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析:(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是题

2019全国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析:(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是题
2019全国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析:(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是题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深度解析

1.(2019浙江卷)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

B.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

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

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昧,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答案】C

【解析】

化学实验“四防”,包括防止暴沸、防止爆炸、防止倒吸、防止污染。蒸馏时要在反应容器内加碎瓷片,防止暴沸A项正确;精密pH试纸可以将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可以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B项正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且二者均难溶于水,加水不影响苯和四氯化碳的互溶体系。可采用蒸馏分离,C项错误;棉纤绵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纤维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因而可以用燃烧法区别,D项正确。

2.(2019浙江卷)25.

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是

A.无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答案】C

【解析】

白色固体混合物A加水得无色溶液B和固体C,B中肯定不含Cu2+,但结合固体C加过量硝酸,产生蓝色溶液,说明A到B的过程中Cu2+转化为沉淀,A中必含有CuSO4,又结合固体C中加过量硝酸后得到白色固体F,说明A中必含有Na2SiO3,而且固体C与硝酸反应可得无色气体,该气体只能是CO2,可能是CaCO3和硝酸反应,也可能是Cu2+和CO32-双水解得到的碱式碳酸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因此,不能确定碳酸钙和碳酸钠是否一定存在,但两者至少存在一种。

无色溶液B成分复杂,若B中只含有KCl,则pH=7;若含有Na2CO3或硅酸钠或两者均有,则CO32-和硅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7,故无色溶液pH≥7,A项正确;白色固体F难溶于硝酸,说明F 为H2SiO3,B项正确;固体C加入硝酸得无色气体,该气体只能是CO2,可能是CaCO3生成的,也可能是Na2CO3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再与硝酸反应生成的CO2,因此,固体C中不一定含有CaCO3,C项错误;检验Cl-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所以证明A含有KCl,证明Cl-即可,D项正确。

3.(2019北京卷)28.(16分)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①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试剂a是。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混合物。

(资料: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

①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断SO42-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

途径2:实验二中,SO32-被氧化为SO42-进入D。

实验三:探究SO42-的产生途径

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做出判断的理由。

②实验三的结论:。

(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SO42-生成。

(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

【答案】

(1)①Cu+2H2SO4(浓) Cu SO4+SO2↑+2H2O,②饱和NaHSO3溶液。

(2)①Ag2SO3+4NH3·H2O==2Ag(NH3)2++ SO32-+4H2O,②加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3)①Ag2SO4;由于Ag2SO4微溶于水,Ag2SO4(s)→2 Ag++ SO42-,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含有Ag2SO4,则会出现白色沉淀。②故SO42-的产生途径是SO32-被氧化为SO42-进入D。

(4)2 Ag++SO2+H2O== Ag2SO3↓+2H+

(5)SO2与AgNO3溶液既能发生沉淀反应,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沉淀反应的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解析】

(1)Cu+2H2SO4(浓) Cu SO4+SO2↑+2H2O,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中混有酸雾,会对后面的实验造成干扰,故需要用饱和NaHSO3溶液进行洗气。

(2)Ag2SO3+4NH3·H2O==2Ag(NH3)2++ SO32-+4H2O,D中主要是BaSO3,加入盐酸后沉淀BaSO3大部分溶解,溶液中溶有一定量的SO2,加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3)由于Ag2SO4微溶于水,Ag2SO4(s)→2 Ag++ SO42-,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含有Ag2SO4,则会出现白色沉淀。故SO42-的产生途径是SO32-被氧化为SO42-进入D。

(4)2 Ag++SO2+H2O== Ag2SO3↓+2H+

(5)SO2与AgNO3溶液既能发生沉淀反应,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沉淀反应的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4.(2019全国Ⅰ卷)27.(14分)

硫酸铁铵(NH4Fe(SO4)2·x 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氨,具体流程如下:

废铁屑

干净铁屑

废渣

滤液

硫酸铁 溶液

硫酸铁铵

H 2SO 4,80-90℃

②③④

⑤5%H 2O 2

424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 。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 ,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 。铁屑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 (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双氧水,理由是 ,分批加入双氧水,同时为了 ,溶液要保持pH 值小于0.5。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 ,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的时候,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氨晶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热水浴;C

