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薛宏立吴莉芳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全方位利率风险来源入手,解析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实逻辑,以及从现实逻辑中衍化出来的多角度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组合,进而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使用的四大利率风险度量工具和两大利率风险控制工具。最后,结合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和我国利率风险的特定结构,作者提出了一个对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来说比较现实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框架。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薛宏立,山西太原人,经济学博士,中国光大银行资金部副处长。

吴莉芳,山西大同人,经济学博士,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计划财务部。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波动或市场价值与预期值的偏离。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面前一向处于被动地位,加之认为中央银行会对其遭受的利率风险损失进行弥补①,所以商业银行在防范利率风险方面意识淡薄,只重视经营风险,忽略利率风险。

今年8月份之前,央行已经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三次加息,表现为三种加息结构,三种加息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从正面影响到基本中性影响,再到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央行在向商业银行敲响利率风险管理的警钟②,也意味着利率风险管理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全方位的利率风险来源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1、再定价风险:资产与负债再定价的时间不一致引致的风险

自1996年以来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特定的适应降息环境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从负债方来看,由于存款利率期限结构逐步趋于平坦,1-5年存款利率期限溢价长期仅为81BP,居民存款结构呈现出显著的短期化趋势。2000-2006年,活期存款占比从33.08%上升为48.3%。从资产方来看,由于贷款利率期限结构逐渐陡峭化及国内长期融资对银行的严重依赖等原因,中长期贷

①邓丽琳 .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J]. 新金融 . 2006.05。

②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11月7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中强调: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主体要学会认识和应对利率风险问题。

款增速高于短期贷款。2000-2006年,1-5年贷款利率期限溢价从18BP上升为45BP,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从25.4%上升到47.3%。资产负债的这种变化使得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趋势,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风险③。

在2005年开始的升息周期内,“央行存贷款加息幅度相等且活期存款不加息”的加息模式,又给商业银行一个“美妙的幻觉”,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天然适合于升息周期,在升息周期中利率风险相对较小”④。这种幻觉符合以下逻辑推理,当前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1年以上)基本都是浮动利率的,随着加息在一年内进行重新定价,利息收入增加;而中长期负债(1年以上)基本都是固定利率的,不随着加息进行重新定价,利息成本不变;再加上负债的50%都是活期存款,在活期存款不加息的前提下成本不变。因此,加息对商业银行是有好处的,没有利率风险,不需要利率风险管理。然而,央行加息模式改变(活期存款也加息、存贷款加息幅度不等)打破了商业银行的美妙幻觉,10年经营惯性导致的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负缺口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麻烦。如招商银行3个月内再定价缺口远小于0,将面临年度净利息收入减少风险(见表1)。

2、基差风险:资产与负债再定价的时间虽然相同,但利率变化的幅度不同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管制利率负债支撑市场利率资产。在目前双轨运行的利率体制下,银行负债(主要是存款)利率由央行制定,占资产比例20%左右的国债、同业拆借等的利率却随行就市,两者之间虽有关联但变化并不同步,由此导致基差风险。比如2005年3-9月,存款利率并未调整,市场收益率曲线却大幅度变动(见图1)⑤。

③期限不匹配是银行经营中的常态,风险管理良好的银行会在科学预测利率基础上,有效利用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但是一旦预测失误或者资产负债结构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酿成严重后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协会就是因为利用短期储蓄存款来支撑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在短期利率大幅上升后使全行业陷入危机。

④吴莉芳. 加息模式变化凸显商业银行利率风险[N]. 上海证券报. 2007-8。

⑤吴莉芳、薛宏立. 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多重挤压[N]. 金融时报. 2005-11。

(2)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央行出于不同的调控意图,有时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往往并不同幅,如表2。银行的资产负债在面临中央银行非对称利率调整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基差风险组合,这些组合效应的叠加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基差风险。

根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规模估算可知,存贷款加息幅度一致且活期利率不动时(3月18日加息),对净利息收入是正面影响0.5~0.8亿元;存款加息幅度大于贷款加息幅度且活期不动时(5月18日),影响基本中性;存贷款加息幅度一致但活期也加息时(7月20日),负面影响-1.5~-3.0亿元。可见,基差风险影响之大。

3、收益率曲线风险:收益率曲线出现异常波动

收益率曲线风险一般表现为收益率曲线反转风险和收益率曲线大幅波动风险。

(1)收益率曲线反转风险。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为正,但在两种情况下收益率曲线斜率可能为负,第一是市场预期将进入降息周期,短期利率可能会高于长期利率。如07年上半年美元收益率曲线斜率为负。第二是在金融恐慌时期,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尤为普遍,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香港的隔夜利率一度高达300%,这对那些短期负债较多的银行会造成很大风险。

(2)收益率曲线大幅波动风险。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品种逐渐拓宽,资产方面,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债券投资余额占总资产的1/5;负债方面,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改善其负债结构,如兴业银行(500亿),这些头寸的市值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十分敏感。截至2007年7月底,商业银行持有各类债券83283

