的三个不同波段组成,从短波的紫外线C到长波的紫外线A。 二、紫外线的历史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1901年和1906年人类先后发明了水银光弧这一人造紫外光源和传递紫外光性能较好的石英材质灯管,法国马赛一家自来水厂很快在1910年首次使用紫外线消毒工艺。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畸变的副产物。

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加拿大安大略省水资源委员会于1965年和1969年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其他加拿大研究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的效果、技术可行性、影响效果的水质因素、对受纳水体中鱼类的影响、消毒副产物以及与加氯消毒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可行,可达到和加氯相同甚至更好的消毒效果。对受纳水体中生物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消毒副产物。以上研究为推动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82年加拿大某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明渠式安装的紫外线消毒系统2000,并引进了模块化紫外线消毒系统概念,即紫外线系统可由若干独立的紫外灯模块组成,且水流靠重力流动,不需要泵、管道以及阀门。系统维护可对单个模块进行,且紫外灯模块可轻易地从明渠中直接取出进行维护检修,维护时系统无需停机,可继续运行消毒,因而无需备用设备,如果需要对明渠进行清理也很方便。模块化明渠式消毒装置大大降低了紫外线污水消毒的成本并使得系统维护简单方便。同时,当污水处理厂在扩建或改造时,只需适当增加紫外灯模块的数量,而无需添购整套系统,可以节省设备投资,使用起来非常灵活。这一发明得到了污水处理厂的欢迎,大大推动了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消毒处理中的应用。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经有30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使用了紫外线污水消毒系统,其中95%以上的系统采用了明渠式模块化紫外线系统的创意。这些污

紫外线有什么作用

紫外线有什么作用 文章目录*一、紫外线有什么作用*二、紫外线对眼睛有什么伤害*三、紫外线的危害有哪些 紫外线有什么作用1、紫外线有什么作用 紫外线能透过空气起杀菌的作用,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就是靠的紫外线。紫外线虽然有杀菌的作用,但是它对玻璃的穿透力很差。一层二毫米的玻璃就足以挡住百分之八十的紫外线;如果是两层玻璃,紫外线就完全被挡住了。再有,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增强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久雨后的晴天,寒冬清晨的日出,使人顿时觉得身体舒坦,精神振奋,这是由于紫外线的刺激,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 2、紫外线的来源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0.29μm的紫外线几乎全部为大气层中的氧和臭氧吸收。人工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电弧,如高压汞弧、高压氙弧等。白炽物体的辐射也包含紫外线,但要达到4000℃才有1~2%的辐射为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在一些物质上能发光。 3、紫外线过敏原因 紫外线过敏是因为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人群受照射区皮肤出现红、灼、热、痛。同时,紫外线过敏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积、细胞损害,甚至可改

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 如已发生紫外线过敏,除注意避免日晒外,可用3%硼酸水冷湿敷,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外用2.5%消炎痛溶液,严重紫外线过敏可口服欧敏克免疫脱敏疫苗。 紫外线对眼睛有什么伤害1、电光性眼炎。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造成的角膜结膜急性损伤,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 脱落。其中,波长280纳米的紫外线对角膜的损伤力最大。刚患病时仅感到双眼有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者会感到烧灼、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睁不开眼)等。如反复发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电光性眼炎俗称“电焊眼”,常在电焊、气焊、电炉炼钢、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或水银灯不当等的情况下发生,高压电短路产生的弧光也可致病。一般在照射4~8小时后,双眼同时发病,离光源越近,被照射时间越长,发病越早,症状越重。 2、翼状胬肉。即俗称的“胬肉攀睛”、“翼子”、“羽肉”, 是眼球巩膜(白色部分)朝角膜(透明部分)长出的一小块像小昆 虫翅膀样的病变,病变遮挡瞳孔时能影响视力,多见于长年在室 外工作的渔民和农民。 紫外线的危害有哪些紫外线照射时,眼睛受伤的程度和时间成正比,与照射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并和光线的投射角度有关。 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