(3)将Fe 2+全部氧化为 Fe 3+,不引入杂质;防止(抑制)Fe 3+的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NH 4Fe(SO 4)2·12H 2O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操作及相关元素性质

废铁屑表面油污需选用在碱性溶液加热,去污,而后水洗。铁屑遇硫酸想得到FeSO 4溶液,加热的目的为加快反应;控温在80-95℃,采用的合适方式是热水浴加热;铁屑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含H 2S ,需用碱液吸收处理,由于酸碱反应迅速,需考虑防倒吸问题,故选C 。本实验目的是制备硫酸铁氨,滤液中的Fe 2+需氧化为 Fe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双氧水即为将Fe 2+全部氧化为 Fe 3+,双氧水还原产物为水,不引入杂质;由于Fe 3+易水解,需控制pH 值,保持在较强酸性中,抑制Fe 3+的水解。步骤⑤的实验是将硫酸铁氨从溶液中结晶,实验操作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铁

水 水 NaOH

A B C

D

铵晶体样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1.5个结晶水,占晶体样品失重5.6%,由此判断晶体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056

.018

5.1 =482,硫酸铁氨晶体的化学式为NH 4Fe(SO 4)2·12H 2O 。

5.(2019全国Ⅱ卷)28.(15分)

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 约为10?4,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直形冷凝管

B .球形冷凝管

C .接收瓶

D .烧杯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_________和吸收__________。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 沸石

(2)乙醇易挥发,易燃使用溶剂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乙醇沸点低,易浓缩AC

(4)单宁酸水

(5)升华

【解析】(1)将茶叶研细是为了增大表面积,提高萃取效率。

(2)乙醇易挥发,蒸汽遇明火易燃。

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溶剂,加热提取瓶,溶剂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中的物质。待提取管内溶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剂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溶剂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提完全为止。索氏提取的优点是可进行多次循环提取,与一般浸泡法比较具有:溶剂用量小、效率高,提取完全等优点。

(3)乙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沸点低易挥发。蒸馏仪器包括: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直形冷凝管、接收瓶。

(4)单宁酸易溶于水及乙醇,会与咖啡因混合不易除去,加入生石灰将其转化为钙盐,提高沸点,有利于下一步升华提纯。生石灰还能吸水,将浓缩液转换为粉状物,防止升华时水分蒸发影响收集。

(5)咖啡因的熔点比较高,且在熔点温度以下有较高的蒸气压,因此能自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蒸汽,可以用升华法与粉状物分离。

6.(2019全国Ⅲ卷)27.(14分)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醋酸酐乙酰水杨酸熔点/℃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138 102 180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

(填标号)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

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D.电炉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__________(填名称)。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

【答案】

(1)A

(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

(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

(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

(5)重结晶

(6)60

【解析】

(1)考查水浴加热的特点。因为反应温度70℃,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

(2)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则答案为:B、D;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两个仪器用不到。

(3)反应时温度较高,所以用冷水的目的是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溶解度使其充分析出;

(4)乙酰水杨酸难溶于水,为了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可将生成的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杂质;

(5)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多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就是重结晶;

(6)水杨酸分子式为C 7H 6O 3,乙酰水杨酸分子式为C 9H 8O 4,根据关系式法计算得: C 7H 6O 3~ C 9H 8O 4 138 180 6.9g m

m( C 9H 8O 4)=(6.9g×180)/138=9g ,则产率为

9

4

.5×100%=60%。

7.(2019天津卷)9.(18分)

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I.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

(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 现象为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 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 3.6H 2O 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 (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 2

b. FeCl 3.6H 2O 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 .同等条件下,用FeCl 3.6H 2O 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②仪器B 的作用为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裝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 弃去前馏分,收集83℃的馏分。

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 g 环已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 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 2与足量KI 作用生成I 2,用 c mol-L -1的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ⅴ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Br 2

Br Br

②Br 2+2KI=I 2+2KBr

③ I 2+ 2Na 2S 2O 3= 2NaI+ Na 2S 4O 6

(5)滴定Na 2S 2O 3所用指示剂为 。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 2S 2O 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解析】