亿元,平均待偿期限为3.7年,平均修正久期为3(今年三次加息使得久期为3年的债券收益率大约上升70BP),那么全部商业银行债券市值损失为1749亿元。假设待售账户债券为总量的三分之一,那么其市值损失为583亿元。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待售账户市值损失直接冲减资本金,意味着全部商业银行净资产减少583亿元。

4、期权性风险:内含期权改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敞口

期权性风险可以分开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内嵌式期权产品的大量存在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敞口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准确度量敞口风险的难度较大。近年来国内银行含权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往往在一些产品中嵌入某种期权,如资产方可提前还贷的抵押贷款、债券提前赎回,负债方如定期存款提前提取权等都包含着这种期权。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很难对期权进行合理定价或收取合理期权费进行风险补偿。由于银行是期权的卖方,一旦市场发生不利变动理论上将会给银行带来无限损失,特别是银行迫于竞争压力或者缺乏定价技术,往往没有能力向客户收取合理的期权费进行补偿,从而使得期权性风险成为利率风险控制中最为困难的一环。

5、计结息风险:计结息规则放大利率风险

活期储蓄存款的计结息方式使得加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雪上加霜。我国活期储蓄存款计结息方式采用“按季结息,并按照结息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中国商业银行一年中的四个固定结息日为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和12月20日,7月20日央行宣布活期存款利率从0.72%上升到0.81%,因为不分段计息,这意味着0.81%的利率要倒溯到6月21日开始执行。截止7月底,全国金融机构活期储蓄存款余额为63740亿元,将因为计结息方式而多付出利息成本4.8亿元。

总的来看,五种形式的利率风险在我国已经全面显露,其中重定价和基差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而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将会伴随市场化步伐而逐步成为利率风险的重要来源。

二、多角度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

1、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实逻辑⑥

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使利率风险开始进入银行管理层和监管当局的视野。90年代末巴塞尔Ⅱ正式提出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标志着对利率风险实施监管成为共识。

⑥潘文波、张中朝.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机制研究[J]. 新金融. 2007-05。

(1)利率风险的固有特征容易诱发利率风险的过度膨胀。利率风险具有“风险滞后”和“收益当前实现”特征,银行不合理的盈利诉求很容易转化为利率风险的简单膨胀,从而伴随着盈利增加出现利率风险的急剧扩大。另外,不同于信用风险的逐笔暴露特征,利率变动对单个银行和整个银行业的所有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影响具有瞬时性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率风险如果控制不当会引发重大风险事件。

(2)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使得利率风险凸现。近年来,我国运用利率工具加强宏观调控日益频繁,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利率环境的波动性显著增加。例如2007年3-7月份短短的5个月内,存贷款利率调整达三次,而且存款利率曲线呈现陡峭化特征,贷款利率曲线则呈现平坦化特征。如此频繁的利率调整幅度和加息模式的改变使得银行的利率风险日益严峻。此外,2006年起银行开始试行新会计准则,要求部分资产负债实施“市值重估”,在表外核算的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反映,由此,利率波动带来的各种潜在损益实时暴露,使银行账面上的利率风险显著增加。

(3)国内银行收益模式包含着巨大的利率敏感性。目前,净利息收入是国内银行盈利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除中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为78.9%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均在90%以上。而国外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一般在60%以下,例如花旗银行2004年度该比例为50.4%,而同时期摩根大通银行该比例则更低,仅为34%(见图2)。如此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的收益模式,使得利率风险管理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至关重要。

图2 2006年中外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对比图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中行工行建行交行花旗摩根大通

2、多角度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讨论利率风险管理目标:

(1)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利率风险管理应当涵盖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但主要是银行账户。对于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一般不在同一个风险管理框架内进行管理。

(2)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职责。关于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职责,主流的观点有两种。保守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以避免利率波动造成净利息收入大幅减少为主;而积极的

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则是双重的,不仅要控制利率风险敞口,而且要在可接受的利率风险限度内使净利息收入最大化。这两种观点正好对应两种不同的资产负债管理(ALM)风格,即反应式(Reactive)ALM对应保守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预判式(Proactive)ALM 对应积极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

(3)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对象。大多数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针对净利息收入(NII)的利率敏感度,但也有不少银行将资本的市场价值(MVE)纳入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甚至认为MVE 是比NII更重要的管理目标。

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对象是收入波动还是价值波动取决于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和其管理偏好。一般来说,欧洲的商业银行由于管理相对保守,且除债券外表内其它资产可交易性较差(如资产证券化程度比美国的银行低得多),因此利率风险管理目标更趋向于短期收入波动;美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管理相对激进,且整个资产负债表均具有可交易性,利率风险管理目标更趋向于中长期价值波动。

三、复杂化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分为两类:(1)利率风险度量工具;(2)利率风险控制工具。

1、利率风险度量工具

(1)缺口分析。再定价资产与再定价负债的差额为再定价缺口(GAP)。再定价资产大于再定价负债(正缺口)表明这一期间如果利率上升,净利息收入将增加;反之亦然。缺口分析的重点通常是一年以内的再定价缺口。

