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21《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21《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

理解性默写:

① 中总领全文的句子:,。

②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

③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

④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

⑤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

⑥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的两组对偶句:,。,。,。

⑦表现作者触景生情,爱慕自然,鄙弃名利的句子:

,。,

⑧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⑩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11)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

,。,。

(12)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1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古文精彩句子: 1.《与朱元思书》(吴钧) ⑴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⑵总括富春江山水景色特点的句子是: ⑶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⑷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⑸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⑹触景生情,表明自己爱慕自然、鄙弃名利的句子: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⑴概括先生最突出性格的句子是: ⑵直接具体表现“不戚戚于贫贱”的句子是: ⑶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⑷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3.《马说》韩愈 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⑶写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的是: ⑷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⑸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⑹文中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⑴描写少年时读书之难的句子: (无书) (天寒) (期紧) ⑵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 ⑶写自己长大后求学之艰的: ①衣: ②食: ③住: ④行:

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 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 5.《小石潭记》柳宗元 (1) 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水清)这句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2)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鱼趣) (3)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岸折) (4) 描写作者坐小石潭上感受的句子: (5) 课文中”的句子 6.《岳阳楼记》范仲淹 (1)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A、空间角度描写: B、时间角度: (2)文中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文中分别写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句子是: A、以物喜: B、以己悲: (4)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5) 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6)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8)文中的成语有: 7.《醉翁亭记》欧阳修 ⑴文中明确交代醉翁亭位置及外形的句子: ⑵取号“醉翁“的表面原因:取号“醉翁“的真正原因: ⑶描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⑸描写醉翁亭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⑹⑸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⑺⑹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⑻文中的成语: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六单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 一、填空 1.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6. ,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 7.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8.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1.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6.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1.满面灰尘烟火色,。(白居易《卖炭翁》) 22.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23.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24.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虽

有嘉肴》) 2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嘉肴》) 2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虽有嘉肴》) 27.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9.蒹葭萋萋,。,。(《诗经·秦风·蒹葭》) 3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秦风·蒹葭》)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 32.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33.闭之,则右刻“,”,左刻“,”。(魏学洢《核舟记》) 34.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 35. ,蒙络摇缀,。(柳宗元《小石潭记》) 36.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37.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8.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39.天之苍苍,??(《庄子·北冥有鱼》) 40.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课 与朱元思书 问答题 答案

21.《与朱元思书》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中“书”指的是书信,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试着加以概括。 本文主要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3.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第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4.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6.第(2)段中,从侧面描写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文章第二段写富春江水,请概括其两个特点。 清澈;湍急。 8.第(2)段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哪些景物? 文章写了风烟、天山、水流、游鱼、细石、急湍、猛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等景象。 10.第(3)段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把“水流、鸟鸣、蝉鸣、猿啼”四种声响都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11.本文第三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山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1)山的“奇”: ①山的高峻、秀丽:体现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句子中。 ②山的幽静:体现在“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句子中。 ③山上林茂荫浓:体现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水的“异”:

21与朱元思书

21 与朱元思书 课型:讲读课主备人:王军朝时间:2012-2-21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并会背。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二、自读(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水皆缥.( )碧急湍.()甚箭互相轩邈.( ) 泠泠.( )作响嘤嘤. ( )成韵千转.()不穷 鸢.( )飞戾.( )天窥.( )谷忘反 三、译读 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译加点词和文段)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练习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第二课时 一、理读 文章首段以“”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和“”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二、品读 1.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 写景顺序上先“”后“,由及,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略写“”;写“水”的部分,详写态略写态;写“山”的部分,详写态略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在哪里? 3.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7.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山水的夺人心魄的魅力,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课后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回延安》(贺敬之) 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句子是:“树梢树 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2、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的句子是: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夸张句子是: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描绘了延安新貌的排比句是:“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打扰生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作业导航 1.深入感受山水的奇异之处; 2.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3.了解文章的体裁。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ɡ) C.嘤嘤成韵(yīnɡ)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根据课文填空。 (1)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4)这篇文章选自______朝梁文学家______________之手,他的字是__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5.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8.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9.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八年级下语文理解性默写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理解性默写训练 21《与朱元思书》吴钧 ⑴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 是:,。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⑶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⑷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 ⑸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⑴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 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 ⑵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⑶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23《马说》韩愈 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⑶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①②③ ⑷《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⑸根本原因是:。 ⑹对食马考进行强烈讽刺是:,:“!” ⑺《马说》的主旨是: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 ⑻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千里马比喻;食马者比 喻:。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⑴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②,,,。③,,。 ⑵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余立侍左右, ,。嗜学的结果是:,。 ⑶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②食:,。 ③住:④行: 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②。