该题以有机实验为载体,通过对提纯物质流程图的认知,考查物质检验、分离方法和仪器的选择,通过纯度计算考查了定量实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及结果误差分析,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思维的应用性。

(1)根据苯酚的性质,检验试剂应为FeCl 3溶液,现象是:溶液显紫色。 (2)①考查了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而不能改变反应物转化率的常识。 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通过已给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到关系式Br 2------I 2------2Na 2S 2O 3 剩余的n (Br 2)=0.5n (Na 2S 2O 3 )=0.5?10-3cV mol 与环己烯反应的n(Br 2)=(b-0.510?-3cV) mol

求得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 a

82)2000cv

-(b ? 【答案】

(1)FeCl 3溶液 溶液显紫色

OH

H 2O

+. a 、b

②减少环己醇蒸出

(3)分液漏斗、烧杯 (4)通冷凝水,加热

(5)淀粉溶液 a

82)2000cv

-(b ? (6)b 、c

8.(2019江苏卷)19. (15分)

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 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1)室温下,反应CaSO 4(s)+ CO32-(aq) CaCO3(s)+ SO42-(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

c(SO42-)/ c(CO32-)= [Ksp(CaSO4)=4.8×10-5,Ksp(CaCO3)=3×10-9]

(2)将氨水和NH4 HCO3溶液混合,可制得(NH4)2 CO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浸取废渣时,向(NH4)2 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

(3)废渣浸取在如题19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60~

70℃,搅拌,反应3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CaSO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

是;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

CaSO4转化率的操作有。

(4)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3所需的CaCl2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的实验方案:[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 Al(OH)3开始溶解。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 (OH)2]。

【答案】

(1)1.6×104

(2)HCO 3-+ NH3·H2O= NH4+ + CO32-+ H2O(或HCO3-+ NH3·H2O NH4+ + CO32-+ H2O)

增加溶液中的CO32-的浓度,促进CaSO4的转化

(3)温度过高,(NH4)2 CO3分解加快搅拌速率

(4)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Ca (OH)2,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当pH介于5~8.5时,过滤

【解析】

(1)在同一溶液中,Ca2+浓度相同,根据溶度积数学表达式,则有

(2)由题干“将氨水和NH4 HCO3溶液混合,可制得(NH4)2 CO3溶液”可知,加氨水的作用是利用氨水的碱性中和HCO 3-生成CO32-,即HCO3-+ NH3·H2O NH4+ + CO32-+ H2O,浸取废渣时,加入适量氨水可使该平衡正向移动,增加溶液中的CO 32-的浓度,从而使CaSO4(s)+ CO32-(aq) CaCO3(s)+ SO42-(aq)正向移动,促进促进CaSO4的转化。

(3)该装置进行的反应是:CaSO 4(s)+(NH4)2 CO3 (aq) CaCO3(s)+2NH+4 + SO42-(aq),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NH4)2 CO3分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aSO4的转化率下降。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压强无影响,题目限定了温度、浓度,反应时间,可以选择加快搅拌速率,进而提高反应的速率,在相同时间内,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量,提高CaSO4转化率。

(4)水洗后的滤渣中含有CaCO3、Al2O3、Fe2O3、SiO2、CaSO4,用盐酸充分溶解,过滤除去CaSO4、SiO2然后根据已知信息,调pH至5~8.5时可使Al3+、Fe3+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过滤后即可得到所需的CaCl2溶液。

9.(2019江苏卷)B.[实验化学]

丙炔酸甲酯(CH C-COOCH3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103~105℃。实验室制备少量

丙炔酸甲酯的反应为?