再定价缺口分析是商业银行最早采用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其优点是简单,但简单也导致了它的局限,即只能衡量时间错配带来的利率风险,不能做到全面精确衡量,目前已经退出了国际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的主流。比如美国前50 家银行中,只有不到1/3 的银行对外提供缺口分析报告,只有3家银行仍然对缺口设臵管理限额。

(2)久期分析。存续期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若一家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之间的久期不相匹配,它的资本净值会因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受到影响。该方法比较完整的反映了银行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匹配问题,克服了敏感性缺口静态分析中仅以利差稳定为目标的局部分析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按什么样的利率作为贴现率,这一贴现率应能够准确反映现金流量出现时的预期利率。我国尚未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贴现率的选择是一大难点。另外,久期分析只适合利率小幅波动的情形,利率大幅波动时还需引入凸性分析。

(3)收益模拟分析。收益模拟分析是分析在未来不同利率情景下,收益可能发生

的变化。美国前50家银行几乎全都将收益模拟分析作为主要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收益模拟分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NII变化动态模拟分析,以简单的利率场景模拟为基础;另一类是在险收益(EAR)分析,进行蒙特卡罗随机利率场景模拟。

进行收益模拟分析要做一系列假设:第一,确定所模拟资产负债表的范围和基本假设。大多数银行采用的是“most likely balance sheet”的假设,即一个银行预期最可能达到的资产负债各项目的数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第二,对未来利率情景的假设。80%的银行都选择了利率保持不变作为比较的基础。利率变动的假设情景包含四点:利率升还是降?变化多少?变化的时间与快慢?收益率曲线的变化?绝大多数银行的模拟分析期都是一年。第三,银行产品价格变化的假设,例如银行的贷款定价策略等。第四,对现金流的预测,例如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速度等。

由于这些假设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收益模拟分析模型本身不可能精确地预测净利息收入以及不同利率环境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4)价值模拟分析。资本市场价值(MVE)模拟分析是对所有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现值评估的方法。它与收入模拟分析依据同样的假设,但分析的角度和结果有很大不同。首先,资本市场价值从清算的角度对资本进行评估。其次,MVE模拟分析没有分析期的范围,它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未来所有的现金流。第三,MVE的分析结果与银行保持对利率风险的适度资本分配有关。MVE 的利率敏感度是衡量中长期利率风险的指标。用以表示MVE 利率敏感度的是资本久期(DOE)⑦。

当今国际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已经脱离静态缺口分析,而主要采用动态模拟分析来评估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风险动态管理过程中,模拟分析结论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表明,对结论产生过程的理解和监控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模拟分析的各种假设前提是分析的基础,更是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所监控和调整的对象。

2、利率风险控制工具

利率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并同利率风险衡量一起构成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表内管理方法,针对各种不同利率风险来源,通过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改变金融产品计价基准、增加限制性条款等方式,尽可能减少资产负债、长短期金融产品之间以及含权产品的风险暴露,或者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免疫资产组合),达到控制利率风险的目的。

⑦DOE等于资产与负债久期之差除以资本的市场价值。DOE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资本的敏感度越大;DOE 为正表明利率上升时,资本市场价值将减少;DOE为负表明利率上升时,资本市场价值将增加。

另一类是表外管理法,利率掉期、利率远期、利率上下限等衍生产品为银行调整现金流结构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极大便利。

表内、表外管理相辅相成,表内调整方案可以根据银行具体风险结构量身定做,但难度一般较大或者实施成本较高,而表外调整正好弥补表内调整的缺点,但对冲不当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当前要在确保不得以投机为目的买卖衍生工具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运用衍生产品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对于剩余风险要根据利率走势和情景分析结果,通过对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四、现实性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利率风险总体上的上升态势和我国利率风险的特定结构,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因时制宜地构建现实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架构。

1、管理前提:通过FTP实行利率风险集中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集中。从利率风险的来源识别、风险度量,到利率风险的控制化解等,其每一步要求的专业性很高,并非每一个分支行都能出色地管理利率风险。因此,专业化分工和风险集中管理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实行FTP可以将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从分行转移到总行,不管市场利率怎么变,分支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利差收益是固定的,可以让分支行从利率风险管理中脱离出来,集中精力搞营销。

2、管理机构:建立专门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管理

专门部门(司库或资产负债管理部)至少有三件事情要做好:

(1)加强利率预测的准确性。科学准确的利率预测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前提。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多种风险来源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有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

(2)建立风险度量的评判标准,能够反映风险的动态化。首先,利率风险模型不仅能反映当期风险而且能对影响未来收益及经营策略的利率因素提供量化依据;其次,能够对必要的假设和惯例进行修正。

(3)发布年度利率风险管理指引或季度指引,建立包含动态模拟分析的ALM管理系统用以度量和模拟风险管理效果,并进行免疫模拟和提出较现实的利率风险表外表内组合控制方案。