紫外线具有哪些优点

紫外线具有哪些优点 在日常生活中,紫外线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种不可见光,简称是UV,大部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来自太阳,当太阳照射穿过大气层,由于大气层的过滤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UV A和UVB。平时我们使用的灯和一些专业工具也会释放一些紫外线。 大多数的实际情况下,紫外线是一种有害光线,它不仅使皮肤老化产生皱纹和斑点、造成皮肤粗糙,过量的紫外线照射甚至会造成皮肤癌,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紫外线已被确定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例如:皱纹、晒伤、白内障、皮肤癌、视觉损害与免疫系统的伤害。但是,紫外线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具体有哪些呢? 第一、紫外线能够杀菌。 这是紫外线最常见的功能,由于紫外线对于生物有强大的杀伤力,因此人类就用它来对付这些难缠的细菌、病毒,我们也常利用阳光来帮我们杀菌。只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杀菌设备一样会伤害人体,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第二、紫外线能够帮助人们鉴定与透视。 由于紫外线比一般的可见光更具有穿透能力,所以科学家也常以紫外线来进行透视或鉴定的工作(就好像用X光来进行健康检查一样)。例如利用紫外线来检查金属上细微的裂缝、图画的真伪、食品安全,甚至于在探索太空时,紫外线都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紫外线有助于人类的健康与医疗 受到过量的紫外线曝晒会造成人体的伤害,但是适当的日照却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近来医学上更发现,照射适量的A光或是B光还可以治疗干癣、白斑等皮肤病变,让病患不再“皮痒”。不过这种“光照治疗”只能在医师的指示下进行,因为照射过量,可能会对某些人造成副作用或是永久的伤害。 第四、紫外线能够为昆虫指路

紫外线

紫外线辐射消毒 1.简介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端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系来自太阳辐射电磁波之一。是物质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粒粒不连接的粒子流。每一粒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光子具有4.9eV的能量。 1.1紫外光可划分为三个波段: ⑴短波 简称 UVC。是波长 280~100nm 的紫外线。UVC 对生物危害最大,但被臭氧层全部吸收。 ⑵中波 简称 UVB。是波长 315~280nm 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⑶长波 简称 UVA。是波长 400~315nm 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

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UVA 可再细分为 UVA-2(320~340nm)与 UVA-1(340~400nm)。UVA-1 穿透力最强,可达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对皮肤的伤害性最大,但也是对它最容易忽视的,特别在非夏季时 UVA-1 强度虽然较弱,但仍然存在,会因为长时间累积的量,造成皮肤伤害。特别是皮肤老化松弛、皱纹、失去弹性、黑色素沉淀;UVA-2 则与 UVB 同样可到达皮肤表皮,它会引起皮肤晒伤、变红发痛、日光性角化症(老人斑)、失去透明感。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 UVB 的照射;而防止 UVA,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 强大的杀菌作用由短波段UV-C提供。由于UV-C具有较高的光子能量,当它照射微生物时,就能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破坏其DNA的分子键,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不久便会死亡。 2.原理 紫外线消毒工作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杀菌灯管辐照强度,紫外线杀菌灯的辐照强度与被照消毒物的距离成反比。紫外线灭菌灯的辐射强度分布并非均匀一致,中央最强,灯端外侧的强度衰减显著,照射距离越远则强度越弱。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目的主要是为了对空气和操作台面消毒,故为了更好消毒操作台面,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于离操作台面1~1.5 m为宜;停留在紫外线光照下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与光源越近,杀菌效果越好。

紫外线介绍

紫外线介绍 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阶跳到低能阶时,会把多余能量以电磁波释出。电磁波的能量越强,波长越短,人类肉眼能看见的波长400nm-780nm(1nm=10-9m),对肉眼来说,400nm的电磁波显示成兰色、紫色,780nm的电磁波显示成橙色、红色。紫外线是指波长比400nm还短的电磁波,因其光谱在紫色区之外,故名为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紫外线通指是波长在100-400nm的电磁波,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紫外线。100-400nm波长的紫外线,按其对人体的影响及功能,UV-A,UV-B,UV-C和V-UV。 UV-A是指波长在315-400nm的紫外线,UV-A能使人的皮肤产生黑色素,使皮肤变黑。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UV-B是在波长在280-315nm的紫外线,UV-B能致癌,令皮肤起皱纹老化。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 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UV-C的波长在200-280nm,其中有254nm波段有杀菌、

消毒效能。 UV-C波长在240-270nm的UV-C能直接破坏细胞、病毒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使微生物迅速死亡。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 短波紫外线。 波长在100-200nm的VUV185nm能产生臭氧,而在空气中或溶解在水中的臭氧,能把微生物的细胞壁以氧化作用破坏,使微生物立刻死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