CH C-COOCH3+H2O CH C-COOH CH3OH

+△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人14g丙炔酸、50mL甲醇和2 mL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题21B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I溶液、5% Na2CO3溶液、水洗涤。

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炔酸甲酯。?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

(2)步骤2中,题21B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

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3)步骤3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

(4)步骤4中,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答案】

(1)作为溶剂、提高丙炔酸的转化率

(2)(直形)冷凝管防止暴沸

(3)丙炔酸分液

(4)丙炔酸甲酯的沸点比水的高

【解析】

(1)甲醇作为反应物之一,增大用量,可以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原料丙炔酸的转化率,此外过量的甲醇作为溶剂,使反应更充分。

(3)步骤3、4是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的过程,先用饱和NaCI溶液除去硫酸、甲醇等大部分溶于水的杂质,然后用Na2CO3溶液除去丙炔酸甲酯中的丙炔酸,用分液方法分离,得到的有机相为丙烯酸甲酯,然后水洗,除去碳酸钠和丙炔酸钠溶液,最后用无水Na2SO4干燥除水。

(4)丙炔酸甲酯沸点为103~105℃,高于水的沸点100℃,不能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进行蒸馏。

10.(2019上海卷)(二)

(1)从绿色化学、环保的角度选择制取硫酸铜的原料_______。

a.Cu

b.CuO

c. CuS

d.Cu(OH)2·CuSO4

(2)写出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硫酸铜晶体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3)如图球形管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A B

(4)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2+,但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通过溶液颜色来判断Cu2+的存在,请写出一种简便的方法验证Cu2+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际反应中,由于条件控制不好,容易产生CuS和Cu2S固体。

已知:2CuS Cu2S+S。取a g固体样品,加热后测得Cu2S固体质量为b g,求固体样品中CuS质量分数__________;若Cu2S在高温下会分解为Cu,则测得的CuS的质量分数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6)根据以上信息,说明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控制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防止倒吸(实际上要写清楚什么物质被吸收引起倒吸);

(4)将反应溶液小心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反应产生了Cu2+;

(5)100%×2(a-b)/a或[200(a-b)/a]%;偏大(6)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反应时间不宜过长

【解析】

(1)a 选项Cu 与浓硫酸反应才能制取硫酸铜,并且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二氧化硫,故不选;b 选项CuO 与稀硫酸反应即可生成硫酸铜,且无污染环境的产物;c 选项CuS 不溶于酸,如果要制备硫酸铜,需要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氧化铜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不选;d 选项只需要稀硫酸并无有害产物;综上,答案选bd 。

(2)大多数盐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因此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更多的晶体。 (3)球形管提供较大的空间,防止形成过大的负压,防倒吸。

(4)由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导致Cu 2+无法与水结合产生蓝色溶液,因此需要加水稀释检验铜离子。需要注意的是原反应液中存在浓硫酸,因此稀释时应注酸入水,即原反应液倒入水中进行稀释,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铜离子的存在。

(5)列方程组:设CuS 质量为x g ,Cu 2S 质量为y g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 +y =a ,y +5x/6=b ,解得x=6(a -b),因此CuS 的质量分数为

100%a

b -a 6 )

(;若Cu 2S 在高温下分解为Cu ,则测得加热后得到的固体质量b 就会偏小,根据表达式可看出,测得的CuS 的质量分数偏大。

(6)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具体得看题干和题目信息)

10.(2019浙江卷)28.(4分)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仪器1的名称________。装置5的作用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 2,打开K 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 2,关闭K 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_______。

(3)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1) 滴液漏斗(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 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解析】

制备Fe(OH)2白色沉淀必须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将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 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 4溶液压至装置4中与NaOH 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氧。

(1)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装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如此操作,不行的原因在于仪器1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逸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

(3)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气氧化,因为装置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

11.(2019浙江卷)31.【加试题】(10分)

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MgCO3、Mg(OH)2、CaCO3、Al2O3、Fe2O3和SiO2]中Mg含量的基础上,按如下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

700℃煅烧

镁渣

A

固体

B

固液混合物

C

固液混合物

D

固体渣

E

溶液

F

MgCl2·6H2O

NH4Cl溶液

蒸氨

ⅢⅣ

相关信息如下:

①700℃只发生MgCO3和Mg(OH)2的分解反应。

②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

③“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Ⅰ,煅烧样品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

B.步骤Ⅲ,蒸氨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MgO的溶解量

C.步骤Ⅲ,可以将固液混合物C先过滤,再蒸氨

D.步骤Ⅳ,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2)步骤Ⅲ,需要搭建合适的装置,实现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