3、管理目标:以净利息收入(NII)波动管理为主,以价值波动管理为辅

考虑到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在欧洲和美国两类风格的商业

银行之间,中国的商业银行更类似于欧洲银行,收益波动管理是首要的。但是,商业银行新会计准则的实行要求对三类债券账户实施市值重估,尤其待售账户的市值损益还将调减净资产,所以价值波动也不能不考虑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应以收益波动管理为主,价值波动管理为辅。比如“使NII在利率上升时保持增长”,因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MVE 将下降,因此必须保证NII 的增长来减缓这种影响。

4、管理工具:动态模拟分析为主度量利率风险,表外表内组合法控制利率风险

我国大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上线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具有动态模拟分析的能力,可根据管理偏好不同,选择简单场景的NII变动模拟分析,或者是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EAR分析。但由于监管的需要,缺口报表分析仍不可少。

对于不同的账户,银行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也不相同。实践中,国际性银行往往采用以V AR为基础的方法度量交易账户利率风险,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由于市场数据的缺失和没有公认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中国商业银行实施V AR度量方法的前提不存在,目前仍然要用久期分析和基点价值限额来进行风险管理。

在利率上升通道中,可采用表外表内组合法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为对冲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和持有债券中70%的固定利率品种带来的利率风险,表内采用发行固定利率金融债的方式,以固定利率负债匹配固定利率资产;同时采用利率掉期方式来对冲风险。

5、策略选择:实行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所谓积极的ALM策略,就是预判式ALM模式。期限不匹配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常态,预判式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在科学预测利率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场景、业务策略、投资策略、对冲策略等的组合模拟分析,在总体市场风险容忍度的控制范围内,有效利用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

参考文献

1. 马素红. 利率掉期业务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 中国货币市场. 2007-4。

2. 潘文波、张中朝.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机制研究[J]. 新金融. 2007-05。

3. 邓丽琳.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J]. 新金融. 2006.05。

4. 吴莉芳. 加息模式变化凸显商业银行利率风险[N]. 上海证券报 . 2007-8。

5. 吴莉芳、薛宏立. 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多重挤压[N]. 金融时报. 2005-11。

⑧美国储贷协会(OTS)通过考察这种净现值变化对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侵蚀程度来作为风险评级的重要参考。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利率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利率风险系统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利率管理开始实行“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赋予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但商业银行长期潜伏的利率风险也逐步显现出来,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央行控制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可以引导其他利率(美国的基准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其他国家主要为再贴现率)。央行的任务主要是制定、调整基准利率,不决定金融市场利率。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期限结构、风险结构自主决定。利率市场化包含以下内涵:市场利率的高低,不是由中央银行来确定,而是通过基

准利率的引导,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又能改变资金的流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的利率定价自主权,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利率市场化使得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丰富了风险管理的工具。挑战主要表现在存贷款利差将缩小,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可能受到负面冲击:利率波动频率、波动幅度扩大,利率风险放大。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造成银行的净收入减少的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来源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期限与重新定价的时间差,是利率风险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利率变动导致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减少。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存在正缺口)时,利率下降将导致银行收益减少。反之,存在负缺口时,利率上升将导致银行收益减少。在我国当前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状况下,重定价风险突出表现在计息方式上。根据中央银行规定,人民币活期存款以结息日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对于定期存款,按存单开户日的利率计息;对于短期贷款,按照合同利率计息。对于中长期贷款,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计息。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一旦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2018版知识讲解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银行账簿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未划入交易账簿的相关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与本行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在法人和并表层面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和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风险治理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制定包括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限额体系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并定期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并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 (二)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建立并实施相关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其与董事会既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一致; (四)审议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报告;

(五)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 (六)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履行其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九条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架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有效实施; (二)建立并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限额、超限额审批流程、风险报告和评估流程等; (三)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体系,明确利率冲击情景和关键模型假设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五)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并确保其具备履行职能所需资源。该部门应独立于业务经营部门(或人员),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在综合考虑银行风险偏好、风险状况、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制定清晰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基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对其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的影响制定书面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偏好,并及时更新。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管理,确保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与风险偏好一致。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应与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复杂程度、资本充足程度及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必要时应针对业务部门、投资组合和金融工具类别设定子限额。商业银行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设置应基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本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本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本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本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本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本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本行董事会要求-2-

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收益与风险匹配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本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本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 本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间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 本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本行实现市场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市场、产品、期限和 -3-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监管标准解读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监管标准》解读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产划分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并分类监管。 交易账户:银行为交易目的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目的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交易账户下的利率风险体现在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中。 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相对应,银行的其他业务归入银行账户,最典型的为存贷款业务。虽然银行账户中的利率风险不纳入市场风险资本计算,但其利率风险是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中的重要内容。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系统应具备要素: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监控; 1.银行董事会的监控 2.银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 3.负责利率风险管理的部门 4.负责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的利率风险计量、监测及控制 (四)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与独立审计。 尽管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不计入商业银行风险资本,但银