③。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⑴诗中表达新事物终就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是:,。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作者简介: 补: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飘荡(dàng)急湍(tuān)轩(xuān)邈 泠泠(líng)经纶(lún)横柯(kē)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回延安》贺敬之 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描绘了延安新貌。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四、《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默写练习 《与朱元思书》吴钧 ⑴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⑶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⑷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 ⑸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⑴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 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 ⑵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⑶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23《马说》韩愈 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⑶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①②③ ⑷《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⑸根本原因是:。 ⑹对食马考进行强烈讽刺是:,:“ !” ⑺《马说》的主旨是: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 ⑻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千里马比喻;食马者比喻:。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⑴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 ②,,,。③,,。 ⑵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余立侍左右, ,。嗜学的结果是:,。 ⑶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②食:,。 ③住:④行: 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②。 ③。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⑴诗中表达新事物终就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是:,。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主旨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 哀苦闷心情句是:,! ⑷《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句是:,。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它是:,。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⑹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⑺描写夏的古诗词:,。(辛弃疾《西江月》) ⑻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⑼描写冬天的古诗的名句:,。(柳宗元《江雪》)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 ⑾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 ,。,。 ⑿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王维)。 ⒀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李白《望天门山》)

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1)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课题:《与朱元思书》【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3.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以书信短札的形式,用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应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训练中,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游览了富春江美景以后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体会作者向往自然美景,厌弃社会世俗意欲归隐的思想,则是教材的难点。 2.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从、任意、奔、轩邈、经纶、柯”。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鸢飞戾天”两句话的含义及其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课下注释中最基本的词义有了一定的感知。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通过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义。 2.对于学困生,文言词语积累较少,对课文中有些句子理解上可能有些难度, 对于写景状物的手法存在一定问题,对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存在困难.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了解作者、体裁及写作背景。 2. 积累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字词。(重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二、自主预习 1.了解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2.了解背景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

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3.正确读写字音字形 缥.碧(piǎo)急湍.(tuān)泠泠 ..(líng líng) 轩邈.(miǎo) 嘤.嘤(yīng) 窥.谷(kuī) 横柯.(kē) 鸢.飞戾.天(yuān)(lì) 经纶.(lún) 千转.不穷(zhuǎn) 4.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合作探究 (一)积累词汇 小组内同学合作,整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的特殊用法。 明确:此部分具体内容见本书59、60页。 (二)疏通文义 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 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 《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 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 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 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 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 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 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 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 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 阳光。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 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 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

与朱元思书总结

与朱元思书总结 六、理解性默写(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从侧面表现水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0、用拟人修辞突出山“奇”的句子是: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七、问答题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够体现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并简要分析富春江“奇山异水”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 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4)第二段在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任找一角度加以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例:运用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水清。 再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急的特点。 5)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4分) 答:由低到高,由近及远,视觉,听觉 6)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作用是什么? 答: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四句话。 八、拓展延伸题: 1、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民疾也。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猿则百叫无绝: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 内容预览: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

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21与朱元思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使用时间: _第五周___ 编写人:高小流审核:八年级语文组签名:李小妮班级:_______ 上课教师: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第21课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进行朗读训练,掌握文言虚实词,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虚实词。2.把握课文的主旨,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指导自学: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注意语速。 (2)注意停顿。 (3)注意重音。 (4)注意节拍。)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二、预习自测 1. 作者简介:吴均,()的文学家、诗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 2.生字生词:飘荡()急湍()轩()邈泠泠()经纶()横柯() 3.朗读课文:学生朗读、点评,教师补充。 三、我的疑惑:----------------------------------------------------------------------- ★教师对预习案完成情况的评定等级:___积分:___【探究案】 1.疏通文意 2.质疑交流,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3)写听觉感受的是:()

【训练案】 Ⅰ、当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①一百许里()②急湍甚箭()③蝉则千转不穷()④横柯上蔽()⑤经纶世务者()⑥任意东西()⑦互相轩邈()⑧鸢飞戾天者()⑨望峰息心()⑩负势竞上() 3. 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二)、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检测得分:___等级 教学反思或学生所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