①选择必须的仪器,并按连接顺序排列(填写代表仪器的字母,不考虑夹持和橡皮管连接):热源→________。

②为了指示蒸氨操作完成,在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加指示剂。请给出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时的现象________。

(3)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

①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②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_______。

(4)有同学采用盐酸代替步骤Ⅱ中的NH4Cl溶液处理固体B,然后除杂,制备MgCl2溶液。已知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从下列操作中选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复使用):固体B→a→()→()→()→()→()→()→MgCl2溶液→产品。

a.用盐酸溶解b.调pH=3.0 c.调pH=5.0 d.调pH=8.5

e.调pH=11.0 f.过滤g.洗涤

【答案】

(1)ABD

(2)①a→d→f→c②甲基橙,颜色由红色变橙色

(3)①碱式氯化镁(氢氧化镁) ②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4)c→f→e→f→g→a

【解析】

(1)选A,步骤Ⅰ温度达700℃,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煅烧样品,只能用坩埚;选B,步骤Ⅲ,蒸氨促进氯化铵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酸性增强,有利于提高MgO的溶解量;C不选,因为信息②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在此情况下先过滤不利于MgO的溶解;选D,步骤Ⅳ固液分离操作采用常压过滤即可,如采用减压过滤,可加速分离。

(2)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连接顺序a→d→f→c,选用f防倒吸;在硫酸中宜选用酸性范围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它的变色范围3.1—4.4,颜色由红色变橙色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

(3)溶液呈碱性的杂质为碱式氯化镁(氢氧化镁),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4)先调pH=5.0,再过滤掉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再调调pH=11.0,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除去了钙离子;实现分步除杂后,再加盐酸溶解,得到镁离子的溶液。

2019高考化学真题11 化学实验基础2017-2019三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 1.[2019新课标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答案选A。 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该操作是分液,A不合题意; B.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定容步骤,B不合题意; C.该操作是过滤,C符合题意; D.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转移溶液步骤,D不合题意。 故答案选C。 3.[2019浙江4月选考]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A 【解析】A.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因而20mL水大约能溶解40mL氯气,气体大约剩余40mL未溶解,A项错误; B.胆矾指的是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其显蓝色,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uSO4·5H2O变为CuSO4,CuSO4为白色固体,B项正确; C.双氧水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 =SO42-+2H+,氯化钡溶液中Ba2+与SO42-生成BaSO4白色沉淀,C项正确;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为白色固体,C是黑色固体,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4.[2019江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根据溶液pH的测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除杂的原则作答。 【详解】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所测为稀释液的pH,不是原溶液的pH,实验操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 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一模】11、下列实验误差分析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及操作误差 分析 A 用pH 试纸测某稀酸溶液的 pH 时,先润湿试纸无影响 B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 线 偏低 C 测定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 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低 D 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 料板 偏高【2018年河北省邯郸市一模】26.(15分)某浅绿 色晶体X[x(NH 4) 2 SO 4 ·yFeSO 4 ·zH 2 O]在分析

化学中常用作还原剂,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NH 4 +含量的测定 采用蒸馏法,蒸馏的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8.80g晶体X,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 ②准确量取50.00mL3.030mol/LH 2SO 4 溶液于锥 形瓶中;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氮气,加热,蒸氨结束后取下锥形瓶; ④用0.12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25.00mLNaOH标准溶液。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 (3)步骤④中,若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的值将________(填“偏大”则所测得的n(NH 4 “偏小”或“不变”)。 2-含量的测定 II.SO 4 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另准确称取58.80g晶体X 于烧杯中,加水 溶液; 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BaCl 2 ②将得到的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 ③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 ④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称量,得沉淀质量为 69.90g。

2019届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训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 深度探究(含解析)