行账户利率风险是巴塞尔协议中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银行必须具备与该项风险的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有效系统。银行利率风险监管主要程序: 1.收集信息 包括定期获得银行利率风险头寸的信息,非现场监管,G33《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情况表》等。 2.监管分析 一是利率变动对当期收益的影响,对经济价值的影响;二是对银行的风险状况和风险头寸进行评估,评估不同利率风险对银行盈利及经济价值的影响(如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等);三是确定利率风险额的主要来源,掌握利率变动对银行盈利及经济价值的影响。 3.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 一是银行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面对风险的复杂程序及水平;二是董事会的监控;三是管理层识别风险的能力;四是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的贯彻与遵守;五是相关制度支撑;六是收入及资本亏损的风险限度与控制足够有效;七是内部检查与审计;八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法及策略;九是利率风险水平与相关制度的匹配性。 4.监管措施 一是增加提交利率风险报告的次数;二是提供额外相关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2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四条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的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 第五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银监会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水平以满足各种资金需求和应对不利的市场状况。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或者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银监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相一致,并与本行的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适当考虑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并协调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其他类别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置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结合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中的有关项目,将有关业务按账户划分原则归入相应账户。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涉及上述两种情形的账户间或业务头寸间的调整和转换,必须经内部操纵程序和市值重估判定,形成相应的执行方案或应急预案,由高级治理层审批后执行,同时报送董事会。 第十三条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 重新定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定息和浮息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等金融工具在重新定价与到期日两个时点上,由于利率变动和现金流重新定价时刻差不导致金融工具定价之间存在差异所引发的风险。 第十四条基准风险(Basis Risk) 基准风险是指由于基准利率工具重新定价的变动和不完全有关性,使得期限或重新定价区间较为接近的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现金流和盈利发生变动而引发的风险。要紧表现为利息收入和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所导致对银行净息差的阻碍。 第十五条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 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是指由于收益率曲线形状发生变化,导致对银行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产生的不利阻碍。 第十六条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 (一)在整体市场风险治理水平下的利率风险承担和操纵能力。 (二)目前的自有资本状况。 (三)交易部门的经营业绩和风险治理部门的操纵水平。 (七)宏观环境和外部市场的变化趋势。 第四十九条系统能及时反映商业银行所作的压力测试、事后检验结果,以及测试后要紧假设和参数的修订日志。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摘要: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的盈利状况和市值对其预期值的偏离。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是伴随着其建立而产生的,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其经营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尤其是在我国逐步放开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种主要风险。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类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的盈利状况和市值对其预期值的偏离。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 年9 月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变化之中。利率风险虽然给银行带来了经营危机,但它是创造利润和股东价值的重要来源。可是,过度的利率风险会对银行的收益和资产净值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管理,

对于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至关重要。利率风险主要源于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的到期日和合同重定价日的不匹配。利率风险衡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1]利率敏感性缺口(GAP)是指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之间的差额。若IRSA>IRSL,则GAP>0,即银行有一个正的缺口,为资产敏感型。随着利率上升,净利息收入将上升;利率下降,净利息收入下降。若IRSA1,则银行为资产敏感型;敏感性比例<1,则为负债敏感型;敏感性比例=1,则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匹配,利率风险免疫。利率敏感性缺口、敏感性比率和净利息收入的关系可用表1 表示。 表1 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监督与控制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106708.html, 公众微信号: gaoduncpa 1 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监督与控制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 董事会: ●必须确立企业战略方向和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容忍度并提供指引,以及指定有权且有责任管理该等风险的高级管理人员; ●必须监控企业业绩及整体汇率和利率风险状况,确保维持谨慎的利率风险水平,并提供充分的资本作为支持; ●应确保企业实施有助于汇率和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察和控制的正确的根本原则; ●确保为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资源。 高管 ●确保汇率和利率风险得到持续管理; ●制定并实施能将董事会的目的和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转化成操作规范的程序和做法; ●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使其能够充分理解这些与董事会意图相符的规范; ●确保遵守董事会已设立的计量、管理和报告汇率和利率风险敞口的权利和责任范围; ●监督管理层信息及识别、计量、监察和控制企业汇率和利率风险的其它系统的执行和维持;为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程序设立有效的内部监控。 (二)风险评估和实施策略 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评估时不仅要考虑现有业务带来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来业务发展带来的风险。 (三)汇率和利率风险的报告 ●建立报告系统; ●确定报告频率:至少每季度取得相应报告,根据需要还可提高频率; ●报告应当清晰、简明和及时,包含必要信息。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106708.html, 公众微信号: gaoduncpa 2 (四)汇率和利率风险控制――内部监控机构 【本节考试小贴士】: 本节知识点不属于考试主要内容,也从未出现过试题,适当了解即可。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什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什么 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风险,所以要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吧。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减少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寻求最小风险下的最大盈利。其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决策四个方面。这四个部分,也依次是风险管理的四个阶段。风险识别是在商业银行周围纷繁复杂的宏、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识别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风险分析与评价是预计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或收益的大小,进而确定银行的受险程度。风险控制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保险与补偿。风险决策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盈利的前提下,银行经营者根据其

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承担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依次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决策四个方面。 1、风险识别是在商业银行周围纷繁复杂的宏、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识别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额 外收益的风险因素。 2、风险分析与评价是预计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或收益的大小,进而确定银行的受险程度。风险控制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保险与补偿。 3、风险决策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盈利的前提下,银行经营者根据其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承担的决策过程。 4、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风险分散

浅谈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与防范对策

2012年第5期下旬刊(总第481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5,2012 (CumulativetyNO.481) 浅谈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与防范对策 陈国平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行,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银行管理者意识到一旦利率完全放开交由市场决定,如果不加以及时防范,将会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利率风险。当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诸多隐患。文章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从根源上剖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念,正视其面对的风险挑战,因病制宜,提出适当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防范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利率政策逐渐从早期的严格管制逐步过渡到当前的“存款只管高限、贷款只管低限”的政策,央行制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间具有一定的利差,商业银行只要做大存贷款总量,并做好信用风险的管理,经营效益自然会产生。然而,商业银行经营者对利率管理和利率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利率的制定由中央银行决定,商业银行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没有制定利率的决定权,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银行管理者意识到一旦利率完全放开交由市场决定,那么利率的波动幅度将会增大且频繁,由于,当前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存贷利差”将逐步缩小,并对银行经营带来很大冲击;银行不会倒闭的“神话”也会成为过去,如果不加以及时防范,将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利率风险,稳定自身发展,保障国家利益。虽然经过将近20年的利率改革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诸多隐患。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从根源上剖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念,正视其面对的风险挑战,因病制宜,提出适当的防范对策。 一、利率波动频繁引发商业银行危机 随着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正在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由于市场变化多端,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因此,使得市场利率不断出现变化,难以准确预测,宏观调节难以发挥预计的作用,因此,市场的波动带来利率的波动,利率的波动带来经济的波动,三者互相循环影响的模式。这种对经济态势把握不准的状况,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政策制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难于预测利率变动趋势,无法准确制定策略来规避利率变化带来的种种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不仅是国内市场变动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深,由国外金融市场变动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正逐步的加深影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更使商业银行处在了危机的风口浪尖。 二、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化引发危机 由于我国逐渐放开对市场的调控,加大市场发展的自主性,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也逐步放宽,使得商业银行获得一定利率定价权。随着商业银行定价权的扩大,商业银行业务拓展中,为有效应对同业竞争,做大资产负债总量,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中价格手段被频繁使用;存款业务理财化,贷款利率按低限执行就是最好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步收缩,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可以预见,价格手段的过渡使用将使商业银行陷入财务危机进而对商业银行生存带来威胁。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收益率大幅下降,威胁到银行财务稳定和长远发展。 三、忽视利率风险管理引发危机 由于长期受到中央银行利率管制和庇护,使得商业银行本身忽视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应对手段不多。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面对的利率风险也日益突出,由于缺乏管理意识及人才匮乏;面对危机时,商业银行缺乏应对手段来有效缓解风险压力,只能被动接受、适应市场利率变化,给银行经营活动带来较大的损失。同时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活动中的不成熟也加大了利率风险,从而对银行经营活动带来影响。例如为做大资产、负债总量,过渡使用价格手段;利率管理粗放,对利率执行中的明细条款缺乏管理,利率上行时期执行固定利率定价、利率下行时期执行浮动利率定价;缺乏预警机制,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趋势,且面对风险时缺乏有效的避险机制;以及利率政策固化,不能贴近市场和形势等。商业银行以上在利率管理中的不成熟行为终将会影响自身的高效、正常运作。但是,面对以上困境和不足,我们也应该清醒理智的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出现时利率由管制向市场转化的必经之路。清楚地认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必定会越来越好。如何改善这种境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提高风险意识,完善自身建设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改革中的深水地带。当前由于宏观形势和微观条件尚未具备,国家还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规定,并在具体执行中实行“存款只管高限、贷款只管低限”的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能保持一定的利差水平。对此,各商业银行要有清醒认识,要充分运用好利率真正市场化前的有限缓冲期,练好内功,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银行高层管理者(决策层)要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意识,重视利率管理工作,要把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放在与信用风险管理同等的位置,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从而带动并提高全系统对利率风险认识,做好自身的利率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在完善利率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完善机构设置,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或确定管理部门和人员),定期对全系统的利率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自身面对利率风险,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面对的利率风险情况,及时调整利率执行策略。其次要建立利率管理制度,规范利率执行授权管理,做好利率明细条款执行和管理,加强利率执行中的内控。同时要确立自身的存贷款业务定价模型建设,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理建立商业银行自身的贷款业务定价模型;按照贴近市场的原则建立主动负债业务的定价模型,确保业务经营中主体业务的收入。最后是要加强前台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的定价、议价能力建设,运用考核、培训等措施来有效提升前台机构和人员的定价、议价能力。 Times Finance 215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也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按照来源的不同。其主要形式有: 1、重新定价风险,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到期日(对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同及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对浮动利率而言)而产生的风险。 2、收入曲线风险,是由于收入曲线的斜率和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收益曲线是用来反映银行收益与期限关系的。一般而言,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收益也越大,所以收益曲线呈向上倾斜状。 3、基准风险,即当其他重新定价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而产生的风险。 4、期权性风险(即期权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中的或暗含的各种期权风险。尽管这些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客户应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地应对利率风险,如何管理利率风险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 我国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表现在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不敏感,在发现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后又难以确定合适的管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首先必须对利率风险进行衡量。对利率风险的衡量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利率风险衡量主要是对利率风险的来源、性质、范围做具体分析。只有对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量化,以准确地测算出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银行才能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国际上利率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缺口分析法、估计法和衡量法。三种方法的复杂程度依次增加,相应的成本也增大,金融机构在决定选取何种方法时应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 1、缺口分析法。利率风险缺口是指一段时期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缺口分析是对利率变化导致净利息收入的变化所做的一种粗略的静态估计,通过对增量缺口和累积缺口的分析,银行管理人员可以很快地确定利率风险的头寸,并采取措施来化解相应的风险。缺口分析法包括敏感性缺口分析和久期缺口分析。 2、估计法。随着利率风险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对其管理的需求不断加大,付出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利率风险的衡量由缺口法向估计法转变。估计法主要是指静态模拟法。静态模拟只对一种或几种假定利率场景下的银行当前资产负债表表内、表外的现金流和收入流进行估计,通常这种模拟都限定收益率曲线或平移或扭曲或不同期限利差之间的变化。 3、衡量法。衡量法包括情景压力测试和动态模拟。情景压力测试是指在不同的利率背景下将所有资产负债表项目都盯住市场来衡量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美国财政部储蓄机构监管办公室所推崇的投资组合净值模型法(NPMV);另一种是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所推崇的多情景现金流检验法(MCSFT)。动态模拟衡量法是目前最先进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与静态模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的变动路径以及银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预期收入建立了更加详细的假定。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对利率风险衡量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起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特点的利率风险控制框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努力将利率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1、制定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监控规程。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是了解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降准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降准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68.75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全能银行向全时银行转变的过程中,以下哪家银行属于业务数字化银行× A西班牙对外银行 B澳洲联邦银行 C巴克莱银行 D德意志银行 正确答案:B 2.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包括√ A安全 B流动 C创新 D盈利 正确答案:C 3. 由于金融资产与负债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通过未结清头寸的价值变化或收益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叫做 ()√ A市场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用风险 D操作风险