【典例】 (2019·全国卷Ⅰ)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 【解析】(1)结合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组成可知,澄清石灰水应是用来检验其分解产物CO2的存在。因草酸晶体易升华,且草酸钙难溶于水,若草酸进入C装置,会干扰CO2的检验,故装置B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挥发出来的草酸。 (2)①要验证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只能通过检验CO与CuO反应的产物CO2的存在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本身含有CO2,会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在检验CO前应将分解产物中的CO2除尽,可选用F装置来除去CO2,D装置用来检验CO2是否除尽。将除去CO2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G干燥,然后通过盛有CuO的装置H,CuO将CO氧化为CO2,再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D装置,用来检验CO2的存在。因CO有毒,最后可将尾气通过排水法收集。 ②若前一个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CO2已除尽;H中黑色CuO变红,同时其后的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含有CO。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以2019年(全国卷Ⅲ)化学实验试题为例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以2019年(全国卷Ⅲ)化学实验试题 为例 摘要:作为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研究与分析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对优化课堂教学,调整教学策略,掌握高考化学命题动态具有极大帮助。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 实施,近些年高考化学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外,更为注重考查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全国卷Ⅲ)化学 实验试题为例,对试题内容、考查要求、解题思路和试题拓展进行详细分析,并 提出了备考教学建议,以期为更多高中化学教师优化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前言: 化学实验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很多化学 理论知识都源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观察、分析。一直以来,化学实验试题都是 高考必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了对学生化学元素、物质 性质、化学实验、化学原理、操作规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的考查。所以分 析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对于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 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题分析 (一)原题简述 2019年(全国卷Ⅲ)化学实验试题是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制备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试题中给出的实验过程是向100 mL锥形瓶中,加入6.9 g水杨酸 和10 mL醋酸酐,然后经过摇动使水杨酸固体完全溶解。随后向锥形瓶溶液中加 入0.5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持续加热,使其维持在70 ℃一段时间进行充分反映,稍微冷却后进行如下操作: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析 出固体后过滤;将反应所得粗晶体加入50 mL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溶解后 再过滤;反应滤液经过浓盐酸酸化冷却过滤得固体;固体经纯化得5.4 g白色乙 酰水杨酸晶体。接下来试题提出了以下问题:(1)反应过程的加热方法是什么?(2)给出的玻璃仪器中需要使用哪些仪器?不需要使用什么仪器?(3)使用冷 水有什么目的?(4)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起到什么作用?(5)使用哪种纯 化方法?(6)实验产率是多少? (二)试题解析 本题是围绕生活中常见药物:阿司匹林的实验室制法展开的,考查学生对化学实 验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合成制备 和分离提纯,但难点在于此题的分离提纯与学生常见的实验情景不同,想要准确 解题,需要从题中提供的信息和有机物的理化性质入手分析,需要有推理考证的 能力[1]。 首先,试题考察实验室常见模块:合成制备,其中包含方法原理和实验仪器。方 法原理中试题内容提供的是:1.加热并维持在70 ℃一段时间;2.固体纯化方法。 主要考查学生副反应的成因和解决方法;选择水浴加热法的依据;判断物质状态 和提纯方法。而实验仪器可以从题中信息和仪器外观名称而得,主要考查学生过 滤仪器的使用;知道问题中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其次,试题考查实验室常见模块:分离提纯,比如使用冷水有什么目的;饱和的 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机物水溶性和化学性质的认