正确答案:A 4. 银行内部用于缓冲风险损失所用权益资本叫√ A账面资本 B监管资本 C经济资本 D产权资本 正确答案:C 5. 巴塞尔协议Ⅲ中,要求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比重不得低于:×A2% B 2.5% C4% D 4.5%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6. 全面银行综合性服务的功能包括× A调节经济 B支付 C现金管理 D信用创造 E投行业务 正确答案: A B C D E 7. 全时银行兼任的角色有√ A咨询提供者

B价值聚合枢纽 C接入服务者 D产品创新者 正确答案: A B C D 8. 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包括√ A信息不对称 B不完全契约 C有限理性 D不完全道德 正确答案: A B C D 9. 由于表外业务产生的风险包括×A信用风险 B利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联营风险 E政策风险 F结算风险 正确答案: A B C D F 10. 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有√ A重新定价风险 B收益率曲线风险 C基准风险

(完整word版)债券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及管理

债券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及管理 债券是一种典型的利率产品,套用一句“国债利率是国债的灵魂”,可以说利率是债券的灵魂。风险识别的内容就是分析对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债券投资中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改变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债券的价格在到期之前都是不确定的。债券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很敏感,利率变化越大,债券投资者潜在的损失或收益也越大。 投资附息债券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增殖,其中利息收入包括息票的利息支付,即债息,以及用临时现金流动(息票支付或本金偿还)进行再投资时所赚取的利息。资本增殖是指到期时债券的面值或到期前卖出的价格高于原始的买进价格的差额。投资零息债券的收益主要来自资本增殖。市场利率的变动决定债券投资总报酬率的高低。利率变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价格效应和再投资效应,或者说是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对一个计划持有某种债券直至到期的投资者来说,到期前那种债券价格的变化与否没有多大关系;然而,对一个在到期前不得不出售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在购买债券后利率的上升,将意味着遭遇一次资本损失。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效应或价格风险。债券主要有两种偿还方式,一种是到期时一次归还本金,如零息票债券,另一种是每年支付一次或两次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如息票式债券。 投资者为了实现购买债券时与所确定的收益相等的收益,就要求在持有债券期间将所获得的现金按等于买入债券时确定的收益的利率进行再投资。若市场利率下降,再投资时的利率低于预期收益率,则投资者所赚得的收益就比购入债券时所确定的收益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再投资效应或再投资风险。 决定利息的利息收入的重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再投资风险程度的是债券的两个特征:偿还期限和票息收入。在给定偿还期和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下,息票利率越高,偿还期限越长,这张债券的总收益就越是依赖于利息的利息收入,以便实现购买时的收益率。换一句话说,偿还期越长,再投资的风险就越大。这一点的含义在于,长期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衡量结果,说明不了一个投资者如果持有债券直至到期而可能的潜在收益是多少。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给定偿还期和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下,溢价债券比平价卖出的债券更加依赖于利息的利息收入。折价债券比平价卖出的债券对利息的利息收入的依赖