2014-2018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I---实验26题

高考真题——实验题 1.【2018全国卷I-26】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2017全国卷I-2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 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 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 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 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 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2019年高考化学满分专练专题05化学实验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05 化学实验选择题 1.实验室常用如下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阻碍产物的导出 B.固体酒精是一种白色凝胶状纯净物,常用于餐馆或野外就餐 C.乙酸乙酯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水、乙醇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答案】B 【解析】A.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不仅可能会产生倒吸现象,而且还会阻碍产物的导出,A正确;B.固体酒精制作方法如下:将碳酸钙固体放入醋酸(CH3CO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醋酸钙(CH3COO)2Ca、CO2、H2O,将醋酸钙溶液蒸发至饱和,加入适量酒精冷却后得胶状固体即固体酒精,可见固体酒精是混合物,B 错误;C.乙酸乙酯与的分子式都是C4H8O2,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正确;D.乙酸、水、乙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电离产生H+的能力:乙酸>水>乙醇,所以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D正确。 2.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①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B.实验②用于制备干燥的氨气 C.实验③用于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实验④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A.实验①的图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是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发生,没有加热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B.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②达不到实验目的,B项错误;C.装置③为分馏装置,不管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还是冷凝管进水出水的方向都没有错误,C 项正确;D.右侧试管中使用的是饱和NaOH溶液,酯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得不到产物,D项错误。 3.已知:Ag++SCN-==== 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①中现象能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 B.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Fe(SCN)3 + 3Ag+ ==== 3AgSCN↓+Fe3+ C.③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 D.④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 【答案】C 【解析】A、AgNO3与KSCN恰好完全反应,上层清液中滴加Fe(NO3)3溶液,出现浅红色溶液,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即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故A说法正确;B、根据②中现象:红色褪去,产生白色沉淀,Fe(SCN)3被消耗,白色沉淀为AgSCN,即发生:Fe(SCN)3+Ag+=3AgSCN↓+Fe3+,故B 说法正确;C、前一个实验中滴加0.5mL2mol·L-1AgNO3溶液,Ag+过量,反应②中Ag+有剩余,即滴加KI溶液,I-与过量Ag+反应生成AgI沉淀,不能说明AgI溶解度小于AgSCN,故C说法错误; D、白色沉淀为AgSCN,加入KI后,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即AgSCN转化成AgI,随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故D说法正确。 4.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图:(已知:H2O2 H+ + HO2-、HO2- H+ + O22-)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2019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

经 典 精 品 试 卷 201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

1.用准确称量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NaCl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A.坩埚 B.分液漏斗 C. 胶头滴管 D.烧瓶 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 号 实验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 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 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 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 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 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 管口放出 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 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 4.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装盐酸,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常偏;若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润洗,然后再盛放准确体积的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偏 . 5.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 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 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

2018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类编_专题11_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解析]

1.【2018新课标1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2.【2018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B.根据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结合溶液颜色变化分析; 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据此解答; D.根据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3.【2018新课标2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 4.【2018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化学实验综合题--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综合题 2019年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Ⅰ]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热水浴C (3)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防止Fe3+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NH4Fe(SO4)2·12H2O 【解析】(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

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80~95℃,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 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 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 择C装置;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且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会 引入新的杂质,故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H2O2本身易分解,所 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Fe3+水解,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为了除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 涤); (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6+18x,1.5个水分子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5×18=27,则27/(266+18x)=5.6%,解得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NH4Fe(SO4)2?12H2O。 2.[2019新课标Ⅱ]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现象总结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 验基础(原卷版) 【2020年】 1.(2020·新课标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2.(2020·新课标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3.(2020·江苏卷)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CO2

B. 收集CO2 C. 滤去CaCO3 D. 制得CaCl2﹒6H2O 4.(2020·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2020·山东卷)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用冷水贮存白磷 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 6.(2020·山东卷)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 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 产生 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 2 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7.(2020·山东卷)实验室分离Fe 3+和Al 3+的流程如下: 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 + -24Et O H FeC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8.(2020·山东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7-2018学年高三化学一模II卷大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大题汇编(学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一模实验大题汇编 (2018闵行一模) (三) (本题共16分) 某实验小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已部分变质的亚硫酸钠样品的纯度。 方案一:实验流程如下 31.简述检验亚硫酸钠样品已经变质的方法。 32.操作Ⅱ的名称是,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 干燥器、酒精灯、石棉网、、(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33.能证明冷却后称量的质量已达恒重的依据是。 方案二:右图,Y管左侧装亚硫酸钠样品,右侧装较浓硫酸,相互接触即可反应产生SO2, 通过测定SO2体积来测定样品中Na2SO3含量。 34.如右图,加入试剂之前须进行的操作是; 反应不用稀硫酸原因,为减小 实验误差,量气管中液体M可用。 35.若样品的质量为ag,加入10mL较浓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排出液体的体积为VL (标准状况下),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为。 36.若实验结果测得该样品中Na2SO3含量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硫酸不足量b.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c.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 (2018长宁/嘉定一模) (二)(本题共15分) 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 ( 22 CuCl2H O ?),为制取纯净的 22 CuCl2H O ?,某兴趣小组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 25.通常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亚铁溶液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转化为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已知pH=1.9时,Fe3+就能开始沉淀,因此可首先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后再除去, 下列氧化剂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 量 气 管 水 准 管 液体M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实验综合题

1.【2018新课标1卷】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1、2,关闭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打开3,关闭1和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 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 【答案】 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n+2Cr3+=n2++2Cr2+排除c中空气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 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 【解析】分析:在盐酸溶液中锌把Cr3+还原为Cr2+,同时产生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化。生成的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可以把生成的CrCl2压入d 装置发生反应,据此解答。

(3)打开3,关闭1和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 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 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尤其是题干信息中提取和应用是解答的关键。 2.【2018新课标2卷】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Fe(C2O4)3]2FeC2 O4+3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解析版)

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析版) 1.【2019 江苏】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 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答案】D 【解析】此题考点为根据所给实验操作是否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要根据实验操作推断出实验的结果,再与选项中的实验结果一一对应。属于简单常规题目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会出现人为误差,实验数据不准,故A项错误; B.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实验误差或炸裂容量瓶,故B选 项错误; C.用甲装置蒸干氯化铝溶液所得的产物因氯离子会发生水解,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蒸发所得的产物 为氢氧化铝固体,故C错误; 【点睛】蒸干溶液可以得到溶质固体,但必须考虑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平衡,当温度升高后会促进弱离子水解,那最后实验所得产物不一定是溶液的溶质。 2.【2019 北京】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 原法应,故A不符合题意; 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 +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 HCl除去HCl+NaOH=NaCl+H2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 符合题意; C.部分氯气与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 法应,故C不符合题意; 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3.【2019 天津】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乙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乙醇中,边倒边搅拌,故A错误; B、容量瓶上的刻度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胶头滴管垂直位于容量瓶的正上方,故B正确; C、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就长进短出,故C错误;

2019高考化学必背材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背诵要点

一、过滤 仪器:铁架台、铁圈、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步骤及操作方法: (1)在进行沉淀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是。 (3)怎么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4)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什么? (5)过滤操作中一贴,两低,三靠是什么? 答案: (1)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2)沿玻璃棒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重复操作数次。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滴加沉淀剂(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硫酸根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等)振荡,若无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4)滤纸破损;过滤时液体高于滤纸边缘等 (5)一贴:滤纸紧贴漏斗;两低: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液体低于滤纸。三靠: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二、蒸馏 仪器:铁架台、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 冷凝管、牛角管(接液管)、锥形瓶、碎瓷片 ... 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 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三、蒸发结晶 仪器:铁架台、铁圈、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步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 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 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注意: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加热时蒸发皿中液体不超过容积2/3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烘干。

2018高考化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一卷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析版)

专题九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解析版) 1.【 2019 江苏 】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经水湿润的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 pH -1 B. 将4.0 g NaOH 固体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 1.000 mol L ·-1 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 AlCl 3 溶液制无水 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SO 2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点为根据所给实验操作是否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要根据实验操作推断出实验的结果, 再与选项中的实验结果一一对应。属于简单常规题目 A. 用水润湿的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 PH 会出现人为误差,实验数据不准,故 A 项错误; B. 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实验误差或炸裂容量瓶,故 项错误; C. 用甲装置蒸干氯化铝溶液所得的产物因氯离子会发生水解,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蒸发所得的产物 为氢氧化铝固体,故 C 错误; 【点睛】蒸干溶液可以得到溶质固体,但必须考虑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平衡,当温度升高后会促进弱离子 水解,那最后实验所得产物不一定是溶液的溶质。 2.【 2019 北京 】 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 溶液( FeCl 3) Fe 粉 B NaCl 溶液( MgCl 2) NaOH 溶液、稀 HCl B 选

答案】 B 解析】 A.FeCl 3与 Fe 反应生成 FeCl2,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 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 了氧化还原法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MgCl 2与 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MgCl 2+2NaOH=Mg (OH)2 +2NaCl ,过量的 NaOH 溶液 可用 HCl 除去 HCl+NaOH=NaCl+H 2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 B 符合题意; C.部分氯气与 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 了氧化还原法应,故 C 不符合题意; D.NO 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 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