农商银行2018年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农商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 以及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结合本行风险管理实际,特制定本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以及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一、风险管理策略 本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五个方面。 (一)风险分散:即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在经营中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或同一地域的客户,使客户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 (二)风险对冲:即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风险。 (三)风险转移:即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如担保)。 (四)风险规避:即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 (五)风险补偿:即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可以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

二、风险管理流程。 本行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制,将风险管理流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 (一)风险识别:指借助于各种分析方法,对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即确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风险。 (二)风险计量:指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所承担的所有风险,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 (三)风险监测:指通过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随时关注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现质量、效果。 (四)风险控制:指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三、风险管理体系 (一)本行董事会是最高风险管理与决策机构,承担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负责审批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可以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定期获得关于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告,监控和评价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二)监事会负责风险管理的监督,全面了解风险管理状况,跟踪、监督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工作,检查和调研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

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概述

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概述 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或者市场价值发生波动的风险。那么,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是怎么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从银行的利率的三方面风险开始说起。 一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 大家都知道,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资产和负债的不匹配,或者说错配,简单来说是借短放长。负债大部分是在短端,是短期的,但是资产大部分是长期的,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错配。在到期或者定价的时候,由于两者的期限是不匹配的,加上市场利率的变化,必然会造成资产和负债的收益率和付息率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这是利率风险的第一个来源。 二是资产负债利率变动的不匹配 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资产收益率和负债付息率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但是发生变动的幅度是不一致的,甚至方向有可能是相反的。这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有比较大的变化或者波动。 三是资产负债市场价值变动的不匹配 比方说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债券收益率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直接体现为它的价格会发生波动,甚至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 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 刚才给大家具体介绍了利率风险的几个来源。那么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中,主要有哪几种风险或者表现形式呢?按照传统的分析,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定价风险 就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所处定价期限不同所导致的风险。 二是收率曲线风险 资产负债收率曲线的斜率变化不同,导致久期不同的资产收益率之间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或者差异。在最新的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指引当中,再定价风险和收益率曲线风险,把它统称为缺口风险,就不再具体细分。 三是基准风险 不同资产负债,虽然再定价的周期相同或者相近,但是再定价的基准利率是不同的。由于基准利率变化不一致而形成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基准风险。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财经论坛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李丽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5) 【摘要】随着利率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从信用风险的控制转移到利率风险上来。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成员国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全球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国际接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度量方法等问题,提出通过结合VaR模型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化解利率风险的管理体系,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VaR模型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投资自由化的趋势,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趋加剧,金融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内容。在固定利率时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对利率风险的关注度较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对传统的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西方金融监管当局重新修订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放宽了利率上限,并最终取消了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也直接暴露于频繁的利率波动中,使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我国从1996年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96—2002年7年间利率调整了8次,2004—2006年调整了3次,2007—2008年调整了11次。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随着金融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其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利率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波动幅度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将进一步面临利率风险的挑战。本文采用的VaR方法在金融风险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研究VaR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于未然,更重要的是,VaR方法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的思路。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1、各国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自主定价权,不过其外在表现形式或其结果是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和频率增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好,宏观调控能力较强,而且往往采取渐进模式,所以自由化的过程比较平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仓促改革,短时间内就放开所有利率,造成了利率水平过高、国内金融动荡、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严重后果。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推动也是利率市场化兴起的原因之一。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化改革的成果,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先后解除了利率管制制度,亚洲国家在80年代开始掀起利率市场化的浪潮,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先后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2、利率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对于利率风险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巴塞尔委员会(BIS)在1997年9月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指出,利率风险是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利率的逆向(负面)波动所形成的暴露。 根据风险成因不同,利率风险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重新定价风险(R epricing R isk)、收益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 isk)、基差风险(Basic R isk)、隐含期权风险(Embedded Option R isk)。 (1)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时间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是由于银行的负债和表外头寸的到期日在时间上的不同和重新定价所引起的。由于这些重新定价不相配性,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它们可以使银行的收益和主要经济价值暴露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中。 (2)收益率曲线风险。即期限结构风险,有的银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绘制内部收益率曲线,收益风险是在收益曲线发生了对银行收益或内在价值不利的变化时产生的。收益曲线的变动包括平行移动和斜率变化两种主要形式,银行通过关注内部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的变化,指导资金短期拆借及中长期债券投资等业务,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业务风险。 (3)基差风险。在期限一致的情况下,计算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时采用不同的基准利率,而当基准利率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时就产生了基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大多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步变化所导致的。 (4)隐含期权风险。由于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客户凭借所持金融工具中的内含期权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提取存款而使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这些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都随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 二、VaR模型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中的应用 1、VaR的基本原理和分析 在险价值(value au risk,VaR)是一个以美元标识的对于不利情形下风险的概括性度量,它是对市场风险的一种测度,目标是试图将由于市场因素的改变而带来的投资组合价值变化 118 《当代经济》2011年1月(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